高二会考总结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5篇)

时间:2023-09-26 10:09:45 作者:MJ笔神 高二会考总结 高二会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大全5篇)

总结是对某种工作实施结果的总鉴定和总结论,是对以往工作实践的一种理性认识。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总结又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会考总结篇一

基础知识

维新派的代表

早期维新思想的代表:王韬、郑观应。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代表: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维新思想的特点

把西方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宣传维新变法的道理。《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是康有为维新思想的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梁启超宣传维新变法

在上海担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抨击顽固派,阐述变法图强的道理。

4、“公车上书”

1895年春,康有为领导,使维新变法思潮发展为爱国救亡的_。

5、资产阶级维新团体和报刊

1895年,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强学会成立,并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中外纪闻》。上海的《时务报》和天津的《国闻报》是维新派最重要的报纸,南北呼应。

6、戊戌变法

《应诏统筹全局折》是维新派的施政纲领。1898。6。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标志变法开始。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失败:经历103天,慈禧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重新执掌政权,废除新法(只保留了京师大堂等),史称“戊戌政变”。谭嗣同等被捕杀,史称“戊戌六君子”。

影响:变法虽没有涉及维新派所提出的设议院、开国会、订宪法等到主张,仍受到民族资产阶级、开明地主和爱国知识分子的拥护和支持。

7、义和团运动

成员:贫苦农民为主。

兴起:山东。

口号:“扶清灭洋”。评价: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十分尖锐。义和团运动是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但带有笼统的排外倾向。

8、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夏,英、俄、德、法、美、日、意、奥八国联军侵华。由西摩尔率领,联军统帅瓦德西在紫禁城内设立联军司令部,统治北京城。义和团在廊坊、天津等地抗击八国联军。义和团在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下失败。〈辛丑条约〉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重点知识

19世纪末,维新派同顽固派论战的三个问题、论战的结果和意义。

三个问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提倡西学。

这场论战是资本主义思想同封建思想的正面交锋,它使一些知识分子开始摆脱封建教条的束缚,形成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推动了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涨。

康有为、梁启超的维新活动

在广州办万木草堂,招徒讲学,阐发维新变法思想。(2)著书立说:康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最有代表性;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到文章。(3)办报纸:康有为在北京创办〈万国公报〉,后改名为〈中外纪闻〉。梁启超在上海主办〈时务报〉。(4)上书皇帝:如公车上书,呈〈应诏统筹全局折〉等。(5)组织学会:强学会、保国会,进行演讲、讨论、读书等。(6)通过同顽固派的论战宣传维新思想。

戊戌变法的进步意义和失败原因

意义:(1)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2)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

失败原因:(1)缺乏反帝反封建斗争的勇气,采取改良的办法,把希望完全寄托在没有实权的光绪皇帝身上,脱离了人民群众,结果必然失败。(2)封建顽固势力强大,对变法进行镇压。证明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4、《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内容:(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2)拆毁北京至山海关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沿线要地。(3)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许中国人居住。(4)惩办反帝斗争官吏,禁止中国人民反帝组织活动。(5)改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影响:《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高二会考总结篇二

化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化学方程式,有很多的同学在学习化学的时候,不太重视化学方程式,在化学考试中,化学方程式出现的是最多的,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把化学的基础内容掌握清楚。

在背化学方程式的时候,还要多练习配平,配平也是最容易让我们拉开距离的分数,多做一些训练的题目,把一些基本的知识常识化。

二、重视化学实验

其实记化学方程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理解,我们做化学实验,就能自己得出相对应的反应,有很多化学成绩好的同学,他们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也是很好的,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是需要注意的。

三、上课坚决不能“走神”

我们在上课学习的时候,一定不要走神,尽量整节课都听老师讲解,老师在课上讲的内容是非常的重要的,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做很多的化学题,也不如把老师的所讲的内容听好,理解好,这样我们的成绩才能提高的更快。

四、争取在课堂上多回答问题

这样既能集中我们的注意力,又能把我们自己没有理解好的弄明白,这对我们是非常的有帮助的,上课积极的回答问题,也会增强我们的自信心,这样我们的化学成绩才能提高。

高二会考总结篇三

知道:

原始农耕诞生的时间、标志、意义:距今1万年前后的新石器时代,中华文明进入原始农耕时代;原始农耕出现的标志是谷物栽培和牲畜驯养的出现;原始农耕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生产性经济活动产生),原始农耕为定居生活的出现准备了条件。神话传说是早期先民创世的集体记忆。

理解:

中国早期农业的特征:稻作农业与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南稻北粟);农耕聚落产生的原因:生产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中华文明起源的特征和核心地区:距今5000-4000年前,中华文明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的核心地区。

第2课文献与考古中的夏文化

知道:

理解:

夏朝已具备国家的基本特征: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夏朝已设官分职,并拥有军队、监狱和刑法。

第3课商朝与青铜文化

知道:

商朝历史是信史:文献、甲骨卜辞、考古发现构成研究上朝历史的多重史料;司母戊鼎;甲骨文;商朝青铜器:功能上以礼器为主,青铜器反映器主等级和政治地位,青铜器反映商人的信仰和思想状况。

理解:

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接管辖的王畿之地,外服是商王通过方国首领间接管辖的畿外之地。

第4课封邦建国与礼乐文化

知道:

公元1046年,西周建立;周朝建立后,分封臣服的殷人及原来殷之方国,同时“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就是封邦建国体制;周公其人;周公的功绩(辅佐称王,制礼作乐)

理解:

礼乐文化的内容:周公将礼的规范推广到宗法关系和政治等级,并以乐激起人们的认同感,礼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第5课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知道:

公元前770年,东周开始,东周分春秋、战国两个时期。

春秋战国时代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征战不断,中国古代是正经历一次重大的社会转型(从封邦建国制到中央集权大一统体制的转换),经济上以铁制农具和犁耕技术为代表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儒家、道家、法家的代表人物和主要思想主张。

理解:

百家争鸣:士阶层对以春秋战国时代思考的结果出现了思想上的百家争鸣局面,儒家、法家、道家是影响最大的三家学派。

第6课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

知道: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商鞅变法的基本内容和影响;公元前2,秦朝建立,是为中国古代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理解:

皇帝和中央集权体制:秦朝中央集权国家机器的基本构成(中央和地方);秦朝为巩固和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

第7课秦末农民起义

知道:

公元前2,大泽乡起义或陈胜吴广起义爆发,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起义以失败而告终;刘邦和项羽是反秦的重要力量,秦亡后,双方展开了持续四年(公元前2至公元前2)的“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理解:

秦朝灭亡的原因:秦朝的暴政;秦始皇死后秦朝廷大乱;六国臣民对于秦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农民起义的打击。

第8课大一统帝国的重建

知道:

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黄老之学;文景之治

理解:

汉承秦制:西汉建立后,继承了秦朝的中央集权体制,但政令施行宽简舒缓;西汉在继承秦朝郡县制的同时,地方上分封同姓王,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汉初采取“与民休息”“无为而治”的原因:西汉初期,经历了秦末农民战争和楚汉战争的破坏,社会经济凋敝,百姓渴望休息。

第9课汉武帝时代

知道:

汉武帝有为的表现:政治上加强皇权和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力量;思想上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民族关系上三次对匈奴用兵并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理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和实质:设立五经博士,定儒学为官学,儒学成为官员选拔、学校教育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内容。汉武帝尊儒术,仅注重改正朔、易服色之类的礼仪制度,执政原则实为“儒表法里”。

第10课东汉的兴衰

知道:

王莽篡汉;刘秀建立于公元25年建立东汉;光武中兴

理解:

东汉的衰败: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膨胀威胁中央;朝廷之上宦官、外戚、士大夫相互角逐,中央政权衰微混乱;农民起义(以黄巾起义为代表)的打击。

第11课割据与分裂

知道:

(1)三国鼎立格局的形成

2,曹操儿子曹丕废汉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

229年,孙权正式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江苏南京),史称“孙吴”

(2)区域经济的发展:

a、北方人口的南移:

汉末战乱集中发生在中原地区,北方人口被迫向长江流域以及更南的地区转移。不仅使南方地广人稀、劳动力匮乏状况改观,且使先进生产技术与生产经验向南传播,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生产水平提高起了重要作用。

b、诸葛亮促进西南的地区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的举措

兴修水利、开展屯田、大力发展农业同时,还积极推动煮盐、织锦等手工业的发展。还致力开发少数民族集聚的南中八郡(今云南、贵州和四川西南部地区),想方设法改变山地运输的落后面貌。对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与民族融合做出了重要贡献。

c、孙吴政权开发江南的举措

孙吴政权迫使在东南一带崇山峻岭中的“山越”人出山,与平原地区汉族农民共耕。对推动山越人经济文化的进步,加速平原沃野的开发,都有一定积极意义。

第12课南北对峙与民族融合

知道:

南朝与北朝:

a、“五胡”:匈奴、鲜卑、氐、羯、羌

b、南北朝政权的更替:

北朝政权的更替:原活动于大兴安岭一带的游牧狩猎民族鲜卑族拓跋部向西南迁移,建立政权,国号魏,称“北魏”,后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至439年,统一北方。持续近百年后,又分裂为东魏与西魏、北齐与北周。

南朝政权的更替:南方东晋于420年被宋取代,其后,齐、梁、陈三朝相继更替。

c、南方经济的发展情况:

先进农业经济区:南朝时期,南方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形成江浙、湘赣、巴蜀等农业经济区。

农业技术进步:水利的广泛兴修、犁耕的推广改进和北方作物的引入等

手工行业发达:丝织、冶铸、造船、造纸、漆器、制瓷、制盐等

商业:长江中下游出现不少商业繁荣大城市,海外贸易也有所发展

南北经济不平衡:南朝统治者昏庸荒怠,使南北对峙平衡格局向北倾斜,最终北方政权统一全国。

理解:

孝文帝改革:

原因:孝文帝时期,北方民族融合被推向新的高潮。出生汉族的冯太后深知要立国中原,必须变更鲜卑旧俗,于是仿照汉制,推行政治、经济制度改革。

内容和作用:

在地方基层实行“三长制”,以加强中央集权,完善地方行政。

颁布官吏俸禄制和惩治贪赃的规定,以遏制贪污腐化。

推行“均田制”,将政府控制的荒地分给农民耕种,以利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

实行汉化:将都城南迁至洛阳;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语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改鲜卑族复音姓氏为汉族单一姓氏;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以身作则,极力促进胡汉通婚;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作用:对加快民族融合进程,推动北方少数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第13课隋唐政治新格局

知道:

(1)三省六部制与政事堂

a、隋朝的建立:北朝后期,北周灭北齐。581年,杨坚篡周建隋,是为隋文帝。589年隋军南下灭陈,重建全国大一统局面。

b、唐朝的建立:6,李渊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仍以隋都长安为都城

理解:

(2)科举制

唐朝科举考试的常设科目:明经、进士两科,进士科尤受重视,考取难度最大

秦汉至隋唐人才选拔方式的变革:秦汉以来,采用推举的方式;魏晋南北朝,门阀世族更凭借显赫的声望逐渐把持选举大权,庶族子弟都遭排斥。隋唐采用科举制,普通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中央政府得以网罗天下俊才,扩大了政治统治基础。

理解:

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及实质:

内容:中央设中书(隋称内史)、门下、上书三省为最高政务机构;中书省草诏,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作为行政机构的尚书省下设吏、礼、兵、刑、户、工六部,分管具体事务。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实质:是皇权逐渐增强的产物,众多宰相集体议事,分工明确的山省互相牵制,使个别宰相难以擅权专断。但这一制度若能严格执行,皇权仍会受到一定限制,因而隋唐时代的皇帝尚无绝对的专制独裁之权。

第14课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

知道:

a、唐蕃关系:唐太宗实行开明民族政策,接受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的和亲要求,将宗室女文成公主嫁往吐蕃,增进汉蕃两族友谊。

b、武周政治延续了唐朝的发展:武则天称帝建“周”,当政期间基本沿袭贞观年间政策,使唐朝发展得以继续。

c、唐王朝由盛转衰:唐玄宗晚年逐渐从先前英明果断转向昏庸荒怠,庞信侫臣,朝廷政治日益败坏。拥兵自重的边将乘机起兵叛乱,社会经济遭受严重破坏,国力大损的唐王朝从此由盛转衰。

理解:

a、贞观之治主要内容:实行疏缓刑罚、宽政安民、轻徭薄赋、休养生息、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b、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继承唐太宗基本国策,废止严刑酷法,实行宽简、慎刑的法制原则。政治上:革除弊端,抑制腐化,精简机构,裁撤冗官,提高行政效率,重用贤臣,鼓励直言极谏,重振清明宽容的贞观之风。经济上:重视生产,清查户籍,减免徭役,努力缓解社会矛盾。

第15课中外文化交流

知道:

(1)丝绸之路的全盛:

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唐朝西部疆域的拓展超过汉朝,设有安西都护府与北庭都护府管辖当地事务,并驻军防守,丝绸之路在交通更加安全顺畅的基础上臻于全盛。

长安是国际大都会:作为丝绸之路东端的唐都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会。

知道:

(2)东亚文化圈

大唐盛世,国力强大,中国文化辐射整个东亚地区,其中汉字、儒学、律令、天文、历算、医学等科技成就以及中国化佛教,影响极其深远。形成以中国为中心包括现今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在内的东亚文化圈。

高二会考总结篇四

一、磁场:

1、磁场的基本性质:磁场对方入其中的磁极、电流有磁场力的作用;

2、磁铁、电流都能能产生磁场;

3、磁极和磁极之间,磁极和电流之间,电流和电流之间都通过磁场发生相互作用;

4、磁场的方向:磁场中小磁针北极的指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

1、磁感线是人们为了描述磁场而人为假设的线;

2、磁铁的磁感线,在外部从北极到南极,内部从南极到北极;

3、磁感线是封闭曲线;

三、安培定则:

四、地磁场:地球本身产生的磁场;从地磁北极(地理南极)到地磁南极(地理北极);

五、磁感应强度:磁感应强度是描述磁场强弱的物理量。

2、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就是该点磁场的方向(放在该点的小磁针北极的指向)

3、磁感应强度的国际单位:特斯拉t,1t=1n/a。m

六、安培力:磁场对电流的作用力;

1、大小:在匀强磁场中,当通电导线与磁场垂直时,电流所受安培力f等于磁感应强度b、电流i和导线长度l三者的乘积。

2、定义式f=bil(适用于匀强电场、导线很短时)

3、安培力的方向:左手定则:伸开左手,使大拇指根其余四个手指垂直,并且跟手掌在同一个平面内,把手放入磁场中,让磁感线垂直穿过手心,并使伸开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那么大拇指所指的`方向就是通电导线所受安培力的方向。

七、磁铁和电流都可产生磁场;

八、磁场对电流有力的作用;

九、电流和电流之间亦有力的作用;

(1)同向电流产生引力;

(2)异向电流产生斥力;

十、分子电流假说:所有磁场都是由电流产生的;

十一、磁性材料: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磁性材料:

(1)软磁材料:磁化后容易去磁的材料;例:软铁;硅钢;应用:制造电磁铁、变压器、

(2)硬磁材料:磁化后不容易去磁的材料;例:碳钢、钨钢、制造:永久磁铁;

十二、洛伦兹力: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叫做洛伦兹力

(1)洛仑兹力f一定和b、v决定的平面垂直。

(2)洛仑兹力只改变速度的方向而不改变其大小

(3)洛伦兹力永远不做功。

2、洛伦兹力的大小

(1)当v平行于b时:f=0

(2)当v垂直于b时:f=qvb

高二会考总结篇五

1、平衡位置:机械振动的中心位置;

2、机械振动的位移: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3、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1)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2)回复力不是一重特殊性质的力,而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4、机械振动的特点:

(1)往复性;

(2)周期性;

(1)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2)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3)计算公式:f=-kx;

如:音叉、摆钟、单摆、弹簧振子;

例1:从a至o,从o至a/,是一次全振动吗?

例2:振动物体从a/,出发,试说出它的一次全振动过程;

1、振幅用a表示;

2、回复力f大=ka;

3、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4a;

4、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越强,能量越大;

1、t=t/n (t表示所用的总时间,n表示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振动物体从平衡位置到最远点,从最远点到平衡为置所用的时间相等,等于t/4;

1、f=n/t;

2、f=1/t;

3、固有频率:由物体自身性质决定的频率;

1、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

2、若从最远点开始计时,其图像为余弦曲线;

3、简谐运动图像的作用:

(1)确定简谐运动的周期、频率、振幅;

(2)确定任一时刻振动物体的位移;

(4)判断某一时刻振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质点必然向相邻的后一时刻所在位置运动

1、当单摆的摆角很小(小于5度)时,所作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2、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1/2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1)有波源;

(2)有介质;

3、波在传播时,各质点所作的运动形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作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前进而前移。

4、波的'作用:

(1)传播能量;

(2)传播信息

相关范文推荐
  • 09-26 最新保供电总结 供电所工作总结(精选5篇)
    围绕工作中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进行的专门性总结,总结某一方面的成绩、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总结吗?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总结范文,希望
  • 09-26 急诊护士年度工作总结(精选10篇)
    对某一单位、某一部门工作进行全面性总结,既反映工作的概况,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缺点,也要写经验教训和今后如何改进的意见等。优秀的总结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
  • 09-26 内部审计计划(汇总5篇)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计划书
  • 09-26 车床论文参考文献(优秀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接下来小编就给
  • 09-26 最新并将其解释为致吾心 王阳明读后感(精选5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
  • 09-26 最新第二次以中央名义举办的人才工作会议 高校人才工作会议总结(大全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
  • 09-26 2023年垃圾分类修辞宣传标语(汇总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
  • 09-26 202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心得体会 环境保护法治培训心得体会(汇总5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
  • 09-26 新时代好少年主要事迹材料(模板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
  • 09-26 2023年血透室护士年度工作总结 度血透室护士长工作总结(优质5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总结吧。那关于总结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