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登科后的道理 登科后心得体会(大全8篇)

时间:2023-10-13 04:22:24 作者:翰墨 2023年登科后的道理 登科后心得体会(大全8篇)

让我们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吧。一个好的开场白可以使演讲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值此良辰美景之际,我带着满腔激情和思考为大家带来一些精彩的开场白。

登科后的道理篇一

登科是许多人的梦想,是古代士人们的终极目标。在现代,高考、考研便成了现代人追求登科的途径。登科后,每个人都会有些许的感想与体会,下面将谈谈我自己对“登科后心得体会”的看法。

第二段:追求和取得登科过程的反思

追求登科,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充满了决心、毅力与奋斗精神。但是,同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这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挫折和困难,因此我们需要有坚强的心理支持。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个目标而走大路的话,即使登科了也依旧难免有些空虚和迷茫,我们应该更多地反思自己在追求登科的过程中“为什么”和“如何”去做,对自己的经历进行总结和反思。

第三段:登科后带来的改变

登科之后,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也逐渐地发生了变化。在职场上,登科者通常具有 充足的知识储量、高超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因此登科者往往在职场上会更加得到重视,这也取决于我们是否珍惜自己所取得的成果,用更好、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登科者的改变不仅在职场,在生活中,我们会对很多事情有新的认知和了解,让我们更自信地面对未来。

第四段:从登科者中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身边的登科者中获得很多的启示和改进。让我们更加注重自律,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适应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场景。我们从登科者身上可以学习到更多的优秀品质和特点,把这些好的品质贯穿到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

第五段:结论

登科,在很多人眼中是向理想和远方迈进的标志,它不仅表示着我们的能力,也彰显着我们的努力。在登科之后,我们应该积极地思考、总结,有目标地去改进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方式,让自己的精力更聚焦,以更好的精神状态去面对未来的挑战。共勉之,共识之,登科是一个新的起点。

登科后的道理篇二

民间故事是我国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五子登科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窦燕山,原名窦禹钧,因他居住在燕山(北京),故称窦燕山。

窦燕山出身于富庶的商人家庭,家道昌盛。但他最初为人心术不正,专用大斗进,小称卖,费尽心机坑蒙拐骗,以势压人。贫民百姓痛恨他的为富不仁,却没有力量主持公道。窦燕山昧良心、灭天理的行为激怒了上天,他三十岁了还膝下无子。

在一个夜晚,他做梦。梦到他去世的父亲对他说:“你心术不好。品行不端,恶名已经被天帝知道。以后你命中无子,并且短寿。你要赶快悔过从善,大积阴德,广行方便于劳苦大众,才能挽回天意、改过呈祥。”窦燕山醒来,历历在目,于是决定重新做人。

有一年新年的元旦,窦禹钧到延庆寺去拜佛,在寺中大雄宝殿的拜垫旁,拾到了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他想一定是拜佛人的遗失物,就在寺中守候失主。等候了半天,果然看到一个哭哭啼啼而自言自语的人,窦禹钧问他何故哭泣,那人说:“我父亲给绑匪掳去,将被处死,我好不容易向亲友们东借西凑,得到白银二百两,黄金三十两,预备把这笔金银赎回我父亲的死。哪知我一摸钱袋,黄金白银都没有了,这样我的父亲就难免一死,刚才我到这里来进香拜佛,不知是否遗失在寺中。”禹钧知道那人是失主不误,就将黄金白银如数归还,并且还赠给他一笔路费,失主欢天喜地的道谢而去。

有个仆人偷了他很多钱,就自己写了卖女契约,系在幼女背上,说:“永卖此女,以偿还所偷的钱。”然后就逃跑了。窦公可怜他,烧了契约,养育这个女孩,养大后还为她择婿出嫁。

他家乡有不少穷人,娶不起媳妇,女儿因为没有钱买嫁妆而嫁不出去,窦燕山就把自己的银两送给他们帮助他们。亲戚当中有不能办丧事的,他就出钱帮助办丧事;有无钱嫁女儿的,他就出钱帮助嫁女儿。一年的收入除了日常开支,全部用来救济别人。

同时,窦燕山还在家乡设立学堂,收集上千卷书,请有学问的老师来教课。把附近因贫穷而不能上学的孩子招来免费上学。自己家里则节俭朴素,没有金玉饰品,也没有华丽衣服。窦燕山如此周济贫寒,克己礼人,因此随之积了大阴德。

此后一个晚上,窦燕山又梦见自己的父亲。老人告诉他:“你现在阴功浩大,美名远扬,天帝已经知道了。以后你会有五个儿子,个个能金榜题名,你自己也能活到八、九十岁。”当他醒来,发现也是一个梦。但从此更加修身养性,广做善事,毫不怠慢。

后来,他果然有五个儿子。由于自己重礼仪、德行好,且教子有方、家庭和睦,窦家终于发达了。他的长子名仪,在后晋时中进士,入宋官至礼部尚书、翰林学士,是宋初一代名臣,他去世后太祖赵匡胤曾悲伤地感叹:“天何夺我窦仪之速耶!”次子名俨,也是后晋进士,历仕汉、周,宋初任礼部侍郎。三子名侃,为后汉进士,曾任宋起居郎。四子名,窦偁为后汉进士,入宋任左谏议大夫。窦僖是后周进士,曾任宋左补阙。当时人们美称他们为“窦氏五龙”。当五个儿子均金榜题名时,侍郎冯道赠他一首诗:“窦燕山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丹桂五枝芳。”窦禹钧还有八个孙子,也都很贵显。最后,窦禹钧做到谏议大夫的官职,享寿八十二岁,临终前谈笑风生,向亲友告别,沐浴更衣,无病而卒。

《三字经》中以“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的句子,歌颂此事,并形成了“五子登科”的成语,寄托了一般人家期望子弟都能像窦家五子那样,联袂获取功名、拥有大富大贵锦绣前程的理想。

登科后的道理篇三

登科是每个考生所追求的目标,它代表了一个人的学识和能力得到了全面肯定。在我登科之后,我深深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在整个考试的过程中,我经历了不少的挫折和困难。但是,这些经历对我来说是最宝贵的财富,它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让我深刻体会到登科后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增加自信和肯定自己

登科后,我感到自己更有了信心和自信。我深刻体会到,自信是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通过登科,我获得了一份对自己的肯定。这份肯定激发了我无限的潜力,让我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第三段:实现人生规划和目标

登科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具体的方向,帮助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人生。在这之前,我一直想着如何能够更好地提高自己,但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登科让我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去为实现自己的目标努力。

第四段:磨练意志和学习习惯

登科的过程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多的是磨练自己的意志和锻炼自己的学习习惯。很多时候,我们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但是,只有坚持不懈,不断努力,才能最终获得成功。这样一种精神,将伴随着我终身。

第五段: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

综上所述,登科后的心得体会让我变得更加自信、坚强和有目标。它让我认识了自己的不足,也让我更加清晰地看到了自己的未来。我将会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继续努力,并且逐步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登科的价值所在。

登科后的道理篇四

诗一开头就直抒自己的心情,说以往在生活上的困顿与思想上的局促不安再不值得一提了,今朝金榜题名,郁结的闷气已如风吹云散,心上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孟郊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鹄的,颇出意料。这就仿佛象是从苦海中一下子被超渡出来,登上了欢乐的峰顶;眼前天宇高远,大道空阔,似乎只待他四蹄生风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诗人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酣畅淋漓地抒发了他心花怒放的得意之情。这两句神妙之处,在于情与景会,意到笔到,将诗人策马奔驰于春花烂漫的长安道上的得意情景,描绘得生动鲜明。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

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怎容得他策马疾驰呢?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又怎能“看尽”呢?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今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登科后的道理篇五

作为一个曾经的考生,现在已经在职场上活跃多年,我深感登科后的经验对于职场生涯的反哺是非常重要的。在这篇文章里,我想要分享一下我的个人体会。

第一段:登科后给我的启示

登科固然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它可以为我们带来无限的机遇和荣耀。然而,真正意义上的收获并不只有这些。我相信您在参与它的时候,还会学到很多在生活和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的东西。例如思考问题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的态度,以及面对困境时如何保持冷静等等。当您在参加登科考试后开始工作时,您也可以将这些值得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运用到职场中,让自己更加成功。

第二段:登科后的人脉关系

登科考试的范围广泛,同时也吸引了许多来自不同学校和行业的优秀人才。这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让我们可以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我们可以结交更多的同行和有共同兴趣的伙伴,进而互相帮助,更高效地学习。当您在职场上遇到问题时,便可随时寻求帮助,以获得更好的解决方案。

第三段:登科后作为职业生涯起点的体验

登科考试可能并不是您职业生涯的唯一计划,但在获胜的那一刻,这也会给您带来自信,让您的工作更加高效和出色。登科考试中需要您耗费很多心血和精力,而当您体验到了充分的奖励后,您也会更加意识到自己的精神和肉体的潜力。这股力量会鼓励你不断前进,进而让您的职业生涯变得更加成功。

第四段:登科后对于自我规划的影响

登科考试许多时候需要您花费大量的时间来为考试做准备。这就会让您更加意识到自己如何管理时间和资源,这在职业生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登科考试的经历还可以帮助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帮您更好地了解自己所想要追求的,以及您的职业目标。当您步入职场之后,这些规划可以让您更加有自信的将自己投入进每一个工作,进而在职业生涯中取得更加出色的成绩。

第五段:总结

总结来看,登科考试可以为您的职业生涯带来许多好处和机会。它不仅可以提高您的综合素质,与此同时,还可以将您带入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人际关系网络中。当您从行业的某个领域进入到另一个领域时,您也可以将这些经验和启示运用到新的工作中。以此达到更加出色的成就。我强烈建议您走出这第一步,带著这些绝佳的学习经验,踏上职场道路并寻求未来的成功。

登科后的道理篇六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小编整理了《登科后》阅读答案,希望能帮助到您。

(唐)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1.“龌龊”在诗中的含义是______;“放荡”在诗中的含义是________。

2.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抒写什么感情?

1.处境的小如意和思想上的拘谨、局促等摆脱拘束,畅快自由

2.前两句以今昔对比,直抒胸臆,流露同考中进士后的兴奋和得意,思潮飞腾。后两句在写法上不同于前两句的直抒胸臆,而是采用了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写自然的春风荡漾,写马蹄的轻快,加之如锦似绣的长安花,景色可谓灿烂,心情可谓舒畅,一切景语皆情语,而“看尽长安花”的艺术夸张,又进一步渲染烘托了得意之情。

作品鉴赏

孟郊四十六岁那年进士及第,他自以为从此可以别开生面、风云际会、龙腾虎跃一番了。满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这首别具一格的小诗。这首诗因为给后人留下了“春风得意”与“走马看花”两个成语而更为人们熟知。诗人两次落第,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一下子从苦海中超度出来,登上了欢乐的顶峰。所以,诗一开头就直接倾泻心中的狂喜,说以往那种生活上的困顿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一提了,此时金榜题名,终于扬眉吐气,自由自在,真是说不尽的畅快。“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诗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着春风策马奔驰于鲜花烂漫的长安道卜.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时的诗人神采飞扬,不但感到春风骀荡,天宇高远,大道平阔,就连自己的骏马也四蹄生风了。偌大一座长安城,春花无数,却被他一日看尽,真是“放荡”无比!诗人情与景会,意到笔成,不仅活灵活现地描绘了自己高中之后的得意之态,还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得意之情,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这两句诗成为人们喜爱的千古名句,并派生出两个成语。

按唐制,进士考试在秋季举行,发榜则在下一年春天。这时候的长安,正春风轻拂,春花盛开。城东南的曲江、杏园一带春意更浓,新进士在这里宴集同年,“公卿家倾城纵观于此”(《唐摭言》卷三)。新进士们“满怀春色向人动,遮路乱花迎马红”(赵嘏《今年新先辈以遏密之际每有宴集必资清谈书此奉贺》)。可知所写春风骀荡、马上看花是实际情形。但诗人并不留连于客观的景物描写,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觉上的“放荡”: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还要“一日看尽长安花”。在车马拥挤、游人争观的长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马疾驰,偌大一个长安,无数春花,“一日”是不能“看尽”的。然而诗人尽可自认为当日的马蹄格外轻疾,也尽不妨说一日之间已把长安花看尽。虽无理却有情,因为写出了真情实感,也就不觉得其荒唐了。同时诗句还具有象征意味:“春风”,既是自然界的春风,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谓“得意”,既指心情上称心如意,也指进士及第之事。诗句的思想艺术容量较大,明朗畅达而又别有情韵,因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成为后人喜爱的名句。

登科后的道理篇七

一、准备充分至关重要

孟郊参加科举考试之前,花费了大量的精力进行准备,尤其是背诵古文和格律诗。这也是为什么他能够取得好成绩的原因之一。这给我们一种启示:如果我们想要取得好成绩,必须要有充分的准备。这包括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对考试形式和出题规律的掌握,以及丰富的实际操作经验。

二、心态平和,自信有加

孟郊不仅在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参加考试,而且在考试过程中也保持着平常心态。他没有因为紧张而出现失误,也没有因为得到好成绩而沾沾自喜,而是保持了一种平和而自信的态度。这告诉我们,在考试过程中,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很关键。在考试之前,要有自己的底气,相信自己的能力;在考试过程中,要保持冷静,不要被紧张和情绪左右。

三、处理好时间和紧张感

科举考试的时间非常紧张,成败往往取决于时间的分配。在考试中,孟郊把握好时间,做到了高效备考。同时,他也处理好了考前和考中的紧张感。这一点很重要,因为紧张也是会影响时间分配和对题目的理解的。因此,在考试前我们应该做好时间的分配计划,并且采取一些自我调节方法来缓解紧张感,如深呼吸、放松肌肉等。

四、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中,孟郊所表现出来的最为突出的优点是其心理素质良好。他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也不会轻易退缩。考试过程中,要想获得更好的成绩,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学会承受一些痛苦和压力,尤其是在学习和工作中。只有不断地挑战自己,才能够获得成长和进步。

五、努力进取,不断学习

孟郊在参加科举考试时,不断奋发努力,经过长时间的尝试和实践,最终成功登科。这告诉我们,学习需要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无论是为了取得好成绩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都必须要保持对进取的态度,学习进取是一条不断向前的路,只有不断前行,才能超越自己,在人生的长河中留下一笔精彩的印记。

结语:孟郊以其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卓越的才华取得了好成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它告诉我们,如果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充分准备,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同时,我们需要不断地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更加坚定地走向自己的梦想。

登科后的道理篇八

王登科是哪年去世的?我现在有些模糊,大约已有七八年了,但一直清晰的是他清癯的身躯、不媚俗的谈吐和唯美的文字。在与他结识的二十多年里,我一直真诚地叫“王老师”。

1985年,我在本县石井中学任教,时为一个热血沸腾的文学青年,我的师范同学吴宝君(浩渺)也在那里。我们受当时风起云涌的文学社热潮而鼓舞,创建了一个文学社,名叫“同窗”。宝君表现出一定的活动能力,让“荷花淀派”代表作家、保定市文联主席韩映山等市内作家题词,本县邀请的是农民作家王登科。有一天,宝君告诉我,王登科来了,就在他的办公室兼居室里接待的。我记得宝君妻子烙的饼,炒了菜。王登科穿着很单薄,身体也有些单薄,一个纯粹的农民瘦老头。他喝起酒来很健谈,没有离开文学的话题,让我耳目一新。当时知道了,他是我县王各庄的农民作家,五十年代的师范生,河北省作协会员。除了在外工作的前辈,他是我知道的本县内最早的省作协会员。

不久,我与文友骑自行车,到过王各庄,专程拜访王登科。那是几间平房,最熟悉不过的农家院落。我们还参观了他在菜园里的小屋,那是他吹笛子、写东西的“世外桃源”。看得出,他很欢迎文友们联系、来往。他讲自己上过师范、经营过企业,也曾走南闯北,与著名诗人、曾任河北省作协主席的尧山壁等省内作家有交往,与安新县的著名渔民诗人李永鸿合作养过板鸭……在我看来,那些无疑是遥远而神奇的故事。他曾不止一次来过我们西于河村,落脚点是位于村边的保涞路南侧的王金锁家电修理店。王登科的自行车如其人,不加修饰,很简洁,没有累赘。金锁是残疾人,也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和爱好,我们曾油印了一份小报,叫《乡土》。本村的'杨玉福则是美术、作曲兼能,后来是省音协会员。吃饭就在马路边的饭馆,也方便。约上三几个文友,饭菜算不上丰盛,酒也不一定喝得很多,但往往是那个饭馆最后散的。喝了酒,再喝水,山南海北地聊,兴致来了,王登科唱起苍凉而悠长的信天游,有板有眼的,吸引着服务员来看热闹。每次都是天擦黑才赶路,还说让我们放心:靠边儿骑,习惯了,什么什么时候比这远多了,没事的。后来,王金锁买了辆代步车,专程送过王登科。

我曾经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县文联工作。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们几个人首先在保定市报呼吁尽快成立满城县文联,不久,我又单独在市报“再次呼吁”。我在县报社工作期间,也是王登科在县报发表诗文最多的时期。感觉他的诗歌很有韵味,清新高雅,朗朗上口,很见功夫。他写的不少散文,手稿我看过,字迹清晰,有的上万字,涉及早年的求学、旅途见闻、友人交往等。他的讲述,带着感情,有浪漫,也有凄凉。令我一直愧疚的是,有一次,我帮助校对文艺版的稿件,因为时间仓促,结果,王登科一篇散文中出现了“很多”错别字。如果他来报社送稿的话,会被安排吃饭的。我因为当时家不在县城,也有几次陪着,但我不喝酒,只是享受他和高树义副总编等人的融融交流。三、四个人,简单的小吃,畅所欲言,幸哉而归。

我不会忘记王登科的。我没有写过诗歌,但我认为王登科的诗歌代表了满城县一个灿烂的时代,他的自由体诗至今在本县还没有超越的。他在散文方面的尝试和成绩,也是让我辈依旧在学习。很想走走王各庄的古道,因为王登科说过,那是走西口经过的地方。不知道,古道还安在否?王老师是否还潇洒地云游呢……我们县作协在今年五月将刊印一份小报,叫《满城文报》,我是组织者和主要编辑人员。我会选择王登科等人的文章,缅怀文学路上那些逝去的兄长和前辈。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