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新预言圣人 访百岁老人何新英的散文(通用5篇)

时间:2023-10-03 10:41:31 作者:纸韵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何新预言圣人篇一

采访黎雪山老人,感觉颇为顺利。

那是元旦前一天中午,我们来到了木格乡中平村上塘组黎雪山老人的家,正当我们在为推开她家虚掩的门觉得有些唐突时,一个头戴小绒帽的老人抱着一个1岁多的孩子从房间出来了,此人正是黎雪山。原来,老人正在家里照看孩子,这是我们万万没有意料的。见到老人家行动敏捷,精神矍铄,笑容可掬的样子,我们的好奇心一下子就被提起来了。

于是,有关她的身世及故事便由她一一道来……

黎雪山老人出生于195月,娘家就在本乡盆石村三洋组。她23岁与本乡中平村上塘组一个叫龙旦文的青年结婚。她一共生了3个女儿、2个儿子,大儿子在5岁时就不幸夭折了。

老人很健谈。她说,她现在一般在晚上9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如果有好看的古装戏,她会迟一点才休息。因为以前很难看到一场古装戏,现在想看的话可以天天看,所以如果电视正在播放古装戏,家里人总会叫她来看看。老人告诉我们,家人对她都孝顺。天冷的`时候,儿子早早就起来生好一盆火,等她起床后就可以烤火了,等老人暖和了一下身子,家人便把热气腾腾的洗脸水端上来了。

老人的家境较好。家里新建了一间宽敞的水泥房,还拉上了自来水,家里电器齐全,衣食无忧无虑。但老人仍然坚持粗茶淡饭,从不挑食。每餐只吃一碗混合着的饭粥,平时家人煮什么就吃什么,如果家里给她加了点菜也要大家一起吃。

她吃菜有个习惯,比较爱吃茶油煮的蔬菜,但不爱放味精等佐料。当我们问她为什么时,她老人家竟像孩子似的那么天真地说:“就是怕放有毒啊。”我们都笑了,她也笑了。我们问她家人如何看待老人的怪癖时,她们说:“她那么老了,经历了那么多,也总该有点自由吧。”所以她的家人、我们也都表示理解。因为她确实也经历了那么多苦难。

她告诉我们,解放前夕,她的娘家木格盆石村三洋小组经常有土匪、山贼出没,他们抢牛、抢粮食、还抢妇女、小孩作人质等。

有一次,她母亲被山贼抓去藤县。傍晚,当她放牛回来得知这个消息时,一个人躺在床上蒙着被子哭了一个晚上,眼睛都红肿了。那天晚上,山贼押着母亲只顾赶路,当他们走到一个山坡准备休息时,母亲不小心踩到一块石头,一下子就滚到山下去。山贼见了,还以为是牵来的母猪跑了,对着山下就是猛射一梭子弹。母亲滚下山坳后一动也不动地躲了一个晚上,天刚蒙蒙亮,母亲就不顾自己伤痕累累,朝着太阳的方向,一步一步艰难地往家赶。回到家后,母亲紧紧把自己搂在怀里,母女大哭了一场,那是相逢的哭,是死里逃生的哭。说到这里老人的眼角都有点湿润了。

从始至终黎雪山老人都是笑容满面的,而且说起话来滔滔不绝.她很好客,见她的儿子回来还让他出去买了一包好一点的烟回来,并一再要我们在她家吃饭。我们说,晚饭就不用了,让我们给你们照张全家福吧。老人家很高兴地看着镜头,看着她幸福的笑脸,我们觉得他们的一家是那么的幸福啊,我们都很羡慕。

虽然如今老人年岁已很高了,但她仍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比如自己洗衣服、照看重孙等等。

走出她家很远了,黎雪山老人仍抱着重孙在门口向我们挥手……

何新预言圣人篇二

近年来,随着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对于工作心得体会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然而,如何给自己的工作心得体会起一个新颖而又有吸引力的标题,成为了许多人的难题。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于“标题如何新颖”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帮助。

首先,一个新颖的标题应该有吸引力,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我们可以运用一些独特的词汇或者表达方式,让标题看起来与众不同。例如,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形象、生动的描绘词语,使得标题更具可读性和吸引力,比如“点滴积累,薪火相传”,“职场丛林求生指南”,或者“创新之路:我的工作心得总结”。

其次,一个新颖的标题应该能够准确地概括主题,阐明文章的核心观点。我们可以通过使用一些简洁而又有力的文字来做到这一点。比如,在探讨工作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使用“成功不止一条路”、“工作的本质”等标题,清晰地将主题告诉读者,引发他们的思考和共鸣。

然后,一个新颖的标题应该与时俱进,能够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相结合。我们可以关注当前的社会问题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将其与自己的工作经验相结合,形成有新意的标题。比如,“人工智能时代下的工作心得体会”,“后疫情时代的职场挑战与突破”等主题,既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又能够体现出自己对于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

此外,一个新颖的标题应该具备一定的启发性和可操作性。我们可以使用一些带有问号的标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求索。比如,“工作不是唯一的快乐来源?”:“如何从工作中寻找到满足感?”这样的标题既引起了读者的好奇心,也给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启示和思路。

最后,一个新颖的标题应该能够与文章的内容相呼应,形成一个整体的统一。我们可以通过在文章开头暗示或者预示标题中的关键词,以及在文章结尾回顾或者总结标题中的观点,使得读者在阅读完整篇文章后,能够对标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这样的标题与文章内容的呼应,不仅能够增加读者的阅读体验,也能够提高文章的整体质量。

总之,一个新颖的标题应该具备吸引力、概括性、时代感、启发性和与文章内容的呼应性。我们可以通过运用生动的描绘词语、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与社会热点相结合,构思带有问号的标题,以及与文章内容相呼应等方法,来起一个新颖而又有吸引力的标题。希望这些心得体会能够对大家在工作心得体会的撰写中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让我们的工作心得体会更加精彩和有意义。

何新预言圣人篇三

在北陀镇风清书房小组,我们遇到了一位脸色红润的老人家,一打听,原来她正是我们要采访的百岁老人吴仁华。只见她双目有神,腰板挺直,显得硬硬朗朗的,虽然已经明显老缩,但高度还在1米五左右。

在吴仁华老人的家里坐下后,我们对她说:“俗话说,金钱难买长寿,今日亲眼得见您老人家这样长寿,真是高兴,亦倍感幸福呀,请您老人家给我们讲讲健康长寿的故事吧。”老人家眨了几下眼,脸带微笑。看上去,虽然脸上布满皱纹,但不是很深,老年斑也不是很密。她望望我们,却不说话,表情有点茫然,这时我们才发现老人家耳朵有些背,没有完全听懂我们刚才说话的意思。这时,旁边一位年约80岁的阿婆,声音稍大,她用她们之间常常交流的方言、形式,讲解我们拜访老人的目的'。得知情况的吴仁华老人不紧不慢地说:“我这里是北陀风清书房小组,外家在隔壁民福村,出生年是1907年10月25日;我同胞姐妹三个,我是大姐,接下来是二个弟弟;我20岁嫁到这里,生养了四个男孩,一个女孩;大儿子2006年走了(去世),还有三个儿子种田;二个儿子上山钩松油了,小儿子在开三轮车……”

当时天气很冷,风又大,路上行人都很少。我问吴仁华老人:“阿太,天气这样冷,你觉得冷么?”她说:“穿这么多衣衫不冷,冷的话,我不过家玩了,如果冷,小孩不会让我去的。旧时冬天只穿2件衣衫,1条薄裤,打赤脚,根本没有棉衣衫穿,没有胶鞋穿,四五十岁以后才穿过胶鞋”。这时,她的小曾孙女把刚刚充好电的取暖器递给她,她接过取暖器,放在膝盖上。接着说:“我20岁嫁到风清村书房组,成为主要劳动力,家里租种别人2亩田,过了年就没有米吃了,青黄不接时,我到北陀和马江交界的山岭打柴、割草,一日才得一担柴(草),挑去换米,一担柴只换到一斤半米。煮点粥,食些木茹、竽头度饥荒。”

当我们问到老人家的生活习惯时,老人家的大孙嫂说:“我阿奶从小至今食物很不讲究,粗细粮都吃,从来不挑食。都是喝屋面前的小河水,这条小河是由炎山(地名)里面几小冲水汇集流到的这里的。阿奶有点偏爱食甜的东西,把甜的和咸的东西放在一起,她会吃甜的多一点。阿奶一生很少疾病,只是病过一次严重点的,有一个星期,是感冒引起的,吃过几天西药,打过几针才好转。还有七十八岁以后,容易便秘,但也算好办,吃几粒西药丸就解决问题。饮食方面吗,80岁以后,早晚能食一大碗米饭,有时还加点粥或者其他杂粮,中午一般是食粥或杂粮。没有牙齿以后,多给老人吃肉丸,但是食量不大。”

接着一位邻居,一位跟阿太几乎朝夕相处的80多岁的阿婆,补充说明老人家的生活习惯。老人家爱清洁卫生,穿着整洁,干净。一般晚上八点睡觉,天亮起床,不睡懒觉,然后出野外散步,或者过家聊天。老人尚能自理,可以自已烧水,打水洗凉,一勺一勺舀呀,十几年前还做很多家务,特别是农忙,样样家务做完,后生人只管吃,只管做田地活。老人家从不贪别人的东西,遇到性子急,态度不好的人,她肚量大,能谦让,和谐为本,从不和别人争吵。另外,别人把不要的东西扔弃在外,她以为是别人丢失的,她帮捡回去,找到失主,别人说不要了,丢弃的,她则跟别人说勤俭节约,浪费不好的道理。

在采访中,得知阿太口口声声说共产党好,政府好,我说:“阿太,你讲得出好在那里么?”她说:“我失去老公以后,一个妇道人,带着5个高高低低,年纪还不到10岁的小孩,艰难,辛苦呀,为了小孩能吃饱,累得有日没夜,真是度日如年呀!当时又兵荒马乱,本地方有黄仲光为首的土匪,九龙、文竹那边的土匪也非常猖狂,到我们这里见牛拉走,见好点的东西抢走,还拉妇女,百姓谁不怕?谁不惊?真是闻声丧胆。后来百姓精了,把好点的东西早早收好,听闻他们要来,就拖儿带女躲进山里去。解放以后,没有土匪,分田分地,勤耕苦种,得个安宁,得餐饱食。现在更好了,种田不用交公粮,政府还给钱鼓励种好田,真是好啰!”阿太这一段话,既简单又明了,社会制度的对比,饮水思源,过家聊天也关心社会的发展,说明了老人家脑子还很清醒,也说明了老人家有一颗知足常乐的心。我们为阿太清晰的口齿和惊人的记忆力以及乐观的精神面貌感到惊讶。

何新预言圣人篇四

在见到莫瑞英老人之前,我一直不知到村支书李裕新是莫瑞英老人的孙子。

当李支书领着我和镇土地所的龙德知来到一座楼房的庭院前,李支书放下肩上抗着的锄头,招呼我们进去。这是一座呈7字型的两层楼房,楼前的水泥地坪上,晒着刚收割的稻谷,金灿灿的铺满了整个大院,看来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庭院的竹篱笆围墙上,爬满了八棱瓜、苦瓜、南瓜的藤蔓,瓜果间还见一朵朵粉红的喇叭花。

走进院子,我见在院角搭盖的洗衣台前,一个老人正在水龙头下洗刷一双布鞋,龙德知告诉我,这就是莫瑞英老人。我赶紧拿出照相机,拍下了老人洗鞋的画面。见老人洗好了,龙德知扶老人站起来,我又帮老人照了几张。老人身子骨硬朗,腰不弯,背不驼,尽管已是百岁高龄,身高仍在1.65米以上,可以想象老人年轻时,身材高挑,身强力壮,端庄貌美的样子。老人把鞋拿去挂在竹篱笆上晾晒,只见她步履平稳,没有一点老态龙钟的样子,根本看不出是个百岁的老人。

李支书把我们让进堂屋,指着1个老人介绍说,这是我父亲,今年75岁了。龙德知在旁补充说,支书父亲是老支书,当了几十年的村支书、大队长。我见老支书人虽然瘦点,但身体很好,目光炯炯,很有精神。

老支书叫李德明,知道我们的来意后,他向我们介绍老人的情况:我母亲生于19,五月份过的生日,已吃100岁的饭了。母亲12岁做童养媳,被从大壮村接过来,生了我们姐弟3人,姐姐今年78岁,我75岁,老弟73岁,在我9岁时,父亲李纲道就去世了,那年母亲才34岁,上有公公婆婆,下有3个儿女,老的老,小的小,可想当年日子的艰辛。好在母亲人长得高大、身体好,无论是下田做农活,上山砍柴火,还是做家务,煮茶弄饭,养猪喂牛,什么都是自己做,里里外外一把手,样样拿得起,放的下,几十年来含辛茹苦,尽孝道,送走了公公婆婆,拉扯大了我们姐弟3人。早些年母亲在县城跟我弟弟李蕴忠过,弟弟是国家干部,当到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他的4个小孩都是母亲帮带大的',现已退休,住在县城里。母亲是1987年才回到村里和我们过的。现在母亲已百岁高龄,除了耳朵有点聋,已不大听得清楚外,没有什么大毛病。老人闲不住,平常总要找点事来做,扫地,捆桑枝,只要能插得上手的,她都帮着做。平常洗澡,洗衣都是自己做,洗澡水1桶有三四十斤,都是她自己提,从不要我们帮忙。

听了老支书的介绍,我不禁对莫瑞英老人肃然起敬:12岁做童养媳,34岁起守寡,孝敬公婆,抚儿育女,吃尽了人世间的艰辛,这是1个多么坚强的女人,这是1个多么伟大的母亲。

从与李德明父子的交谈中,我了解到老人有一个和睦、幸福的家庭:莫瑞英老人与儿子、媳妇都跟着大孙子李裕新过。李裕新的两层楼房,是1993年时盖的,当时在村里算是比较早的了,说明老人家里的经济条件还不错。李裕新有2女1男3个小孩,也就是莫瑞英老人的重孙,3个孩子读书都很用功,也很争气,都考上了大学,老大已毕业,在南宁找到了工作,两个小的还在南宁读书。老人无论是住在城里的儿孙,还是就在村里的儿孙们,对老人都非常孝顺,有事无事都时常带着老人喜欢吃的的点心、水果,回来看看老人,令老人很有一种幸福感、满足感。

中午吃饭时间了,李支书留我们在家吃,考虑到下午在附近还有采访任务,另外也想看看他们家的饮食情况,就答应了。李支书出去了一会,就捧回一大把南瓜苗,说:中午就吃这个,绿色、环保、无污染。于是,我们一边摘南瓜苗一边聊。

据我对长寿老人的了解,长寿的老人大都矮小,偏瘦,因为人越高,心脏受地心引力的吸引力越大的,心脏的负荷就越大,对人的长寿是一个不利因素。莫瑞英老人身材高大,有着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的生活经历,却走进了百岁老人的行列,故我对她的生活习惯、饮食起居特别留意,多次在这个问题上引导,希望李家父子多谈谈。李裕新说:奶奶的生活习惯也没什么特别,天冷晚上8点钟睡觉,天热9点钟睡,早上7点钟起床,每天总要睡10到11个小时,中午一般都不睡午觉,有时晚上也和儿孙们一起看看电视。60岁以后奶奶就没有牙齿了,我们煮的饭菜都软一点,糜一点,尽力将就她老人家。奶奶平常以素食为主,猪肉吃点瘦的,不吃肥肉,水果、蔬菜有什么吃什么,也不挑剔。

是啊,确实没有什么特别的。我说,李支书,那你们这里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长寿的老人呢?据说江口村4000多点人口,上70岁的老人就有380多人。李支书说:是的,江口村地处两江交汇处,山青水秀,林木繁茂,空气清新,自然环境好,夏天气温比城里低二三度,冬天也比城里暖和得多;过去吃的是大江的水,现在吃的是山里引来的水,水质好,无污染,水特别甜;最重要的是江口村的人非常勤劳,种田、养蚕、养猪、种水果,靠勤劳致富,社会风气好,邻里之间和睦相处,我当了这么多年的村干部,很少见有吵架、打架的,有什么矛盾,干部出面调解一下,也就解决了。听说我奶奶12岁到村里,都快90年了,从没和人红过脸,吵过架。看来,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也应该是人健康长寿的一个重要因素。

午饭很快做好了,菜是两大碗南瓜煮鸡蛋汤,一碗红烧肉;饭有干饭,有粥。我说请老奶奶一块来吃。李裕新说奶奶吃过了,天热,早上把粥煮好放那里,谁饿了谁吃。我们边喝酒边聊天。我注意到,南瓜苗蛋汤都吃得差不多了,红烧肉基本没动。看来,他们家的饮食,荤菜不缺,但少吃,以素菜为主,多吃。

去向莫瑞英老人告别时,她正在补衣服,她媳妇莫雪梅说,老人的衣服都是自己洗,自己补,从不要我们帮忙。

在结束这次对百岁老人的采访后,我总在想,追求人生的健康长寿,探索并揭开人类长寿的奥秘,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是人们孜孜以求的目标。近些年来,各种各样的长寿理论不时见诸于报刊,什么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态平和等等,应该说都很有道理,但从莫瑞英老人长寿给我们的启示,我想,1个和睦的家庭环境、1个和睦的社会环境,同样也是人类健康长寿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

何新预言圣人篇五

凤凰乡位于昭平县东北部,地势平坦,到处是奇姿异貌的石山、岩洞,百年古树参天,风景迷人。

为了感悟百年的时光,记录百年人生的痕迹,我们走进了凤凰乡。在这样一个乡镇,有几位百岁老人幸福地生活着,他们享受着家庭温暖,享受着自然清香,享受着心灵的那份宁静。这份宁静,是百年善心修炼来的真经。不是百岁人,哪可观百年事?年龄给与他们许多优势,他们深深知道做事情的勇气要像灵感那样脱口而出,但也能像火山沉默时那样隐藏得那么深。泉眼打开如同眼睛打开,勇气仿佛河流喷出来了。有了这份勇气,就可以战胜病魔,战胜孤独寂寞,战胜百年岁月给心灵造成的伤痛。他们用一颗善心走过百年,用一颗善心做了许多事情。

“连塘村风光秀丽,村里有一位百岁老人,名叫童长英。”接待我们的凤凰乡政府办公室主任陈盛真说。在他的带领下,我们顺利地找到童长英的家。她的家人张北水夫妇正好在家。陈主任首先将县文联送给百岁老人的慰问金交给张北水,并说明来意:主要是了解百岁老人的近况。

谈话中,我们了解到,童长英出生于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2月5日,她的父母是樟木林乡龙井村下龙井人,都已去世。她有两个亲弟弟,大弟弟如今已是90多岁的老人了。小的弟弟没结过婚,已去世。大弟弟的儿子常来看望他,并送许多礼物给她。

她没读过书,不识字,也不会算术。16岁就嫁到凤凰乡大屋村,丈夫名叫张仲连,17岁生下一个女儿。她的女儿先嫁到樟木三加村,离婚后又嫁到公会镇石湾。今年她的女儿84岁了,还时常来看望母亲,母女相见,总是有许多亲情可叙。

她与丈夫张仲连仅有一个女儿,担心女儿出嫁后,自己年迈后无人照顾,便将兄弟张仲荣的儿子张北水认作自己的儿子。据张北水回忆说,他过继给童长英做儿子时才5岁,她从没骂过他,也没有打过他,对待他就像是自己的亲骨肉一样,有好吃的东西常常留给他吃。

张北水早两年得了半身不遂,行动不方便。他的妻子邹付英尽心尽力服侍他,她今已68岁,按理说她也需要人服侍呀,可惜身不由己,她的`子孙也有自己的事要忙,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张北水有五个儿子,长子也得了半边风的病,现在贺州疗养,次子在贺州教育局工作,其他三个儿子都在贺州市打工。他们常常抽出时间回来看望老人,并给钱给礼物,让老人衣食无忧。

童长英对待他们就像是对待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而他们非常孝顺童长英。尊老爱幼是多么可贵的传统美德呀,传统美德在这个幸福家庭得到了展示和传承。

童长英长年在本村屯活动,不出远门,她辛勤劳动,送养子读书,照顾好子孙。据她的继子张北水说,她80岁还做家务,养猪、喂鸡、砍柴等。由于子孙坚持不准她干活,90岁以后,她就不做工了。早两年,童长英的听力还好,现在耳朵越来越聋了,但眼睛还能看得清东西,说话一字一句还是让人听得懂的。她今年101岁了,生活还能自理。

现在,她住的是子孙建的红砖平顶“小洋楼”。屋后是山岭,岭上绿树成林。据了解,她不喜欢喝酒,也不喝酒,吃食与子孙同样,多是稀粥、米饭、青菜,有时也有些肉食,每周吃三次肉食鸡肉或猪肉。

采访当天,在她家的晒坪边,我们遇到她的邻居张武芝,今年80岁的张武芝评价她说:“她忠厚老实、勤劳,从不与人争吵,对待所有的人都好。”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