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小学体育教育论文(模板16篇)

时间:2023-11-01 10:39:53 作者:雁落霞 优秀小学体育教育论文(模板16篇)

范文范本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素材,它可以帮助我们提高写作的效率和质量。邀请大家共同品味一些经典的范文范本,领略其中的思想和情感。

小学体育教师道德建设教育论文

摘要: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在师资培养过程中,实践教学占据重要地位,但当前实践教学基地多为“人情式”建设模式,难以持续发展。建设“共赢式”实践教学基地需获得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的政策扶持;需与地方政府及小学共建实践教学基地管理队伍;需共同制定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丰富工作内涵以及完善监督机制和反馈、评价机制。

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是高等师范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当前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在师资培养过程中,“人情式”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使实践教学遭遇瓶颈,地方小学在与师范院校合作共建专业实践基地中表现普遍消极。实践教育基地建设受阻,严重制约师范院校实践教学的开展,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如何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是当前师范专科学校发展的关键。本文拟探索师范院校与小学开展校际合作共建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的长效机制,力图寻找既可促进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教学质量,又可提高合作基地的办学水平、促进教师能力提高,实现多方共赢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为师范专科学校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可行性参考。

一、教育实践基地建设遭遇发展瓶颈。

当前小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首先考虑便捷原则,“就近、交通便利,便于师范院校师范专业领导和教师对实习生的指导与管理,也利于节约实习经费”[1]。基于此,师范院校通过各种途径与目标小学沟通,让其“自愿”签署协议,承接学生的实践教学任务。师范实践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模仿、试做、实操等手段,在小学教师和师范教师双重指导下,学习课堂教学、班级管理、活动组织、作业批改甚至学校管理等多方面技能技巧。这就要求师范生的实践活动要深入到小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工作中。但现实情况是由于基地领导和教师态度不积极,师范院校在安排实践活动时不敢做过多或过高要求,在工作开展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一)实践基地领导缺乏重视。

师范院校为了完成实践教学任务,更多的是考虑自身实践教学的需要,较少甚至没有考虑基地的需求,没实现“双赢”。许多基地领导认为是为师范院校提供廉价的实践教学场所,基地没有从中受益,不但增加了工作量,还要承担实习学生的安全及本身教学质量下滑的风险,所以小学(特别是在当地有些声誉的小学)不愿签署基地建设协议。大部分基地是师范院校通过校友、师生、朋友等关系进行沟通,小学碍于情面勉强接受,进行实践教学安排时,基地领导多不会尽心尽力。这样的基地,当关系人还在校时,基地使用可能还比较顺畅,一旦关系人离校,基地也就流失了,难以长久稳定。

(二)教师参与实践指导的动力不足。

教师积极性不足的问题在基地小学教师和师范院校指导教师中都存在。由于基地对实习学生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安排实践教学任务时,多是安排临时性任务,指派给有关班级的任课老师或班主任,且往往没有给予指导教师相应的劳动报酬或其他形式的表彰。“由于学校资金有限,学校下拨的教学经费基本只能维持正常的课堂理论教学,没有更多的剩余用于实习基地建设”[2],师范院校能给予指导教师的报酬非常有限,这造成许多承接任务的小学老师认为是一种额外的负担,工作上消极应对。而对于师范院校指导教师来说,由于实习基地态度消极,使他们觉得到基地指导实践教学是一种有求于人的事情,工作难以开展,难免也会产生畏难情绪,实践教学效果不佳。

(三)基地使用功能单一。

师范的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基本上都停留在提供见习、实习场所的层次上,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虽然签署的协议中也有师范院校为基地小学提供服务和帮助,但多数此类条款设定的都比较模糊,比如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共同开展教研活动等,在实际操作时由于双方对基地建设的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财力保障,教师积极性不高。基地小学为师范院校学生提供见习、实习的场所,小学从中没有受益,这也是教师们积极性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新思路:由“人情式”到“共赢式”转变。

当前“人情”式的基地建设模式,使小学被动接受师范院校的邀约,基地建设仅师范院校受益,这是制约基地长期稳定发展和高效利用的症结所在。有研究者提到“在教育实践基地建立后需要尽可能巩固、发展双方的合作关系,做到‘双赢’”[3],只有双方都能从合作中获得益,合作关系才能长久维系,基地建设才能得到良性发展,所以在建设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时,可从满足参与单位、教师、学生不同利益诉求的方向进行考虑,寻求利益共同点,采取“共赢式”的方式设计共建模式。

(一)以师范院校、基地小学共同发展为出发点。

地方政府的参与可使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获得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能更好地调动各方建设的积极性,使基地的发展更稳定。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具有管理、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职责。教育发展离不开智力支持和优秀师资,而这正是师范院校可以提供的。师范院校可以为当地基础教育出谋划策,为小学师资能力提高建言献策,把促进当地教育的发展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内容之一,可使师范院校的智力成果服务于社会,又可获得当地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提高小学参与建设的积极性。

(二)以师范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成长为基础。

师范院校专业教师和小学老师能否受益,是基地能否良性发展的基础。教师的受益包括物质奖励和职业发展两个方面,大规模的物质奖励各方都难以做到,但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帮助却是可行的。比如,对师范院校与小学教师共同开展的课题研究给予优先支持、把师范院校教师在基地的工作与挂职锻炼相结合、把师范院校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与小学教师的在岗研修相结合等等。此外,将促进在职教师职业成长作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建设规划中。

(三)以师范生与小学生共同进步为目标。

师范生及小学生是实践教学的施行者和受体,在基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时,师范生的实践对象就是小学生,实践的内容涉及教育活动的多个方面,比如课堂教学、活动组织、班级管理等等,而很多师范院校在设计实践教学实施计划时,关注的是师范院校学生,基本没有关注到小学生,许多参与实践活动的小学老师都认为,基地的建设收获最大的就是师范院校学生,这也是许多小学不愿意成为基地的原因。毕竟参与实践的师范生由于经验、能力方面的不足,如果在实践过程中不注意加以引导,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可能会造成负面影响,严重的会造成小学教学质量下滑,甚至引起小学生家长反对。因此,在基地建设使用过程中,要统筹兼顾,认真设计实践教学实施计划,要把负面影响转变为正面影响,使师范院校学生和小学生都有收获,共同进步。

三、“共赢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步骤。

(一)争取教育主管部门政策扶持。

市县级政府具体管辖小学,又有一定的制定政策并进行实施的权力,也有一定的财政话语权,且市县所拥有的小学数量基本上能满足师范院校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需要,节省师范院校成本,同时市县政府对本区域内基础教育的发展往往也有迫切的需求,易于沟通达成共识。在选定好目标市县后,师范院校需组织精干队伍,对拟合作开展基地建设的区域进行基础教育现状调查,了解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对策。如果是师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影响了素质教育的开展,师范院校可以提出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搭配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补充,使结构趋于合理;如果是师资能力不足,师范院校可以提出在基地建设中送训到校,开展师资培训等。总之要找出市县政府最希望解决的教育问题并提出切实可行的对策,并把这些对策融入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中,这样就易于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获得支持。

(二)与政府、小学基地共建管理队伍和师资团队。

要让实践基地稳定发展并良好运转,离不开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和优秀的师资队伍,在取得当地政府支持的前提下,应马上组建队伍,其中管理队伍可设两级:第一级为中心领导组,可由市县分管教育的副县(市)长或教育局长任组长,师范院校分管教学副校长任副组长,师范院校教务处长、各专业系主任及各拟建实践基地的小学校长为成员,指导整个市县的基地建设,并制定有关政策。第二级为实践基地小学工作领导小组,可由小学校长任组长,师范院校专业系主任及小学分管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两校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组成,具体承担起基地各项实践教学工作。许多师范院校都会安排学科专业教师承担,学科专业教师在本学科专业领域可能是佼佼者,但指导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却并不一定在行,同样的,小学骨干教师具有丰富的一线教学经验,但如何把这些经验传授给参加实践活动的大学生并对他们进行指导,初次接受指导任务的老师也备感吃力。据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有48.6%的师范院校学科教师和60.5%的小学教师认为自己能指导大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但有些吃力,需要必要的辅导。因此,组建起队伍后,首要任务就是对两校的各学科骨干教师开展业务培训,建立一支能为学生实训提供指导的师资队伍。

(三)共同制定基地建设管理制度和计划。

管理团队建立起来后,双方就应根据师范院校的需要和小学的实际,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给予的政策,着手制定基地建设管理的规章制度。规定各方的责、权、利,有明确工作任务,要使参与人员了解做什么、怎么做。比如,可以制定小学教师在岗研修制度,规定师范院校每学期有责任为基地教师送训到校一次,基地小学老师有免费获得培训机会的权利,同时,小学老师在岗接受培训研修期间,有指导大学生开展教育实践的义务等。这些条款通过制度规定下来后,即使参与人员变更,其他人员开展工作时也有章可循,能顺利实施。师范院校和小学根据制度规定,结合学校的教学和工作需要,以一学期为单位,把需要在基地中完成的任务,在学期初就列入各自的学期工作计划中,双方人员都能提前做准备,且能提前设计和规划。

(四)充分利用基地资源,丰富工作内涵。

师范院校与小学的互动交流越频繁,越能相互了解,联系才会越紧密,才能促进基地的稳定发展。而要高频率地使用基地,就要充分了解双方需求,挖掘基地资源,丰富基地工作内容。比如增加基地开展实践活动,使其既面向大学生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又面向师范院校教师、小学教师,承担其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师资培训等任务。甚至是面向家长和小学生,承担起家校联谊,亲子课外活动的任务,有任务就会有活动,基地承担的任务多样,活动就会丰富多彩,各方也能通过活动受益,基地的发展就会充满活力。另外,也可以通过改变学生的教育实践模式来加强与小学基地的长期互动。比如,对于实践基地离师范院校区较近的,可改变原来的阵风式集中见习模式为师徒制的分散见习模式,由基地小学老师带3-5位师范院校学生做徒弟,每周固定的时间(师范院校学生校内无课)到小学基地跟随师父学习,并在师父允许的情况下,参与作业批改、班级管理、课外活动组织甚至是课堂教学活动。

(五)加强过程的监督和管理,完善反馈和评价机制。

实践教育基地各项工作任务实施过程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以及及时反馈和准确评价,是基地运行效率的保障,也是基地稳定发展的基础,但由于管理和评价的对象众多,时间跨度长,要做到有效、及时和准确,仅用常规的驻点指导、巡查、座谈等方式,确实难以做到。当前便利的互联网技术为监督和管理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实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远程监控、指导和管理,同时在实习结束时,利用系统的管理数据,对学生进行定性和定量评价。实践教学是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和“突破口”,教育实践要求必须创新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模式。“共赢式”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使所建设的基地真正做到长期、稳定高效运行,并能更好地培养小学师资。

参考文献:。

小学体育教师道德建设教育论文

司法局作为承担公民法制教育的主管部门,自1986年起,在中央和国务院统一部署下,已连续实施了在公民中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的三个五年规划。“一五”普法主要是法律的启蒙教育;“二五”普法是以宪法为核心,突出专业法学习;“三五”普法是强调学用结合,促进依法治理。这三个阶段的普法都是从增强公民法制观念,法律意识,促进依法治理的角度来筹划的。而“四五”普法则提出了“两个转变”的目标。这既是新时期对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和法制宣传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也是对我们承担普法任务部门的新要求和新考验。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普法工作的重要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认认真真的在总结以往三个五年普法成果和经验的基础上,抓住普法的重点、难点,积极寻找对策,扎扎实实抓落实,以极大的工作热情,来进一步推动全民普法向纵深发展。今天的调研课题,主要是公民教育中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现状,重点、难点及对策建议,下面,结合我们工作中的认识和体会,谈几点不成熟的意见,供领导参考,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指正。一、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坚持法德并重,是搞好“四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思想基础总书记自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理论以来,又在之后的多次重要会议上提出了“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最近中央又下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我们在学习之后,深感江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理论是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和内在联系。江总书记指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这一重要思想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指明了方向,是对我们党领导人民安邦治国基本方略的精辟概括,是在总结历史和国内外治国经验基础上得出的科学论断。我们认识到,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讲,法治与德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需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作为支撑和基础;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则需要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作为保障。普法不仅有助于公民法制观念的培养,而且也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深入人心,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主义道德观念的形成;而加强公民的思想道德教育,提高了他们的道德素质,也有利于培养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奠定思想基础。作为普法主管部门来说,法德并举、共同普及,是贯彻落实总书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因此,在今后的“四五”普法工作中应更好地去寻找“两个结合”的最佳结合点,把公民的法制教育和道德教育共同推上一个新的层面,积极营造全体公民遵法纪,讲道德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两个文明建设健康协调发展。二、公民教育中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现状1、公民学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通过连续开展三个五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法律常识得到极大普及,广大公民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普法工作列上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政协监督指导、四套班子齐抓共管、部门领导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工作网络,并实施了“一把手”工程。从“一五”普法开始,各级党委、政府都能高度重视、制定规划,与经济工作同部署,同安排、同实施、同考核,使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摆上了应有的位置。二是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得到了普及。新颁布的法律法规得到了及时、广泛宣传,例如我区在“三五”普法中,在教员落实上抽调30名具有较高法学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同志组成讲师团,先后举办22期普法教员培训班,培训教员1500余名,在教材落实上,我们通过反复宣传做工作,主动送书上门等,为全区共订购、发放教材10余万册,实现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中层以上领导人手一套教材,在校学生、流动人口人手一册书的目标,使各部门、单位讲解有教员,学习有教材。三是重点对象的法制宣传教育取得明显成效。我区每年都组织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进行学法考试,参考率达99%,合格率达100%;在校学生的法制课达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各校做到了教师、教材、课时三落实,此外,我们还聘请了38名政法干部担任各中小学兼职法制副校长,我区关工委还专门组织政法战线离退休干部19人成立了“建邺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报告团”,定期给在校生上法制课,使我区3万多名在校生没有发生一例违法犯罪;在流动人口法制教育工作中,我们制订并实施了“谁主管、谁负责”和“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原则,对职能部门,相关组织和单位都确立责任制度,同时,还通过流动人口法制培训中心,组织轮训流动人口普法骨干,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对流动人口的法制宣传,有效地促进了流动人口的学法用法。近三年来,我区流动人口违法犯罪率比以往同期下降了25.5%。2、法制宣传教育在保障法制建设的'同时,也促进了道德建设。法制宣传教育不仅增强了公民法制观念,使公民逐步树立起遵纪守法、权利义务平等,民主管理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观念,形成遇事找法、办事说法、解决问题依法、维护自身权益靠法的依法办事新时尚、新理念,而且,还使广大公民懂得提倡什么,反对什么,禁止什么,有效地扼制各种违法犯罪,保障和促进了精神文明建设。我区近年来部门和单位荣获“双文明”的比例逐年上升,“五好家庭”越来越多,公民的思想道德和文明程度有了明显提高。民间纠纷逐年减少,重大恶性犯罪率下降,城市建设发生较大的变化,城市管理及我区的教育、卫生、文化、体育、计划生育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了长远发展,先后数十次荣获国家、省、市的表彰,我区连续三次九年度荣获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今年又被中央六部委授予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区称号。三、法制和道德教育的难点和对策法制和道德教育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操作难度大,硬性指标少,易于产生畏难情绪和走过场,突出表现在:1、认识上不去。主要是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与其他工作相比,指标不够硬,致使有些领导热衷于抓经济,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仍然存在;有些群众认为自己不做犯法的事,法制、道德教育于己无关,要解决认识问题,我们认为:首先要立足教育,积极营造有利于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的社会氛围,使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逐步端正思想认识,提高对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投身到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中来。其次主管部门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逐步完善各级各部门的可量化的目标责任制,使公民法制建设、道德建设指标明确,责任到人,便于检查督促,防止流于形式走过场。2、公民普法教育的组织难度有不断加大的趋势。随着改革发展进程的加大,企业转型中私营和个体企业增加,一方面“单位人”变“社会人”的比例不断扩大,另一方面外来人口的增加,都给普法的组织教育增加了新的难度,如果仍然按照过去那种主要依靠单位进行教育的方式,就会给普法留下比例很高的盲点和死角。要消除盲点死角,我们认为:一是要加强大众传媒的宣传教育职能,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刊物等传媒和电影、电视剧、戏曲、小说、诗歌、报告文学等文艺作品,以及标语、口号、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公民的启迪、教育和引导。二是对“社会人”主要通过街道社区这个新的普法载体,加强对他们的普法和道德教育。由于社区自身人力物力资源有限,我们考虑首先需要政府加大扶持力度,职能部门要抽调专业普法人员下到社区,建立社区普法宣传站,吸收比较精通法律的社委会工作人员和辖区内居民中的法律志愿者为普法宣传员,形成专业与业余合一的法制宣传组织网络,这是我们主要的依靠力量。其次,职能部门下去后帮助社区培训普法教员,定期到社区进行法律咨询,开办法制讲座等。第三,街道还应协调社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共同协助社区开展工作,要挖掘社区内的普法师资力量,为社区居民义务提供法律帮助,担任社区法制宣传员和法律顾问。第四,社区调委会、居民调解小组还应利用纠纷的调解过程进行法制宣传,作到“一事一法一宣讲”。第五,还可以在社区推广“法制教育明白栏”,开展“遵纪守法”、“五好家庭”、“文明楼道”等评选活动,以及社区法制文艺演出,播放法制与倡导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的录象片等,调动群众参加法制和道德建设的积极性,使法制和道德教育进社区,入楼栋,到住户。此外,对流动人口的普法教育,我们在以往已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效的基础上,将进一步落实好组织网络化、责任制度化、内容系统化、形式多样化,并以即将建成的流动人口社区为依托,进一步抓好社区内的流动人口法制学校建设,通过普法主阵地的作用,向周围幅射。3.经费保障不到位。法制教育、道德教育要深化,关键是基层。然而基层最突出的问题是普法经费得不到保障。购置教材需要钱,举办活动需要钱,办专栏、出版报等都需要钱,基层自身无法解决,需要上级给政策,逐级抓落实。以上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四五”普法刚启动,“三五”普法中还留下许多难点和薄弱的环节需要我们去解决,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基层的调研力度,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寻求解决的对策,一件事一件事的抓落实,同时虚心向兄弟区县学习,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和作法,力争使“三五”普法未解决的问题在“四五”普法中得到有效解决。

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的应用教育论文

摘要:在体育课堂中,体育游戏不但能够激发学生对于体育的热爱,还能够活跃课堂氛围。本文分析了小学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的应用原则,介绍了扮演类、创编类与比赛类游戏的使用方法。

小学生具有活泼爱动的特点,他们喜欢和教师、同学进行一些互动活动,特别是一些游戏活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引入体育游戏教学,非常符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采用这种教学形式能够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1.以学生为出发点。

在不同学习阶段,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有很大不同,因此,在进行体育游戏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特点。当前我国小学体育教育基本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学习学段:一到二年级为一个学习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智力发育和认知水平较低,心理素质水平也不高,因此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尽量选择内容简单易懂、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学生智力水平和认知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心理素质也强,在选择体育游戏时,应较一二年级的难度有所提高,内容上要贴合该阶段学生的生活。

2.以体育为中心。

既然是体育课,所有的教学辅助手段都应该围绕体育进行,采用体育游戏的目的是辅助教学目标的完成,切不可进行游戏时候忽视教学目标的完成。在教学中如果忽视了游戏的体育性,过于注重游戏的`形式和娱乐性,会大大降低教学质量;如果仅仅把体育游戏作为教学中的一个独立环节,势必造成表面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比较高,但是学习重点脱离教学目标,导致教学无效。因此,在应用游戏法进行小学体育教学时一定要注意,选择和应用的游戏必须是以体育为核心。

3.规划好游戏时间和参加人数。

游戏的时间和人员分配也是体育游戏过程中必须考虑的因素。如果游戏时间过短,学生难以进入状态,起不到游戏的效果;如果游戏时间过长,会占用大量教学时间,致使不能有效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合理计划游戏时间,保证游戏既能发挥作用,又不影响教学进度。对于游戏人数,应坚持逐步增多的原则,即教师先进行游戏示范,然后让两至三名学生跟着做,学生基本掌握游戏规则后,再逐步增加人数。

1.扮演类游戏。

表演游戏是小学生最喜闻乐见的游戏形式,这种游戏形式也最为常用。如很多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动物的动作有联系,在进行体育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装扮成相应的动物。比如在進行立定跳远的体育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打扮成小兔子或小青蛙的形象,然后进行跳远练习。在讲解动作技巧时,教师也可以有意识地加入这些动物的特征,让学生通过表演小动物,产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编创类游戏。

教师在用游戏法进行教学时,可以不提前设定游戏,而是在对体育项目的具体技巧进行讲解后,让学生自己编排游戏,然后开展游戏。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比赛类游戏。

这类游戏就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通过游戏比赛完成教学内容。在进行篮球教学过程中,待学生掌握相关技巧,可以将学生分成两个不同的游戏小组进行篮球比赛,教师作为裁判。在游戏的进行过程中,学生为了取得胜利就会有意识地利用相应的技巧,避免出现犯规动作,而且比赛需要学生团队合作,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能在比赛中得到提高。比赛分出胜负后,教师要注意重新进行人员搭配,保证没获胜的学生也能在下几轮游戏中获胜,以让大部分学生体会胜利的喜悦,从而保持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与积极性。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论述可知,体育游戏应用于小学体育教学非常有意义。应用过程中把握好应用的原则,掌握应用方法,方能发挥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优势。

参考文献:

[1]黄涛.小学体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探讨[j].考试周刊,(8).

小学体育游戏设计的影响因素教育论文

摘要:

游戏是体育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能够把课堂教学推至高潮。那怎样才能为我们的课程设计一个好的游戏,通过这个游戏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中。学生在小学阶段各年级的身体和心理方面差异较大,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实施游戏教学时要考虑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个人知识结构、兴趣倾向和性别差异设计不同的体育游戏。本文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观察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

游戏、年龄特征、个人知识结构、兴趣倾向。

1、研究目的。

游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是由人类身心需要引发的,是人们自由选择人类自身为对象,不产生社会意义产物的娱乐健身活动的总称。游戏教学是一种激发并保持小学生体育兴趣的重要途径,一个好的游戏活动能够把课堂教学气氛推至高潮。而要设计一个好的游戏应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的安排游戏使游戏在体育教学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研究方法。

2.1问卷调查法。

各年级各抽一个班进行问卷调查,6个年级6个班,共244名学生,其中一年级38人,二年级41人,三年级42人,四年级40人,五年级39人,六年级44人,其中男124人,女120人。共发问卷244份,回收244份,因我们采用随堂问卷调查,回收率为100%,其中男124份,女120份。

2.2访谈法。

分别和10位不同级别和科目的教师进行座谈交流:音乐教师2位,数学教师2位,语文教师2位,其中低年级教师和高年级教师各4位,并在其科目中成绩较突出的学生中各抽取10位学生进行问答和访谈。

2.3观察法。

利用学校大课间时间进行观察,共观察3个运动项目、观察游戏类、球类和舞蹈类各1个,观察人数约为120人,观察时天气、指导老师和场地等变化不大。

3、结果与分析。

表一。

年级。

游戏。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模仿类游戏。

53%。

52%。

47%。

32%。

19%。

12%。

娱乐类游戏。

31%。

27%。

25%。

25%。

23%。

24%。

竞技类游戏。

16%。

21%。

28%。

43%。

58%。

64%。

表一显示:从学生喜欢的游戏类项目来看,低年级7—8岁的学生较偏爱模仿类的游戏,而到了中年级,特别是高年级,也就是11—12岁的学生更加偏爱竞技类的游戏,说明趣味性浓的模仿类游戏更适合于低年级学生,而具有竞技性、挑战性的游戏适合于高年级学生,主要是体现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身理和心理都发生了变化。越是高年级的学生他的身体渐渐发育成长,能承受的运动量和运动强度也不断加大,他们的心理也走向成熟,这样他们在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时就会由喜欢模仿动物类的游戏慢慢转变为喜欢一些竞技性较强,能体现“男子汉”一类的游戏。因此我们在设计游戏时首要的是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

表二。

知识结构。

数学专长。

语文专长。

音乐专长。

美术专长。

数字类游戏。

6%。

1%。

1%。

2%。

文字类游戏。

0%。

5%。

2%。

2%。

造型类游戏。

2%。

2%。

4%。

2%。

图形类游戏。

2%。

2%。

3%。

4%。

表二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个人知识结构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对不同的游戏类型的热爱层度是不同的,说明个人知识结构也是影响游戏设计的一大重要因素。不同专长生所选择的游戏不同,他们大多会选择跟自己专长相似的游戏,是因为他们在游戏中更能体现自己的优势。

表三。

性别。

游戏。

球类。

16%。

84%。

舞蹈类。

72%。

28%。

在学校举行大课间活动中通过观察发现不同的活动项目中出现了男、女同学参加的比例有极大的偏差,特别是高年级的学生更为明显。从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男生比较喜欢球类这些竞技性较强的活动,而大部分女生比较喜欢体现美的游戏活动,从中说明性别差异也是我们在设计体育游戏必须考虑的一大因素。

兴趣倾向在这里指的是不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对不同游戏活动的喜爱。每一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喜爱的游戏项目,比如低年级学生喜欢模仿动物的游戏,但不同的学生喜欢模仿的动物也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喜欢模仿爱跳的动物,有些学生喜欢模仿会飞的动物;再说高年级的男同学喜欢竞技类的游戏,一部分学生喜欢跑或跳的游戏,而另一部分学生会喜欢球类的游戏;还有高年级的女同学喜欢舞蹈类的游戏,有些喜欢节奏欢快的舞蹈,有学生喜欢节奏缓慢的、优美的舞蹈。而且同一个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他的兴趣倾向也会发生改变。所以我们在设计游戏时也要整合不同学生的兴趣倾向,尽量使我们设计的游戏能合大部分学生的口味。

4、结论与建议。

4.1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在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中,设计游戏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知识结构、兴趣倾向和性别差异。我们在实施游戏教学时还会受到天气、场地和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

4.2小学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个人知识结构、兴趣倾向都会不同,同一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也会参生变化。我们在设计游戏时也应适应学生的这些生理和心理变化。游戏的类型要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要求。游戏的运动量由低年级向高年级逐步增大,游戏的难度也相应增加。

4.3为全体学生设计游戏活动,这一点是我们为各年级学生设计游戏时应遵守的原则。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游戏活动我们就应该让每个学生成为游戏的主体,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游戏活动中来。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培养他们集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

5、参考文献。

5.1张建林体育科学研究方法论人民教育出版社。

5.2刘福林游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小学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内容提要:本文简要阐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结合我国的国情和教育实践,有效地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个性发展的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切实、深入、全面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学生自己的心理素质提高了,他们才会端正自己的人生态度,认真的对待学习生活,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所要碰到的各种问题。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尊重、心理发展环境、注重实践、共同参与。

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给人们的各个方面的压力,尤其心理压力越来越大,至此心理健康在近几年来特别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对未出校门的孩子们,心理健康状况很可能对他们一生的发展和行为方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如何让其能适应未来的社会,心理健康教育成了教师们的必修课,它的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工作中,如何开展好心理健康教育呢?就以下几方面,谈谈笔者的初浅认识。

教师自身的素质直接决定其教育行为。只有掌握关于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科学知识、按照科学的规律和方法开展教育工作、处理学生日常表现出的心理行为问题和意外事件,教师才能真正做到将心理健康教育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如,一位平时表现还不错的、身心都很健康的学生,由于一时的冲动偷拿了同学的钱,事后良心的自责使他找到老师并承认了错误。但由于教师处理不当,他从此被戴上了小偷的帽子,父母的责骂、教师的不屑和同学的疏远,使他心理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从此郁郁寡欢、自暴自弃,不但学习成绩下降,而且变得怕和人打交道,甚至出现幻听、幻视,总怀疑别人在背后议论他又在偷东西,最终发展到再也无法上学,陷入心理危机。而有同样经历的另一位学生,在承认错误的时候得到了老师的谅解,老师不但没有将事态扩大,而且还把信任和改正的机会给他,把管理班费的任务教给了他。在老师的不断鼓励和积极支持下,这位学生终于摆脱了上次错误在心灵上留下的阴影,能抬起头走路、堂堂正正地坦然处理关于钱的问题,其它方面的发展不但没受到消极影响,反而因老师的谅解和信任所带来的自尊、自信的增强而得到促进。

可见,教师作为教育实施的主体,其自身的素质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很难想象,自身心理健康水平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科学认识的教师,可以培养出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学生。所以,重视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真正深入、有效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保障。

有一个孩子叫李海潮,这孩子个头很小,年龄不小,学习慢半拍;还有一定攻击性,经常跟同学一发生矛盾就打架,家长比较年轻。我经常找他谈话,鼓励他要认真学习,与同学们团结友好,还跟他的家长聊天,了解他的基本情况。这孩子渐渐地有了一些进步。

然而,就在孩子取得进步没多久,学习又急剧下降。以前家庭作业基本上能够按时完成,现在却总是不能够按时完成家庭作业。那段时间,我几乎每周都安排时间,在放学后留他去办公室补习功课。在跟他聊天时我发现,孩子总是说:"妈妈还没有回来,爸爸说老家有些事情。"。

终于有一天,海潮脸上带着几道伤痕来上学。一种直觉告诉我,他的妈妈并不是老家有事久不回家,而是爸爸妈妈可能在闹矛盾。于是我旁敲侧击,通过孩子的周记等等,终于了解到他的妈妈和爸爸吵架了。妈妈赌气回了老家,爸爸要忙于工作,还要照顾孩子,有时候心情不好就会打海潮。

学习心理状态的。又在跟海潮交谈时,鼓动他打电话给妈妈,说很想念她。告诉妈妈,老师表扬了他,说她很乖,有进步;但是妈妈在身边,进步就会更大。果然,海潮的妈妈不久就回家了,孩子的学习也有了很大的进步。

没有想到,这可怜的孩子学习刚刚步入正常状态,又不幸在爸爸上班的门口被一辆汽车撞了,小小的身体竟然有两处骨折,但是,我去看望他的时候,问他:"还疼吗"他诚实地回答:"疼。"我告诉他,虽然疼,但是要忍住疼,配合医生的治疗,这样才会很快恢复健康。他坚定地点点头。表现得非常坚强。我含着泪由衷地赞扬他:"你好棒。老师和同学们等着你早日回校跟我们一起学习,你要加油。"。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如果我们用一个标准去要求他们,必定使得大多数学生感到困惑,也会导致校园里千篇一律的单调局面。因此,我们要充分尊重孩子们各自的个性,适当引导,才能够永远保持百花齐放春满校园的美好景象,才能够保持学生学习各有特色,尽可能达到最佳运转状态。

这点非常重要。我们不能够等到学生出现心理问题时才开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那样就顾此失彼,得不偿失。我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平时维持其心理平和,积极,顺畅等等上面,营造好孩子们的良好的心理健康成长环境。为孩子们建设好和谐平等的集体,尽量让每一个孩子能够在充满关爱,温暖,上进的学习环境之中。尽量避免出现对于孩子们成长不利因素的出现。

比如,在一个班集体中,有一些学困生,他们的学习上有或这或那的问题,表现出来的特征,也许是成绩不够好,反应不够快,与同学们相处有些小气等等;那么班集体中难免有同学会不喜欢这些人,甚至会歧视他们,那么,老师们就需要在班级营造一种气氛:不管同学学习如何,成绩如何,性格如何,家境如何,在这个班集体中,大家都是平等的,任何人歧视同学都是不对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那么,这些孩子们就不会陷于一种不良环境之中,渐渐地,也许会有令人惊奇的表现:成绩好的不再骄傲,成绩差点的有了进步等等。让孩子们的心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目前,不少的学校虽然也认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却机械、简单地将之理解为课程教育或开展一、两次轰轰烈烈的活动。孰不知,真正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绝不是每周一、两节课或者搞几次活动就能实现的。事实上,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经验都表明,心理健康教育和其它的教育一样需要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需要“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和观念;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仅靠有限的时间、空间是难以实现的,同样需要在点滴的生活实践经验中积累而成。因此,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应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内容渗透到教师每天大量而具体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做到实处。实践证明,只要充分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鼓励教师开动脑筋、注意积累、重视交流,完全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融合在一起,其教育效果也将非常显著,同时会对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巨大的促进。

研究与实践证明,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依赖于个体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操作与体验。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能成为一门说教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应深入生活、在实践中加以训练、巩固。为此,我们倡导注重实践,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在“做”中真正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其中,最主要和最直接的实现方式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突出以活动为主的特点,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不仅在活动中蕴涵、传递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注意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时抓住问题作为教育契机开展生动、直观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并注重在生活中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活动去实践、体验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等等。通过这些生动、活泼、有趣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受到实实在在的心理健康教育,而且使学生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来源于生活、实践于生活的基本道理,从而将心理健康教育再一次真正落在实处。

除了学校教育,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还受到其它社会因素的制约。其中,家长作为学生成长与发展中的重要他人,家长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和观念将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这在一些学校组织的意在锻炼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手拉手夏令营或者少年军校的活动被塞满高级食物的书包和每隔三两天一次的探望搞得变了味道的教育现状中得到充分体现。除此之外,各种社会现象、社会舆论、影视文化与传媒等其它社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

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家长、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因此,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和职责;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才能得到真正开展。也就是说,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调动全社会的力量,获得来自社会的支持和认可,首先应获得来自家长的支持和认可。我们提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注重与家长达成共识,通过各种活动与宣传,打破家长那种认为只要学习好就是发展得好的旧观念、旧框框,帮助家长建立现代的、科学的人才观,获得家长的支持和认同,鼓励家长参与,创设出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和支持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与氛围,从而使心理健康教育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

3、张庆林主编,《当代认知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和思维》。

4、吴红骏,赵洁,《运用认知学习理论改革远程开放教育的教与学》。

5、皮连生主编,《学与教的心理学》。

小学体育教师道德建设教育论文

一名合格的体育教师,不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懂得教育规律,具备教学和教育的各种能力,更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

1、在教书育人中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部分体育教师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缺乏敬业精神,对待工作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把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兼职中,奉行钱多多干,钱少少干,没钱不干的信条,缺乏主人翁的工作态度。如果体育教师在教书育人过程中不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不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将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健康成长。

2、忽视自我良好形象的塑造。有些体育教师平时不能严以律己,衣着不整,语言污秽,行为粗野,甚至有时会醉醺醺的上课,并认为这是体育教师说特有的“风度”和“豪气”,殊不知这悖逆了“为人师表”的要求,在学生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

3、教学方法粗暴、简单。有些体育教师缺乏对学生起码的人格尊重,缺乏爱心,动辙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讽刺和歧视学生的现象时有发生,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几项素质。

1、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言传身教。作为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教师应举止大方,谈吐文明。教学中,要讲解清楚、示范规范、言行一致,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教师形象,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达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主,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体育项目本身又具有较深的思想内涵,学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实践中磨练意志品质,在艺术体操的练习中得到美的享受,这是体育教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征。教师应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德育教育,使学生在体育实践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体会人生的价值,培养爱国主义、共产主义的思想品质。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习,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研究新形式下德育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加强德育教育工作。

2、较好的文化素质和教学能力。

体育教师要通过学习,掌握体育与健康方面的技能技术和业务知识,并能根据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其它新的与体育教学有关的知识与技术,增强教育教学的实效性。体育是一门边缘学科,它与众多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除体育专业的各种文化基础知识外,还与医学、物理学、文学、历史、艺术等学科相联系。这就要求体育教师需加强这方面的了解和学习,丰富自己,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各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日趋密切,学生的求知欲强烈,体育教师要搞好体育教学,就应该永不满足现状,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拓宽知识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优良学风,孜孜不倦地吸收新的养料来不断地充实和提高自己。教师应该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要不断刻苦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3、人格品质和健康的体魄。

体育教师健美的体魄、优美的姿态、良好的仪表,会给学生留下美好印象,会获得学生的认同和敬重,能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上体育课时,体育教师要精神抖擞、意气焕发地站在学生面前,衣着整齐干净,美观大方,举止谦虚礼貌,不卑不亢,端庄正派,语言美,手势文雅有力等,这些有利于确立一个体育教师的完美形象,给学生以良好的精神感染,对他们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人才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正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教师,责无旁贷地担负着培养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人才,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为此,作为体育教师仍应该时刻不忘师德,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兢兢业业,严谨治学,悔人不倦,不断进取,用自己高尚的道德情操,深厚广薄的文化知识,以及与新形势相适应的道德观念,去影响学生,教育学生,培养学生,为提高全民族的道德文化水准作出自己的努力。

小学教育论文

杜威把教师比喻为上帝的代言人、天国的引路人。当代哲学家周国平也说,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因此,他自己必须有崇高的精神境界。

——题记。

教师这个行业,曾有许多诗人、哲人给以无限的赞美,比如“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春蚕到死丝方尽”等,但那仿佛已离现在非常久远,只成为现代人口中的顺口溜了。在这里,我不想把教师这个行业赞美得多么神圣而遥不可及,我想说的是,在当今这个与国际接轨、经济转型期的开放的社会形式下,我们做教师的即使知道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在减弱,但仍要保持内在的精神高贵,仍要抱着一滴水滋润一朵花的踏实态度,仍要坚定地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唯有如此,才能在我们有限的生命历程中寻出意义,才能在我们更有限的教学生涯中得到慰藉。

那么,何谓内在的精神高贵,又如何引领孩子积极健康的思想呢?根据我的理解,它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把实事求是比喻为心理健康肥沃的土壤,一点也不过分。如果没有这四个字的培植,那么所谓的自信、友善、理解、宽容、奉献等心理之花将无法绽放。正如尹建莉老师所说:没有实事求是精神的人,即使他很精明,也往往目光短浅;即使他很努力,也总是后继乏力;即使他很自大,也暗中没有底气;即使他想要去爱,也不会好好把握。他既缺少平和与宁静,做不成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也缺少个性和创造力,很难成为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一方面,这里的“实事求是”有别于马列主义的唯物论观点,我们取它字面的意思理解: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若再多说,就是出于心里的恶念(善意的谎言除外);另一方面,思想、言行要统一,不搞投机倒把、坑蒙拐骗的行为,尤其不从虚荣、浮躁的行为。如此说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一种实事求是。我们做教师的不过分关注孩子的分数,不剥夺孩子的`玩耍时间,尤其不过分虚荣地关注自己的职称荣誉,则是更现实意义上的实事求是。

我们非常容易做到的,是从理论上告知学生要“实事求是”,比如考试要独立完成试题呀,学期末评优要公平呀,做错事情要勇于认错呀等。但我们同样非常容易犯下的错误是,在不经意间的言行不统一。比如,我们一方面提倡孩子要全面发展,德育为先,多才多艺,另一方面却布置给孩子一大堆试题和作业,还“苦口婆心”地说:孩子们,小学阶段一定要打好基础知识的底子,不然上了中学咋办呀?我们可谓是天底下最不能忍受浪费时间的人了(前提是,我们把孩子们在外玩耍看作是浪费时间),我们就这样错误地认为“一切为了孩子”。可事实是“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的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这种现实,值得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深思。

因此,教师的确要践行实事求是的精神内涵,就是要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实事求是地发展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实事求是地通过努力获取成绩,实事求是地关爱理解他人;就是要关注自己所有的教育行为,使之不偏离这个中心,更不掺杂急功近利的伪善。我想,这是我们在写好课堂教学反思之前的心灵反思。唯有如此,才能把我们连同孩子引领到健康、智慧的思想领地。

一个评价,说小它很小,说大它大得无边。作家三毛曾因老师不当甚至带有侮辱性的评价而产生了抑郁、厌学,终至辍学的后果。虽然后来她在写作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但当时的那件事却在她一生的心路旅程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是不可否定的。再看我们当今社会,亦有某些人(更多的是未成年人)因为别人对他的简单、粗鲁甚至不当的评价而寻求了某种极端的方式,或结束宝贵的生命或对他人实施攻击的现象存在。

我们做教师的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就是小学阶段的儿童在心理上会把我们老师作为他们崇拜、模仿的对象,我们在他们心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掌权者的地位。他们甚至不听从爸爸妈妈的劝导,而来听取我们老师的教训。这一特点让我更加唏嘘,如何才能有效合理地引领我们的孩子,不让他们蒙受心灵创伤,能够积极健康地成长和发展,是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入思考的。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不是为了区分优劣,也不是为了筛选。我们教师不仅能客观地看到儿童不同的发展水平和学习状态,更重要的是,能看到各个儿童的个性特点、学习特点、发展优势或进步,并以此为基础,教师在后续的学习过程中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帮助儿童不断地积累成功的经验,健康自信地成长。

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曾说:“从整体上看,宁静的生活是伟大的特征。忍受单调生活的能力,应当从小培养。过多的旅行,过于繁杂的印象,对孩子是不利的,因为这会使他们长大以后不能忍受那种易出成果的单调生活。”周国平教授也认为:“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和安静。只有安静下来,人的心灵和感观才是真正开放的,从而变得敏锐。”如此看来,能否回归心灵的安宁,不仅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乃至生命的品质,更决定了他的事业乃至人生所能达到的高度。

回归心灵的安宁,尤其在我们当今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有效地抵制虚荣、浮躁的心理状态,更能使我们每一个普普通通的凡人过上一种在地如在天的神仙日子。

仰望星空,在浩渺的宇宙面前,我们是何等的渺小;在地动山摇的大灾难面前,我们又是何等的不堪一击。即使不跟这令人生畏的大自然相比,我们人与人之间,也呈现出“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情景,因此,我们每个人没有理由不谦卑。如此看来,那些多少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骄傲,多少获取了一点知识就自以为是,多少赚得了一点小钱就目空一切的人,是何等的可笑复可怜。

因此,我特别地看重心灵的宁静,这并不是说拒绝一切社交活动,更不是让大家闷在家里当“宅男宅女”,而是主张大家在工作、生活之余尽量给自己的心灵留出独处的空间,通过阅读或反思或写作等方式来过一种心智生活,其实,这样更有助于我们生活的高品质,因为幸福归根结底是一个精神层面的概念。需要说明的是,说了这么多,大家不要误以为我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了,可以超凡脱俗了,其实我也只是尝到了心灵安宁的甜头,而且在努力的践行当中。我想,这是需要持续进行并形成习惯的。

我也正竭尽全力地在教育教学当中,引导孩子们能够真正静下来学习和做事。这方面的书籍给学生推荐了不少。另外,我还见缝插针地给孩子阅读触动我心灵的那些个句段,并与他们分享我的感受,也请他们谈谈自己的认识。每当此时,孩子们的眼睛瞪得大大的,脖子伸得长长的,好似唯恐漏掉智慧的每一个果子,真是令人欣慰。除此以外,我也会采取召开主题班会或是找个别学生谈心的方式,渗透这方面的教育和引导。现在基本上看不到那些一会儿拿这本书看看,放下,一会儿又拿起另一本书翻翻,又扔下的忙乱现象;也看不到在自习课上,看到别人干什么他就干什么的无主见现象;更看不到那些攀比吃穿、自私嫉妒的无聊现象。

不管怎样,如果能让我的学生在小学这个人生的最初阶段就内化了一些有意义的人生真理,那么,我这个做教师的也就能问心无愧了,也就能每夜安然入睡了,进而也就脱离了教书匠的层次了。我因此而感到无比自豪。

让我们重温当代学者周国平的话:“人类历史上一切伟大的成功者都出自精神上优秀的人之中,不管在哪一个领域,包括创造财富的领域,做成伟大事业的绝非钻营之徒,而必是拥有伟大人格和智慧的人。”伟大的成功不敢说,但精神优秀和高贵,我们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够做到——只要你愿意,愿意提高自我的生命品质。

小学教育论文

(二)文化素质掌握方面。

小学生要学习知识内容不是很难,但是标准却很高。所以对他们文化素质方面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这其中就要求小学教师要有广博扎实的专业知识,如数学、语文、外语、历史、地理、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以满足小学教学中,对教师综合知识储备充分的要求,力求学生全面发展。由于现在的学生和老师都处在信息大爆炸的时期,学生的知识面有的时候可能比教师还要广,因此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时候就要尽量做到“广”和“精”!这样才能让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坦然应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奇怪的问题。

(三)业务素质方面。

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如果仅仅具备了以上两个素质,并不能称之为合格的小学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因为最为小学教育专业的教师更应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这些能力包括:教学工作技能、教育科研技能、教育管理技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教师要同事具备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教学手段、方法、从事教师职业的基本技能(如三字一话)的素质,从而具备从事小学教育工作的综合能力。20xx年国家提出了“教师资格证书”需要学生自行考取的政策,20xx年开始试点实施师范类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的工作。从考试内容我们可以看出小学教师业务方面应该具备的能力:普通话测试、粉笔字、钢笔字、毛笔字、教育学综合……这些都表明了一名合格的中小学教师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

(四)身体心理素质方面。

由于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的特殊性,所以要求小学教师具备一定的体育素质和良好健康的体魄。另外,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小学生身心的发展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很多中小学要求教师必须具备心理咨询师证书或者至少精修过心理咨询课程内容。由此可以看出最为一名中小学教师,首先必须是心理健康的,这样家长才会敢把孩子交到她们手中。

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要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个基本原则。高校在小学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问题,实际上就是逐渐达到教学目标的过程。目的在于使学生“文理兼备,学有所长”,以培养出具有符合型知识结构的高素质教师。当今我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课程大致包括如下模块:。

(一)公共基础课程。

主要目的在于使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具备大学生基本的文化素质和培养水平,如思想政治、法律、体育、外语、计算机、三字一话等课程。意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二)专业基础知识。

(三)专业必修课。

不同学科方向的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应当完成一定量的必修课程,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有所专长,能多担负起一门或两门主干课程的讲解。很多高校的教科院(教育系)设有三个方向:小学教育语文方向、小学教育数学方向、小学教育外语方向。每个方向都开设了几门专业必修课,如现代汉语、儿童文学、高等数学等同时专业必修课中还包括儿童心理学、教育科研方法等,以使学生掌握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专必修课的学习,使学生做到综合培养,具有了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

(四)选修课。

选修课的开设目的'是“有所专长”发展学生的特性,丰富学生的知识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长选上学院或全校开设的选修课,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的设置时基于“培养多元化、全方位”中小学教师的指导方针基础上。在素质教育呼声的教育背景下,很多人开始对小学教师有更多的要求了,如希望小学教师能够为小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机会。因为国家在中小学新教材中都增加了“研究性课题”或“研究性课题”延伸的“课题作业”。教师作为教学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为适应新数学课程,理应构建全新的课程和教学理念,促进自己的专业化成长。因此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的讲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此项能力。

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式基本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就是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方式是现在小学教育专业乃至很多高校大部分专业学生的主要授课方式,目的在于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能力。第二种方式是实践教学,即在教师的领导下,学生到学校中去,参与到实践当中去,从而能把学校学习到的知识、理论、方法应用到实践中。实践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可以及时向老师、同学咨询。避免了学生毕业后遇到问题无人指导的状况的出现。四、对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展望我国由于小学教育专业创设时间短,没有形成一套统一的办学模式和指导理论,我国小学教育专的课程建设还是存在一系列问题。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动,很多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会面临重大的调整。如是否会取消小学教育(英语)方向学生的招生;是否会增加小学教育文科、理科方向学生的招生;是否会增加学生的语文、数学专业课学习的课时等。这些都会很多学者和课程制定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尽管存在这么多问题。我们不可以否认,我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态。笔者相信随着教学经验和办学理论的不断积累,我国高校小学教育专业培养的教师一定会满足社会对小学教师的业务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各方面的高要求的。

小学教育论文

摘要:

中国画具有技巧复杂、思想深邃、造型抽象等特点,这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好中国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阻力。该文作者结合小学生的美术基础与认知能力,探讨开展中国画教学的思路,并分析在中国画教学中教师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同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中国画教学的实施策略,希望能通过研究,为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开展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

中国画是我国独特的美术形式,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具有我国民族文化鲜明特色的绘画种类,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元素之一,同时承载了独特的艺术审美思想和民族文化内涵。中国画博大精深,在创作上往往不追求对现实事物的精确描摹,而追求意境和神似,这给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中国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阻力。怎样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画的绘画原则与审美追求,怎样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技法要求和风格特征,怎样通过合理的讲解与训练让学生正确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方法,值得广大小学美术教师思考。笔者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一些实务工作,对这一课题展开详细论述。

一、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思路。

小学美术教学是从基础开始的教学。小学美术基础知识中的造型、色彩、比例等是从西方现代美术理论中引入的概念,这些概念的学习对学生理解并掌握写实性的美术绘画方法十分重要。因此,从小学美术教学的主要追求看,教师是以写实为基础开展美术基础理论与知识教学的。中国画从唐代开始逐渐向写意方向发展,对造型准确、色彩真实的追求主要存在于工笔画、水陆画、戒画技法中,而蓬勃发展的文人画主张写意,追求神似,讲究意境,而不主张对自然事物的精确描摹。因此,中国画重写意的绘画原则与基础美术教育中写实性美术知识学习的教学方向是存在一定偏差的。这就为教育工作者开展中国画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笔者认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想开展好中国画教学,教师应秉持如下思路。首先,教师应从让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入手开展教学。教师应从中国画创作常用的毛笔、宣纸等工具材料入手讲解,让学生先熟悉中国画创作方面的实物知识,通过向学生讲解毛笔的特性及其使用方法、宣纸与一般办公用纸的区别,使学生了解中国画材料方面的基础知识。其次,教师向学生讲解中国画的由来和历史文化知识,引导学生认知、理解与中国画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使其能够掌握中国画在绘画特征、风格和技法上与西方绘画的区别,使学生形成对中国画基本特点的认知,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风格与审美追求。再次,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模仿中国画中的一些代表性图案、技法等,以特定中国画作品的局部为例,向学生讲解中国画中植物、山石的画法,花鸟画、人物画中一些代表性造型图案的画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理解并掌握中国画中一些典型画法的绘画技巧。最后,教师指定一些简单的中国画小景作品或局部让学生临摹,训练其使用中国画绘画工具和运用中国画绘画技巧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中国画创作水平。

二、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目标。

义务教育美术新课标对美术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把课程总目标设定为“学生以个人或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激发创意,了解美术语言及其表达方式和方法;运用各种工具、媒材进行创作,表达情感与思想,美化环境与生活;学习美术欣赏和评述的方法,提高审美能力,了解美术对文化生活和社会发展的独特作用。学生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丰富视觉、触觉和审美经验,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这一目标的设定为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指明了方向。中国画教学应与新课标提出的课程总目标保持高度协调,教师要注意突出中国画教学的特殊价值。因此,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知识与技能目标可以设定如下: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美术表现形式和绘画方法,懂得使用中国画的常用工具和材料,利用毛笔、墨、宣纸等进行绘画,理解中国画的造型色彩与构图特征,感受笔墨乐趣。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设定如下:组织学生组成小组开展美术学习,通过临摹、写生等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基本绘画技巧,使学生认知并理解中国画中的常用造型与图案色彩表现形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可以设定如下:培养学生认知、理解中国画的内在动力,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欣赏理解中国画的审美思想,掌握中国画的艺术鉴赏原则与方法,通过让学生欣赏、学习中国画作品,使其认知并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其传统文化素养,提高其艺术审美能力与创造力,促进其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的实践策略。

1.引入故事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大多好奇心强,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教师如果在中国画教学中过于注重理论讲授,使讲课内容枯燥抽象,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把中国画教学与生动有趣的小故事联系起来,以讲故事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中国画的起源、发展历史、绘画工具和技法,则可以使中国画教学充满趣味,使学生把注意集中到中国画学习上。如,在讲解毛笔的知识时,教师可通过秦朝将领蒙恬改进毛笔的故事向学生讲解毛笔的由来和发展,以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学习毛笔知识的兴趣。又如,在讲解宣纸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汉代蔡伦造纸的小故事,这样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对中国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培养并提高其国学素养。

2.注重临摹教学,培养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中国画中国画创作并不主张造型、色彩与自然事物完全一致,而主张神似,追求意境,因此,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对于小学生而言是较为困难的。笔者认为,教师应避免过度的理论教学,避免在中国画绘画方法的教学中一味讲解技法特征、画法原则等,而应当让学生从中国画中简单的典型图案、造型入手,通过临摹学习,以模仿已有的中国画作品为切入点,逐步通过训练掌握中国画的绘画技巧。教师可以选取中国画中一些较为典型的山石、花鸟、人物等图案让学生临摹。在这方面,教师可以使用《芥子园画谱》中的一些典型图案,让学生通过临摹基础的中国画造型,由浅入深地学习中国画。这样可以避开中国画在技法原则和审美追求上与小学美术教育由写实性入手的理论不相符的问题,从而让学生通过实践训练掌握中国画技法,逐步通过绘画学习领悟中国画的审美原则和艺术特征。

3.开展好中国画鉴赏教学,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审美价值要开展好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怎样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美感和审美价值是一个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因为小学生处在思维水平和价值判断力尚未完善的发展阶段,所以教师难以通过直接的口头讲解让学生理解中国画的意境、气韵等较为抽象的审美标准;同时,因为中国画并不追求完全写实,所以教师不能以色彩是否准确为标准向学生讲解哪些中国画作品画得好。这就要求教师应另辟蹊径,从优劣对比的角度向学生讲解中国画的鉴赏知识。如,教师可以同时向学生展示多幅以“虾”为主题的中国画作品,其中有大师作品,如齐白石的《虾》,也有一般绘画爱好者的习作。教师将这些作品统一隐去作者姓名,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说说哪幅作品画得好,哪幅作品画得一般,进而向学生讲解优秀的作品为什么形象表现十分生动,笔法流畅,而一般的作品在构图、造型、笔法上存在哪些问题。这样,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同一主题不同水平的中国画作品,能够理解优秀作品在技法上有哪些优点,一般的作品存在哪些不足,才能由浅入深,逐渐掌握中国画的鉴赏方法,进而以作品赏析为切入点,理解并掌握中国画的审美思想与艺术特征,从而奠定扎实的中国画创作基础。

4.举办绘画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学习中国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其学习中国画的热情,教师可以在布置绘画作业时,以绘画比赛的方式,让学生就同一主题开展中国画作品临摹,并让学生组成绘画小组,每六人为一组,要求每组选出一幅最优秀的临摹作品参加绘画比赛。随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扫描每组上交的临摹作品,并用幻灯机在课堂上播放,让全班学生评选出其中最出色的临摹作品。最后,教师给予作品被选为最优的学生一定的奖励。这样,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开展中国画绘画比赛,使学生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对比认识到哪些作品画得好,哪些作品画得不好,加深学生对中国画绘画技法、原则的理解;同时,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使绘画能力较强的学生脱颖而出,为学校发掘、培养优秀的中国画人才提供支持。结语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审美追求与西方绘画具有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小学美术中国画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避免直接套用常规的美术课程教学模式开展教学。教师应注意根据小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认知习惯、理解力水平等,科学设计中国画教学的方法、模式,让学生由浅入深,由基础到入门,逐步熟悉并理解中国画的技法和审美思想;要注重开展中国画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意境和美感的体验性教学,让学生多观察,多临摹训练,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与鉴赏能力;通过多向学生讲解中国画发展史中的一些著名作品和小故事,提升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使其形成扎实的国学基础。这样才能为学生打下坚实的中国画基础,为其成长为优秀的中国画人才做好铺垫。

小学教育论文网

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小学教育论文

摘要:目前我国城镇小学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编制比较齐全,班级建制比较齐全,班级规模大,课程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小学包班制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教育;教师

“卓越教师”是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有关要求设立的,与卓越工程师、卓越医师、卓越律师并列的四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计划项目之一。自2011年在部分本科院校试点以来,在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案的改革方面取得了不斐的成绩。2014年9月18日,教育部再次颁布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意见,并提出培养“卓越小学教师”的要求:“针对小学教育的实际需求,重点探索小学全科教师培养模式,培养一批热爱小学教育事业、知识广博、能力全面,能够胜任小学多学科教育教学需要的卓越小学教师。”培养卓越教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振兴民族的重大工程之一。教师强则学生强,学生强则社会强。高校“卓越教师”的培养,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源头。小学教育具有基础性、综合性、普及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小学教师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打好基础。为学生的发展奠定精神的底子,打好生活的基础,打好终身学习的基础。小学教师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是为人求知的引领者,是智力、心力的启蒙者,是情感、世界观的熏陶者,因此小学教师更应该有广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技能。

(一)小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小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感,他们心中有十万个为什么,他们求知欲强烈。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引导不当则可能泯灭孩子的求知欲,或者抑制学生的发展。他们的问题五花八门包罗万象,他们看待世界的眼光天真而又富有幻想,我们不能用成人眼光和思维浇灭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需要教师具备“百科全书式”的知识,要用童心和儿童的思维,用艺术的教育引导他们。

(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不平衡性和不确定性

也就是说每个孩子的智力体力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孩子发展得快,有的孩子发展得慢。每一个孩子身心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的此方面有特长,有的在彼方面有兴趣。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每个孩子都有他天才的一面,当然也有他不足的一面,有的具有语言方面的天赋,有的在数理逻辑方面有天赋,有的在空间方面有特长,有的在运动平衡方面有特长,有的对音乐旋律特敏感。这就需要教师全面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并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相信每个孩子的发展潜力,静待花开。如果一个老师只教一门学科,上完课就离开教室,而不能长时间地观察学生、陪伴学生,就不可能很好地了解学生、引导学生。

(三)小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模仿学习法

老师是儿童最信任最崇拜的对象之一,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教育,教师能唱会跳,教师的动情朗诵,教师的一笔好字,教师的看书习惯,都会成为孩子的模仿对象。总之,教师的十八般武艺,教师的“无所不知”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信任,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维持学习的动力。我们的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奠基作用,奠定做人的基础,奠定求知的基础,奠定精神的`基础,奠定生活的基础。教师“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和专业的教育能力,在儿童的发展中起到非常关键的启蒙和引导作用。这就需要小学教师要具备人文、文学、科学、艺术等全面的基础知识,需要与社会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需要具备坚定的教育信念和优秀的师德与规范。因此小学教师需要有综合的基础知识,需要有专门的教育知识和能力。

小学教师作为儿童的启蒙老师,不仅启蒙孩子的智慧,更重要的是成为孩子们的人生导师,教书更要育人。以学科知识的教育为本,就有可能导致知识教育为中心,而忽略了孩子的道德、情操、交往能力的引导和教育。有人说教师能够爱学生就是最美的师德,陪伴学生就是最好的教育技巧,守望学生就是最应遵守的教育规律。小学生们需要了解他们、陪伴他们成长的良师益友。全科教师,能够守着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和特长,了解他们的性格和禀赋,便于因材施教。

(一)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对全科教师的导向

《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要求小学教师熟悉至少两门学科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方法,除此之外,还要了解学科整合在小学教育中的价值,了解与小学生学习内容相关的各种课程资源,学会设计综合性主题活动,创造跨学科的学习机会。职前小学教师教育课程模块的设计上,其中学科知识的模块除了学科课程标准与教材设计、学科教学设计等,还包括小学跨学科教育、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等。这些标准导向要求小学教师需要具有综合知识和综合技能。从我国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的趋势来看,也是如此,对考生的学科背景知识没有要求,只要具备大专以上的学历就有资格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考试内容涉及到人文知识、科学知识、艺术知识、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等综合性知识与能力。科目一“综合素质”的考试内容包括教育、心理、文化、历史、地理、科学、社会、音乐、美术、文学、信息技术等综合知识。科目二“教师教育知识与能力”除了教育学心理学的知识外,还包括各门学科的知识、课程标准和教学设计的能力。

(二)优秀的小学教师具备综合型的教师素质

一线的优秀小学教师,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还是其他学科的特级教师优秀教师,他们身上具备的共有的素质那就是爱教育爱学生爱钻研,除此之外,那就是深厚的教育基本功。比如流畅的语言表达、优美的板书和简笔画。除此,还有音乐舞蹈的功底、图画及美术欣赏的功底,人文、科学、艺术素养和功底,对小学生心里的把握和调控能力等。特级教师于永正以优美的书法、信手拈来的简笔画技巧、演奏二胡的魅力、娴熟的歌唱技巧,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喜欢。他能够把逻辑思维、音乐、绘画等艺术融入到课堂教学中,使语文课上得有理有趣。优秀教师的十八般武艺,也启发我们,具备多学科的知识,具备多样的能力,在教学和教学组织方面都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生课程具有综合性的特点,需要教师具有综合性的知识

目前小学课程依然是按照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程安排。但是从整体思路上看,课程内容体现综合性趋向,如品德与生活(社会)、科学课程、实践课程等本身就是综合性课程,而学科课程的学习内容都呈现综合化的趋势,学科之间的关联越来越密切。美国贾斯珀的教学研究项目,培养孩子的数学能力和数学思维是从冒险故事开始。华德福学校所倡导的全人教育是以艺术为手段的教育,用音乐、旋律、节奏和雕刻、绘画等的形式进行语言教育、生命教育和科学教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明确提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多样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需要教师具有音乐、美术、体育等多方面的才能。在课堂学习中,可以用艺术的方式如音乐、图画、故事等模拟情境,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也可以让学生用歌咏的方式学习,也可以通过动作、表演、歌咏、韵律、节奏,或在旋律中学习。组织课堂的能力需要教师具备语言、艺术、体育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三)从课程内容来看,每门学科学习内容都不是单一的学科知识的组成语文课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资源从来源上看,包括校内、校外、社会,包括博物馆、民俗馆、大自然,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科学、地理、历史、文化等综合性的内容,数学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同样也是综合各科知识和多种能力。国家规定的“综合实践”课程的综合性自不必说。各国都把小学生的读写算知识作为基础知识,而读写算的知识和能力是相互促进相互融通的。苏霍姆林斯基开发学生的算术能力,是用阅读的方法,阅读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和感悟,而生活本身就是综合的,包括历史、地理、文化、艺术、社会、科学等。

(一)从发达国家的小学教育来看,全科教师是普遍现象

发达国家招聘小学教师不以学科专业为限制。目前我国教师资格证制度也是如此,只要有大学大专的学历就可以报名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

(二)目前农村小学还存在布局不均衡规模大小不一的问题

有的村小班级规模只有几人、十几人,年级不全,教师不全。有的村小还存在复式班上课的情况。农村小学教师大都兼教几门课。而村小的存在对于普及义务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村小的老师具有包班上课的能力,需要有兼教所有学科课程的能力。加之农村小学生留守儿童居多,也是中国“特色”之一,这些留守儿童更需要老师的关爱和陪伴。全科教师有条件、有时间陪着他们,关注他们的成长。

(三)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目前我国城镇小学教师资源相对丰富,教师编制比较齐全,班级建制比较齐全,班级规模大,课程还是以学科教学为主。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小班化教学将成为发展的趋势,小学包班制将更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国内有些地区实行包班制教学的学校已经占41.4%,其中以上海杭州为最。”因此,从儿童的全面发展来看,小学教师需要全科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求来看,小学教师需要综合性的课程知识和开发课程的能力;从小学课堂的教学组织形式来看,小学教师需要具备“十八般武艺”,多才多能;从教育发展趋势来看,小学全科教师将为小学教育质量奠定坚实基础。

小学教育论文网

学生小田,老师,家长都反映他是个“不开窍”的孩子,一道应用题,老师课堂上讲过,家长又复习过,可做起来就是错误百出,一到考试就更不行了,别的同学背课文,一下子背出了,可他读了好多遍,还是记不住,丢三落四,常用字常会错,渐渐地学习提不起兴趣。

方法:1、教会小田记忆的技巧与方法,如理解记忆,趣味记忆即把记忆内容编成有趣的生活现象,让他乐于记。

2、培养小田良好的思维习惯,独立、灵活、敏捷才是健康的思维。3帮助小田树立自信心,经常是人云亦云,总怀疑自己是错,永远也品尝不到学习的成功和甜头,再之家长切不可以“笨蛋”批评、责骂他,这样使他对自己自暴自弃,不再努力,设想:思维之泉缺乏了内部动力,是不可能充分喷涌的,多给小田一些鼓励,“试试你一定能行”“啊,,你进步了!”„„变“你能行”为“我能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学教育论文

1、1中小学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行为态度。

通过对中小学学生体育活动参与情况的调查分析发现:鄂西南农村中小学的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体育的本质功能,但对目前体育课的满意度较低,不愿意上有教师指导的体育课;在体育参与的态度方面,主动参与型人数较少,被动、消极参与型的人数居多,同时对教材、教法的认同度和满意度也不高。原因是从小学到中学,体育课的内容及组织形式单一,一直沿用传统的授课模式。

1、2体育活动项目、时间、频度。

鄂西南农村中小学的大多数学生喜欢球类项目,但不经常参加,对健美操、体育舞蹈等塑造形体、陶冶情操的体育项目,也没有兴趣去学习;学生们的课外活动的时间与国家阳光体育所倡导的时间差之甚远,没有形成固定的课外体育锻炼时间;学生每周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也不足三次。这些都是由于受场地器材缺乏、课时多、学习压力大等因素造成的。

1、3学生的课外锻炼缺乏理论性指导,参与性差。

学生充分认识到了体育信息的重要性,渴求获得科学的训练知识与方法来指导自己的课外锻炼,但由于获取体育知识的途径少,不能满足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和维护自身健康的需要,致使其参与性较差。

2、1学校体育资源匮乏,体育经费少。

由于鄂西南农村地区经济欠发达,国家或地方对学校体育的投入经费少,造成学校的体育设施陈旧,器材缺乏。学校体育设施陈旧、落后会直接影响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积极性。体育的趣味性多半是来自对体育器材的操控,单调乏味的走、跑、跳、投等动作的重复难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

2、2学校不重视体育活动,只注重最终的成绩考核。

在“分数第一”、“升学第一”等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鄂西南地区的农村学校忽视了体育活动的健身及其他的功能。对学生的体育考核多采取技术评定的方法,这种体育教学评价的一致性,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验教学效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自我,从中获得激励,不断鼓舞自己向新的目标努力。体育成绩的评定方式不仅影响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也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行为的形成。

2、3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整体化状况堪忧。

在经济不发达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由于经费紧缺、人员紧张等原因,无法进行正常的进修及培训,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不能满足当今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需要,必然会阻碍学生体育行为参与的积极性。

3、1加强思想、理论教育,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体育工作者应强化“教书育人”的理念,加强“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力度,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终身体育意识,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主动性和锻炼的兴趣。只有不断加强思想、理论教育,才可能树立正确、远大的.目标,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意识和行为的形成。

3、2加强沟通,充分发挥现有器材的作用。

体育教研室应加强与学校领导的沟通,争取获得更多支持,以加大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学校各级领导也应重视并努力改善学校体育的设施条件,促进学校体育改革与调整的实现。在现有体育场地设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作用,为学生体育参与行为的有效开展提供有利条件。

3、3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开设地方特色体育项目。

依据学校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对现有体育教师进行培训,加强体育教研组间的交流、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体育教师可根据各地的经济及地理条件,开设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并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进行有效地改革,缓解学校场地器材不足的现状,为学生体育行为的多样性发展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论文网

本人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学习勤奋,成绩一直得到肯定,曾获得三等奖奖学金.在美术和体育运动方面也取得好成绩.在多次书画展上有我的作品,在校运会为获得了良好的成绩.

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在校担任书画协会宣传部干事,本人能认真地完成各项宣传工作,而且获得“优秀干事”的荣誉.在班上也曾担任过文娱委员和生活委员,能一丝不苟地做好班内工作.组织同学参加各项课外活动.

在生活上,诚实守信,热情待人,敢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学教育论文网

本学期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与指导下,坚持为教师与学生发展服务的思想,着眼于不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目标,在原有技术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探索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新技术、新问题,不断向智慧校园的目标迈进。

一、配合教育局开展“智慧教育”专网建设。

硬件建设方面: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员积极接待移动公司技术人员到校施工,详细介绍线路走向及设备安装注意事项,圆满完成硬件安装;软件建设方面,积极配合移动公司测试专网软件资源平台运行情况。认真学习“葫芦岛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使用管理方法,及时下发教师、学生及家长平台登录使用方法,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率。

二、校园网络建设与维护。

1、本学期校园网络几次出现arp病毒攻击,首先请来移动公司技术人员锁定问题区域,然后在教师休息时段拔掉网线,再逐一连接网线锁定问题电脑,予以系统重装。与此同时,附属楼出现集体断网现象,误判为arp攻击,给网络维护带来一定的困难。后来经排查,发现附属楼防水施工造成网线断掉。

2、及时重装电脑系统,保证办公电脑网络畅通。

3、解决校园直播服务器与办公电脑ip冲突,实现直播畅通。主动联系设备安装方,学习软件使用,联系移动公司进行ip划分,进行设备调试,确认直播功能有效使用。

三、信息化教学设备的使用。

1、本学期,我校淘汰了投影机加白板的多媒体系统,新进了18台鸿合交互一体机,实现了所有教学点位全部为交互一体机,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育信息化环境。为了提高设备使用率,学校教育技术管理员认真学习机器的软硬件使用技术,及时下发培训讲义,使我们的教师尽快共享鸿合教育提供的多媒体资源。对于上一批的sct一体机,个别系统不能还原的,重装系统后,及时安装其它款的白板软件,包括鸿合白板软件都可以。

2、本学期,继续使用已经使用的虚拟光驱软件支持数学及英语等学科教学光盘资源的使用。新解决了科学学科光盘镜像文件中视频链接播放受阻问题。

3、本学期,认真钻研两个录播教室录播设备的应用,确保了学校开放日活动的顺路进行。

4、本学期,研究了开放日录制的大视频导不进软件的问题,利用暴风影音进行截取。积极编辑学校各类活动视频、音频,遇到技术问题,采取多种渠道加以解决。及时刻录保存教育教学资源。

四、信息化设备的维护。

本学期,将以前的一体机进行了维护,解决了硬件缺陷。南机房的计算机新安装了广播教学软件,主楼机房进行还原设置,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成功解决win7系统提示盗版桌面黑屏问题,解决教师机登录电子备课服务器不能登录的各类问题,从而彻底解决win7系统下局域网资源共享问题。

定期进行教育技术软件使用培训,总结教师在计算机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加强校园网站管理,及时续费,利用校园网站宣传学校教育成果及校园文化宣传。加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探索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策略,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实践能力。

总之,现代教育技术是贯穿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不断研究新的技术可以促进学科教学效率的提高。今后,我们要进一步研究新的技术,使其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创新发展。

小学教育论文网

本学期,我镇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有关领导的关怀、指导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内涵建设等方面均实现了新的跨越。

一、主要成绩。

1、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取得成效,各项安全制度得到严格执行和落实,黑车整治工作成果显著,没发生重大安全责任事故。

2、xx小学教育改革现场会工作在我校成功召开,并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改革实验工作深入开展。

3、成功迎接省“双高”普九检查验收。档案规范、全面、有特色;校园环境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学校争取各方投入十余万元,改造了微机室、移动多媒体室、舞蹈室等多个专用教室;师生齐动手,开源节流,改造了东厢房、平整了操场、美化亮化了校园环境。

4、xx小学和xx小学在“xx市先进村小”创建工作中,学校环境和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双双被评为“先进村小创建工作先进单位”。

5、我校代表振安区参加xx市中小学运动会取得第四名的好成绩。

二、具体工作。

(一)“学习型”领导队伍初步建立。

2、钻研业务。本学期各位领导从抓课堂听课入手,不仅促进了教师的备课、上课,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促进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

3、总结反思。本学期各位领导在抓好常规管理的同时,还能做到经常总结反思学校工作,形成了学校特色。榆树小学的“开心农场”、xx小学的“左右手小楷”等工作特色鲜明。

(二)“研究型、学习型、反思型”的教师团队初步形成。

1、“研究型”。本学期开展了两次全镇教师参与的集体备课活动,教师在活动中提高了自身的素质,进一步培养了研究习惯。特别是在市现场会上我镇展示的“主题式集备”活动,给全体教师树了榜样,做了示范。

2、“学习型”。本学期我镇在教师中继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教师读书量有所提高,自学笔记的字数均在6000字以上;本学期我镇还开展了以钢笔和粉笔为内容的“教师笔会”,教师参与的热情很高。

3、“反思型”。各位教师充分利用“三次备课”提高自己的教育反思能力,班主任数学、语文达到每课一反思,英语教师也能做到每课一反思,其他学科教师也能在教学中上进行相应的反思。

4、树立典型。教师节,我镇召开庆祝大会,在会上表彰了先进,同时请优秀教师代表作了典型发言。林涛老师从班级管理和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谈了自己的经验,王秀丽老师从自己的教学中总结出好的方法和经验教给老师,做全体老师受益匪浅。

5、“师徒结对”。各校的“师徒结对”活动开展得扎实有效,师傅经常深入徒弟课堂听课,给徒弟上示范课,对班级管理等进行指导,使青年教师进步很快。

(三)以“养成教育”为特色的德育工作扎实推进。

1、加强了“四城联创”活动的具体落实。

(1)本学期各校进一步开展了美化环境卫生活动。

(2)全镇39个班全面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创建活动。

2、全面实施了德育“1+1”行动,形成了学校和班级的特色品牌。

3、加强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1)各校利用班队会、晨会等时间,开展了学习《规范》背《规范》践行《规范》活动。

(2)中心校开展了“敬规范队礼”活动。

4、全镇开展了主题队会评优活动,共有6节队会获奖。

5、加强了少先队文化阵地建设。

(1)各校“红领巾广播站”坚持广播,质量不断提高。

(2)各校的黑板报,能做到每月一期,每期一个主题。

6、广泛开展了“三个一”活动,落实教育局《“文明使者在行动”活动实施方案》,举行了“文明使者在行动”启动仪式。

7、中心校从班级文化入手,结合德育“1+1”行动,开展了“学生自我管理”为特色的班级管理模式的尝试。

相关范文推荐
  • 11-01 精选O年个人年终总结范文(14篇)
    总结范文还可以让我们了解到一些新观点和新思路,拓宽我们的思维视野。总结是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方面的表现进行概括和总结的重要步骤。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总结出取得成功的
  • 11-01 热门遵守校规校纪承诺书(模板17篇)
    范文范本是通过对各类文章进行梳理与总结,为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文体,相信你一定有过这样的需求吧。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值得一读的总结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
  • 11-01 最热高中语文教师述职报告(通用17篇)
    撰写述职报告可以培养自己的表达和写作能力,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以下是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案例,大家一起来欣赏和学习吧。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立场坚定,遵纪
  • 11-01 最优高考生语言培训心得体会(案例21篇)
    在写培训心得体会时,可以回顾自己在课程中的学习过程、感悟和体验,同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改进方案。上过培训却感到困惑于写作培训心得体会?不妨看看以下学员分享的经验和
  • 11-01 专业廉洁纪律处分条例心得大全(14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搜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一起来看看有没有对你有所启发的地方。中共中央印发了《中国共
  • 11-01 优质月军训总结范文(17篇)
    总结范文具有激励自己继续努力的作用,同时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这些总结范文精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教训,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幼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
  • 11-01 实用社会注意发展史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可以是对自己在某个事件或经历中的感悟和体验的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小编整理了一些写心得体会的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
  • 11-01 最新部队多读书读好书心得体会(案例12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我们可以回顾过去的经历,总结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以及自己的成长和进步。小编整理了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和学习。第一段:引言(20
  • 11-01 最热市场调查策划书(通用14篇)
    策划书不仅可以为我们提供指导和参考,还可以作为项目或活动的合作依据。在阅读策划书范文时,我们要注意吸收其中的精华和亮点,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思维方式。一、调查目的:
  • 11-01 最优军事职业教育个人总结(模板23篇)
    个人总结是我这段时间内对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进行归纳概括的一篇文章。通过阅读下面的范文,可以了解如何抓住重点,突出自己在这段时间内的亮点和成果。xx年,在市消防支队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