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秀8篇)

时间:2023-10-15 06:41:34 作者:JQ文豪 2023年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优秀8篇)

小班教案的编写应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确保教学内容的有机衔接。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幼儿园教案范文,内容丰富有启发性。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篇一

?多位数乘一位数》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60页的知识。是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第一课(不进位乘法),是本册的重点内容。经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算理;熟练掌握了口算乘法。本节课的教学安排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和熟练,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乘法的基础。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篇二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发现并理解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和规律,并能根据间隔排列的特点,由一种物体的个数知道另一种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奇妙。逐步积累探索规律的经验。

教学重点:

探索并发现间隔排列中物体个数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和概括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动机

1、出示篮球,足球实物图和几何图形。

2、引发探究动机。

二、主动探究,发现规律

1、初步观察,发现特点。

2、自主探究,发现规律。

3、深入思考,加深认识。

4、回顾过程,突出思想。

5、应用规律,巩固认识。

还通过一一对应的思想,明白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规律。

三、应用思想,拓展规律四、回顾反思,交流体会总结:我们平时看到的许多情境里,经常会有一些数学规律。只要同学们做个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分析身边的一些事物和现象,常常思考一些为什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篇三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初步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认真书写,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笔算乘法的算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二、三位数不进位笔算乘法的算理。

教学材料:

投影片,口算卡片。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篇四

1.口算乘法

a.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

b.乘法的估算

2.笔算乘法

a.不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b.一次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c.连续进位的两位数乘一位数

d.连续进位的三位数乘一位数

e.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多位数乘一位数

二、教学目标

1.比较熟练地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

2.使学生经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3.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4.使学生会运用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编排特点

1.在具体情境中教学计算知识。

游乐园买票问题。

计算共有多少枝彩笔。

计算一共买了多少本书。

开运动会时计算一共有多少瓶矿泉水。

计算运动场共能坐多少人。

七仙女摘桃的神话故事。

老寿星散步。

2.重视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口算、估算、笔算相互配合,让学生根据计算的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

学生已经学过表内乘法,在这儿,以表内乘法为基础,过渡到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而这些口算又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如12×3就要用到10×3和2×3的口算),在估算和笔算的过程中又同时巩固了口算。

3.不再出现算理叙述和直观操作,而是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探索,用迁移类推的方法掌握新知识。

如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不再出现“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这样的算理叙述,而是以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算法的方式呈现。

再如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进位计算,不再借助直观图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以前教学不进位的乘法时借助小方块,教学进位时用小棒来帮助学生理解。)

四、具体编排

(一)口算乘法

1.主题图

呈现了一个游乐园的情境图,类似于二年级上册乘法初步认识的情境图。图中可以提出许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如可以计算坐小火车的一共有多少人,坐过山车的有多少人,坐摩天轮的有多少人。图中有一个各种游乐项目的价格表,可以计算若干人玩某个项目需花的钱数。提的问题可以很开放(学生可以自己设定条件,如有15人想玩过山车)。

2.例1(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1)从主题图中抽取出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乘法计算的意义。

(2)以表内乘法9×2作为过渡。

(3)计算2×10时体现算法多样化。

a.10个2直接相加。

b.9个2用表内乘法计算,再加一个2。

c.把2×10看成2个10相加。

(4)计算20×3时,只给出答案,没有给出思考过程。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自己归纳出2个十乘3就是6个十,也就是60的结论),引导学生将整十数乘一位数转化为表内乘法。

3.p69“做一做”

把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对照排列,重点是引导学生发现口算乘法的规律。

4.例2

(1)在实际情境中,使学生理解估算的意义。

(2)利用已学的乘法口算进行估算。

(3)第一次出现约等号。

(4)一方面要掌握估算的方法,另一方面是用估算的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有32个同学参观,估算的结果是同样的,但判断却是不同的,所以在估算时还要分析实际的情况后再解决问题。

5.练习十五

第11题,是口算乘法的逆思考,如果学生已经掌握了整十数乘一位数的规律,只要思考哪两个数相乘得24即可。

(二)笔算乘法

1.例1(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重点是教学竖式)

(1)体现算法多样化,有连加,有口算乘法(隐含乘法分配律),还有用竖式笔算乘法。

(2)这儿是第一次出现乘法竖式,所以,在右边的方框中给出了笔算的整个过程,并对每一步计算中各个数的含义进行了说明,使学生看到笔算乘法的完整步骤。左边给出了简写的乘法竖式写法,并标明因数和积的位置,使学生知道在了解了笔算乘法的步骤以后,可以采用这种简明的形式。

(3)例题中只给出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让学生自己类推(下方的“做一做”中就对照编排了一、二、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三道例题,目的就是让学生形成这种迁移类推能力。)

(4)教学时要让学生结合竖式的计算过程进行讨论,掌握竖式的写法。

2.例2(两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

(1)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2)计算时,仍然采用多种算法。通过加法进位和乘法进位的比较,使学生掌握乘法时位的思想和方法。

(3)与例1一样,三位数乘一位数,一次进位的乘法放在“做一做”中,让学生运用类推能力进行计算。

3.例3(两位数乘一位数,两次连续进位)

(1)先估算再精确计算(估算出范围)。学生也可以按照这个思路进一步用减法计算:240-24=216。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两次连续进位计算让学生自己列式计算,发展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例4(三位数乘一位数,三次连续进位)

编排思路同前,可以让学生自行解决。

5.例5(0的乘法)

0的乘法编排在这儿,是为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乘法做准备的。

九义教材是出示三个空盘。现在借助于学生熟悉的孙悟空偷吃王母娘娘的仙桃的神话故事来引出0的乘法,由于乘法的意义学生已经掌握,所以学生很容易得出0和任何非零整数的积都得0的结论。至于两个0相乘,无法用乘法的意义解释,只是数学上一种完备的定义,不必向学生解释,只要学生用前面的结论加以类推即可。

在“做一做”中,提醒学生注意区别0的加法和乘法的不同。

6.例6(因数中间有0)

(1)多样化算法,可以口算(类似于12×3的口算方法),也可以笔算。

(2)要让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思考当因数中间有0时如何计算。虽然0的乘法很特殊,但计算方法同前面。

*练习题中也有三位数的个位和一位数相乘不满10的情况(502×3),要提醒学生用0占位。

7.例7(因数末尾有0)

提供了两种不同的写法,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哪种写法更简便一些,再和整十数和一位数相乘比较一下,两者有什么异同点。

(三)整理和复习

重点复习根据不同的要求和不同的数据类型可以选择不同的算法,培养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五、教学建议

1.结合情境教学计算问题,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应用性,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采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材非常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许多计算要让学生运用迁移类推来进行学习,教材上没有专门出现计算法则的文字描述,教学时也不要求学生抽象地叙述法则,但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提高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如果学生在理解算理上存在困难,还是应该用直观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

3.注意在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的意识和能力。

尤其是估算,教材中处处渗透估算的思想,目的是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逐步培养起估算的意识和能力。

4.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保证一定的训练量。

这部分内容课时减少了(原为17课时,现为12课时),主要是因为不进位的乘法删去了,教学的步子更大一些。但必要的计算能力还是需要的,因为这是为以后学习多位数乘除法做准备的,如果基础没打好,后面就会出问题,虽然现在提倡复杂的计算可以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但必要的训练还是需要。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篇五

一、结合亚运浪潮激趣导入:

刚过去的广州亚运会,一定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了吧!(师生交流)

除了国球外,本届出现的具有中国特色和初涉赛场的比赛项目就最引人注目了。

老师今天就为大家带来了其中三个项目。(课件出示:乒乓球、马术、赛龙舟)

二、教授新课:

1、结合学生兴趣,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学生自主发掘问题。

师:在这三个项目中,有你喜欢的吗?(教师统计人数并板书)

(课件出示:上面项目的门票价格)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票价和各项目喜好的人数来编一道跟乘法有关的数学问题。(指问,板书列式)

让学生尝试计算,教师结合反馈情况再引出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乘法。

让学生认识到以前的加法计算跟今天学习的乘法口算的内在联系。给学生空间去思考,去探索。

三、巩固练习。

创设亚运主题“祥和如意乐园”情景,调动学生积极参与。

1、“铺桥过河”即课本71页第一题,点名口述,其余学生评价;

2、“射击比赛”利用课件呈现题目,学生两两竞赛口算乘法;

3、“火车对开”男女生对抗赛,比谁先正确口算出车厢上的题目;

4、“智慧商场”凭口算乘法自由挑选各自心仪的商品。

四、拓展延伸。

创设“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争论”让学生来当裁判“评理”。

使学生从探讨中弄懂“20×4=40×2”的算理。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篇六

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使学生掌握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3个盘子,6个苹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口答.3×4表示几个几相加?2×5表示几个几相加?

2.第二个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法则。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教学认识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教师:用乘法怎样算?想一想是求几个几相加?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0×3二0

教师:“0×3”表示什么呢?(3个0相加.)

教师:“0×3”表示3个0相加,结果得0.想一想,0×5等于多少呢?为什么?(0×5表示5个0相加,结果得0.

教师在黑板上板书下面两组算式:

3×4=5×6=4×3=6×5=

让学生说出得数后问:每一组的得数怎么样?(都相等.)教师:我们刚学过0x3=0,那么3×0得多少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在0×3=0下面板书出3×0=0,再出一组算式0×9和9×0让学生回答得数是多少,最后出0×0让学生填,得出0×0=0.

教师小结:大家看这些算式(指着上面的算式),0乘一个数和一个数乘0都得0,0乘0也得0,所以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师把写好“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这句话的小黑板挂出来,让学生一齐读一遍.

3.完成“做一做”中的题目.

4.教学例题.

教师先出示112×4,让学生用竖式计算.订正时,让学生说说用一位数乘多位数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然后将第一个因数112改为102.

教师:102×4,第一个因数中间有0,乘的顺序和积的书写位置同112×4是一样的.乘的时候也要用第二个因数去乘第一个因数的每一位数.第一个因数十位上的0也要乘,乘得的积是0,要在积的十位上写0.教师边说边把算式的得数写出来.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做练习五中的第1题.让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教师进行个别辅导,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让一两个学生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学习收获?

小学三年级数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教案及反思篇七

1、使学生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学习、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

4、激励学生评价与反思,体验解决困惑成功喜悦。

掌握三位数(末尾有0的)乘一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口算。

30×2=10×6=300×2=40×6=3000×2=500×6=

小结: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题,可以用多位数中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再看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积的后面添几个0。

2、用竖式计算。

227×5=603×4=

1、导入新课:谈谈读书有什么好处?

2、教学例7

1)出示插图题目,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怎样列乘法算式计算?

3)估算一下结果

4)用竖式计算,自己试一试

5)学生板演,对比优化方法。

1、课本87页的第1题。(要求用竖式计算)

2、补充练习:算一算

1200×6=2600×5=1300×9=3200×4=

3、课本87页的第2题。

4、课本87页的第3题。

《设计意图:回顾板书,说说体会与收获,加深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与掌握。》

板书设计:

一个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

一位数的书写位置:这个一位数应该与多位数0前面的那个数字对齐;

积末尾0的个数:多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得末尾添上几个

相关范文推荐
  • 10-15 2023年鲸的教学设计一等奖 教学方案设计(实用11篇)
    就职是每个人成长道路上必经的一步,它标志着我们正式投入到职场中。为了写一篇较为完美的就职总结,我们需要全面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如果您需要撰写一份不错的就职
  • 10-15 2023年户外活动总结报告(优秀19篇)
    实践报告不仅是一种学习的过程,也是一种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能够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如果您想提升竞聘报告的质量,不妨参考下面的案例,学习一些写作技巧和表达
  • 10-15 最新城市公益广告标语 文明的城市环保公益广告标语(优秀8篇)
    人生是一段不可避免的旅程,我们需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总结。写一篇完美的人生总结需要展现自己对于人生的深入思考和理解。人生是一本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我们奋斗、成长和梦
  • 10-15 中班艺术快乐的小蜗牛 中班美术教案快乐的春游(实用8篇)
    尊敬的各位,很高兴与你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精彩的话题。在总结中,我们要抓住重点,突出亮点,让读者对我们的工作和学习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今天聚集在一起的目的是为
  • 10-15 2023年迎新联欢会的开场白和结束语(模板9篇)
    决议通常由主体对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和取舍,最终形成一份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件。寻求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可以帮助我们看问题更全面、客观。下面是一些经过精心筛选的决议范文
  • 10-15 2023年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 分数乘法教案(优秀19篇)
    高二教案是教师进行课程设计的重要工具。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针对一年级的教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六年级分数乘法教案篇一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2~3页
  • 10-15 2023年学期个人工作心得体会(大全8篇)
    通过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和高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心得范文,供大家参考。学期个人工作心得体会篇一实习期间,我担任八
  • 10-15 祝元旦快乐的祝福语 元旦快乐的祝福语(模板10篇)
    岗位职责是指一个员工在工作中需要履行的任务和责任。编写岗位职责时,要考虑到员工的专业背景和能力,使其能够胜任工作。以下是一份标准岗位职责的样本,可以作为编写自己
  • 10-15 2023年个人借款合同简单版(汇总16篇)
    授权委托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反馈机制,以确保委托任务的顺利完成。无论是出售财产还是转让权益,都需要签订一份合法有效的转让合同,以确保交易的顺利进行。个人借款合同
  • 10-15 2023年托班教育心得体会 托班教育心得(大全8篇)
    读书心得是读者在阅读一本书之后,对书中内容、思想、情感等方面的感受与体会的一种总结和概括,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中的思想,我想我需要写一篇读书心得了吧。以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