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强国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心得(精选21篇)

时间:2023-12-27 17:38:30 作者:HT书生

学习心得的撰写需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尽量客观、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体验和收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心得分享,希望能够与大家共同探讨学习的乐趣和方法。

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学习心得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一场春雪刚刚融化,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好谷村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200多名来自周边村镇贫困家庭的群众正在忙着春播,水果蔬菜大棚正在加紧建设,两年来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已使周边276户贫困户受益。

昭觉县是凉山州今年要“摘帽”的7个贫困县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发起‘决战’的动员令,既是鞭策也是鼓舞。目前全县正着力推进最后55个贫困村、3.3万名贫困人口的脱贫,对每项工作都确定了时间表,倒排工期,一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昭觉县常务副县长范洪春说。

全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剩余任务依然艰巨,要啃下硬中之硬、攻克坚中之坚,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

缺土、缺水,石山面积占90%左右,人均耕地不足0.8亩。“石头缝里种粮食”“千山万弄行路难,云梯架在绝壁上”曾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真实写照。4年多来,当地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等一批富民产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累计减贫8.71万人,贫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化县是广西8个尚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目前还有1.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不能有丝毫懈怠。”县扶贫办主任韦立诚说,“我们将对照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在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上下大力气,全力攻克极度贫困堡垒,以最硬的作风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新疆和田地委委员艾尼瓦尔·吐尔逊感到重任在肩。

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习近平同志近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为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夺取全面胜利提出了更加明确的要求。

脱贫攻坚走到现在,剩下的将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坚中之坚”。各级基层党组织要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以决战决胜的勇气、决战必胜的信心,走稳走实脱贫的坚定步伐,确保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凝聚脱贫的强大动力;着眼长远,全面统筹各方面的关系,注重在构建扶贫的体系化、长效化上着力,标本兼治地解决贫困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不断强化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让基层党组织释放出决战脱贫的“硬核”力量,为打赢脱贫攻坚收官战注入强劲动力。

主动加压,强化脱贫“动力源”。基层党组织是脱贫攻坚的“动力源”“主心骨”。要充分发挥党组织桥梁和纽带作用,主动把脱贫压力全面延伸到末端,强化脱贫致富带头人队伍建设,牵引拉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激发脱贫的内生动力和外在活力,逐步缩小相对贫困差距、解决绝对贫困难题;深化党的扶贫政策贯彻落实,推动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倾斜,形成脱贫的集聚效应,让贫困群众人人享受党的政策红利和扶贫成果,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综合施策,打好脱贫“组合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党组织要发挥一线“指挥部”作用,既要确保扶贫资源和力量向深度贫困地区聚焦,坚决啃下脱贫“硬骨头”,也要兼顾带动一般贫困地区如期脱贫,一体联动推动脱贫攻坚落细落实;要从就业扶贫、社保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教育扶贫等多方面入手,全面构建脱贫长效机制,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激发贫困地区的发展潜能,全方位打好脱贫攻坚主动仗,凝聚起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跟踪问效,拧紧脱贫“责任弦”。最后的贫困堡垒,绝非轻轻松松就能攻克的。各级党组织要突出效果导向,坚持一线督战,把脱贫主责层层压实到前沿阵地,对于履职尽责不力、工作作风不实、玩忽职守的党员干部,要从严追责问责;要聚焦脱贫攻坚中的突出矛盾和深层次问题,反查自身存在的症结和工作短板,做到对照问题找差距、对症施策抓提升,坚持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推动责任在一线落实、难题在一线解决,让脱贫责任严起来、实起来,提振脱贫攻坚精气神。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已经吹响,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让党建势能充分释放出来,才能够激发脱贫攻坚的强大力量,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

大学生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神心得体会

“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是我们党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一诺千金。”历经数年努力,迎来脱贫攻坚决战之年。然而在冲锋号吹响之际遭遇新冠疫情,怎样兑现承诺,打赢打好这场硬仗,各界期待从今年的全国两会上找寻答案。

“行百里者半九十”。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关键的倒计时,如何应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和疫情防控带来的“加试题”,不仅需要必胜勇气和果敢决心,更需要群策群力的“两会智慧”,打好“加减乘除”组合拳,驾驭“战贫+战疫”的复杂局面,书写好“时代答卷”。

做好“加法”,全面精准施政。越是关键时刻,越要精准发力。对深度贫困地区,瞄准突出问题,精准施政施策,倒排工期,挂排作战。同时,分区分级精准落实防控政策,对疫情严重的地区,严把“防控关”。对于疫情较轻的地区,集中精力推进脱贫攻坚,整合资源,集中力量,开展好结对帮扶、消除贫困系列行动,不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确保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取得“双胜利”。

做好“减法”,推动基层减负。脱贫攻坚事关民生福祉,需要全力以赴,需要实打实的硬举措,就必须严防“数字脱贫”“虚假脱贫”“报表扶贫”等形式主义,减少名目繁多、频率过高、多头重复的督查检查,减轻微信群、工作群、政务app过多过频带来的“指尖上的负担”,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领导方法上多管齐下,防止用形式主义的做法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让基层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抓工作落实上来,让基层干部挤出时间、腾出双手,干实事、做好事,让人民群众真正得实惠。

做好“乘法”,创新寻求出路。面对疫情防控的“加试题”,创新突破是唯一的出路。从官员为滞销的农产品直播带货,开启消费扶贫新模式,到产业扶贫,增加贫困群众的就业率,开启扶贫的快车道,都不失为助力脱贫攻坚的好举措。然而,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更需要转变思维模式,盘活土地资源,让资金入股保分工,土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得报酬,经营分红得实惠,免费培训得技术,带动种植得收益,保障就业得工资,只有稳定的收入,称心的就业,才能真正让群众看到希望、增强力量。

做好“除法”,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城乡并重,软硬并重。加大贫困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缩小城乡差距,稳定对贫困地区的投入力度,加大政策帮扶的力度,大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的全面振兴,让美丽乡村成为最靓丽的风景,为脱贫攻坚凝聚起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学习心得

“坚决克服新冠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要在坚持因户因人施策上做深做细。紧盯_万未脱贫人口、_万脱贫监测人口、_万低收入边缘人口,针对偏远地区和文化程度低、身体病残弱等困难群体的特殊性,进一步完善落实“一户一策”精准脱贫措施,确保未脱贫人口稳定脱贫,有效防止已脱贫和低收入人口返贫。

要在全力保障稳定增收上抓紧抓实。要扭住产业扶贫这个根本,强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保险”利益联结机制,健全产业扶贫带贫减贫体系。坚持外引自建并举,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继续开展合作社带头人“万人培训计划”,规范提升合作社,在确保应保产业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贫困户参保比例。加大劳务培训输转力度,因户制宜发展“五小”产业,促进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要在巩固提升清零成果上升级加力。健全易辍学特殊群体风险防控和“一对一”长效帮扶机制,巩固控辍保学成果。稳步提升农村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和基础医疗救治能力,切实减轻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建立健全农民住房安全、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排查管护长效机制,第一时间解决房屋安全隐患和供水不稳定问题。加快推进村组路、产业路、入户路、农户庭院硬化,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基础条件。

要在补齐全面小康短板上持续攻坚。按照“巩固领先指标、提升一般指标、突破弱项指标”的原则,紧盯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城市建成区绿地率等关键领域,加强政策引导支持,开展全面小康补短板行动,加快补齐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各领域短板弱项。

要在积极推进乡村振兴上精准高效。聚焦“五个振兴”,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强区域品牌和集散能力建设,推行“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推动优质农产品向城市聚集、公共服务产品向农村延伸、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加快编制乡村振兴村级规划,加大全域无垃圾城乡综合治理,继续推进“厕所革命”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开展以讲卫生、讲礼貌、讲节俭、讲勤劳和改赌博之风、迷信之风、攀比之风、不孝之风为重点的“四讲四改”行动,促进乡风文明。

脱贫攻坚战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务必从讲政治、讲大局、讲看齐的高度来认识,务必牢记唯脱贫攻坚为大、唯脱贫攻坚为先、唯脱贫攻坚为重,始终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民本意识,困难在肩,冲锋在前,以言必行,行必果的担当和态度,以攻城拔寨的信心和勇气,以超常规的措施和手段,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

我的发言完毕,谢谢大家。

“‘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还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多措并举巩固成果”“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这不仅体现了党中央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尽快脱贫志在必得,也表明在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时刻巩固已有成果的重要性。巩固,是守的需要,更是进的基础。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我国贫困人口已从2012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底的551万人,成就举世瞩目。但脱贫不仅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越是到最后攻坚拔寨的关键期,越是到较真碰硬的困难期,越是在不利因素的干扰下,就越要守好防止返贫的底线,越要盯紧和守住脱贫成果,确保脱贫成果得到贫困群众的认可,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巩固,是为了积蓄力量冲刺,也是在为乡村振兴打基础。但巩固,难度不容小觑。在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基础比较薄弱,有的产业项目同质化严重,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政策性收入占比高。据各地初步摸底,已脱贫人口中有近200万人存在返贫风险,边缘人口中还有近300万人存在致贫风险。这些群众自身“造血”功能还不强,抵御风险的能力还较弱,当遇到经济下行、市场波动、自然灾害、突发灾难和重大疾病等情况时,往往难以招架。此次新冠疫情对这部分群体的影响也最大,他们的生产生活刚有点起色,稍有不慎就可能返贫致贫。而已脱贫的群众一旦返贫,势必会挫伤脱贫积极性,要想再次开展帮扶工作,难度和阻力必然会更大更多。

要巩固,就要对刚刚跨出“穷门”的群众,扶上马,再送一程。那种以为贫困的帽子一摘,就可以“到站停车”“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就可以“撤摊子”“歇歇脚”“松口气”的懈怠思想万万要不得。面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必须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劲头,有继续把帮扶责任扛在肩上的自觉,有保持攻坚靶心不变、频道不换、力度不减、队伍不散的恒心,扎扎实实巩固好脱贫成果。

要巩固脱贫成果,就要多措并举。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的稳定,严格落实“四不摘”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都受到哪些具体的影响,精准把脉,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不能等他们返贫了再补救。要针对已脱贫人口全面排查中查找出的漏洞缺项,一项一项整改到位。要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保证帮扶工作的持续性和连贯性。就当前来讲,尤其要注意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种养业发展的培育和支持。

“纷繁世事多元应,击鼓催征稳驭舟。”不管困难多大、任务多巨,也不管时间多紧、压力多重,我们脱贫攻坚的航船一定是目标不变、航线不偏、重心不散。我们唯有守住已有成果,夯实现有基础,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实现高质量的前行、高效率的冲刺,也才能向历史和人民交上一份高分答卷,赢得人民心底的认可。

这是巩固的价值,也是巩固的本义。

脱贫攻坚越到紧要关头,越要坚定必胜信心,越要有一鼓作气的决心,尽锐出战、攻坚克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目前看,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脱贫进度符合预期。但从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依然艰巨。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虽然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是最难啃的硬骨头。同时,新冠疫情带来新的挑战,给我们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增加了难度。唯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迎难而上、攻城拔寨,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兑现我们党的郑重承诺。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敢于攻坚克难,坚决完成既定任务。关于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的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已经作出部署,各地区各部门要抓好贯彻落实,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将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确保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要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大产业扶贫力度,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严格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实施精准帮扶,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这个底线任务不能打任何折扣,我们党向人民作出的承诺必须如期兑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现在,冲锋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合力攻坚、顽强作战,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确保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学习强国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进入4月份,每天进账3000多元,这两天又收到了5万多元的大棚租赁费。”这个春天,山东青岛平度市明村镇巡栈村村民崔明海很是“充实”。崔明海的生财之道全靠占地12亩的5个樱桃西红柿大棚,3个自种,2个租赁,一年收入100多万元。

在青岛平度市明村镇,类似崔明海这样的樱桃西红柿大棚还有1600多个,占地面积1.2万亩,年产值10亿元以上。明村镇115个村庄,一半以上以此为主导产业,同时还辐射带动了周边乡镇,樱桃西红柿在明村镇成为新晋“首富”。

高“身价”的背后,是明村镇樱桃西红柿产业20年“育”一果的坚持。从党员带头试种到合作社串起产销链条走向全国,从庄户地摸索到太空育种,从无名之辈到获原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以及4a绿色食品等“国字号”品牌认证,以大黄埠村、巡栈村为中心的两大樱桃西红柿主产区在曾经“欠收成”的盐碱地上种出了致富“红串串”。

“明村镇樱桃西红柿产业发展到今天,经历了品种改良、品质提升、品牌打造三个阶段。”明村镇党委书记说,1998年,樱桃西红柿在明村镇部分村庄试种,迈出了第一步。20多年来,明村镇樱桃西红柿不仅经过多轮品种改良,还搭乘“神舟七号”开展太空育种,引领着平度樱桃西红柿种植潮流。

品质“立”得住的同时,如何让产业走向更大市场,实现更可持续的发展?明村镇在经营和组织模式上不断探索新的路径。

2017年,在明村镇首届樱桃西红柿采摘节中,樱桃西红柿以绝佳的口感和相对成熟的种植基础,赢得了北京农夫天下商贸有限公司等农产品研发、销售企业的关注。本着“产业提质扩面,农民企业双赢”原则,当年10月份,该公司在巡栈村成立青岛巡栈农夫天下粮果蔬专业合作社。从合作社成立至今,巡栈村党支部牵头支持56户农户、300多亩樱桃西红柿大棚加入合作社,并先后协助流转400亩土地,建设公司示范种植引领的智慧农业园。

“生产过程中采用二维码追溯体系和合格证制度,成熟后按批次进行农产品质量检测。”青岛巡栈农夫天下粮果蔬专业合作社品控负责人郑维营说,合作社内所有樱桃西红柿从种到收实行公司化管理。

“优良的品质嫁接营销链条,不仅让合作社社员收入增加近50%,更对明村镇樱桃西红柿产业从种植到管理、销售全链条走向规模化、现代化产生了深刻影响。”明村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说。

目前明村镇布局包括青岛巡栈农夫天下粮果蔬专业合作社在内的4个专业化合作社,营销路径除原有批量配货外,还衍生出线上铺货、礼盒订单、直播带货、采摘体验等方式,在避免同质化竞争的同时,丰富了樱桃西红柿的生产经营场景。

变的不只是产业链条,更有产业链上的农民。4大专业合作社带动起上百个农民经纪人,让更多本地农民成为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此外,樱桃西红柿相关产业提供就业岗位1000多个,不少村庄剩余劳动力、贫困人口靠这一项产业年均增收1万多元。

“政府搭台、支部牵线、龙头合作社引领,明村镇形成了集生产、包装、销售于一体的樱桃西红柿全产业链专业化营销模式和‘公司+合作社+园区+农户’利益共同体。”明村镇镇长介绍。

2020年,明村镇还将以青岛巡栈农夫天下粮果蔬专业合作社智慧农业园建设为试点,引入智能机器人采摘、大数据种植管理,建设新品种研发基地和果酱果汁加工生产线,逐步带动全镇农业产业向高科技、智能化、全产业链时代迈进。

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

党员干部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路上的“领头雁”,既要有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的坚定决心,也要有在这场攻坚战中看得更远的意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心得3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前路纵有万般险破开荆棘迎朝阳】。

3月30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对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抓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作出具体安排。当前脱贫攻坚任务已到最为关键时刻,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中最重要的举措。纵使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有很多艰难险阻,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将始终冲锋在前,不以个人利益权衡利弊得失或顾念安逸享乐而选择规避逃避。

强化“清零”意识,确保全部贫困人口如期脱贫。此次异乎寻常的新冠疫情突如其来,这场艰苦卓绝的疫情防控既是一场大战,又是一次大考,也是一堂大课。疫情一线是课堂,疫情变化是教材,而所有那些与病毒“魔鬼”英勇抗争的人们则是一个个教员。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境外疫情扩散蔓延新形势下,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我们要准确把握国内外疫情防控和经济形势的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举措,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思路、更精准的举措、超常规的力度,众志成城实现脱贫攻坚目标,强化“全面清零”的意识,决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

强化“巩固”意识,全面提升脱贫攻坚成果。脱贫攻坚行动开展以来,和平年代的脱贫攻坚任务如同一场战争,是我们与贫穷的战争。每一项脱贫政策的落实和巩固意味着责任与担当。2020年,是我们脱贫攻坚工作任务的决胜之年,我们在追求胜利的果实的同时还要继续“巩固”,作为新时代党员干部,扎实做好扶贫政策落实后的巩固,通过不同渠道持续扩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让更多的贫困人口能够依靠自身的双手以及智慧创造稳定的经济增收,保障已脱贫的贫困人口不出现返贫、不出现新贫等现象,不断提升脱贫攻坚任务中来之不易的成果。

强化“均衡”意识,全面提升软实力水平。在脱贫攻坚工作收官之年突发的疫情使我们更充分认识到脱贫工作任务不仅仅追求经济上的增长,还需补齐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短板,均衡经济与基础设置、医疗、文化等软实力的投入力度。通过采取不同方式加强人居环境整治,普及公共卫生知识,改善贫困地区公共卫生条件。使贫困人口在脱贫的同时能够享受到与经济水平相匹配的软实力,更好地确保脱贫群众不因疫返贫、不因病返贫。

通往决胜的路纵然万般险阻,即使遭遇不可预知困难,但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社会参与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努力下,我们将持续向贫困宣战,努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了坚实基础。

【脱贫攻坚“志”在必得】。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召开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这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会上,总书记分析当前面临的形势,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巨大成就,指明了下步继续攻坚克难的方向和招法,坚定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志”在必得。

脱贫攻坚需有“志”,目标明,坚定笃行。“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就要求我们全党上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打赢脱贫攻坚战。另一方面要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引导贫困群众的发展热情。目前,脱贫攻坚在政策上有保障、在资金上有支持、在工作上有招法、在人员上有经验,所以只要各级政府继续绷紧弦、咬紧牙、加把劲,坚定不移把党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实好,把各项政策实施好,把各地优势发挥好,就一定能够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脱贫攻坚需有“智”,假于物,借力而行。“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我们国家的精准扶贫,贵在精准二字,做到一户一策,准确到位,而实践中也出现了一些地区产业化同质严重,和“一发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一刀切现象,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坚决杜绝。脱贫的标准是一样的,但达到标准的路径各不相同。贫困地区借鉴先进经验无可厚非,但坚决不能照搬照抄,一套了之,需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接力而行,充分发挥好本地区的特点和优势,实现脱贫目标,达到发展目的。对于确实不适宜人类居住和发展的地区,我们还可以采取易地扶贫搬迁的方式解决“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难题。

脱贫攻坚需有“制”,政策稳,持续施行。“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脱贫攻坚取得了丰富硕果,很多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按照现行标准实现了摘帽,但是他们的基础还不牢靠、根基尚不稳定,一旦有个风吹草动就很容易返贫,这就需要我们保持政策的稳定,落实党中央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做到主要政策措施不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撤离。同时,要下大力气,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不断加大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和异地搬迁扶贫力度,做到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脱贫攻坚需有“质”,高标准,严格执行。“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脱贫攻坚到了攻坚克难的最后阶段,又遇到了疫情影响,可以说是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多,但我们完成脱贫攻坚的时限不会改、目标不会变、标准不会降。一是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通过开展督查巡查、督促指导、成效考核,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真实,经得起检验。二是克服疫情影响,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疫情严重的地区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三是改进干部队伍作风,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后勤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全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面临最终大考,不折不扣是一场硬仗。当前,正值疫情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是脱贫攻坚的“擂鼓”发令,更是收官之年的冲锋“集结号”。

坚定必胜信心,激起“决战决胜”之势。越是“兵临城下”,越要坚定信心向前走。当前,疫情向好态势不断拓展,复工复产热火朝天,这些都为脱贫攻坚迎来了有利时机。关键时期,信心堪比“黄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经过长时期的奋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这是我们信心的来源,更是催人奋进的无穷动力。收官之年,只要我们以必胜信心激起“决战决胜”之势,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就会取得最终胜利。

统筹战“疫”战贫,切实做到“两不误”。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还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既要战“疫”又要战贫,且两战都必须打赢,这就需要进一步顶住压力、咬牙闯关、精准施策、强力推进。一方面,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动态摸排、防护筛查、分类指导还要做实做细,尽最大努力让疫情不影响脱贫攻坚进度;另一方面,要针对疫情创新扶贫举措。譬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体要及时给予临时性兜底安置;对积压的农产品,要大力帮助市场对接,实现优供给、畅渠道。只要统筹兼顾,一体推进,确保大“疫”继续向好,确保贫困群众有就业、有发展、稳得住、能致富,那么我们就能战“疫”战贫,两战皆赢。

拿出“绣花功夫”,啃下脱贫“硬骨头”。全面脱贫是一场硬仗,接下来既要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又要巩固脱贫成果,还要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困难,收官之年遇到的都是“硬任务”。对此,要在非常时期,拿出“绣花功夫”的非常举措才能取得非常之效。距离全面完成既定目标还有10个月不到的时间,各地各部门务必要践行号令、“硬核”出招,既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好现有的帮扶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又要继续重点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扶志扶智等环节,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还要严把退出关,既不能拔高标准、也不能降低标准,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经得住历史检验。

以“决战决胜”之势打赢战“贫”硬仗,冲锋号已经吹响,时不我待,唯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只要我们坚定自信、保持定力,把庄严承诺化作笃定之行,我们就必将攻克“贫困的最后堡垒”,以接续战贫之力积全面小康千秋之功!

大学生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精神心得体会

“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强调。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必须高质量实现,必须坚定而有力地实现。

攻坚克难不停顿,书写全面胜利结尾。到今年2月底,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党员干部要下硬功夫。要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定信念,树立势必与贫困决战到底的勇气与决心,不畏艰险、不惧困难,不获全胜决不收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工作韧劲,瞄准突出问题,狠抓薄弱环节,反复调研、反复研究、精准施策、反复反馈、看到实效;以“豆角开花藤牵藤”的团结意识,结对子、相互学,凝心聚力,多方发力,相互带动。“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返贫风险不大意,书写历经考验结尾。在已脱贫地区和人口中,依然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内生动力不足等问题,再加上新冠疫情影响,增大了返贫风险。特殊时期,特殊挑战,政策要“扶上马送一程”,帮扶政策不急刹车,帮扶人员不能撤,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提前预判风险,做到及时补救;产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内要盘活当地扶贫车间,开展技能培训,加大贫困户就业力度,外要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贫困群众,“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俗话说“人穷最怕志短”,要引导贫困群众丢掉“等、靠、要”思想,激发贫困群众劳动脱贫、自我脱贫的内生动力,逐步树立“主人翁”意识,变“输血”为“造血”,变“要我富”为“我要富”。“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脱贫成果不是“一次性”的,长期、稳定、经得起历史考验,才是我们要的脱贫。

层干部大量精力的同时,也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对于脱贫攻坚这场“大考”,要真听、真看、真感受,听听贫困户的诉求,听听一线干部的后顾之忧,看看贫困户的生活改变,看看村庄的发展变化,感受贫困户的幸福感,感受群众满意带给基层干部的满足感。“苦干实干加巧干,富泽百姓俱欢颜”,人民满意才是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和追求。

“凡作事,将成功之时,其困难最甚。”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决战倒计时,我们翻过山头、拔掉钉子、万众一心加油干,为脱贫攻坚写下一个全面胜利、历经考验、人民满意的强劲有力结尾。

6.

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精神学习心得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

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发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最新号令,激励着广大干部群众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

一场春雪刚刚融化,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昭觉县好谷村的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内,一派繁忙景象。200多名来自周边村镇贫困家庭的群众正在忙着春播,水果蔬菜大棚正在加紧建设,两年来涪昭现代农业产业园已使周边276户贫困户受益。

昭觉县是凉山州今年要“摘帽”的7个贫困县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发起‘决战’的动员令,既是鞭策也是鼓舞。目前全县正着力推进最后55个贫困村、3.3万名贫困人口的脱贫,对每项工作都确定了时间表,倒排工期,一定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昭觉县常务副县长范洪春说。

全国脱贫攻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但剩余任务依然艰巨,要啃下硬中之硬、攻克坚中之坚,必须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

缺土、缺水,石山面积占90%左右,人均耕地不足0.8亩。“石头缝里种粮食”“千山万弄行路难,云梯架在绝壁上”曾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真实写照。4年多来,当地大力发展特色养殖等一批富民产业,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和危房改造项目,累计减贫8.71万人,贫困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化县是广西8个尚未摘帽的贫困县之一,目前还有1.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尚未脱贫。时间紧,任务重,不能有丝毫懈怠。”县扶贫办主任韦立诚说,“我们将对照贫困县脱贫摘帽标准,在产业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上下大力气,全力攻克极度贫困堡垒,以最硬的作风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

脱贫攻坚越到最后时刻越要响鼓重锤。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新疆和田地委委员艾尼瓦尔·吐尔逊感到重任在肩。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学习强国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因地制宜,引导鼓励群众发展茶叶、山茶油、桑蚕等,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种桑养蚕成为脱贫致富产业,富民成效明显,凌云县走好了“丝绸之路”。

日照桑间雨浇园,叶肥蚕壮吐丝团。不怕辛苦不怕累,更盼小康把梦圆。”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连片的桑林郁郁葱葱,不时传来阵阵歌声,张桂林是一位勤劳的蚕农,她以歌赞颂生活,2020年打算每批喂养3.5张蚕:“前几天剥了第一批蚕茧,虽然价格不是很理想,但产量高,卖了7000多元。”

处在河池和百色边界上的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房前屋后满是桑树,这个村绝大部分属山地,以前群众靠外出务工、种植玉米、养猪、喂鸡等传统种养来维持生活。

“从广东打工回来后,2006年我种下了30多亩桑树,当年就收到好效益。”磨贤村桑蚕大户刘正和尝到甜头后,他不断扩大规模,目前全身心发展桑蚕,年纯收入近20万元。

“种桑养蚕投资少,风险低,只要心细、不怕累,收入来得快,小康生活有奔头。”这是凌云县许多蚕农养蚕致富经验。近年来,凌云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巧用“东桑西移”政策,引导群众种桑养蚕。2003年,磨贤村、平怀村等村作为试点村开始尝试发展桑蚕产业,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目前桑蚕成为磨贤村、平怀村、加西村等村的主导产业,成为全县脱贫产业。

为了让桑蚕富农,助力脱贫攻坚战,凌云县加大扶持力度,在苗木购买、蚕房建设、蚕沙池建设和技术上给予支持,服务建设好辖区内蚕茧收购企业,让蚕农增收和企业效益实现“双赢”。同时,凌云县注重树典型抓示范,打造凌云县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以“专业合作社+基地+科技+贫困户”等方式让群众抱团发展,降低风险,提高蚕农积极性。

“受疫情影响,我们一方面鼓励群众发展桑蚕产业,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市场,确保蚕茧价格稳定,让群众的收入得到保障,巩固脱贫成果。”凌云县桑蚕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达8.1万亩,2019年蚕茧产值达2亿元,全县养蚕农户5981户,户均收入3.41万元,有效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学习强国精神决胜脱贫攻坚心得

贫困地区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思想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上而下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更是表明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正因如此,才要更加小心,莫让“扶贫”误入“精神贫困”的歧途。

“溺爱”促成的是他们的恃宠而骄。部分地区的贫困户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屡见不鲜,“我是穷人我怕谁”的扬言更是让扶贫工作难以推进,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在坐等扶持,符合脱贫条件的拒绝脱贫,这无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人们相互比穷,相互撕咬,扶贫工作举步维艰,到底该如何扶贫,究竟该如何脱贫。

“精神贫困”是最突出的根源。面对当前的困境,最应该做的就是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不仅要为贫困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更要厚植贫困地区精神文化沃土,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结合下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当然基层干部转变思想,躬下身子“真扶贫”是改变贫困群众思想的第一步。让人民群众相信我们的干部,当然必须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让百姓无可攀比,让他们意识到“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的真谛。通过产业扶贫手段激发内生动力,是告别贫困的根本性措施。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对接“真需求”,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才能避免贫困群众等待观望。

挥霍”别人的权利,彼此尊重、奋斗才能拥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器,切莫让“扶贫”陷入“精神贫困”的境地。

学习强国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今日人民网发布了一篇《打通的是路,贴近的是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文章,文章提到四川省小金县沃日镇村民以藏式节日盛装,并用当地代代传承的“说唱嘛啦调”,道出乡亲们的感谢。铺下的四通八达的路,使散居在高山的他们聚拢,他们并以此形式来庆祝并感谢党,感谢政策。(人民网2月8日)。

如今,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建设正在大力进行中,在这样的环境下建设农村路便是一个重要环节。路是通往外界的大门,是经济的纽带,是联系基层群众,落实惠民政策的关键。然而在当下农村道路建设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基层干部对抓公路建设质量意识的薄弱;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多,需求资金数量大,紧靠国家补助资金来推动农村公路建设,效果是有限的;施工单位设备不齐全,设施技术不过关;同时大部分农村公路施工没有实行监理制,工程施工质量监督不力;重建轻管问题同样突出,村级道路责任不明确,管护体制不健全。

如何改善有以下建议:增强各级干部对道路建设的思想认识和质量意识;多方筹资解决资金不足,采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方式,调动各方积极性;上级主管部门要请资质的专家及技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对施工队伍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技术培训,从根本上解决施工队伍技术力量薄弱;加强施工单位的选定和管理,并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招标形式确定施工单位;最后加强道路的养护管理。

农村道路建设的成功,使惠民政策真正走进人民家门,公共服务体系才能真正完善。建设的是脚下的路,连接的却是人民的心。落实农村道路的建设,使政府与人民的心紧紧相连。

学习强国精神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心得体会

1月7日,河北省张家口市纪委通报5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件,4名村党支部书记和1名村党支部委员因骗取套取财政扶贫资金、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好处费、享受国家扶贫补贴、虚报扶贫项目套取补贴资金等问题,被处以开除党籍或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脱贫攻坚是关涉人民幸福、国家发展的大事,这项工作容不得半点瑕疵,各级领导干部是这项工作的牵头者、领路人,因此也就要求领导干部严守纪律、实事求是,切实把扶贫工作做细做实。对违纪的领导干部严肃处理,是对脱贫攻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负责,也是向各级领导干部敲响警钟。

脱贫攻坚任务繁重,领导干部必须带头扛起重担,狠抓实抓,一步一个脚印,苦干实干,而不是终日寻思投机取巧、抄近路。干部带头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危房改造工作,让贫困户住上安居房,才能解决无住房保障贫困户的心头大事;干部带头做好扶贫产业,帮助贫困户增产增收,才能从根本上让贫困户脱贫致富。

帮助困难群众摆脱贫困,是党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关系老百姓实实在在利益的大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敷衍。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切实把扶贫政策落实到位,带领贫困群众迈向小康。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题学习心得

众所周知,_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创造了发展的奇迹,而积累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关经验后的中国共产党人,势必将在探索建立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一事上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地区自由贸易港建设的道路,彰显出社会主义优越性。诚然,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如香港这个自称为全亚洲最安全的城市,自由贸易港的建设让它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经济高度发达,我们应虚心求教、取其精华;然而我们也要去其糟粕,香港的部分平民依然生活得很疾苦,住鸽笼一样的房子,这!便不是我们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想要的模样。因此,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在海南全岛消灭绝对贫困是让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具有中国特色的必由之路。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新年伊始,聊聊我眼中20__年的脱贫攻坚。

一见进。脱贫攻坚需引进人才。龚诗中曾说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发达地区的虹吸效应导致贫困地区在人才引进方面必将存在一定困难,而脱贫攻坚是全面性的工作,需要各行各业的人才共同努力才能将之做好,专业的人才才能做出卓越的事。政府的积极引导,企业的资源投入,专家的献言献策,农业、工业、商业等产业因地制宜选择性发展,促进中小微乡镇企业、农村合作社蓬勃壮大实现藏富于民。同时,人才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敢于投身于贫困地区的建设中去,在贫困地区,从0到1的飞跃是容易实现的,而深圳_年发展历程给出启示,未来的海南能让你创造的这个1呈指数爆炸式增长。脱贫攻坚需走进地区历史。现行的一切都是历史累积、发展、不断变化的结果,而贫困地区因环境封闭,信息交换闭塞等状态导致发展、变化的少,历史累积、因循守旧的多。祖祖辈辈的教诲和生活经验让他们误以为遵循原有方式生活就很好,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远不如先辈教诲和自己生活经验所得更可信,于是抗拒改变便成为一部分人的状态。从历史中探寻拒变原因,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获取及信息传递的能力,找准群众需求,扭转又一代人因循守旧的观念,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脱贫攻坚需走进地区实情。脱贫的制度、政策、方案必须与当地的地理位置、资源环境、贫困户特性相适应、相匹配。切不可以这村养羊那村也养羊,将其他地区做的好的措施生搬硬套得来贫困户一时的脱贫不是成绩而是危机,需知市场对某种产品的需求是有限度,若村村都大力发展养殖业,势必互相之间会形成竞争,零和博弈的结果终会有一方有所损失,而无论哪一方的损失都不是我们愿意看到的,因为对于贫困户,这种博弈的失败可能意味着再度陷入贫困。环境气候的差异、不同乡镇离市中心的远近、不同贫困户的特征,一一摸清后才能够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使之具有本地区自己的创造性。

二见镜。以自己为镜。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需要时刻进行反思,不要只知道当政策的搬运工,让工作陷入一片混沌。应做好贫困户思想工作,引导贫困户利用政策利好积极做出改变,警惕“等靠要”思想泛滥,警惕帮扶工作成为滋生懒惰的温床。“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应以实事求是作为标准来检验自身工作成效,敢于改变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将开会转变为落实。以群众为镜。脱贫攻坚需要时刻关注群众的意见,看群众对此工作是否满意,“不患寡而患不均”,切勿厚此薄彼,既不要错评贫困户也不要错退贫困户,既要给予充足的物质保障,也不能过度帮扶引起邻里屋外的妒忌心理。以未来为镜。要从脱贫攻坚走向全岛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的这盘大棋,我们的工作仍需在现行扶贫成效考核方案基础上想得再长远些,未来已来,决战在即,决胜在望,扶贫措施、项目要以未来作为实施标准,适应时代更迭,要让措施实施、项目建设和合作社运行在五年乃至十年后看仍不落后于时代,依然发挥巨大作用或能够迅速融入新时代的需要。

三见净。危房改造工作给予贫困户住房安全保障,让乡村焕发新颜,而有了新房后,一个干净整洁的屋内屋外环境是尤为重要的,朱子家训中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要内外整洁”,洒扫庭除能让贫困户和过去杂乱、懒散的自己挥手告别;整洁干净的环境也能减少细菌滋生,拥有更健康的生活;而开始对干净良好的舒适环境有所追求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智志”双扶的工作成效。同时,“净”也体现了社会精神文明和国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应结合好“美丽乡村”及“创文巩卫”相关工作要求,呈现一个“澄净无暇”的乡村新风貌。

四见静。“非宁静无以致远。”,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实现的,相比于只是轰轰烈烈的干上一阵子,我更希望是能够安安静静、踏踏实实的干好整个20__年,让脱贫攻坚能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日常工作之中,使工作更扎实更细致,让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能够润物细无声般惠及每一个贫困户。

五见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这便是我想象中海南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好乡村振兴后所能拥有的境界,乡风淳朴,乡民安居乐业,人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年少者奋发向上,年老者颐养天年。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其实已赋予海南实现这新时代“世外桃源”的可能,而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这种可能变成现实。能够预见,那时的海南将会是全体海南人民一生的“世外桃源”,也希望这个“世外桃源”的海南,能够早日被遇见!

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专题学习心得

接受采访的扶贫干部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信心带领好贫困户克服疫情带来的暂时影响,全力以赴做好剩余的脱贫工作,咬定脱贫目标任务不放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确实加大,但攻坚莫畏难,只要肯登攀。打好攻坚战,最重要的是有勇气面对、有决心担当、有信心战胜。重大风险复杂且难以预料,贫困问题更是坚中之坚,需要我们克服畏难情绪,勇于把职责扛着肩上,把任务抓在手上,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黄少兵告诉记者,他对今年决胜脱贫攻坚战充满信心。

市市场监管局的扶贫干部苏国荣表示,扶贫干部的身后有各级党组织作坚强后盾,还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有百倍的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得知我负责的村子有一家贫困户养殖的杏花鸡滞销,局里的干部职工自发开展消费扶贫,仅在3月6日当天就购买了80多只,一下子解决了这名贫困户的困难。”苏国荣告诉记者,他已把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传达给贫困户,增强他们对我们党帮扶决心和力度的信心,让他们甩开膀子加油干,早日脱贫奔小康。

贫困户陈况新表示,虽然疫情对脱贫工作造成一定影响,但扶贫干部已经和他进行了充分的协商和沟通,通过其他的措施减少和弥补损失。待疫情结束后,他一方面到村里的合作社打散工增加收入,一方面搞好自家的特色种植养殖产业。陈况新表示,有充足的信心在年底前实现脱贫。

党委党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学习心得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__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今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脱贫攻坚面临最终大考,不折不扣是一场硬仗。当前,正值疫情攻坚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要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这是脱贫攻坚的“擂鼓”发令,更是收官之年的冲锋“集结号”。

坚定必胜信心,激起“决战决胜”之势。越是“兵临城下”,越要坚定信心向前走。当前,疫情向好态势不断拓展,复工复产热火朝天,这些都为脱贫攻坚迎来了有利时机。关键时期,信心堪比“黄金”。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贫困人口从2020__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20__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经过长时期的奋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这是我们信心的来源,更是催人奋进的无穷动力。收官之年,只要我们以必胜信心激起“决战决胜”之势,全面脱贫奔小康的宏伟目标就会取得最终胜利。

统筹战“疫”战贫,切实做到“两不误”。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还处在最吃劲的关键阶段,既要战“疫”又要战贫,且两战都必须打赢,这就需要进一步顶住压力、咬牙闯关、精准施策、强力推进。一方面,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好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动态摸排、防护筛查、分类指导还要做实做细,尽最大努力让疫情不影响脱贫攻坚进度;另一方面,要针对疫情创新扶贫举措。譬如,对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群体要及时给予临时性兜底安置;对积压的农产品,要大力帮助市场对接,实现优供给、畅渠道。只要统筹兼顾,一体推进,确保大“疫”继续向好,确保贫困群众有就业、有发展、稳得住、能致富,那么我们就能战“疫”战贫,两战皆赢。

拿出“绣花功夫”,啃下脱贫“硬骨头”。全面脱贫是一场硬仗,接下来既要攻克深度贫困的“堡垒”,又要巩固脱贫成果,还要解决部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的困难,收官之年遇到的都是“硬任务”。对此,要在非常时期,拿出“绣花功夫”的非常举措才能取得非常之效。距离全面完成既定目标还有10个月不到的时间,各地各部门务必要践行号令、“硬核”出招,既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保持好现有的帮扶政策,做到“扶上马送一程”;又要继续重点做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扶志扶智等环节,不断激发群众的内生动力;同时,还要严把退出关,既不能拔高标准、也不能降低标准,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经得住历史检验。

以“决战决胜”之势打赢战“贫”硬仗,冲锋号已经吹响,时不我待,唯有“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只要我们坚定自信、保持定力,把庄严承诺化作笃定之行,我们就必将攻克“贫困的最后堡垒”,以接续战贫之力积全面小康千秋之功!

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全面小康学习心得

_,各级组织部长会议相继召开,会议提出要求,要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在决战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虽然受疫情影响,但脱贫的目标没有变,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做出的郑重承诺没有变。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加强廉政建设,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沉的下去,作风务实,实事求是为困难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输好血,造好血”。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助力脱贫攻坚。在老百姓看来,扶贫领域的“苍蝇”小贪,比“老虎”巨贪更可恨。部分党员干部以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对待扶贫工作做表面文章,甚至出现贪污挪用、截留私分、优亲厚友、虚报冒领、雁过拔毛、强占掠夺等问题。所以,党员干部要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要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牢记党的初心使命,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坚决对染指“扶贫奶酩”说“不”,同时可以在交通要道、公共区域悬挂横幅、村级广播宣传等形式,在全社会营造打击扶贫“微腐败”的社会共治氛围,让者百姓监督“有意识”,举报“有渠道”,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走向胜利!

履职尽责勇于担当,帮扶齐力奔小康。作为党员干部,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勤政务实,真抓实干。特别是疫情下的脱贫攻坚工作,更不能掉以轻心,要做到“两手抓”“两手硬”,防疫的同时也要紧抓脱贫攻坚工作。脱贫工作不仅要“输血”更应“造血”,党员干部在脱贫工作当中给钱给物资并不是最难的,怎样在脱贫过程中不陷入“等、要、靠”的泥沼,不让贫困户养成“理直气壮吃低保”的惰性,才是脱贫工作中需要克服的问题。若不发展产业,年年“输血”,不仅没有让贫困户强身健体,反而使一批人产生依赖思想。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履职尽责,勇于担当,立足贫困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特色产业,为贫困地区多渠道提供创业平台以及资金支持,为当地百姓提供更多的劳动岗位,自食其力,多为贫困人民做实事,克服“形式主义”,让贫困地区从等待“输血”到“自动造血”才是长久之计。

响鼓重锤新征程,决战决胜奔小康。党员干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拧紧思想的“发条”,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坚决打赢精准脱贫这场攻坚战,带领全体人民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学习决胜脱贫攻坚个人心得总结

2020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具代表性、最有影响力的关键重要指标,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艰巨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对收官之年工作尤为重视,要求全党上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作为纪检监察机关,要深刻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履行纪检监察职责,紧紧围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强化监督、全程监督,真正把监督抓到底、抓到位,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要聚焦督促政策措施落实到位。重点加强对“两不愁三保障”特别是“三保障”、脱贫摘帽后“四不摘”、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以及复工复产中优先使用贫困地区劳动力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保持脱贫政策连续性稳定性,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影响,确保党和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要聚焦督促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要强化对整改的日常监督,从严从实抓好整改落实。推动专项巡视“回头看”、脱贫攻坚过程中各类监督检查发现的问题、主题教育检视的问题以及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和信访举报掌握的问题集成整改、一体整改落实到位。纪检监察机关要立足职能责任,强化对整改的日常监督,紧盯问题督办,一件一件督办。同时,要持续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严肃查处腐败案件和突出作风问题,抓住典型案件通报曝光,大力开展警示教育,深化以案促改工作常态化。

要聚焦督促责任落实到位。要针对个别单位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存在的前紧后松、盲目乐观、松口气、歇歇脚的现象,加强监督检查和谈话提醒,重点督促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自觉担起责任,以身作则、以上率下,真正把责任落实好、落实细、落到底。对责任落实不力的,要严肃追责问责,确保脱贫攻坚各项任务落实到位。

要聚焦“四风”问题专项治理。重点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继续严查吃、拿、卡、要、贪污侵占、虚报冒领、截留挪用等违法违纪行为,盯住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不放,对不担当不作为乱作为和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查处问责。同时,也要严防纪检监察部门自身可能产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确保脱贫攻坚战沿着正确方向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学习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因地制宜,引导鼓励群众发展茶叶、山茶油、桑蚕等,践行“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种桑养蚕成为脱贫致富产业,富民成效明显,凌云县走好了“丝绸之路”。

日照桑间雨浇园,叶肥蚕壮吐丝团。不怕辛苦不怕累,更盼小康把梦圆。”凌云县下甲镇平怀村连片的桑林郁郁葱葱,不时传来阵阵歌声,张桂林是一位勤劳的蚕农,她以歌赞颂生活,打算每批喂养3.5张蚕:“前几天剥了第一批蚕茧,虽然价格不是很理想,但产量高,卖了7000多元。”

处在河池和百色边界上的凌云县加尤镇磨贤村房前屋后满是桑树,这个村绝大部分属山地,以前群众靠外出务工、种植玉米、养猪、喂鸡等传统种养来维持生活。

“从广东打工回来后,我种下了30多亩桑树,当年就收到好效益。”磨贤村桑蚕大户刘正和尝到甜头后,他不断扩大规模,目前全身心发展桑蚕,年纯收入近20万元。

“种桑养蚕投资少,风险低,只要心细、不怕累,收入来得快,小康生活有奔头。”这是凌云县许多蚕农养蚕致富经验。近年来,凌云县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巧用“东桑西移”政策,引导群众种桑养蚕。,磨贤村、平怀村等村作为试点村开始尝试发展桑蚕产业,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发展,目前桑蚕成为磨贤村、平怀村、加西村等村的主导产业,成为全县脱贫产业。

为了让桑蚕富农,助力脱贫攻坚战,凌云县加大扶持力度,在苗木购买、蚕房建设、蚕沙池建设和技术上给予支持,服务建设好辖区内蚕茧收购企业,让蚕农增收和企业效益实现“双赢”。同时,凌云县注重树典型抓示范,打造凌云县桑蚕产业核心示范区,以“专业合作社+基地+科技+贫困户”等方式让群众抱团发展,降低风险,提高蚕农积极性。

“受疫情影响,我们一方面鼓励群众发展桑蚕产业,另一方面主动对接市场,确保蚕茧价格稳定,让群众的收入得到保障,巩固脱贫成果。”凌云县桑蚕产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县桑园总面积达8.1万亩,蚕茧产值达2亿元,全县养蚕农户5981户,户均收入3.41万元,有效助力全县脱贫攻坚。

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学习心得

贫困地区一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以党中央提出了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战略思想和政策体系,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自上而下的重点工作,党的十九大审时度势,更是表明了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正因如此,才要更加小心,莫让“扶贫”误入“精神贫困”的歧途。

“溺爱”促成的是他们的恃宠而骄。部分地区的贫困户中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等靠要”思想,不配合脱贫甚至抗拒脱贫的现象难以根除。“精神贫困”正成为脱贫攻坚路上难过的坎、难爬的坡。

“等着政府送小康”的现象屡见不鲜,“我是穷人我怕谁”的扬言更是让扶贫工作难以推进,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在坐等扶持,符合脱贫条件的拒绝脱贫,这无疑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路上最难啃的骨头。人们相互比穷,相互撕咬,扶贫工作举步维艰,到底该如何扶贫,究竟该如何脱贫。

“精神贫困”是最突出的根源。面对当前的困境,最应该做的就是从思想根源上斩断“穷根”,不仅要为贫困群众营造积极向上的精神文化氛围,更要厚植贫困地区精神文化沃土,精准对接贫困群众的精神和物质需求,在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的双重结合下才能彻底打赢这场攻坚战。当然基层干部转变思想,躬下身子“真扶贫”是改变贫困群众思想的第一步。让人民群众相信我们的干部,当然必须秉承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让百姓无可攀比,让他们意识到“幸福是靠奋斗得来的”的真谛。通过产业扶贫手段激发内生动力,是告别贫困的根本性措施。创新产业扶贫机制,对接“真需求”,以扶贫“参与感”带动脱贫“获得感”,才能避免贫困群众等待观望。

挥霍”别人的权利,彼此尊重、奋斗才能拥有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利器,切莫让“扶贫”陷入“精神贫困”的境地。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我国扶贫已经进入需要“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在不到6年的时间里,还有7000多万人口需要脱贫,这意味着每年要减贫1000多万人。他们所处的多是底子薄弱、条件恶劣的集中连片贫困区,在“减贫效应”递减态势下,如期完成脱贫任务仍是严峻的历史考题。

目标任务明确之后,执行力就是根本。要积极把任务分解落实到行动上,变成推动发展的务实举措,不断给广大贫困群众带来福祉。

扶贫执行力的最好体现和最终检验,就是要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见到扶贫实效。层层落实好各级部门的领导责任,完善精准到村、到户的对口工作机制,针对各地不同的致贫原因摸清家底,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

以严格的考核督查问责保证目标任务落到实处,也是执行力的内在要求。要加强执行检查,决不允许打折扣、掺水分,防止扶贫对象认定造假。要通过有效的监督检查,防止扶贫款项虚报冒领、截留私分、贪污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切实把党和政府的温暖及时送给贫困群众。

打赢脱贫攻坚战,既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又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毅力。要紧紧依靠广大群众,积极发扬公仆本色,狠干苦干,推动贫困地区取得实实在在的发展成绩,带领广大群众共同奔向全面小康的美好明天。

学习习总书记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2020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京出席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习近平指出,党的xx大以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共同努力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接近完成,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地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了保障。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基层组织得到加强,基层干部本领明显提高。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习近平强调,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这些成绩的取得,凝聚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心血,是广大干部群众扎扎实实干出来的。习近平代表党中央,向广大脱贫攻坚战线的同志们致以诚挚的问候。

习近平指出,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打赢的,必须高度重视面临的困难挑战。剩余脱贫攻坚任务艰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挑战,巩固脱贫成果难度很大,部分贫困群众发展的内生动力不足,脱贫攻坚工作需要加强。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各地区各部门要坚定不移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好,确保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习近平强调,要继续聚焦“三区三州”等深度贫困地区,落实脱贫攻坚方案,瞄准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狠抓政策落实,攻坚克难完成任务。对52个未摘帽贫困县和1113个贫困村实施挂牌督战,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要较真碰硬“督”,各省区市要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要巩固“两不愁三保障”成果,防止反弹。对没有劳动能力的特殊贫困人口要强化社会保障兜底,实现应保尽保。

习近平指出,要落实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策略,努力克服疫情影响。疫情严重的地区,在重点搞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可以创新工作方式,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没有疫情或疫情较轻的地区,要集中精力加快推进脱贫攻坚。要优先支持贫困劳动力务工就业,在企业复工复产、重大项目开工、物流体系建设等方面优先组织和使用贫困劳动力,鼓励企业更多招用贫困地区特别是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通过东西部扶贫协作“点对点”帮助贫困劳动力尽快有序返岗。要分类施策,对没有疫情的地区要加大务工人员送接工作力度。要切实解决扶贫农畜牧产品滞销问题,组织好产销对接,开展消费扶贫行动,利用互联网拓宽销售渠道,多渠道解决农产品卖难问题。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生产,做好农资供应等春耕备耕工作,用好产业帮扶资金和扶贫小额信贷政策,促进扶贫产业持续发展。要加快扶贫项目开工复工,易地搬迁配套设施建设、住房和饮水安全扫尾工程任务上半年都要完成。要做好对因疫致贫返贫人口的帮扶,及时落实好兜底保障等帮扶措施,确保他们基本生活不受影响。

习近平强调,要多措并举巩固成果,加大就业扶贫力度,加强劳务输出地和输入地精准对接,稳岗拓岗,支持扶贫龙头企业、扶贫车间尽快复工,提升带贫能力,利用公益岗位提供更多就近就地就业机会。要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注重长期培育和支持种养业发展,继续坚持扶贫小额信贷,加大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力度,确保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习近平指出,要保持脱贫攻坚政策稳定,对退出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要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扶上马送一程。过渡期内,要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要求,主要政策措施不能急刹车,驻村工作队不能撤。要加快建立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疫情或其他原因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户加强监测,提前采取针对性的帮扶措施。

习近平强调,要严格考核开展普查,严把退出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开展督查巡查,加强常态化督促指导,继续开展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对各地脱贫攻坚成效进行全面检验,确保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习近平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总的要有利于激发欠发达地区和农村低收入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有利于实施精准帮扶,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习近平强调,脱贫攻坚越到最后越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各级党委(党组)一定要履职尽责、不辱使命。中央财政要继续增加专项扶贫资金规模,各级财政也要保证脱贫攻坚的资金需求。要加大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力度,加强扶贫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对已经实现稳定脱贫的地方,各地可以统筹安排专项扶贫资金,支持非贫困县、非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要深化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帮助中西部地区降低疫情对脱贫攻坚的影响。要立足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深化区域合作,推进东部产业向西部梯度转移,实现产业互补、人员互动、技术互学、观念互通、作风互鉴,共同发展。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扶贫领域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减轻基层负担,做好工作、生活、安全等各方面保障,让基层扶贫干部心无旁骛投入到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工作中去。要加强脱贫攻坚干部培训,确保新选派的驻村干部和新上任的乡村干部全部轮训一遍,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脱贫攻坚取得的成绩,深刻分析了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对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出明确要求,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坚定了全党全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认识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对标对表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全面排查梳理今年工作任务,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结合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向党和人民交出合格答卷。

党委党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学习心得

香肠要烟熏才香,羊肉串要火烤才香。那么,党员干部要怎样才能成为群众的“香馍馍”呢?细细想来,干部脱贫攻坚也要像香肠、羊肉串一样被“烟熏火燎”才“香”!

顾名思义,“烟熏火燎”就是烟熏和火烤,常常比喻酷热或干燥。对党员干部决战脱贫攻坚而言,“烟熏火燎”就是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高扬“西迁”精神大旗,打起背包就出发,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扎根基层接地气、通下情,和人民群众并肩战斗,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最是人间烟火味格外“香”!

德国诗人诺瓦利支说,哲学就是怀着乡愁的冲动去寻找故乡的过程。故乡是什么?故乡是每个人出生、成长的那个地方,每个人身上都带着故乡的烙印,饮食、草木、气候、风物,构建了一个人最初的文化基因。故乡的记忆也成为人之为人的起点。“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广大扶贫干部要抓住脱贫攻坚这大好时机,站在“人民至上”的高度,怀抱一颗温柔本真的心,重新回归草木之小、乡野之情,在脱贫攻坚战中和群众结亲帮扶,自觉接受“烟熏火燎”的“炙烤”,留下“脱贫摘帽”的“真香”。

常言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能见彩虹?在脱贫攻坚中经历风雨就是像烟熏香肠、火烤羊肉串一样。为官者本起于群众,不可忘其根本,理应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要知道,什么时候脱离群众,危险就会从那个时候开始。作为扶贫干部,唯有到基层到群众中去历经“烟熏火燎”才能聚伟力、成大业,确保长效脱贫、稳定脱贫,实现圆满收官。尤其今年是脱贫攻坚战进入“最吃劲的时候”,更应紧密联系群众,团结依靠群众,和群众“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

“一块干、一块苦、一块过”这简单易懂的九个字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宗旨,也是各级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实现圆满收官的不二法宝。扶贫干部除深入基层做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宣传者,掌握实情的调查者,党群关系的联络者,勤俭节约的带动者外,更为重要的是勇于担当,踏实肯干,锤炼“啃硬骨头”的硬作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讲道:脱贫攻坚任务能否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队伍作风。这对于全党上下,尤其是基层党员干部来说,要坚定必胜信心,把投身脱贫攻坚一线作为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的“试金石”。战“贫中贫”、“困中困”就是啃“硬骨头”,而啃“硬骨头”就需要有“硬骨头精神”和“硬骨头作风”,尤其是锤炼“硬骨头作风”就得像熏香肠、烤羊肉串那样腌透肉条、通风晾晒,再上架不断烟熏,反复火烤。若色泽不够理想,就适量增加烟熏料,加大火的燃烧度,以达到色泽要求为止,直到香气自然来。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脱贫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在决战脱贫攻坚战中,只要我们勇于接受“烟熏火燎”的炙烤,少一些畏难气馁、多一些坚决坚韧,少一些抱怨情绪、多一些实干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紧跟一步行,深入农家小院、田间地头,扑下身子察实情、问民情,用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实作风啃最硬骨头,一个战役接一个战役打,一个堡垒接一个堡垒攻,真正以过硬作风磨炼过硬本领、树立过硬形象,就一定能实现脱贫顺利摘帽,圆满收官。

真正热爱生活、热爱扶贫事业、热爱“三农”的扶贫干部,不会只爱那刻意的美、想象出来的好、故作波澜的诗意,他会接地气通下情,去爱这人间烟火的真实,用“三个一块”增进干群“鱼水情”,筑牢基层地基,尽情吮吸“烟熏火燎”那独特的香味儿。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请相信:脱贫攻坚只要经历了“烟熏火燎”的风雨,就能看见“摘帽”的彩虹,闻到脱贫的真“香”!

相关范文推荐
  • 12-27 竞选大队干部演讲稿(实用18篇)
    竞选不仅仅是争夺胜利,更是一种锻炼和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通过竞选可以不断挑战自我、拓宽自己的视野。下面是一些竞选活动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值得借鉴。
  • 12-27 公司试用期转正总结范文(14篇)
    试用期总结的撰写需要考虑到员工的实际情况和公司的需求,既要注重个人的成长,也要符合团队的要求。要写一份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试用期总结吗?以下是一些范文提供给您
  • 12-27 感恩节活动内容方案(通用14篇)
    活动方案是对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和参与人员进行详细规划的文件。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制定活动方案,以下是一些精选的活动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感恩节是狂欢的节日
  • 12-27 快乐的春游高二(专业19篇)
    优秀作文是对审题和材料运用的熟练掌握,它要求我们对题目有深入的理解和解读。以下是一些经典的优秀作文欣赏,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对写作的兴趣和思考。终于上完了晚修,这三
  • 12-27 幼儿园后勤工作计划(专业16篇)
    幼儿园工作计划为教师提供了一个系统化、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幼儿园工作计划的一些案例,给予我们启发和借鉴。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 12-27 成功需要磨砺(精选22篇)
    优秀作文能够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让人感受到文字的魅力和力量。通过欣赏这些优秀的作文范文,我们可以发现优秀作文的共同点和特征。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后,我
  • 12-27 脱贫攻坚心得体会感悟范例(优质18篇)
    心得体会是对个人成长和发展的记录,可以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接下来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相信会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定的帮
  • 12-27 每月安全生产月度总结(优质16篇)
    生产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和创新,只有不断提高生产力,才能推动社会进步。生产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何提高生产效率是每个企业都需要关注的问题。以下是一些关于生产
  • 12-27 八年级读后感读人类的故事后的感想(优秀17篇)
    读后感可以记录自己的阅读历程和成长,对于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维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看看下面这些读后感范文,或许能为你在写读后感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灵感。
  • 12-27 菜市市场调查报告(优秀17篇)
    在调查报告中,研究者会采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以获取准确的数据和可靠的结论。如果你需要对自己的调查报告进行审稿和修改,我们也提供相应的服务,详情请咨询智能助手。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