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汇总17篇)

时间:2023-11-16 10:34:51 作者:文轩 三年级科学教案及反思(汇总17篇)

教案需要经过认真审核和评估,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教学效果的达成。在这里,大家可以分享自己编写的优秀教案,互相学习、借鉴。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一课。在本次活动中,我首先从学生熟悉的现象出发,把学生“拉”进熟知的生活情景中,极大地引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让学生感觉到“科学并不遥远,科学就在身边”,从而大大增加了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兴趣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然后让学生通过操作实验发现新的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去积极体验和探索,体现了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习惯、科学认识和科学素养的宗旨。我设计的本课三个主要活动是这样的:

1、观察更多的物体是沉还是浮。首先让学生对桌上的材料进行预测。根据学生的预测和实验结果进行板书。让学生在进行比较的过程中进行自己的初步判断: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大的物体会怎样,重的物体会怎样等。

2、实验:物体的沉浮和它的大小、轻重有关吗?请学生再放入水中进行实验验证,汇报时,教师再次把学生的实验结果板书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对比,结果学生得出:物体的沉浮跟大小、轻重又无关的结论。

3、再次进行实验验证跟大小、轻重的关系。控制一组变量,(轻重)研究大小,控制一组变量(大小)研究轻重。最终得到结论:轻重一样的物体,沉浮跟大小有关,在的容易浮,小的容易沉。大小一样的物体,沉浮跟轻重有关,轻的容易浮,重的容易沉。

从这三个活动的安排上来看,第三个活动是第二活动的发展,第二个活动又是第一个活动的发展。所以从这一点上看所开展的活动是按学生的思维发展循序渐进地展开,有认知上的矛盾冲突,有利于学生认识和思维的发展,这个活动的价值就比较高。

整个教学活动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简入繁,层层深入,体现了教学的层次性,达到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之成效。探究过程中学生充分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并通过讨论使学生不断地去思考,物体沉浮和物体本身大小、轻重的关系。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尊重证据、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使学生养成严谨求真的习惯,经历了“发现——否定——再否定――再发现”这样一个不断冲突、不断修正的科学探究过程,从而达到了科学探究的目的。

在本次活动中,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也给本次活动带来了不少的遗憾。比如语言不够简洁、精彩;板书不够整洁规范;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多样,不够精彩;还有个别之处活动不够充分,有些急于求成等等,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都需要不断地进行改进,另外通过此次活动,我也深有感触,作为一名科学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生动、精彩的科学探索活动,需要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和敏锐的应变能力,否则我们所组织的活动就难免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遗憾,所以在平时我们要多下功夫,不断地给自己充电,不断的磨练自己,才能不断成长进步。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1. 认知目标:通过参与活动,知道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并能把纸的特性和用途联系起来。

2. 能力目标:引导学生运用工具积极、主动地探究“不同用途的纸”。能用对比实验观察比较纸的性能,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之间的相互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保持和发展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和好奇心。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于探究、团结协作的态度。

引导学生能用对比实验的方法去观察研究纸的性能,在研究纸的活动经历中感知物体的性能与用途的相互关系。

经历自行设计和进行对比观察实验的过程。

确实生活中的这些纸的物品都不是同一种纸制成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不同用途的纸。板书课题。

课前让大家收集各种不同的纸张,哪个小组上台来说说你带来了哪些纸样、有哪些用途?(小组汇报、展示收集纸样)

1、研究纸的吸水性

你们收集的纸样真多,师指其中一份问:我桌子上洒了些水,选哪种纸擦效果好,为什么?

到底谁的吸水性强呢?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证明?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办法多又好?

哪个小组来说说你们小组的方法?(小组汇报、质疑)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滴

分别往每一种纸上滴一滴水,看哪种纸上的水印“长”得最大。“长”得大的说明吸水多,“长”得小的说明吸水少。

谁有补充吗?

对,因为只有滴相同多的水,才能正确比较出水印的大小。为了公平,我们把这四种纸裁成相同大小,这样比较更准确。研究时还要借助滴管来滴这一滴水?(教师出示滴管,讲解、演示滴管的用法。)

(2)、挤

将所有的纸都放在水里浸湿,然后分别将每一种纸上的水挤到杯子里,再来比较哪一杯里装的水多一些,就说明哪种纸吸水吸得又快又多。

谁有补充?

时间要一样。纸张大小也要一样。(如没人答师要启发)

(3)、降

我们组的方法是将同样大小的纸分别同时放入四杯水中,同时拿出来,再比较这四杯水降低了多少。降低多的吸水多,降低少的吸水少。

师提醒:四只杯要一样大,四杯水要一样多才可以。

(4)、沉

把纸同时放在水面上,先沉下去的吸水多,后沉下去的吸水少。

在放纸的时候,有什么要注意的吗?

(纸不能叠在一起放。放的纸稍微小一些好。)

(5)、晒

同样大小的纸,同时浸入水中,又同时拿到太阳底下摊开晒。先干的吸水少,后干的吸水多。

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你们真聪明,想到这么多方法。

你喜欢哪种方法,讨论一下:你们实验时需要哪些物品?老师给每个组准备了四种常见的纸,请每组派一人上来领取材料后开始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汇报、质疑

那么吸水性强的纸有什么用呢?吸水性弱的纸又有什么用呢?(小组讨论交流)

2、研究纸承受拉伸能力

接下来做个游戏:比一比谁的力气大。看谁不容易被拉断。先来猜一猜哪张纸不容易断。

师讲实验方法和要求,学生分组实验

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承受拉伸力强的纸有什么用途呢?承受拉伸力弱的呢?

师举例说明应用:牛皮纸制作的纸袋、购书中心包书的纸等利用了它的拉伸性好。现代的科技发展使人惊叹,由于能源的短缺,有人提出用纸来造房子,你们猜猜,纸真的能造房子吗?如果用纸来造房子,纸必须具有什么性能?(很强的抗拉伸力和抗弯曲性)。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纸有不同的特性,所以它们的作用也不一样,就像我们桌子上的水,要用吸水性很强的餐巾纸来擦;而我们写字就要用书写纸来写,因为它吸墨均匀。现在请大家把自己带来的纸样拿出来,一起来分析它们有什么样的特性。各小组内每人简介自己的纸样。

纸的性质不同决定了它的用途不同,你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纸吗?小组互考,说说收集的纸样适合用在哪里。

今天大家学习都很认真,掌握了这节课的知识,但是关于纸的知识远远不止这一些。总的来说,纸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课后各小组要继续研究,查资料,多获得有关纸的信息。把收集来的资料编辑成小报,我们再进行评比。

本节课采用了探究式教学,突出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方式,强调让学生在“做”中学到知识。在教学中主要体现从生活中来,回生活中去,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的教学理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探究学习还处于最低层次,自主探究、设计实验、实验方法等能力还刚起步,所以要求不能太高,只要学生能想出更多的办法来证明就行了。另外在探究学习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必不可少。千万不能什么事都让学生自己去做,这样课堂上就会出现学生无事可做,不知做什么事的局面。另外,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要做到有序,教师在组织学生活动的有序性上还要多研究。

三年级科学教案教学反思

三年级科学课程是要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的,适应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新教材。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它充分考虑到学生在性别、天资、兴趣、生活环境、文化背景、地区等方面存在的差异,在课程、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因此在科学教学工作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科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据此,把本学期的教学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在科学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更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科学能力的培养。

2、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内容主要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内容,是适应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x单元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五大方面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内容,而第x单元是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米饭出发,引发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便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比如第一单元中“大树的观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了解科学观察的意义的内容。因此,设计教案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精神的培养。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三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一、二年级学生更为强烈和积极,因此,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因为,三年级上册的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这样也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能力的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方案,并通过户外的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快乐,也提高彼此观察、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对科学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后,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4、设计好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方法。

科学知识的掌握,很大部分都来自实际实验中所得到的启示和验证。同时,实验也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所以,每一次的实验都必须严格设计,同时,也教予学生进行准确的科学实验方法。

1、虽有挖掘教材资料,但在拓展课外相关知识方面深度还不够。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同时也尽量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源的学习去发现更多的课外知识,使知识更加全面,充实。比如,在探究水与液体的区别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交流水,海水,油,饮料,浴液……凡是学生能够举出的事物都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讨论。但是在有些知识的拓展方面给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不够,比如在米饭x单元中,没有让学生在初步区分石膏与淀粉同时,去拓展淀粉和石膏的各自不同用途等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把握好教材资料的同时,引导学生挖掘课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更全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科学和生活有更深更广的了解。

2、未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科学实验。

科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科学教学很重要的一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虽然在教学中,我都会设计一些观察和实验方案让学生分小组去探究,但由于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有些实验未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比如,淀粉加热的实验,由于要用火,就没能放心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该让学生明确知道安全实验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实验的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科学实验。当然,能有另外的教师协助更好。毕竟,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比较弱的。所以,如果涉及危险性大的实验还是由教师来示范比较妥当。

3、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科学不是自己的专业,又是第一次执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足。在教学当中,还是有很多细节没能够很好的处理,造成教学过程的不完美。还需要日后不断提升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去探究如何去完善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开心。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物体的运动与静止”这个问题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相对论,即机械运动的相对性。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确实有些难度。所以我便要借助学生身边喜闻乐见的事例,通过我们共同分析来初步认识这种思想。

1、熟悉事例,深入浅处。

解决本课重点,教材中引用的是电影《闪闪的红星》中的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第一次上此课,我真的截取了电影中冬子和爷爷划竹排的那段视频,而且片中还唱着那句歌词,我觉得画面又生动还加歌唱,学生一定喜欢。结果上课时学生说起竹排和山的运动状态有些吃力。课后我和其他老师交流了这个问题。可能是孩子们很少划船,没有类似经历,所以表达起来有困难。于是我又想到,孩子们还是坐汽车的生活经历多,而且汽车的速度比较快,更容易感觉到树向后“跑”的运动状态。这样,由亲身经历的生活体验自然过渡到较抽象的运动与静止的辩证理论问题,学生会更有兴趣,更容易理解。最后我便截取了电影《落叶归根》中的一段视频,汽车在公路上奔驰着,路旁的树也在向后“奔驰”着。学生在描述时便很轻松了。

在巩固阶段出示的事例也是学生很熟悉的。如“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地球、前进的货车、转动的扇叶和《刻舟求剑》这则故事。深入浅出地使学生初步认识辩证唯物主义相对论。

2、动手模拟,解决重点。

通常,学生是喜欢动手较多的实验课。但本节课偏偏是以讨论分析为主。为了使学生能坐住课堂,我便找来一些玩具汽车。在分析汽车与树的运动关系时,允许学生利用玩具汽车和其他物品模拟。这样既让学生的手有的可玩,又在课堂上再现了生活情景,学生在说的时候还可以边演示边分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3、利用白板,灵活教学。

本节课需要大量图片,使学生能更直观地认识运动与静止的关系。这些图片都是我在网上搜集的,网络这个大平台对我们的学习确实有很大帮助。大部分图片都是我用软件处理过的,这样从感官上会更漂亮更真实。空中加油飞机我也是将图片裁剪后制成flash动画,更生动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他们理解新知。

本课地信息技术亮点我认为还是那块白板的使用。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分析事例来理解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白板中有任意托拽图片的功能,对本课教学非常有帮助。老师和学生只要拿着那支感应笔就可以随意托拽图片,将运动与静止表现得淋漓尽致。

通过这次备课,确实让我感受到多媒体这些信息技术的强大力量以及它的实用性。

本次教学没能用到白板,其实让学生用实物来模拟更直观。

4、反思困惑,期待提高。

这些遗留在我心里的困惑,我会找机会与物理老师交流,期望自己的认识能有所提高,再渗透给我的学生,我们共同进步。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在教学活动中反思以下几个方面:

一、问题的提出来源于生活实践。

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其内容就来自于我们的生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现象,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结合实际解决问题。在本节课刚刚开始,教师出示课件,展示了大家熟悉的桃河夜景、北山公园夜景,让学生亲眼目睹城市的美丽景象,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欣赏过这样的夜景,教师再出示出来,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注意。再结合这节课的内容,学生就不难想到这么多的灯光,五彩缤纷的颜色,人们是怎样做成的?是怎样让这些灯泡同时亮起来的?由此可见,越贴近生活实际,越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学生受到的启发就越大。所以创设适合于学生认知的生活情境,对于学生的学习是相当有利的。

二、猜测假想成为科学验证的催化剂。

真理是在不断实践,不断总结,反复论证后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的,科学学习也不例外。课堂就是学生实践的一片小小的天地。而在各种条件都已具备的情况下,如何去探究,探究结果会怎样,这种假设将与实践形成相互对立的问题。在学生的心里正式有了这样的对立,才能使学生在自身的实践中不断出现意想不到的收获,猜测与事实之间总是存在着差距。所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假设、猜测,这对于通过探究最终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结论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如在这节课中,学生通过大胆设想“在一个电路中能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这就使学生对探究有了信心、压力和动力,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才能经过失败,再失败,最终成功这样一个过程,从而用实际行动验证了自己的推测,继而得出正确结论。“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作不出伟大的发现”,让学生根据科学依据进行大胆猜测,是科学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

三、合理引导学生深入。

国外科学教育有个说法,叫做“一英寸宽,一英里深”。“一英寸宽”指知识内容宜少而精,“一英里深”指内容要展开,展开了才可能“深”,才有可能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养成教育。如:学生动手试验时要求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画出自己预想的接法,看看能画出几种。预想是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动手实验,先按自己预想的方法连接,接起来能发光吗?再试试自己在试验过程中想到其它方法。画出各种接法的图。

所有的观察、实验活动,都要提醒学生留意自己原来没有想到的情况。例如“烫手”,是学生在操作中经常发生的情况,但对这件事很少留意。留意了,就出现了“深”的机会,就会引出一连串的问题:是什么东西烫了手?怎样连接会烫手?烫手时电珠发光吗?把不发光的连接方法画出来,想想不发光的原因。这样,学习就展开了,“深”了。

许多科学发现、发明是从意外情况中获得灵感的,我们在观察、引发实验中,要像科学家那样,高度敏感地留意意外情况。研究意外情况,是培养科学兴趣、引发好奇心、引起问题、引发思考的生动有效的途径。研究意外情况,首先需要教师对此有高度敏感,像“烫手”这类情况,必须是老师观察到了,并且对讨论这个问题的教育价值心中有数,才可能成为“深”的契机。

四、手脑并用,合作探究是发现真理的必由之路。

探究是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正确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基本途径,没有这环节,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果。就如同人们吃栗子一样,不剥开外皮不知道里面的是啥,不亲口尝一尝就不知道它是甜的。在课堂上,要想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就要不断地去做一做,试一试,连一连,接一接,从而使学生经历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反复实践才能得出正确结论的过程。有的小组可能有些吃力,但其他小组的成功会使他们充满信心,最终能把实验做好。探究的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机械活动,而是学生在思维上最活跃的阶段,这也是科学教学的目的所在。在活动中,通过合作让学生的认识更加全面、广泛,使他们的活动趋于正确的方向。

五、勇于质疑是科学学习中的一种优秀品质。

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实际上在电路连接中,学生的实验活动不是很顺利的,而是在不断遇到许多问题的困扰,这就是学生的思考与实践操作之间形成了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有的学生对自己的做法就会不满足,因而能设计出更多的思路,改进活动方法,从而有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对于问题锲而不舍,质疑排异,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活动。所以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用心思考,大胆实践,向困难挑战,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抓住问题本质,使学生探究活动更加深入,促进学生学习得以升华。

六、学习的乐趣在于享受成功的体验。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活动,最终各个小组都做成功了。从学生方面上看,他们在急于展示、交流、总结中表现的越发主动积极。不难看出学生争相把本组的实验结果展现出来,就是想让大家都知道他们成功了。其内心喜悦溢于言表。这种成功感恰恰又是激发学习兴趣,更加深入进行探究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这一表现,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引导,继续开展一些具有探究意义的活动,使学生真正走进科学。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我感觉到孩子对科学探究活动有着强烈的兴趣,身为一名科学教师我们应该在平时留心学习和积累各种科学知识,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的指导和引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在指导和评价孩子的时候,老师说的话一定要严谨,对于某些没有定论的问题,不要做肯定性的回答,而应该是对孩子进行一个探究方向的引导。课堂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孩子的兴奋点,适时的引导,让孩子在科学探究活动过程中合作、互助、自主的进行探究活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的学习、探索、实践。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教师指名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

师:咦,怎么跳出来了呢?谁能解释一下?

一位学生到讲台前打开玩具盒子。

(学生解释原因。)。

用学生感兴趣的小游戏导入新课,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要研究的内容上,同时为后面学生自己设计弹力玩具提供一个范本。

利用弹簧做游戏,有什么发现?

师:各小组把收集到的各种弹簧玩具放在一起,玩一玩,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师:哪个小组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的发现?

师:弹簧有力量吗?弹簧在什么情况下有力量呢?

师:当我们把弹簧压缩或拉长时,它就会产生一种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就是弹力。

我们周围的物体,除了弹簧能产生弹力外,还有那些物体也能产生弹力?试着找一找。

师:很多物体都能产生弹力,弹力有没有大小呢?弹力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

师:你能想一个办法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吗?动手试一试吧!

师:弹力的大小与用力的大小有关,那弹力有没有方向呢?他的方向朝哪呢?请大家体会一下。

了解生活中的弹力现象。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弹力?

引导学生交流时着重分析这些弹性物体受力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怎样产生了弹力。

二、自由活动。

1、我们来设计利用弹力原理的玩具。

师:弹力可以帮助人们做很多的事情,大家想利用弹力,设计一个小玩具吗?

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玩具?

2、自我评价。

组织学生对本课的学习与探究从“我的实验,我的发现,我的设计”三个方面进行小组内的评价。学生玩弹簧,老师参与小组的活动,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或小组间交流游戏方式,让学生尽情体验游戏与活动所带来的快乐,并从中有所发现。

学生分组交流本组玩弹簧玩具或游戏的名称、玩法,说出自己的感受和发现的问题。

学生根据试验现象及生活经验交流。

学生自由研究、讨论,发现产生了弹力的物体。

学生猜测。

学生利用试验桌上的材料进行分组试验。实验结束汇报结论。

学生自由研究,体会弹力的方向与用力的方向相反。

学生交流自己所了解的弹力应用。

学生小组交流设计计划、并交流展示设计成果,教师给以相应的评价。

在教学中顺应学生的兴趣指向,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有所发现,并对所提出的和弹性、弹力有关的问题进行思考、假设;然后再让学生去有目的地玩游戏,以此来验证自己的假设,使学生对弹性、弹力有所感悟,再通过在表达交流中阐述自己的发现、体会与收获从而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是弹力”。在活动中着力培养学生乐于与他人合作,善于表达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习惯,意识到玩中有科学。

根据学生的爱好及手中准备的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利用弹力工作的玩具,培养学生乐于探究的兴趣及动手能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在三年级的科学复习中,我采用得先做练习,学生对于自己得学习得知识能够有一个了解,知道自己得掌握程度,然后学生学生进行课本复习,最后进行总复习。

为了学生能够更快回顾起自己得学习过得知识,我首先组织学生根据课本做相关得练习。学生在练习得过程中,学生能够熟悉课本学习得知识,从而对于知识进行回顾。学生在在课本翻找答案得过程,就要一种学习,再认或者是再现得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复习可相关得知识,同时掌握相关重点,难点。但是在复习得过程中,有得学生没有自己去找相关得知识,而是直接超别人得答案,这样得效果就比较差了。这是一种应付得态度,需要在学习中予以纠正和杜绝。

在学生在对于相关知识掌握得基础上,然后复习课本上得相关知识和内容。在这里复习,是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和学习重点得基础上进行全面得复习,这样学生能够更换得进行掌握,能够对于相关的知识有个总体得概括和掌握,有一个知识得网络,为学生得学习打下一个良好得基础。

在总复习得阶段主要进行得自由复习。在这个阶段学生根据自己得掌握情况,进行自由得复习。在这个阶段需要进行查缺补漏。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节课设计的最后一个实验是让学生利用本课刚刚学的“空气占据空间”,不用吹的方法,就能制做出泡泡来,这是对本节课所学知识难点的一个理解运用。备课时,我就想,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不是太难了,学生能不能做出来,犹豫不决,怀着试一试的想法,设计了这个实验,没想到孩子们在积极讨论、动脑思考、反复实验中成功了,当时孩子欣喜的表情,兴奋的话语、以及对本实验精彩的解释,成了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在让学生认识空气会向四面八方流动这一环节,学生说到了“飘”字,可能在学生的概念里,空气就是会飘,而没真正认识到流动,我可以把“飘”字板书在黑板上,反问学生:有风才会飘,可现在我们教室里没有风啊?在交流中让学体会到空气是会流动的。

实验空气占据空间,是本课学生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我准备了大量的材料设计了三个实验来突破这一难点,学生虽然积极性很高,探究兴趣很浓,但对“占据空间”这一概念认识仍然不够到位,我觉得主要原因在于实验后的交流不够充分,学生会做,但不一定能真正理解,我进一进步体会到,实验后的交流充分、老师的点拨准确、是多么的重要。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究学生身边最常用的材料,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塑料的特征分析透彻,理解深入。“设计新型材料”一环节将学生的创造欲、想象力极大激活,且贴近生活,渗透“s-t-s-e”理念,将科技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科问应该重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本课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调查,家庭塑料袋使用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在课堂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数据统计起来。

深教材料中设计让学生猜想“塑料温热”后的现象,由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大家很快猜到塑料会变软,这一环节浅尝而止,没有真正挖掘深度。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将实验引深入塑料杯加温,学生马上看出“塑料”的变化,不但变软、变形,还有异味产生,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老师,塑料遇热后变形了,还有怪味产生”,“我知道了,塑料燃烧后,还会污染空气呢!”这样的处理,使得教学更深入了,学生理解更透彻了,真正体现了“一英尺的深度”。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教学开始,我创设了“表演小魔术”————“打捞大头针”这样一个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科学探究中最核心的内容是问题及探究动机的形成。要形成问题和探究的动机就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来导入教学。情境导入是教学的开始,也是教学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小魔术是孩子最喜欢看的一种节目,“怎样把大头针从烧杯里捞出来,它激起了学生的浓厚兴趣,顺利地引出了本堂课的研究对象——磁铁。

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所以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尝试着引导学生在简单了解了几种常见磁铁的形状及名称后,直接放手让他们玩一玩磁铁,也没有提过高的要求。只是为他们提供了充足的实验材料。如小车、环形磁铁(大小都有)、因此,我觉得“磁铁能吸住哪些物体”的猜测可以省略,把宝贵的时间移到“动手玩磁铁”中去,尽可能地提供玩的时间和空间,并且这种玩是自由的、开放的。没有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实际上也就给他们创设了一个自主探究的空间,搭建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的工作。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学生不经意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课堂上的“玩”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在玩中一起讨论、相互启迪,最后达成共识。

玩了近15分钟后,整理好材料开始交流。交流也是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而交流能使这种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经过充分动手,学生有了许多不同于以往的惊喜发现,这些发现既让他们兴奋,又让他们疑惑不解。原有的认识通过合作探究产生了新的疑问,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制造了课堂的第一个小高潮,使得他们产生了跃跃欲试、向更深层次探究的欲望。“为什么红和红的碰在一起会弹开,红和白的碰在一起却吸在一起了?”“小铁钉为什么能吸起另外的一枚铁钉”……“玩磁铁”不仅仅成为本堂课探究的一个起点,而且为整个单元的探究活动埋下了伏笔,也达到了我设计的意图。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一年之中,植物都发生着不同的变化。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这一点,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于他们来说,秋天,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果实成熟了,树木落叶了,小草枯黄了。

对于变化明显的部分,孩子们很容易就说出,也因此,观察叶的变化,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推测出一片叶子的生长变;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学生知道了叶会衰老死亡。这两个观察活动联系起来实际上展示了叶子的生长、成熟、衰老、死亡的过程,这个观察活动比较容易得出叶的生长变化。观察植物的其他变化,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在秋天发生了什么变化,把更多的植物纳入观察的范围,有利于学生建立植物不断变化的概念,也是学生概念发展的需要。学生深深的'懂得了植物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但是对于一些不明显的变化,需要测量和记录,才能在对比中发现,而这一部分,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活动的持续时间太久,选择一棵树或一棵草观察他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并记录完成比较困难。

因此,这一课,对于科学概念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的较好,但是指向于科学技能的观察一棵树或者一棵草在秋冬季节的变化这一内容的完成,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由于三年级孩子的年龄、心理特点,还不能够较长时间的专注于同一件事,所以书本16页的记录表对很多孩子来说形同虚设。如果能够利用好这张表格,那对于孩子们来说,科学概念的发展会更加完善。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第一单元是《植物的生长变化》,这个单元,大纲建议让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凤仙花的生长周期是4个月的时间),并且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纪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枝叶生长——开花结果这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纪录和比较来描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

针对大纲的要求,我总觉得空荡荡的,心里也充满了很多的困惑,每当翻开科学书,我总会自言自语,这个单元适合我们城市的学生吗?我们的学生真正能从这个单元获得多少知识呢?作为老师,虽然我每次上课都会通过查阅很多的资料,希望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希望学生听的有兴趣,更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课后人人观察,人人纪录。但是在这个单元,我总觉得是在纸上谈兵,也觉得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虽然我在理论上告诉了学生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以及植物根、茎、叶各部分的作用。看着坐在下面的学生,感兴趣的又有多少人呢?从课堂上下来真是有种莫名的失落。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怪学生,课后我也想了很久,我个人认为:

第一:凤仙花的种子学生买不到(课堂上虽然用其他的植物种子代替了凤仙花的种子,学生只学会了怎么种植。)

第二:凤仙花的生长周期(3~4月播种,6~7月种子成熟)贯穿整个学期,老师的教学任务也完不成。

《种植我们的植物》这一课,我仅让学生掌握了种植植物的方法和步骤,课上我仅能用一个一次性杯子给学生做示范,布置作业让他们回家后自己种植。但根据课后的了解,真正种的人非常少,而且种的质量也不高,因为他们不像农村的孩子,种植植物的条件不够充分。

总之,这个单元,我总是觉得这个单元不太适合我们的学生,主要是条件有限,资源有限,很多试验不能到位!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三年级的小学生因其年龄尚小,较高年级就更显得的活泼。他们的生理和心理上发育还不健全,他们端端正正坐一节课会感到很疲劳,上课很没意思。如果他们的学习过程中加入游戏,竞赛,表演等,让他们边玩边学,扮演各种角色,他们就会感到乐趣无穷,精神振奋,因为他们的身心都得到了活动。这些特点决定了小学三年级科学教学的课型应是以玩中学为主。

这学期我开始尝试科学教学,三年级小学生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已经适应了语数英科四大学科的学习,从开学3周来的整体情况看,学生学习气息浓厚,明显长大了。开学初我依据他们上学期表现、成绩的综合评定,为他们编排了4个学习小组,(每组5人)并为起了好听的名字,如蓝猫淘气队,小鲤鱼队,神兽金刚队,绿精队,这些都是他们喜欢的动画团队,每一个动画小队成员只有齐心协力,战胜困难才能赢得最终的胜利。我想试一试三年级小学生用杜郎口的教学实施课程改革,如小组长批作业,副组长检查知识点的记忆,小组汇报展示学习成果、反思得失等。但对于学科助理的培养还有一定的困难,也就是我要树立的小老师,我正在试图让他们发挥作用和潜力,比如锻炼他们的组织才能,语言表达能力,仪表自然大方等综合素质。对此我设计了三年级科学学习小组评价表和小干部评价表,每天每周对他们的表现进行即时评价。我一直认为,教师准备好授课内容后,组织教学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是最关键的过程,因为丰富、愉快的教学过程直接会影响我们的教学效果,追求高效课堂就是要用方法与智慧反思我们的教学过程,以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杜郎口为我们提供的.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教学模式,但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自己结合我们的学校、班级以至每一个孩子的不同特点,进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我从来相信我的学生,他们就是最好。尽管会有许有不足,但在努力的过程中,我们体验着快乐,丰富着内心。一个团结的小组,一个朝气的班级;几名出色的小干部,优秀的教师队伍……总之,我们的校园会越来越美好!越来越和谐!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我们周围的材料》是科教版三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小学生从材料的角度开始对物质世界的认识是适合他们的认识需要和年龄特点的。这一课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辨认来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学生将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的设施,分辨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这个基础上找出常见材料,描述它们的特性。

因为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交道。所以,他们对材料可谓“已经有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另外,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表示材料名称的词汇,也早已“耳熟能详”。这一课,让学生“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一个十分重要的目的就是,让他们把“具体事物”与“词汇”再次建立联系。当然,学生们在区别和辨别各种物品所使用的材料时,也难免会出现问题和困难,比如,书桌的桌面是木头还是塑料做的?电视机的外壳材料是金属还是塑料?墙上贴的是墙纸还是墙布……学生们遇到了问题和困难,他们就产生了对“材料”进一步探究的需求和欲望。这也正是我们所期望的。

我在课堂上首先引导小学生从寻找身边常见的材料开始,让学生先看教科书的提示:金属、木头、塑料、玻璃、纸等。再让学生说说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六种材料。

学生通过开展小组活动,观察和记录身边的材料,与小组的同学一起从身边的物品中寻找,首先看看自己身上穿的、佩戴的、携带的物品,辨认物品是由哪些材料构成的,并记录在《小学生科学活动手册》第22页的表格中。再让学生小组汇报,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材料的多样性,同时也认识到身边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许多物品是由多种材料构成的。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哪些材料用得最多。试着看看常见的六种材料的性质,为下一节课继续认识各种材料的特性打下基础。

我们的教学就要让学生通过观察、记录、描述等方法初步认识、了解材料。材料是物质,我们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是由多种材料组成的,让学生通过学习,更进一步认识了我们的世界的丰富物质,更加热爱我们生活的世界。热爱大自然。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从生活实际出发,探究学生身边最常用的材料,学生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塑料的特征分析透彻,理解深入。“设计新型材料”一环节将学生的创造欲、想象力极大激活,且贴近生活,渗透“s-t-s-e”理念,将科技与生活有机联系起来。

二.从调查入手,渗透数学理念。

新课程改革提出学科问应该重相互渗透有机整合。本课教师在课前先让学生调查,家庭塑料袋使用情况,收集相关数据,在课堂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数据统计起来。

三.追求“一英尺深”的挖掘。

深教材料中设计让学生猜想“塑料温热”后的现象,由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大家很快猜到塑料会变软,这一环节浅尝而止,没有真正挖掘深度。教师适时调整教学策略,将实验引深入塑料杯加温,学生马上看出“塑料”的变化,不但变软、变形,还有异味产生,学生马上活跃起来:“老师,塑料遇热后变形了,还有怪味产生”,“我知道了,塑料燃烧后,还会污染空气呢!”这样的处理,使得教学更深入了,学生理解更透彻了,真正体现了“一英尺的深度”。

《塑料》这一课,讲的是塑料,很贴近生活,在我们的生活中就能找到教学资源,来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景。因此,在设计教学的时候,我力求创设生活情境、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在开放地教学,和老师平等地对话中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创设生活情境,在生活中积累知识。

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场景都可以成为课堂的资源。课前,我让孩子们从家里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提前一天让他们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哪些塑料制品,并对塑料袋的应用和危害作了调查。这很快就让他们进入这一课的生活化探究活动中,与其说我们应该在一堂课中交给孩子一些知识,达成一些目标,不如说我们应该借助一个课题(或话题)培养孩子的探究意识,养成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二:进行角色转变,让课堂贴近生活。

科学课必须真正让学生“动”起来,接受“活”的教育,闪烁“活”的思维,在“动”中深入感受体验,在“动”中获得真知。课前我就让学生分小组查阅资料,了解塑料的知识。课堂上我让学生作为参观者,作为调查员,作为辩论手来探究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这样既满足了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从而使他们在参与活动和学习课文中得到了快乐的体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课前、课(转载自,请保留此标记。)上、课后,让学生去自主、合作、探究,将课内的活动延伸到课外实际生活中。

三:以活动为主线,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生活。

这里的活动主要是指:小组调查活动,个体体验活动,目的是提高孩子的合作能力、对知识的整合能力等一些学习能力。课堂上我共设计两个活动:;一是展开辩论,辨证看待塑料制品的优缺点,反思人类的不当行为;二是通过调查,感知“白色污染”的危害;五是金点子行动,为减少“白色污染”尽心尽力。可以说这两项活动,每一项都是和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连的。课前学生走向生活了解塑料,课中学生有感而发,认知明理,真正体会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并通过探索性的活动,发挥集体智慧,寻求解决矛盾的方法,在轻松愉悦、热烈争论的气氛中,形成正确的认识,进行金点子创意。从而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了塑料,体会到塑料的巨大作用,最后又回到生活中去,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减少“白色污染”。

预设近乎完美的,但生成却有些遗憾,原因有两点:一是课堂上的我还不够投入,还没有将课堂当作一种生活;二是每个活动的开展都还不够深入,和孩子们的对话、交流还都浮在上面。希望自己在今后的课堂中学会灵活机制,学会取舍,要关注生成,要努力发挥自身的优势,在课堂教学中使生成更完美。

《塑料》这一课,非常贴近生活,上课前,我先让学生们从家里各自带一些各种各样的塑料制品,并对塑料袋的应用和危害作了调查。因此,我从三个活动入手设计教学:一是互相交流,以二人小组互说塑料的用途,看谁说的多;二是展开辩论,以四人小组说说塑料制品的优缺点;三是以组阐述自己调查的信息,并挑选好的进行交流汇报。通过学习,感知“白色污染”的危害;课中学生有感而发,真正体会到“白色污染”就在我们的身边。通过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让学生真正认识了解了塑料,并体会到塑料的作用及其最大缺点,再让学生回到生活中去,用实际行动保护环境,引导学生说出“我们可以为减少白色污染做些什么?”,从而使学生树立“从我做起,保护环境”的意识,本节课从正反两个方面研究问题主要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大多数学生效果很好。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为了让孩子规范地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我在《测量水的温度》一课教学时将教学调整为两课时。今天在班上课。主要包括以下教学环节:认识各种温度计在认识各种温度计的基础上,让学生学会根据合理选择温度计。

学习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

此部分教学十分重要,能为学生在后续测量的规范操作提供帮助。本环节,我先让学生阅读教材,自学测量水温的方法。学生自学后,让他们边讲解要点,教师边通过示范帮助学生强化正确的操作方法。同时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温度计的液泡不能碰到杯底或杯壁?为什么读数时不能让温度计离开?……让学生认识到不规范的操作会引起的测量结果的误差。

测量冷水、温水、热水的水温教材设计的是测量冷水、温水、烫手的热水、刚从热水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考虑到安全,我只安排测量前三种水温。在测量前,我先让学生用触觉判断冷水、温水和烫手的热水,再猜测这三种水的温度,其目的是期望让学生通过后续的实际测量和此时的猜测比较,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凉、温、热”等词。学生的猜测为:冷水:5——6摄氏度;温水:30摄氏度左右;烫手的热水50——60摄氏度左右。猜测后,让学生分成两人小组分别测量三种水的温度(每组六人,每两人一小组),实验前提醒学生注意分工,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实验时,我看到孩子们的态度是认真的,操作比较规范,巡查了几组,认读很准确。从孩子的实际操作中,我看到了他们对科学实验的认真与严谨。在汇报测量数据是,我发现:尽管孩子的操作比较规范,但还是存在误差。

例如:冷水的温度(共八组,四组为17摄氏度,四组为16摄氏度,测试16摄氏度的小组均靠窗)温水的温度:(四组测量为33摄氏度,两组为34摄氏度,一组为31摄氏度)

烫手的热水(四组为48摄氏度,两组为47摄氏度,一组为51摄氏度)。误差产生,就要分析原因,对于冷水,一般不应该出现差异,因为冷水的温度接近室温,比较好测试,一位学生在分析时,认识到,临近靠窗的四组测量的数据都低一度,是因为靠窗的温度低些,所以测量的水温也低些。确实,孩子很善于观察和思考,我大力表扬了这位孩子。

对于温水和热水的测量有差异在预想之中,一来,实验室的温度计本身就存在误差,大约在1度左右;二来测量温水和热水,孩子们读数的时间不一致(有的还未等液面停止就读了,有的温读开始下降了才读)令我欣慰的是,孩子们居然也能把这些可能造成误差产生的原因也分析了出来,确实思维很严谨。可爱的孩子们!你们的表现让我觉得课前我花那么多时间准备材料很值得!分析原因后,通过实际测量的数据,对比前面的猜测,孩子们会发现事实与猜测的差距,通过引导,孩子们认识到:冷水的温度接近常温,温水一般在25—30摄氏度(我今天的温水温度调高了),热水的温度超过48摄氏度。从而加深了对“凉、温、热”等概念性名词的理解。

三年级科学教学反思

1、在科学教学中认真贯彻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20xx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因此,在科学教学中,同样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同时,更是加强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能力的科学能力的培养。

2、明确课程理念、目标、任务,吃透教材,充分掌握教材的特点,从而做出与教材相符,与学生年龄特点相符的教学设计。

三年级科学教材的内容主要是生命科学方面的内容,是适应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的,1~5单元包括了“植物”“动物”“我们自己”“水”“纸”五大方面的生命科学和物质科学的内容,而第6单元是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米饭出发,引发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这些都是贴近生活的内容。因此,教学设计便考虑到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将重点放在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科学观察的理解之上。比如第一单元中“大树的观察”,就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初步了解科学观察的意义的内容。因此,设计教案时,就尽可能地以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为重点,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为难点,同时重视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精神的培养。

3、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让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活动。

三年级学生对周围的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比一、二年级学生更为强烈和积极,因此,在教学中都尽量放手他们主动参与科学的学习探究。因为,三年级上册的教材非常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在教学中,注重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结合,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容易地进行科学的各种实际观察和操作。这样也比教师单纯的讲授训练更有效,促进学生的科学能力的提高。比如,让学生自己设计观察方案,并通过户外的观察记录自己的发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让他们分享观察和实验的快乐,也提高彼此观察、实验的能力。同时,教师在作为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在这样的开放的课堂环境下,学生对科学便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经过多次的实际观察和实验活动后,自然也就提高了学生的科学能力。

4、设计好学生实验与课堂演示实验,要求学生掌握相关实验的方法。

科学知识的掌握,很大部分都来自实际实验中所得到的启示和验证。同时,实验也是探究式教学与探究式学习的最主要的载体之一,依靠实验,一些客观的科学现实能够转变了学习探究的科学规律,从而使学习在科学的实验操作过程中体会着科学规律有存在,体验着科学知识的形成。所以,每一次的实验都必须严格设计,同时,也教予学生进行准确的科学实验方法。

1、虽有挖掘教材资料,但在拓展课外相关知识方面深度还不够。

为了结合探究性学习方式的要求,转变评价方式与知识的形成的方式,我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同时也尽量引导学生通过教材资源的学习去发现更多的课外知识,使知识更加全面,充实。比如,在探究水与液体的区别时,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交流水,海水,油,饮料,浴液……凡是学生能够举出的事物都可以放手让他们去讨论。但是在有些知识的拓展方面给予学生的自主探究就不够,比如在米饭一单元中,没有让学生在初步区分石膏与淀粉同时,去拓展淀粉和石膏的各自不同用途等等。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在把握好教材资料的同时,引导学生挖掘课外的相关知识,让学生的知识更全面,这样才能让学生对科学和生活有更深更广的了解。

4、未能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去完成科学实验。

科学离不开实验。因此,科学教学很重要的一环节就是要引导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实验。虽然在教学中,我都会设计一些观察和实验方案让学生分小组去探究,但由于涉及到安全的问题,有些实验未能让学生亲身去体验。比如,淀粉加热的实验,由于要用火,就没能放心让学生亲自去操作。因此,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应该让学生明确知道安全实验的重要性,并严格遵守实验的步骤,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安全的科学实验。当然,能有另外的教师协助更好。毕竟,小学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是比较弱的。所以,如果涉及危险性大的实验还是由教师来示范比较妥当。

3、专业知识方面存在的不足。

由于科学不是自己的专业,又是第一次执教。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难免有一些不足。在教学当中,还是有很多细节没能够很好的处理,造成教学过程的不完美。还需要日后不断提升自己本身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不断去探究如何去完善课堂,让学生学得更开心。

相关范文推荐
  • 11-16 内科护理工作总结及计划(通用20篇)
    一个月的工作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里的努力和付出的一种回顾和总结,能够激励我们更好地面对未来的工作。小编为大家找到了一些通过写作月工作总结来提升工作效果和能力的方
  • 11-16 电子商务的调研报告(热门13篇)
    调研报告需要对被调研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了解其发展状况、市场竞争情况、消费者需求等多个方面。如果您需要参考一些优秀调研报告的写作范例,不妨看看下面我们
  • 11-16 敕勒歌教案范文(22篇)
    教学工作计划是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进行规划和安排的一项工作。通过以下的教学工作计划范文,大家可以了解到一些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具体内
  • 11-16 租房合同押金约定范文(22篇)
    租房是很多人在新的城市生活时首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接下来是一些租房中的注意事项和陷阱,希望大家能够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出租人(以下简称甲方):身份证号:通讯地址
  • 11-16 大队春训工作总结汇报(汇总19篇)
    月工作总结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自己在过去一个月内的工作表现,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绩效。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月度工作总结的范文,希望能够
  • 11-16 补课机构年终总结(通用21篇)
    年终总结是一个反思和思考的机会,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在阅读这些年终总结范文时,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为自己的总结增添一些亮点和特色。
  • 11-16 税务会计述职报告范文(22篇)
    正确理解述职报告的目的和意义,可以在写作过程中把握重点,突出自己的亮点和贡献。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些成功的述职报告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上的灵感和指导。
  • 11-16 初中生年度工作计划表(实用18篇)
    工作计划表可以使我们更加明确工作目标,同时分配合理的工作时间。在这里,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常用的工作计划表样本,供大家参考和借鉴。年度财务工作计划范文。在财
  • 11-16 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热门12篇)
    月工作总结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还可以激励我们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月工作总结样本,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帮助。由于影响学生心
  • 11-16 考前动员讲话稿(专业22篇)
    讲话稿是指在特定场合,以口头形式向听众传达特定主题的文章。以下是一些热门话题的讲话稿示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写作的灵感和思路。又是一年六月,又到中考时刻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