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演讲稿 茶道茶艺内涵(通用8篇)

时间:2023-09-15 12:16:38 作者:HT书生 茶艺演讲稿 茶道茶艺内涵(通用8篇)

演讲是练习普通话的好机会,特别要注意字正腔圆,断句、断词要准确,还要注意整篇讲来有抑有扬,要有快有慢,有张有弛。那么我们写演讲稿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演讲稿模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茶艺演讲稿篇一

导语:古代文人雅士各携带茶与水,通过比茶面汤花和品尝鉴赏茶汤以定优劣的一种品茶艺术。斗茶又称为茗战,兴于唐代末,盛于宋代。最先流行于福建建州一带。斗茶是古代品茶艺术的最高表现形式。其最终目的是品尝,特别是要吸掉茶面上的汤花,最后斗茶者还要品茶汤,做到色、香、味三者俱佳,才算斗茶的最后胜利。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唐代诗僧释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可以:“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可见,早在我国唐代就已经饮茶有“道”了。

饮茶而言道、有道并因茶入道,这当然要归功于茶圣陆羽了。陆羽在《茶经》这部旷世巨著里,首次把饮茶从生活领域提升到精神品饮和艺术创造的高度,不但使饮茶程式化,更使饮茶艺术化了。他细分十事,详加评说,使茶道初具规模。饮茶至宋代已蔚为大观,出现了许多热衷于品茗艺术的文人雅士,如蔡襄、黄儒、欧阳修、苏轼、黄庭坚、陆游等。甚至连一些帝王贵胄也加入到茶人行列,为茶道推波助澜。如宋徽宗以帝王之尊,就曾亲自碾茶、煎茶,并写有一部茶学专著《大观茶论》。他们或以语言文字入茶,或以艺术修养入茶,或以佛法禅机入茶,或以自我人格及大自然的真情入茶,使中国品茗艺术真正从日常煎点提升到精神品饮的境界上来,茶道过程中那种雅洁、清静、空灵、平和、率真的精神追求也逐步完善,为中国茶道的最终确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茶道历元而降至明清时,已渐呈衰落之势,如山涧寒泉,给人以冷寂感。明清时的茶道往往流传于文人雅士间,成为中国文化的一股清流。近年来,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和生存条件的进一步改善,茶道又渐呈发展趋势。我个人以为,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融汇了儒家、道家及佛家精华,成为东方文化艺术殿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茶道是茶文化的核心,是具体的茶事实践过程,同时也是茶人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的过程。茶人通过品饮而悟道,这种过程就称作茶道。或者简单的讲,品饮者对茶的觉悟,称作茶道。由此可见,茶道在很大程度上属于修证范畴,是要实修实证的,不仅要在“理”上认知,更要在“事”上修证,而非仅仅停留在认知或研究的层面上。如同参禅一样,研究公案、阅读禅宗史料充其量只能算作文字禅,其实和悟道没有多大关系。

古往今来,谈茶论道的人很多,从唐陆羽、皎然、封演、卢仝、陆龟蒙、皮日休到宋蔡襄、苏轼、黄庭坚、赵佶及明清时的朱权、许次纾、张岱、张源、陆树声、罗禀、袁枚、冒襄以及近代的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都以其人格及文化修养,不断充实和丰富着茶道内容。

而禅门历代的高僧大德们和茶道的渊源就更深了。

禅宗形成于我国隋唐时期,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相标榜,虽然奉菩提达摩为中土初祖,且直指灵山会上佛陀拈花、付法摩诃迦叶之事,但禅宗实在是佛教和儒家、道家相融合的带有强烈的汉文化趣味的产物,因而为历代文人雅士所欣赏、推崇,成为汉传佛教的主流。至晚唐时,全国约八成以上寺院皆为禅寺,出现了无寺不禅、无僧不禅的鼎盛局面。由于坐禅易致昏沉,所以“皆许其饮茶”,以至于“人自怀挟,到处煮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禅门茶风兴盛一时。 我国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兴盛于唐宋之间,衰落于明清之后,其兴衰期恰好与禅宗发展不谋而合,所以禅门与茶结缘,实在是诸缘合和的必然结果。1987年4月,陕西法门寺出土了举世瞩目的唐宫茶具系列,唐僖宗依照唐密曼荼罗坛场仪式,将茶器和佛骨舍利秘藏在法门寺地宫里,这大概是佛教与茶结缘的最有力的证据吧。

盛唐时期人称赵州古佛的赵州从谂禅师不仅自己喜欢吃茶,还经常以“吃茶去”三字接引学僧,禅语法言流布天下丛林。南宋时浙江余姚径山寺里茶道盛行,有一套严格的茶道程式,据说日本茶道最初就是从这里流传过去的'。宋代高僧圆悟克勤大师更是深得茶中三昧,据说曾手书“茶禅一味”四字,流传东瀛。这些古代高僧大德们饮茶的真正目的当然是为了参禅证道。佛教认为茶有三德:“坐禅时通夜不眠,满腹时帮助消化,茶且不发”,成为禅门修道的最好辅助。这些古代的高僧大德们最早将禅平等、真切、精微而又空灵的精神贯注于茶道中,并对中国茶道的形成和发展起到了关键的影响和作用。

邻国日本的情况则值得我们关注。日本临济宗荣西禅师遣宋留学回国后,将茶种植于禅寺旁,并著《吃茶养生记》一书,流传禅林。之后大应国师又将中国寺院饮茶方式传至日本,禅僧们开始将饮茶和参禅结合了起来。珠光禅师是后大德寺宗纯一休禅师的法传弟子,他在寺院旁结草庵,并制定茶规,成为日本茶道的创始人。珠光禅师说:“茶道的根本在于清心,这也是禅道的中心。”并最终提出“佛法存于茶汤”的见地。日本茶道巨匠千利休在《南方录》中写道:“佛之教即茶之本意。汲水、拾薪、烧水、点茶、供佛、施人、自啜、插花焚香,皆为习佛修行之行为。”可谓道出了茶道的秘密。千利休将珠光禅师的数寄屋茶道进行改良后大力推广,倡导“和敬清寂”的日本茶道精神,最终创立了千家流茶道,成为日本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当今世界文化产生着深刻影响。

所以提倡茶文化,提倡茶道精神一定要将禅的精神融入到茶事过程中去,茶禅一味,禅茶互参,没有对禅的理解和感悟,没有对茶道精神的追求,没有对茶事过程的实践,没有对茶器的爱惜呵护,没有对茶汤的真切体会,是很难将两者相融合的,也就谈不上茶道乃至茶道精神了。所以我个人以为,提倡中国茶道,除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精神外,一定要将禅“平等”“空灵”的精神融入进去,始终将“雅洁、清静、平和、空灵、率真”的中国茶道精神贯彻在茶道实践中,如此,方有茶道可言。

谈茶论道离不开茶艺。茶艺可以简单的理解为茶叶冲泡技艺,虽然只是“技艺”,但也是实践茶道精神的基础,因为“艺可载道”。离开茶艺而奢谈茶道精神容易流入空泛;而没有茶道精神的茶事实践活动又容易落入平庸。因此,如何将两者很好的结合至关重要。

陈文华先生在《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一文中指出:目前,关于茶文化的许多名词术语存在一些模糊甚至是混乱的认识,茶艺界有许多人常常将茶道、茶德、茶艺混为一谈,弄不清茶道和茶艺的区别,如有的叫茶艺馆,有的叫茶道馆。有的称茶艺表演,有的称茶道表演。需要进行深入的讨论,加以界定,以求取得统一的认识……早在唐代,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就指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即饮茶者应是注意操行具有俭朴美德之人,陆羽已经对饮茶者提出品德要求,喝茶已不再是单纯的满足生理需要的解渴了。唐末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更指出:“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可见,早在唐代就已经喝茶有道了。可以将刘贞亮提出的茶德视为对诗人皎然在《饮茶歌.诮崔石使君》诗“三饮便得道”和“孰知茶道全尔真”句中之“道”和“茶道”的诠释和充实。由此可见,茶道应追本溯源至唐代皎然、陆羽时期,当然,它还不如后代如日本茶道那么明确具体。

先生所言极是,应该将茶道精神始终关注在茶艺实践过程中。

说到茶道精神,不能不再说一说陆羽《茶径》。有些学者以为,陆羽《茶经》只重“术”(即煎茶之方法)而不重“道”(即饮茶的精神追求),这是很不客观的。我个人以为,陆羽《茶经》始终是围绕着“道”来谈“术”的,是一部论“道”之作。“道”在哪里?“道”在其中。《论语.八佾第三》: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夫子的回答真是太妙了,这“问”的过程就是“礼”呀。随说是经乃至四句偈等。当知此处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四句偈是什幺?古来众说纷纭,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头,值得去参。那么,陆羽在《茶经》里是否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话头呢?对此,国内外许多学者从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及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的诗文中早有“茶道”一词来进行讨论说明。其实“道”是无处不在的,“道”在哪里?“道”就在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应用到茶事上,“道”就在茶莒、茶釜、茶碗、茶橐中,所谓“一旗一枪,一饮一啄莫不是道”正是这个道理。所以,陆羽《茶经》里的“道”已具体物化到诸如茶莒、茶釜、茶碗、茶橐、散茶、粗茶、饼茶中,已物化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是民众“不可须臾离”的茶之“道”。而且我个人还以为:陆羽《茶经》里不但有茶道,也有煎茶技艺,也有茶文化,也有茶人,也有茶器,也有茶具等,只要我们细心体味,一切无不具备,《茶经》之所以成为茶学著作的一座丰碑,也正因如此。

正因为陆羽《茶经》是一部论道之作,因此也遭到了后世某些学者的诟病,并对陆羽将茶著作置于六经之列颇多微辞,在这些人眼里,存在于寻常百姓“开门七件事”之一的“茶”中的“道”,是不能以“茶道”称谓的,充其量只能叫做“茶艺”。如明·李维桢《茶经·序》:“而以拟‘经’之故为世诟病,鸿渐品茶小技,舆六经相提而论,人安得无异议!”茶圣如陆羽者遭遇尚且如此,后世茶人所面临的种种尴尬也就在所难免了。

还是引用陈文华先生《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的原文作为本文的结束:总之,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是指导茶文化活动的最高原则。我们应该根据茶道精神来从事茶文化活动。一切有悖于茶道精神的行为,都要加以纠正、克服,使中国茶文化事业永远沿着健康、文明的道路发展。

茶艺演讲稿篇二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不同风格的茶艺文化。今天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盘部分叫做茶船,是用来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朴别致的紫砂茶具。

(1)茶壶:是用来冲泡茶叶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来传递茶汤和均匀茶汤浓淡的公用器具,意为启发做人公正,随遇而安。

(3)闻香杯:杯体细长,便于笼住香气,是用来闻香的。

(4)品茗杯:用来品茶汤和观色之用。

2、随手泡:用来保温或增温,因冲泡不同的茶对水温的要求是不同的。

3、茶具组合:

(1)茶则:撮取干茶和观赏茶叶之用。

(2)茶匙:用来轻轻拨取干茶的。

(3)茶针:是疏通壶口的备用品。

(4)茶漏:放在壶口上以免茶叶外漏的。

(5)茶筷:用来夹洗杯子的。

所有这一切,放在茶盒里就是一套茶具组合。

最后是茶巾,用来擦干茶汁。

茶小姐用茶则从茶盒里取出干茶,置于赏茶盘中。有请茶艺小组以示各位来宾观赏干茶。我国茶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今天茶艺表演所选用的茶叶是乌龙茶的一种——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在泡茶之前,我们的茶艺小姐要先净手,以示尊敬和圣洁之意。

因冲泡乌龙茶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将壶水倒入茶盅内,再依次倒入闻香杯和品茗杯内。

用茶则从茶盒中撮取干茶,用茶匙轻轻拨入茶壶内约1/2。

这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茶盅内,又叫洗茶。

用悬壶高冲法激荡茶叶,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汤浓淡均匀,味道纯正。

用壶盖将壶口泡沫推掉,雅称——春风拂面。

用刚才的茶汤再次淋壶,既可以将茶渣茶沫冲掉又可以提高壶温。

现在开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来夹洗。清雅幽玄,是中国茶艺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气质上追求含蓄,在茶艺上追求清幽,以清为美,表现为茶的清香、水的青纯、器的清洁、境的清雅、心的清闲。

经过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们的茶也泡好了。将茶汤倒入茶盅内,最后几滴是精华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内。

将茶盅内的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中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语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将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称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夹紧香杯,拇指摁紧品茗杯,翻转手腕,这个过程又称“倒转乾坤”。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在座的各位求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请茶艺小姐为各位来宾奉茶。我国是“茶的祖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堪称世界第一,是我们祖国的光荣,品茶也称为一门艺术。茶类不同,色泽不同,香气也不同,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饮后让您雅盎然,超凡入圣,心旷神怡。

先将闻香杯缓缓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气,再移至鼻端嗅闻茶香,雅称——喜闻幽香。用三龙护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观色金黄明亮,再分三口饮下这怀好茶:先润唇柔软含香,再润舌鲜醇清香,后润喉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结束语最后,敬劝各位来宾“少吸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

我们的茶艺的表演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茶艺演讲稿篇三

第一节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兄弟民族的地理环境不同,历史文化有别,生活习惯也会有差异,就是同一民族也有“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现象。但是在饮茶、嗜茶方面却有共同的爱好,无论茶的饮用方法有什么不同,都是中华民族共同珍爱的。中国人为什么爱茶,因为,喝茶有益,喝茶有礼,喝茶有道。

茶如今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法国人认为茶是“最温柔、最浪漫、最富有诗意的饮品”。英国,茶被视为美容、养颜的饮料,是“健康之液,灵魂之饮。”在日本,茶不仅视为是“万病之药”,还是“原子时代的饮料”。而在我国,茶被誉为“国饮”。“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酒茶,”茶通六艺,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载体。茶被人们视为生活的享受,健康的良药,提神的饮料,友谊的纽带,文明的象征。在中国茶文化中,茶道是核心。茶道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备茶品饮之道,即备茶的技艺、规范和品饮方法;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饮茶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也可以说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把当时所倡导的道德和行为规范寓于饮茶的活动之中。这两个基本点,在唐人陆羽 《茶经》中都明显得到体现。

与陆羽忘年交的释皎然在题为《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写到:“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在一首诗中两次提到了茶道一词。此后,唐御史中丞封演在《封氏闻见记》“饮茶”一章又写道:“有常伯熊者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唐代刘贞亮在饮茶十德中也明确提出:“以茶可行道,以茶可雅志。”尽管“茶道”这个词从唐代至今已使用了一千多年,但至今在《新华辞典》、《辞海》、《词源》等工具书中均无此词条。那么,什么是茶道呢?从上述文献可知:是《茶经》确立了茶道的表现形式与富有哲理的茶道精神;而释皎然和封演赋予了“茶道”的名称。

中国人视道为体系完整的思想学说,是宇宙、人生的法则、规律,所以,中国人不轻易言道,不像日本人,茶有茶道,花有花道,香有香道,剑有剑道,练摔跤搏击也有柔道、跆拳道。在中国饮食、玩乐诸活动中能升华为“道”的只有茶道,也就是茶文化。

第二节 茶文化的起源、产生和发展

一、起源于汉代

茶以文化面貌出现,是在两晋北朝。若论其起缘就要追溯到汉代,有正式文献记载(汉人王褒所写《僮约》)。最早喜好饮茶的多是文人雅仕。在我国文学史上,提起茶赋,首推司马相如与杨雄,且都是早期著名茶人。司马相如曾作《凡将篇》、杨雄作《方言》,一个从药用,一个从文学角度都谈到茶。晋代张载曾写《登成都楼诗》:xxx借问杨子舍,想见长卿庐xxx,xxx芳茶冠六情,溢味播九区xxx。

二、产生于两晋

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两晋南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如:竹林七贤。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汉代文人倡饮茶之举为茶进入文化领域开了个头。而到南北朝时,几乎每一个文化、思想领域都与茶套上了关系。在政治家那里,茶是提倡廉洁、对抗奢侈之风的工具;在词赋家那里,茶是引发思维以助清兴的手段;在佛家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这样,茶的文化、社会功用已超出了它的自然使用功能,使中国茶文化初现端倪。

三、茶文化的发展

(一)唐代茶文化

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当时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关。唐朝疆域广阔,注重对外交往,长安是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中国茶文化正是在这种大气候下形成的。茶文化的形成还与当时佛教的发展,科举制度,诗风大盛,贡茶的兴起,禁酒有关。

民间和宫廷的共同参与,使唐代茶文化掀起了一个高峰。

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也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以想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除了“两都并荆渝”之间以外,饮茶之风也是同样盛行,这种情况以《封氏闻见录》中记载的最为典型,“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可见,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茶叶文化的通俗和高雅,代均具备十分丰富的内涵。在大众茶饮和宫廷茶饮之外,还有一个僧侣圈。这些人中有不少是陆羽的师友,如智积,怀海和尚,灵一和尚,及皎然、齐己等。是陆羽的茶艺老师,由于陆羽的烹茶技术提快,烹出的茶汤滋味有自己的特色,智积和尚到了非陆羽烹煮之茶不喝的地步。这也说陆羽从智积和尚的高超烹茶艺术中得到了精髓并有了新的发展。

茶与佛教的缘份很深,到了唐代这种缘份联系得更加紧密了。近年来陕西法门寺出土的唐僖宗时期的金银茶具,也反映出唐代佛的茶饮之间的特殊关系。

在唐代茶文化的发展中,文人的热情参与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典型的是诗歌中的茶诗创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光辉篇章。在唐诗中,有关茶叶的作品很多。比较著名的有李白的《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白居易的《琴茶》,齐已的《谢湖茶》、皎然的《访陆处士羽》等。这些茶诗的形式有古诗、律诗、绝句等,内容包括了名茶、茶人、煎茶、饮茶、茶具、采茶、制茶等各个方面。

唐代文人以茶会友,以茶传道,以茶兴艺。使茶文化在文人生活中的地位大大提高,内涵也更加深厚。同时,这些文化艺术作品也成了研究中国茶叶历史的宝贵资料。

众所周知,公元780年前后陆羽撰写的《茶经》三卷,是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它标志着茶学的确立,在推动茶文化的同时,也开创了茶叶专著撰写的先河。

自《茶经》后,不少有识之士,对茶叶及其相关内容进行了及时的总结,自唐代中,晚期至五代,出现了不少茶叶专著。如皎然《茶诀》三卷,张又新的《煎茶水记》一卷,温庭筠《采茶录》一卷,佚名《茶苑杂录》一卷,裴汶《茶述》、温从云等的《补茶事》和毛文锡的《茶谱》等。

陆羽著《茶经》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陆羽是中国的“茶圣”。《茶经》是中国茶叶历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是唐代及唐代之前茶叶科学和文化的系统总结。《茶经》建立了茶学的基本框架结构,直接促进了茶叶生产和饮用的快速发展。

饮茶习俗,走过了数千年的曲折路程,终于在唐代由混沌走向了文明,唐代的茶书编撰,从草创走向哲理,奏响了茶文化历史上优美的序曲。

(二)、宋代茶文化

唐朝是以僧人、道士、文人为主的茶文化,而宋朝则向两个方面拓展。一方面是宫廷茶文化的出现,另一方面是市井茶文化和民间斗茶之风的兴起。宋代一改唐人直接煮茶法为点茶法,并讲究色香味的统一。到南宋初年,又出现泡茶法,为饮茶的普及、简易化开辟了道路。宋代饮茶技艺是相当精致的,但很难溶进思想感情。由于宋代著名茶人大多数是文化名人,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茶与相关艺术融为一体的进程。像徐铉、王禹、林通、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黄庭坚、梅尧臣等文学家都好茶,所以著名诗人有茶诗,书法家有茶帖,画家有茶画。这使茶文化的内涵得以拓展,成为与文学、艺术等纯精神文化密不可分的产物。

宋代市井茶文化主要是把饮茶作为增进友谊、社会交际的手段,(北宋汴京民俗,有人搬进新居,左右邻居要彼此“献茶”;邻居间请喝茶叫“支茶”。这时,茶已成为民间礼节。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宫廷皇室的影响。无论其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态,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一种贵族色彩。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畴内,得到了更为丰富的发展。宫廷皇室的大力倡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封建礼制对贡茶的精益求精,进而引发出各种饮茶用茶方式。宋代贡茶自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通过精工改制,在形式和品质上有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号称“小龙团饼茶”。欧阳修称这种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团,珍惜备加,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随便赐赠,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枢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而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饮,专门用来孝敬父母或转赠好友。这种茶在赐赠大臣前,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草图案贴在上面,称“绣茶”。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由贡茶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作为文人自娱自乐的有“分茶”;而在为民间的茶楼、饭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临安(今杭州)。南宋建都临安之时,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此为中心的茶馆文化崭露头角。现在的茶馆在南宋时被称为茶肆。据吴自牧《梦粱录》卷16中记载,临安(今杭州)茶肆在格调上模仿汴京城中的茶肆布置,茶肆张挂名人书画、陈列花架、插上四季鲜花。一年四季卖奇茶异汤,冬月卖七宝擂茶、馓子、葱茶......,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作为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隆冬大雪,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来提瓶卖茶。

为适应不同的消费群体,杭城茶肆分很多层次,一般作为饮茶之所的茶楼茶店,顾客中“多有富室子弟,诸司下直等人会聚,习学乐器,上教坊曲赚之类”。当时称此为“挂牌儿”。有的茶肆,“本非以茶点茶汤为业,但将此为由,多觅茶金耳”。时称“人情茶肆”,有的“专是五好打聚处,亦有诸行借工卖会人会聚行老”,时称“市买”。再有一些茶肆,专门是士大夫期朋会友的约会场所,著名的“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一种称为“花茶坊”的茶楼,楼上专门安置xxx诱客,这些茶肆名为茶坊,实为色情场所。

xxx绣茶xxx的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的第一纲茶就列到了宫中,这种茶的包装很精美,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太珍贵的缘故,一般舍不得饮用,于是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这种绣茶方法,据周密记载为:“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

另一种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是先观赏,后品尝。“漏影春”的玩法大约出现于五代或唐末,到宋代时,已作为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绣茶”和“漏影春”是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相对于此,“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有着极强的功利性,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位的竞争。一个“斗”字,已经概括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茶艺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女士/先生:

进一步巩固繁荣天津茶叶市场,促进贸易交流,经天津市商务委员会批准,由世界绿色投资贸易促进会、中国营养协会、天津市有机农业发展协会和天津市茶叶协会联合主办,各省市茶叶协会协办、天津诚尚优美广告有限公司承办的2015天津国际茶业及茶艺(秋季)博览会,将于10月24日至27日在天津市中心繁华地段---天津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办,金秋十月,万人品茶、茶艺表演讲座、新品推介等特色活动将再次呈现,为观众奉献一场精彩纷呈的秋季茶业盛会。

诚邀您光临:第三届天津国际茶业及茶艺展览会

二、展会地点:天津国际展览中心

三、主办单位:天津市茶业协会

四、承办单位:天津诚尚优美广告有限公司

五、支持单位:天津市有机农业发展协会

六、展会背景

天津是中国四个直辖市之一,有超过1400万常驻人口生活和工作在这块热土上,市中心距北京137公里,是著名的国际港口城市和生态城市,随着京津高铁28分钟互达,形成了京津冀半小时经济生活圈。天津位于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拥有重要区位、交通、市场优势和发展潜力。随着国家的重点建设,天津已成为“中国经济的第三增长极”,2012年经济增长17.4%,是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发展最快的。凭借天津得天独厚的经济优势和博览会组委会的丰富经验,天津茶博会必将成为广大茶业品牌巩固开拓华北市场的良好机遇。前两届天津茶博会由广州益武承办,与“津洽会”同期举办,取得了巨大成功。

七、参展内容

八、联系方式

手机:18620804118   网址:

为积极响应“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号召,弘扬中华茶文化,展示民族茶艺精华,传播云茶文化,选育栋梁之才,发展云茶经济,丰富“灯火茶花夜市”的文化内涵,根据昆明市委、市政府《浪漫春城  花开昆明——2015昆明茶花节》总体方案和盘龙区灯火茶花夜市工作方案的.有关要求,结合雄达茶文化城实际,定于2015年1月22日—29日举办“雄达”杯茶艺大赛活动。

雄达茶文化城是镶嵌在春城昆明的一颗茶文化明珠,享有中国第一茶城美誉,是云茶品牌产品流通主要集散地,在国内茶业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举办“雄达”杯茶艺大赛活动作为“灯火茶花夜市”文化亮点之一,增强云南各民族茶道茶艺文化宣传与交流,推动昆明民族茶道茶艺的快速发展,展示茶艺师艺术风采,为广大的茶艺工作者及其爱好者搭建展示才艺舞台,表彰宣传先进,鼓励从业人员更加爱岗敬业,吸引更多人才投身茶产业,为展示和弘扬昆明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服务,为弘扬云南民族茶文化作贡献。

本届大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各设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优秀奖若干个。

1、必须是取得四级及以上茶艺技能证书;

2、必须是从事茶艺或茶业的从业者;

3、必须有一家单位或社团推介参加;

4、必须在规定时间内自愿报名,并填写书面报名登记表;

5、自愿遵守大赛纪律和评比规程。

2015年1月10日9:00起—20日18:00止。

2015年1月22—28日预赛,29日决赛并举行颁奖典礼及汇报表演。

一等奖选手奖励现金5000.00元,颁发奖杯、证书、礼品;二等奖选手奖励现金2000.00元,颁发奖杯、证书、礼品;三等奖选手奖励现金1000.00元,颁发奖牌、证书、礼品;优秀奖选手颁奖牌、证书、礼品。

本次大赛将在《云南日报》、《云南经济日报》、《昆明日报》、《春城晚报》、《云南信息报》、《云南电视台》、《昆明电视台》等合作媒体上进行宣传。

报名联系单位1:昆明雄达茶文化城有限公司

茶艺演讲稿篇五

下午好。

欢迎您来到“xxxx”参观、品茗、赏艺。我是xxx的茶艺师xxx,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绿茶茶艺表演。(行礼)

1、恭请上座:

整理茶具

在泡茶之前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泡茶所用的精美器具:茶道组合:内有茶漏、茶针、茶夹、茶则、茶匙,这是泡茶的辅助用具,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它们分别的作用。

茶漏:用来扩大壶口面积,以防茶叶外漏;

茶针:用来疏通壶嘴,使流水更通畅;

茶夹:用来夹取茶杯及茶叶;

茶则:用来量取干茶;茶匙:用来拨动和挑选茶叶。

储茶罐:用来存储干茶;

赏茶荷:形似荷叶,用来鉴赏干茶色泽及形状;

玻璃杯:玻璃杯是冲泡绿茶的最佳器皿,使我们能够更好的欣赏茶舞;

茶盘:用来放臵茶具的基座;

电水壶:又名随手泡,是用来烧制开水的器具;水盂:用来盛放废水。

2、佳茗共赏:今天为大家选泡的是日照绿茶,日照绿茶产于山东省日照市,其外形曲而不卷,条索肥壮,色泽油润深绿,有熟板栗香。请大家赏干茶。

3、回旋烫杯:茶性至清至洁,是天涵地孕的灵物,所以要求泡茶用具也要一尘不染,用沸水再次烫洗杯子,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之情。

4、龙入晶宫:即投茶入杯。

5、湿润心扉:用少量热水击打茶芽,犹如轻轻扣开少女的心扉。

茶艺演讲稿篇六

茶艺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你对于茶艺的相关知识了解多少呢?你知道什么是茶艺表演吗?又有哪些茶艺的礼仪需要遵守的呢?下面小编就一一为大家介绍吧!

茶艺是茶道文化的一部分,发展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的人们虽然喜欢喝茶,但是对于茶艺的了解却是极少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茶艺的知识吧!

茶艺,萌芽于唐,发扬于宋,改革于明,极盛于清,可谓有相当的历史渊源,自成一系统。

最初是僧侣用茶来集中自己的思想,唐代赵州从谂禅师曾经以“吃茶去”来接引学人;后来才成为分享茶的仪式。

唐代煮茶,多用姜盐添味,世称姜盐茶,诗人薛能《茶诗》云:“盐损添常戒,姜宜煮更黄。”宋初流行点茶法,把茶叶碾成细末,冲出来的茶汤要色白如乳,《观林诗话》载,北宋苏轼喜欢凤翔玉女洞的泉水,每次去,都要取两瓶携回烹茶。苏轼有《和蒋夔寄茶》一诗:“老妻稚子不知爱,一半已入姜盐煎。”。苏轼本人很注重茶的养生效果,吃完饭后用浓茶漱口,可解除烦腻。

明代起开始流行泡茶

中国的民族性,自然谦和,不重形式。所以不管是唐代的茶经,宋代的大观论茶,或明代的茶疏,文中所谈仅是通论,一般人民将饮茶融成生活一部份,没有什么仪式,没有任何宗教色彩,茶是生活必需品,高兴怎么喝,就怎么喝。饮茶所讲究的是情趣,如「披咏疲倦」、「夜深共语」、「小桥画舫」、「小院焚香」,都是品茗的最佳环境和时机,「寒夜客来茶当酒」的境界,不但表露出宾主之间的和谐欢愉,而且蕴蓄着一种高雅的情致。

有中国人落脚的地方,就带去饮茶的习惯;汉族人最先发现茶叶,是饮茶的古老民族。当你来到宝岛台湾,可能在一条老街中的寺庙内,看见叁叁两两的老者,悠闲地围坐在一个拳头大小而古可喜的茶壶旁,人手一杯,边谈边饮,那就是中国传统的老人茶。你也可能在台北大都会繁忙的街道上,看见挂有茶字招牌的茶艺馆,迎面一阵天然的茶香扑鼻而来,如果你有兴致驻足品一番,还会有专人为你示范如何泡一壶简单易学的功夫茶。

陈香白说茶道有‘七义一心’,茶艺是其七义理之一。

茶艺是茶道这一普遍概念下属的子概念,它是指在茶事活动中的以茶叶为中心的全部操作形式的总称。可以把茶艺概括为“茶道的表现方法;可以把茶艺限制为“工夫茶艺”或是“绿茶茶艺”等等。

茶艺是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其过程体现形式和精神的相互统一。就形式而言,茶艺包括:选茗、择水、烹茶技术、茶具艺术、环境的选择创造等一系列内容。品茶、先要择,讲究壶与杯的古朴雅致,或是豪华庄贵。另外,品茶还要讲究人品,环境的协调,文人雅士讲求清幽静雅,达官贵族追求豪华高贵等。

一般传统的品茶,环境要求多是清风、明月、松吟、竹韵、梅开、雪霁等种种妙趣和意境。总之,茶艺是形式和精神的完美结合,其中包含着美学观点和人的精神寄托。传统的茶艺,是用辩证统一的自然观和人的自身体验,从灵与肉的交互感受中来辨别有关问题,所以在技艺当中,即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又包含了人们主观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寄托。

第一,简单是“茶”和“艺”的有机结合。茶艺是茶人把人们日常饮茶的习惯,根据茶道规则,通过艺术加工,向饮茶人和宾客展现茶的冲、泡、饮的技巧,把日常的饮茶引向艺术化,提升了品饮的境界,赋予茶以更强的灵性和美感。

第二,茶艺是一种生活艺术。茶艺多姿多彩,充满生活情趣,对于丰富我们的生活,提高生活品位,是一种积极的方式。

第三,茶艺是一种舞台艺术。要展现茶艺的魅力,需要借助于人物、道具、舞台、灯光、音响、字画、花草等的密切配合及合理编排,给饮茶人以高尚、美好的享受,给表演带来活力。

第四,茶艺是一种人生艺术。人生如茶,在紧张繁忙之中,泡出一壶好茶,细细品味,通过品茶进入内心的修养过程,感悟苦辣酸甜的人生,使心灵得到净化。

第五,茶艺是一种文化。茶艺在融合汉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又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汉族茶文化。

第六,茶艺是一门唯美是求的生活艺术[3] ,只有分类深入研究,不断发展创新,茶艺才能走下表演舞台,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当代民众乐于接受的一种健康、诗意、时尚的生活方式。

无论你是否喝茶了或是对于茶艺有多少的了解,那么茶艺表演你一定是听说过的,但是大部分人即使看过茶艺表演对它也是一知半解的,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茶艺表演的.分类以及表演知识。

自从20世纪70年代,台湾茶人提出“茶艺”概念后,茶文化事业随之兴起,各具地域特色的茶艺馆和大大小小的茶文化盛会则为茶艺表演的出现提供了平台。经过十多年的实践,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精神的载体之载体,已经发展成为非同一般表演的艺术形式,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纵观各种茶艺表演,大体可分为三类。

1、民俗茶艺表演

取材于特定的民风、民俗、饮茶习惯,以反映民俗文化等方面为主的,经过艺术的提炼与加工的,以茶为主体的。如“西湖茶礼”、“台湾乌龙茶茶艺表演”、“赣南擂茶”、“白族三道茶”、“青豆茶”等。

        2、仿古茶艺表演

茶艺演讲稿篇七

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发展历史,孕育出不一样风格的茶艺文化。

今日我们为大家表演的是功夫茶艺,请大家静下心来,品茗赏艺,和我们共享茶艺的温馨和怡悦。

1展示茶具

1茶船主泡小姐端起的底盘部分叫做茶船,是用来盛放茶具和方便接水的。茶船上的是一套造型古朴别致的紫砂茶具。

(1)茶壶是用来冲泡茶叶的。

(2)茶盅(公道杯)是用来传递茶汤和均匀茶汤浓淡的公用器具,意为启发做人公正,随遇而安。

(3)闻香杯杯体细长,便于笼住香气,是用来闻香的。

(4)品茗杯用来品茶汤和观色之用。

2随手泡用来保温或增温,因冲泡不一样的茶对水温的要求是不一样的。

3茶具组合

(1)茶则撮取干茶和观赏茶叶之用。

(2)茶匙用来轻轻拨取干茶的。

(3)茶针是疏通壶口的备用品。

(4)茶漏放在壶口上以免茶叶外漏的。

(5)茶筷用来夹洗杯子的。

所有这一切,放在茶盒里就是一套茶具组合。

最终是茶巾,用来擦干茶汁。

2鉴赏佳茗

茶小姐用茶则从茶盒里取出干茶,置于赏茶盘中。有请茶艺小组以示各位来宾观赏干茶。我国茶叶种类繁多,琳琅满目,有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今日茶艺表演所选用的茶叶是乌龙茶的一种--安溪铁观音。铁观音茶条卷曲、沉重匀整、色泽油亮,有沙绿带白霜的特征。还有[青蒂绿腹蜻蜓头,美如观音重如铁"之说。

在泡茶之前,我们的茶艺小姐要先净手,以示尊敬和圣洁之意。

3烫壶温杯

因冲泡乌龙茶需100℃高温,所以在泡茶前先用开水烫壶,提高壶温,将壶水倒入茶盅内,再依次倒入闻香杯和品茗杯内。

4乌龙入宫

5乌龙初展

这是初泡也叫温润泡。用开水浸泡茶叶使茶叶舒展,并提高壶温,然后迅速将茶水倒入茶盅内,又叫洗茶。

6高山流水

用悬壶高冲法激荡茶叶,使茶叶上下翻滚,茶汤浓淡均匀,味道纯正。

7抽眉推泡

用壶盖将壶口泡沫推掉,雅称--春风拂面。

8重洗仙颜

用刚才的茶汤再次淋壶,既能够将茶渣茶沫冲掉又能够提高壶温。

9清洁茶具(此程序约3分钟)

此刻开始清洗杯子,要用茶筷来夹洗。清雅幽玄,是中国茶艺追求的意境美,茶人在人格上追求清高,在气质上追求含蓄,在茶艺上追求清幽,以清为美,表现为茶的清香、水的青纯、器的清洁、境的清雅、心的清闲。

10乌龙入海

经过一道清洗茶具程序,我们的茶也泡好了。将茶汤倒入茶盅内,最终几滴是精华部分,也要滴入茶盅内。

11祥龙行雨

将茶盅内的茶汤依次斟入闻香杯中称之为祥龙行雨,取其[甘霖普降"之意,茶只倒七分左右,俗语有云[七分茶,三分情"。

12鲤鱼翻身

将品茗杯盖在闻香杯上称夫妻和合,食指和中指夹紧香杯,拇指摁紧品茗杯,翻转手腕,这个过程又称[倒转乾坤"。中国古代神话传说,鲤鱼在座的各位求宾家庭和睦,事业发达。

13敬奉香茗

请茶艺小姐为各位来宾奉茶。

我国是[茶的祖国",饮茶之久,茶区之广,茶艺之精,名茶之多,堪称世界第一,是我们祖国的光荣,品茶也称为一门艺术。茶类不一样,色泽不一样,香气也不一样,闻闻铁观音的香气,那天然馥郁的兰香、桂花香、清香四溢,饮后让您雅盎然,超凡入圣,心旷神怡。

先将闻香杯缓缓提起,沿杯沿收集香气,再移至鼻端嗅闻茶香,雅称--喜闻幽香。用三龙护鼎手法端起品茗杯,先观色金黄明亮,再分三口饮下这怀好茶:先润唇柔软含香再润舌鲜醇清香后润喉三口品下,回喉甘甜。

结束语最终,敬劝各位来宾[少吸烟,少喝酒,多饮茶,饮好茶"。

我们的茶艺的表演到此结束,多谢大家!

茶艺演讲稿篇八

1、鉴别茶叶品质;

3、选配茶点;

4、向顾客介绍名茶、名泉以及饮茶知识、茶叶保管方法等茶文化;

5、按不同茶艺要求,选择或配置相应的音乐、服装、插花、熏香等,制造适宜的.环境氛围。

1、高中或以上学历;

2、熟悉各类茶叶冲泡、品饮艺术,对茶文化的了解有一定深度;

3、有从事茶艺管理和培训工作经验;

4、1.63米以上,形象好、气质佳、大方、稳重、端庄。

相关范文推荐
  • 09-15 老师思想汇报 给老师写的一封信(优秀8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老师思想
  • 09-15 2023年团员对党的思想汇报(大全10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
  • 09-15 商会会长演讲稿(优秀10篇)
    演讲稿是演讲者根据几条原则性的提纲进行演讲,比较灵活,便于临场发挥,真实感强,又具有照读式演讲和背诵式演讲的长处。优质的演讲稿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
  • 09-15 最新老板演讲稿(汇总10篇)
    演讲属于现实活动范畴。它是演讲家通过对社会现实的判断和评价,直接向广大听众公开陈述自己主张和看法的现实活动。演讲稿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演讲稿呢
  • 09-15 违反纪律思想汇报(优秀5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
  • 09-15 副队长竞选宣言(优秀10篇)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
  • 09-15 2023年纪律教育内容演讲稿(通用5篇)
    演讲,首先要了解听众,注意听众的组成,了解他们的性格、年龄、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分析他们的观点、态度、希望和要求。掌握这些以后,就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方式来吸引听众
  • 09-15 2023年节日期间党员干部思想汇报(汇总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
  • 09-15 党员季度思想汇报(优秀9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党员季度思想汇报篇
  • 09-15 农民思想汇报(模板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