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身份识别案例分析范文(16篇)

时间:2024-02-22 23:44:02 作者:雁落霞

范本的使用要灵活和巧妙,能够适应不同的写作要求和创作目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一些写作范本,希望大家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的灵感。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疗前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识别患者的方法。常用标识有:姓名、出生日期、住院号、身份证号、诊断等,不得以床号作为识别标识。

二、建立“腕带”识别标示卡。目前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产科新生儿、入住重症病房及重危病人实施。急诊科病人戴绿色腕带,手术病人戴粉色腕带,临床科室的昏迷病人、危重病人、产科新生儿戴红色腕带。腕带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手部血运良好。

三、绝对卧床患者,应有标识在床头;隔离病人床头有黄色标志。

四、建立关键流程识别措施。急诊与病房、与手术室、与icu之间,手术室(麻醉)与病房、与icu之间,产房与病房之间病人的转运有专人负责,并有具体交接记录文书。住院重危患者到医技科室检查,由床位医生陪同,急诊科重危患者到医技科室检查,由急诊科护士陪同。

五、在实施手术、介入或其它有创高危诊疗的操作前,主要操作者及巡回护士应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再次确认患者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住院号、身份证号、家庭电话等作为识别和确认患者的手段,并将此过程在医疗文件中有所体现。

六、手术前患者的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器材等,病区护士与麻醉师(或手术室护士)之间应有交接与验收,双方签字,不允许由患者(或家属)自带相关资料到手术室。

七、手术与各种有创高危操作在患者进入手术场所前,对涉及到“左右”、“水平面”、“手指或脚趾”的手术,手术或操作医师应在手术或操作部位作恰当的标示,例如在手术部位附近用蓝色标志笔标上“yes”(y),并主动邀请患者(或家属)参与认定,在术前小结(病程录)中有记录。

八、各种有创诊疗、手术当患者在手术台上准备接受手术前,要“暂停”确认。手术医师、麻醉师及巡回护士应对患者的身份(两种标识)、手术部位、手术方式、关键性检查结果及各种签字手续履行等情况进行再一次核查,确认无误后各自应在相关医疗文件上签字,否则不得实施手术。

一、手术患者:手术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带上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诊断、过敏史;病历、手术通知必须明确写清楚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术式;麻醉前手术医师、麻醉医师、手术室护士分别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诊断、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确认即将采用的术式。病人回病房麻醉清醒后,由病房护士核对取下。

二、昏迷、神志不清及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入院后由病房护士给患者带上腕带,填写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住院号;诊疗操作过程中,医师、护士须核对以上项目。

患者身份识别措施

为认真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根据医院临床工作实际,开展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经研究决定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落实《就诊者身份确认制度》活动,提高我院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健全规章制度和措施,进一步落实医患沟通和查对制度,改进医院管理模式,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二、工作目标。

严格贯彻落实患者安全目标,提高医疗质量,有效防范风险,消除医疗护理隐患,更好地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健康安全。

成立实施安全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如下:组长:陶丰。

副组长:韩宪云程学玲。

成员:宋纪花田芳赵玲冯莉韩萍臧姚远。

三、具体目标。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二)、保证用药的安全;

(三)、建立与完善在特殊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嘱;

四、主要措施。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在标本采集、给药前等给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如姓名、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

4、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患者身份。

5、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1)当病人被收治住院时,使用病人标识腕带对病人身份进行24小时随身标识。标识应记载病人姓名、病人编号等重要信息,并保证对病人身份能进行准确快速识别。病人腕带标识必须不怕水及酒精擦拭。

(2)在采取各种治疗操作前,包括发送药品、输液、输血、样本采集,必须核对病人标识腕带以确定病人身份。除特殊情况外,对标识信息无法辨别或标识丢失的病人不能进行任何处理,必须首先确定病人身份并更换标识腕带。

(3)在病人住院治疗期间,值班、护理和工作人员应经常检查病人腕带,确保病人随身佩带,确保病人标识腕带上记载的信息足够清晰并可以辨认。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禁止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二)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

(三)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重症医学科、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四)重症医学科、手术室、急诊抢救室的手术患者、以及意识不清、抢救、输血、不同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使用“腕带”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准确确信患者的身份。

(五)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重新核对。

(六)“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码。项目包括:病房、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七)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

(八)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各级护理质量控制组每月进行督导并有记录。

护理风险管理制度。

(一)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环节的应急预案和护理告知制度,实施监督、监察、检查、评价和整改。

(二)认真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工作分工明确,团结协作,结合科室具体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三)将风险管理纳入三级质量管理中,加强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和重点环节的管理,确保患者的安全。

(四)加强对因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损伤的管理,对危重、昏迷、瘫痪、精神异常及小儿等特殊患者加强防护;对极度躁动的患者,条件允许应安置于单人病房,用约束带、床栏保护,并专人守护或家属陪护,预防坠床、跌伤发生。

(五)对新入患者要作全身皮肤检查,发现压疮要及时做好详细记录并向护士长汇报和交班,并做好处理措施,及时报告护理部。

(六)对卧床、危重、低蛋白水肿及手术时间超过4小时的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及时发现压疮高危患者,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压疮的发生。

(七)严格执行药品管理制度,毒、麻、剧、限药品应专人、专柜双锁管理,保持一定基数,严格交接班有记录。

(八)急救器材、药品齐备完好,做到“四定、三无、二及时、一专”。

(九)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制定护理人员职业安全防范措施,督促落实,定期总结。

(十)落实“四防”措施,定期检查非医疗护理的不安全因素,采取防范措施。

患者身份识别

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

1、医务人员在进行各种诊疗操作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的方法,如:姓名、性别、住院号等,不得单独使用患者床位号或病房号核对患者。

2、实施有创(包括介入)诊疗活动前,实施者要亲自告知病人或家属,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以确保对正确的病人实施正确的操作。

3、icu、新生儿科/室、手术病人、意识不清、无自主能力的患者、不同语种语言交流障碍的病人入院即使用“腕带”,作为实施抢救、输血、输液等各项诊疗、护理活动时辨识病人的有效手段。腕带内容包括病人科别、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新生儿腕带内容包括床号、母亲姓名、新生儿性别等。腕带由病房护士双人填写并亲视病人佩戴。

4、手术前一天,各病区分管护士根据医嘱查对手术患者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血型、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无误后,进行术前准备。手术当天,手术室工作人员在病房接病人时核对病历及腕带的内容,并与患者或家属核对,无误后方能接走。进入手术室与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无误后方能进入手术间。手术开始前,由麻醉师、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再次核对,术后手术室仍应持手术病人接送卡及病历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无误后填写手术患者交接记录本离开。

5、急诊科、icu、手术室、产房等与病区交接时,由医务人员携带病历及“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护送病人至转入科室。两科室医护人员交接病历,同时在床边交接病人的病情及护理情况,交接完毕,双方分别在“患者转出交接记录本”及“患者转入交接记录本”签字后方可离开。

6、职能部门(医教科、护理部、门诊部)履行督导职能,并有记录。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或输血等各类诊疗活动前,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新生儿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新生儿科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

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左手”.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

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产房、新生儿、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1、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为了科学准确识别患者信息,杜绝安全隐患的发生,对住院患者实行双重身份识别,即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具体如下:

1、住院患者床头或床尾均悬挂床头牌,对全院范围内的住院患者、急诊抢救患者、急诊留观患者均使用腕带标识,精神科患者实行图片信息、姓名识别。床头牌及腕带标识作为各项诊疗、手术操作时辨识患者的身份识别手段。

2、管床护士在患者入院时更换床头牌、为患者佩戴腕带。患者身份信息包括患者的病区、床号、姓名、住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护理级别、饮食等。

3、在标本采集、给药、输液输血、手术等各类诊疗操作前及患者转科交接时,尤其是急诊、病房、手术室、icu、产房、新生儿室之间的转接,要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核对腕带标识,至少同时使用姓名、年龄两项患者身份识别方法且由患者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新生儿、意识不清、语言交流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的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确保医疗安全。

4、使用护士移动站的病区,均使用电子条码腕带,未开通护士移动站的病区使用塑料腕带。

5、对于无法进行患者身份确认的急诊无名患者,亦使用“腕带”标识对患者实行身份识别,如需住院治疗,则对其实行腕带标识和床头牌识别管理。

6、患者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注意手部血运情况。一条腕带只限一位患者住院期间佩戴且一律佩戴在左手,作为病人个人信息的主要标识,确保其处于可以随时辨识的状态,不得随意摘取、涂改、转借、遮盖。出院时由护士为患者剪除腕带并销毁。

7、患者转床或转科时床头牌信息随时更换,保证信息的准确性。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一、护理人员在为患者实施各种治疗处置、转交接等过程中必须至少同时使用两种以上身份识别方式。要求使用患者的姓名及登记号作为患者身份核对的两个要素。

二、护士在给患者进行各项操作前及患者转交接时,必须核对患者身份。请患者陈述出自己的姓名、年龄,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回答。核对与腕带一致,如无法回答时由陪同人员代为回答确认。

1.意识清楚,有自主行为能力的患者使用姓名、年龄、登记号三种结合的方式来识别身份。

2.对抢救、昏迷、无自主能力、语言听力交流障碍、镇静期间等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在诊疗活动中使用“腕带”作为操作前、用药前、等诊疗活动时识别患者的手段。

3.对同姓名的患者除应分开收住外,进行各项处置时应严格查对制度,用性别、年龄、登记号或身份证号等信息来确认患者身份,确保准确无误。

一、全体住院患者均应佩戴腕带。

二、患者初入病房时,责任护士核对患者腕带信息,内容包括患者登记号、性别、姓名、年龄、诊断、过敏史等情况;住院期间发现药物过敏可手工填写过敏史,随时根据入院后检查的结果手工填写。

三、医护人员在进行各项处置时应该核对腕带标识,并请患者陈述确认。

四、腕带原则上佩戴在患者“左手”,特殊情况可佩带于“右手”或“下肢”,约束患者佩戴在约束带上方(近心端),松紧度以放进一指为宜。若损坏需及时更换(按腕带佩戴使用流程执行);佩戴部位皮肤完整、无擦伤、远端血运良好。

五、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六、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腕带使用的注意事项及重要性,告知不得随意将腕带取下。

七、患者出院当日,责任护士确认完成出院结算后拆除腕带。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等各类诊疗活动时,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2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床头牌、手腕带、双向核对)。

2.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既除核对床头卡以外还要求患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及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无名、儿童、镇静期间的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以外,必须核对腕带,识别患者的身份。

4.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对意识不清、语言沟通障碍等原因无法向医务人员陈述自己姓名的患者,由患者陪同人员陈述患者姓名。

6.在重症监护病房、手术室、急诊抢救室使用“腕带”作为患者身份识别标识。7.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9.“腕带”原则上佩带在病人“右手”,患者使用腕带松紧适度,皮肤完整无破损。10.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icu)的患者识别措施,交接程序与登记制度。

11.在检验、放射、ct、mri、超声、内镜、放射治疗等直接与患者当面接触的科室都应进行识别患者。

12.定期检查腕带使用情况,护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督导并有记录。

患者身份识别流程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及其它护理操作等活动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或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或干细胞采集术、深静脉置管术、血浆置换、单采术、血细胞分离术)患者、抢救、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必须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医嘱执行单以外,必须核对腕带,以识别患者身份。

4.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必须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腕带”原则上佩戴病人左手,佩戴时,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护士长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5.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需进行手术(或干细胞采集术、深静脉置管术、血浆置换、单采术、血细胞分离术)的患者,护士应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的流程,对患者姓名、年龄、科室、住院号等信息进行确认。手术室与科室交接中重点环节进行准确的有效核对,做好交接登记。

7.患者转科交接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做好转科交接登记。

血液病医院护理部。

2012年7月5日。

病人来源。

门诊病人。

急诊病人。

挂号。

无名身份病人。

身份明确病人。

医生诊疗。

财务人员确认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

办理入院手续。

住院处人员:核对姓名、住院号、性别、诊断、入住科室、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住院病人。

接诊护士:核对住院号、床号、姓名、诊断、病情。

责任护士:核对科室、床位、姓名、性别、年龄、诊断、化验项目、检查部位等。

医生确认:姓名、性别、年龄、就诊号等。

回病房。

病历、手术通知必须明确写清楚手术部位包括左/右侧。

接病人。

确定手术方案。

麻醉。

手术部位。

确定术式。

病房护士。

手术室护士。

使用“腕带”标识,写清病人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血型。

对病房护士所做内容进行核对。

麻醉前手术室护士、麻醉医师双人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

手术室护士。

病房护士。

交接,双人核对病人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病区、床号、住院号、诊断。

患者清醒后,再次核对患者信息。

其佩戴的腕带必须标明正确的科室、床号、性别、住院号。设定“醒目颜色腕带”作为标记。

使用腕带及患者家属亲友陪护。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患者家属亲友陪护。

病人身份明确后必须及时更正身份信息及更换新的腕带。

通知公安及民政部门协助核实患者身份。

能有效沟通的患者。

逐级上报(护理部、医务处、上级领导主管部门)。

立即通知主管医生护士长,积极抢救、治疗。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病情危重、意识障碍、新生儿、围手术期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护士在为患者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腕带”记载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科别、诊断、过敏史等。由病房责任护士负责填写。

4、护士在给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时,必须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两人核对。佩戴“腕带”标识应准确无误,注意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

5、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和腕带,确认患者身份。

6、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7、手术患者在转运交接过程中,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给患者使用“腕带”标识,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2)围手术期患者“腕带”使用时间必须依据护理部规定,即手术前一日开始使用,手术。

后病情危重期间使用(直至改为二级护理),手术后病情稳定使用三日,结束后由病房负责护士核对后取下。

8、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由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

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例;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生命体征、意识状况、皮肤完整情况、出血情况、引流情况等,填写门诊急诊患者与icu、手术室、病房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物品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子宫收缩情况、会阴准备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在进行各项治疗、护理活动中,应同时使用床。

头卡、治疗卡、腕带等方法确认患者身份;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

者自行说出本人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二、完善并落实护理各关键流程(急诊、病房、手术室、监护室、产房之间流程)的患者识。

别措施、交接程序与记录。

护理、手术病人使用红色腕带,新生儿使用粉红色腕带。在进行各项诊疗操作前认真核对患。

者腕带信息,准确确认患者的身份。

四、腕带识别信息填好后必须经两名护理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

五、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病区、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

六、患者使用腕带舒适,松紧度适宜,皮肤完整无破损;护士在给病人使用“腕带”标识时,实行双核对;加强对患者腕带使用情况的检查。

七、护士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至少同时使用二种患者识别的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八、在手术病人转运交接中有识别患者身份的具体措施如:手术病人进手术室前,由病房护。

核对后方可接入手术间。

九、在采血、给药或输血等操作前,必须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查对制度,应至少使用两种。

身份识别方法(床头卡、手腕带、双向核对)。

十、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腕带标识管理制度规定如下:

4、当且仅当病人出院时,医护人员才能将病人佩带的腕带标识除去。如果病人在医院死亡,应让腕带标识保留在尸体。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护士在进行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及其它护理操作等活动时,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如:姓名、年龄、出生年月、性别、床号等。禁止仅以房间或床号作为识别的唯一依据。

2、对能有效沟通的患者,实行双向核对法即要求患者或近亲属陈述患者姓名,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3、对无法有效沟通的患者,如手术(或干细胞采集术、深静脉置管术、血浆置换、单采术、血细胞分离术)患者、抢救、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潜力的重症患者,务必使用腕带。在各诊疗操作前除了核对床头卡、医嘱执行单以外,务必核对腕带,以识别患者身份。

4、填入腕带的识别信息务必经两名医务人员核对后方可使用,若损坏需更新时,需要经两人重新核对。腕带填写的信息字迹清晰规范,准确无误。项目包括: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信息。“腕带”原则上佩戴病人左手,佩戴时,垫1~2指按紧搭扣,松紧适宜,防止扭曲、勒伤。观察佩戴部位皮肤无擦伤,血运良好。护士长对患者腕带使用状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5、在实施任何有创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定的手段,以确保对正确的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6、需进行手术(或干细胞采集术、深静脉置管术、血浆置换、单采术、血细胞分离术)的患者,护士应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的流程,对患者姓名、年龄、科室、住院号等信息进行确认。手术室与科室交接中重点环节进行准确的有效核对,做好交接登记。

7、患者转科交接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式,做好转科交接登记。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隐形眼镜现在是消费者的大爱,因为框架眼镜会把鼻梁这块凹进去,而且隐形眼镜能把眼瞳变大,使你的眼镜更有神,据报道谷歌对隐形眼镜情有独钟,该公司为了将隐形眼镜用于健康应用中做了大量工作。如今,谷歌又为一项新技术申请到了专利,该技术可以将隐形眼镜作为身份识别设备使用。美国专利商标局的文件显示,谷歌新专利描述的是一种隐形眼镜,它可以全部或部分覆盖眼球虹膜。隐形眼镜表面内置的一个或多个光传感器可以收集从虹膜上反射来的光,然后转换成图像。

谷歌申请可识别身份的隐形眼镜专利。

如果两幅图像匹配,那么佩戴者身份就会被识别,从而门就会为佩戴者开锁,或者佩戴者就可以访问一份包含秘密资料的文件。

谷歌专利并未具体阐明这项技术应用的细节。该隐形眼镜预计可能会被用于多种技术和环境下的生物特征识别用途。

谷歌隐形眼镜专利图。

谷歌还一直在忙于测试智能隐形眼镜,后者日后可能会被糖尿病患者用来测试血糖浓度。这种隐形眼镜是在两层透镜材料之间嵌入微小芯片和传感器。当眼泪通过透镜材料中的细小穿孔接触到传感器后,传感器就能从眼泪中测出血糖浓度。该透镜每秒钟可测试一次血糖浓度。

去年7月,谷歌宣布与瑞士制药公司诺华达成合作,进一步开发智能隐形眼镜。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1.医护人员在各类诊疗活动中,必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应至少同时使用姓名、性别、床号3种方法确认患者身份。

2.检查icu、病情危重、意识丧失、新生儿、围手术期、输血、不同语种或语言交流障碍等患者必须按规定使用“腕带”标识。

3.介入治疗或有创治疗活动,标本采集、给药、输血或血制品、发放特殊饮食前,医护人员应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识别方法,核对床头卡,确认患者身份。

4.在诊疗活动前,实施者必须亲自与患者或其家属进行沟通,严格执行查对制度,保证对患者实施正确的操作。

5.手术患者进入手术室前,由病房护士写清患者床号、姓名、性别、住院号、科别、血型后,与手术室护士交接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对接单,无误后方可进入手术室。

6.急诊、病房、产房、手术室、icu之间患者识别,必须有患者身份识别的如下具体措施:

(1)急诊科危重患者转科:有医务人员护送,确保搬运安全;出示患者在急诊就诊的复写病例、入院病历;认真与科室护士交接,内容包括患者一般资料、病情、置管情况、特殊情况等,并填写急诊科危重患者转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后方可离开。

(3)病房与手术室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查对,做好手术前准备;认真与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内容包括;床号、姓名、手术名称、生命体征、手术前准备、药物情况等,并填写病房与手术室患者对接记录单。

(4)手术室与病房转接患者:手术后,手术室护士仍应按识别卡与病区做好病情、药品及废物的交接,填写手术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5)病房与icu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负责转送,保证搬运安全;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意识、瞳孔、生命体征、输液、各种引流、皮肤完整情况等,填写病房患者与icu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6)病房与产房转接患者:病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胎心音、药品、并发症等,填写病房与产房患者对接记录单,无误后方可离开。

(7)产房与病房转接患者:产房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分娩情况、会阴情况、子宫收缩情况、药品应用情况、新生儿情况等,填写产房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8)导管室与病房转接患者:由医务人员护送,保证搬运安全;导管室护士认真交接,内容包括;患者自然情况,术式、穿刺部位、鞘管、止血方式、意识等,填写导管室与病房患者对接记录单。

附:院内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附:院内关键科室间的患者转接流程。

1.急诊与手术室交接程序。

2.急诊与icu交接流程。

3.急诊与病房交接程序。

医生开出住院证,家属办理手续;核对病人身份后;通知病区主任护士,准备物品等待通知;转运前评估病情;与接收科室护士详细交班。

4.手术室/麻醉科与病房/icu术前交接和术后交接的程序与内容。

术前交接:病房择期手术病人术前交接:核对收拾交接核查表;准备病例及药物至术前准备室;病房护士与术前护士交接。

术后交接:麻醉医生开出转病房医嘱;术后恢复室护士通知病人回病房时的准备事项;送病人至病房,评估病人后病房护士与术后护士进行交接。

5.病人在院内转运时需要填写交接转运单的环节。

急诊、病房、手术、icu病房。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1、为了执行各种查对制度的准确性,在执行各种诊疗操作前应至少使用两种以上的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2、对手术、昏迷、神志不清、“三无病人”、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应使用“腕带”作为各种诊疗操作前辨识病人的一种手段。对语言交流障碍、输血、传染病、药物过敏、进入icu抢救的危重患者、新生儿和6岁以下的儿童、手术前后患者、昏迷、神志不清、无自主能力的重症患者实施腕带标识。转科时、操作前对以上患者要进行腕带查对,包括:科室、床号、住院号、姓名、年龄、性别、诊断。三无病人,以门诊或住院号及腕带进行识别。

3、护士在执行各种护理操作前应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为患者实施操作前(如执行抽血、口服给药、静脉注射给药、输血等治疗性操作及氧气吸入、吸痰、口腔护理、导尿、灌肠等各项护理操作)必须同时使用床号、姓名对患者进行识别,确认无误后才能实施操作。

4、为患者抽血时,护士必须携带标有条码、患者床号、姓名的采血管到患者床旁查对无误后方可采血。

5、查血型和血的病人必须执行“一人一次一管”的原则,严禁多人多采。输血时必须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及双人查对制度。

6、为患者实施高危有创护理操作前、麻醉前、手术前,执行者要主动与患者沟通,护患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

7、对于手术病,在手术前一天,护士除了给患者做好其他术前准备外,必须为患者佩戴腕带,与主管医生一同对患者的手术部位进行确认。手术当日,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进行患者交接时,不但应查对患者腕带标识的各项内容,还应交接手术部位的标识情况,对不符合要求的手术室护士有权拒绝患者。

住院患者身份识别

1、急诊护士接诊身份不明患者后首先确立无名氏。

2、由急诊护士给患者戴上腕带并注明姓名(无名氏、性别、诊断)。

3、如需急诊检查、手术、住院、各类申请单均填无名氏、性别、诊断等,并报告医院行政值班/医务科/保卫科。

4、保卫科根据患者随身携带的相关物品,证件及时联系患者家属。

1、联系患者家属,确认患者身份,并换上标有患者正确姓名、性别、年龄等信息的腕带。

2、未住院的无名患者如在离开急诊室时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急诊室护士应在急诊病历上记录,并通知医生更改患者信息,由医务科盖章确认。

3、如患者已住院其身份已得到确认,经主管医生确认在住院证更改并签字,患者凭身份证去医务科、住院处更改相关信息。

4、如无名氏出院,出院后其身份已得到确认按相关规定执行。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及时处理各种投诉,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促进医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维护医院形象,规范诊疗行为,接受社会群众监督,妥善处理病人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切实履行“以病人为中心”服务理念,根据卫生部《医院投诉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医疗规章制度,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投诉的途径与渠道。

1、为方便患者举报投诉,医院设立投诉监督电话、医院电子邮箱,并在各科室、设立意见投诉箱及意见薄(本)。

2、患者及患者家属对我院提供的医疗、护理服务及环境设施等不满意,可通过口头、来电、来信、来访等方式向医院反映问题,提出意见和要求。

二、投诉办公室接待小组及处理小组。

组长:xxx。

成员:xxx。

投诉处理小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组员:xxx。

三、受理投诉的条件。

1、投诉者必须是在医院治疗或工作关系过程中,因自己的合法利益直接受到侵害的患者和合法代理人。

2、有明确的投诉者(对象),事实根据和具体要求。

3、投诉者应有文字材料,或本人口诉由受理部门笔录。电话方式投诉的,投诉人应报出真实姓名,联系地址,通讯方式,受理部门应做好记录。投诉的匿名信件和电话,按中纪委对匿名信处理的意见等有关文件精神办理。

四、受理投诉部门的工作范围。

投诉办公室:联系电话:5828597。

院办:受理医德医风、行政事务、违纪违规与管理方面的投诉。联系电话:

医务科:受理医疗质量、医疗纠纷方面的投诉。联系电话:

护理部:受理医疗服务方面的投诉。联系电话:

财务科:受理医疗物价、收费方面的投诉。联系电话:

门诊部:受理门诊发生的各类投诉。联系电话:

相关科室:处理对应投诉。

五、投诉处理。

真的反馈。

2、投诉人到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口头投诉的,当时能够口头回复而投诉人又满意的,可以不按程序办理。在自己职权范围内处理不了的',应带投诉人到相关职能处室。

3、对缺少凭证和情况不明的投诉,要及时告知投诉者,补齐所需材料。

4、投诉内容涉及多个职能部门的,由为首的职能部门牵头,其余部门必须无条件地配合处理,不得互相推诿扯皮,影响事件的办理。

5、受理投诉的部门和办理人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法规为准则,公正办案处理投诉,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查清事实、分清责任的基础上进行调解处理,使投诉者和被投诉者双方互相谅解,达成协议。

6、对有重大影响、疑难、复杂的事件,实行集体讨论,并征询法律顾问的意见,做到定性准确,处理得当,保证质量。

7、对于涉及收费、价格等能够当场核查处理的,应当及时查明情况,立即纠正。一般投诉,需调查、核实的投诉事项,受理部门应在应当于5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相关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对于涉及多个科室,需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共同研究的投诉事项,应当于10个工作日内向投诉人反馈处理情况或处理意见。

8、对调解无效的案件,及时告知投诉人按法律程序处理。

9、投诉人无理取闹,经劝助、批评教育无效的,或投诉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应及时告知公安部门处理。10、投诉事件查证属实后,下发整改通知书,要求科室或个人必须写出整改措施,积极整改,纠风办将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11、定期整理患者的各种投诉意见,对投诉意见进行归类总结,查找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向医院提出相关管理建议。

12、患者所反映的投诉,涉及违规、违纪的,将按照党风、政纪进行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涉及违法的,将提交司法机关进行处理。

13、投诉事件查证属实后,根据《医院奖惩条例》进行相应的处罚。

14、每发生一起投诉,查证属实扣相应科室管理分数。

15、投诉处理完毕后,要及时召开投诉分析会议,将投诉情况进行分类研究,对突出问题提出整改方案,防止类似事情重复发生。

16、整理与案件有关的资料,立卷归档,留档被查。

17、公布医院投诉电话,随时接受患者及群众的监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根据宁夏应对新冠病毒工作指挥部学校工作组《关于建立同疫情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秩序扎实做好20__年春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要求,现就疫情防控期间外来人员入校管理通告如下:

一、严格落实校园封闭式管理。原则上校外人员不得进入校园,确因工作原因需要入校须先报告,经批准后方可进入。

二、外来人员申请入校,实行双审批制度。先由对接部门负责人审核,报请主管校领导审批后,由党委书记和执行校长同时签批,方可入校。

三、自治区内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要主动出示健康码供门卫查验;自治区以外返宁复课师生员工及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前要主动出示7日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报告。若有发烧、咳嗽等不适症状者,近两周内出入过高风险疫情地区、与新冠病毒确诊病例或疑似病例接触史者,拒绝进入校园。

四、外来人员进入学校前要严格执行查验身份、体温测量、入校信息登记等流程,落实个人防护、手卫生等措施。

五、外来人员入校后的活动场所主要是教师办公室、行政楼、室外等人员稀疏场所,教室、食堂等人员密集场所外来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六、外来人员入校后尽量减少在校逗留时间。

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0xx年度医务科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相关规范内容检查结果第一季度总结与持续改进医务科定期对医疗相关制度进行例行检查,通过查看相应科室日常记录相关内容、现场实地查看、抽问等方式,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20xx年第一季度中检查得分情况分别是:一月92分、二月93分、三月93分。通过医务科每月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检查结果分析,现将检查结果汇总如下,是以持续改进为目的。

一、做得好的地方:

1、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2、各科室通过落实改进措施后存在的缺陷大多能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各科室能够定期完善相关记录中的大部分内容。

4、检查中各科室大部分能主动配合检查,无抵触情绪。

5、各科室能定期参与考核,及时纠正评估缺陷,持续改进检查质量。

二、存在缺陷的地方:

1、极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时及时记录相关文件,对制度熟悉度不高,执行力不强。

2、个别科室对科室日常记录内容不够完善,极少数缺乏对科室内部的每月自查总结。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工作责任心,科室需加强对工作态度懒散人员的监督、管理。

2、科室负责人需定期完善科室内部自查,并做好相关记录,汇总院级检查结果,分析总结,加强与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将科室检查结果反馈医务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持续性改进。

医务科。

20xx年x月x日。

第二篇:医务科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第三季度总结。

关规范内容检查结果第三季度总结与持续改进医务科定期对医疗相关制度进行例行检查,通过查看相应科室日常记录相关内容、现场实地查看、抽问等方式,检查对制度执行情况,定期考核,持续改进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医院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20xx年第三季度中检查得分情况分别是:七月96分、八月97分、九月98分。在第三季度中通过医务科每月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检查结果分析,现将检查结果汇总如下,是以持续改进为目的。

一、做得好的地方:

1、检查中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执行情况较好。

2、各科室通过落实改进措施后检查情况都较前有明显改善,存在的缺陷也越来越少,能达到持续改进目的。

3、第三季度中,对于关键流程患者识别措施及制度熟悉程度明显较前改善。

4、检查中各科室大部分能主动配合检查,无抵触情绪。

5、各科室能定期参与考核,及时纠正评估缺陷,持续改进检查质量。

二、存在缺陷的地方:

1、极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强,没有按时及时记录相关文件,对制度熟悉度不高,执行力不强。

2、个别科室对科室日常记录内容不够完善,极少数对科室内部的每月自查总结没有及时记录。

三、持续改进措施:

1、加强工作责任心,科室需加强对工作态度懒散人员的监督、管理。

2、科室负责人需定期完善科室内部自查,并按时做好相关记录,汇总院级检查结果,分析总结。

3、加强与职能部门间的沟通,将科室检查结果反馈医务科,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持续性改进。

医务科。

20xx年x月x日。

相关范文推荐
  • 02-22 制定幼儿园大班游戏活动方案(精选18篇)
    在幼儿园大班,孩子们开始逐渐独立,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园大班是孩子们开始进入小学的重要阶段,他们在这里经历了无数的挑战与收获。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
  • 02-22 地暖安装协议书(实用23篇)
    合同协议是建立互信基础的重要步骤,能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很高兴为大家提供以下合同协议样本,希望对大家的合同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
  • 02-22 七年级班主任开学第一周工作计划(专业15篇)
    班主任工作计划是指班主任在一段时间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等方面进行计划和安排的一种指导性文件,它能够帮助班主任更好地把握学生的需求和发展方向。我想我们需要制
  • 02-22 炮台参观心得体会总结(通用18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自己所做的事情进行反思和总结的重要方式之一。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如何写心得体会,特别整理了一些实例,供大家学习参考。近日,我有幸参观了当地一家很
  • 02-22 2024年供应室工作计划分析(模板14篇)
    范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和掌握特定写作类型的要点和技巧。小编整理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有关写作的参考和借鉴。实行护士长领导下的分区责任制,分期对不同区
  • 02-22 大学生职业规划计划书范文(18篇)
    计划书是指提出具体目标、任务和工作步骤的书面文稿,它可以帮助我们规划和组织工作,实现目标。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计划书了吧。接下来是一些成功人士的计划书分享,值得我
  • 02-22 2024年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报告(精选23篇)
    实践报告是对实际工作或实践经验的总结和记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实践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7)在任何学校里,最
  • 02-22 警察写作技巧大全(15篇)
    使用范文范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和写作规范。以下是一些范文范本的精选内容,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力提升有所帮助。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遇到写作时需要描述
  • 02-22 农村危房申请报告(热门23篇)
    一份优秀的报告范文应当具备完整的结构、准确的数据和清晰的逻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可以一起来学习和借鉴。卢阳镇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在县
  • 02-22 第九届十次全会精神心得体会(精选14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回顾自己的经历,总结经验教训,并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以下是一些写心得体会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