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热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案例17篇)

时间:2023-10-29 11:16:44 作者:雅蕊 最热陶渊明归隐心得体会(案例17篇)

心得体会可以记录下学习或工作中的点滴收获,让自己有更多的成就感。在这里,我为大家精选了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的写作灵感。

读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一个名垂千古的文人墨客。他的诗文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人性的思考。作为一名读者,我们从陶渊明的作品中,沉浸在他对世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洞察之中,也受益匪浅。通过读陶渊明的作品,我领悟到了一些人生哲理,这对我个人的成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深刻体会到了自然的力量和美好。他的诗文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在他笔下,山水描绘得如此生动,花草树木充满了生命的力量,动物们也有了自己的灵性。通过陶渊明的作品,我深刻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巨大的能量。这让我明白,自然是我们的朋友,我们需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够真正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告诉我,一个人应当追求真理和善良。陶渊明的诗文中,他对人性的思考和对伦理道德的追寻,让我深受启发。他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追求真实的情感和纯净的感情。这让我明白,纵使世事变幻,我们仍然应该时刻坚守自己的内心和价值观,追求真理和善良,才能够真正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还教会了我如何面对挫折和困难。在他的诗文中,我看到了他对人生坎坷的描摹和对困境的思考。不论是身处逆境还是生活不如意,他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这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告诉我,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相信自己,相信未来。困境只是人生旅程中的一站,只要我们坚持前进,就一定能够跨过这个臻。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为我提供了一个思考人生的角度。通过他的诗文,我看到了他对人生的温情与浪漫、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他用他独特的方式描绘了人生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给了我很多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通过他的作品,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追求物质的成功,更在于从心灵深处去寻找和追求心灵的满足和人格的完善。

综上所述,读陶渊明的作品让我受益颇深。他的作品不仅赋予了我对自然的深刻观察力和感知力,而且引导我认识纯真善良对人生的重要性,激励我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保持坚定的信念并积极面对。他的作品还教诲我从更宏大的角度去思考和认识人生。读陶渊明的作品如同沐浴在春风中一般,让我的内心得到了净化和提升。我将继续阅读他的作品,追随他的足迹,不断向他学习和进步。

陶渊明集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古代文学家,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田园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田园牧歌为主题,充满着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陶渊明集》是陶渊明的一部代表作,它包含了他的大部分作品和思想。读完《陶渊明集》,我深受感动,并对生活和人生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下面我将从诗歌的美、田园的乐趣、人生的感悟、行持的修养和对天人合一的追求等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陶渊明集》的体会和感悟。

首先,读《陶渊明集》使我感受到了诗歌的美。陶渊明的诗歌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诗歌,他将自然界的美景、动人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得淋漓尽致。例如,他在《桃花源记》中描绘了一个宛如人间仙境的桃花源,读者读后感觉如同亲临其境。这些诗歌作品使我领悟到了诗歌的力量,它不仅能带给人快乐和美好,还能引导人们思考人生的意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到了田园的乐趣。他深深热爱着田园生活,用诗歌将大自然的美景和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出来。他在《归园田居·其二》中写道:“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田日边扉。”这些诗句让我感受到了宁静与自由,我仿佛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怀念起小时候在田间地头玩耍和享受大自然的乐趣,我也渴望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田园。

第三,读《陶渊明集》让我体会到了人生的感悟。陶渊明的作品中,不乏对人生的思考和对世态的批判。例如,他在《归园田居·其三》中写道:“灼灼桃李花,无言理芳菲,夫人生得意,须尽欢而散。”这些诗句表达出他对人生短暂和欲望无穷的深刻认识。通过陶渊明的作品,我学会了思考人生的意义,明白了过度追求欢乐和物质是无法获得真正幸福的。

第四,文集中也包含了陶渊明对行持的修养的思考。他在《归园田居·其一》中写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这句名言道出了他对于人们行为准则的看法。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善行为准则,无论多么细微的好事都应该去做到,而不应因为善行微小而不去做。这种高尚的道德情操让我对陶渊明产生了深深的敬意,也激发起了我自己对于修养和行为准则的思考。

最后,陶渊明追求天人合一的理念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在《饮酒·其二》中写道:“机杼一脉落,青山尽可攀。”通过这些诗句,他表达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他认为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实现幸福的关键。陶渊明的诗歌使我明白了人类与自然的关系,也唤醒了我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通过阅读《陶渊明集》,我深深感受到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人的卓越才华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他的作品使我对诗歌、田园生活、人生哲学、行持修养以及与自然的和谐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读《陶渊明集》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美好的田园风光,还启发了我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陶渊明的作品将继续在我心中发出光芒,并让我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找到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官员,他的诗词和文章一直备受推崇。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他的文字中融入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对人性的观察。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深受启发。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关于陶渊明心得体会的五个方面。

第一段:自然的热爱。

陶渊明的作品中处处都能感受到他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他热爱山水,热爱花草。他观察细致入微的自然景象,用诗意的文字将它们描绘得栩栩如生。他所表达出的爱自然的情感,让我意识到自然的美丽与丰富。陶渊明所书写的自然景色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多的是从内心中流露出来的个人情感和内心的抒发。

第二段:对人生的思考。

陶渊明的作品中融入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他以生、老、病、死为主题,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他在《饮酒》一文中写道:“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这句话表达了陶渊明对人生重要性的思考。他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入思考,告诉我们活在世上应该有自己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第三段:独特的个性。

陶渊明的文字中融入了他的个性。他的文字流畅而洒脱,富有情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时不拘泥于形式。他的文字中常常带有一种自由和不拘一格的特点,这也是他个人特色的体现。他的诗词表达了他内心的感受,他的文章告诉了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自己的独特个性。

第四段:对人性的观察。

陶渊明的作品中,他对人性的观察非常独到。他通过对人物形象和行为的描写,以及对人性的剖析,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人性的复杂和丰富。他的作品中,有善良的人,有固执的人,有鄙视他人的人等等。他并未对人性进行评论,而是用自己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出人性的多样性。他的观察让我明白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第五段:人与自然的和谐。

陶渊明的作品中透露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他尊重自然,热爱自然,将自然视为一个可以安放灵魂的归宿。他通过对山水风景的描写,展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他的作品让我明白到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触摸到生活的美好,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结尾:

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感受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然的美丽与人性的多样性。陶渊明的作品中融入了他独特的个性和对人性的观察,他的文字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他的作品中流露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让我们明白到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真正找到生活的美好。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们可以从他身上汲取灵感和力量,找到自己内心的归宿。

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农学家。他不仅在文学创作方面有着卓越的成就,而且在农学方面也有一定的造诣。通过阅读陶渊明的作品,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他的心得和体会,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宝贵的智慧。以下是对“陶渊明心得体会”的一些个人感悟。

第一段:陶渊明的独立思考精神。

陶渊明是一位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人。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追寻。他不仅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自己的宁静,也通过对自然的观察和思考,洞察了社会的弊端。陶渊明的独立思考精神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判断力和思考能力,不能盲从他人,要以独立的眼光看待问题,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第二段:陶渊明的清廉公正品质。

陶渊明以其清廉公正的品质而闻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权势的痛斥和对清廉公正的呼唤。陶渊明对贪污腐败现象的深刻批判,使我深受震撼。陶渊明的清廉公正品质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保持自己的正直和真实,不受外界诱惑和贿赂。只有如此,才能做到公正无私,成为一个真正的有责任感的人。

第三段:陶渊明的勤劳朴实态度。

陶渊明在农学方面的造诣也是令人敬佩的。他对于农事的研究和实践,无不体现出他的勤劳朴实态度。陶渊明深知,只有辛勤地耕耘,才能获得丰收的果实。他的勤劳朴实态度告诉我们,在任何领域,都需要我们付出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成功。同时,他的勤劳朴实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追求。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土地的热爱和对丰收的渴望,这种朴实的情感和态度深深感染了我。

第四段:陶渊明的劝学思想。

陶渊明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和学习。他认为,唯有通过学习和思考,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因此,他在他的作品中不断呼吁人们要注重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陶渊明的劝学思想告诉我们,学习对于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至关重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思考能力。因此,我们应该珍惜学习的机会,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第五段:陶渊明的乐观人生态度。

陶渊明以其乐观的人生态度而闻名于世。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人生的积极向上的态度。他相信,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和困难只是一种过程,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结果。陶渊明的乐观人生态度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应该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迎接成功的到来。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心得体会深深地影响着我。他的独立思考精神、清廉公正品质、勤劳朴实态度、劝学思想和乐观人生态度,无不激励着我追求进步和追求真理。我希望能够像陶渊明一样,始终保持内心的正直和真实,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永远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样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和明亮。

对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真诚与宁静。他的诗歌和散文深受后世影响,使人们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在阅读陶渊明的作品过程中,我对他的心态和人生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在我看来,陶渊明不仅是一个杰出的文学家,更是一个有着独特人生哲学的智者。

首先,陶渊明通过他的作品向我们阐述了一个追求真诚的人生态度。在他的诗歌和散文中,他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深深厌恶和内心的痛苦。他宁愿选择退隐山林,与大自然为伴,过简朴的生活。这种真诚和朴素的追求值得我们深思,陶渊明给我们上了一堂深刻的人生课。他让我们明白,成功和名利并不是人生的终极目标,真诚和内心的平静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意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倾慕。在他的诗歌中,经常可以见到他描绘起伏的山岭、清澈的溪流和花草树木。这些描写不仅展示了他对美的追求,更蕴含着他内心对大自然的敬佩之情。陶渊明崇尚自然,追求与自然的和谐,他相信大自然能够带给人灵感和平静,因此他喜欢融入自然的怀抱。他的作品也鼓励我们去欣赏自然的美,以及珍惜我们与自然界的关系。

第三,陶渊明的作品揭示了他对人性和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力。他通过对人性的观察和分析,深入探讨了人心的善恶之辩。在他的作品中,他描绘了君主的贪婪和腐败、精明的商人以及愚昧的百姓。他用敏锐的眼光透视了人性中的弱点和欺骗,使我们更加警觉并思考我们自身的行为。陶渊明的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艺术形式,更是他对社会的关怀和忠告。

接下来,陶渊明的作品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他注重了个人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的作品教导着我们应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传达了他对于个人责任的强调。他告诫我们修身齐家后才能治国平天下,在个人层面做好自己的事情,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陶渊明的作品激励着我们积极面对生活,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安慰。在他的作品中,他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和对生活不易的痛苦。他的作品鼓励我们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在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他的寄托和写作能力使我们感受到人类共同的忧伤和喜悦,让我们看到生活中美好的事物。

总之,陶渊明的作品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更传递了他对追求真诚与自然的人生态度。通过阅读他的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智慧,从而对生活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他的作品引导我们正视内心,思考人生的真谛。陶渊明的心态与人生观无疑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示和启发,他的作品值得我们深入研读和品味。

对陶渊明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以其崇尚自然、热爱乡土的作品而闻名于世。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深深感受到了他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感悟,对于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我有着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一种安慰和宽慰的感觉。陶渊明讲述了他离开繁华都市,选择隐居山林的故事,这种追求真实与宁静的生活态度让人心生向往。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人们经常感到压抑和疲惫,而陶渊明的作品则给人一种长在乡村、亲近自然的感觉。他所描述的山水田园风光让人感到一种宁静与美好,仿佛能够抚慰人们的心灵。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总能找到内心的平静和慰藉。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深刻领会到了他对于人生的深刻思考。陶渊明提倡散淡的生活方式,他认为人应该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的平静。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于世事变幻无常的思索,对于人生的虚无和无常的洞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诫了人们需要珍惜眼前的生活,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只有心静时才能够体会到真正的幸福。

此外,陶渊明的作品也展现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对于人的善良和邪恶有着独到的见解,他善于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表达并反映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他的作品中描绘了许多人物形象,他们或是守志篇,或是闲游篇,或是悲怀篇,他们的形象鲜活而深入人心。他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世态人情的真实和人性的多面性,使人们能够更加真实地认知和理解自己。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我带来了一种对于生活和自然的敬畏之情。陶渊明深爱着大自然,他将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的作品中透露出对于自然界的敬佩和对于生命的尊重。他渴望能够与自然和谐相处,他追求的不只是自我与自然的平衡,也包括了自我与社会的和谐。通过他的作品,我深深体会到了大自然的伟大和宏伟,生命的可贵和奇妙,以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亲善和和谐。

在读陶渊明的作品时,我被他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感悟所折服。他的作品让我感到欣慰和宽慰,给了我以安静和宁静的感觉。他对于人生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让我受益匪浅,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的内心世界。他对于自然的敬畏和对于生活的热爱,让我重新认识了大自然的博大和生命的奇妙。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许多的心得体会,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内心,使我对于生活和人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乞食陶渊明

初入世界,我们对于现实社会的冷酷和无情充满疑惑和不解,而我们也常常陷入一种颓废和灰暗的情绪中,若能用一种朴素而真挚的态度面对生活,我们便能淡化犬儒主义的颓废,迎接积极向上的人生。在古代文学中,有着一个乞食的雅士——陶渊明,他以朴素而真诚的生活态度取得了人生的真谛并感获生命的智慧。今天,我们就一同以陶渊明乞食的身份探索,领悟他的人生哲学与境界,找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段:细读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带来的哲思启示。

在《归去来兮辞》一篇中,陶渊明以“归去来兮”为主题,用朴素而深刻的语言,表达出了自己对于现实社会的反思和对于内心深处归宿的渴望。在咏史怀古的基础上,表达了对人生本质的思考。作品中不同寻常的诗歌形式和缤纷的意象裹挟着陶渊明对内心广阔的思考,清晰地折射出一种回归本真,对自我打造的人生设计观。而我们也能从中深深获益,明白回归本真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段:善化苦痛,从“乞食”中体悟人生的真谛。

陶渊明之所以能取得生命的智慧和价值,不仅在于他的文学才华,更在于他内心的慈悲和善良,一颗还原本真的心。在《归去来兮辞》中,他讲述了他乞食的经历,而在这过程中他并未沉溺于物质的匮乏和痛苦,反而从中领悟到了珍视生命的真理。他用做人的内涵,成为了他安身立命的根基。我们也可以从中领悟,善化苦痛,追求一种包容和超越的人生哲学与境界。

第三段:以慈悲心温润世界。

陶渊明不仅关注自己的人生,更以慈悲和温润的心态,关怀他人的生命。而正是这种内心的滋养,赋予了他朴素而真挚的文学特色。读陶渊明,感受到内心的升华,面对世界的冷酷与无情,我们需要以慈悲心对待世界,用善良和关爱温暖他人、温润自己,成为一个温暖的人。

第四段:在自然中寻求心灵的寄托。

陶渊明在《归去来兮辞》中,向我们表达了一种寻求心灵寄托的精神。他不仅通过乞食和归隐来避世只羡仙鹤,更从自然中寻求生命的内涵。他寄情山水间浑然天成之美,从中汲取生命的奥秘。而我们也可以从中明白,自然是我们理清思维和情感的最佳舞台,我们可以在自然中寻求自我并进而汲取生命的经验。

第五段:生命的智慧,浸染我心。

生命是一份馈赠,是一份值得格外珍视的礼物。陶渊明从生命中领悟到了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获得了精神上的丰盈。他以文学和哲学创作为自己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用文字和书卷中描绘出他对人生、社会和生命的理解,用别人的眼睛看清自己的心。而我们也应如同陶渊明,认真思考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意义,去领会他对待生命的态度,给自己的人生添加一份智慧和珍视。

结尾:在陶渊明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平和安详的人生质感。通过他朴素而深刻的笔触,我们领略到了生命的馨香,也深切意识到了生命的宝贵。知道了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和如何去珍视这份生命馈赠。所以,我们应当用陶渊明的生活方式去探寻属于自己的人生,去追索生命本真的意义,做一个温暖、开朗,自适应的人,让生命更加精彩。

陶渊明辞官归隐作文

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喜欢陶渊明固守寒庐,寄意田园,超凡脱俗的人生哲学,以及他冲淡渺远,恬静自然,无与伦比的艺术风格;同时对陶渊明归隐田园的原因以及他的隐居生活情况表示关注或进行研究分析。下面结合陶渊明的诗歌试对此作出探讨。

一、陶渊明少年时受家统和儒经的影响,怀有兼济天下大济苍生的壮志。但是,由于门阀制度的存在,庶族寒门出生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官权位的垄断,在这样的情况下,陶渊明的理想是难以化为现实的,他理想的梦幻注定会破灭。陶渊明直到二十九岁的“高龄”才出仕为官,但终其一生,他所做的也不过是祭酒、参军、县丞一类的芝麻小官,不仅壮志无法施展,而且不得不在苟合取容中降志辱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委蛇。到他三十九岁时,多年来的经历使他的思想发生了质的变化,他开始转向躬耕自己自足,追求心灵的宁静与澹泊。此后,他又为彭泽令,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上任八十余日就解印挂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他仕途的努力和曾经的彷徨,义无返顾地走上了归隐田园之路。自四十一岁归隐田园之后,陶渊明确确实实享受了一段“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田园乐趣。然而书香门第出来的陶渊明毕竟不是稼穑的好手,“开荒南野际”的辛勤也未必能使他过上衣食无忧的小康生活。义熙四年在陶渊明四十四岁时,一场灾祸更使得他全家一贫如洗。这年夏天,诗人笔下洋溢着生活气息的“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被一场无情的大火烧光了,全家只好寄居在船上,靠亲朋好友的接济过活。永初三年(422年)陶渊明五十八岁时生活已近绝境,其情状反映在《有会而作》一诗中,“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长饥。菽麦实所羡,孰敢慕甘肥!”元嘉四年(427年),诗人贫病交加,在其《挽歌诗》中第二首自挽诗中,诗人对死后可以“鼓腹无所思”的幻想读来让人心酸:“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觚。春醪生蜉蚁,何时更能尝。肴案盈我前,亲旧哭我傍”。元嘉四年(427年)十一月,六十三岁的陶渊明黯然瞑目。

二、关于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人们习惯于从社会大环境崇尚隐逸之风和他内儒外道的思想去解释。其实,抓住陶渊明五次仕宦经历,历史地具体地去分析他为何隐退守拙的原因,可以得出一些新的认识。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使然。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的品格。陶渊明隐逸性情的形成,应当说与东晋士族文人这种普遍企羡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风尚不无关系。就是这种崇尚自然、悠然洒脱的天然禀赋,使他不堪“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最终挂官归田。他写了《归去来兮辞》,在诗中他十分坦诚地讲,就任县令,是为生计所迫;之所以辞职,是因为“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超然的性格使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违心地逢迎上司而混迹官场了。在《归园田居》中,诗人歌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短短几句,对仕途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因“质性自然”“本爱丘山”,视仕宦之途为樊笼的陶渊明,终辞职归隐,抛离尘杂,返归自然。陶渊明归隐田园不仅要与他率真的个性结合考虑,更要从广阔的政治背景以及他的仕宦生涯去体察,他的入世与出世可以说都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陶渊明虽最终解职归田,但他少壮时,却是有一番建功立业、兼济天下的思想的。在《饮酒》《杂诗》等诗歌中,他曾道:“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表明了他并非一开始就有出世的想法。他出生于世代官宦的家庭,又是元勋之后,也曾期望在仕途中有所进取,在政治上有所作为。但他所处的东晋末年时局动荡:宗室内部的斗争,军阀对政权的野心,不断引起血腥的杀戮乃至激烈的火拼。这种社会**不仅给人民带来灾难,同时在社会上层也造成严重的不安感。这使陶渊明的政治雄心不得不有所消减。另外,在这种权力争夺之中,一切卑污血腥的阴谋,无不打着崇高道义的幌子,这使秉性真淳的陶渊明也难以忍受。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二十九岁的陶渊明第一次出来做官,到四十二岁挂冠归田共十三年。这期间,陶渊明一直处于“出世”与“入世”的矛盾斗争中,这在他的诗中多有体现。在《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等诗中,他叹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聘”,诗中蕴籍着诗人太多的失望和悲慨,可以看出诗人也曾为是否归田有过痛苦的徘徊和犹豫,但终究“爱丘山”的夙愿压倒了“逸四海”的猛志,他终于找到了他最终的路——归隐田园。所以说,他的归隐是社会现实使然,是他的思想与社会现实无法调和的结果。

三、从陶渊明归隐后的生活来看,陶渊明的归隐不同于东晋时借归隐买名邀誉的其他隐士,他是真隐,是一种人生的选择,是一种对“举世皆浊”、“众人皆醉”的厌恶。且看陶渊明一生大致经历:始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后仕职于桓玄、刘裕、刘敬宣的幕下,最后任职彭泽令八十余日,因不肯为五斗米向乡里小人折腰,毅然辞职归耕田园。后有人劝他再度出仕为刘宋王朝服务,他宁愿贫病交加,穷困潦倒也不愿再涉官场。可以说,陶渊明归隐得真守拙得真。在《归园田居》、《饮酒》等诗中,诗人对自己归隐后的生活作了描写,“白日掩柴扉,对酒绝尘想。时复墟里人,披草共往来。相见天杂言,但道桑麻长。”“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些别人都瞧不上眼的乡村、平凡的事物、乡间生活,在诗人笔下却是那样的优美、宁静,显得格外亲切。归隐后的陶渊明还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这使得他的田园诗更具劳动生活气息。《癸卯岁始春怀左田舍》《归园田居》《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等,都描写了诗人参加劳动的情况:“在昔闻南苗,当年竟未践。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癸“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晨出肆微勤,日人负来还。”“温原长如此,躬耕非所叹。”在早出晚归的辛勤耕作中,诗人与劳动人民的关系更为密切,对劳动人民的感情也更为真挚:“且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问于为谁欤,田父有好怀。壶觚远见候,疑我与时乘。”从这些诗中,读者可以看出,在这种闲适的田园生活中,诗人心情自然而宁静,达到了心灵发展的真正和谐的`境地,这才是真正的归隐。

陶渊明的隐居生活并非完全的出世,他隐居的本身就是对于黑暗现实不同流合污的一种反抗,这和逃避现实不一样。诗人在农村长期参与田间劳作,感情上越来越贴近劳动人民,更了解人民疾苦,在他的诗中对劳动人民的贫寒生活以及仕途的黑暗虚伪多有反映。他在诗中写到:“夏日常抱饥,寒夜无被眠”,“旧谷既没,新谷未登,颇为老农,而值年灾,日月尚悠,为患未已”,“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重华去我久,贫上世相寻”。虽然归隐田园,但诗人心中并不平静,他不愿也不可能完全抛却社会现实,他将自己未尽的政治理想寄寓诗中。在《桃花源记》里,诗人描述了一个心中的理想社会:“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重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人人都“怡然自乐”。这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劳动,大家过着富庶和平的生活。这个“世外桃源”反映了诗人美好的愿望,它和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诗人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否定。它是诗人归田后对农村生活实践的结晶,是诗人思想进一步发展的结果。这也足以证明,归隐后的陶渊明并未完全脱离现实。

从陶渊明的归隐和他归隐后的生活可以看出,陶渊明向往的社会是和平与安宁、自耕自食、无竞逐、无虚伪、没有相互压迫和残害的社会;追求的人生是淳朴真诚,淡泊高远,无身外之求的人生;喜爱的人生环境,也是恬静而充满自然之趣的乡村。由于这些追求,使他大多数的田园诗呈现出冲淡平和、旷洁悠远的外貌,但其背后却充满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恶与不安,对人生短促、身感无所感的焦虑。所以正如鲁迅先生所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

陶渊明本不反对走仕途,相反,他当初是怀着“大济苍生”的抱负进入官场的,毕竟,知识分子实现人生价值最常见、最正统、最容易走通的道路就是当干部。但由于陶渊明不适应官场繁琐的显规则和潜规则,放不下“臭老九”的架子,不愿意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在理想和现实的尖锐冲突中,陶渊明最后选择了“守拙归田园”。辞职后地位没有了,俸禄没有了,趋炎附势的朋友没有了,虽勤于耕作,“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日子还是很清苦。但他“不戚戚于贫贱”,“衔觞赋诗,以乐其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陶渊明时代人少地多,没有环境污染,不难找到山清水秀的清静之所,他能够通过原始的农耕基本实现自给自足。但因为不求甚解,所以看的书多;因为辄饮必醉,所以喝的酒多。买书买酒在当时都是很奢侈的事情,增加了不少经济支出,所以,生活时常窘迫。好在那时文化人少,陶渊明在乡下更是稀缺资源,识个文、断个字、当个家庭老师之类的,还是有用的,加上乡风淳朴,总有人接济他,使得他能够忘机于世外桃源,从而给后世树立了高人逸士的形象。

六百多年之后的苏东坡是陶渊明的忠实粉丝,他真切推崇陶渊明的隐逸风度,发掘出其更多的美学价值。

与陶渊明相比,苏东坡的才学更全面,他既是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又是画家(如枯木竹石图)、美食家(如东坡肉)、服装设计师(如子瞻帽),其最突出的成就是诗文和词作,尤其是词作,苏东坡对当时流行的娱宾遣兴、依红偎翠为格调的俗词注入文人高雅的品格,特别是注入了苏东坡式的超脱、飘逸、思辨的情趣和节操,这种雅化的.词风,契合了当时社会的审美发展思想,影响深远。

苏东坡的才学积累和展示得益于北宋偃武修文的国策。当时文坛思想活跃,群星闪烁,文化人占据了社会上层。苏东坡立志报国,他思想敏锐,文笔犀利,胸无城府,口无遮拦。改革派上台他挑刺,保守派上台他也挑刺,甚至连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敢揶揄,整个一个愣头“愤青”。同僚虽以敬佩或嫉妒的方式承认他的才学,但往往忍受不了他的个性。

苏东坡的一生像过山车,满腹经纶变成了“一肚子不合时宜”。他从高考成名开始,几十年多次下岗、待业、行政记过、降职甚至判刑入监,几乎“断了老头皮”,“破灶烧湿苇”的窘迫,“缥缈孤鸿影”的悲凉,“自稼躬耕”的艰辛,虽“长恨此身非我有”,但终未能“忘却营营”,一生没有远离仕途主线,最终在工作调动途中溘然长逝,“江海寄余生”“一蓑烟雨任平生”只是寄托于诗词中的理想,留给后人的不只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豪迈,更有“羡长江之无穷”、“人生如梦”的感慨。

陶渊明身心俱隐,是一个彻底的理想主义者。而苏东坡一直游走于理想与现实之间,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归隐,这更符合不同时代许多知识分子的思想和生活状况,其内心的纠结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

受陶渊明、苏东坡们的影响,之后遭遇社会矛盾、仕途坎坷、生活困顿的文人士大夫不再完全服从于传统的儒家教化,反映到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就是不再以官场为雅、仕进为雅,而是以山野为雅、归隐为雅。

陶渊明的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不仅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丰富的作品,而且在政治上也有很深的造诣。他的作品表现了对人生的深入思考和对现实世界的无限关怀。在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很多对人类生存智慧的启示和对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之美的感悟。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陶渊明的心得体会。

第二段:淡泊名利。

陶渊明是一位重视个人道德的人,他在作品中多次表达了淡泊名利的思想。在他的著作中,他强调了自己的人生信条,一定要放弃一切名利,超脱尘世。他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不在于他拥有多少财富和他拥有多少荣誉,而是在于他的道德和品质。他的“清风壮志两茫茫,一片丹心报天公”和“躬耕于南阳”成了后人常言的代表处世之才的标志,许多人也从他的作品中得到了人生的启示。

第三段:尊重自然。

陶渊明生活在农村,他深深了解大自然的神奇之处。他充分理解自然界对人类生存的影响,尊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他的作品中,他经常描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自然现象的神奇。他的《桃花源记》以其华丽的语言和超然的思想强调了人类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他的这些作品对于今天的人们同样有着很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第四段:亲民。

陶渊明是一位善于与百姓交流的诗人,他一生都心系百姓。他曾经说过:“士为知已者,主张无私;君为民父者,所以行仁”。他追求的是人民的幸福和富裕。他写的许多作品,如《归园田居》、《桃花源记》等,描绘了百姓的生活和境况,以此表现出他对人民的关注和热爱。他的人民思想和人道主义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文化建设也有重大作用。

第五段:结论。

陶渊明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他的著作不仅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受,还包含着他的人道主义思想和对社会文化建设的追求。他的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通过学习陶渊明的思想和经验,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历史和现代社会,认识我们自己的人生和人生价值,从而为我们的未来道路提供精神上的指导和启示。

饮酒陶渊明心得体会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巨匠,陶渊明以其卓越的才情和深远的思想影响了后人。陶渊明的一生注重自我修养,其饮酒心得更是对他心灵境界的生动表达。饮酒,对陶渊明而言,不仅是一种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思想的追求。在饮酒的过程中,陶渊明体会到了人生的真谛,感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下将从陶渊明的饮酒心得中,探讨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认识。

其一,陶渊明饮酒时体会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人生如同一杯酒,转瞬即逝。陶渊明在《饮酒赋》中写道:“浩瀚宇宙,无限天地,恣吾之心。开怀君子,爱日兴晖”。他通过饮酒感悟到,人生就像一场短暂的旅行,我们应当开怀欢笑,不负今日的美好时光。在这过程中,他洞察到了生命的脆弱和时间的无情,进而认识到珍惜当下的重要性。

其二,陶渊明的饮酒心得也表达出他对自然的深情和崇敬。陶渊明诗中常以自然的景物来映衬他的内心,他的饮酒心得也不例外。他在饮酒时会赏析杯中的酒色和泡沫,同时也会陶醉于自然的美景。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他通过对自然的赏析和沉思,体会到了天地间的无限神奇和美妙,进而感悟到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关系。

其三,陶渊明饮酒心得中也反映出了他对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思考。陶渊明对于封建社会的不公和矛盾感到不满,他有时会通过饮酒来倾诉对社会现象的痛心和对人性的迷惘。他在《饮酒赋》中写道:“斗酒百篇,其言若粪㧟。”这句语言简洁却意味深长的诗句,直言反映了他对于社会庸俗的痛心和对人性堕落的失望。饮酒对于他而言,也是一种寻找心灵慰藉的方式。

其四,陶渊明饮酒心得中流露出的乐观和豁达也值得我们学习。在陶渊明的世界观中,他认识到人生虽然短暂,但是应该积极面对,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道:“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他通过饮酒来释放自己的压力和痛苦,以乐观的心态来面对人生中的不如意。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心态,才使陶渊明的文字鲜活而充满阳光,给人们以启发和激励。

其五,陶渊明饮酒心得中还表达了他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考。陶渊明明白饮酒,不仅仅是为了独饮忧愁,更是为了与他人共享喜悦和温暖。他在《饮酒赋》中写道:“布车千乘,君所对。”这句诗表明了他喜欢邀请朋友一起畅饮的乐趣,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向他人倾诉自己的心声。他体会到了友谊的宝贵,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理解的重要性。

综上所述,陶渊明的饮酒心得是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入思考的体现。他通过饮酒,感悟到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领悟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对社会的批判和人性的思考。同时,他的饮酒心得也表达了他的乐观和豁达,以及对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思考。陶渊明的饮酒心得,不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更是一种哲学的追求,给人们以启示和反思。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

不过,就一定是这样的吗?一般,人们记忆之中,诗人的归隐,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不可分割:陶渊明正在彭泽令任上,督邮来巡视,县吏告诉诗人“你得整衣束带去见他”;诗人一听,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于是挂印而去。可这个生动的场景,出现在后代史书《宋书》里,陶渊明自己可不是这么说的。他的那篇名文《归去来兮辞》的序里只说自己出来做官是因为家里穷,要钱,可有了钱的官场生活与自己的本性不合,所以也很难受,“深愧平生之志”。这时恰好他嫁到武昌程家的妹妹死了,他急着去吊唁,所以就离职而去了。如果我们相信诗人的自述,那他不是挂冠直接回家的,而是首先从今天九江那儿的彭泽,溯江而上跑武昌去了。一件事,不同的说法,道理其实简单:人们最熟知的,未必就是事实,而事实是什么,真得多想一想。

一想,就有许多可议。其实诗人之率性而不负责任,不是头一回了。陶渊明也不是只做了彭泽令这一任官,他最早出仕,是任所谓“江州祭酒”,这官名很可能是“祭酒从事史”的省称。据《宋书·百官志》这是“分掌诸曹兵、贼、仓、户、水、铠之属”,职事琐屑得很。加上这时候的江州刺史是王羲之的儿子王凝之,诗人与这个傲慢的王家子弟大概也不投缘,《宋书》里记载他“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少日”就是没多久的意思,虽然我们不知道究竟有没有短过彭泽令的八十天。诗人之所以能一再地一不高兴就甩手而去,当然有他的资本,可想而知,他有一定的依凭,是有些家底的,即使到最后他归隐田园的时候已很落拓,也还有“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归园田居》其一)。而另一方面,诗人熬到差不多三十岁出来做官(陶渊明的年寿有许多的不同说法,从五十多到七十多都有;这里就照最早也最通常的六十出头计,生年在公元365年),担任的却是事务琐杂的职位,在当时他只能算是地位不高的寒素之士,大约也是可以肯定的。

前面提到的还有一节也值得稍加留意:陶渊明丢开彭泽令的位子跑去武昌吊唁妹妹,诗人的家不是在庐山脚下吗?他的这位程氏妹(过去一般认为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可也有学者认定他们就是亲兄妹)怎么远嫁到武昌了?说起来,武昌当时属于长江中游的荆州地界,那里可是陶家早先尽显荣光的地方。

荆州在中古时代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东晋一代,更可谓举足轻重,以其踞长江中游之势,往往与下游建康的中央形成对峙。那个时候,曾任荆州刺史的,前后二十余人,东晋最后那些年的乱局时期不计,大抵都是东晋秉执权势的世家大族,如琅琊王氏家人占有该位置十年,外戚庾氏兄弟连着据有十年,桓氏更断续有四十余年。这些人物里面,除作为外戚的庾氏兄弟,某种程度上代表了皇室的势力,与时据中枢的名相王导形成抗衡,其余的王敦、桓温、桓玄等,皆有抗衡中央,乃至不臣之意。陶氏家族的历史上,陶渊明最崇敬的曾祖陶侃,也曾是东晋荆州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在王氏和庾氏之间,他任刺史差不多十年。可以说,荆州曾是陶家势力甚大的所在。虽然我们不清楚陶渊明的这位妹妹嫁在武昌程家的原委,但很可能并不是偶然的。即使是陶渊明本人,荆州也是他一生经历中非常之重要的一个地方。这就得说到诗人的第二次出仕了。

在枭雄桓玄、刘裕手下任职。

陶渊明的第二次出仕,即他在当时的枭雄桓玄手下任职的经历,过去人们留心的不多。桓玄是一位文韬武略都十分了得,在东晋晚期历史中扮演了翻天覆地的重要角色的人物。他的发迹不妨从公元3说起,当时青、兖二州刺史王恭与荆州刺史殷仲堪联合对抗朝中摄政的司马道子,结果北府军名将刘牢之倒戈,致使王恭兵败被杀,桓玄和殷仲堪本来就是玄学辩友,这次事变他们是站在一边的,此时乘机成了江州刺史;第二年(399)桓玄又攻杀殷仲堪,再一年(400)为荆州刺史,兼领了江、荆二州。而大约就在桓玄先后据有江州和荆州的这一期间,诗人陶渊明进入桓玄麾下任职。

对此,最确实的证据是陶渊明自己的几首诗。公元4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其中有“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的句子,表明诗人当时人在仕途无疑;诗中的“都”指东晋的都城建康,而“规林”应在寻阳附近,由此可知,这两首诗写于诗人“行役”赴都城建康之后返回西行,在离家乡不远处遇风停留之时。那么诗人“从都还”,是要“还”哪里呢?当然不是回“规林”附近的家,哪有当官出差完事之后便回家的道理?得销差。去哪儿销差呢?他在第二年也就是4有一首《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里面出现了“怀役”二字:“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这与诗题中“赴假”、“夜行”显然是相应的,那么,诗题透露的信息乃是诗人在休假之后返还江陵,经过距武昌不远的涂口。这回销假返回的江陵,理应就是前一年“从都还”的目的地,这也正是前面提到的3攻杀原荆州刺史殷仲堪而此刻正据有该地的桓玄的府中。鉴于桓玄398年开始领江州刺史,或许有理由推测,陶渊明早在399年桓玄攻灭殷仲堪之前、其据江州时就已投身桓玄麾下。无论如何,由诗人的这三首诗看,可以肯定,大约在401年及之前的两年甚至三年,陶渊明便在桓玄处任职。

毫无疑问,这该是陶渊明一生中最久的仕途经历了。那么,在桓玄手下,诗人有何作为呢?我们已经知道,400年的《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显示他为桓玄担任了赴京使者,然而使命是什么呢?现代研究陶渊明最深入的学者之一逯钦立先生觉得,诗人很可能是在为桓玄上疏朝廷请求领兵讨伐孙恩而奔走。孙恩家世奉五斗米道,399年乘乱起事,为被司马道子所杀的叔叔孙泰复仇,一时声势浩大,攻入会稽,杀了当时的会稽内史王凝之,吴地诸郡动荡不已。这次孙恩虽然被刘牢之率军击退,回据舟山一带的海岛,但第二年的五月又卷土重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桓玄请求讨伐孙恩,固然有正当的理由,然而事情往往也是复杂的,背后未必没有隐藏着桓玄借机东下的意图和野心。如果陶渊明担任的是这么一个代桓玄请求东下的使命,那还真是颇关紧要的。

陶渊明结束这段为时最久的仕途经历,倒不像第一次江州祭酒那样是自行一走了之的,而是他母亲孟氏401年冬天去世所致,这在诗人的《祭程氏妹文》里说得很明白:“昔在江陵,重罹天罚。”可见,陶渊明是在江陵桓玄荆州刺史门下得到母亲去世消息的。

或许会有疑问,诗人生平最久的这段仕途经历,何以千年以来颇为隐晦,少受留意呢?了解随后的情势变幻,大概可以悬揣一二。

就在陶渊明离开桓玄返回故乡为母亲守孝之后的两年半时间内,整个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4晋安帝下诏罪桓玄,桓玄因率军东下,几乎有反复倒戈习惯的刘牢之再次重演老把戏,投降桓玄,桓玄顺利攻入建康,杀司马元显,总揽朝政;次年(403)桓玄篡晋,改元建楚;接着的4初,这一时代的另一位枭雄、后来代晋而立的刘裕起兵讨伐桓玄,双方在寻阳附近便有战事,而与刘裕站在一边的就有当时的江州刺史、刘牢之的儿子建德将军刘敬宣。最后的结果,桓玄兵败伏诛。在这一连串的变故之中,前半场,诗人是看客,后半场,则进场扮演了一定的角色。陶渊明在这时候有一首诗《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写诗人虽怀着留恋,但还是告别故乡,一路向东,担任镇军将军的参军去了;这位镇军将军,如今的研究者大致确定,就是刘裕,他当时驻京口,陶诗题中提及的曲阿与之相距不远。

陶渊明在刘裕处不久便离开了,因为第二年(405)年初,他留下一首《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已表明他担任了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从刘裕麾下转往刘敬宣那里,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我们弄不清楚,但从刘裕和刘敬宣当时合作密切的关系来看,也并不很奇怪:这位刘敬宣乃是刘牢之的儿子,我们前面提到,402年桓玄东下进攻建康之时,刘牢之反戈投降了桓玄,但反复之人随即又与儿子刘敬宣蓄意袭击桓玄,事败自经,而刘敬宣则奔窜到北方去了;过了两年(404),作为刘牢之旧部的刘裕起兵讨桓玄,正是刘裕“手书召敬宣”回来的。陶渊明在这首诗中有“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的诗句,已表示他要归去田园了。确实,就在这年(405),被桓玄废黜的晋安帝恢复了帝位,刘敬宣随即上表解职,陶渊明这次“使都”大约就是为此而去的。离开刘敬宣之后大约半年,才有了诗人为人熟知的八十天彭泽令的最后一段仕途。

大致明白了陶渊明就职桓玄、刘裕麾下的始末,或许便能了解这些曲折何以有意无意被隐晦的缘故了。诗人之服务于桓玄,在刘裕这里,是绝对不该被提及而是应竭力忽略、掩埋的事,甚至他投身刘裕可能也是不得不有的姿态;而诗人与桓玄、刘裕的这些瓜葛,在后世大多数认定陶渊明忠于晋室的人那里,实在也是难以面对的——这两位虽是敌手,可在颠覆东晋王朝方面,则并无二致,可谓前仆后继的枭雄。

毫无疑问,诗人是有用世之心的,在他的诗中或隐或显有所表露;然而这种用世之心,不是空泛的意念而已,必得有落实之处。对陶渊明来说,用世的理想,如果曾经有过一个真正实现的机会,当然不是最初的江州祭酒,也不是最后的彭泽令,甚至刘裕和刘敬宣的参军也谈不上——如前边谈到的,这或许是他曾效力桓玄而不得不付出的努力,想在其中获得抒展的可能,未免太天真了——而是在桓玄麾下,在那诗人一生最久长的一段仕途。

门阀时代的陶家与桓家。

回到陶渊明投身桓玄麾下的那一刻。诗人为什么会这么做呢?

其实,为诗人设身处地来想,有很充分的理由。首先我们已经知道,桓玄当时据有江、荆二州,势力之大,人所瞩目;而荆州正是诗人最崇敬的曾祖陶侃曾经生活和战斗的地方。

其次,从陶渊明的切身感受而言,他于桓氏当有相当的亲切感。东晋是所谓门阀时代,陶渊明与桓玄的关系,似乎也很有必要从这样一个视野中加以观测。桓氏家族,如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所考,东汉大儒桓荣为其先人,中经曹魏时代曹氏与司马氏之间的激烈斗争,桓范被杀,此后家族孤单势弱;桓彝渡江,为东晋功臣,其子桓温权倾一时,为桓玄最终代晋为楚确立基础。虽然如此,桓氏当初仍很受高门世族的鄙视,《世说新语》里记载桓温为儿子向当时在自己手下为官的王坦之提亲,王坦之不敢自主,答应回家去问问自己的父亲、也就是桓温相中的儿媳的爷爷王述。王述就是那位著名的脾气急躁的王蓝田,曾想吃鸡蛋,筷子夹不住,扔下地用鞋跟踩,还踩不着,于是就地抓起来,直接放进口里咬开再吐出来。这回,王述还是很暴躁,本来他是很喜欢王坦之这个儿子的,儿子虽然是大人了,还抱着靠在自己的膝盖上,但一听桓温求婚的事,便大怒,一把推开儿子,骂道:“你犯浑了吗?怕桓温吗?他不过兵家出身,怎么可以将女儿嫁过去!”王坦之于是回报桓温说:“卑下女儿家里已为她定了婆家了。”桓温当然是明白人,说:“我晓得了,这是你爹不答应啊。”王述以桓温为“兵”,当时这是强烈蔑视的表现。至于陶氏家族,陈寅恪先生认为本来出自溪族杂处地区“业渔之贱户”,因而士族胜流视同异类,只因东晋初年以军功致显,但仍受到歧视。《世说新语》里记有一则故事:王胡之住在会稽东山的时候很穷,当时陶侃的儿子陶范送一船米给他,结果竟然被拒绝了,王直截了当地说:“我王家的人没米下锅,自会去找谢家的谢尚讨,不要你陶家的米。”研究《世说新语》极为精深的余嘉锡先生对此分析道:“因陶氏本出寒门,士行(陶侃)虽立大功,而王、谢家儿不免犹以老兵视之。”最值得留意的是《世说新语》的这条记载:

袁宏始作《东征赋》,都不道陶公(陶侃)。胡奴(陶范)诱之狭室中,临以白刃,曰:“先公勋业如是,君作《东征赋》,云何相忽略?”宏窘蹙无计,便答:“我大道公,何以云无?”因诵曰:“精金百炼,在割能断。功则治人,职思靖乱。长沙之勋,为史所赞。”

但对这条文字,刘孝标为《世说新语》做注的时候引了另外一本史书《续晋阳秋》的记载:

(袁)宏为大司马(桓温)记室参军,后为《东征赋》,悉称过江诸名望。时桓温在南州,宏语众云:“我决不及桓宣城(桓温之父桓彝)。”时伏滔在温府,与宏善,苦谏之,宏笑而不答。滔密以启温,温甚忿,以宏一时文宗,又闻此赋有声,不欲令人显闻之。后游青山饮酌,既归,公命宏同载,众为危惧。行数里,问宏曰:“闻君作《东征赋》,多称先贤,何故不及家君?”宏答曰:“尊公称谓,自非下官所敢专,故未呈启,不敢显之耳。”温乃云:“君欲为何辞?”宏即答云:“风鉴散朗,或搜或引。身虽可亡,道不可陨。则宣城之节,信为允也。”温泫然而止。

陶渊明诗文中的“归隐”情结

徐志摩(1897-1931)是我国的现代诗人、散文家。名章垿,字槱森,曾用过的笔名有:云中鹤、仙鹤等。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也是新月诗社成员。徐志摩19毕业于杭州一中,先后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天津北洋大学和北京大学。他19赴美国克拉克大学学习银行学,19赴英国留学,然后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研究政治经济学。徐志摩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于1923年成立新月社,1924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26年任光华大学、大夏大学和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为南京大学)教授。他1930年辞去了上海和南京的职务,应胡适之邀,再度任北京大学教授,兼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1931年11月19日因飞机失事罹难。徐志摩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散文集《落叶》、《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散文集《轮盘》,戏剧《卞昆冈》(与陆小曼合写),日记《爱眉小札》、《志摩日记》,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他的作品已编为《徐志摩文集》出版。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吸烟与文化》)康桥秀丽的风景,深厚的文化底蕴给徐志摩印下了美好的回忆。诗人把康桥评价为“汝永为我精神依恋之乡”。康桥对徐志摩的影响至深,他从一个封闭的国度奔入一个全新的自由的领域,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正是因为康桥,徐志摩的生命经受了甜蜜的洗礼。在这里,他开始步入文学的殿堂。徐志摩的知名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康桥才得以成就的,徐志摩诗人的称号,也是与康桥息息相关的。可以说,康桥是徐志摩文学生涯中一个绕不开的所在。

(一)对《再别康桥》的解读。

熟悉徐志摩的人,对“康桥”并不陌生。可以说,徐志摩这个名字,是同诗人魂牵梦绕的康桥一同步入读者心中的。诗人深受康桥文化的影响,突出的表现在他的新诗杰作《再别康桥》。诗人在康桥写康桥,别康桥写康桥,忆康桥写康桥,康桥成了诗人生命里最无法割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缘何诗人对康桥如此地情有独钟呢?原因就在于诗人心灵深处有个化不了解不开的“康桥情结”。康桥的美,就是诗人一生的艺术追求。

在《再别康桥》中,诗人写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连用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那至深的情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第2节至第6节,描写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披着夕照的金柳,软泥上的青荇,树荫下的水潭,一一映入眼底。两个暗喻用得颇为精到:第一个将“河畔的金柳”大胆地想象为“夕阳中的新娘”,使无生命的景语,化作有生命的活物,温润可人;第二个是将清澈的潭水疑作“天上虹”,被浮藻揉碎之后,竟变成了“彩虹似的梦”。正是在意乱情迷之间,诗人如庄周梦蝶,物我两志,直觉得“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并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这种主客观合一的佳构既是妙手偶得,也是千锤百炼之功;第5、6节,诗人翻出了一层新的意境。借用“梦/寻梦”,“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四个叠句,将全诗推向高潮,正如康河之水,一波三折!而他在青草更青处,星辉斑斓里跣足放歌的狂态终未成就,此时的沉默而无言,又胜过多少情语啊!最后一节以三个“悄悄的”与首阙回环对应。潇洒地来,又潇洒地走。挥一挥衣袖,抖落的是什么?已毋须赘言。既然在康桥涅槃过一次,又何必带走一片云彩呢?诗人在康河里泛舟寻梦,甘心在康河的柔波里,做一条招摇的水草,主客观合二为一。全诗一气呵成,荡气回肠,是对徐志摩“诗化人生”的最好的描述。其实诗人在这里面所表现的就是对爱、自由、美无限的追求。

正如不少论者所指出,《再别康桥》具有中国古典意境美。然而论者却多从意象的角度论述。例如:“相信中国读者读这首诗,会完全沉浸到中国古典诗歌所营造的意境中去。为什么这么说呢?诗中有几个关键意象‘金柳’、‘榆荫’、‘浮藻’等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接着作者追寻了这些意象的传统诗词渊源。应该说,这种说法是有代表性的,即:该诗有机组合了古典诗词的意象,因此具有古典美学的意境。

(二)记忆中的康桥——《康桥西野暮色》。

《康桥西野暮色》是对记忆中的康桥的描写。首写日落前的景象,上自夕阳彩云,下至田地水流及鲜花青草,宛似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静静地铺展着。次写太阳落山时天空的动态变化,云起云飞,云行云止形成的四方大幕由琥珀色渐变渐暗,渐暗渐合,直到晚风送别最后一抹阳光。最后将暮色中的农庄生活图画展开。康桥生活被描摹得世外桃源般可慕。整首诗从客观的角度来叙写。该诗突出之点在音节的曼妙,每节的隔句韵形成穿梭般的节奏,但整首诗的押韵并非这样刻板,如最后一节的韵脚在整齐中有变化,或两句换韵,或用交韵,因而更富动感。

三、康桥对徐志摩诗文创作的影响。

(一)康桥激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在《康桥,再会吧》一诗里,诗人热烈而又缠绵地倾诉自己对康桥的精神依恋。诗人对康桥的欣赏和赞美,实际上就是对大自然、对美和爱、对和谐的一种欣赏和赞美。这种对爱和美的极切关注和热烈赞美,成为后来诗人生活及其诗歌创作的“主旋律”。其实这些是与诗人深受欧美浪漫主义文化的影响分不开的。正是妩媚的康桥激起了诗人的诗情,鼓荡起诗人灵感的`潮水,所以诗人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是康桥的生活以及在美国的生活给了徐志摩生命力。通过在英国的学习,徐志摩的思想深深地打上了欧洲文化的烙印。他之所以轻易地放弃在美国唾手可得的博士学位,毅然奔赴英国,多半因为大学里枯燥的学习,和美国的实用功利的社会氛围与自己崇尚自由、探索精神事物的天性格格不入。他崇拜罗素,为了追随罗素,从美国来到英国,但当他来到英国时,罗素已经被剑桥大学的圣三一书院除名。在巨大的失望之余,徐志摩结识了狄更生,并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的影响;后来又结识了大作家威尔斯,并折服于威尔斯广博的学识、宽厚的胸襟和随和的风度;之后又结识了汉学家魏雷、诗人卡因、嘉本特和哲学家罗素,以及令他终身难忘的女作家曼斯菲尔德。“从徐志摩与西方文化名流的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不仅仅是中西文化接触的问题,而是升华为一种性灵的汇合交流,因此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整个精神面貌。这种灵魂的升华激发了徐志摩的浪漫气质和自然天性。”比起当时和后世在海外留学的许多学者,徐志摩是最适应西方社会的中国文人。徐志摩崇拜英雄、交结名士,像蜜蜂采蜜,在奇花异卉里飞来飞去,吸芬芳、取营养,在心之巢里酿蜜。徐志摩的人文精神、世界观、人生观、艺术观正是在这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浸染中形成的。

(二)康桥培养了诗人崇尚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怀。

徐志摩接受剑桥文化的洗礼,游学于剑桥的思想和文化界的师友,不仅吸收了西方政治、思想、文学的乳汁,还忘情于康桥的自然美景。徐志摩曾说:“大自然是一大本绝妙的奇书,它最大的教训,尤在凡物各尽其性的现象,如果读好了这本书,我们的精神生活就不怕没有滋养,我们个人的性灵也会得到相当的实现。”因此,他觉得在大自然中的逍遥是“性灵的补剂”,只要“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癖”,大自然“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永远供你的名分”。在他的作品中的自然,是令人从肉体到精神都感到亲近、怡然、快乐的地方。正如他在《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明确表示:离开自然的人就像离了泥土的花草、离了水的鱼一样得不到快乐,当人单身扑入大自然的怀抱时,才知道灵魂的愉快是怎样的,单是活着的快乐是怎样的。在这里,自然被徐志摩赋予了家园的意味。剑桥的风光蕴含了丰富的人文色彩,大自然的优美、和谐、宁静,不期然地浸入了徐志摩的灵魂。徐志摩天生是一个感性的人,感情使他在这蕴藏着无限生机的天地间,构筑他独自知道的别一个世界。无论登山还是临水,徐志摩总能达到倾听和与自然交感契合的妙悟境界。做客山中的妙处,徐志摩体会尤深,因为山中的大自然,是远离都市文明的喧嚣嘈杂的一个幽僻去处。他在剑桥大学时已经开始倾向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成为他浪漫人生的一部分。他要在大自然的天籁中寻找伟大的深沉和清明优美的思想根源。他把接近自然视为灵丹妙药,人在遭遇痛苦、烦闷、拘束、枯燥、绝望时,只要不完全遗忘自然,就有缓和与根除的欲望。“在青草里打个滚,到海水里洗几次浴”,出去看几次朝霞与晚照,肩背上的负担就会轻松了去的。面对自然即使在痛苦的时候,也仍然知道生命是有意趣的,于是就不再计较个人得失,生死烦恼。在某种意义上,神秘、不可言说的大自然,已经成为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意义。

(三)康桥的人文气息激活了诗人的文学灵性。

康桥是英国一座古老的城,具有浓郁的乡村风情,景色秀美,人文底蕴丰厚。那淡泊悠远、田园情调的康河风光,那两岸散布着典雅堂皇的学院建筑群,曾给了诗人多少灵感!剑桥,使他完全放弃了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的专业,并把他引领入了文学的殿堂,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他诗人的灵性,唤醒了蛰伏在他心中诗人的天命,作为诗人的徐志摩在此诞生了。十年后回忆这段生活,徐志摩仍然记忆犹新、感慨万千:“整十年前,我吹着了一阵奇异的风,也许照着了什么奇异的月色,从此我的思想就倾向于分行的抒写……我的诗情真有些像是山洪暴发,不分方向的乱冲。那就是我最早写诗那半年,生命受了一种伟大力量的震撼,什么半成熟的未成熟的意念都在指顾间散作缤纷的花雨。我那时是绝无依傍,也不知顾虑,心头有什么郁积,就付托腕底胡乱给爬梳了去,救命似的迫切,那还顾得了什么美丑!”

四、徐志摩康桥情结形成的原因。

(一)家庭背景。

徐志摩童年人格的形成,基本上有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作为大文化范畴的家庭、亲友、地域等环境因素;二是作为整体的教育过程。徐志摩出生在浙江海宁的硖石镇,这里人杰地灵、风景如画:横穿镇子的小溪、遥遥相对的东西两山、山上古朴的寺庙……但他最爱的是在旷野上放风筝,他一心想飞,认为“人生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徐志摩从小就表现出他诗人的才情,是个生性好动的热血男儿。浪漫的徐志摩思想上并未受到父亲的束缚,离开故国后在康桥的日子正好契合他心中的理想国。

徐家非常富有,徐志摩是家中唯一的孩子,受到了非常多的宠爱。1918年,徐父让徐志摩拜梁启超为师;徐志摩成为民国时期第一个离婚的男人,这样的离经叛道,家庭最后也原谅了他;徐志摩再婚之后,在情感上,虽然徐家不能接受新儿媳,但是仍然特意为他们建造了新房。如此可以看出,家庭是促成他任性行为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是责任的不足。在徐志摩学业没有完之前未曾自立;留学回国之后,他创办新月社主要经费就是来源于徐父:而其前妻成为了徐家的义女,这样也无需他养老抚子,因此,社会的责任,现实的经济都不足以对徐志摩造成束缚,因此徐志摩倾向于经营自己的爱情婚姻。

五、结语。

徐志摩在短短三十六年的人生历程中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先后出版了《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和《云游》四本诗集。在个人生活上,徐志摩先后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等三位知识女性发生过感情纠葛。1931年因飞机失事遇难。他是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之一,曾风靡一时,热度极高。通过对徐志摩的诗文中康桥情结的研究发现,徐志摩的许多人生经历与感情经历与康桥都是密切关联的。总之,徐志摩的文学之眼、爱情之眼、人生社会的理想之眼都是在与康桥相遇的那一瞬间打开的。康桥情结是徐志摩的生命情结、青春情结。康桥已经成为他精神的圣地,灵魂的殿堂。

陶渊明与苏东坡的归隐比较

一般认为,陶渊明的辞官归隐,是诗人不能“适俗”的个性决定的。真的是如此吗?陶渊明与此相关的自述都是真话吗?如果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了解陶渊明与东晋后期政治的关系。

《宋书》卷九十三《陶潜传》: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固请种秔,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秔。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人。”即日解印绶去职,赋《归去来》。

但束带面见上级长官,在晋宋时代是通例,为何陶公如此难堪?这能构成他辞官归隐的原因吗?因为无论何时何地,辞官归隐对每个知识分子来说都属于重大的人生选择。我们试读《陶渊明集》卷五《归去来兮辞序》的相关自述:

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幼稚盈室,缾无储粟一,生生所资,未见其术。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为小邑。于时**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励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媿平生之志。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

这段序文意在表明:

(一)做官是为了解决生活的困难,挣点钱花,因为他实在是太穷了;。

(四)作县令的好处是可以利用公田种粮食酿点酒喝;。

(五)当官毕竟是违背自己本性的,所以感到不舒服,这是辞官的精神原因;。

(七)“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表明在他担任彭泽县令期间没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至于督邮下来巡视的事他根本就没提。

我们仔细审视诗人交待的这些情况,可以肯定其所述辞官归隐的种种理由都很难成立。试想:如果上级领导下来检查工作就辞官,如果自己感到行动不自由就辞官,如果有亲人去世需要奔丧就辞官,天下还有官吗?事实上,我们看陶渊明在担任彭泽县令期间的表现,可以发现与其说他是在做官,不如说是在表演,尤其是和老婆商量种地的事,没有他本人的广泛宣传,他人如何得知?如何能够进入历史学家的笔下?如果这不是陶渊明故意施放的刘玄德种圃灌园式的政治烟雾,那就意味着他是求田问舍的许氾了——但是,八十多天后他便离开他和妻子精心伺候的土地——那三顷公田本来就不归他们夫妇所有!我们不妨对比一下《晋书》卷四十九《阮籍传》关于魏晋易代之际的著名诗人阮籍的记载:“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言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驴到郡,坏府舍屏鄣,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旬日而还。……籍闻步兵厨营人善酿,有贮酒三百斛,乃求为步兵校尉。”

显而易见,陶公之求为彭泽县令不过是阮籍故事的翻版而已。但是,这绝不是王子猷种竹式的名士风流,而是在政治高压之下岌岌可危的人生命运中的良苦用心和巧妙安排,是一种调节、缓和人事关系的`特殊方式。而他所说的为贫而仕,实际上也是掩人耳目的言辞,意在消弭当朝权贵对他在政治上的警觉。因为陶渊明早年在政治上很有抱负。他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历数古代贤士的不遇,也寄托了深沉的政治感慨。因此,陶渊明的出仕,尤其是投身于桓玄幕府,主要是政治选择的结果,在当时,他认为晋朝必败,桓玄必胜,其政治前途是一片光明的,故有此种选择;但是,他没有料到的是,桓玄集团会被刘裕消灭,由此他仕于桓玄的经历就构成了一个严重的“历史问题”。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一文中指出:“陶渊明先后出仕共计五次:第一次起为州祭酒,第二次入桓玄军幕,第三次为镇军参军,第四次为建威参军,第五次任彭泽县令。……第五次任彭泽县令,仅八十余日。即赋《归去来兮辞》,永归田里。求为彭泽县令这件事本身就是退出仕途的准备,而这八十余日他已脱离了政治斗争的漩涡。”而过去多数研究者大都认为,陶渊明第三次出仕是做了刘裕的镇军参军,第四次出仕是做了刘敬宣的建威参军。如此看来,陶渊明的政治选择是复杂多变的,简直就是肖洛霍夫在《静静的顿河》中塑造的葛里高利——一个在历史的阵风中飘摇不定、昏头昏脑、乱杀乱砍以致最后一无所成、一无所有的小人物。在东晋末年的混乱政局中,看风使舵的人物所在多有,但是,他们并非葛里高利式的“傻哥”,而是善于捞好处捞便宜捞资本的投机分子——具有清醒的理性的聪明的头脑,故能够随着政治势力的此消彼长和此长彼消而虚与委蛇,机捷多变,或与时俱进,或与时俱退,辗转腾挪,游刃有余,如著名的寒族出身的文人傅亮就是一个典型。《宋书》卷四十三《傅亮传》:“傅亮字季友,北地灵州人也。……亮博涉经史,尤善文词。初为建威参军,桓谦中军行参军。桓玄篡位,闻其博学有文采,选为秘书郎,欲令整正秘阁,未及拜而玄败。

义旗初,丹阳尹孟昶以为建威参军。”他成功地实现了由桓玄阵营向刘裕阵营的角色转换,最后成为刘裕的佐命功臣之一。但陶渊明的情况与他不同,就政治选择而言,陶渊明自始至终都属于桓党,而不是刘党。在以刘裕为代表的北府军事集团和以桓玄为代表荆楚政治集团对峙、拼杀的过程中,他的政治立场是坚定的,但是,他对这种政治立场的文字表达却是含蓄的委婉的不易为人觉察的,而这正是我们要考察的重点。关于陶渊明出仕桓玄一事,袁行霈先生在《陶渊明年谱汇考》中指出:“江陵是荆州治所,桓玄于隆安三年(399)十二月袭杀荆州刺史殷仲堪,隆安四年(400)三月任荆州刺史,至元兴三年(404)桓玄败死,荆州刺史未尝易人。渊明既然于隆安五年(401)七月赴假还江陵任职,则必在桓玄幕中无疑。陶澍等人讳言渊明仕玄,故于其诗义亦曲为之说,实不足据也。”袁先生的主要依据是《文选》卷二十六陶渊明《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途口》诗(以下简称为“《夜行》诗”)。事实就是如此,任何形式的遮掩都是徒劳的。陶渊明的这种仕宦经历是由浔阳陶氏与谯国龙亢(今安徽怀远县西部)桓氏深厚的历史渊源决定的。《晋书》卷六十六《陶侃传》:“木屑及竹头悉令举掌之,咸不解所以。后正会,积雪始晴,听事前余雪犹湿,于是以屑布地。及桓温伐蜀,又以侃所贮竹头作丁装船。”陶侃将军竹头木屑的故事是非常著名的,但他细心收集的竹头,却成为桓温伐蜀战船上的竹钉,这说明他们彼此是非常信任且默契于心的,其相与之深非同一般。桓温就是桓玄的父亲,陶侃则是陶渊明的曾祖父。《晋书·陶侃传》:“遣子斌与南中郎将桓宣西伐樊城,走石勒将郭敬。”桓宣是谯国銍(今安宿县)人,属于谯国龙亢桓氏的别族(参见王伊同:《五朝门第》附《高门权门世系婚姻表》之十五《谯国龙亢桓氏》及《谯国銍人桓氏》,中华书局2006年版)。而在讨论陶潜的政治立场时,陈培基先生指出:

元兴元年壬寅(公元402年)二月,桓玄终于引兵东下,攻陷京师,自为侍中、丞相、录尚书事,接着又自称太尉,总揽朝政。此行陶潜因其孟氏母去世在家居丧而没能参加。……但是,从他在守丧期间为外祖父孟嘉所写的传记——《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可以明显地看出他对桓玄在京师的显赫一时是极之向往的。……:“光禄大夫南阳刘耽,昔与君同在温府,渊明从父太常夔尝问耽:‘君若在,当已作公否?’答云:‘此本是三司人。’为时所重如此。”刘耽是桓玄的岳丈大人。《晋书》卷六十一有他的传:“桓玄,耽女婿也。及玄辅政,以耽为尚书令,加侍中,不拜,改授特进、金紫光禄大夫。寻卒,追赠左光禄大夫、开府。”桓玄给父亲的故吏与自己的丈人刘耽加官进爵的时间,正是陶潜为外祖父写传之前不久。所谓“本是三司人”者,就是讲:刘耽认为孟嘉如果还活着,也会当桓玄的三公之类的大官。这就十分清楚:正当桓玄显赫之时,陶潜特地为死去已经二三十年的外祖父写出这样一个传记,显然是有其深刻而奥妙的用意,说的是外祖父的事,表现的却是自己与桓氏集团的亲密关系。

从《孟府君传》可以看出,孟嘉与陶侃,孟嘉与桓温,孟嘉与刘耽、陶夔三人的关系,都非同寻常。我们再读陶渊明《夜行》诗: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叩枻新秋月,临流别友生。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荣。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江陵是楚国旧地,也是荆州治所。从诗题看,这首诗作于晋安帝隆安五年(401),这一年是辛丑,诗题的意思是:辛丑年七月回家乡浔阳度假,返回江陵时夜行经过途口。“遥遥”句,唐李善注:“西荆州也。时京都在东,故谓荆州为西也。”李善注释又引《淮南子》:“宁戚商歌车下,而桓公慨然而悟。”以及许慎《淮南子注》:“宁戚,卫人。闻齐桓公兴霸,无因自达,将车自往。商,秋声也。”这条注做得好,因为陶公正是以贤人宁戚自比,而以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比桓玄。《晋书》卷九十九《桓玄传》称桓温偏爱桓玄,“临终,命以为嗣,袭爵南郡公”,所以依照晋人的惯例,桓玄也可称为桓公,正如桓温以封临贺郡公被人们称为桓公一样。《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传》载参军刘袭痛斥刘牢之反复无常,有“今复欲反桓公”一句话,这个“桓公”正是指桓玄。李善注又引《庄子》“卞随曰”云云以及《论语》“长沮、桀溺耦而耕”和《周易》“我有好爵,吾与尔縻之”乃至曹植《辩问》“君子隐居以养真也”等语。卞随的话见《庄子·让王》:“汤将伐桀,因卞随而谋,卞随曰:‘非吾事也。’汤曰:‘孰可?’曰:‘吾不知也。’汤又因务光而谋,务光曰:‘非吾事也。’”(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769页)陶渊明巧妙地吸收古代经典作为本诗的“底文”,形成了一套深隐的政治话语,诗人意在表明自己仕于桓玄手下,既不是为了功名富贵,也不是为伐人之国而出谋划策,其真正的情志寄托仍在于归隐田园,养真于衡门、茅茨之下,以求得永恒的善名。其实,这些话语不过是诗人的托词而已,他说的并不是真心话!因为这种言说不符合其“中宵尚孤征”的劬劳于政事的当下状况。如果将《陶渊明集》卷一《答庞参军》诗与《夜行》诗对读的话,我们对这一点会有更深的理解。这首四言诗作于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冬。诗序说:“庞为卫军参军,从江陵使上都,过浔阳见赠。”这位庞参军当时隶属于江州刺史、卫军将军王弘(参见袁行霈:《陶渊明集笺注》,第29页)。本诗第一段:“衡门之下,有琴有书。载弹载咏,爰得我娱。岂无他好,乐是幽居。朝为灌园,夕偃蓬庐。”所表现的思想情绪与《夜行》诗“闲居”等四句以及“商歌”等六句是完全一致的。本诗第四段:“嘉游未斁,誓将离分。送尔于路,衔觞无欣。依依旧楚,邈邈西云。之子之远,良话曷闻。”以及第六段:“惨惨寒日,肃肃其风。翩彼方舟,容与江中。勖哉征人,在始思终。敬兹良辰,以保尔躬。”与《夜行》诗“叩枻”等六句的描写也非常相似,尤其是“旧楚”的说法,直接来自桓玄。《晋书》卷九十九《桓玄传》载桓玄在奔败之后,“惧法令不肃,遂轻怒妄杀,人多离怨”,殷仲文建议他“宜弘仁风,以收物情”,玄怒曰:“汉高、魏武几遇败,但诸将失利耳!以天文恶,故还都旧楚,而群小愚惑,妄生是非,方当纠之以猛,未宜施之以恩也。”诗人写《答庞参军》诗,距桓玄于元兴二年(403)九月建号楚国之时,已经整整二十年了,诗人抚今追昔,深感物是人非,曰“依依”,曰“邈邈”,其对往昔岁月的眷怀昭然可见。

《文选》卷二十六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也与桓玄有密切关系。在诗题下,李善注引臧荣绪《晋书》曰:“宋武帝行镇军将军。”后人多据此认为陶渊明曾任宋武帝刘裕的参军。但《魏书》卷九十七《岛夷桓玄传》载桓玄的从子桓振在桓玄被杀之后,曾一度袭取江陵,“振自为都督八州、镇军将军、荆州刺史,谦复本职,又加江豫二州刺史”。陈培基先生据此指出:“这是一个重要材料。都督八州和荆州刺史是桓玄东下京师前的官职,由此可知镇军将军也是桓玄原有的将军名号。桓振袭用桓玄生前的官职和将军名号,显然是为了便于号召旧部,从而重整旗鼓。桓玄自任江州刺史之后,为进一步发展势力,曾派人四出与诸兄弟联系。当时他的从兄桓谦任吴国(今苏州市)内史。陶潜为替桓玄送信给桓谦而前往吴国,因此经过曲阿(今江苏丹阳县)。他从寻阳出发,沿长江东下,到了京口(今镇江市)就转入运河,驶向吴国,中途遇风而在曲阿停留。《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诗是此行的记录,也是陶潜出仕桓玄所作的第一首诗,当时他已三十五岁。陶潜对此行念念不忘。后来在《饮酒二十首》之十还写道:‘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道路迥且长,**阻中途。’从而可知,陶潜此行是到达了‘东海隅’的吴国,完成了联络桓谦的使命。……陶潜于晋安帝隆安三年出仕桓玄时,所当的官乃是参军。至隆安五年冬,陶潜因孟氏母去世而离开桓玄军幕,其任期虽然不满三年,但却是陶潜出仕时间最长的一次。”(《陶潜归隐真相新解——从陶潜与桓玄的关系说起》)他的这一观点是很值得关注的。《宋书·陶潜传》还说:“潜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陈先生认为,所谓“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这是史臣隐晦地交代了陶潜当过桓玄官吏的史实”,而“自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这是史臣明确告诉人们,陶潜的不复肯仕,是与刘裕有关”,这也是他文章中极精彩的一笔。

陶渊明出任建威将军刘敬宣的参军也与桓玄有关。今《陶渊明集》卷三有《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诗,乙巳岁为晋安帝义熙元年(405)。据《晋书》卷八十四《刘牢之传附子敬宣传》,刘牢之及其子刘敬宣在安帝元兴元年(402)三月归降于桓玄,所以刘敬宣也就当了桓玄的咨议参军,陶渊明结识刘敬宣当在此时,而出任他的参军,则当在元兴三年六月至元熙元年三月间。因为刘敬宣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在元兴三年(404)四月,此时刘裕在湓口之战大胜桓玄,进据寻阳,而桓玄于元兴三年五月败亡。刘牢之反叛桓玄,窝窝囊囊地自杀了,被桓玄“斲棺斩首,暴尸于市”,“及刘裕建义,追理牢之,乃复本官”(《晋书·刘牢之传》),所以刘敬宣对桓氏仇恨极深,而对刘裕则颇为感恩。事实上,刘敬宣任建威将军之时已经是刘裕的人。刘敬宣是陶渊明通向刘裕的一座桥梁,尽管如此,陶公却没有继续向前走,而是当了一个小小的彭泽县令,在八十多天以后,就彻底辞官归隐了。此后,特别是在刘宋建国以后,虽然朝廷屡有征召,他再也不肯出仕,因为仕于桓玄的政治经历毕竟是一个“历史污点”,无论是晋朝的皇室集团还是刘宋皇室集团随时都可能以此为把柄整治他,陶公对此当然是心存顾忌的。

事实上,陶公求为彭泽令之举以及出任刘敬宣的建威参军的选择,无疑拉近了他与刘裕新贵集团的距离,足以解除刘裕对他的戒心;而随后的辞官归隐,又拉开了他与刘裕的距离,从而使自己从容淡出了政治斗争的漩涡。就当时的历史情况而言,作为业已覆灭的桓玄政治集团的一分子,或者说桓玄集团的余党,陶渊明必须妥善处理与刘裕集团和皇室集团的关系,这是他赖以生存的政治根基,否则,他就要人头落地,乃至殃及九族,倘若如此的话,在人类文学史上也就不会有陶渊明这个响亮的名字了。

事实上,陶渊明的文学成就与他的政治阅历也是密不可分的,因为一个不懂政治的人永远不会超越政治,一个没有政治情怀的人也永远不会有回归田园的梦想,陶渊明能够成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能够创写伟大的田园诗,也是由其政治阅历和政治素养所决定的。令人欣慰的是,陶渊明妥善地处理了当时复杂的政治关系,他是成功的,当然也是愉悦的,所以在将归未归之际唱出了“归去来兮”那凄美、潇洒、激越的人生音调。《庄子·缮性》:“古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发也,时命大谬也。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此存身之道也。”陶公是深通这种“存身之道”的。当然,陶渊明能够免于荼毒之祸,不仅在于他善于自处,谋划有方,还与其曾祖陶侃将军对东晋王朝的卓越贡献以及族叔陶夔在朝中的呵护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祖先的这份荫蔽,如果他朝中无人,他想轻轻松松地洗刷自己的“历史污点”,他想随随便便地混个县令干干,他想平平安安地还乡隐居,吟诗作赋,那简直是白日做梦!历史证明,陶渊明选择归隐的道路是很有远见的。

从义熙三年(407)开始,刘裕对桓玄的余党进行了残酷的迫害和诛杀,这种政治清洗是极其残酷的,有时不分青红皂白,难免扩大化,所以有很多人死于非命。而陶渊明早在义熙元年就已经摘清了与桓玄的瓜葛,并彻底脱离了桓、刘两党斗争的是是非非,正所谓“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归园田居》五首其一),他的轻松,他的喜悦,他的幸福,如果不了解上述的政治背景,我们根本是体会不到的。因此,我们很有必要重温一下袁行霈先生对陶渊明的精彩论断:“他在政治斗争中当然不是一个风云人物,但在政治风云中却也不甘寂寞。仅仅用亲老家贫解释他的出仕,显然是不够的;仅仅用生性恬淡解释它的归隐,也是不全面的。他在政治漩涡里翻腾过,他的进退出处都有政治原因。把他放到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之中,才能看到一个真实的立体的活生生的陶渊明的形象,并通过这个典型看到中国封建时代一类知识分子共同的幻想、彷徨和苦闷。”(《陶渊明与晋宋之际的政治风云》)这才是真实的陶渊明——被后人称为“乱臣贼子”的桓玄的幕僚和朋友——一条在大军阀刘裕(此人在后来在篡晋的前后谋杀了两位皇帝)的政治大清洗中侥幸逃生的小鱼。

陶渊明作品心得体会

陶渊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和政治家,其作品承载了他对人生、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对真理和善良的追求,他赋予自然和生活以深刻的意义。以下是对陶渊明作品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陶渊明的作品以自然为主题,传递着他对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在《归园田居》中,陶渊明描述了自己远离尘嚣,回归乡村的生活,与自然为伴。他倡导人们追求简朴的生活,体验自然的美好,并通过与自然的交流来获得心灵的宁静和安宁。在他笔下的自然,展示出无限的生命力和智慧,启示着人们如何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意识到,与自然和谐共处是实现内心平静和快乐的重要途径。

其次,陶渊明的作品强调人的自由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桃花源记》中,陶渊明讲述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在那里人们不受束缚,过着自由而平等的生活。他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扭曲和人性的弱点,并提出了我们应该摒弃功利主义和权力欲望,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善良。通过陶渊明的作品,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坚守自己内心的真实和善良,才能找到真正的自由和快乐。

再次,陶渊明的作品反映了他对社会不公和人民疾苦的关心。在《访戴天山道士不遇》中,陶渊明讲述了他在寻找有真知灼见的人时,没有遇到一个令他满意的人,深感社会道德的沦丧。他对人们追逐名利和权力的现象深感忧虑,并倡导人们清心寡欲,追求道德和精神的升华。陶渊明的作品唤起了我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并让我意识到每个人都应该为社会的公正和和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最后,陶渊明的作品给予了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启示。在《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写到了生命的短暂和世事的无常。他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幸福,不要因功名利禄而迷失自我。他呼吁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善良,以此度过一生。陶渊明的作品让我感受到了人生的真谛,激励我要保持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并在繁忙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快乐。

总之,陶渊明的作品充满了智慧和温暖,他通过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思考,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陶渊明的作品引导人们关注自然、珍惜生活、关心社会,不断追求真理和完善自我。他的作品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教会了我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宁静和善良。扑朔迷离的现实中,陶渊明的作品给予我指引,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真善美的价值观,成长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他人的人。

陶渊明辞官归隐

淝水一战的胜利,谢安虽然为东晋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时机,但是,从此东晋王朝更加急剧地衰落下去,内乱不止,动荡不安.公元403年,桓温的儿子桓玄占领了长江上游,发兵攻入建康,废掉晋安帝,自立为帝.三四个月后,北府兵将领刘裕击败桓玄,迎晋安帝复位.从此,东晋王朝只剩下一个空壳了.

就在这个时期,却出现了一个中国古代的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一名陶潜,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他出生在一个没落的官僚家庭中.他的曾祖父就是东晋著名的大将军陶侃;但到了他的少年时代,陶家已经败落,生活贫困.

尽管如此,陶渊明从小还是受到了很好的家庭教育,他博览群书,养成了寡言少语、厌恶虚荣、不贪富贵的.高洁性格.这种个性影响了他的仕途生涯,一生中,只在十三年当中断断续续地做了几次小官.

直到二十九岁时,陶渊明才谋得江州祭酒一职,却因忍受不了官场的繁文缛节,早早辞了职.在家闲居了五六年后,三十五岁时,到了荆州,在刺史桓玄属下当一名小吏,不到一年功夫,又因母亲去世辞职归家,一住又是五六年.

陶渊明终究是名将的后代,官场里知道他的人很多.公元4,当他四十一岁时,又被推荐到彭泽(今江西九江东北)当了县令.

好不容易在彭泽当了几十天县令,一天,陶渊明得到一个消息:东晋的权臣刘裕已封自己为车骑将军,总督各州军事;这个野心家只差一步就要夺取皇位了.

陶渊明预感到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了,他十分灰心,便离开衙门回家去了.

妻子翟氏见陶渊明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不好多问.翟氏端上酒菜,可陶渊明却不动筷,仍然坐在那里叹气.过了一会,陶渊明冷不丁地说:“我想辞职回家乡!”

翟氏一听就知道他又在官场上受气了,因为像这种辞职回家的话,陶渊明不知讲过多少次了.几个月前,陶渊明曾想辞职,还是翟氏提醒他,上百亩官田就要种上稻子了,待收成以后再辞职吧.当时陶渊明总算听了妻子的话,口气缓了下来.这次翟氏仍然用官田收稻之事来劝他,陶渊明听了以后,长长叹了一口气:“唉,真没办法,难道我还是要做粮食的奴隶!”在翟氏体贴的慰劝下,陶渊明这才举起了酒杯.

时局的因素,加上陶渊明一副傲骨,他的辞官念头始终没有打消过.一天,衙役来报:过几天郡里派的督邮要到彭泽来视察.那个督邮陶渊明认识,是个专门依仗权势、阿谀逢迎,却又无知无识的花花公子.陶渊明想到自己将要整冠束带、强作笑脸去迎候这种小人,实在忍受不了.他的倔脾气又发作了:“我怎么能为了这五斗米官俸,去向那种卑鄙小人折腰呢?”

于是,陶渊明离开衙门,板着脸回到了家,冲着翟氏:“收拾行装,回乡!”

翟氏告诉他,稻谷只差几天就要收割了.

“随它去吧!”这回陶渊明已经铁了心要辞职了.翟氏问清原由后,也就不再劝说了,默默地去收拾行装.

第二天,陶渊明乘船离开了彭泽.他出任彭泽令,在任仅八十余日,十三年的仕途生涯终于结束.

从此,陶渊明在家乡过着隐居生活.对于官场,他丝毫没有眷恋之心,辞官后,反而有一种重获自由的怡然自得.他每天饮酒,写诗.他归田后的二十多年,是创作最丰富的时期,主要作品有:《归去来辞》、《归田园居五首》、《桃花源记》、《饮酒二十首》、《挽歌诗三首》等等.

其中,《桃花源记》更体现了陶渊明的思想境界和艺术高度.诗文中通过虚构的手法,把桃花源描绘成一个鲜花盛开,绿树成行,男女老幼,辛勤耕织,祥和无忧的安定社会.陶渊明以此寄托他的美好向往,以及对当时混乱时世、黑暗政治现实的不满.

陶渊明的诗文辞赋,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一个重要的地位.

陶渊明辞官归隐作文

“隐”,即仕的对立面,是相对于仕的隐,脱离开仕,也就无所谓隐。“隐”和“仕”都是一种处世的态度,即出世或入世。“归”是渊明诗文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字,如“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归园田居·其一》),“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饮酒·其十九》),“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等。“归”,主要解释为“返回”之意,“归隐”即返回到“隐”这种处世态度或处世方法,也即“出世”。从“返回”一词中可简要概括出陶渊明的人生历程:出世(居田)——入世(时仕时归)——出世(归田)。在其《饮酒·其十九》中写到:“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从中也可知道,陶渊明是在学仕之前先已在田园之中,所以他的归隐是名副其实地回到了自己的本源,而“投耒去学仕”反而是学着过的一种生活,一种不自然的生活,违背自己本性的生活。“情结”意为“心中的感情纠葛”或“深藏在心底的感情”,“归隐”正是陶渊明“深藏在心底”的一份情。这可从他的诗文中来求证:

(一)“居官”时期的归隐情结。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他从小就爱好大自然,对世俗的事情不甚留心,不感兴趣。不过,年轻时代的陶渊明也曾抱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八首·其二》)的雄心壮志,他在《荣木》一诗中还写到:“先师遗训,余岂云坠?……千里虽遥,孰敢不至!”所以后来,陶渊明出仕了,但在居官过程中,他却一再留恋山泽乡居的生活,时仕时归。

陶渊明是在二十九岁时去江州做祭酒,但没有做成什么事情却看到了许多官场之弊,深深打击了他的自信心和少壮时期的热情。所以,他很快就辞官归田。“遂尽介然分,终死归田里”是他当时就下过的决心,也曾想坚持下去,但此时的陶渊明毕竟年纪尚轻,内心还埋藏着希望之火,再加上朝廷中又发生了一些“良性变化”[5],重新激起了陶渊明“大济于苍生”的壮志豪情。于是,闲居了几年后的陶渊明,在三十多岁时再度出仕。但这一次,他依旧不是一路欢欣,而是对官场生活越来越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退隐之心更是与日俱增。且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诗》二首:

其一: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途。凯风负我心,戢枼守穷湖。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余。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这两首诗写于晋安帝隆安四年(400),陶渊明36岁(据王瑶编注《陶渊明集》),他此时是桓玄的幕僚,作为桓玄的使者到建康(南京),请求获准发兵讨伐孙恩[6]。从诗歌描写的情形来看,他这次赴京虽然履行了使命,但回来时的情绪却十分不好,诗中通过征途中遭风浪、阻穷湖而不得尽快到家的苦恼,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厌倦官宦生活,向往田园生活的感情;又以归路与旧居相对,以行役之苦与园林安静美好使人留恋作比,表明他对出仕做官所抱的厌倦态度。在萧统的《陶渊明传》中有记载,陶渊明当时到了京都建康之后,由于亲眼看到了司马道子父子及司马尚之兄弟挟制皇室和他们的专横暴虐,看到了司马道子、司马元显与桓玄的矛盾实质上不过是各派势力之间的权力争夺等等,陶渊明不仅对朝廷失去了信心,对桓玄也起了疑虑。这样,他原先内心的热情消退了,越发感到这次行役没有意义,甚至后悔当初的出仕,又转而思念起园林,想重新回去隐居了。“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这正写出了他当时的心境。

但这次的辞官归隐,没有像辞去江州祭酒那样容易,陶渊明的心中充满了欲隐而不能隐的痛苦,而在仕与隐的矛盾中更加大了他归隐的趋向。“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萧条隔天涯,惆怅念常餐。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杂诗三首·其一》),“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杂诗三首·其二》)时光悄悄飞逝,而诗人仍陷在“心为形役”的“尘网中”不得自由,在用诗歌来寄托悲凄之情的同时,陶渊明的归隐情绪也越来越浓。“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诗书敦宿好,林园无世情。如何舍此去,遥遥至南荆?……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在诗文中,陶渊明一在表示辞官之愿和在田园中从文立善的决心。

陶渊明的第三次出仕是在刘裕帐下任参军。这次出仕的原因更多是由于“畴昔苦长饥”,才“投耒去学仕”,所以从一开始,陶渊明就没有抱太多的热情。且看他的《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诗: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余。目。

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本诗写于晋安帝元兴三年(404),陶渊明40岁,本诗是在他去赴任刘裕的参军的途中所作。在路途中,船在向前行,但归思却把诗人向后拉。异乡的景物没有使诗人感到新鲜,却使他感到厌倦,因为诗人心中所怀念的,是身着粗衣也欣然自得的田园生活,田园笔耕的`素志,才是陶渊明内心的真正寄托。自由自在高飞的鸟儿,在水中轻快地游来游去的鱼儿,都使他这个有了俗务缠身、不得自由的人感到惭愧。所以诗人强调他是“暂与田园疏”,表示“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他最终要回到田园隐居。这一次,陶渊明更加坚定地确定了他最终的人生归宿--归隐田园。

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初,陶渊明离开了刘裕幕府回到了浔阳,在当时任江州刺史的刘敬宣麾下做参军。同年三月,陶渊明作为刘敬宣的使者到京师给刘裕送辞职表,途中写下了《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这首诗: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终怀在壑舟,谅哉宜霜柏。

在诗中,陶渊明再次表达了要永久归田的决心,对自己抛弃田园生活而走仕宦之路一再提出怀疑甚至自责,表示“素襟不可易”,即自己归隐田园的素志不可改变,并表示自己的德行要像霜中挺拔的松柏那样坚定高洁。不难看出,陶渊明的归隐决心是越来越大。终于,在他41岁的这一年,从彭泽县令任抽身归隐后,躬耕垄亩,再不出仕。他在《归去来兮辞》中写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

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开头两句,如大声疾呼,如大声棒喝,这是诗人对自己发出的召唤和命令。诗人把自己13年中的仕途生活,看作是失路人走过的一段“迷途”,可见痛悔之深。而对即将到来的田园生活则向往之至,情怀急切,语调轻快,不难想象诗人当时的心情。

陶渊明出任彭泽县令为期甚短,他辞官的原因是不为五斗米折腰。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最早见于沈约的《宋书·隐逸传》,后来萧统作的《陶渊明传》也有类似的记载,“渊明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在亲故的劝说下,决定到离家乡不远的彭泽当县令。适逢郡督邮来县视察,县吏说:“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息:“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当即解绶去职,在任仅八十余日。《归去来兮辞》就是这件事实和这番心理的自白。他在辞的序言中写到:

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己交病。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出仕彭泽令,本是为了温饱,但卑躬屈膝的官场生活与渊明的个性到底不相容。几经体验,他终于感到挨饿受冻尽管痛苦,但是违背自己的本性更是难以忍受。为了填饱肚子而勉强从仕是错误的,有愧于自己的“平生之志”。陶渊明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回到田园后更穷了,甚至不得不去乞讨,但他的心却宁静了,因为在隐居生活中他找到了心灵的归宿,获得了精神上的满足。

相关范文推荐
  • 10-29 最热市场部工作计划及建议(模板20篇)
    工作计划书可以让我们对工作目标和任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避免在工作过程中迷失方向和目标。请大家仔细阅读以下工作计划书范文,从中学习和借鉴一些好的写作思路和表达方式
  • 10-29 最优佛山文化心得体会(模板15篇)
    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让我明白了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物质,而在于感受和珍惜每一天的快乐。"在总结自己的心得体会时,我意识到自己在时间管理上存在问题,从而决定要制定合理
  • 10-29 热门申请更换手机申请书范文(16篇)
    手机作为一种多功能设备,可以满足我们的通讯、浏览资讯、拍照、音乐娱乐等多种需求,让生活更加便利多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手机配件,让你的手机更具个性。
  • 10-29 精选平等篇心得体会(通用18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深入挖掘自己的思考和体验,提升自我认知。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你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帮助。平等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社会进步
  • 10-29 最新观看ups心得体会(模板15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分享给他人,既可以给他人带来启发,也可以加深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认识。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从中学
  • 10-29 2023年车位撤销申请书(汇总19篇)
    更多申请书的撰写需要注意逻辑性和清晰性,以确保对方能够理解我们的观点和理由。申请书是向特定机构或个人提出请求、申请或询问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展示了申请者的意愿和能
  • 10-29 最新罗浮山心得体会大全(15篇)
    心得体会是对自己在某一领域中获得的经验和经历的总结和梳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和拓展所学知识。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提供一
  • 10-29 最热修身齐家之道心得体会(汇总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改进和提高自己。小编为大家推荐了一些历史上著名人士的心得体会,希望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新的思考和领悟。
  • 10-29 最新中国文化概况的心得体会大全(14篇)
    心得体会是在一段时间内对个人经历、感悟和领悟进行总结和概括的一种文字记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写作的参考和启示。
  • 10-29 精选农村除草心得体会大全(21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和规划。接下来是一些对于心得体会写作有很好启发的范文,希望对大家写作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上一星期五,薛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