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报告 初中历史研讨报告(汇总5篇)

时间:2023-09-23 20:26:29 作者:雨中梧 最新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报告 初中历史研讨报告(汇总5篇)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报告使用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报告的作用是帮助读者了解特定问题或情况,并提供解决方案或建议。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最新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报告篇一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已有了很大的改观,但是由于教师观念、教学理论、以及策略研究的不够,历史课堂教学依旧不能脱离陈旧的教学模式,存在着如下的问题。如:

1、学生的主体地位依旧没有得到真正确立,课堂上还是以老师讲为主。

2、教学内容与学生脱节,课堂上只见内容不见学生。

3、课堂上或是学生没有生成,或是老师对于学生的生成置之不理、蜻蜓点水、束手无策。

4、课堂还仅仅停留在预设的忠实落实上,没有学生的生成,教师把预设的完成作为评价课成功性的唯一标准。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师生教与学的热情,从而使初中历史教育的时效性大大降低。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如何让教学中的教师更多一些创造性,让历史课堂充满智慧,真正把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角色落在实处,叶澜教授提出的生成性教学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生成性教学即是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不断产发新的资源,在新的情景下推动教学的进程。生成性教学使得教学更加原生态,更加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从而大大提高课堂的时效性。

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具有以下特征:

1、课堂的生动可变性。“生成”一词的提出是相对于课前“预设”来说的,以往我们的课堂教学强调的是详尽的课前预设,和课堂上对教案的圆满落实。而生成性教学则强调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关注学生思想动向,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和教学行为,重视课堂上的新生成的资源并给以有效利用。显然生成性教学更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毕业论文

课题研究报告:关于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的研究(选)

1、前言

1、问题的提出

2、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3、课题研究的假设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报告篇二

一、生成性教学研究课题的定义及研究方向

生成理念是一种看待事物的观念,其特点是任何事情都是在动态中生成的,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生成性教学强调教学要关注学生自己的生长和建构,属于结构主义的一种教学方法,最初提出者是维特罗克,在国内的最早提出者是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

生成性教学由于强调课堂进程的可变性,它不仅有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对于新课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达成有巨大意义。生成性教学日益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教学过程是否具有生成性也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之一。但是在课堂上如何促成学生有效生成,面对各色生成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却是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课题就是围绕如何实现生成性教学来进行探索的。

二、生成性教学研究的进程

动态生成的理念一样存在于整个研究过程当中,三年的课题研究工作从最初的立项到实施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本着实事求是,让研究服务于教学实践的原则,我们在三年的研究过程中不断调整。这份研究报告主要就以下三个问题进行总结:

(一)更新理念――没有新生成的课堂不是真实的课堂

无论我们在课前如何精心预设,都是基于我们多年的经验,和自己的认识规律,在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识能力基础上的预设。而学生有他自己的知识体系,有他自己的能力水平,教师在备课时候只能尽可能量地趋向于学生角度考虑问题,但是与学生之间存在偏差是不可避免的客观存在。如果我们意识到这样一个客观存在,我们就能够容忍学生在课堂上突发奇想,相反课堂是一池静水,无波无澜很可能是虚假的遵纪。

经常会听到老师这样的怨言,说学生总是和自己唱反调,感叹学生的不配合;如果是公开课,老师课堂上启而不发,或者一启乱发,是让老师更加郁闷的事情。其实我们埋怨学生没有跟着自己的思路,实际上是我们没有跟着学生的思路走。我们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学生正有的疑惑?面对学生的回答,教师有没有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一下它的来由?如果不是经过反复编排,用来竞赛的“优质课”,在一堂真实的,原生态的课堂,学生的反应肯定会有出乎老师预设之外的地方。

一节课有着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评价它价值的大小。否则,老师的语言无论如何的华丽,内容多么的深刻,手段多么的现代,都是一节没有实际价值的课。而学生参与的深浅,体现为学生课堂上的困惑、矛盾、冲突,以及顿悟之后的心领神会,这才是一堂真实的,有价值的.课堂,是师生一起相互启发,相互推进的课堂。一节按部就班的课,没有任何波澜的课,没有精彩生成的课是一节没有悬念的课,没有激情的课,不能深深印在师生脑海里的课。所以一节好课的标准之一就是看它有没有生成性,没有新的生发,就如春天的树没有新芽,没有本该的勃勃生机。

超出预设的生成不是学生的作恶,不是老师的无奈,是最最普通自然的课堂现象,只有正确对待这些旁逸斜出才是一位负责任的老师,也才是一个令学生信任,符合新的课改精神的老师。

(二)纠正偏差――要关注生成,更要强调预设

在我们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提出重视意外生成必要性的时候,很多人却走向另一个极端:既然生成性教学强调课堂上的及时生成,突破课前的预设,那么索性就不要课前预设。在课堂上教师由着学生,随性而发,课堂上信马由缰,使教学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我们认识到课堂上诸多可变的因素,使得预设以外的生成是情理之中,客观存在;我们也认识到重视这些生成是尊重学生,落实学生为主体的体现。但是假如忽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是错误的。重视课堂的机动、灵活,也是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缺失了课前的精心预设,必然会对学生的各种生成缺乏调控,导致课堂上的盲动无序。如何做到课堂上学生的“活”而不乱,人性与理性相结合,完全有赖于教师课前的精心预设。

预设与生成是一对,它们相互促成,不可分离。离开预设,会使生成失去方向,失去对生成的操控能力;精心的预设会很好地促发生成,也能很好的选择,甄别生成,进一步利用生成,引导生成。生成也会服务于以后的生成,教师通过对新生成的操控结果的反思,为下一次预设准备下参照,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预设;而不断完善的预设又为新的课堂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认真的预设,可以帮助教师在课堂上面对学生的意外生成,拥有更强大的柔韧性,使课堂能不管学生如何生发,都能达到“条条大路通罗马”的结果。面对新生成,教师能够达到胸有成竹,调控自如的境界;很好预设就像如来佛的手掌,无限扩延,就可以任凭孙悟空的腾挪跳跃。所以注重课堂的生成效果不是不要预设,而是对课前预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峰回路转,关于生成的重新定义。

所谓“生成性教学”是指课堂中不能机械地按原先确定的一种思路教学,而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由教师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超出原计划的教学流程,使课堂处在动态和不断生成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其特点就是在一个“变”,在我们追求教学过程的变化时,却看到学生的生发微乎其微,课堂上瞪着迷茫的眼睛,痴痴地等待着老师的灌输,是他们的脑子已经喜欢这样一种灌输式教学,还是我们的教学过程没有留给学生可生发的空间。

原来我们欣喜若狂地追求学生的新动态,新发现,但是现实是学生或是南腔北调,或者不着调,或是他们痴呆呆没有反应,只等着老师的灌输。面对教学实际中没有学生的生发,我们如何甄别引导,我们不了解他们脑子里的情况。最后我们又回到教学的老路子上,一厢情愿按照自己的思路完成教学。课堂上积极的学生完成任务,不积极的学生依然如故。感觉生成性教学的研究好像走了死胡同。

在之后的理论学习中我认识到,既然生成就是生长和建构,那么生成就可分为两种,一类是我们预设下的生成,另一类是超出我们预设到的生成。无论哪一类,都是学生一种通过自我的构建成长的状态。既然突破预设的生成并不多见,那么我们通过自己课前的精心预设,课堂上良好的心态推动预设内的生成。

教师要想使学生能够跟着我们的思路实现有效生成,就要求放慢步伐,牢记我们不要做拖拉机手。因为老师的目的不是急于把学生带到某一目的地,而是要让学生自己体验、感悟、生发、生成,这就需要时间。就像我们旅游,好的导游都是慢慢说,时不时的停下来给游客时间去思考,去回味,去印证刚才自己讲解到的东西;好导游一定是仔细观察游客的神情,揣摩他们的感受,等到游客们的思路从一个景物中离开来,他才会开始讲解另外一个地方。因为最终能够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不是你介绍了多少,关键是看游客领略到多少。意识到这一点,老师们也就不会一味按自己主观臆想出的教案,自顾自的进行下去。

听过一节历史课整节课,从构思到内容和别致很丰富,可以说无可挑剔,但是听下来总觉得很累,想来就是缺少对学生的关注,教师一味的充当司机,一路风景只让学生走马观花,失去了学习的轻松和愉快,追其根本也就是少了学生自己的感悟和反思,缺乏学生的自我生成。

(四)锁定方向,让研究更有针对性。

决定课堂的生成性因素很多:观念的革新,良好的预设,教师的策略,课后的反思,都是推动生成性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全面出击之后,认为只有抓住一点才能有所突破。在以上因素中我们选择了预设这个环节,因为他最有可操作性,良好的预设是推动课堂有效生成的关键。

传统预设求细,传统课堂追求对预设完整落实。这在现实中确实有着它的巨大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里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但是从它的后续能量来看,这是一种没有后劲的教育,没有在学生学习原动力上期大大的积极作用。因为预设过度,使得课堂上教师挤占学生生成的空间,表面看教学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实质上这教学由于缺乏学生的独立思考、积极互动和个性化解读,学生只能获得表层知识,而这种知识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使教育的实际意义大打折扣。

首先,明确《课标》要求,有效整合教材。唯有至此,才能抓住关键,抓住核心,突出重点,从而在预设中把空间留对、留足。

比如纪连海老师讲得《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课,他只选择了服装一项,呈现各个时期服装的变化,以及自己的一些照片,让学生体会服装的变化是历史变迁中的一个表现,它与社会变革之间紧密相连。而在这一课中除了服装还有传媒,交通,风俗等等方面,他都留作空白,他之所以敢于留作空白,而没有一一罗列描述,就缘于他对《课标》和《解读》的准确理解,宏观把握,拿准了这一节课的目标无外乎就是让学生体会近代人们日常生活风貌的变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变革紧密相连。基于此大胆留白,既有老师的行为示范――探讨服装的变迁,也给与学生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讨论印证这一规律,学生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生成他自己的新认识。

所以只有抓住核心,准确定位,才能大胆取舍,大胆留白,果能如此,把空间留给学生,就能促进学生的课堂生成。

其次,搭台子给学生表演。

对于西藏部分的预设是呈现资料,让学生通过史实分析出西藏问题解决是基于中央和地方的双重努力:一方面是政府的措施得力,一方面是地方支持。然后给学生空间,促使他们印证其他地区问题的解决是不是也有类似两方面的原因。留下这些内容让他们自己去探究、印证,学生会在课堂上因他们自己独特的表现,思维的活动,思想的升华,从而实现他们各认识与能力的生成。

再次,用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把任务交给学生。

《鸦片战争》一课的预设曾经很让我苦恼,虽已上过很多次,但无碍乎从战争的背景到爆发,从经过到结果以及影响,一路上下来,最多是呈现一些很生动的资料,但也只能激发学生的听觉而已。如何使学生在课堂上思维的活动,从而实现个人多方面的成长,一直是我思考的事情。偶然看到一个教案使我耳目一新,它以“林则徐是引起鸦片战争的罪魁祸首,是他的禁烟引来了外国侵略的舰船,从此中国沦为万劫不复的深渊。”这样的谬论冲击学生的已有观念,激发他们思考的欲望。实践之下,发现它的巨大好处。

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参与,运用手中的资料与老师之间展开辩论,最后学生在胜利中获得极大地心理满足和思想收获,这个过程是活泼、生动、可爱、原生态的,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学习、成长。

生成的前提是给学生自主,只有在学生自己思想做主的情况下才能有创新、有生成。传统的预设只能有传统的课堂,按部就班只能启动学生的耳朵、嘴巴、眼睛,不容易启动他们的思想,以至于他们的探究创新,新思想的生成,知识的重新构建,基本不能实现。这样的课堂即便是有生成,也只是缺少深度挖掘的浅层次生成,或是随意的胡乱的生成。

总之,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落实?学生整体发展如何实现?新课标对历史教育的价值取向怎么体现?都起源于每一节课的恰当预设上。而让预设为课堂上学生的发展留足空间,又基于老师思想观念的转变,恰当的取舍,巧妙的搭台,问题的设置,从而使得预设体现学生,围绕学生,实现把课堂留给学生,让他们去探究,去发言,去自主生成,主动构建,反之离开了这一点,我们所追求的教育的价值都会大打折扣。

三、关于生成性教学研究的一些思考

生成性教学是一种观念,它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一切先进理念相互渗透,否则就会使生成性教学陷入尴尬,走入偏执。它与目标教学有切合之处,只是目标不是固定不变的,是随着课堂的进程而进行转化,并且要求课前预设的目标具有弹性的,才能适合学生的多样化需求。它与情景式教学有共同的取向,在创设的恰当的情境当中,推动学生的预设内生成,也有利于学生的预设外生成。生成性教学是新课标中过程与方法目标实现的很好方法,新课标强调过程与方法是学生学习的目标之一,过程与方法的获得,就要求学生更深刻的体会课堂教学的过程,而深刻的程度取决于这个过程是否符合学生自我生成。

生成性教学的研究中我们并没有寻找到一种能够促发它的模式,没有能够获得一个明显的可供操作,推广的的方法。这来源于课题组缺乏研究手段,研究理论的严重不足,这也是一线普通教师课题研究最大局限性。

但是我们有几百篇的反思文章,有十几篇生成性教学案例,我们有已经在不断尝试的体验,经历过,努力着就是一笔巨大的无形资产,这些努力以及科研带给我们的辛苦与喜悦将成为我们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巨大动力,这笔财富是要比有形的成就更有后续的推动能量。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报告篇三

目前,由于过分追求升学率,造成课堂教学活动与学生日常生活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远。学生通过加班加点,大量的机械练习、背诵等,掌握的是死的知识,至于知识是如何产生的,怎么运用,都不得而知。“上课记笔记,考试背笔记,考后全忘记”是这种现象的描述。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是重要原因之一。生物学科在中考中所占分值不高,学生及家长在思想上都不够重视,教学受到了一定影响。如何提高生物教学水平,是生物教师所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生活化教学也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理念之一。生物教师作为实施新课程的主体,应巧妙自然地把抽象的课本知识与学生丰富的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变枯燥为生动。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释放创新潜能。开展生物生活化教学拓宽了课堂的空间规模、教材的知识广度,让学生将课本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力图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题就是针对当前的教育形势提出来的。研究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调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等问题,为在教学改革的新形式下提高初中生物教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我们认为该研究课题是体现社会需求的、符合教学规律的,也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它的研究必将使学生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题目。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1、提出研究的问题;2、介绍研究的背景;3、指出研究的目的;4、阐明研究的假设;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其内容应包括: 1 、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其内容: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主要内容: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 、附录。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报告篇四

市教研员、各位老师:

今天,我们共聚洪湖市双语实验学校,分析我市20xx年中考历史成绩,深感荣幸。但要我面对全市历史老师们在这里发言,确实惭愧:20xx年,我校有效考生124人,最高分58分,最低分20分,平均分47分。优生率50%。及格率90%,学科教学质量总积分65。86居全市第二名。学生成绩无进入全市前一百名的。在这里,我只能将自己在教学中一些肤浅的做法,作简单介绍,望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去年我市中考历史由开卷改为闭卷, 考生该如何进行中考备考复习呢?这一开一闭确实给老师教学、学生学习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师生难以适从,我们在教学中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历年中考都不会脱离考查基础知识,因此,我们加紧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提高。主要落实到三轮复习中。 首先是第一轮复习,这是打好基础的关键,这一遍要细要慢,一般是要先从教材中找到考点,然后分析考点,最后还要强化识记考点;其次在第二轮复习时,要依据专题,整合构建知识网络,从不同角度审视知识,提高学生历史分析综合能力;第三轮复习时,要在模拟训练中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以出墙报、知识抢答、撰写历史人物小传、口号标语、墓志铭、解说词、新闻报道等,培养学生对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 。只有学生主动学习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校,学生主动学习历史尉然成风。在此基础上,我们教学生学会阅读课本的方法。例如,阅读课文正文时要注意结合书中图片和史料(黑体字部分)学习,学会分析和概括;注意课本的目录,探求课与课之间、单元与单元之间、历史事件与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梳理线索、融会贯通、融合构建,学会阐释历史等,提高复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等等。

历史中考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年年中考,都有结合现实热点考查的体现,平时复习时,要多多关注时政热点。现实是历史的延伸,从现实出发,可以增强对历史的理解和感悟,不需要猜题,便能够抓住当年热点。

复习到最后环节,便是进行模拟训练,一可以检测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二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三可以锻炼培养学生的考试心理素质。总之,使学生适应中考考试,提高考试成绩。

各位老师,20xx年的中考已经结束,回顾我校历史教学工作,有得有失,我校的历史成绩同兄弟学校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尤其是我校考生成绩没有进入全市前一百名的学生,警示我校历史教学工作中的偏差,我们将在继续面对全体学生,抓平衡的同时,注重对优生的培养,使我校历史教学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谢谢大家!

初中历史教学研讨报告篇五

刚刚过去的xx年,是我校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鼎力相助和科学指导下稳步前进的一年;也是我校在全体教职员工忘我拼搏和无私奉献中实现新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化课程改革,坚持教育创新,强化教育管理,打造一流队伍,进一步提升我校软硬件水平,以创教育教学品牌和特色学校为奋斗目标,圆满完成了区教体局下达的各项工作指标。这天,按照区教体局的工作安排,我代表领导班子向局考核小组和全体教师进行xx年度述职。

一、一年来的主要成绩

回首xx年,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始终牢记发展无止境,管理无极限,每一名xx人以校兴我荣的群众荣誉感和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社会职责感、历史使命感,创造了xx历史上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也定格了一个个值得大书特书的精彩瞬间。

(一)硬件建设水平提高。xx年暑假,学校按照规划,对三座教学楼进行了外粉刷,对校园地面进行硬化,对综合楼前小广场进行升级改造,对班主任办公室进行统一布置并安装了空调。同时,我校在3号教学楼的五楼装备了多媒体多功能教室,并购置了一台电子白板。优美舒适的环境,为师生学习和生活带给了极大便利,也提升了我校的整体形象。

(二)教育教学再传捷报。xx年中招考试,我校578名毕业生中,一中录取线以上66人,建档线以上140人,五中建档线以上230人,a类高中建档线以上559人,占毕业生总数的97%。平均分、高分层等各项评比指标均居xx区所有中学首位。这再次奠定了我校作为xx区强校的地位。

(三)德育管理渐成特色。我校从实际出发,选准了德育教育的切入点:把国学经典诵读和学生的养成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一年来,我们开展诵读《弟子规》活动,让学生在国学经典中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立君子品做有德人。以市级重点课题《初中德育教育与的推广研究》的确立,和xx年8月份市关心下一代协会张秉正主席亲临我校考察为标志,我校的德育特色已初步构成。

(四)教育科研逐步深入。一年来,我校的双分管理教学法不断走向完善。xx年2月,xx市教育科研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市、区教体局、教科所领导亲自参加听课、研讨,油田教科所何所长作为特邀嘉宾作精采点评,13个县、市、区教科所所长、市直和区直中小学业务校长、教科室主任、教师代表等近20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是目前为止xx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一次教科研盛会。

(五)干部培养平稳过渡。xx年,我校的中层干部聘任制继续深化。8月份召开了xx市xxxx年中层述职竞聘演讲会,韩书玉等13位同志分别向全校教职工作了述职报告和竞聘演讲。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经民主测评、领导班子群众研究、校内公示、个人谈话等环节,学校对中层干部进行了调整,从而构成了干部的选拔、任用、培养机制,为学校发展储备了管理人才。

(六)甲流防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果。xx年9月23日下午接市疾控中心报告,八年级12班学生xx同学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在疫情面前,全体xx人众志成城,从学校领导到每一名后勤工作人员,从班主任到每一名学生,立即投入到抗击甲流的行动中。设立隔离室,红外线测温,建立晨午检制度,发现疑似病例立即隔离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使我校的甲流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七)合唱比赛喜获大奖。我校合唱队队员,按照学校的要求和指导老师的科学训练,克服重重困难,从最基本的发声练起,在第二届爱之韵,心之声教师合唱比赛中夺得了城区一等奖的殊荣。金灿灿的奖杯再次证明xx教师是一个个性有群众荣誉感、个性能战斗的优秀群体。

(八)辐射带动作用凸显。我校作为xx区的窗口学校和名校,一年来发挥了应有的辐射带动作用。xx年3月份,xx镇中心学校校长带领有关人员到我校观摩学习;xx年11月份,先后有xx镇、xx镇、xx镇等学校的校长和教师到我校观摩主题班会和教研活动;我校也先后应邀派出教师到xx镇、xx镇、蒲山镇指导农村中学的主题班会和教研活动。xx年12月份,xx市xx区二中组团到我校参加考察。

(九)校园和谐氛围浓厚。让xx成为师生的精神家园,是我们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一年来,和谐满园师生欢。组团参加xx区师生才艺大赛,为师生展示个人才艺搭建了平台;拔河比赛使校园充满了欢声笑语和盎然生机;大合唱比赛中,教师争相出谋划策空前团结;教师节、国庆节、元旦,校领导一条质朴的信息,给大家送去了诚挚的祝福;元旦,一张小小的贺卡,让每一位教师及家属都感受到了来自学校的温暖和关爱。

(十)社会效益日渐显著。一年来,学校工作得到了上级单位的肯定,先后荣获xx省依法治校示范校、xx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xx市教育科研先进单位、xx市礼貌单位、xx市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xx区工会工作先进单位、xx区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诸多荣誉称号。一年来,新闻媒体也多次正面报道学校动态。xx年7月24日,《xx日报》以《一所中学的快速崛起之路》为题,对我校进行了专题报道;其它如《xx市xx捐款救助白血病女生》等报道也频见报端。

二、一年来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班子建设

我们深知,只有建设一个团结、民主、开拓的领导班子,才能赢得教职员工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有效推动工作开展。一年来,学校领导班子透过推进廉政建设和依法行政,在群众当中树立团结、廉洁、开拓的形象。一是加强理论学习。思想解放的广度决定学校发展的空间,思考问题的深度决定学校发展的程度。班子成员带头学习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发展形势,理顺发展思路,增强发展动力,构成发展合力。二是深入开展科学发展观实践活动和党员示范岗建立活动。透过调研活动,海纳民意,问效于民,始终把广大师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用家长的呼声、社会的期望来衡量工作效果,努力用科学发展观的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来审视、谋划学校发展;三是搞好班子团结,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班子成员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配合、沟通合作,讲党性、讲大局、讲团结,定期不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班子成员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处处以事业为重;四是加强作风建设。班子成员深入教学一线,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充分听取教师意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带领广大教师同心同德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五是加强廉洁自律。处处事事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遵守各项纪律,规范办事行为,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规定,落实领导干部述职述廉等各项制度,树立务实形象,自觉理解监督。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事实证明:教师是学校发展过程中最为活跃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一年来,我们在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作了超多工作。

进行班主任培训,提高班主任专业化水平。新《义务教育法》实施后,对班主任工作提出了更多、更新、更高的要求。xx年秋期开学前夕,学校有计划地组织了为期一天的班主任培训。如何开好班会、如何做好毕业班学生的培优转差工作、如何使初一新生尽快适应初中生活等一系列贴近工作实际的培训主题,使理解培训的同志受益匪浅。

抓实教研活动,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学校领导班子引导教师逐步认识到团结协作的重要性,以打造高效课堂为核心,实施中层领导承包教研组,建立中心发言人制度,开展校级优质课的评选活动,逐步规范教研活动的开展,强化和规范群众备课,克服教研活动形式主义,全校教师用心互相听课、参加群众备课,充分发挥了学科教研组群众的智慧。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为人师表的良好形象。随着社会条件的变化,教师在某些时候成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问题尤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一年来,学校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方面要求教师紧密结合我校实际,不断丰富学习资料,加强师德修养。另一方面加强制度建设,与教师签订《礼貌执教承诺书》,以规章规范和约束教师行为,推动师德创优活动向纵深发展。

(三)广泛发动学生,突出学生自主管理

xx年秋期我校在校生到达2800多人,学生多,管理的难度加大。充分发动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是学校领导班子确立的基本管理思路之一。政教处按照德育途径实践化、德育管理规范化的要求,从小处着手,规范学生行为,培养自主管理潜力。每一天校门口礼仪值周学生响亮的老师好,课间佩戴楼层值周标志的值日生,规范的星级礼貌班群众评比栏、纪律卫生检查公示栏,成为xx新的亮丽的风景。

(四)立足实字,各项工作务求实效

实效是检验学校工作的试金石。从实际出发、真抓实干、团结务实、务求实效是领导班子一年来一向倡导的工作作风。对各项工作我们做到三专三有四化,即工作安排专题研究、专题部署、专人负责,工作落实有安排、有检查、有总结,工作过程规范化、资料化、档案化、电子化。政教处规范各项常规检查,以表格的形式汇总,在校园显著位置公示;根据时事、贴近学生实际开展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等主题板报和主题班会的评比活动。教导处每节课派出专人进行督查,每周全体例会对班主任坐班、教研活动考勤等进行公示,严格教学常规管理,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及时组织月考,及时召开质量分析会,透过抽查作业、检查教案等多种形式对教学状况进行监测。教科室用心倡导分层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的教学理念,教师要根据现实需要重心下移抓课堂,以各种教学活动为载体,把教科研渗透到教学中,克服为科教研而教科研的片面做法,牢牢树立教科研为教学服务的思想。

(五)坚持安全至上,做好学生安全工作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