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通用5篇)

时间:2023-09-26 16:28:36 作者:雁落霞 2023年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通用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感悟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一

有人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也有人把教师比着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还有人把教师比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着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教师“必须读一百本书”的目标、每年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对教师的读书是一种很具体、很有效的指导。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有读者说,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对目前教育的现状的警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作者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已,却没有能开出拯救痼疾的良药。而我的体会是,《不跪着教书》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在于“开出拯救痼疾的良药”。不是吗?如果你能仔细地、从头到尾地读完全书,你就会发现,作者在书中谈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或者说痼疾,比如不让学生读名著、不让学生请假过生日、不让学生迟到、不让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教师搞有偿家教、教师接受学生礼物、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教师要学生家长办事,以及怎样做一个出色的教师、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做一位合格的父亲,等等,这些除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以外,作者还为所有的阅读者开出了一副普遍适用的“良方”,那就是:读书。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很多时候,他都不忍指责同行,知道每个人都有具体的难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说:“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二

读着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的这本书,我被吴非老师的教育理想所深深地感动着。

读了《只要肯读书》一文,我在思考,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吴非老师在文中中讲了这样两件事: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

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因为,“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我认为,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

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读书,思考,实践,再读书,再思考,再实践,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规律,是做一件有价值的事情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我将在今后的教育进程中坚持遵循这一规律,不断努力,不断进步。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三

读《不跪着教书》前是书名的独特吸引了我,读《不跪着教书》后是作者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启迪了我。该书是着名教育家吴非对一个个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他以故事的形式呈现,没有空洞的说理,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深入透彻,读完耐人寻味。何谓“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又该怎么教书?带着期待与好奇,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它,一边读一边深深地被它吸引了。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正如吴非老师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不跪着教书,教师怎么样做呢?在书中给了我明示:

“不跪着教书”,教师应该具备精湛的教研能力。当一名教师容易,当一名具有精湛的教学能力的教师难,时代在呼唤师德的同时也在呼唤着师能。娴熟的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学效果的基础,这个教学能力有些是可以用语言来向别人表述的,有些只能意会。教师的教育对象是正在成长的、具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个体,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逐步形成,这无疑要求我们要像对待绿叶上的露珠一样认真精细地善待每一位学生,教师平素的工作一板一眼,要精致每个环节,细雕每个问题,准确地传承文明,科学地启迪智慧,让受教育者真挚地感悟人生。教师在课堂上的人文意识、专业技能,包括他对学生的态度,和蔼可亲的面容、亲和的语言、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影响学生学习知识的信念。我们的教学任务不是单纯教授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教会他们学习的方法,使他们终生受益,这才是我们每位老师的根本所在。更新知识,学会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反思,力求创新,会用现代化手段教学,身心健康,这是师能的呼唤,这更是“站直”的教师的追求所在。

“不跪着教书”,教师还应与时俱进,永具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时代呼唤创造性人才,创造性人才需要创造教育。未来教育的挑战,不仅是针对学生,更重要的是针对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和创新的能力,将是21世纪教育的宝贵财富。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为了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创新的天地,教师必须十分重视创造性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发展、创新的同时,自身也要不断创造新的经验、新的知识、新的价值,做到在继承的同时有所超越。经验诚可贵,创新价更高。有专家说,以前的知识是50年更新一次,而今天每三年就要更新,甚至更短时间。可见多读书,不断学习是何等的重要啊!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的课堂教学常教常新,永远流淌着时代的春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开拓创新便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意味着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学生的教育放在首位,人文为本,育人为先,重视道德教育,重视人文教育,重要的是关注人的健康成长。

1.读书笔记是什么及读书笔记的种类

2.读书笔记大全:小学生读书笔记例文

3.关于简爱读书笔记

4.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

5.《道士塔》读书笔记

6.《飘》读书笔记

7.读书笔记的方法

8.最精彩读书笔记

9.读书笔记【推荐】

10.活着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四

《不跪着教书》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非。主要是1988年以来作者的散文随笔汇总。这本书在被授予首届“林放杂文奖”。本书收入了作者近年有关教育问题的随笔杂感,有的记录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作者怀着对历史与现实的忧思,从教育细节入手,阐述了教师应有的追求,披露了人们都熟知的中小学和大学教育的现状,揭示了这个现状方方面面的社会根源,表达了对人和生命本质的全面关注。“不跪着教书”还是作者20多年来教育教学工作的信条,它传达的是一种理想,一种理想的知识分子人格,一种理想的教育。这本书中的文章篇幅虽短,但篇篇掷地有声,视角极广,涉及教师素养、教师与家长的关系、阅读教学、品德教育等,对许多人们习以为常的现象进行犀利的分析,洋溢着浓郁的责任意识和人文气息。这里我摘录了书中自己印象很深的几句话与大家一起分享:

2、不跪着教书,才能教出不跪着的学生;自信的教师才能教出自信的学生;只有有尊严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尊严的人才!尊师重教,尊敬教师才能真正重视教育!

3、终身学习的立学之本是什么,是独立思考精神。……一般而言,学生缺乏批判能力,在于教师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不敢想,是因为不准说、不能说、不敢说。

其次,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人格独立了,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的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浅薄。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和智慧。为了能思考,为了能往高处飞,我们需要阅读。去读名著,从而获得教养,能象一个真正的人一样的站立着。阅读也不可以只是当作一项任务,那样任何阅读都有可能是无聊的,毫无作用的。这也是读书分享的真正意义所在。这本书还有很多关于其他方面的阐述,时间有限,如果有兴趣的老师可以会后抽空去看看,今天读书分享到此,谢谢聆听!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篇五

1、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道理,他们缺少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同情与怜悯之心。(学会欣赏,努力去发现生活之美)

2、有新派教育家发议论,说中国的教育培养的是驯服温顺的“羊”,西方教育培养的是有竞争力的“狼”,我就极其担心邪恶的教育在未来仍旧有市场。(你应该告诉孩子,这世界是充满爱还是到处是黑暗?我想,心中有爱的孩子看世界的眼光会有阳光的)

3、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有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努力的方向)

4、我希望自己拥有最出色的学生,所以我必须使自己成为最出色的教师。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一桶水。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必须身体力行,以行动影响学生)

5、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当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学习,思考,实践)

6、教师的每一句话,都得考虑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尤其要考虑到学生的自尊。(不管是对学生的个别批评,还是全班性的教育,教师都必须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注意不去伤害到任何一位学生,因为学生的眼睛是雪亮的)

7、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声筒”。(我的教学特色、个性何在?)

8、有些教师上课,自有一种控制全局的威势,简直像布道一样,从精神上对课堂进行控制,当然,这种控制有时候是不自觉的、无意识的。(能做到“收”、“放”自如,那是种高境界)

9、我喜欢学生轻松,学生如果过于认真,我会紧张。我也不喜欢学生沉默,学生缺乏对话意识,对教师的.教学也是一种伤害,因为他不可能从中得到提高。(有时,静悄悄的课堂,效率并不一定高。也许,此时学生已开始开小差了。学生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是有限的。当然,表面上的热闹课堂,其效率也有待考证)

10、教师风格不存,个性不存,意味着教学生命的死亡。

11、阅读需要爱,需要敬重。

12、从青少年成长的实际出发,最有效的教育途径,是在他们睁开眼看世界的时候,让他们第一眼就看到最美好的东西,接触到最基本的道德理念,让爱和美充实学生的心灵世界,让崇高和尊严引领青春的目光。

13、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地播撒在孩子的心田,就有了真善美品格的萌芽,滋养感知,潜移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着,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

14、功利的应试教育让他们上了大学,功利的读书又驱使他读到更高学位,最后,应试与功利教育孵出的一代人走上了讲台,他只能把自己的一套“经验”搬给学生。(向素质教育前进,学习新课改精神,创造属于自己适合学生的教学特色)

15、人文教育缺失,必将会有报应。(多点人文关怀)

16、每个健全的人都有可能成为思想者,因为上苍公平地给了我们大脑,赋予我们感知的器官。然而总是只有很少的人能成为真正的思想者,因为大多数人没能从精神上获得解放,不知道自己可以站起来。(你是只苍鹰,从鸡群中飞起吧)

17、教师应当培养学生懂得爱,懂得善良,教师自己必须有爱和善良的情感。

18、头脑过于清醒,有自己的思想,爱惜自己的人格,反而不见容于世,这是一个人的悲剧呢,还是一个时代的悲剧?(要有自己的人格,要有羞耻之心)

19、一个人在青年时代,他的骨头要是出问题的话,他很可能一生都站不直。真可惜啊!

20、人没有信仰,是很可悲的;人的信仰是假的,则很可怕。

21、把只有知识而没有才能的人,比喻为“背着很多书本的驴子”!

22、只要高考的长鞭当空一响,什么人都得打个寒噤。

23、如果没有对人世间的爱,世界在人的眼中也就没有了善良。孩子从小不懂得信任,是最可怕的事。(社会的诟病!信任等于完全相信吗?)

24、一个人,连妻子都不爱,连子女也不爱,连父母都不爱,却说热爱自己的“岗位”,爱自己的学生,这种话,你相信吗?(自爱,而后方能爱人)

25、现今教育界的一大苦处,就是该管的事无人问,不该管的事,被死缠不放。具体到教育学生,更是无事生非,我们中国,什么人都认为自己有关心下一代的责任,但是没有人考虑自己是否具备关心下一代的资格和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而言,中国的孩子是最不幸的。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