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岛教案第一课时(热门13篇)

时间:2023-12-24 16:23:56 作者:GZ才子

在教学工作中,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工作计划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要想写好教学工作计划,以下是一些值得借鉴的范例和经验分享。

《鸟语》第一课时教案

1、齐读课题。

2、读了课题后,想问什么问题?(鸟儿怎么会说话呢?鸟儿会说些什么?人怎么能听懂鸟儿说的话?)。

二、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准生字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请在书上把有关内容画出来)谁能把自学要求读一下?(指名读)好,下面就请同学们带着要求学习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通晓 矫健 催促 无拘无束 疏忽 预报 应验 呆楞楞。

(1)指名读,老师随时正音。

(2)这些词中的哪些字音还要特别注意呢?

“冶”和“治”

(3)谁能把这些词读一读呢?(指名读)。

(4)齐读两遍,好,最后我们连起来把这些词读两遍。

(5)大家读的真好,现在我把拼音去掉,谁能读好它?(指名)。

三、指导分段。

1、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联系比较。

紧密,合起来讲了一个意思,就合并为一段,哪个自然段单独讲了一个意思,就独立成段。

2、分组交流。指导学生畅所欲言。

3、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从小就爱鸟,爱听鸟语,并想通晓鸟语。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从鸟儿们的语言中悟出了许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鸟是人类的好朋友。

四、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造句:

疏忽……。

顽强……。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钢笔描红。

家第一课时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沙、发、报、纸、台、灯、电、视”8个汉字。

2.认识“氵扌火”3个偏旁。

3.认识一些简单的家庭陈设、用品,并能将它们与对应的词语联系起来。

4.在识字中,培养口头表达、合作学习等能力。

教学重、难点:认识8个生字,会写“上、下”两个字。

教学方法:讲解、示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介绍自己的家里有什么电器和家具。谁能说一说你的家里有哪些家具和电器?

生:我家里有电视、冰箱;我家里有洗衣机、电脑——。

小结:同学们说的真不错,还有一个小朋友也想介绍一下她家里的电器和家具,她要邀请同学们一起去参观,你们愿意吗?好,现在我们就去看一看,琪琪正和爸爸妈妈在家里等着我们呢。

板书:在家里。

二、看图说话,学习生字。

1、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词语。

请同学们看看琪琪的家里都有什么,不会的字可以借助拼音识记。

生自由读词。

介绍一下琪琪家里有什么家具和电器?

生:有沙发、电视、有台灯、茶几——。

你能用这样的句式再介绍一下吗?

()家里有(),有(),还有()。

()的家里有(),()和()。

学生用指定句式练习说话。

用这样的句式再介绍一下自己的家里都有什么。

这样说可以说的更清楚,也让别人听得更明白。

设计意图:让学生会用“有------有------还有-------或有-----有------和------句式说话,培养学生语言间接性和概括性。

2、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巩固识记。

重点正音:茶几。

出示单独画面的词语,全班同学齐读。

开火车读,看谁读的准,接的快。

设计意图: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利用多种识字方法识记生字。

生1:河、江、海、湖——。

师:用加一加还可以记住哪个字呢?“灯”火+丁=灯。灯的偏旁是“火”字旁,这是我们又新认识的一个偏旁。电灯给我们带来了光明,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可是以前没有电的时候用什么照明呢?生:火。所以灯的左边是“火”字旁。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报字的?看到报字你会想起哪个字?对了“衣服”的服,左半部分的月换成提手旁就是报纸的报。这个“扌”也说我们要认识的新偏旁。提手旁的字一般和手的动作有关,提手旁的字有很多,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找一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联系生活实际和对事物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词语的理解,努力创设开放和谐的课堂气氛,尊重学生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达到读准音,记清形的目的。

三、游戏巩固生字、调动学习兴趣。

1、识字游戏。

出示课件,学生读字。

2、猜一猜、连一连。

学生说,点击课件进行连线。

设计意图:利用游戏激发学习兴趣,检验学生学习成效。

四、书写生字。

1、出示“上、下”一起读一读。

2、书写“上”。请你仔细观察田字格里的上字,说一说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

指名说,重点强调“竖”的位置,范写。学生书空。齐备《写字歌》描红一个。

4、书写“下”,先观察课件,学习笔画“点”书空,教师范写,重点强调“竖”“点”的位置,生描红,写一个。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规范书写的好习惯。

五、扩展延伸。

1、你的家里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家具,电器,请你认一认。

2、和家长一起给家里的物品做名签,带到班级介绍给同学们。

设计意图:扩展延伸,联系实际生活,让学生体会生活与语文的密切关系,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鸟岛第二课时教案参考

知道我国青海湖西部有一个鸟岛,初步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从而爱鸟护鸟,初步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学会本课生字词,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1、识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借助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鸟岛风光的迷人之处和六月鸟岛热闹的景象,体会文中谴词造句的准确、生动性。

一、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游览的目的地是鸟岛。准备好了吗?我们出发吧。

二、学习课文第一段。

1、鸟岛在哪儿?请哪位小导游来告诉我们?指读第一段。

2、各位游客,听了小导游的介绍,你知道了什么?

3、“海西皮”这个小岛就是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闻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仅中国人知道,连外国人也知道)说的真好!

过渡:“海西皮”

这个小岛为什么会成为闻名中外的鸟岛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景象吧。

播放鸟岛录像。

四、学习第三段

过渡:看了鸟岛的情况,你有什么感想?(鸟岛的鸟真多啊!鸟岛上的鸟蛋真多啊!鸟岛真热闹!)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是怎么介绍的吧。

1、指名读第三段,思考:什么时候鸟岛才有这样热闹的景象?(板书:六月)

2、这么多的鸟儿聚在一起干什么呢?出示投影片,进行说话练习。

3、在鸟岛上,天上飞的,地上跳的,水里游的都是鸟,的确,这里成了鸟的世界。说明了鸟儿——真多呀!(板书:鸟儿多)

4、鸟儿多了叽叽喳喳,怪不得六月的鸟岛最热闹了,那是什么时候都比不上的,“最”字就能说明。

你能用“最”来说一句话吗?

鸟蛋多)

6、出示句子,比较:

(1)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鸟窝很多,鸟蛋很多。

(2)小岛成了鸟的世界。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鸟窝一个挨着一个。窝里窝外,到处是玉白色的、青绿色的鸟蛋。

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理由。

你愿意把第二句话来给大家读一读吗?

密密麻麻的鸟窝,窝里窝外是什么?哪个词儿告诉我们蛋很多?

7、一眼望去,这么多鸟窝,这么多鸟蛋,真让人眼花缭乱,六月的鸟岛可真热闹啊!齐读这一段。

三、学习课文第二段。

1、轻声读第二段,思考:鸟儿们从什么时候到鸟岛来的呢?

2、春天来了,天气变暖,湖水解冻,鸟儿都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是一起飞来的吗?

出示句子: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

3、你从哪个词儿看出它们不是一起飞来的?

(画出:陆续)

“陆续”是什么意思呢?(有先有后,一个连着一个)

对啊,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教室。

早晨,同学们陆续走进学校。

谁来读读这句话?

4、鸟儿们一群接着一群飞来了,这么多的鸟儿来干什么呢?

5、出示词语:筑巢安家

养育后代

指名读,齐读。什么是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

齐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春天,鸟儿们从四面八方飞来,在这儿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7、现在再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鸟岛的风光吧。重放鸟岛录象,让学生再次感受到鸟岛的景象,从而更好地体会课文内容。

五、学习课文第四段。

过渡:这么富有魅力而闻名中外的鸟岛,谁不想亲眼瞧一瞧呢?所以来岛上游玩的人——很多。

1、游人对鸟儿怎样呢?默读第四自然段。(板书:爱鸟)

2、你从那些地方看出游人爱鸟?为什么游人会这么爱鸟?

3、你能用“因为……所以……”来说一说吗?(你真棒)

小结:游客们的周围有这么多的鸟蛋和幼鸟,可是却没有人去碰一下,人们是多么爱护这些可爱的小鸟呀!因为——(引读)

4、有感情地读描写人们爱鸟的句子。

5、看图:如果我们也在鸟岛上游玩,这时看到有人去捉鸟,或去拿鸟蛋,你该怎么做?(板书:护鸟)

看,蓝天碧水间,鸟儿飞得自由自在,多么快乐!

爱鸟、护鸟,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呀!(板书:人人有责)

总结:只有每个人都用自己的行为爱护鸟儿,爱护大自然,人们才能真正拥有美丽的大自然,我们才能看到如此美丽的鸟岛。

现在让我们拿好书,来读读这篇课文,再仔细领略一下鸟岛美丽的风景吧。

六、布置作业。

1、抄写词语(书后练习三)。

2、用“陆续”、“最”各说一句话。

板书设计 :

19、鸟岛

鸟儿多 爱鸟

六月 鸟窝多 护鸟

鸟蛋多 人人有责

执教 纳米

年鸟岛教案第一课时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全文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介绍鸟岛的鸟,春季成群结队返回故乡,夏季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鸟岛的游人都很爱护鸟。全文条理清楚,语句流畅,很适合朗读、背诵。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鸟岛景象。

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

插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你们知道哪些鸟?(学生交流)。

2、老师来考考你:鸟类歌唱家是()森林医生是()庄稼保护神是()。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鸟有关的课文。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青海省的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鸟岛”。(板书课题、读题)。

2、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到鸟岛上走一走,看一看,好吗?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效果。

(1)读生字词。(个别读、集体读、去拼音读)。

西部筑巢养育密密麻麻玉白色拾到人类朋友。

闻名中外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各种各样密密麻麻。

(2)读课文。集体读,随机正音。

(3)你觉得鸟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1、鸟岛在什么地方呢?有哪位小朋友来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2、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指名读)(出示地图)。

是的,看(出示地图),这是我国的地图,这里是青海湖,在它的西北部有一座长近500米,宽约150米的小岛,这就是鸟岛。这里水草丰美,有大量鱼鲜,(每年5、6月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鱼鸥等100多种候鸟,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数量达10万余只,)这是鸟儿安家生活的好地方,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海西皮。

3、海西皮这个小岛非常有名,不仅中国人知道,有很多外国人也听说了它的名字。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它名气很大?(板:闻名中外)(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国内外都很有名气。)。

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交流后板:举世闻名、驰名中外)。

4、小结:正因为鸟岛有名,所以来这里游玩的客人特别多,来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读好这一自然段。

过渡:春天的鸟岛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什么特点?)。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图1)看,每年春天,烟波浩淼的青海湖上,就不断地出现了各种鸟儿飞翔的身影,它们飞呀,飞呀,一群飞来了,又是一群飞来了,多美的景色呀!

3、鸟儿多吗?你从第二自然段的哪个词看出来?(出示“一群一群”,读出鸟儿之多)。

那么多鸟儿是一起同时飞过来的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出示: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一句。读出鸟的多。(出示)。

5、现在,这一座小岛成了小鸟们的家,小鸟们来到这样气候温暖,水草丰美的地方多开心呀!小鸟们把家建在这儿,小鸟的家就叫“巢”,还可以叫“窝”。(看书第二句)小鸟们在忙什么吗?(出示读词: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把它深深印入脑海中吧。(齐读)。

1、出示生字认读“部筑育”

2、分析字形要点。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范写。

5、学生描红,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鸟岛》第一课时教案。

年鸟岛教案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初步认识表示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青海省西部鸟岛的特点,认识鸟是人类的朋友,要保护鸟类。

教学重难点:

体会鸟岛的特点,初步认识因果关系的两种句式。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喜欢)今天,我们一起去鸟岛旅游好吗?(好)。

2、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我们可以想象得出怎样的岛会是鸟岛呢?(鸟岛上鸟儿一定很多,是鸟的世界。)。

是啊,鸟岛上的鸟儿多得不计其数,我们快去看一看吧!

1、按要求自学。

出示自学要求:(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并读读生字所在的句子。

(2)记住生字,在组内交流记生字的方法。

(3)你喜欢鸟岛吗?为什么?

2、全班交流,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鸟岛》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1)出示生词,谁愿意做小老师领读?

(3)鸟岛在全世界都很有名呢!你喜欢它吗?为什么?

现在正是六月,该是鸟岛最热闹的时候了,我们快去凑凑热闹吧!

4、根据交流板书:鸟多。

鸟窝多。

鸟蛋多。

3、出示第三自然段精读:

从哪儿看出鸟多呢?

(1)圈出“最热闹”“各种各样”“鸟的世界”。

(2)通过介绍鸟岛上鸟的种类和看着画面用“有的……有的……有的……”说说鸟的各种样子的方法理解“各种各样”。

(3)谁能读出鸟的多?

从哪儿看出鸟窝多呢?

(1)圈出“密密麻麻”“一个挨着一个”。

(2)谁能读出鸟窝的多?(注意“一眼望去”要慢一些)。

从哪儿看出鸟蛋多呢?

(1)圈出“窝里窝外”“到处”。

(2)鸟蛋除了多外还有什么特点?(美,抓住“青绿色”“玉白色”体会。)。

(3)谁能读出鸟蛋的'多和美?

5、感情朗读:

(!)来到鸟岛,看到这么热闹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愉快、高兴、兴奋……)。

(2)你想怎样表达这种心情呢?(跟鸟儿合影留念,跟鸟儿一起玩耍,放声歌唱……)。

(3)让我们一起用诵读的方法来表达我们快乐的心情吧!

4、练一练。

这位作者呀真了不起!他没有用一个多字就把鸟岛“鸟多”“鸟窝多”“鸟蛋多”的特点写出来了。我们也来学好吗?(好)正月十五的元宵节是我们甘露最热闹的时候,这一天,大街上人多、小摊多、灯笼多,我们把这样热闹的景象描写出来吧。

出示: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是甘露最热闹的时候,——————的人————————,大街上成了——————。一眼望去,——————的小摊————————街道两旁,—————————的灯笼。

(1)指名说。

(2)同桌互说。

(1)出示生字卡片读一读。

(2)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

(3)在写法上你有什么提醒大家的吗?

(4)学生描红、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鸟岛》第一课时教学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文写了闻名中外的青海湖鸟岛春夏两季的景象和鸟类活动的情形,课文在介绍鸟的有关知识的同时,还突出了人与鸟的朋友关系,意在让孩子们从小增强环保意识,懂得爱鸟护鸟。

全文分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介绍鸟岛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第二、三自然段介绍鸟岛的鸟,春季成群结队返回故乡,夏季成了鸟的世界,第四自然段写鸟岛的游人都很爱护鸟。全文条理清楚,语句流畅,很适合朗读、背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知道我国青海湖鸟岛的特点,培养学生喜爱鸟类、喜爱鸟岛的感情,进而自觉地爱鸟、护鸟。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悟鸟岛景象。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爱鸟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插图、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

1、小朋友,你们喜欢鸟吗?你们知道哪些鸟?(学生交流)。

2、老师来考考你:鸟类歌唱家是森林医生是()庄稼保护神是()。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跟鸟有关的课文。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吗?在我国青海省的青海湖西部,有一个叫“海西皮”的小岛,它还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鸟岛”。(板书课题、读题)。

2、今天这堂课,我们就一起到鸟岛上走一走,看一看,好吗?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轻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检查自读效果。

(1)读生字词。(个别读、集体读、去拼音读)。

西部筑巢养育密密麻麻玉白色拾到人类朋友。

闻名中外筑巢安家养育后代各种各样密密麻麻。

(2)读课文。集体读,随机正音。

(3)你觉得鸟岛是个怎样的地方呢?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鸟岛在什么地方呢?有哪位小朋友来做小导游介绍一下?

2、你是从哪一自然段知道的?(指名读)(出示地图)。

是的,看(出示地图),这是我国的地图,这里是青海湖,在它的西北部有一座长近500米,宽约150米的小岛,这就是鸟岛。这里水草丰美,有大量鱼鲜,(每年5、6月份有来自不同地区的斑头雁、棕头鸥、赤麻鸭、鱼鸥等100多种候鸟,就会成群结队地来到这里,数量达10万余只,)这是鸟儿安家生活的好地方,它还有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海西皮。

3、海西皮这个小岛非常有名,不仅中国人知道,有很多外国人也听说了它的名字。文中哪个词告诉我们它名气很大?(板:闻名中外)(你知道它的意思吗?国内外都很有名气。)。

你能给它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吗?(学生交流后板:举世闻名、驰名中外)。

4、小结:正因为鸟岛有名,所以来这里游玩的客人特别多,来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读好这一自然段。

过渡:春天的鸟岛是什么样子的.呢?(有什么特点?)。

四、学习第二自然段。

1、齐读第二自然段。

2、(出示图1)看,每年春天,烟波浩淼的青海湖上,就不断地出现了各种鸟儿飞翔的身影,它们飞呀,飞呀,一群飞来了,又是一群飞来了,多美的景色呀!

3、鸟儿多吗?你从第二自然段的哪个词看出来?(出示“一群一群”,读出鸟儿之多)。

那么多鸟儿是一起同时飞过来的吗?从哪个词看出来的?(出示:陆续“陆续”是什么意思?)。

4、齐读第一句。读出鸟的多。(出示)。

5、现在,这一座小岛成了小鸟们的家,小鸟们来到这样气候温暖,水草丰美的地方多开心呀!小鸟们把家建在这儿,小鸟的家就叫“巢”,还可以叫“窝”。(看书第二句)小鸟们在忙什么吗?(出示读词:筑巢安家,养育后代)。

6、指导朗读:春天,鸟儿飞到小岛上安家了,多高兴啊!让我们读好这一段,把它深深印入脑海中吧。(齐读)。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认读“部筑育”

2、分析字形要点。

3、说说怎样记住这些生字?

4、教师范写。

《项链》第一课时教案

如果按情节——人物——主旨的流程教学《项链》,往往会因缺少聚焦点,或者说缺少一条牵一发动全身的主线,而零敲碎打,旁逸斜出。笔者从作者的“感慨”入手,以探究主人公人生悲剧背后的思想根源为聚焦点,带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分析,从而环环相扣、层层深入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实录】。

多媒体展示:“要是那时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景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化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项链》语段)。

师:作者的这番“感慨”,针对的是课文中的什么人什么事?

生1:针对的是玛蒂尔德丢失项链的人生悲剧。

师:为什么会丢失?

生2:心慌意乱,忙中出错。

师:为什么心慌意乱?

生3:因为她觉得“临走时候加穿的衣服”“寒碜味儿跟舞会上的衣服的豪华气派很不相称”,“为了避免那些穿着珍贵皮衣的女人看见,想赶快逃走”。

师:这是什么思想在作怪?

生4:虚荣心。

师:如果她没有项链,就不会丢失。哪来的项链?

生5:从朋友那里借来的。

师:为什么要借?

生6:因为她没有。

师:这是客观原因。主观上呢?

生7:她认为“在阔太太中间露穷酸相,再难堪也没有了”。

师:这又是什么思想在作怪?

生8:还是虚荣心。

师:如果她不参加舞会,就不会借项链。她为什么要参加舞会?

生9:她一直渴望这样的机会。

师:依据呢?

生10:小说一连用了八个“梦想”描写她的心理活动,其“梦想”的内容(从文中逐一指出)就是依据。

师:这些“梦想”说明她还有什么思想?

生11:贪图享乐。

师:要是没有丢失那挂项链会怎么样呢?她的人生悲剧能够避免吗?(分组讨论,代表发言)。

生12:很难说。因为作者也感慨:“要是那时没有丢失那挂项链,她现在是怎样一个景况呢?谁知道呢?谁知道呢?”

生13:只要还有贪图享乐的思想和虚荣心,她的人生悲剧迟早都会发生。不发生在这件事情上,也一定会发生在别的什么事情上。

生14:作者把玛蒂尔德的悲剧归结为人生无常,却没有看到其背后的思想根源,应该说,这是作品,也是作者的思想局限。(掌声雷动)。

师:掌声已经说明了大家的意见倾向,不用老师再画蛇添足了吧。

【后记】。

玛蒂尔德人生悲剧,实际上隐含着“偶然与必然”的唯物辨证法关系(只是教学时没有使用其术语而已),组织学生加以探究,这与《语文课程标准》“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的要求是一致的。组织学生去探究作品以及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与《语文课程标准》“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上一篇:郭初阳《项链》课堂实录(全国一等奖)。

《春》第一课时教案

《春》是朱自清先生所写的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这篇散文以诗的笔调,描绘了花卉争荣、生机勃勃的春天的图画,赞美、抒唱春的创造力和带给人们以无限希望,从而激励人们在大好春光里辛勤劳作、奋然向前。

1、知识目标:(1)反复诵读,品味文章清新优美的语言,感受春天的“新、美、力”。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

2、能力目标:(1)品味作者用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描绘春天。

(2)学习比喻、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

(3)朗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

1、流利、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作者的感情。

2、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来表现景物的特征及细致观察景物,抓住特点描写的方法。

在景物描写中抒情。

1、通过反复诵读,引导学生品味作者描绘自然风景时那诗一般的抒情笔调,优美的语言,从中得到美的熏陶。诵读中注重个性化朗读。

2、小组讨论理清文章的脉络,学习细致观察景物,领会写景的各种方法。

3、课堂延伸: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1、反复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

2、查阅资料,找出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摘抄并准备在课堂上讨论、分析。

3、把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

1、诵读课文,体会作者的语言特色,感受春的活力。

2、赏析课内外有关描写春的诗句或片断描写。

2. 欣赏音乐《春天在哪里》

3. 问:春天在哪里呢?在这里,在我们身边。在古诗词句中,下面请同学们从所学过的古诗词中去找春天。(生回答出诗句——: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4. 问:“能不能告诉老师诗句写的是春天的什么景物呢?” 例:上面的例句写的是小草。

5. 问:“写草(或花、雨、风)怎么样?” 例:“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写出了草旺盛的生命力。

6. (我们找到了春天,那么的美丽,那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作家朱自清笔下的春天,一起来感受一下那美丽的春景)放配乐朗诵,领会作者朱自清的感情基调。(引导朗读课文应该用什么样的感情)

7. 分小组诵读课文。

8. 正音正字。

9. 师点拨:本文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春草、春花、春风、春雨、迎春)

10. 全体齐诵读课文,

要求:(1)加深对文中形象而生动的句子理解;

(2)用明快的节奏,读出作者热爱赞美的感情。

11. 课外延伸:仿照课文结尾句子

春天还像什么呢?

例:春天是插花能手,用巧手装扮人生;春天是一位伟大的画家,用画笔绘出五彩的世界。

12. 作业布置:

(1) 有感情的诵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及相关的诗词句。

(2) 把课文中自己认为最美、最精彩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精彩在哪里。并说说理由。

1、品味语言,学习比喻、拟人的修辞作用;

2、借景抒情的写法;

3、写景方法小结。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己品味文章语言的优美词句,老师只是作适当的点拨。

《春》第一课时教案

1、知识认知目标:

a、识记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b、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c、应用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d、综合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2、能力形成目标:

e、通过学习本文,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特点,培养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观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审美能力,养成自学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3、素质培养目标:

f、通过学习本文,领略春天的美。引导学生形成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意识。要让孩子们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拥抱大自然。

突出文章“细”和“美”的特点。初进中学的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时常比较粗疏,课文中的细笔细绘可作为范例,给学生以启发。适当地点拨、引导,让学生体会文章的形象美、语言美、结构美、情味美。教师重点讲读一两段作为示范,帮助学生理解描写的对象、描写的顺序、描写的方法、描写的语言,在这个基础上,指导学生独立分析,锻炼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难点: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与步骤。

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赋。唐代诗人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那么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板书课题、作者)。

二、题目。

这是一篇诗意盎然的写景抒情散文。春,本来是自然界的一个季节概念,本文却赋予了它以感情和生命。作者抓住春天的主要特征,用诗的笔调,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发,草木花卉竞相争荣的景象,抒写出作者热爱春天,憧憬未来的欣喜之情。这是一首抒情诗,一幅风景画,更是一首春的赞歌。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苏省扬州市人。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朱自清是文学研究会早期主要成员,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约200多万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绿》、《荷塘月色》等。

1、教师范读。

2、学生齐读。

3、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

1、结合课后练习一,让学生读课文,分别找出盼春、绘春、赞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绘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赞春。

2、默读课文,找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画出来,体会美在哪里?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拟人句。

要求课后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程度。

《桥》第一课时教案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同学们都见过桥。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桥?(板书:桥)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我们的汉字常是一词多义,这个“桥”除了指我们常见的这些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外,还有什么意思呢?(形状如桥梁的)。

对,我们曾学过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中的“桥”就是指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看看那这里的“桥”又是指什么呢?

1、学好一篇课文必须会读。读课文就像上台阶一样,第一级台阶就是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级就要能流利地读课文,第三级台阶就要求我们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学习课文就要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首先我们来爬第一级台阶,在读课文之前大家要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或者拿不准的字,请弄清楚。请大家放开声音,大声读课文吧!

2、学生读课文。

3、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说明我们都很会读书。老师想请一位平时在全班读书方面锻炼较少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1~6自然段。大家说谁来?(生读)大家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相机正音、学习词语)(再请3位同学读书)。

2、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指名说只要内容)。

4、我们来默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很深,用笔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受很深。(生读课文)。

5、来!说说再一次读了一遍课文之后,课文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

(生读印象深刻的句段,师相机指导朗读。)。

6、通过刚才的读,你们觉得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7、学习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文章的内涵;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老汉的言行。让咱们再一次带着自己对文章的感受,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和村民一起去感受这场灾难,和老汉一起去挽救村民。请大家放声读7~22自然段。

我们以知道老汉是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人,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汉的这些高尚的品质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望月》第一课时教案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一、二两段。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的优美语句,通过朗读,激发学生积累诗句的兴趣。

3、创设研究专题:为什么同一个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不一样,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明白一切景语皆情语的道理。

引导学生体会欣赏描写月光的句子。

理解文中写月的诗句。

课文插图、课文录音、钢琴曲、月下江景图

一、 背诗激趣,导入 新课。

2、 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月亮的诗,把你搜集到的朗诵给大家听听。

3、 明月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慷慨的,但相同的月亮,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感受。今天,我们就随着现代著名作家赵丽宏和他的小外甥一同去望月。(生齐读课题)

二、感知大意,体验感情。

1、 请大家打开课本,听课文录音。

2、 同学们,听了课文录音,你了解到了什么,感受到什么?

3、 总结:作者围绕望月这个主题,分别写了自己望月,和小外甥比背关于月亮的古诗 ,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这三大部分的内容,老师想再提炼一下,给这三部分起小标题:

望月 谈月 想月 (板书)

4、在这三个部分中,每一部分作者都有侧重地写了不同人眼中的月亮,请大家读读课文,说说三部分分别写了什么人眼中的月亮。 我(舅舅) 诗人 外甥 (板书)

4、 这三种人眼中的月亮分别是怎样的呢?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研究的问题。

三、选择主题,自主探索。

2、学生自学。(放抒情的`钢琴曲 )

四、全班交流收获。

第一板块:舅舅眼中月

1、 你探究了舅舅眼中月这部分,你有什么体会?

相机板书:安详 美丽

2、 老师根据作者的描绘,画了一幅月下江景图,让我们看着画,再听听作者对它的描述吧。

3、 让我们齐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月亮的安详与美丽。同学们,为什么作者眼中的月亮如此安详与美丽呢?(生答。师评:你读课文能看看前面,看看后面,边读边思,真会读书。)

第二板块 诗人眼中月

1、 你能来谈谈对诗人眼中月的理解吗?

首先,我们来看看写诗人眼中月的部分是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313)

2、学生汇报。

少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天真、幼稚)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向往 )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思乡 )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思乡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离家在外的哀愁 )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 依依不舍 )

以上让学生自由选择回答。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为例谈谈引导体会的方法:

(1) 你从诗句中体会到什么?(思念亲人。)

(2) 你是怎么体会到的?(学生讲讲对诗意的理解。)

(3) 原来,离乡的诗人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就感觉月亮和自己很亲近。他借写月亮来寄托自己的思乡之情。

(4) 你能通过读来抒发诗人的思乡之情吗?(生读)让我们一起读,来体会这种感情。

4、 让我们分角色朗读该部分,体会舅甥俩陶醉于月光和古诗之中的情景。(三人: 叙述 我 外甥)

5、 正因为小外甥聪明好学,才积累了数不清的写月的优美诗句。丰厚的积累对于提高我们的作文水平,丰富我们的生活是非常舅有用的。同学们,老师想在下节课举行一个古诗背诵比赛,请你们课后搜集有关山或水的古诗,并理解着记忆它,好吗?这个就作为今天的家庭作业 。

6、 另外,由于时间的关系,关于对外甥眼中月的探究,我们也放到下节课重点讨论。

五、布置作业 ;

1、 你喜欢哪些描写月光的句子?先体会体会,再把它抄写下来。

2、 背诵课文第1至13自然段。

六、板书:

21 望 月

望月 我(舅舅) 安详 美丽

谈月 诗人 寄托感情

想月 外甥 ?

《船长》第一课时教案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

3、学习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和行动的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的片断“哈尔威船长巍然屹立在他的船长岗位上……他又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

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哈尔威船长在生死关头,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亡留给自己的舍己为人的和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

1.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体会了爱因斯坦的伟大(科学事业上的贡献和人格的高尚)。

今天我们来学习新课《船长》(板书)。

读题、简介作家雨果。

重点在于他一生活动和创作的主导是人道主义、反对暴力、以爱制“恶”。

2.生字词的学习。

(1)读准字音。

号(呼号)嘈(嘈杂)怖(阴森可怖)。

读、组词、说说词语意思。

(2)读准字音,记住字型。

曼勒洛械祸执巍梭。

读、师范写、学生跟写。

(3)会读词语,明意思。

震荡争执穿梭井然有序。

威严履行灾难忠于职守。

(会读,会写,明词语意思)。

哭泣:小声地哭。

调遣:调派,差遣。

威严:威武而又严肃的样子。

履行:实践(自己答应做的或应该做的事)。

肇祸:闯祸。

大副:船长的主要助手,驾驶工作的负责人。

深渊:很深的水。

(4)易错、难写字的指导。

梭序威履震。

穿梭威严震荡履行井然有序(默写)。

(5)钢笔描红,指导。

注意写字姿势,注意字型结构,难写字师范写。

(1)初读明要求。

a、课文读通顺,字读准确。

b、思考:课文围绕船长写了一件怎样的事情,用一、两句话简要的说一说?

(2)交流、思考。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概括引导与。

“遇险——自救——牺牲”

“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即将沉没,船长将生死置之度外指挥乘客与船员井然有序的自救,最后自己却壮烈牺牲的事。

(3)概括课文,练习说话。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学生在练习说话。

“诺曼底”号与“玛丽”号相撞,即将沉没,船长将生死置之度外指挥乘客与船员井然有序的自救,最后自己却壮烈牺牲的事。

1.生字词默写。

2.练习与测试。

《Clothes》第一课时教案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些简单的统计图表知识,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学会了运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了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数学问题。本册教材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和上一册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随着统计数据的增大,条形统计图每一格代表2个单位或者多个单位。内容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应该比较感兴趣。

学情分析。

用1格代表2个数的统计方法是一年级是同学们已经认识的,因此本节在探究1格代表2个数的统计方法时,应让同学们运用已知经验,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自行探知1格代表2个数这一难点,并让他们了解表示更多数时,可以用1格代表3个数或5个数,甚至10个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过对学生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相关范文推荐
  • 12-24 公司个人年终工作总结报告书(热门24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整个月工作的整体概括,帮助我们建立起对自己工作的整体认知和理解。在下面这些月工作总结的范文中,你可以找到一些写作思路和写作技巧。时间飞逝,转眼20
  • 12-24 开在心中的花朵初(优质22篇)
    优秀作文可以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精准的语言来展现作者的观点和感受。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写作的启示和参考。有些花会开得漫无章法,随处绽
  • 12-24 思想品德方面工作总结(汇总16篇)
    月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个月内工作进行总结和梳理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总结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工作情况和提高工作效率。如果你正在写月工作总结,可以参考以下范文,找到适
  • 12-24 养老院社工工作总结(汇总17篇)
    月工作总结需要从多个方面来考量,包括工作量、工作质量、团队合作等等。这份月工作总结范文以事例为主线,详细描述了作者在一个月内的工作成果和遇到的问题。
  • 12-24 亲子共度读心得体会(精选17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某个问题或经历的深入思考和独特见解的呈现。随着我们的整理工作,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 12-24 茶花女的读后感(模板19篇)
    通过写读后感,我们可以为他人提供一些有价值的解读和观点,以促进大家对书籍的更深层次理解和思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对大家写作有所启发
  • 12-24 委托合同与合作合同的区别范文(14篇)
    合作是一种相互依赖和互惠的关系,通过合作可以实现更大的价值和效益。合作让我们在团队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成就感,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了更好的自己。(1)责任不同。合作
  • 12-24 竞聘班委演讲稿主张(热门16篇)
    竞聘活动是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让我们展示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于写竞聘信是否有困扰,以下范文或许可以解决你的问题。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我是xxx,今天我竞
  • 12-24 初中数学教师校本培训总结(精选19篇)
    教师总结是教师成长的必备工具,通过总结经验可以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教师总结范文,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教育教学的思考和反思,提高教学质量
  • 12-24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八百字初一(通用19篇)
    读后感是对所读书籍的情感回应和个人体验的表达,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我和人生。下面是一篇读后感的集锦,多位读者分享了自己对不同作品的感受和看法,希望能给大家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