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热门16篇)

时间:2023-12-26 11:18:39 作者:梦幻泡

范文不仅可以提供给我们参考,还可以作为一个标杆,激励我们不断进步。这些范文范本是经过反复审阅和修改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欢迎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翻转课堂的出现更新了人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认识,它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对原有课堂教学顺序进行反转,不但没有影响学生的正常学习生活,反而取得意外的收获,使广大学生非常欣喜地接受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它不仅提高了学生课外时间的学习利用率,更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这种模式必将在未来的课堂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课堂教学长期坚持的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一般被称为“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为课堂主导,通过灌输式教学,而在翻转课堂模式中,课堂转变为学生与教师互动交流的场所,教师帮助学生解答疑惑、指引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翻转课堂有着自身鲜明的特点:

(1)教学视频短小精悍,一般只有几分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3)它能够重新建立學习流程,它是学生在课前完成的学习过程,教师不仅提供视频,还可以在线进行辅导,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问题,在课堂上加以针对性辅导。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反转了原来的课堂教学顺序,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间都放在了课下,有效地节约了课堂的教学时间。传统的教学是将新知识在课堂教学,然后课下去巩固提高,问题是到下堂课再一一解决。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正好解决了这一弊端,让学生逐步提高了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时代的快速发展背景下,学生的'思维方式也在不断跟随潮流变化发展,新型的教学模式满足了学生对传统教学变革的要求,使学生更加主动、更加有兴趣。翻转课堂的教学实践使课堂教学活动放在课外,学生能够自己安排学习实践,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更积极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素养。

翻转课堂的出现,让教师可以更好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展开互动交流、小组讨论、一问一答等活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多一些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地解决问题,促进友好情感的建立,有利于学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以微视频作为载体,通过精心制作的微视频传播课堂教学的主要知识内容,达到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微视频的特点是简短精致,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其学科知识的传达,时间稍长会带来乏味之感。微视频的制作需要教师精心制作,要对课堂教学内容精心编排,把知识点的语言缩短凝练,表述清楚。

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难度并不是很大,课前的自主预习更能提高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和预知。这要求我们教师应当给学生安排学习任务,为学生树立学习目标,正确地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在预习的基础上再配合教师提供的微视频教学,这样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便利。

自学和微视频教学已经解决了大部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但这还不够。抓住课堂教学的有效时间,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才是关键之所在。教师通过收集学生的学习疑问,提前设计好课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不论是问答互动还是小组讨论交流,都要突出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发现、讨论并解决问题,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也增进了彼此的友谊,还能锻炼合作能力,提高合作意识。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计算机基础教学课堂中的应用,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也使教师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教学更为轻松。虽然这种方式依然为大众学生所接纳,但我们教师仍旧不能放松自己,要时刻学习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学习新的课堂教学知识,大胆地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学方法。总之,实现翻转课堂教学的过程会越来越顺利,其也会成为计算机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

谈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论文

摘要:针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需求,分析了“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现状,提出了面向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思路,并对该课程体系下的教学内容做了简单描述。希望以此促进信息技术与专业的融合,为非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和方法。

1概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除计算机专业外各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学生不再是只学会办公软件的使用就可以,而应学会更多的计算使用技能。目前大多教学改革都在原有的以office为主的课程体系下一种调整,难以解决现在教学中所遇到的困难。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探索建立一种面向学生所学专业,有益于学生职业生涯的计算机教育。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将来可能利用计算机进行各学科研究和创新。面对现在大数据的形势,传统的实验手段比如观察预测和人工处理数据等显得力不从心,如果能利用计算机来辅助处理效率和准确率都会大大提高。要想利用计算机解决专业领域问题,需要从大学开始培养计算思维。

1)学生已经储备办公软件的使用技能。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是计算机基础知识加office办公软件的使用。随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相关内容虽浅显但也都已经涉及。大学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看似在重复,课程内容受质疑,学生热情不高,教学效果欠佳。2)教材内容跟不上新技术。教材内容需紧跟技术发展,学生学到的知识才能较好得到应用。事实上,计算机教材中许多内容的滞后于计算机技术。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可能已经是过时的知识。3)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独立思考意识不强。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首先应该注重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其次注重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在教学实际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说什么,学生做什么。学生的学习比较被动,独立思考创新意识就更困难了。4)课程设置没有专业区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模式、内容设置、课程体系等方面都没有强调专业区分。然而不同专业的学生将来从事工作不一样,对计算机技术的使用程度和要求会不同,我们应该注重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本专业的问题能力培养。现在计算机通识教育占90%,仅10%是和专业挂钩且是教师主动发挥的。虽然有丰富的案例供大家选择参考,但专业区分度并不大。5)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对学生所学专业不了解。需要调研、思考、研究,并与专业教师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学生专业领域计算机的应用情况及用计算机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逐步实现计算机作为工具服务于专业学习的教学理念。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各大高校都很重视计算机课程的建设,对计算机应用领域的重视度随着市场需求增长而逐渐提高。本文以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对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和教学改革措施进行论述。

根据计算机专业学生教学的特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既要保证实用性,还要保障其先进性。因此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而言,可以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网页制作、办公自动化、多媒体技术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整合,并将整合后的课程作为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基本知识体系和基本知识框架,从而使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如今社会对计算机能力的要求。对课程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应当继续坚持知识充实和技能实用的教学原则;并在课程整合下,实现对基础知识教育的良好分层,以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作为主要层次,为高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和计算机应用技术打下基础。

随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建设和教学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尤其是在我国教育教学新课标的改革要求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学水平大幅度提升,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专业技术能力也都得到了较好的提升。不过,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下面笔者就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下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简要的论述。

1、缺乏实操课程建设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发展过程中,很多学校还是采取传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对教学课程整合下的实践教学内容重视度相对比较低,对于一些实操类课程如多媒体技术与photoshop图形图像处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等实操开展不足,导致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的效果得不到较好的体现。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发展,使得学生只有理论知识,但缺乏良好的应用技能。

2、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且教学模式单一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的过程中,缺乏对课程内容的更新。在如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的带动下,计算机产品的更新速度很快。在快速更新的趋势下,目前的课程教材比较落后,即使开展课程整合工作,但始终取得不了较好的发展成效。而且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缺乏创新性等问题。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和听课效率,甚至影响到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加之在课程整合下,教学的内容和信息量日渐增多,留给学生们消化的时间却越来越少,因此更需要对课上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进行提高,进而实现学生课下学习压力的缓解,让学生能够在课下进行自主发展。

3、缺乏对学生学习特点的掌握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整合下,原本多方面的教学内容被整合到了这一本书中,因此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掌握程度的考验比较大。而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计算机知识的储备上,因为受到了地域教学特点和教学模式差异性的影响,计算机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学生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再加上受到课程安排的影响,教师在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时候,因为课程内容比较综合,加之教师对整合下的教材的解读不到位,导致目前计算机教学主要是针对于一些学习基础相对比较稳固的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薄弱的学生的关注度相对较低,这就导致了两极分化问题愈演愈烈。

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整合下,各方面的问题不断显现出来。为了实现课程整合效果的提升,教师就需要正视这些问题并积极寻找解决的对策。下面笔者就针对上文中提到的几点问题,谈一下如何进行课程教学改革,旨在通过本节的论述为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发展打下理论研究基础。首先,作为高校的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融入如今的教学环境下,教师要建立良好的计算机学习环境以及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在较为稳定的环境下,实现学习思想和学习模式的转变,并让学生逐渐对计算机学习产生兴趣。其次,对于目前的两极化问题,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将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与新型的教学方法结合,从而尽可能地缩短两极分化的差距。在计算机课堂上,教师的多媒体控制台可以进行个别演示以及分组播演的教学,教师可以在上课前选择做好相应的教辅课件,然后通过控制台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施,并随时随地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正确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而实现在同步教学的同时进行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课程中,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单元和教学内容进行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改革,例如在word、excel、powerpoint等课程的教学上,可以选择实验教学法;对于一些理论知识的教学,可以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方法。通过实验教学法,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练习,进而实现学习和练习的同步发展。实验教学法加上教师的深入研究,设置多个知识点的教学案例,再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讲解,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计算机教学之中。最后,在课程考核的改革上,教师可以设置分层测试、合作测试、技能测试等考核方法,转变目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存在的考核机制缺失的问题。对于分层测试,教师可以采取当堂考核或者课下线上答题等方式,让学生能够感受到不同学习阶段上自己的提高,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合作测试而言,可以针对一些大型的设计类考核项目,如用vep设计一个管理系统等等。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分工,学会合作,进而在考核学生水平的同时实现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对于技能测试而言,主要是将测试与现代社会需求结合,根据现阶段大学生职业技能需求情况,结合行业特点进行技能考核,主要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随着目前计算机产业的不断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革新,高校计算机教学尤其是基础知识的教学一定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进而保障学生能够在走向工作岗位的时候快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和基础技能的应用。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推进,高校一定要注重计算机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通过师生交流、师企交流来保障教学模式与时俱进,保证高校的计算机教学能够取得长足的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试题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提高高职学生计算机文化水平的公共必须课,那么你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编整理关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试题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1、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部分组成,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硬件系统的是__________。

a.中央处理器 b.内存储器

c.i/o设备 d.系统软件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基本组成的相关知识。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个部分组成。其中硬件系统包含主机(中央处理器、内存储器)和外设(输入输出设备、外存储器等)两个部分,软件系统包含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两部分。

2、在下面的描述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

b.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

c.操作系统是一种很重要的应用软件

d.计算机中使用的汉字编码和ascii码是相同的

答案:b。

解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组成。从选项来看,b选项描述是正确的。

3、一个完备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含计算机的__________。

a.主机和外设 和存储器

c.硬件和软件 d.控制器和运算器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组成。从选项来看,c选项描述是正确的。

4、计算机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它们是__________。

a.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b.主机和外部设备

c.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d.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

答案:c。

解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组成。从选项来看,c选项描述是正确的。

5、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被称为__________。

a.计算机系统 b.计算机硬件

c.计算机软件 d.计算机程序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硬件系统市值计算机系统的物理装置,即由电子线路、元器件和机械部件等构成的具体装置,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硬”实体。从选项来看,b选项描述是正确的。

6、组成计算机主机的主要是__________。

a.运算器和控制器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运算器和外设 d.运算器和存储器

答案:b。

解析: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主存储器)合称为主机,将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合成为外部设备。

7、微型计算机的微处理器芯片上集成了__________。

和ram b.控制器和运算器

c.控制器和ram d.运算器和i/o接口

答案:b。

解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组成。运算器和控制器是中央处理器的组成部分。

8、以下不属于计算机外部设备的是__________。

a.输入设备 b.中央处理器和主存储器

c.输出设备 d.外存储器

答案:b。

解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组成。

9、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b.小型机亦称为微机

c.数字计算机可直接处理连续变化的模拟量

d.主机包括cpu、显示器

答案:a。

解析:计算机系统可以分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其中硬件系统可以分为主机和外部设备,主机由中央处理器和内存储器组成,外部设备由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外存储器组成。

10、计算机系统中运行的程序、数据及相应的文档的集合称为__________。

a.主机 b.软件系统

c.系统软件 d.应用软件

答案:b。

解析:该题考查的是软件的定义,软件是能够指挥计算机工作的程序和程序运行时所需要的数据,以及有关这些程序和数据的开发、使用、维护所需要的所有文档、文字说明和图表资料等的集合。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调研论文

摘要:探索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方法,树立科学的教学观念,使培养的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创新意识以及深入学习计算机的能力。根据现阶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面临的挑战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探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就成了教师着重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教学方法教学质量考核办法创新。

0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公共必修课,具体的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处理软件、ppt演示文稿的制作等办公自动化软件、计算机网络这六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学生在掌握以上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完成相关的综合性实验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主要通过在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配以创新的考核办法;以网络环境为支撑,学生为主体,讲练相结合,主要采取下列的教学方法和考核办法。

1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1课堂互动教学法。

课堂互动教学法,可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加深理解;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能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授课时,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熟悉课业内容,并且尝试独立解决问题,最后由教师给出正确的解题方法。比如,第一次课堂教学中,教师针对课业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问题,在授课过程中逐步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运用所学内容去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继而提高教学效果。

1.2少讲多练教学法。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实践性很强。在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不在多,而在精。而且讲一节课不如上机操作10分钟。因此,在许多需要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多练少讲,精心安排课堂进度,让学生明确本堂课的学习内容、然后讲授学习内容和方法,最后巩固练习。通过上面这种方法的练习,使得学生能及时领会教学内容,及时消化。

1.3分段教学法。

在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可以采取分段授课、分段练习的方法,教师先讲授一段理论知识,然后让学生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完成后再进入下一个知识点,让学生反复练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优化调整教学任务。教学模式的创新使得教学内容更容易消化,对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大有裨益,教学效果也可达到预期要求。

2培养动手能力,激发学习热情。

中国计算机教育专家谭浩强同志曾经讲述过学习计算机的问题,他说:“计算机对于绝大部分人重在使用,对于它的软、硬件理论部分,非专业人员可以不必要求”。

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它比任何一门学科的知识都要更新得快。对这门课程的学习,必须通过在计算机上动手实践,才能真正理解、消化课堂上的教学内容,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例如,word中的选定文本的七种常用技巧,必须在word20xx的环境下,进行实际的练习,否则印象不深刻。

3对考核办法进行创新。

期末考试试卷的篇幅有限,不可能涵盖所有知识点。为了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可采取单元考核与期末综合考核相结合的模式开展考核工作。按章节安排单元考核,考核内容涉及基础理论和实操两部分。比如,结束powerpoint讲学后,要求学生制作幻灯片在课堂上展示和介绍某校园景点,由大家评分,以此作为实操考核成绩。这种考核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利于兴趣培养,同样也能达到预期的考核目的。

4总结。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概念抽象,操作项目复杂,初学者必须反复实践才能掌握。在教学实践中,由教师进行平台演示,全面讲解操作重点,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课业任务,学生在学习终端独立思考,在反复实践中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多样化教学方法的使用,对教师的个人素质、教学水平、技能水平等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不但要不断创新举措,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技能水平,还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观察、尝试和总结,最后采用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掌握技能、应用技能、提高综合水平的目的。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本文就如何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课堂教学管理为主线,通过严谨的课堂组织和科学的辅导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高速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基本的信息查询、交流工具,已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正因为如此,在技工学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也成为中技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基础课,计算机操作能力也是技校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基本能力。为了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好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除了计算机老师的精心的演示讲解之外,还应注重学生的亲自操作练习。因此,提高课堂教学管理水平,合理地安排“教”与“学”,从而能够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上计算机课前,教师先要了解清楚所带班级及本班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是否浓厚、课堂纪律如何等等。

计算机基础课老师必须首先掌握好基本情况,然后再因材施教,准备好上课的内容,由简到难安排教学过程:认真分析弄清学生将会在哪里容易出错、如何解决,然后提前设计好教学的重点、难点,妥善分配好学生独自练习的时间、老师巡回指导及检查作业的时间和老师集中释疑的时间,最后还要给学生一部分时间消化难点。做好了这一步,老师才能胸有成竹地走入计算机实训室。

以往的计算机课存在这样的情况:老师在不停地认真地讲授、演示操作,学生一直在听,但是等练习的时候,学生拿着鼠标在桌面上左点右点,不知该做些什么。上完一节课后,学生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究竟做了些什么,又学会了些什么。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仔细观察、研究,发现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太多、太杂,学生反而容易糊涂,并且如果老师没有非常明确地布置任务的话,他们也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因此,每一堂课,老师对知识点的讲解应分层次,逐一讲解,即老师讲授演示完一个操作,就给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消化吸收。另外,老师还要给学生布置适当的练习任务,逐步引导学生自主练习。

但是有时布置了任务后,上完课后,仍有学生提出疑问:“都不知今天学了些什么,感觉什么都不会”。因此,为了上好每一堂计算机课,老师必须要给学生提供一个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

首先明确学习任务,让学生知道上课要做些什么,要掌握哪些内容和操作,这样才容易提起学生的学习劲头。

其次要耐心地巡回指导。为了避免有的学生上课偷懒,不练习,或是有的学生遇到难题卡住,所以老师,应不停地巡视课堂,为每一位学生耐心地答疑,同时提醒不练习或练习不认真的.学生。

再次要给学生及时中肯的评价。在每一位学生做完练习后,老师都应给每一位学生检查、打分,肯定学生自己的练习成果,对成绩高的学生多鼓励,耐心帮助成绩差的学生分析原因,教他们改正,这样学生每上完一堂课,都会对自己课堂知识的掌握情况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最后总结,让学生自查、自改。下课前,老师应把当堂课中所出现的难点,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为大家集体讲解一遍,以加深学生的课堂印象,为接受慢的学生创造一个复习的好机会,让大家在自查中,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留一点时间给学生改正错漏。

对于任何一个老师,上一堂课容易,但要上好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而且要组织好一堂课,更加离不开好的教学方法。

一是任务驱动法。即每堂课都要有一个明确的学习任务,这样学生就有了学习目标,以任务为主线,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操作。同时也是教会学生如何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是讲授演示法,它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三是巡回指导法。很多实习指导老师都习惯用这种方法,它也是实训课基本的教学方法。四是“小老师”指导法。有时带的班人数过多,一时间需要答疑人数较多,但老师又要检查学生的作业,所以在分身乏术的情况下,笔者大胆起用了“小老师”,也就是找几个品学兼优的学生做助手,帮着笔者检查作业,同时还可以帮其他学生答疑。用了这个方法后,老师可以有更多时间集中辅导那些性格内向、学习接受能力差的学生。

总之,不论是理论老师还是实习老师都应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主,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中职学校项目教学是中职师生通过实施项目工作进行的教学活动,把学生融入有意义的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地学习,文章主要探讨了项目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期望能够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项目教学,计算机教学,教学方法。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很强的基础性,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质教育于一体。本课程培养学生操作计算机的基本技能和信息处理的能力,使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素养,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各个学科中的应用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社会中自我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项目教学法在该课程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即通过解决学生身边一些实际问题来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学生的最好老师。《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所涉及的学生人数多、专业面广。掌握必要的计算机应用知识和技能已成为学生必备的素质要求。《计算机基础》的教学要求是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计算机应用操作能力,注重计算机应用技术与学生各自的专业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未来岗位上熟练地使用计算机从事自己的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所以,项目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该项目任务是否能吸引学生注意力,是否能够调动学生的兴趣,是否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项目任务应是开放的,即给学生充分创造和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思维得到发展。项目任务应是真实的`,即将学生置生于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项目任务应是结构不良的,即这个问题是一个未加明确说明的既定状态,一个并不十分明确但希望达到的目标状态,而且不一定有现成的、普遍赞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和确定方法。结构不良的任务往往有多个可接受的结论,要求学生必须对整个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思考,然后才能得出一个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它对思维能力的要求比较高,而在解决问题后,学生各方面得到的提高也很大。

这一阶段是学生按照制订的计划收集解决问题资料的过程,这一阶段可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技巧,还要保证小组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要参与并很好的合作。在项目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与项目问题解决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本、图形、声音、视频、动画和案例等。其中案例是重要而典型的资源,它可以支持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为学生提供一系列的经验,有效弥补学生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经验上的欠缺,有利于学生与要解决的项目任务加以比照和模仿。例如:在powerpoint演示文稿制作这部分中,先展示一个事先做好的演示文稿《我的家乡》,让学生在幻灯片中看到真实的照片和相应的介绍,美丽的画面和动画效果,再加上背景音乐,无一不引起同学们的赞美和好奇,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他们明确了学习的目标,为项目任务的学习提供了参考。

这一阶段是项目教学是重要阶段,是项目教学区别于传统教学的具体体现。在这一阶段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形成自己的作品。在作品制作过程中,学生运用在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来完成作品的制作。项目教学中的小组是“由两个以上成员组成的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信赖且彼此通过面对面或网络媒介进行交流,具有调节小组成员行为的价值与规范,小组个体根据所完成的项目任务扮演特定的角色。因此,在项目教学中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小组成员之间的充分沟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而虚拟环境下的交流实际上是非常普遍的。

《计算机基础》课程借助网络做好了教学资源平台,使学生获取更多感兴趣的内容,为学生后续学习服务。学生上课用的教室是多媒体教室,实现了多种媒体教学的功能,符合教学的要求。学生上机用的实验室是由学生用机和教师用机构成。机器中装有教师讲课、辅导用的和供学生学习使用的各种教学软件,如:有电子教学用的电子多媒体网络教室软件;供学生练习使用的考试系统,这样学生可以自己检测和教师检测学生掌握的情况。另外,可以创建自己的精品课程网站,学生可以从网上下载或浏览丰富的资料,以及教师制作的课件、授课录像及优秀作品,还有供学生练习使用的各种题库和常用的一些软件,为学生项目学习创造了一个优越的环境。

项目教学这种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得学习了计算机知识的方式很有效。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面对的不再是枯燥的知识,而是实际存在的工作任务,他们在做具体工作的时候可以即时获得行为的反馈、接受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以及参与对完成任务的方法和途径的创造。完成了项目后,他们了解了实际工作流程中应掌握的技能,获得了完成任务的成就感,对个人在工作中所起的作用也进行了自我的认可,建立起了自信心,培养了良好的职业心理。经过学习对计算机知识很感兴趣。因在学习中学生拥有更多的主动权,这样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思维就会活跃起来,学习效果就会大大提高。并且让学生自主控制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对探究新知识的兴趣,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习效率。

计算机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理论上的知识,如果单凭课堂讲解和演示操作来教学,学生只是去死记一些理论知识和操作步骤,很难达到知识的消化和吸收。况且本门课程教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在实际应用中,解决实际问题的动手能力。所以,只有让学生在实践中亲自动手操作,解决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才会把概念理解得更好。

[1]许长斌。对中等职业学校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研究[j]。江苏教育,20xx,(9)。

[2]舒荣。浅谈项目式教学法在网络综合布线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协论坛(下半月),20xx,(6)。

[3]贾秀香。项目教学法在落叶树种冬态识别教学中的应用[j]。职业技术教育,20xx,(11)。

[4]马百年。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项目教学法应用[j]。考试周刊,20xx,(44)。

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论文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高校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的学习计算机知识和应用的课程。

针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程的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本文作者结合一些教学实践和经验,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几点建议。

1.《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作为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的第一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必修公共基础课。

近几年来,我校在开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时遇到了新的问题:第一,随着我校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大,出现了生源质量下降、实验计算机紧缺等问题。

第二,中小学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刚入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不再是“零起点”,大学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将如何跨越这个“零起点”;第三,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全国各地区的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发展不尽相同,造成在高校中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平差异很大。

在组织教学时有一定的闲难;第四,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的丰富的课程内容与有限学时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第五,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手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

如何开展教学,如何创新改革,都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思考的课题。

针对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2.1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

教学内容的选择,既要考虑计算机发展的现状、特点和社会的实际需要,还要注重处理好知识不断更新与教学过程相对稳定的关系,体现教学内容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特点。

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

若按照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授课,先讲授计算机的发展、特点,软硬件基础,数制编码,信息存储等内容,若干节理论课后才学习如何操作计算机,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了许多抽象和枯燥的理论,就容易产生畏难情绪,影响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顺序。

如先讲授windows操作,通过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上机实践,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原理有了感性的认识,理解起来就很自然,印象也比较深刻。

总之,先学习一些具体的操作,再学习理论,循序渐进,就可以逐步地把比较专业的计算机知识作为一种基础文化向学生讲解清楚。

2.2教学方法多样化。

2.2.1理论课程教学方法。

2.2.1.1问题式教学法。

在计算机教学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进入问题探索者的角色,让他们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思考的最佳状态。

2.2.1.2用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过程。

在讲授一个新知识前,先向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己思考,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又能吸引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

2.2.1.3自主与学生试讲法。

对于比较简单或相似的有关内容可采用自学指导法来处理,为了锻炼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每个学期可选择几个小课题供学生上台讲解,这样学生有一种自我解决问题的自豪感,同学之间更容易形成一种讨论的气氛。

2.2.2实践课的教学方法。

在设计计算机实验时应力求设计一些与学生所学专业有密切联系、学生感兴趣的实验或作业,这些实验或作业要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和难度,而不只局限于课本设计好的现成实验,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2.1分解任务法。

将上机实验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模块进行训练,以增强趣味性,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2.2.2.2单元模块训练法。

将每部分的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每讲完一个单元搞一个综合应用训练。

通过这种综合性作业,学生得到了从分析问题、收集材料、运用计算机技术设计实际方法、实际操作、反复调试,以及最终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训练。

2.3建立辅助教学网站。

尽管课堂教学已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还是属于“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演播式”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相对呆板,师生之间的交互性差,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往往是教师一厢情愿不停地讲,课堂信息容量又很大,学生可能一下子接受不了这么多的内容。

因此,利用互联网技术和校同网资源,建立网络辅助教学网站,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完成教学的各个环节,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和示教方式。

教师可以把多媒体课件、教学大纲、重点难点、实验素材和模拟试题放在网上,供学生自主学习,让不同基础的学生随时根据自己的情况学习这门课程。

网站还提供作业管理、网上测评、答疑辅导和交流论坛等功能,方便教师和学生交流。

掌握学习情况,给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同时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提高工作效率。

网络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借助网络开展自主学习,而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管理者、组织者、指导者。

但是,在这种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监控、检查与管理,以保证学习质量与效果。

3.结语。

但是,教学的创新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还要认清形势和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不断地探索,不断地进行改革尝试,建立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使我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更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摘要:《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校是必修的课程,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普及和应用范围的广泛,对应用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也逐渐显出了此课程的众多缺点,如何让这门课程更好的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好的提高所学人员的应用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不容回避的研究课题。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思路改革。

一、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我校是入校学生必须学习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也是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入门课程。

其教学目标是使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的基本理论,加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提倡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熟练掌握和应用计算机已经成为衡量其知识能力的重要标准。

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强弱。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知识产业化的趋势下、计算机正在不断普及,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及操作技能已成为新世纪人才的基本素质之一,这样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本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对教学中的一些改革思路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课本知识严重滞后,更新缓慢。

基于工作过程的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论文

摘要:文章以目前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的教育现状为出发点,分析和论述了高职院校医学检验及其他专业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际,从六个方面重点阐述了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思路,最后对我国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学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

信息技术的发展一日千里,当今社会处于经济信息爆炸的时代,计算机给社会各行各业带来的催化,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随着高职院校招生制度的改革、生源素质的下降,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结合自身工作,经过对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及河南省周边地区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等方面深入调查研究,探索课改对策。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进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课程内容也在不断变化。这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在教学进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许多问题,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检验专业为例,分析高职计算机基础课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认知程度差距大。随着高职院校招生扩大,生源总体素质发生变化,部分学生对计算机接触远不及其他学生。再加上学生对计算机重视程度不一样,导致学习态度上有很大差异。特别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同学,由于专业不同,对计算机的兴趣也更少。

(2)教学内容多课时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部分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设备逐渐完善和提高,教学内容以课件的形式进行演示。但计算机的操作方法,需老师先演示,学生再练习。然而计算机的实践操作需要大量的时间,大部分学生无法课下完成。因此,课堂时间往往不够用,学生还没来得及将操作方法形成有效的记忆便课堂结束。

(3)教学条件仍需改善。机房的建设是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平台和基本环境,但是当前许多高职院校的机房条件不达标,很多地方仍需要完善,机房管理员素质和管理能力有待提高。

(4)计算机教学的学科关联性不够突出。计算机基础课程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公修课,被设定成某一孤立科目,脱离本体专业。其细分出来的授课模块没能被融汇至高职专业以内,专业彼此脱离。

(5)教学教材老龄化,教学内容严重滞后。随着操作系统和软件的更新换代,教学教材应及时舍去这些老旧的知识和内容。但大部分高校计算机教育中仍在使用过时的教材。在课程、教材内容上严重落后于当前流行的技术。

(6)教学考核方法和标准单一。现有的高职院校教学评价体系不科学。学生的理论知识层次或考核成绩与实际操作能力不成正比,自身的知识结构和计算机实际运用严重脱节。

作为各专业公修科目,计算机基础授课占到了凸显的位置。通过对医学检验专业计算机基础的教学现状分析,如何应对和解决计算机基础教育对其他专业学生的现状,有以下方法可供借鉴。

(1)针对学生基础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素质差异、专业不同来分层次制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对计算机技术掌握的程度不同来进行分组,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实施分层次教学。有较好的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分到各小组作为组长,小组范畴内的学员应彼此协同,配合彼此探讨。

(2)更新教学方法、灵活组织教学内容。信息社会的迅速发展,使计算机操作越来越大众化,青少年对计算机的操作和认识普遍较高。绝大部分学生在中学里就学习了计算机类课程,这就使高职院校教师要精讲多练,不能局限于旧教材里的教学计划,讲课时必须面面俱到,要灵活组织教学内容。

(3)打造有质量的计算机实训基地。首先,学院领导应认识到计算机硬件建设对于现代化教育的重要性,机房的建设和管理不仅仅是学生学习的环境,更是学生自我检验的平台。学习需要一个良好的机房,实践更需要一个有质量的基地。作为院部领头人,要积极申请建设和更新机房条件,创建更加优良的实训基地。同时,提高机房管理者的素质和管理水平,也是保证机房安全和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准和必要条件。

(4)与医学检验专业人员研究课程及教材。变更教材原有的内容,是必要的趋势。目前普遍的计算机教材都缺少特色,计算机教师要经常与其他专业的教师进行沟通,了解不同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促进计算机与各学科的融合,共同发展。依据人才培养计划,更新课程及教材,让不同专业的学生课本里有不一样的“色彩”。

(5)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增添计算机与本专业结合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更为新颖的探析模式。不断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尽力规避单一路径下的解析理论。更新的教学内容要能融入计算机和医学检验双重知识的运用,让学生体悟出不同专业知识碰撞在一起的乐趣,提高学习兴趣。设定出来的项目要整合多重的基础常识,在探究进程中,更能体会趣味。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有别与其他课程,它更新速度更快,发展更迅猛,所以计算机课程的开设一定要跟上时代的节拍,要有前瞻性。学校具体开哪些课程,取消哪些课程一定要根据未来的发展方向来确定。多年的教学实践认识到,课程的开设一定要体现实用的特点,如果一味追求面面俱到,使学生学得过多过杂,其结果不但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反而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材方面,要避免同一本计算机教材连续使用的情况出现。采用最新的教材,使学生掌握最新的技术。教材通常都是偏重于理论教育和素质教育,即注重讲授知识产生的来龙去脉和体系背景,而忽视技术日新月异的突破和发展。教材的选用应以学用结合为着眼点,授课教师要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教材。借鉴国外计算机教学的先进经验,加快教材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速度,尽量做到计算机知识的每年实时更新,把最新的科研成果和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加入到教学中去。

(6)完善现有课程考试评价机制。高职侧重培育出来的人才,都要拥有实际的操作和动手能力。针对这一特性,计算机基础科目的评价和考核应多设计在计算机操作方面。机考出来的结果才更能折射出真实情形下的认知水准,反映综合技能。

3、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思考。

(1)与企业或单位合作制定培养计划。以信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为例,该院与银河集团、南京佳韵公司等企业合作。结合自身条件和企业要求,共同制定有企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施行符合企业运作模式的教育。这样教师可以深入企业学习,也能吸引一些企业的一线工程师来指导学生实践,互惠互赢。

(2)创建高能力的双师队伍。强化师资建设,提高课堂质量,教师应积极参加企业培训,深入企业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素质。从企业选拔技术骨干为兼职教师,经常开设研讨,互通交流,共同提高。安排校本培训,以老带新,储备有专业实践能力的后备力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计算机学院的教师,应具备专业的计算机知识、先进的理念和过硬的实践能力。应在课余和假期间,深入到企业实践学习,这样才能教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学生。中青年教师和教学骨干多参加企业的实践活动,多参与机房的建设和管理,多组织讲座、公开课等互相学习的机会,建立稳定和谐的教学队伍。鼓励教师多接触it市场,随时关注计算机发展的最新成果,了解计算机行业的水平和高度,弥补完善自己的不足。

4、结语。

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换代,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阵地,高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刻不容缓,是必须实施的一项技术革命。计算机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需要政府、学校、社会和企业等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需要各方面协同支持合作,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一线合格劳动者的人才培养目标,这也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最终方向和目的。

参考文献。

[2]邢平均.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助推高等职业院校科学发展[n].中国教育报,-8-26.

[4]翟玉庆,邓建明.计算机学科研究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1).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在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中应当是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的,但是从该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看,本课程一直处于被大多数师生忽视的状态。本文从课程教学体系的方面提出改进思路,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大多数高等院校,该课程一般是从一年级开始教学,课程教学时间根据学生专业进行差异化处理,或为1个学期或为1学年。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通常是各个地区指定的统一教材和大纲,其初衷少不了为了配合相应的计算机等级或证书的相关考试这一点。这使得该课程所涉及的知识点呈现出大而全的特点,为了检验教学效果,该课程的纸质和网络习题也是应有尽有。就这种教学设计体系的设计初衷而言,当然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却发现这种教学体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效。

(一)学生忽视该课程的学习。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很多内容在中学阶段的信息技术类课程中已经涉及,理论上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后学习本课程,应该没有很大的压力。但据笔者调查,近八成学生在中学阶段上此类课程时就是以聊天和玩游戏为主,这使得他们认为本门课程在高校阶段也是以娱乐为主,从而忽视了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学生不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是怎么也难学好的。

(二)教材不能满足学习需求。

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需要在计算机等级考试、职称考试等一系列考试中进行考核,而不同的考试对知识点和技能掌握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于是造成现在大多数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材考纲化现象严重。书中知识点极多,且编写得枯燥乏味,甚至为了应付考试,连一些过时的知识点也依旧编写在教材中。即使在模块化或案例化教学的教材中,很多案例也是基于知识点拼凑起来的。学生在看这样的'教材时,普遍反映难以理解学会某种“案例”的操作与实际生活有何帮助,于是便把本门课程的学习作为应付式的学习,得过且过。

(三)教学评价体系有欠缺。

(一)端正态度,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作为教师,必须准确把握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心态,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务必纠正学生对本门课程长期以来产生的错误认知。之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拿出对待专业课的态度来对待这门公共基础课。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真正利用好课堂教学的时间,才能做到像口号喊得那样———向45分钟要效率。

(二)合理并正确把握教学内容。

笔者不反对依据大纲和教材进行教学,但古训也有“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说法。在眼下这个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材纷乱芜杂的时代,若以某本不合理的或千篇一律的或因某种利益驱动而产生的教材进行教学,不仅是不负责的问题,更是对学术的极不尊重。对于不同专业、不同学历层次的学生应当因材施教,要以学生当前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可能涉及的信息化方面的情景进行教学设计。教材或讲义的编写要符合学习的规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教师不能先对学生讲冯诺依曼体系结构是怎样的,基于此种体系结构又提出数据总线等等概念。现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让学生如何理解和掌握?而只能先让学生认识计算机内部有什么硬件,这些硬件是如何配合工作的,然后在提及冯诺依曼体系结构之类的理论知识。相信这样教学效果会好得多。笔者理想中的情形是,学生可以把教材或讲义当作小说一样看得津津有味,天天在手机或各种pad上爱不释手。一本接地气的教材或教师的讲义,远胜于“某某规划”的教材。

(三)构建有针对性的教学评价体系。

我想新东方不会要求他的厨师学员必须每分钟用五笔输入法录入60个汉字,而蓝翔也不会强求学开挖掘机的学员去把excel数据透视表做得花样百出。既然本门课程是公共基础课,那么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做个性化的考核评价标准就是十分必要的。必须要掌握的计算机应用常识作为大众化的考试依据是比较合适的,如果一定要应付体制下的一些证书或等级考试,搞搞强化辅导也无伤大雅。但是在日常教学及其日常教学评价中搞统一标准无异于掩耳盗铃,有些贻笑大方了。

本文是笔者在总结多年教学经验后提出的教改方向,核心指导思想是“实事求是”“把握事物的客观规律”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笔者也期望将这些改革措施落到实处。教学是要以人为本,但是不能搞形而上学的东西,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分清此人非彼人啊。

郑凤玲.《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xx(14).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可缺少的辅助工具,在快节奏的劳作过程中各行各业都在将计算机进行普及和应用。因此,在现代社会形式的要求下中学教学已将计算机课程纳入学科教学并进行认真学习。

前言:在中学教学中,计算机的应用概念早已普及,这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而且对学生计算机运用能力方面会越来越细致,要求将会越来越严,这是社会科技以及诸多方面的快速发展所决定的。在中学计算机教程普及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的问题,这并非是失误和巧合,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社会发展速度较快而引起的,因此需要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

在我国计算机应用时间比较短,对计算机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较差,从师资力量的角度来讲实力也比较弱,其中包括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存在问题,另外对相关科学研究重视程度不够,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对教材的选取不够合理。

1.从教学角度出发的相关问题探讨。

伴随着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崛起,相关部门进行了很多的调整,例如进行了大规模计算机教师培养计划,在中学计算机教师学历上没有很高很严格的要求,一般为大专学历,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实行的教学路线较为传统,基本是教师进行知识的讲解,讲解之后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整个学习过程在学生心中基本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无限的进行重复和循环将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甚至是从内心讨厌计算机学习。

2.从教人员科研经验不足。

教学归根结底并不只是简单的只是传授过程,所有的知识都是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

的更新和发展,对于中学计算机教学而言,一味地进行原有的知识传授将会使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停滞不前,许多计算机的应用是不断发现与开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没有相关的思维意识,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将自身所掌握的有限的计算机知识教给自己的学生,没有真正领悟计算机教学的发展核心。

科研是将计算机教学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从中发现相关问题,将问题不断的完善,并将此过程带到课堂上与学生们进行实际交流。计算机领域发展迟缓的大部分原因便是相关教师的教学更新意识不强,被禁锢的传统教师思想所束缚,导致学生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社会相关的全新应用脱节。

1.组织相关从教人员进行课后培训。

现存的中学计算机教师培训选择多数为一些高学历的在职教育,其中包括大学本科或研究生等,虽然说高等学历提高了教师的综合实力,但是不可逃避的事实就存在这里,中学计算机教学与这些在职培训显得有些高低不平,雄厚的师资力量无法得到真正的利用。

对于此现象相关部门应组织中学计算机教学人员进行职后培训,培训内容主要针对中学计算机教育过程的教育方式方法,让教师与学生拥有共同的话题,将一系列教学活动引进课堂,使学生对计算机学习感兴趣。

2.计算机教材选取。

教材是教学工具的基本所在,好的计算机教材应实现全面的知识普及,随着外界信息

的不断更新来不断的补充和完善。教材对于教师来讲是课程讲解的主要范围,一部好的教材会使教师的`教学非常的顺利,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却更加的关键,课堂永远是满足不了学生的知识获取标准的,全面系统的教材是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优秀导师。因此教材选择是一件需要相关人员仔细斟酌的一部分,在系统、全面的基础上要面向现代、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

2.计算机教学与相关课程紧密结合。

计算机在现代社会的应用价值和具体定位是有效的辅助工具,他可以有效的提高人们

的工作效率,提高工作的精准程度。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这一点,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将相关学科引入其中,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重视程度。

在二者相互结合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计算机来进行其它课程的处理和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学生学习计算机的根本所在就是掌握利用计算机来处理实际问题,解决实际困难的技巧,在课堂上学生通过计算机对相关课程进行学习便是模仿性的练习过程。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科与计算机应用结合,例如计算机word与文字处理相结合,还有相关立体图的绘制等等。

3.计算机教学的及时更新。

计算机软件技术属于高新技术,它的更新换代频率极高,这也使得计算机教学具有很

大的困难。教学是一个长期过程,面对计算机学科一定要掌握合适的教学方法,学会灵活运用。教师在进行授课时要结合计算机的最新发展动态,不能一味的进行原始知识讲解,不懂得使教学内容与时代同步,教学成果就不会明显,我国计算机事业就会停滞不前。

教师应具有非常丰富的相关教学经验,并组建相应课程更新的科研小组,定期的进行教材整改,在教学整改过程中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目的便是让学生真正了解到计算机学科的特性所在,要学会适应计算机的更新速度,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进行计算机更新教学探讨,以便于更加灵活的掌握以及运用计算机。

结论:计算机将是时代的主流工具,每个人都需要灵活掌握的一项技术。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讲,如果想更好的在未来社会取得更加优秀的发展,计算机学习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因此中学计算机教学的任务也变得十分艰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讲计算机的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传授给每一位学生,但是教师除此以外的任务便是要面向社会的发展不断的进行科学探究,以便于形成更加完善更加全面的教学体系。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件

[论文摘要]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结合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情况,提出了在教学方式上实行分级教学,教学内容上采取内容模块化,倡导开发新教材厦改革考试方式,对《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改革有一定启发和鉴借作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高校非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与传统的必修课程相比,在教与学上都存在相当大的难度。

其一,由于高校的生源情况复杂,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造成了各地计算机硬件设备条件及教育普及程度的差异,因此,学生在中学所接受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深度及应用能力也有所不同。

入校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一部分已达到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要求,也有一部分仍处于零起点,所以,教学方式需要做出调整。

其二,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频率加快。

而高校由于配套使用教材、硬件环境等因素限制,使教学内容更新步伐迟缓,从而导致社会需求与学校培养相差甚远,此外,一些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局限于word、excel和windows,根本达不到就业单位的期望值,还有,学生所学知识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不能学以致用。

类似问题在内地高校更为突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计算机应用基础心得体会

初踏社会,心情激动、紧张、难过。激动的是我终于可以长大了,可以开始我真正的人生;紧张的是不知自己是否能适应这个社会,战胜这新环境;难过的'是从此我就要在这纯真的学生生活上画上句号了。心里矛盾,脑子里翻天覆地。

我现在在xx高科技有限公司工作,担任网络管理职务。刚进来公司的时候经理就和我聊了很多,问我网络方面会不会,组装和维护计算机有过吗?我当时真是出了一把冷汗,不过还好平日在学校都有这方面的动手,自己的电脑被我也折腾过一段时间,还是游刃有余的回答了经理的“逼问”。到现在我工作有x个月了,还记得实习开始的那一天,我是在无聊中度过的,整日无所事事,几乎在办公桌前一坐就是一天,空闲得让我要打瞌睡了,真希望可以有人叫我帮忙做点事情啊!现在可不是这样了,x月x日是我们搬迁新公司的日子,所有的东西都是新的,我进公司的那天起我就知道,我最大挑战的时刻才刚刚开始,xx全公司员工都有x天假期,我可是天天在加班的哦,因为我就是要趁着假期把新公司的网络弄好——组建xx。这其实就是我的工作。我当然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做到最好。而且时间很紧,对于刚刚出来工作的我觉得压力挺大的,经理还给了我好几点要求,要所建的xx网能够做到:

1.网络类型为:服务器/工作站型;

2.各工作站之间可以互相访问,共享某些目录,就是所谓的资源共享;

4.电脑收发传真;

5.公司最终实现一个无纸办公化的办公场所。

嘿...这回好了,我大学三年里老师好象没教我这上面几点耶?但是…我是不太懂,不过没关系的,我有信心,怎么说也跟计算机相关,不懂就多动手多请教应该很快领悟过来的!劳动节第一天我就开始动手实干了。布线、接水晶头、装机、搞网络和调试;其实除了我,还有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师傅一起做的,我一边做还可以一边学,他也会在一边指导,很快我对一些一直没接触过的事物了解过来!就这么一搞假期一下子就过去了,每天都是早上忙到晚上,很累,从未那么累!

做不出成绩时,会有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老板的眼色同事的嘲讽。而在学校,有同学老师的关心和支持,每日只是上上课,很轻松。常言道:工作一两年胜过十多年的读书。两个月的实习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我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关于做人,做事,做学问。只有拥有自信才能够克服一切,去实现自己的理想,创造自己的人生。

实习是个人综合能力的锻炼。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像我这种文聘不高的人,心里就有一种很渴望的感觉,明白了自己与社会所需的要求,因为现在毕业求职,特别是对于像自己一般的人,更多的时间是社会职业选择自己面试,更多的不是自己去选择职业,这应该就是所谓的先就业再择业吧。所以自己会把心态放正,在公司的时候先全面发展,等过段再看看精于哪个方面,然后向那个方向努力发展。

“在大学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课本上学的理论知识用到的很少。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太快,靠原有的一点知识肯定是不行的。我们必须在工作中勤于动手慢慢琢磨,不断学习不断积累。遇到不懂的地方,自己先想方设法解决,实在不行可以虚心请教他人,而没有自学能力的人迟早要被企业和社会所淘汰。所以我们还要继续学习,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在信息时代,学习是不断地汲取新信息,获得事业进步的动力。作为一名年轻同志更应该把学习作为保持工作积极性的重要途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积极响应单位号召,结合工作实际,不断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和社会知识,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头脑,用精良的业务知识提升能力,以广博的社会知识拓展视野。

我们还要努力实践,自觉进行角色转化。“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现人的意志。

从学校走向社会,首要面临的问题便是角色转换的问题。从一个学生转化为一个单位人,在思想的层面上,必须认识到二者的社会角色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学生时代只是单纯的学习知识,而社会实践则意味着继续学习,并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学生时代可以自己选择交往的对象,而社会人则更多地被他人所选择。诸此种种的差异。不胜枚举。但仅仅在思想的层面上认识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在实际的工作和生活中潜心体会,并自觉的进行这种角色的转换。

计算机应用基础论文

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对中职教育的要求是培养生产一线的熟练技术工人和具有较高素质的社会服务人员。随着国家对中职教育越来越重视,中职教育应该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引入新型教育模式,使得学生能够用最新的技术学习知识,掌握知识。现在的社会是“互联网+”的发展模式,中职教育应该更加重视计算机的教学;由于计算机专业自身的特性,也是其成为中职教育的重点。为了使中职学生的计算机教育水平更上一层楼,基础迁移教学可以运用于中职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本文从基础迁移教育着眼,结合中职教育的现实情况,对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进行策略研究。

中职教育;计算机教学;基础迁移教学

中职教育的特点是教育培养一批技能型人才,计算机专业属于应用型专业,自然就成为了中职教育中重要的一门学科。现在强调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的大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学科采取了新颖的教学方式,故而,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是顺应时代潮流的研究方法,可以有效地促进中职教育的发展。

基础迁移教学最早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它一直都是以理论的形态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它的特点是重视知识的原本性和知识的目标性。基础迁移教学认为,老师不会也完全不可能在课堂上将所有的新知识全部交给自己的学生,即使是将知识全部教授给了学生,学生也不可能理解并消化相关的知识。故而,教师需要从教学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将最新的知识穿插其中,这种教学发放就是基础迁移教学。

1.通过基础迁移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有直接的影响,只要有了学习的积极性,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情况都会得到很好的解决,中职教育的学生也是如此。中职教育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综合能力相对低,在学习方面的兴趣也不是很浓。针对以上情况,中职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做好课前的教学工作,使得教学的内容可以很好的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并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使得学生主动加人课堂的讨论,这就为基础迁移教学打下了优良的教学基础,确保了教学的顺利进行。

2.创新教学教育方法

教学方式对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该根据基础迁移教学的特点,认真研究计算机教学的创新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新的体验,获到新的感受。第一,老师应该按照根据教材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造优质的学习环境,要结合新型的教学软件和教学设备的运用,依据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确定教学的内容。由于计算机专业自身更新换代非常的迅速,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与时代同步,为学生提供最新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尤其是软件运用等技术的运用。与此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教学的内在逻辑性和连贯性,确保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没有任何遗憾。第二,重视教学工作的编排,合理的教学内容可以使得教学的双方都轻松,确保教学的质量。

3.展现计算机教育优势

对于计算机教学来说,解决问题的方式主要是采取操作的方式解决。计算机技术又与其他的技术不相同,计算机技术具有声音、图画、视频等动态因素。故而,在运用基础迁移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向学生展示计算机的优良技术,让学生认识到计算机教学的优越性,增强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信心。坚持方法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程序的设计,又例如根据现在大学生爱玩游戏的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小游戏的创作,这种教学方式既可以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计算机科学知识,同时也是学生在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欢乐。

4.教给学生自主的方法

计算机时代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之中,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的速度达到几个月一次的频率,这就要求计算机技术的科技发展需要更上时代的脚步。对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培训不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计算机科技知识,还要让学生在现有的计算机知识之上,积极创新,掌握适合自身的学习方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确保能自行完成计算机学习。故而,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使得学生可以在离开老师后继续学习。

5.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就计算机专业来说,计算机专业对实践的要求很高,拥有广阔的社会基础,因而,在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广度和深度,使得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而做到这一切都需要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支撑。第一,老师要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即对学生的学习展开评价,这种做法既可以保证评价的公平公正,又可以使学生建立学习的信心。中职教育的学生基础普遍偏弱,在理解和接受方面能力普遍偏弱,故而,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多引导学生,多给学生予以奖励,并寓教于乐,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知识,茁壮成长。第二,做好教学总结评价工作,计算机教育不可以和其他学科的教育相同,计算机教育不能光看卷面的成绩,应该看中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能力,在一个学期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产品一一展出供老师同学观看,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式来确定学生最后的成绩,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建立个人学习册,随时记录学生的学习成果。第三,要加强学生的道德水平建设。加强道德建设可以使学生保持愉快的心理参加学习,这种全方位的教学模式与现代化的.素质教育理念相匹配,是培训学生的有效方式。

迁移心向是一种积极的迁移意识和迁移思维。在中职计算机应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在迁移方面的意识,引导学生做好迁移准备工作,使学生能够构建起有效的知识框架,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实现对计算机知识的迁移。第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在一般的情况下,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培养都和教学密切相关。故而在中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吸收新知识,了解新的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完成高水平的教学。除此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将迁移理念加入到备课、授课等其他环节,这样可以确实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迁移意识和迁移能力。第二,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迁移意识。随着计算机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的运用已经深入到社会各个角落,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故而,在中职的教育中,应当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在现实生活中的计算机运用,使学生形成学以致用的思维,积极将学习理论与社会现实生活相联系,是知识落到生活中,为生活服务。最后,加强计算机与其他专业的联系。随着计算机专业的快速发展,计算机专业的运用越来越广,计算机已经成为了其他学科学习的工具,越来越多的专业由于计算机的加入而变得丰富多彩。计算机应用是教授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教学的培训,为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打下坚实的基础,树立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迁移意识。通过以上的研究分析可知,基础迁移教学在中职教育中的有效运用可以减少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对中职教育学生基础薄弱、接受能力薄弱具有良好的效果。

[1]陈宁宁:中职计算机应用墓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xx。

本文从创设合适教学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重视知识实践应用,加深学生理解程度;注重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迁移思维等三个方面,探讨了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的策略,以期为提高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

在中职计算机用用基础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忽视了对学生的知识进行迁移性的引导,这样既不利于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又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失去了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需要合理应用迁移教学策略,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质量。

很多中职学生的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无法有效进行知识迁移,久而久之,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所以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创设合适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的质量。例如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设计趣味性、实践性较强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在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同时,引导学生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探究,从而实现知识迁移的目的。以复杂表格的制作为例,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前先制作两个略有差别的lfash课件,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找出其中的不同之处,等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再顺势提出课堂教学目标,这样“找不同”的方式既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又有利于让学生迅速进人学习状态,积极投人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创设教学环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在和谐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活动,实现教学效果的事半功倍。

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迁移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讲解计算机理论知识,而且需要重视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如计算机教师在指导机械专业学生进行word绘图工具的练习时,既要让学生进行名片、灯笼和倒福字等方面的练习,又要指导学生进行机械零件绘制,这样可以将中职学生的专业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相互结合,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从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迁移应用。又如,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计算机技能比赛,比赛内容包括计算机的常识知识、网页制作、计算机组装、图文混排和组织录人等,比赛可以采取个人和团队等不同参赛形式,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良好的竞争意识和团队观念,又可以在参赛过程中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实践能力,真正做到知识的迁移应用。一119中职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技能练习和组织学生进行技能比赛时,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与学生的专业相互结合,这样才能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进行检验与巩固,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从而逐渐培养学生学习迁移的品质。

计算机作为信息时代产物,其硬件和软件升级换代的速度非常快,所以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与操作技能,而且需要帮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可以从容应对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带来的挑战。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强化学生的迁移意识,以生活中的计算机应用作为教学的切人点,帮助学生掌握迁移技巧,顺利完成知识的迁移。例如在excel中建立图表时,可以先录人图表需要的数据源,并选择图表生成时的数据范围,依据需要表达内容合理选择图表的类型,并填写图表中的信息。又如在word中进行文字编辑时,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联想菜单项和命令,如分栏、段落和字体等格式菜单;图片、符号和页码等插人菜单;打印、保存和页面设置等文件菜单等。在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迁移思维的过程中,中职计算机教师需要帮助制定行之有效的学习计划,有步骤、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进行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的学习,从而让学生在学以致用过程中,顺利完成计算机知识的迁移。

总之,随着社会的信息化发展,计算机应用的重要性愈发显现,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迁移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迁移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迁移思维,真正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中职学生顺利融人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各行各业的壮大,这也造成人才需求量急需增加,国家与社会对教学事业越来越看重。加上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不断完善,经济模式向集约型经济转变,这导致社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也在逐渐变化,特别需要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等专业人才,这种形势给中职院校带来发展的机会,抓住机会可以实现院校的进一步发展。本文中主要阐述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迁移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

科学技术发展带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加上计算机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加快,几乎可以用一日一变化来形容,所以做好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具有现实意义。但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教学依然停留在以前,明显没有跟上社会的发展,造成教学中出现教材落后于课堂内容,课堂内容落后于社会应用水平的怪圈。学生不可能在学校学到所有的知识,能学到的东西毕竟有限,而且一旦出现技术进步,所学的知识就会落伍。造成培养出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传统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主,实行满堂灌的理论模式,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只能被动的选择接受,自身创造性思维被限制。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所以需要构建相应的配套实践课程。但分析实际情况来看,教学教材质量普遍较低,教材中的软件落后于实际应用软件,或是对软件没有进行深入讲解,都是一点带过。

2.1创设相应教学环境

中职生大部分都存在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本身对学习兴趣不大,也没有合适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目标,也不能达到知识迁移的目的,而且时间一长,学生本就不多的学习兴趣将被消磨干净。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教学中联系实际教学情况,借助教学用具与设备等构建相应的教学情景,通过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具体而言,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实际创设问题场景,设置一些具有趣味性与实践性特点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完成这些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达成知识迁移目的。再以复杂表格制作课程为例,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提前制作好两个略有差别的flash课件,在课堂上让学生找出两个课件的差别,等学生找到不同点后,教师顺势提出此次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趣味性,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当然教师创设相关教学情景时需要联系实际情况,不能想当然设置一些花哨不适用的情景,这就需要以教学实际为基础,了解学生个人情况与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2做好实践能力培养

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就需要教师在讲解与计算机相关理论时,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计算机实践能力。让学生通过实践将理论知识具现,将理论知识转为自身的技术储备,而且通过具现可以培养学生用理论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比如教师知道机械专业学生练习word绘图工具时,除了让学生完成常见的名片、倒福字和中国结等联系外,还需要知道学生绘制机械零件,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同时达成理论知识学习到实践迁移应用的目的。再比如,中职计算机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规模不大的计算机技能比赛,比赛内容包括计算机常识、网页制作和组织录入等,比赛模式可以分成个人与团队两大类。通过比赛的组织,可以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实现知识迁移。与此同时,教师组织比赛时需充分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指导学生熟练掌握各种计算机技能,在赛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检验学生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出学生学习迁移的良好品质。

迁移心的内容较多,一般情况下可以划分成迁移意识与迁移思维,培养学生的迁移心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具体而言,教师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迁移意识,在学习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实现计算机知识迁移。通常而言,提高学生迁移心可以通过以下三方面实现。首先教师教学水平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随着时代进步与课程改革的深入,原有的教学方法逐渐不能适应这些改变。教师就需要不断革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学习前沿教学方法,促进教学水平提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课堂教学效果。当然仅仅做到这些是不够的,教师还需要在其他教学环节中运用迁移理念,提高学生迁移意识与迁移能力;其次联系实际生活,培养学生迁移意识。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其在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改变原有的生活模式。在教学中应该结合实际生活,帮助学生养成学以致用的思维习惯,实现理论知识为生活服务的目的;最后联系其他专业。伴随着计算机专业进一步发展,计算机已成为很多专业的基本学习工具,大幅度提升专业教学水平,促使教学手段更加丰富。计算机应用是教授相关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学科,因此日常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培训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学生步入社会走上岗位奠定基础,帮助学生逐渐培养学习信心与迁移意识。

现如今计算机在人们生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改变人们生活模式,也促进教学手段的改变。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中,迁移教学方法的选择十分重要,需要教师综合考虑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最终实现教学水平的提高,为社会培养大量的中端计算机人才。

[2]张涛.基础迁移教学策略应用于中职计算机教学的分析[j].信息系统工程,20xx(07):78.

[3]张云飞.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迁移教学策略研究[j].现代国企研究,20xx(12):12.

计算机应用基础求职信

、大学生个人简历网http://下面提供一篇为写简历时参考。大学生个人简历网还为求职者推荐这份为模板,更多的求职信在大学生个人简历网。祝每位求职者好运!

尊敬的领导:

您好!
感谢您给我这个机会并在百忙之中抽出您宝贵的时间来阅读我的材料!在此,我祝您工作愉快,万事如意!我是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的一名年应届毕业生,来自素有“楚蜀咽喉”之称的宜都。

在校其间,我通过认真、努力的学习,并修完电子商务专业的`所有课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们所修的课程主要涉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电子商务概论、电子商务英语、互联网数据库、基础会计学、经济学、市场营销、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营销与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等学科。我不仅学习了各种科学理论专业知识,还增进了不少社会实践经验;并且也提高了自己在信息技术领域的交流和发展这也与学校和和老师的培养和教育息息相关,我才能有这样好的成绩,我非常感谢母校和教育我的导师。

思想上,我积极要求向上,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也很感谢党组织对我的栽培,在党校坚持不懈的学习,并顺利结业。平时,我也在不断地思考,自我反省和提高自己,做到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取长补短,积极、乐观、向上,热爱生活。注重自己的为人处事及道德修养的培养,坚持以诚信为本,时刻追求自己人格的升华,自我素质的提高以及不断地学习和获得新的知识和信息。

丰富多彩的四年大学生活,让我学到了扎实的基础知识,也更清楚的了解和认识了自我,为日后的自我发展和回报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我也相信,踏入社会后我会继续不断的努力,挑战自我。有勇气的人不怕风险,而愿冒风险的人往往有机会得到更好的回报。当您考虑是否聘用我的时候,不妨客观地做个风险和回报的对比!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引导语: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较强,涉及到的辅助工具(包括软、硬件)比较多,是以学生掌握如何获得不同形式的多媒体素材为目的,以教师示范为主,配合大量的助学视频。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ppt,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多数学生并不清楚多媒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却对多媒体作品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以学生兴趣作为新课的切入口是个不错的选择。多媒体更新之快让人目不暇接,品种繁多的多媒体设备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考虑到学生一般不会走入市场去了解这些新产品,因此把新的资讯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同样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意愿,一举多得。

1.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软件的应用与发展,体验多媒体技术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2.掌握常用获取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健康、良好的审美观;。

2.通过对项目内容的引导,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重点:使学生切实体验到多媒体带给我们的精彩世界;掌握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难点:图像、音频、视频素材的获取。

课前分配好合作小组。学生在课前到ftp下载学习资源包,新建文件夹,以自己的学号+姓名命名。

教学环境:计算机网络教室、电子教室、ftp服务器。制作好的`助学资源包,为学生提供的制作素材,ppt课件、学习任务单,综合评价表。

教学过程(2课时)。

时会有一种制作起来很困难的感觉,但又希望自己也能制作这样一个丰富的作品。接着教师展示一幅自制的作品《最是一年春好处》旅游宣传片,告诉学生其实并不难。在观看两段多媒体作品的时候,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作品中包含哪些元素?作品之所以吸引我们的原因是什么?以此引出何为多媒体,多媒体的特点等理论性内容。同时配合课件展示。

情景重现:《最是一年春好处》宣传片播放。

相关范文推荐
  • 12-26 高考单招面试自我介绍说(优秀16篇)
    无论是参加面试、加入新团队还是结识新朋友,我们都需要学会恰如其分地进行自我介绍。通过我的自我介绍,我希望能够打破陌生感,与大家建立一个真诚而友好的关系。
  • 12-26 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精神心得(通用18篇)
    学习心得是我们与知识的对话,是我们对于所学内容的理解和体验的表达。接下来是一份学习心得的实例,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学习思路和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学习和成长。
  • 12-26 谈创造性思维说课(优质21篇)
    范文范本是一个全面而具体的参照标准,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的要诀。想要提高写作水平,不妨多阅读一些优秀的范文范本,从中吸取一些写作经验和技巧。
  • 12-26 世界读书日论文(通用20篇)
    我是个爱读书的女孩,我从小就十分喜爱书籍,和书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把书当作不可缺少的营养品,看见书就像饥饿的人看到面包一样,爱不释手。因为书是人类智慧的`源泉,书
  • 12-26 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总结(专业18篇)
    活动总结是我们加深对活动内容和目标的理解,以及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活动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一起来看看吧。。一、学校成立了
  • 12-26 纪念长征胜利周年演讲稿题目(模板23篇)
    演讲稿范文是为了传递特定主题或观点而撰写的一种文字材料,它可以准确表达说话者的意图。无论是政治领袖的演讲,还是名人的致辞,都有许多经典的演讲稿范文可以值得我们学
  • 12-26 家庭心理教育心得体会(汇总18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反思和思考的过程,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建设奠定了基础。我会加强与他人的交
  • 12-26 管理科科长年度述职报告(精选18篇)
    写一份真实的述职报告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上级领导沟通,并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同时,范文中也有对自身不足和发展方向的思考和总结,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 12-26 元宵节庆祝方案(热门17篇)
    元宵节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欢迎大家阅读以下精选的元宵节总结,体验传统节日的魅力。活动时间:20__年_月1日-2
  • 12-26 医院感染质量管理工作总结范文(20篇)
    通过撰写医院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反思自己在医疗工作中的表现,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办法。接下来是一些医院工作总结的典型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