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的散文(汇总8篇)

时间:2023-10-13 09:47:23 作者:梦幻泡 西瓜的散文(汇总8篇)

就职是一个人实现自身职业目标、追求梦想的重要里程碑。对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工作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总结,展示个人的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就职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和参考。

西瓜的散文篇一

金秋的乌鲁木齐,大街小巷瓜果飘香。树荫下,一辆满载西瓜的卡车旁围满了买瓜的人。记者老王采访归来,忍不住凑上前去,拣起一个瓜,看一看瓜的成色,掂一掂瓜的重量,用手指弹一弹,听一听瓜的声音,便大致可以断定了瓜的生熟。

“老兄,想不到你对西瓜还有研究,你是怎么学会这门学问的?”我好奇地问。“说起来话长,要是你感兴趣,请到我家去,边吃瓜,边聊天。”我就同他一起提着一袋西瓜气喘吁吁地爬上四楼。

他随手拿起一个瓜,在水龙头上冲洗干净,放在案板上,只听“咔嚓”一声,刀起瓜开,切成七八片。“请吃瓜。”我接过一片鲜红沙瓤,咬一口,满嘴生津,又沙又甜,真解渴!“这下你该说了吧!”“好,我从头说起吧。”

我从小生长在农村。每年放暑假时,我和小伙伴们拿起镰刀,去田埂、河边割草。路过瓜田,经不住翡翠般西瓜的诱惑,悄悄钻进瓜田,慌慌张张地抱起一个瓜就溜。

“站住!谁家顽童敢偷我家的瓜!”不知什么时候从瓜棚里闪出一个看瓜老汉,直逼过来。我们心一慌,手一软,“扑咚”一声,瓜掉地上摔成两半,正欲拔腿逃走,看瓜老汉已挡住去路。我们只得乖乖地低头认错。

“哈!原来是王家小子。想吃瓜,跟我说一声就得了嘛!何必偷偷摸摸呢!你看,把一个生瓜给糟塌了,多可惜。来,爷爷给你们拣一个熟透了的大西瓜,包甜,管饱吃。”

老汉小心翼翼地走进瓜田,这儿看看,那儿瞧瞧,随后,一手托一个瓜来到我们面前,说道:“会拣瓜么?我来教你们。这瓜皮色光泽发亮,瓜蒂枯干,分量较轻,用手指一弹,发出扑扑的`声音,便是熟瓜,八九不离十。不信,你们试试。”

我们一人接过一个瓜,按照老汉教的办法,一看二掂三听,“是熟的,是熟的”,我们争相猜测道。

老汉接过瓜,用指甲在瓜皮上划一道印子,左手托瓜,右掌击瓜,瓜应声裂成两半,果然是熟瓜红瓤。我们咬下一块瓜皮,剜着吃了起来,吃得津津有味,又甜又鲜。吃饱了,抹一抹嘴,道一声谢,便欢快地回家了。

说到这里,老王双目放光,满脸激动,仿佛又回到了少年时代,无限感慨地说:“我实在怀念那位纯朴诚实的老瓜农。如今有些卖瓜人,明明是生瓜,却哄你说是熟瓜,还专门选几个好瓜剖开,让你品尝。有一个单位,买了一车瓜,结果绝大多数是生瓜,买瓜者连呼上当。更令人遗憾的是,如今瓜果之乡瓜变味,有些瓜好看不好吃,象我这样会拣瓜的人也拿它没办法。”

从老王家出来,我一边走,一边陷入了沉思。绿色食品是人类的呼唤,“瓜果之乡”重振雄风是新疆人共同的心愿。我想,只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科学种瓜,合理施肥,这个心愿定能实现。到那时,只要买新疆瓜,无须挑拣,包熟包甜。

西瓜的散文篇二

炎热的天气里,常常没有胃口。最惬意是坐在空调间,切开半个西瓜,大快朵颐。忽然感叹:好幸福!思绪活跃开来,竟想起了儿时关于西瓜的一些记忆。

那时候,农村还很穷。而对于我们一帮孩子来说,能够大吃特吃管好我们胃的,就是夏天的西瓜。还健在的爷爷,是瓜农之一。

因为年龄小,爷爷种瓜的具体细节不记得了,只记得是一大片的沙地,到了夏天,就是满地茂密的瓜殃,瓜殃是趴着地面爬藤的。所以,地埂上望去,就能看到从瓜殃里露出来的一个个圆圆的带着绿花纹的西瓜。急切的孩子一天天地望着盼着它快快长大长熟,却因为慑于爷爷的威严,从不敢下地去摘。觉得那时的光阴可真漫长啊!直到爷爷下地挑已经熟的上来,给我们尝鲜,我们才意识到,瓜熟的季节到了,以后每天都可以来吃瓜了。一个个孙子们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得馋样子,逗得爷爷在一边乐不可支。

以后一到晚上放学,我和堂哥他们就去瓜地玩,争先恐后说是去给爷爷送饭送水,实际还是因为想去蹭瓜吃。不过多数时候都能够如愿,一个丰盛的大西瓜就能满足我们几个孩子的馋虫,我们常常会为了能多抢一块瓜吃,几个人就拼命地往嘴里塞,一个个像在演绎一场吃瓜比赛。吃得满脸满身的瓜汁,又要被爷爷一顿臭骂,说我们糟蹋东西,非让我们把每一块的瓜瓤都吃干净后再丢掉。我们便又相互监督,看谁的没吃干净丢掉的,就惩罚他少吃。

爷爷跟其他瓜农一样,结瓜期间要在瓜地旁搭个茅草蓬,里面支张床和桌子,他几乎要白天晚上地守在那看瓜。暑假的时候,几个小孩儿不怕酷热,总爱跑去瓜蓬玩。睡在人字形的.小屋里,风从茅屋穿堂而过,听着远处蝉鸣,望着眼前可爱的瓜地,觉得住在此处太美了。

在我们眼里惬意的时光,对大人来说却没那么安逸。那时种瓜不是为了自己吃,主要是用来卖钱的。但是等着别人去瓜地买瓜可不行,因为很多人根本舍不得花钱买水果吃。若想把瓜销出去,就要挑着或用架子车拉着,挨家挨户地出去叫卖。因为童年时期不关心这些,很多事情模糊了,不记得一担一担地挑出去多少瓜,也不知道到底卖了多少钱。现在听父母提起那时候关于卖瓜的事,母亲感慨道,那时候一斤瓜才几分钱,挑一担瓜都不知道要经过多少人家走过多少村庄,那时候人们都没有余钱,谁舍得买个瓜吃啊!

记得有一次,小姑在家附近的山下卖瓜。但,一天下来,卖掉的寥寥无几。人们即使忍着饥渴,去喝井水、河水,也舍不得买个瓜吃。后来生意来了,却是山上的那批监工的村干部。他们说买瓜却不愿下来,无奈小姑为了能多卖几个瓜,楞是挑着担子走上了山,好言好语费了不少口舌,才多卖了几个瓜,据说还是被赊账。

总之,年幼的我们只知道吃瓜的开心,却没意识到大人的辛酸劳累,想来真是惭愧。

后来,爷爷不在了,乡下也没人种瓜了。一年年地,生活逐渐好起来,每到夏天就会有载满西瓜的卡车下乡来卖,大家多少都会买一点,不过多数人家都是拿粮食来换的。所以到了收麦的季节,母亲就对我说,勤快一点去拾麦穗吧,拾回来给你们换瓜吃。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我不但懂得了爱惜粮食,还养成了每到假期就勤工俭学的习惯。

现在,西瓜也成了常见的水果了。昨天的很多事就像一场场辛酸又模糊的梦,没人会沉浸在过去的梦里,眸然回首,只觉得今天的一切都来之不易。除了忆苦思甜,更要珍惜当下。

西瓜的散文篇三

一如初夏,西瓜便肆意的搬上了各家的餐桌,属于西瓜最本真的味道,在茶余饭后成了一种最消暑降温的必需品。

一说起西瓜,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而且一下子能说出好多个品种来,都很会挑选西瓜,拍拍敲敲,看看瓜蒂,色泽光感度等等,总能挑选几个自己喜欢的西瓜。而我老家种植西瓜基地,反正在我记事起,一直到现在,从最初的p2、西农8号、金桥2号到现在的金城、金花、西农,京欣等连我都无法辨认的新品种,无论是外观,各式各样,挑选之余,让人应接不暇,有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

记忆里的故乡,那些被黄土高坡紧紧包围,幽静安逸的村落,置身于山坡一眼望去,一道道梯田旁的小矮棚或者是依山而建的小土窑,都是曾经的瓜棚,几块木板支起的简易床板,成了临时遮风挡雨的场所。虽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被遗忘在岁月的角落里,那里记录了我童年的回忆,儿时的往事。

记忆中每每晚餐过后,月色正浓时,各家的瓜棚亮起了星星点点,田埂说说笑笑,偶尔几句粗犷的秦腔,伴随着夜间单一的笛声,总会占据大半个夜晚。儿时的我一到夜晚,一支竹笛,一本摘抄的流行歌曲简谱,成了看瓜时的必需品,那些耳熟能详的歌曲《青藏高原》、《我的中国心》、《梅花三弄》等等大抵都会晚上一一过一遍。

其实最快乐的要数听长辈聊传说,一到晚上侄子就会约上我们几个,一人一支竹笛,沐浴着霜一般的月光,翻过两个沟沟坎坎,站在最高处的梯田田埂上,乡间村道旁那个用白杨木板钉做特别精致的小瓜棚,便是化安舅舅家的瓜地。田野深处的夜色,一如深夜显得格外的静谧,静的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化安舅舅听到我们脚步和说话声,总会大声说:“瓜娃子再不来我就睡啦,不给你们讲老古经了”。我们几个调皮捣蛋的孩童总是挑捡最好的话哄化安舅舅,又是递旱烟袋又是撕卷旱烟纸,反正让化安舅舅讲传说就是了。一到这时,化安舅舅盘腿坐在瓜棚钱的田埂上,一手夹着旱烟,一手拿着火柴,很散漫的咳嗽两声,当划燃火柴根的那一刻起,传说便由此开始,那些带着神秘色彩的《龙王庙的由来》、《回回血洗连家窑窝》、《春天老山》等等。我们围坐在化安舅舅旁边,聚精会神地听着,化安舅舅讲到高潮部分的时候,唾沫星子不由得飞起,吞吐着旱烟,带着动作,还是不是用手抹抹稀松的胡茬,直到“呔”的.一声呵起,吓得我们几个只打哆嗦,才知道故事已接近尾声了。化安舅舅这时研灭手里的烟蒂,笑呵呵的说到:“几个瓜娃子不要害怕,有老舅在,谁都不敢惹”,然后哈哈大笑起来。记忆中每次都是在意犹未尽中恋恋不舍地离开化安舅舅的瓜棚,直到盼望着明晚早点来到。

那时候,无论谁家的西瓜,沙甜汁多,去谁家做客,一进门便是西瓜。

盛暑之际,自家地里采摘来的西瓜,放在刚打上来的窖水里降温一番,带着耕作了一天的倦意,把一个个降过温的西瓜切成一片片月牙状。那时像我这样比较淘气的孩童,则是哭喊着让母亲把整个西瓜一切为二,然后贪心不足的抱着半拉西瓜,用勺子挖着吃。一家人吃完西瓜,暑热顿时少了,倦意也没了,随之安然的进入了梦乡。

那日在河畔集市上的短暂停留,街旁一车车贩卖的西瓜,都是从离家不远处的邻乡产出的西瓜,那里大片大片的西瓜种植合作社,已经形成一种产业,最为出名的则是扎子塬西瓜,黑虎岔西瓜,也成了当地的一种品牌。个头不是十分硕大,可个个皮薄肉厚,沙甜汁足。虽然我没有去过瓜市,但从朋友那里得知,每每早晨,市场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分装西瓜,车声人声,西瓜碰撞声,显得极为热闹。这几年,农村政策好,瓜的产量高,品质上乘,不愁卖,是农家一大笔收入。

日月更迭,岁月带走了一切,也带走了瓜棚和传说,留下的只有那些依旧屹立在田间地头的瓜棚,曾经的一片片瓜田换成了现如今的玉米地,逐渐蜕变成一幅田园画。每每回到故乡时,一遇三伏天,这幅田园画显得格外清晰,格外亲昵。

西瓜的散文篇四

又到西瓜旺销时节,大街小巷,道旁路边,摆满了大大小小的西瓜摊。西瓜,价廉物美,消暑解渴,几乎人人喜欢。不是吗?炎夏酷暑累得大汗淋漓之时,找一树荫浓密之地,唤三两伙伴席地而坐,开只西瓜狂啃,何等惬意!朋友来访,空调送出徐徐凉风,打开冰箱,取一只西瓜,分而食之,天南地北侃侃而谈,不亦乐乎!下班回家,夫人已将西瓜切开,一家三口你一勺,我一勺,说说笑笑,顷刻之间只剩“圆锅一口”,恰好给孩子当一顶西瓜皮帽戴......哈哈!此乃天伦之乐。

不过,在我童年时代,西瓜也是稀罕之物。那时农家只在极少的旱地里种一些瓜菜,而且以菜为主:豌豆、蚕豆、黄豆、带豆、茄子、芋艿、青菜等等,四时八节餐桌上基本都有来自自己地里种出的蔬菜:为了给孩子解馋偶尔也会种一些瓜果,诸如:脆瓜、香瓜、玉米、荸荠之类。吃西瓜必须得等到“立秋”那一天,母亲到市上(最近的是下应市,就是现在的集市)买半只西瓜,先插上三支香供奉祖先,然后分给一个人一小块。名曰“拔秋”,同时还吃萝卜籽、薄脆饼,据说吃了以后可以安度多事之秋。

等我吃得起西瓜的时候,城里人早就有了冰箱。冰西瓜的味道之美听得我耳朵都起了老茧,可我那时哪有钱买冰箱呢?穷则思变,办法可都是人想出来的啊!我们就把西瓜放在吊水桶里,把它吊到井水上面,过一两个小时再提上来,西瓜皮外面就会凝结不少雾滴,一摸,哦!那个凉啊,沁人心扉。用句时髦的话说:真是绿色环保。

随着种植技术的提高,生产队里都会种几亩西瓜,虽然主要是买到城里去,但社员们偶尔也可以分到几个解解馋,那时没有冰箱,我们就把西瓜装在吊水桶中,再放到自己家的水井里,让它贴近井水冷却几个小时,等提上来时西瓜皮上就会凝结一层雾点,切一小块,咬上一口,蜜汁四溅,沁人心脾。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实在是节能环保。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下的西瓜真是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就说我们宁波本地的八戒西瓜,都注册了商标,确实名不虚传。不但皮薄瓤甜,而且蜜汁鲜美。(不说了,不然成了广告)不过我还是怀念那些皮厚的西瓜。厚皮西瓜,不单瓜瓤可以解馋消暑,其厚皮更有妙用:吃完瓜瓤,去其外皮,留下中间一层,切成小块长方体,加少许食盐,腌渍片刻就是上等好菜。待到月上东山,身披浴衣,置身阳台,,沐浴凉风,咪两口白酒,就一块自制西瓜皮,观其色晶莹剔透,嚐其味清凉爽口......好不悠者悠哉。当然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在那艰苦岁月,我们就连吃最廉价的脆瓜都不敢放开肚子,母亲总要留下一部分腌起来当做明天早上的“下饭”。时光流逝,因为怀念腌脆瓜而制作的腌西瓜皮没想到竟是如此鲜美。不过话说回来,我在好多报刊杂志上也看到不少专家提倡吃西瓜皮,据说它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西瓜瓤,这总不会是骗人的吧!如果吃西瓜的吃完瓜瓤,又吃瓜皮,那样既减少污染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又物尽其用,还营养了自己,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哈哈,又穷酸了吧。

一只西瓜,竟说了那么多闲话,赶快收笔。各位,且作茶余饭后消遣吧。

西瓜的散文篇五

前几天大哥打电话来,说:“家里种的西瓜熟了,你们回来吃西瓜吧。小侄子应该放假了,一定要带小侄子来”。

我说:“哎哟喂,我最敬爱的大哥,你的小侄子已经不是小孩子了,他已经参加工作了,哪有时间大老远跑回来吃西瓜啊。”

儿子是大哥的最爱,有点什么好吃的东西,必要先想起他。我连忙将大哥的邀请电话转告儿子。儿子一阵感动,说马上打电话向大哥问好。

大哥六十多岁了,因长期的农事劳累又黑又瘦,病痛的折磨使他显得特别苍老。每每当我看到佝偻着背头发花白的大哥在土地里劳作时,总忍不住鼻头一酸,泪流两行。

长兄为父,比我年长十多岁的大哥,总是热切地期盼我们过的好,老家有什么好消息,有什么收成,总是打电话告诉我们。尤其是家里的那位小子,从小到大自然就和大哥亲。小学的时候,放暑假飞快地回到乡下,在大哥家住好长时间,在农家地里捉泥鳅,在野草坪里骑竹马,在小山溪里游野浴,老家是他快乐的乐园。如果不去接,他是要在乡下住到开学才回来,回来时黑不溜秋,像个野孩子。

前几天看到电影演员姜文带两个孩子到西部偏避荒凉地区野生锻炼的事情后,感触颇多。现在的孩子是甜蜜有余,吃苦不足。就像温室的花朵,没有见过阳光,没有经历风吹雨打的'洗礼,经受不起挫折,娇娇二气有余,阳刚之气不足。据姜文说,他们的野生锻炼收获非常大。两个小孩远离了娇生惯养,自理自制能力非常强,达到了野生锻炼的目的。有时我就想,我家小子无意中喜欢农村,或许正是在大哥劳累和劳作耳闻目睹的熏陶里,坚强了他的品格吧。

早几年粮价低,化肥农药涨价,种粮毫无利益可图。春节后成群结队南下打工的人群如春潮般涌过之后,村里只剩下留守的老人和小孩。碍于亲朋好友打工临行前的嘱托,大哥一下子无偿得到了60多亩地,一时着了慌,急得不知如何是好。问及我,我查阅资料,认真参谋,恰好当时政府大力推广种植经济作物,便推荐选择大哥种植西瓜。说句实在话,那片土地也是我割舍不断的牵挂,那片土地的收与成,喜与悦自然成了我倍加关注的事情。

或是当时农村的确没有更好的出路,或是对政府和对我的信任,第一年大哥心有顾虑,但仍旧把60亩地全部种上了西瓜。夏令时节当成熟的西瓜一车一车外运时,大哥一直黑瘦的脸颊通红了许多。收了西瓜种二季晚稻,秋后一算果然比纯种粮合算的多,到了征收农业税的季节,大哥痛痛快快地主动到当地财政所把当年所有税费一次性缴清了,并对征收人员说:“我家有几个吃‘皇粮’的,这税应该交。”这句话在当地一时成为美谈。

有了第一年小小的甜头,第二年大哥准备大干一场,粮贱土地也贱,春节时又从亲朋好友那里要来了几十亩地,大哥一下子成了拥有一百多亩地的“庄园主”。然而种植西瓜是靠天吃饭的农事,第二年西瓜成熟的季节,一连二十几天的阴雨天,大哥的西瓜没走出田垅就爆膛开肚烂了一地,看着烂成一地红泥的西瓜,大哥的蹲在地头大哭不止。不用说第二年大哥把第一年赚的全亏了,当时的农村似乎种什么都不来钱,南下打工的继续南下,留下的依然是386199部队(指妇女、儿童、老人)。农民真苦,土里抱食真苦,第三年,大哥想来想去没别的好种,只好缩小规模还是种西瓜。说来也怪,这一年天气出奇的热,一连两三个月愣是滴雨没下,西瓜价格自然就高,甜蜜似乎离大哥很近。如此一连七八年大哥种的都是西瓜,虽然有亏有赚,但大哥的生活并没有多少改善,只是背更驼了,头发也更白了。

完全取消农业税的消息传到大哥的耳朵时,已是春节过后。虽然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比往年高,但在外做惯了工的人也不愿回来与大哥争那几亩地,一番筹划大哥还是租来了八十多亩,只不过现在不是白送,要交租金的。几年的种瓜经历大哥也精明了许多,他把八十亩地一分为二,一半种粮一半种西瓜,种粮部分选择了高产杂交稻,西瓜分早、中、晚三批播种,以期赶上不同时期不同季节的市场需要。收音机成了大哥形影不离的伙伴,他说他在时刻关注时事新闻、市场走向、天气形势的变化。大哥常说现在种地真的是什么税也不用交了,只要好好经营没有不赚钱的道理,为了加强农田管理他还把在外打工多年的在儿子叫回来做帮手,看来取消农业税确实让大哥对劳动致富充满了期望。

但是,种西瓜依赖天气的成份过高。西瓜成熟季节,天气不能下雨,要炎热高温,才能好卖,才能卖出好价钱。不然,连着几天下雨,成熟的西瓜就会爆膛开肚,烂在地里。所以风险极大,大哥是赚一年亏一年,成也西瓜败也西瓜,若干年后,大哥不再种西瓜,转种其它经济植物。

这多少年过去了,今年怎么又种起西瓜?我问起了缘由。大哥告诉我,这几年,农村经济信息非常灵敏,乡级政府也对农村种植加强了宏观调控指导。前几年,大哥又带头种植烟叶,还被乡政府树为劳动模范。可是,当种植烟叶利润丰厚的时候,农田又成了会下蛋的母鸡,成了农民手中的香饽饽。大哥在这几年烟叶种植过程中,租赁的田亩使用权已经到期,今年只好还给了人家。所以大哥只有自己的几亩地,不得已只好种了西瓜,重拾了老行当。

我问了西瓜收成如何,大哥告诉我,还行,行情还不错。现在经济发展了,生活水平也高了,西瓜不再是城市人的专利,西瓜不出门就能销售一空。大哥年纪大了,现在农村60岁以上老人,政府还有养老补贴,按月发放,生活非常幸福。大哥劳累了一辈子,身体又不好,我真的不希望他再去操劳,真的希望他能安享晚年,健康长寿。

西瓜的散文篇六

记得小时候,农历的六月初六,正值盛夏,几乎每个夜晚都没法老老实实呆在家里,总想着到外面吹吹风,凉快凉快。可偏偏这一天,家里大人从来不让我出门,还恐吓我。当时还小,只是有一种好奇,猜测在心中慢慢弥生。

每年那天,我总是看着父亲早早出门买上一些柳条桃枝,夕阳西下前缠绕在高高的门把上。大到我家那木质红底的大门,小到我房间一个不起眼的窗户,母亲都仔仔细细绕上几枝,看着诡异的细长叶,被枝条挡了一半的窗户,我开始禁不住遐想。尤其到了夜里,热到睡不着时,总按捺不住心思,往窗户的位置望去,外头漆黑一片,细细的柳叶在清风里荡漾,只是几下,又停住了摇晃。我用耳朵记下来这轻呼呼的风声,用眼睛望着摇晃而止的柳叶,那时诡异的气氛都深深印在脑海里。

一年复一年,我盲目地跟着大人恐惧着什么,忌惮着什么,可我从来都不清楚那东西是什么?长大了些,稍微懂事了,我渐渐注意到。每年过了六月初六,家里就不会再买西瓜回来吃,这又成了我心底的新疑问。直到我奶奶告诉我,我才开始了解这个富有神秘色彩的节日。我们潮州人管这一天叫鬼担西瓜,鬼担西瓜这一天千万不能出门,尤其是日落后。这听起来,有点和电影里关于僵尸吸血鬼的故事一样,天真的我,没想过这背后的可怕。

我听了奶奶的话,开始学着帮妈妈缠桃枝。不过,小时候的好奇,疑惑到现在也算云散月明,可我心里又生出其他的想法。这个时候,有一个人和我产生了相同的心思,那就是自小玩到形影不离的青梅竹马,她对这个影响潮州世世代代的习俗有极大的兴趣。于是,我们结了伴。就这年的六月初六,天黑前,她来到我家,那时候刚好停电,黄昏时分,我母亲点了一支白色蜡烛,当时家里实在找不着其他颜色的蜡烛。

就在我在犹豫还要不要继续进行今夜的冒险时,正瞧见她一脸激动,我想这停电让她越加热血沸腾了吧,而今晚的计划,我也更没有退路了。出于小女孩心理,趁着家人不留意,我和她壮着胆出了门,手里却各持一枝桃枝,像两个途经僵尸村落的无胆路人,怯怯懦懦地往我家门口那条黑幽幽的小道迈步而去。

那小道极其窄,却不短,这种巷子被称为竹杆巷,从这一端望去,幽暗甚至阴森。而尽头的那户人家偏偏在门口挂了个昏黄的灯,照亮了拐弯处。我仔细盯着那个由暗转亮的角落,仿佛一眨眼就会有什么东西冒出来,事实上,每个人都会这样。我和她一起,在角落前停下了脚步,我带着悔意回头,可生活没有尽头的漆黑。让我不得不放弃逃跑的念头,这似乎是两个无尽的地狱,一个通向黑暗,一个通向未知。拖着颤颤悠悠的脚步,最终我们顺利拐过折角,拐角后没有出现预想的东西,只是昏黄的灯照着不及的黑暗,依旧是一条安静的小道。我们纷纷松了口气,走完它,到了大路,这时我才开始确信我奶奶的话,这一夜,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甚至路灯都跟着灭了好几盏。那是电影才看到过的昏暗,有大风狂吹而过,可我一瞬间就察觉到了,这并非夏夜的清凉。我们两个人牵手走在黑暗中,柳条桃枝,叶面的粗糙摩擦着掌心。掌心渗出冷汗,黏黏腻腻。我攥着拳头,指尖轻点手心,清楚的感觉得到一下一下重重的心跳。

“你知道吗?听说在六月初六晚上出门,有人喊了你名字,千万不能回头,也不要答应,不然会被抓去担西瓜,再也回不来了。”

不知怎么的`,走着停了下来。青梅竹马喊了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她定定地站住,黑暗里,借着月色,却看不清她的脸庞。长长的刘海遮住了半张脸,只看到嘴角有一丝冷笑。我顿时头皮发麻,心里发毛,但是嘴上还是嚷了一声。

“别闹了好吗?”

这时路灯亮了,正在青梅竹马站的那处,她拨开刘海哈哈大笑:“想不到你不怕啊。”我气愤地瞪了他一眼,心里却有些发毛,特别是一阵阵吹在身上却停不下来的风。我看着四周,往日该热闹地方都异常寂静。

后来我和她都各自回了家,回家路上的那段路,我走得异常害怕。尤其再次拐过那个弯,从昏暗的路灯下走过时,之前心里想起的种种再次浮现,我硬着头皮走过,那天深夜我没有睡,守着瓶子里的柳枝呆了一夜。

第二天,我听一位住在尼姑庵的朋友说起,昨晚有位老奶奶独自出门,出门前嘟嘟喃喃地不知在说些什么。后来她应该是听见有人喊了她的名字,便答应了,今天就再也没有出现了。我和青梅竹马暗自庆幸昨晚结伴出门,直到现在,我们都没有忘记那个夜晚。

就在一个多月前,我正准备出门,一阵诡异的风迎面吹来,我停下脚步,赶回家里。看着日历上写着六月初六,我出了神,放弃了出门的想法。后来还记得妈妈跟我说,以前西瓜买进门之前,得先削掉一块,不能整个带进门。还说什么有人睡着后,魂不附体会被带走去担西瓜。

西瓜的散文篇七

大暑将至,烈日当空,风轻云淡,酷热难当。

消暑佳品西瓜的旺销时节又到了,大街小巷,道旁路边,河塘桥堍,店铺摊头,手推车、田庄船,肩挑的,摆摊的,到处是品种繁多的西瓜。

这西瓜啊,价廉物美,消暑解渴,既可为大众食品,又能登高雅之堂。不是吗?劳作在田头地间的农民兄弟、忙碌于脚手架上的工人师傅、穿街走巷的小商小贩,奔跑嬉戏的男孩女孩,当他们累得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之时,若能找一处浓郁的树荫底下或阴凉通风的弄堂,唤三两伙伴,切开一只瓤红籽黑的大西瓜,人手一块,岂不惬意之极!而在酒肆饭店宾朋聚会,酒足饭饱之余,端上一盆去了皮、切成小块的西瓜,用牙签挑着细细品味,既醒酒又解渴,清凉爽口,也当属人生一大乐事吧;你我上班族下班回家,从冰箱取出半只西瓜,稍待片刻,一家三口围坐一圈你一勺、我一勺,说说笑笑之间吃得只剩下一口“圆锅”,兴起之时信手拿来扣在子女头上,哈哈!正好一顶“西瓜皮帽头”!此乃天伦之乐。

遥想在我童年之时,吃西瓜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当时有几分薄地的农家,总会在小块的旱地上种一些蔬菜,如:蚕豆、豌豆、黄豆、芋艿、茄子、夜开花、带豆等等,首先考虑的的是餐桌上的几碗“下饭”,为了给孩子解馋,当然也会稍许种一些瓜果:黄瓜、脆瓜、香瓜、荸荠、玉米、芦穄什么的,就是很少种西瓜。因为在当时缺乏种西瓜的科技知识,大家认为它技术复杂产量又低。而且一般人也吃不准摘下的瓜是否成熟,往往看似很大的一只西瓜,摘下打开一看,里边还是粉红色的,甚至是白色的,送到嘴里除了生水气之外什么味道都没有;将它养得老一点吧,又怕打开来已经馊了,没法吃。像我们家想要吃西瓜那就只得等到立秋那一天,母亲会到下应的集市上去买四分之一、最多半只西瓜,先要插上三支香让祖先尝个新,然后一人一小块分着吃,同时还吃点薄脆饼、萝卜籽等等,说是“拔秋”。一年就这么一次,据说这样可以安度多事之秋。

大热天我们吃得最多的是脆瓜,农户不论土地多少,基本上都会种一些脆瓜。因为它成活率高,培植方便,只要经常施一些人粪尿,就能长得很快,一朵朵小黄花结出一个个小瓜,孩子们天天到田头张望,盼着它快快大起来,等到它长得拳头那么大,嘴馋的孩子就会偷偷地摘下来尝鲜,有童谣唱道:“脆瓜还没生,夜猫先来张,脆瓜还没大,夜夜猫先来逻,脆瓜还没红,野猫对头碰。”(这童谣用宁波土话说是很押韵的哦)说的就是偷瓜的小孩。等到瓜皮由绿变白时,这瓜就成熟了。乡下人吃脆瓜不用刀,习惯用手掌一拍“篷!”的一声瓜就开裂成几块。小孩子力气小,就用拳头使劲地敲,敲开了大家吃。白皮的一定是红籽,又脆又甜,水分特多。老年人牙齿不好,他们最喜欢吃准备留种的瓜,这种瓜养得很老,吃起来又酥又糯,一块一块地用手扳着吃,剩下里边的籽,晒干了留作明年做种子;立秋过后,脆瓜地要翻耕种晚秋作物,孩子们这时还可以跟在大人后面去抢“了藤脆瓜”,瓜虽然很小,抢来的东西总感到特别好吃,再说这一年可能再也没有脆瓜吃了。大户人家会种很多脆瓜卖钱,他们就在田头搭一个草棚,派人日夜守候,以防小偷。这种草棚大家习惯叫它“脆瓜厂”,这是我知道的最早的“厂”。

我也曾经种过西瓜,那是在一九五八年的四月份,当时我即将在鄞县第一中学初中毕业。学校放农忙假,大部分同学都回家去帮助正在忙于春耕插秧的家长料理家务,学校抽一小部份学生到小白岭下去垦荒造地,我有幸也名列其中。

我们就住在小白塔下的一个不知名的庵堂里,只要是晴天我们就会到山坡上拔草,挖树根,捡石头,将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山坡地整理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可耕地,力气大的同学抬石头,抡锄头,掏树根,像我这样体单力薄的只能拔拔草,松松土......日复一日,终于将那一小块一小块的地连成了一片。真是人多力量大,二十几天时间硬是开出了一大片山地!然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开沟整畦,施肥松土,种上了西瓜。那些日子除了对西瓜的日常管理之外,下雨天和工余时间我们都可以自由活动:女同学上山去挖野山笋,拿回来剥了壳让食堂的工友同志烧一下,做小菜,味道非常鲜美;胆子大的去爬山,虽然回来时他们个个气喘吁吁,脏得一身泥一身水,可向我们说起在山顶上极目远望的感觉时活像远征归来的勇士,那架势实在让人羡慕;我是最没用的人,只会躲在宿舍里看看书,吹吹笛子,偶尔也和几个小兄弟爬上小白塔登高远眺,吟几句自以为得意的小诗自我陶醉一下。

农忙假期结束我们又回校读书,由高中部的同学轮流着去,继续培育管理西瓜。暑假期间,学校又从我们初中毕业班中挑选了二十几个学生去小白继续管理和采摘西瓜。很荣幸我又成了其中一员。我们的任务就是给西瓜施肥、浇水并在老师指导下及时采摘。肥料是工友同志从学校摇着船运来的`人粪尿,运粪船只能摇到小白河头,几位身强力壮的同学排着队挑着一担担粪桶翻山越岭,往返于河头和西瓜地之间运送大粪,来回一次几公里,一天下来一个个累得腰酸背痛;偏偏那年又是个大旱之年,老天总不下雨,我们几个挑不动粪桶的小同学就主动承担起找水、浇水的任务,每天天不亮就迷迷糊糊地起来去抢先占领那些一夜间积了些泉水的山坑,(因为农民伯伯也会起早来取水)一勺一勺地把山水舀到粪桶里,然后将冰阴的清水浇到西瓜根部,这种活必须在八九点钟以前完成,否则气温一高再浇冷水,西瓜就会霉根而死。哎!没想到自己种的西瓜真的有那么香甜!山农告诉我们用溪水浇出来的瓜当然比雨水淋出来的瓜甜!收获季节,自然是最开心的时刻,一船一船的西瓜往学校那儿运去,其中最大的一个有十三斤六两重。后来听老师说送到县教育局去报喜了。据我所知,在当时“小白西瓜”在宁波是很有口碑的。

高中毕业回乡务农,生产队里年年都会种几亩西瓜,虽然主要是买到城里去,但社员们偶尔也可以分到几个解解馋,那时没有冰箱,我母亲就把西瓜装在吊水桶中,再放到自己家的水井里,让它贴近井水冷却几个小时,等提上来时西瓜皮上就会凝结一层雾点,切一小块,咬上一口,蜜汁四溅,沁人心脾。用一句时髦的话来说:味道好极了,这天然冰箱也真是节能环保。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下的西瓜种植已经十分普及,不但栽培技术先进,而且种类繁多、品质优良。不说大量涌入宁波市场的外地西瓜,就说我们宁波本地的八戒西瓜,也注册了商标,其品质确实名不虚传。不但皮薄瓤甜,而且蜜汁鲜美。不过我还是怀念那些皮厚的西瓜。厚皮西瓜,不单瓜瓤可以解馋消暑,其厚皮更有妙用:吃完瓜瓤,去其外皮,留下中间一层,切成小块长方条,加少许食盐,腌渍片刻就是上等好菜。待到月上东山,身披睡衣,置身阳台,笑迎阵阵凉风,静听悠悠弦乐,咪两口家酿糯米酒,就一块自制西瓜皮,观其色晶莹剔透,赏其味清淡可口......真有“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之诗情画意。其实这并不是我的发明,在那艰苦岁月,我们就连吃最廉价的脆瓜都不敢放开肚子,母亲总要留下一部分腌起来当做晚上哥哥回来的下酒菜或明天早上的“下饭”。时光流逝,因为怀念腌脆瓜而制作的腌西瓜皮没想到竟是如此鲜美。不过话说回来,我在好多报刊杂志上也看到不少专家提倡吃西瓜皮,据说它的营养价值远远高于西瓜瓤,这总不会是骗人的吧!如果吃西瓜的吃完瓜瓤,又吃瓜皮,那样既减少污染,减轻了环卫工人的劳动强度,又物尽其用,还营养了自己,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哈哈,好像有点穷酸相了。

说来也奇怪,也许是物以稀为贵吧,在吃不到西瓜那时节,我们看到西瓜总是垂涎欲滴,心里是多么羡慕有钱人的口福;而从前几年开始我发觉有不少像我这样的人反而怀念起那土里吧唧的脆瓜来了,可惜脆瓜在现在的市场上已是凤毛麟角,难觅踪迹了,即使偶尔看到,看上去却是品质低下,而且价格居然比西瓜还贵!说实在的,西瓜和脆瓜相比就像是小姐和丫鬟,土里土气的脆瓜既没有西瓜那样鲜艳的色彩,更没有西瓜那么甘甜。然而,据说它含有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还含糖、柠檬酸和少量的维生素a原、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不过这些只是专家的说法,我们之所以喜欢吃它,实际上就像喜欢听原生态歌曲一样,只不过是心理上那挥之不去的草根情结。

一只西瓜竟然说了那么多闲话,有点离题了,就此打住吧,但愿此文能给各位解暑止渴。

西瓜的散文篇八

我喜欢吃的水果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吃西瓜。

西瓜有圆形的,也有椭圆形的。外皮平滑,颜色由绿和黑组成。里面是红色的果肉,厚而多汁。

西瓜喜欢高温、干燥的气候,还喜欢充足的阳光,在土壤疏松、不积水的沙土地最适合生长了。

西瓜营养丰富,甘甜多汁,红色的果肉看上去很诱人。另外西瓜有生津止渴、清热解暑的作用。饮用西瓜汁还可以解酒。

妈妈说西瓜皮可以当菜做,西瓜籽可以炒着吃,西瓜全身都是宝啊!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天,吃上几块香甜可口、味美多汁、凉爽的西瓜真是舒服啊!如果吃的时候在上面稍稍撒点盐,西瓜就会变得更甜啦。

西瓜虽然好吃,但是也不能食用过量,否则会损伤脾胃,而引发消化不良或腹泻的。一定要注意呀!

吉林长春双阳区实验小学五年级:翟禹森。

上一篇:我的自述。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 10-13 中秋节日记(优质10篇)
    致辞致谢是在正式场合中向听众或受众表达感激和敬意的一种方式。在写致辞致谢时,我们应当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和表达,以使致辞致谢更具亲和力和可信度。以下是一些经典的致
  • 10-13 秋季幼儿园安全会议记录表内容(通用9篇)
    在典礼上,人们会以一种特殊的仪式感来庆祝、纪念或表彰某个重要的事件或成就。典礼总结应该言简意赅、条理清晰,同时注重语言的优美和表达的准确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
  • 10-13 2023年国庆中秋节祝福语一句话 中秋节国庆节祝福语(通用18篇)
    条据是一种书面材料,用于记录和证明特定事件、事实或交易的发生。通过收集和整理相关的信息和数据,条据可以提供清晰而可靠的证据,帮助了解特定情况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在
  • 10-13 最新毕业生登记表评语(通用11篇)
    理想是我们追寻幸福的指南针,引领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迈向成功。最重要的是,写理想总结要真实、真诚和积极,表达真实的内心声音和情感。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实现理想
  • 10-13 最新自我介绍初三 初三学生自我介绍(汇总8篇)
    导游词是一种旅游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为游客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使游览更加有趣和有意义。导游词中的故事和趣闻可以增加游客的兴趣和记忆度,我们应该如何挖掘和运
  • 10-13 垃圾分类倡议书(精选20篇)
    典礼是一种庄重而隆重的仪式,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典礼的场地和装饰需要符合典礼的主题和目的,给参与者带来一种独特的感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的典礼瞬
  • 10-13 2023年党员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总结 党员志愿者活动总结(优秀13篇)
    考试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总结的过程,通过分析过往的表现,我们可以更好地规划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学习总结范文,相信对你们的写作会有所启发。党员进社区
  • 10-13 学校创建文明城市倡议书美篇(模板9篇)
    标语常常用于各种场合,如政府宣传、商业广告和社会公益活动等。标语在设计和创作时需要抓住核心要点,突出主题,并结合目标受众的需求和心理进行设计。下面是一些精心挑选
  • 10-13 最新学习委员竞选演讲稿大学 学习委员竞选演讲稿例文(汇总10篇)
    通过学习演讲技巧,我们可以有效地组织思路、掌握有效表达的方法,让演讲更具有说服力。地震的研究和防范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实现地震安全是每个人的责任。学
  • 10-13 2023年大学生安全在我心中的演讲稿(通用14篇)
    就职可以帮助我们发现自己的兴趣和潜力,为未来的职业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典礼现场照片,一起来感受典礼的魅力吧。大学生安全在我心中的演讲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