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罗尔和她的小猫 二年级语文教学反思卡罗尔和她的小猫(实用5篇)

时间:2023-09-24 17:27:09 作者:梦幻泡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篇一

教授完《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我认真地观看了自己的教学录像。经过静心思考,我认为自己在本节课上有以下几点值得同行借鉴。

一、尊重学生,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设计本堂课时,我就决定把课堂还给学生。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我的的确确做到了这一点。如刚接触文本时,请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因为是初次学习默读课文,我给出了默读的方法:不出声读,不指读,用眼看,用心悟。我也给出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默读课文,而且我及时了解学生默读完成的情况,对没有读完课文的学生再给出时间读。这里充分体现了我对全体学生的尊重。在赏析课文时,我第二次请学生默读课文,找出课文写得有趣的语句和段落。我分四步完成这个教学过程:一是请学生一边读一边标画,二是想一想这些语句和段落有趣在哪里,三是同位互相交流自己读书所得,四是全班交流。

在这四步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始终顾及学生真实的感受,没有过多地讲解,尤其注重全班交流这个步骤。在全班交流时,我适时地指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以此提高阅读效率,强化阅读效果,同时训练语感。在学生第二次默读时,我把朗读权利、言语权利、感悟权利、思想权利统统交给了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是我永恒的教学理念。

二、注重语文基础知识的训练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篇幅较长,生字较多,仅多音字就有三个,为了方便学生掌握牢固,我把带多音字的词语都打在了幻灯片上,并实施了教师范读,学生跟读的教学方法。从教学效果看,我的教学设计及教学过程均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针对文章篇幅长这个特点,我引导学生总结出课文的结构,即故事的起因——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自己的小猫,故事的经过——登广告要猫,人们送来猫,登广告赠送猫,送走猫,故事的结果——卡罗尔终于有了她自己的小猫。虽然初学写事的文章,但我在授课伊始就交给了学生学习此类文章的方法,使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有了清晰地认识。另外,在请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时,学生能够在我的启发下谈出本文吸引人的原因是:语言有趣,故事情节曲折。在这里我巧妙地渗透了文章的写作特点。

三、重视语言的积累

本文语言质朴,生活气息浓厚。所以在教学时,我时时处处引导学生找出好词佳句,进行积累。为了方便学生积累,我还对这些词语进行了归类,如四字词语(黑白相间、四面八方、丁丁冬冬、冷冷清清、滴滴答答),表示声音的词语(丁零零、喵喵、丁丁冬冬、滴滴答答、扑扑地),二字词语(安排、舒适、照顾、告别、糊涂、终于)。生动有趣的句子,我也全部打在幻灯片上,鼓励学生朗读感悟。课下,我布置了摘抄好词佳句的作业。学生自主地选择,自主地摘抄,受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不足之处是对文章的情感因素有所忽视。所以,第二天上课时,我又和学生共同体验了文本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提高。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篇二

师:自由默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得最有趣?用横线划出来,好好体会体会。

生默读,并找句子。

生1:我认为第10自然段写得最有趣。(第10段: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丁丁冬冬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

师:为什么你觉得这个地方写得最有趣呢?

生1:因为小猫很多,在钢琴上都有,很有意思。(并不是非常深刻)

(有另一学生举手,跃跃欲试)

师:你来说说有趣的原因吧?

生2:丁丁冬冬响成一片,真好听!

生3:我觉得家里到处是小猫很烦。

(这一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当时我愣了一下。我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感受小猫的活泼可爱,为下文卡罗尔因重新失去小猫而黯然神伤作好情感铺垫,同时也为卡罗尔因最终得到一只心爱的小猫而欣喜万分作好伏笔。)

师:小猫在钢琴上丁丁冬冬地跳来跳去,就像钢琴家在弹琴,多么有趣啊!让我们一起读出小猫的有趣吧?(如此牵强,连我自己都觉得心虚不已!)

(接着,全体齐读自然段)

……

虽然,课堂的走向被我的固执强扭过来了,但我明显看到了那位学生脸上失望的表情,学生也似懂非懂地被我牵着往前走,结果,学至文末,学生对卡罗尔最终得到小猫的惊喜心情显得很木讷,无法深刻体会卡罗尔的心情。

课后,我问了那孩子,为什么觉得“烦”。他说,他家就有很多小猫,晚上吵得大家不能好好休息、睡觉,想要送人都送不掉,真烦!孩子的这种理解也是合情合理的,其实,课堂上可以利用这种生成,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每一只小猫都很可爱,可是小猫太多了,可能会影响人们的休息,这可怎么办呢?自然地引到“免费赠送小猫”这一环节。

由于我的固执,忽视了学生真实的体验,真是可惜可叹!类似的案例并不鲜见,这也恰恰反映了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主体性的增强与教师自身还不适应这一变化的矛盾。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篇三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由此,我在《卡罗尔和她的小猫》一文的教学中作了以下的尝试,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文章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语言质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篇幅虽长,但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课文只有识字的任务,没有写字的负担。从整个教材的编排意图来看,要求老师放手,让学生以“略读”摄取信息的方法,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相互交流,使其获得知识的同时充分享受阅读的乐趣。

【教学片段一】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地默读课文,画出自己认为有趣的地方。然后,像平常你和小伙伴们聊电视剧一样,把你们认为好玩、有趣的地方拿出来交流交流,当然,也可以举手发言,与更多的伙伴一起分享,(学生欣然地接受,并开始默读课文。)

生:我认为这一段话很有趣:“不一会儿,门铃又响了,进来一位叔叔,真滑稽,他的每个衣袋里都有一只猫。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我从来没有看过把小猫放在衣袋里的人,而且全部衣袋都塞满了,要是走着走着一不小心小猫都跑了,怎么办?这个叔叔太有意思了。

生:我觉得“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这一句很好玩,像游戏一样很惊险的。

生:我觉得卡罗尔的爸爸很有意思的,一会儿在报上刊登需要猫的广告,一会儿又刊登不需要猫的广告。

师:是呀!卡罗尔的爸爸为什么这么矛盾呢?我们从课文中找找答案吧!

【教学片段二】

师:古人说,提出小问题会有小的进步,提出大问题便有大的进步。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在文中的发现、疑问、或想象,设计成问题,考考你的伙伴,如何?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

(学生读课文,质疑。)

师(惊讶):能不能说说你提出这个问题的理由?

生1:因为我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就禁不住地去想过,现在我想听听同学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问题,让我们的思想像小鸟一样飞翔吧!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卡罗尔家的布置与摆设想像了起来)。

生2:如果“爸爸”把小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

生3:,你的问题提错了,开始是“爸爸”为卡罗尔刊登需要猫的广告的,他怎么可能会送得一条都不剩呢?你仔细看看,是妈妈把猫送走了。

生2:哦!如果你的妈妈把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

师:(窃喜)你们能提出这么聪明的问题,相信也会有聪明的回答!

(对以上的回答不加以直接的否定与肯定)

师(总结):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的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情再读读课文,体会卡罗尔和小猫之间的关爱和友善。

【反思】

走出实践来看阅读教学,我有三点启示:首先,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为其腾出施展能力的空间。事实上低段的孩子并非白纸一张,在老师长时间的初步、规范地阅读引导中,他们已不知不觉的积累到了一些阅读经验。如:孩子提出卡罗尔家的小猫还可能会爬到哪里?干什么?如果你妈妈把小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感到很出乎意料,事后细想又在情理之中,这不正是我们平时训练孩子想象说话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提问技巧吗!孩子领悟了,并且把它内化为了自己的能力。在惊喜之余,我们不得不被孩子的这种惊人的悟性所折服。其次,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如:生说卡罗尔家的小猫会站在镜子前抓镜子里的小猫,会打破卡罗尔的像框,自己探出头去,很臭美的样子;有的小猫可能会爬上卡罗尔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小猫会扒在门帘上荡秋千……。这些精彩的回答不正是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的积极的想象,去认识与发现作品中包含的多方面的意义,得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吗!是啊,想象与创造是如此的美,像一枚绽放的烟花,为此我们情不自禁地去点燃它。再次,树立教师参与意识,营造宽松和谐的空间氛围。如果说孩子的质疑能力来自于学习经验,那么孩子丰富的想象无疑也来自于生活经验,谁能否定孩子的经验就不能称其为一种经验呢?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文体的理解。如:最后我提出,为什么说卡罗尔终于拥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这个问题时,我对孩子的回答并未直接的否定或肯定,而是认真的倾听他们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平等的参与其中,坐观其变,察漏补缺,并随时鼓励学生质疑或提出异议,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谓是“各有千秋”。这不正是在轻松气氛下所结出的个性化阅读果实吗!

由此,我想对从事小学低段语文教学的同仁们说:“只要你平时的阅读技巧训练是较规范的、缜密的,那么就应在适当的时候放手让孩子自己摸索着走,他们会让你惊喜万分的!”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篇四

这篇课文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儿童故事,它的情节曲折有趣。“卡罗尔一直想有一只小猫”,这是故事的起因。正因为她“一直”想,爸爸就给她出主意登广告要小猫。可别人送来了许多小猫,为了解决小猫太多的问题,爸爸只好又登广告把小猫送人。当别人把小猫都拿走时,喜欢小猫的卡罗尔非常伤心,可就在这时,她却惊喜地发现她最喜欢的那只小猫留下了,卡罗尔终于有了一只自己的小猫。

由于这是一篇阅读课文,没有要求会写的字,加之课文篇幅较长,内容通俗易懂,可读性强,出人意料的情节产生的吸引力,能抓住孩子的心,使其一口气读下去。所以教学时,体现了以下几点。

你喜欢小猫吗?你了解小猫吗?说一说小猫的可爱之处,小猫喜欢什么活动?孩子们听了后,兴致特别高,有的说,小猫能抓老鼠,小猫胡子有什么作用;有的说,小猫爪子特别可爱,有的说小猫最喜欢玩线团。一下子,小猫可爱的样子活灵活现地出现在学生眼前。课堂气氛特别活跃。

本课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学习默读课文,在默读中体会小猫的得与失在卡罗尔内心引起的情感变化,感悟卡罗尔对小猫的喜爱,感受小动物带给人们的生活情趣。

在教学时,我先有声有色地读了一遍课文,孩子们都听呆了,于是,我说,你们想自己读一读吗?听清老师的要求,集中注意力,不出声,不指读(这就是默读),边读边画出写得有趣的句子或段落。孩子们按要求读了,他们确实没有出声读,但他们在读的过程中,都发出咯咯地笑声,课文内容真是太有趣了,我没有对孩子们给以约束,我想:这就是内心情感的流露。孩子们真是太可爱了。在孩子们默读后,我说:“说一说你画的有趣的句子吧。”

孩子们汇报着:他一蹲下,小猫就扑扑地一个个跳出来,朝屋里跑;晚上,家里可不得了了,小猫在钢琴上跳来跳去,叮叮咚咚响成一片。小猫钻进抽屉里,橱柜里。有人从门外进来,门后会突然扑出一只小猫,吓人一大跳……孩子们边汇报边笑着,我第一次看见孩子们上课这么开心。

学习最后三段时,让学生感受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植物,植物就会给我们创造绿色的生命;如果我们关爱地球上的动物,动物就会与我们和谐相处;如果我们真诚地关爱他人,他人就会真情地关爱我们!

卡罗尔登广告的作用可孩子们开始行动,有的说:“老师,是否写上地址?”有的问:“老师,是否留电话号码?”

孩子们大多没有养过小动物,如果他们有养过小动物的体会,学习此篇课文,他们的感受会更深刻。

卡罗尔和她的小猫篇五

师:古人说,提出小问题会有小的进步,提出大问题便有大的进步。请小朋友们把自己在文中的发现、疑问、或想象,设计成问题,考考你的伙伴,如何?看谁的脑筋动得最快!

(学生读课文,质疑。)

师(惊讶):能不能说说你提出这个问题的理由?

生(1):因为我在读到这段的时候,就禁不住地去想过,现在我想听听同学是怎么想的。

师: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问题,让我们的思想像小鸟一样飞翔吧!

(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插图:卡罗尔家的布置与摆设想像了起来)。

生(2):如果“爸爸”把小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

生(3):,你的问题提错了,开始是“爸爸”为卡罗尔刊登需要猫的广告的,他怎么可能会送得一条都不剩呢?你仔细看看,是妈妈把猫送走了。

生(2):哦!如果你的妈妈把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

师:(窃喜)你们能提出这么聪明的问题,相信也会有聪明的回答!

[课后反思]

走出实践来看阅读教学,我有三点启示:

首先,相信孩子的学习能力,为其腾出施展能力的空间。事实上低段的孩子并非白纸一张,在老师长时间的初步、规范地阅读引导中,他们已不知不觉的积累到了一些阅读经验。如:孩子提出卡罗尔家的小猫还可能会爬到哪里?干什么?如果你妈妈把小猫送得一条都不剩,你会哭吗?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时,我感到很出乎意料,事后细想又在情理之中,这不正是我们平时训练孩子想象说话时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的提问技巧吗!孩子领悟了,并且把它内化为了自己的能力。在惊喜之余,我们不得不被孩子的这种惊人的悟性所折服。

其次,尊重孩子的生活经验,留给孩子想象的空间。如:生说卡罗尔家的小猫会站在镜子前抓镜子里的小猫,会打破卡罗尔的像框,自己探出头去,很臭美的样子;有的小猫可能会爬上卡罗尔的桌子,打破花瓶;有的小猫会扒在门帘上荡秋千……。这些精彩的回答不正是孩子们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自己的积极的想象,去认识与发现作品中包含的多方面的意义,得出的具有创造性的认识吗!是啊,想象与创造是如此的美,像一枚绽放的烟花,为此我们情不自禁地去点燃它。

再次,树立教师参与意识,营造宽松和谐的空间氛围。如果说孩子的质疑能力来自于学习经验,那么孩子丰富的想象无疑也来自于生活经验,谁能否定孩子的经验就不能称其为一种经验呢?我们应尊重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基础上对文体的理解。如:最后我提出,为什么说卡罗尔终于拥有了一只她自己的小猫这个问题时,我对孩子的回答并未直接的否定或肯定,而是认真的倾听他们对作品的认识与感受,以一个研讨者的身份平等的参与其中,坐观其变,察漏补缺,并随时鼓励学生质疑或提出异议,学生给出的答案可谓是“各有千秋”。这不正是在轻松气氛下所结出的个性化阅读果实吗!

相关范文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