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思想文化论文选题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实用5篇)

时间:2023-09-23 11:55:39 作者:笔尘 最新中国思想文化论文选题 略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实用5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选题篇一

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即是“天人合一”,因此,我认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首先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所谓“天人合一”,并不仅仅限于我们今天讲得最多的环境保护论者的论调。诚然,从字面意义上来将,“天人合一”指的是人要与自然和谐相处,这也是现今最流行的观点。可是,如果把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髓部分和中国哲学的最高境界仅仅归于人与自然的关系,仅仅停留于环境保护的层面,就未免太肤浅了。这里的“天”除包含人以外的自然界,更多的指的是人的自然性和任何其他事物的自然性,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老子》里面去寻求答案。在《老子》里,人的最佳状态其实就是“天人合一”,人要脱离自己的身体局限性和知识局限性,甚至完全脱离智慧,回归到人的最初本原状态,回归到自然的野蛮人的`状态,因为野蛮人虽然没有理性,但野蛮人也没有任何除保持自身生存的其他欲望,人如果能够达到饿则食、寒则衣,一切事物皆按其自然规律来处理,就是达到了天人合一。世界如果达到天人合一的状态,也就不会有过多的矛盾,如果人不将自己所谓的理性思维加诸于自身,加诸于外界,则人在任何时候都会达到幸福的状态,世界也自然会按照它固有的最佳规律运行。

但是,很显然的,中国哲学里面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状态从来也没有出现过,因此,便产生了儒家中退而求其次的“礼”。“礼”是维系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道德基础,“礼”是一切社会秩序的总括。是中国社会几千年来用以判断一切是非的主要标准。“礼”是“仁”、“孝”、“忠”、“恕”、“中庸”、等儒家核心思想的标准,“礼“也是治国、法律、外交、军事、经济、教育等一切具体事物的标准,“礼”也是史学、诗歌、音乐等的标准,“礼”更是衣、食、住、行的标准。“礼”的重要性,远甚于国家法律的重要性。中国社会之所以被说成是伦理社会,就是因为“礼”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伦理道德对于中国人的压力其实远大于法律的压力。

“礼”后来被宋明理学发展成为一种道德上的桎梏,使人们对“礼”的含义认识产生歪曲,实际上,屏除“礼”中所含的一些不符合现代意义的内容,如男女授受不亲,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等内容,“礼”更多的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礼”的含义是如此广泛,以至于中国社会的一切秩序都可以用“礼”来衡量。但是,在如此多的“礼”中,“孝”应该是最重要的“礼”。此前已有诸多学者在论及中国社会时,将中国社会概括为一“孝”的社会,将中国传统文化概括为一种“孝”的文化。的确,“孝”在中国文化中所占的地位,要远远高与其他伦理道德信条。原因就是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一种农业宗法制社会,实行的是一种家族制的统治。父子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君王则是凌驾于万民之上的“父”,人民都是他的“子民”,君王与人民构成最高一级的父子关系。在很多时候,“孝”成为束缚青年人的家族法、精神枷锁,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社会进步,特别是在近代以来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但客观的说,“孝”曾有力的维护了中国社会的秩序,“孝”虽是农业宗法社会的产物,但他放在今天仍然是值得肯定的。今天我们谈到“孝”,自然应该剔除其中包含的“孝”君思想,回到其最本原的意义--子女对父母、晚辈对长辈的“孝”。

“忠”是“礼”中包含的又一重要部分,《论语》中对“忠”的解释为“己欲立先立人,己欲达先达人”。“忠”的意义也非常广泛,对君主要忠心,对朋友要忠诚,对人要忠厚,对事要忠实。“忠”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影响非常巨大,但“忠”在封建社会更多的局限在中军的狭窄范围里,所以“精忠报国”的岳飞在皇帝昏庸,奸臣当道的条件下仍然死守着他的忠君信条。但是“忠”在更多时候是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团结力和凝聚力,中国国土广阔,历史上曾出现过多次割据局面,但是,无论如何,人们对所谓的正统王室都抱着一种根深蒂固的忠心。任何一个朝代在走向统一后,统治者都立即强化对其个人的绝对忠心。这是保持其统治秩序稳固性的向心力除了这种对君主的“忠”外,中国人对人对事的“忠”,的确构成了一种宝贵的民族精神--守信义、重承诺。所以有朋友间的肝胆相照,有夫妻间的相濡以沫,有“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承诺。

三中国传统文化的断裂与现代化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五千年,但基本上处于一种缓慢甚至停滞的状态,自春秋战国后,文化领域的百花齐放景象就不复出现,特别是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传统文化就几乎只剩下儒家一支独秀了。缺少了学术争鸣的儒家,把自身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做一些修修补补和无性繁殖的工作,顽固的坚守着闭塞状态,越来越与社会的近代化不能适应,终于在近代被新文化运动彻底打倒,造成了它在近代的断裂与失落。

20世纪初中国社会是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与中国社会日益严重的危机促使国人在反思中将矛头对准了以儒家为主的传统文化。新文化运动正式揭开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但不幸的是,包括“忠”“孝”“仁”“义”“天人合一”“中庸”等精华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被不分清红皂白的遭到了彻底打倒。郭齐勇先生在论述这一段历史时,曾痛心的反思:“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一个民族,像我们一样如此彻底的摒弃传统……”“以至于今天为人父母、为人祖父母者,已不复晓知孔孟老庄、程朱陆王”。

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断裂,是中华民族的魂的失落,在物欲横流的经济社会中,在朝夕万变的世界浪潮中,我们只能回归到我们的民族文化的本原,去重新批判和继承传统文化,才不至于在现今这场世界剧变中丢掉民族的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完全可以拿来发扬光大,作为全世界人民的精神财富。如“天人合一”“入则孝、出则第”“中庸之道”等思想,对于调适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社会人际关系,对于指导人生、提高精神生活,对于防止工业社会泯失人的具体存在、妨碍人的全面发展、造成人性的异化和人的困惑与疏离,都具有积极的功能。

目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正处于一个重拾和重整的阶段。相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传统文化一定会恢复她原有的光彩与魅力。这也是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在激变的世界中保住自身民族文化的关键所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选题篇二

我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天人统一观,尊重生命、兼爱万物、寡欲节用是其重要内容.我国古代就已形成了渗透环境伦理意识的政法理念.作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环境伦理思想是保证中华民族几千年生存繁衍和中华文明绵延不断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对现代环境伦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大的借鉴价值.在当前现代化建设中,有分析地借鉴我国古代的环境伦理思想,对解决可持续发展问题是有重要意义的.

作者:李祖扬杨明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环境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天津,300071刊名:中国发展英文刊名:chinadevelopment年,卷(期):“”(3)分类号:关键词:环境伦理学儒家道家天人统一观人类中心主义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选题篇三

写思想汇报一定要言之有物,不能光讲大道理,也不要为追求文章写得好而硬凑材料。下面是小编分享的思想汇报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尊敬的党组织:

近期学习了中国传统文化,感受颇深。特向党组织汇报。在xx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总理xx年在哈佛大学发表了重要演讲。 他说:“昨天的中国,是一个古老并创造了灿烂文明的大国。中国拥有502019年的文明史,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早在2019多年前,就产生了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学说,以及其他许多也在中国思想史上有地位的学说流派。从孔夫子到孙中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有许多珍贵品,许多人民性和民主性的好东西。比如,强调仁爱,强调群体,强调和而不同,强调天下为公。这些传统美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相互学习,开拓创新,是各国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的明智选择。”这是1949年建立新中国后,中国领导人向世界宣布对中国古圣先贤,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追求。遗憾的是目前,部分大学生中存在政治信仰迷茫、思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些人在追求‘‘西化”的同时,抛弃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和价值观,思想意识出现了偏差。因此,当代大学生迫切需要新时期道德规范,需要传统文化熏陶,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中华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一系列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无处不在,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宝库。

以儒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的平政爱民和举用贤才的政治思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和“人为贵”的管理理念。超越了时代,不断地为人们提供智慧和启迪。儒家文化强调社会整体利益至上,倡导见利思义,倡导胸怀天下、报同忘身,强调“谦恭礼让”、‘‘宽以待人”,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处理好人际关系均具有积极作用。儒家文化用平实、亲切、易懂、易记的语言进行论述,内容系统,可接受性强,对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作为一名研究生,我定要为弘扬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作贡献。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月x日

敬爱的党组织:

在文化领域,流传着一种说法: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一个民族的文化成果只有让世界分享,才会获得更强的生命力。当今世界上,我们既置身于文化的交流,又面临文化的竞争,要让具有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异彩,雄踞世界文化的奥林波斯圣殿,我们既要保护自身文化的特色,又要加强输出与交流,与世界共同分享人类的文明成果。

正如xx届六中全会《决定》所指出的,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我国拥有举世无双的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进一步发展和弘扬中华文化的雄厚基础。但也毋庸讳言,中华文化正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危机:从外部看,各国纷纷重视抢占文化制高点,软实力竞争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越来越重要,如美国政府部门就试图用英语和所谓符合美国人民意愿的美式价值观一统天下;个别国家对我文化资源进行盗用和掠夺,试图腰斩我历史文化根脉、挤压我现实文化发展空间,对我国文化安全构成了威胁。从内部看,随着洋文化和外语教育对我国社会各个领域的全面渗透,一些人丧失了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迷失了文化走向,对外来文化产生了崇拜和依赖,对民族文化特别是汉语和传统节日产生了疏离感。长此以往,不仅将使我国意识形态的凝聚力、民族文化对人民的向心力和维系力发生危机,而且有可能使中华民族文化日益失去自有的特色,陷入存亡绝续的境地。

在xx大提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今天,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增强综合国力,增强国民幸福感,建设亿万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离不开民族文化建设。从目前我国文化“危机内外交迫”的形势来看,要让中华民族文化大放异彩。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当今的文化创新,尤其要万分珍惜和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丢掉自己的东西,是最没出息,也是最没前途的。本站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生命和不竭动力,而继承又往往是创新的基础。数千年来,哺育了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生活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心灵相通的纽带不仅在于黑头发、黄皮肤这些表征性的东西,更是缘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

传承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既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牢牢记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数百年来的战乱中,坚定信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我们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及其延伸出来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中华文明是由五千年的民间文化中的精华所组成的。它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弘扬,更需要子孙后代的传承。请党组织相信我,我有决心学好这些我们文化中的精髓,让自己的头脑被知识武装。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20xx年x月x日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选题篇四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中国思想文化论文选题篇五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核心思想智慧是什么你知道吗?你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核心思想智慧了解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四大核心思想智慧,欢迎阅读。

阴阳,即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包含对立的统一,对立的双方又是统一的,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向对方转化。这也是朴素的辩证法。例如水,在一定温度下可以结为冰,冰在一定温度下又可以转化为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阴阳思想有个模式,是用太极图表现的,那是哲学模式的一种形象表现。半黑半白的太极图表明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其中一条s曲线,生动地表明了黑与白的运动变化。图中还有两个鱼眼,白中黑眼,黑中白眼,说明阴中有阳,阳中有阴。这正是阴阳各自向对方转化的内在根据。

阴阳思想给予我们的启示,就是当我们处于优势的时候,应当居安思危,时刻保持一种忧患意识,才不会“大意失街亭”;反之,我们身处逆境的时候,则应树立自信心,敢于拼搏进取,力挽狂澜,才能转败为胜。

五行思想,是宇宙统一与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也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这些物质又是运动着的,也是相互联系着的。中医认为,五行生克的关系模式是: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反之,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这就说明,没有任何一种事物或力量能够凌驾于一切事物和力量之上而独霸天下。所谓“一物降一物,一物生一物”也要把握适度,否则适得其反。比如,金克木,用斧子劈柴,劈多了,斧头自身也就磨损了,又如土克水,水库储水,坝高要适当。太高了,储水超过承载度(或者大雨超出集雨量)库坝也就倒了,造成水灾。这也告诉我们,在工作生活中,不论做什么事都要把握适度,否则就会造成损失。比如,适当锻炼运动有益于健康,超大运动量则可能损害身体健康。

这个思想告诉我们,做什么事都要顺应天时,讲究“天时地利人和”。早在战国时期,孟子就说过“不违农时”,指的是该种时就种,该收时就收。中国人不讲征服自然,虽然也说人定胜天,指的只是克服困难,战胜自然灾害,但也要以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只有“人爱鸟、鸟爱林,林涵水,水涵人”这样的良性生态循环,维持好每一条密不可分的食物链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才能营造和谐统一的生态家园。过去“除四害”,消灭麻雀、老鼠、蟑螂、臭虫,但事实证明,那些生物是灭不绝的,因为它们有自己的习性功能和生存环境,就是一例。所以,我们一定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着力保护生态环境,保持好生态平衡,地球才会变成“天人合一”的和谐家园。

和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理念。它要求不同事物聚在一起,能够互相协调、相互并存,相互促进。和文化思想是时代进步的主题,也是每个人的`行为准则。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尤其需要提倡“和谐共荣”。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承认并尊重员工彼此的差异性,实现员工身心和谐、内外统一、精神与物质均衡发展,进而形成良好的工作、科研和优秀的团队精神。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足见人和最为重要。一个家庭,家和万事兴;做生意要讲和气生财;搞政治,要政通人和;做事业,要和衷共济;与人相处,要以和为贵。总之,“和”是做好一切事情的基础。

所谓“中庸”就是要求处理问题时不偏不倚,公正公平,恰如其分。但,中庸并非和稀泥、不讲原则。总的要求是处理问题要恰到好处,把握好一个“度”。孔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什么叫“同而不和”,就是结党营私,不是团结绝大多数,而是拉帮结派,必然影响大局。所以,大到国家和谐,小到单位团结,都必须提高每个人的品德修养才行。

达到和谐又要以忍让、宽容为前提。历史上有个故事,在安徽桐城有个六尺巷的地方,两家人为建房争地打官司,其中一家名叫张廷玉,给父亲、当朝宰相张英告状,后其父回复“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张家人很受启发,让了三尺之后,对方又感到不过意,就也让三尺,便成了“六尺巷”,而张延玉后来也修身齐家,成了一名宰相。可见,和文化也是“真善美”的统一。我们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要不断融入新元素、新技术、新人才,保持与企业利益相关方面的和谐合作,把握好企业的生存之道,“重义轻利、见利思义”,才能达到和谐共荣、共享共赢。

一个人如果不能修身,那就齐不了家,一个家庭都治不好,那更谈不上治国了。国家治不好,当然不能在世界和平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孔子曰:“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孔子还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都讲的是品德修养。当然,修身的要求首先应做到克己。只有不断战胜自己,超越自己,做一个淡泊名利的人,才是强者,才能成就事业。

需要强调的是,修身克己必须包含意商、情商的锻炼。据专家研究,非智力因素对成功起决定作用的是“三商”——意商、情商、智商。而修身养性,就是要克服极端礼记和极端任性,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做人的道德底线,每个人都应做到。果真如此,我们的世界就会充满爱,明天就会更加美好。

中华传统文化视角:这四个思想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们渗透至各个文化领域、各种文化表现之中,并起着指导作用。同时,从一个角度来看,这四个思想对中华传统文化有全方位的概括作用。试想一个人活在世上,他总要对万事万物的存在与变化有个基本看法,这就是基本哲理。其次,这个人又是存在于大自然中,所以他必须对大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有所认识。再其次,这个人又是生活在社会上,所以他必须懂得如何对待社会问题,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最后,这个人的自身也是一个存在,所以他必须懂得如何对待自身并实现其应有的价值。所以总起来看,可以说“四个重要思想”是一种全方位的概括。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