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文集读后感(优秀13篇)

时间:2023-11-05 13:45:04 作者:文锋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优秀13篇)

读书后写读后感可以培养我们的写作能力和思考能力,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这些经典的读后感范文,相信会给大家带来新的思考和感悟。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毕业以来,我都一直在乡村任教,至今已有九年。我亲眼目睹了乡村学校师生人数的大幅度减少,加上农村家长对教育的不重视,不免为乡村教育未来的发展担忧,自己也疲态尽显。近来读了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文集,让我有所感悟,也深感惭愧!

《地方教育与乡村改造》这一篇中提到:尤其在穷乡僻壤中的小学有时只有一位教师,更觉得单枪匹马不能有所作为。他们说:“教师岂能唱独角戏?”说这话的人忘记了他们的四周都可以找着同志。孔子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又说:“德不孤,必有邻。”陶行知先生说的这些话解决了我的思想问题,也让我重新认识到了教师坚守的意义:不管外部条件如何变化,只要我们每一个人是一团火,记住我们是一名人民教师,朝着梦想的方向去努力,也定可成燎原之势,为乡村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也就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陶行知先生认为乡村教育的发展不在校舍的好坏,而在教师的素质上。

县政府对教育的大力投资,使得我县成为国家教育均衡县,学校的校舍等硬件设施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教育局每年都对全县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培训等继续教育。而我们教师自身也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钻研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多读书,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以我们的专业成就孩子的'学业,用我们的能力提高孩子的能力。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行知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把学生培养成祖国未来的合格接班人!

乡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短板,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经济的发展。“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其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我们也应以庄严的使命感、扎实的业务能力,付出自己的爱心助推乡村教育的发展,助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我有幸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在上学的时候老师就就对我们说:是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所以在读书的同时,我还认真做了笔记,做到学有所得。下面我对读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同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行知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行知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作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新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我相信经过我们的努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不愧为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万世师表”。

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以及“创造的教育”的独特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教育事业具有许多现实意义。

他的创造思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大解放,即头脑解放、手脚解放、身体解放、感官解放、时间解放、语言解放;二是“劳力的基础上劳心”;三是“教学做合一”;四是“实验即创造”,创造的本质是活鲜鲜的生命,是活生生的愿望,是在于火一样的热情,是在于探究的兴趣,创造来源于生活的活力、来源于生命的本身。

其中“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它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可见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方法传授给学生,而应该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效果,也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的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并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由此我们体会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的真谛。

作为一名老师,要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每一位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从书上学到的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认真对待每一名学生,认真上好每一堂课,以真正的创新理念去开拓自己的新天地。

在未来的教育之路上,我们联系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理论来看当今的教育改革,仍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他的那些极具时代精神、创造精神,又极富人民教育思想的真知灼见,都体现了当今素质教育的精髓内涵,成为我们不断吸取教育改革营养的源泉,给予我们深刻的启示。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非浅。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近代最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思想家。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教育开拓者。他博大的教育思想,求真的教育实践,行知合一的师德风范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他的教育思想是一种具有创造性并不断发展、不断进步的教育思想。

一、实施爱的教育。

小学老师需要用爱心去温暖孩子,用耐心去理解孩子,用关心去照顾孩子,用信心去鼓励孩子,用细心去观察孩子,这即所谓的“五心”,用“五心”去对待每一个孩子和家长不正是作为一名小学老师的职责吗。

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入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陶行知曾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课程课改确立了以幼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突出了学生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致力于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生活教育从一日活动开始,作为老师,要有生活教育的意识,追踪观察,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回应,让学生在生活中获得经验,丰富情感体验,发展认知,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必要的基础,为学生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所需要的能力奠定最初的基础。

三、实践创新教育。

认真学习了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可以采用的做法是: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用功课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课堂之外的时间还给他们。

陶行知教育思想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是我们学习、研究、继承和发展的永恒的课题,是创造型教师及专业发展义不容辞的责任。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闲暇我有幸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他的很多教育思想、理念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有很大启发。同时也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

记得有这样一则漫画。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是对传统的应试教育极大的讽刺——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陶爷爷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例如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蔼发展。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

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行知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

总之,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同时我们教师所学习所要做的也是丰富多彩的.。我作为一个新教师,更要向陶行知学习,向前辈们学习,多积累知识,多和孩子们相处,和他们做好朋友,而不再只是他们的老师。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寒假期间,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匪浅。

“从做中学”是美国现代著名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杜威认为,“所有的学习都是行动的副产品,所以教师要通过‘做’,促使学生思考,从而学得知识。”杜威把“从做中学”贯穿到教学领域的各个主要方面中去,诸如教学过程、课程、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等,都以“从做中学”的要求为基础。形成了“不仅塑造了现代的美国教育,而且影响了全世界”的活动课程和活动教学。

“教学做合一”是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创建的“生活教育”理论体系中最富有建设性、最具有可操作性的分支理论。“教学做合一”含义是“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是先生,在做上学是学生。”在陶行知先生意中,“教学做合一”实际包括三层意思:一是指方法,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二是指关系,对事说是做,对已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指目标,教育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他同时强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而“做”是根本,是中心。“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的锐利武器。在长期实践中摸索出了“教学做合一”从义到特质到具体方法一整套教学理论,建立和逐步完善了包括“教学做合一”在内的“生活教育”,并使其达到最高水平。由此而产生的丰硕的教育理论著述,被今人编入《陶行知文集》。

“教学做合一”并不是“从做中学”的翻版,陶行知对杜威的继承,也是批判的、改造的、创新的,有的甚至反其道而行之。其表现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实践出真知。杜威的“从做中学”是以本能论心理学思想为基础的,具有明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性质。“从做中学”虽然强调“做”,但把“做”看作是人们的生物本能活动。杜威指出人有四种基本的本能:制造本能、交际本能、表现本能和探索本能。而所谓本能,依他的理解,是与生俱来、无需经过学习、自然会知、自然会能的一种“人性与行为”。由这四种本能的需要产生了人的四种兴趣,即制作、语言与交际、艺术表现和探究发现的兴趣。这些本能与兴趣提供学习活动的心理基础和动力。于是,他把“每天的时光分为四期,叫儿童做下面四件事体:就是游戏、说故事、观察及手工。”他认为这正是儿童的自然本能生长的要素所决定的最好的教学内容。可见,这里的“做”只是一种基于生物本能要求、抛开一切社会基础的“活动”。

“教学做合一”中的“做”却不是这样。陶行知给“做”下的定义:“做”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做”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这就是说,这个“做”是“行是知之始”的“行”,行以求知,强调了“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认为“亲知是一切知识之根本”,这是具有唯物主义因素的。从“晓庄”实验初期开设的“农事教学做”、“家事教学做”、“改造社会环境教学做”等课程,也可以看出“教学做合一”的“做”已经与生活结合,与劳动结合了。这一“做”已广泛包含征服自然和改造社会的丰富的社会生活实践内容了。

第二、“以教人者教已”。

自己便自然而然的格外明白了。”这是对教师素质的具体要求,与“教学相长”的思想也是类通的。“教学做合一”的具体方法中,“连环教学法”之“我教你,你教他,他又教他”,“艺友制”之“要想做好教师,最好是和好教师做朋友”,“传递先生制”之“即知即传人”,“小先生制”之“运动式地发动小学生来做小先生”等等,16都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

由“从做中学”到“教学做合一”,我们不难看到陶行知先生改造旧教育、创造新教育所走过的艰难历程,不难受到陶行知先生敢探新理敢闯新道的开拓精神、勇于实践求真务实的研究作风的教育和感染。虽然“教学做合一”及其“生活教育”理论还有值得商榷的地方,但在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里已经达到了它所能达到的高度,十分难能可贵!就是对我们今天“科教兴国”、“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群众运动以及活动课程与活动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研究也有许多重要的启迪和指导作用。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这个暑假拜读了陶公的教育名篇,激发了我对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与实践的更大的热情。陶行知,毛泽东赞扬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赞颂他是万世师表。他在1943年,创办了《生活教育》周刊,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在生活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教学做合一。教学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阐明怎样教,怎样做,怎样学,教、学、做、应交互运用合三为一,陶行知的理论潜移默化进我的音乐教学中,使我深受启发,现把所读、所想、所悟记录下来。

一、“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认为:教学做是一件事,做是中心,在做上教,在教上学,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他说:是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做,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他以为,做是教学的中心,任何事情脱离了实际不去操作实践,也就失去了学习的真正意义。这种理论的提出,在宏观上给我们指出了教育发展的道路,明确了做才是教学的根本,也是唯一的出发点。我在教授孩子们音乐的同时,也不应该只是为了教而教,而是参与进孩子们的世界,与她们共同享受艺术带来的乐趣和成长。我年年带领孩子们参加县里举行的艺术节,多次荣获县级一等奖,看到孩子们灿烂的笑容,瞬间我的内心被融化了,觉得付出没有白费。孩子们走上更大的舞台,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也很好的检验了我的教学成果。

课堂上充分认可孩子们的能力,给予她们自信心,与孩子们一起练习,一起挥洒汗水,而后享受成功的喜悦。正是我将教学做合而为一,才使我的教育之树结出了一枚枚硕果。

二、“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

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因此我们在教授学生日常学习知识的同时,我们学校的领导班子成员也带领师生共同参与进生活劳动中,做一名志愿者,从劳动中获得感悟和学习。我认为这次生活实践远比学生在课堂上说着如何做一个勤劳的人来的更为实际。

三、实施创新教育。

早在陶行知先生求学于金陵大学(南京大学前身)时,受学校民主自由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已经产生了革旧布新的思想。1915年夏,陶行知先生投身于教育事业,开始将其朴素的创新思想延伸到教育领域,他在发表的文章中论述了第一流的教育家,不是政客的教育家,不是书生的教育家,也不是经验的教育家,而是“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教育家。

今年是我县实施“县管校聘”的第一年,为优化教师资源配置,解决偏远学校师资薄弱的问题,激发教师活力,我镇在中心校校长陈富林同志的带领下,大胆创新,实施了体育、音乐、美术、英语学科到薄弱小学的走教活动,全镇一盘棋。我校音乐、美术学科到疙瘩小学进行走教,每周两节课。我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面对这种新的教育形式,勇于接受,欣喜于新的尝试,但同时又担忧学生群体不同,无法胜任。以前面对的是初中的大学生,我开始搜索小学生适合唱的歌曲视频,学习肢体动作,希望孩子们在上音乐课的时候能够边唱边做动作,加强孩子们肢体的协调性,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领导的举措是一项创新,我的教课也是一次创新。当看到孩子们一副副天真的笑脸时,一切都是值得的。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带给我们的是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使我们学习、研究、传承和发展永恒的课题,陶行知带给我的智慧和启迪犹如一场春雨,让我在音乐课堂上,做出更多的尝试和改变,让我的学生们也享受着如春雨般的滋润和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的教育家、思想家,他的著名的一句名言是“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在他的人生里,这件大事就是为中国的孩子能够读书。

在这本书里,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火烧扑克牌和拆表的故事。

“火烧扑克牌”主要讲的是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下,为了放松心情,开始玩扑克牌。陶行知校长知道以后,十分气愤。为此他专门召开了一次会议,给同学们讲清了道理。同学们听后主动上交了扑克牌,令人没想到的事,他竟然当着同学们的面把扑克牌都给烧掉了。

“拆表的故事”主要讲了陶行知朋友的孩子非常喜欢拆东西,甚至连家里新买来的表也给拆了,这令他妈妈很生气,特别想把他的“坏毛病”给改掉,甚至还经常动手打孩子,陶行知校长知道后便专门来到朋友家,告诉他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但不能阻止孩子,还要特别培养孩子的这一爱好,说不定还能培养出一个中国的小爱迪生呢!

这两个故事给了我深深的感触,那就是:一要充分利用时间读书学习,以免造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后果,二是告诉家长们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要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来培养和发展孩子,而不是阻止孩子。

多么优秀的校长啊!多么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啊!我多想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读一读陶行知校长的故事啊!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最近,我阅读了名著《陶行知文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

陶行知,现代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中国民主同盟主要领导人之一。他,引领我们学习做真人;他,教育我们要有独立自主的能力;他,指引我们不断前进。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他的平易近人、热爱学生,在书中处处能感受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意义。自从阅读了《陶行知文集》之后,我便不忍释卷,书中那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吸引着我,那一句句动人的名言震撼着我。

“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 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蔟缤纷。

一、实施爱的教育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的真实写照。爱的教育是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一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对后进生应有要有一颗爱心,它不埋在胸膛里,而应擎在手上,高高举起,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时时感觉到。老师对后进生更要倾注真诚的爱心,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集体的温暖,从而树起生活的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献身教育的品格、“爱满天下”的高尚情怀,发扬“因为差,更要抓”“因为差,更要爱”的敬业精神。

陶行知是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他以蕴含丰富的教育思想宝库,为我们提供了教育的理论和方法,给我们以启示和教益。“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毕生追求的教育真谛;“热爱每一个学生”这是陶行知的人生言;“为了孩子,甘为骆驼。干人有益,牛马也做”。

在爱的教育中,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用爱的情感帮助学生塑造人格。如开展“我与父母通信”活动,使学生们感受父母的爱,从而培养学生爱父母、爱他人的情感。情感是理智的基础,善良的心和爱他人、爱祖国的情操也是创新智慧的心理基础。

二、实施生活教育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内涵十分深广,而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主线和重要基石。陶行知提倡生活就是教育,就是教育的内容。他的生活教育从内容上看是动态的,随环境和不同受教育者的变化而变化。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的观念相当明确。根据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论“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事怎么做。就怎么学,就怎么教”,而教学的中心是“做”即实际生活。那么,什么是“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也是他的'教学论。其含义极其丰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它是生活的说明。”陶行知说:“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学生拿做来教,乃是真理;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从广义的教育观点看,先生和学生并没有严格的区别。……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因此,教学做是合一的。” 其次,它又是方法的说明的。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因此,教学做是以做为中心的。“教学做合一”,是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上的具体运用和发展。它改变了教师只管叫,学生只管学的分割状况;改变了学生从属于书本,是读书的现象;改变了学习与实践的学用脱节现象,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性的紧密结合,以生活为中心进行教学,为了解决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而去学,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新的生活。陶先生这种以生活为中心,实行教学做高度统一的思想,在教育的目的上,保证了促进人才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首脑并用,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新一代人才。

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这一至理格言,这是我们“教书育人”的永恒主题。在市场经济、竞争的年代及世界风云突变的情况下,“教人求真”更具有现实意义。其意义有二:第一,“知行统一”。我们的教育归根结底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什么?这是揭示了教育目的的真谛问题。这里要强调的是,我们在注重知行(德、智)统一的同时,不可忽视学生的心理体验,即如何使学生知行达到和谐统一,真正使学生达到“学做真人”,成为真、善、美的人。我们知道,从知到行是一个复杂的品德的心理过程,当代的青少年思维活跃,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就会思考“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于是,人生观的问题便随之产生。对于他们来说要把人生发展近景和远景正确结合起来思考,形成成熟的心理是十分困难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应担负起应尽的职责,帮助、教育和引导他们树立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以及在这种人生观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道德、品质、意志。第二,探索真理。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时代,学生所接触的信息及更新的知识,瞬息万变。面对这些,学生既感兴趣,又难以招架。兴趣是对真理探索的钥匙,但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被各种难以解决的问题所困惑,被各种非本质的自然现象所缠绕。这种困惑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的正确的引导和正面的鼓励,当学生经过艰苦的学习,解决了各种难题,认识了事物的本质,就会产生兴奋感,这种兴奋感是学生对困惑感的否定和对学习探索活动的肯定,由此带来的喜悦和欢乐体验可以酿造一个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进一步强化其探索行为,从而激励自己继续进行新的创造。

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育,善于开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探索的兴致,教师是一个活的教科书,学生从“活”的书中能感受生活,感受生命。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读书节,学校给每位老师发了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文集》,读罢这本书,我受益匪浅。他是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他以“以教人者教已”的方法来对待“教育”和“生活教育”;他以睿智的目光、哲学的视野、博大的胸怀,用温情、智慧和爱诠释教育的真谛。对于我们这些教书匠来说,无疑是最明亮的指路灯。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是无法教育好学生的。对学生的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按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让学生每天进步一点,每天都有成功的喜悦。但是,若教师只爱一部分学生,就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这种爱是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不是教师应当具有的真正的爱。所以,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爱。教师爱学生,才有教育,学生爱教师,才能教育产生效果。

教育本身就必须是诚实的、追求真理的。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千教万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化学老师为促使学生仔细观察,用手指头蘸了(其实没蘸)了蓖麻油尝了尝,之后让学生跟着做------本书中美国的教师也做了类似的事:花一节课的时间考试教师叫给学生的错误的东西,然后再在试卷上画上0分,让学生明白老师讲的也不一定是对的,要用自己的头脑思索,思索之后对的才值得去坚持,不要人云亦云。教育和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要教会学生探究。

近年来很多老师“信课件”、“信教学时尚”、“信课改新潮概念”、“信评价标准”、“信应试指挥棒”,惟独缺失了自信力。适当的使用课件、课改理念、评价标准等等也都是教学所必要的,但教师断不可忘却自信力的培育与发掘。

(一)要努力。路遥说:“人处在一种默默奋斗的状态时,思想就会从生活的琐碎中得到升华。”的确如此,人归根结底是精神的存在物。当夜深人静,万赖俱寂时,我们会在心底响起清脆的声音,直扣心灵,追问每个当下的日子究竟有何意义。虽然,我们似乎难以握住生命的真理,但当我们努力于一份自觉有意义的事物时,我们的心就多了份安定,少了份浮躁与空洞。要激励学生多读多写,语文教师就得多读多写,读好,写好,在读书做文中享受语文。如此才能将这份兴趣、热情与方法与学生分享,让学生受其感染,亲其师,信其道,走上热爱语文的路途,终身受益。王尚文先生在《走进语文教学之门》中说:“教师所能教给学生的只有自我。”我明白先生的意思是教师要比学生更可教才行,唯教师学好、学实,才能将所学之得与学生分享,否则只能是“水中捞月”一场空而已。钱梦龙在其新著《教师的价值》)中也说:“老师自己爱读书、会读书,才能教出爱读书、会读书的学生。”因而,做教师,首先自己要努力。

(二)要是思考。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作为语文教师,仅有阅读与写作本身还不够,需有理性的反思,在反思中沉淀,在反思中烛见理性之光。诸如语文教学的性质之争(工具论、人文论,亦或两者兼顾),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否统一为正确理解并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都是值得每个语文教师思考的问题;再如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等问题,都是语文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生活在灾难深重的半殖民、半封建的旧中国的陶行知先生,不愧为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实践家和伟大的实践教育家,他毕生致力于人民的教育事业,为改革中国教育,创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教育"的理论体系,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虽然时代在进步,教育在发展,但是你会发现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至今仍闪耀着夺眼的光芒,具有十分重要的现代价值。当我第一眼翻看书本的时候才知道原来本书都是陶行知以信件的形式跟其他友人探讨教育而留下的宝贵资料,有种重现当时陶先生为教育事业忧心忡忡的心,也让我们读者深切的感受到陶先生对教育事业的贡献和亲力亲为。

书里有设计到陶先生对新中国成立后教育的发展的看法、有对如何创办学校的建议、有对发展平民教育的肯定,在这里我主要谈谈书中的一些跟我自身教师发展有关的感想。

1919年2月,陶先生研究了当时的教育现状,把教师分为大致三种。第一种教师:只会教书。这种教师把学生当成了书架子、字纸蒌,书上的东西一锅儿往学习脑袋里装;第二种教师:教学生。这种教师所注意的中心已从书本移到学生上,果然比第一种好,是一种进步,然而学生仍然是被动地学习,被动地接受知识;第三种教师:教学生学。这种教师要教会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要学生学得"自得",学得"自动"。对照每一位教师,自己属于哪一种教师呢?的确值得大家深思一番。而这一点学军中学的老师做的甚好,一个学生不知道原理他不肯就这么死记硬背,他非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再者是老师也有一定要教学学生如何学习的冲劲,他们也不屑于只教学生知识点,他们课堂贯穿的更多的事知识学习的方法,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的掌握自然很快,要是以后我们的学生没有强烈的求知欲,那我们该如何操作?这个需要我们去好好深思。

陶先生又说:教的法子必须根据于学的法子。教师不能只管自己教,要让教的法子自然根据学的法子。要学生怎样学就须怎样教;学得多教得多;学得少教得少;学得快教得快;学得慢教得慢。陶先生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所要倡导的——"因材施教"吗?。而我们现今的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主要就是为了高考,无法做到全面的素质教育,所以我们的因材施教也只能是高考方面的因材施教,所以依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可以适当的划分几个行政部,让弱的学生接受慢进度的教学,课后完成更加基础的习题,而学习能力好的同学自然是进入快节奏的班级,因为书本上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学生学习的渴望了。在这里我们要跟家长沟通好,学习能力差的孩子放在快节奏的环境里只是越学越没乐趣,最后丧失学习兴趣,在慢节奏的班级里不代表孩子差,而只是一个过渡。

在"教学合一"的理论中,陶行知先生还强调:先生不仅要拿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他认为,教师不是贩买知识的,教师自己的知识也会陈旧的,自己也要进步。一方面教师要指导学生,另一方面都是也要不断研究学问,就能时常找到新理。陶行知这一思想不也就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教学应该是——"教学相长"吗?。

陶行知的"教学合一"的教改思想,强调的就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在他杜威教师那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基础上的新的突破,这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陶行知的教育理论很值得我们教师反复斟酌,我想每次阅读都会带给我们全新的感悟。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我多次阅读《陶行知文集》这本书,可每读一次,都会有新的体会和感受,在简简单单的字里行间中,我看到了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为了教育而鞠躬尽瘁的身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什么能让陶行知先生拥有如此博大的胸怀?“爱”,爱学生,爱科学,爱教育,爱真理,爱人民。因为爱,才能做到“为了孩子,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因为爱,“教师乃一门快乐之事业”,如孔子,一生诲人不倦,至于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我很高兴我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我也深深地爱着我的学生。因为爱,我的学生们有的活泼机灵,有的腼腆内秀,有的乐观开朗,我能在每个孩子身上发现他的闪光点,找到他的优点和长处,我能为他们所取得的每一个进步欢呼鼓舞。老师的爱,是公平、公正、真诚的爱,爱每一个学生,以耐心、平等、关心、微笑、解惑、鼓励种种方式体现爱,如涓涓细流,渗透进每个孩子的心灵。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人,即真、善、美的人。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负面问题也随之增加,我们的孩子在人生发展的道路上,面对眼前的许多诱惑,会形成什么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需要老师及时帮他们指引方向。我们教师要摘掉“教书匠”这顶帽子,做一名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就要教会学生做真人。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这句话精辟、生动,初读让我忍俊不住,细细品味下来,却是感触良深。想起孩子们讲的小故事《小马过河》,小马第一次过河,在河边惴惴不安,老水牛对它说:“孩子,你过去吧,水浅得很,刚到小腿肚而已。”树上的松鼠喊到:“危险,不能过,前两天我的兄弟就被淹死了。”最后,小马摸索着自己蹚过了河,水刚好到它的大腿。小马以自己的行动得知它能不能过河的事实,“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有了行动,才有知识,在此基础上,我们培养创新精神。

陶行知文集读后感

作为一名教师,多读些教育著作,多了解些教育理论是不可获缺的。利用假期时间,我阅读了《陶行知文集》,从中受益匪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陶行知先生的一句名言,意即学高才能为人师,身正才能为人范。他道出了作为一名合格教师,除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较高的文化水准外,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应有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的道德品质,不仅是规范自己行为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用于教育学生的需要。教师职业的特殊在于育人,不仅用自己的学识育人,更重要的是以自己的道德育人;不仅通过自己的语言去传授知识,而且要用自己的灵魂去塑造学生的灵魂。

陶行知先生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一生以身立教,辛勤耕耘,培育桃李,为人民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是啊!在学生面前,教师是一个榜样,是一本书,是一幅画,教师良好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风尚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最重要的因素和力量。学生的语文学习仅仅靠阅读课本中的文章,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加他们的阅读量,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我始终在不断摸索、尝试:

(1)、给他们推荐好书,甚至到少儿图书馆给他们借书,而且当前畅销的儿童读物,适合青少年的优秀书刊,我都买来或借来读,以求和孩子们找到共鸣,有共同谈论的话题。这样一来,孩子们感觉老师和他之间的距离在缩小,在班级中掀起了一股读书的热潮,互相“攀比”,看谁读得书多。借机开展读书交流会、讨论会,使读课外书常态化、自觉化。

(2)诵读经典的古诗文。老师教学时的出口成章,让学生深深地折服,发自内心想像老师一样多背古诗文,自主学习自然就落到了实处。在作业不多的情况下,坚持每周背诵2—3首古诗,积累内化。

(3)优秀的名家名篇,不是太深奥难懂的鼓励学生背诵。如朱自清的《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那清新的文字,诗一般的笔调,背着背着,学生就完全融入了这充满生机和活力,充满希望的春天里。

相关范文推荐
  • 11-05 幼儿园教学工作总结大班(专业18篇)
    幼儿园工作总结是一个评价和改进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以下是一些优秀的幼儿园工作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和借鉴。本学期的工作即将结束。在我班三名教师的
  • 11-05 办公室内勤转正申请书(优秀15篇)
    无论是申请职位还是申请学校,更多申请书都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优势。下列申请书概述了一些成功申请者的思路和写作技巧,对你的撰写会有所启发
  • 11-05 商务英语毕业论文总结(汇总16篇)
    毕业论文是对所学知识的系统性总结和运用,是评价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最后,请大家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迈出写好毕业论文的第一步。第一章引言。1.1研究背景
  • 11-05 干部跟班培训心得体会篇(通用20篇)
    培训心得体会要结合实际情况,突出自己在培训过程中的经验和启示,体现个人的独特见解和思考。在以下范文中,你可以看到一些精彩的培训心得,希望对你的写作有所帮助和启发
  • 11-05 劳务需要安全协议书(精选18篇)
    在劳务行业中,人们可以选择不同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以适应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下是一些关于劳务合同和劳务法律法规的解读和案例分析,供大家了解和参考。甲方:乙方:甲
  • 11-05 小学生出市申请书(热门14篇)
    一份好的更多申请书可以突出申请者的独特之处,使其在众多申请者中脱颖而出。以下是一些成功人士的学习经历和故事,希望能够激励大家更加努力学习。敬爱的少先队组织:我申
  • 11-05 简易餐厅合同协议书(实用15篇)
    合同协议的签订是对商业行为的正规化和规范化,有助于减少合作中的不确定性。以下是一份合同协议的样本,可根据您的需求进行修改和定制。甲方:身份证号码:住所:乙方:身
  • 11-05 学校社团工作总结小点(通用21篇)
    一个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工作情况的回顾和评价,它有助于我们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计划。在以下的月工作总结范文中,作者突出了自己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
  • 11-05 奋斗青年教育心得体会(汇总16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和表达能力,为自己的人际关系建设奠定了基础。以下是一些年轻人的心得体会,他们对于成长和人生的思考和总结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共鸣
  • 11-05 幼儿园家长会学心得(模板18篇)
    家长会是推动学校改进教学和管理的渠道,促进学校发展和进步。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家长会的经典范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写好家长会。自我们小时候起印象中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