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优秀21篇)

时间:2023-11-30 06:08:49 作者:文锋

教案应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学习能力。下面是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编写的二年级语文教案,供大家参考和学习。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让学生综合运用折扣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促销”问题,使学生对不同的促销方式有更深入地认识,经历综合应用知识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解题过程中对学生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的熟练度有较高的要求。“商场促销”虽对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学生购买促销商品的经验还不足,对各促销方式的实质理解具有一定的难度。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

课本7677页内容。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体会类比思想。

2.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备:

彩色纸条。

学具准备:

彩色纸条。

教学过程:

一、口算训练。

见口算题卡。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仔细观察,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

让学生说一说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哪些数学信息?

同桌之间,找一找,说一说。

说说一共指的是谁和谁一共。

求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就是用青青吃的蚊子数加上蛙蛙吃的蚊子数。

2.解决问题。

可借助线段图来理解题意。

学生列式。

四、巩固练习。

两只蝌蚪一共吃了多少只蚊子幼虫?

学生独立找解题所需要信息,并试着解答。

五、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1。复习利率有关知识:税收的种类,应纳税额,税率。

2。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积攒一些零用钱,我们积攒的暂时不用的零用钱,会怎么处理呢?学生回答,由学生的回答引出“储蓄”。

3。谁存过钱?怎么存的?将钱存入银行有什么好处呢?讨论利息的情况。

4。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相关储蓄方面的知识,探讨利率有关的知识。

二、新课探究。

1。自读教材11页例4上面的部分内容:

学习要求:理清以下问题。

(1)存款有哪几种方式?

(2)什么是本金?

(3)什么是利息?

(4)什么是利率?

(5)怎样计算利息?

学生自学教材,学习后汇报。教师结合学生汇报,考查学生对利息的理解,对利息公式的理解。

检测:

(1)结合20xx年10月利率表,说说各种存款方式的年利率是多少?

(2)整存整取一年的年利率是1。50%,表示什么意思?

2。学以致用,教学例4:

(1)出示例4。

(2)读题思考: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取回哪些钱?包括几部分?

(3)利息的多少和什么有关系?(引导学生知道是与本金、利率、时间有关)。

(4)归纳整理汇报:实际取回的钱数=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巡视学生计算过程,避免丢落项和计算不准确。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

(2)学生运用公式独立解答后集体订正。

2。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9题。

先让学生观察存款凭证,从中能获取哪些信息?本金、利率、时间各是多少?再根据利息的计算方法进行解答。

3。教材第15页“练习二”第12题。

(1)妈妈需要慎重选择吗?怎么办?

(2)第一种方式的时间,利率是多少?第二种呢?

(3)分别计算后比较并做出决定。学生独立解答。讲一讲自己的解题思路。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这样做出选择,选择时需要用心地算一算,算的过程不要怕麻烦,按照时间和方法一步一步地去想,就能很好地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学生汇报,引导学生懂得储蓄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在银行存款的方式很多种,如活期、整存争取、零存整取等;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我们还知道了计算利息的方法是:利息=本金×利率×存期;计算时遇到步骤比较的计算时,要一步一步认真计算,有耐心,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结合数一数、摆一摆的具体活动,经历相同加数连加算式的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的联系,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

(2)结合具体情境,经历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的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体会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会把相同加数的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知道写法、读法,并能应用加法计算简单的乘法算式的结果。

2、乘法的初步认识。

(1)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含义。

(2)知道用乘法算式表示“相同加数连加算式”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基础。

(3)能从生活情境中发现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决的问题,初步学会解决简单的乘法问题。

3、5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并经历5的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和5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

(2)能用5的乘法口诀进行乘法计算,体验运用乘法口诀的优越性。

(3)能用5的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4、(2、3、4)的乘法口诀。

(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2、3、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进一步体会编制乘法口诀的方法。

(2)能够发现每一组乘法口诀的排列规律,培养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逐步的发展数感。

(3)掌握2、3、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经学过的口诀进行乘法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知识点二年级。

知识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及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认识分米、毫米、千米。

1、分米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写成1dm。

2、毫米用字母mm表示,1毫米写成1mm。

3、千米用字母km表示,1千米写成1km。

米、分米、厘米、毫米、千米之间的换算。

1、1厘米=10毫米或1cm=10mm。

2、1分米=10厘米或1dm=10cm。

3、1米=100厘米或1m=100cm。

4、1米=10分米或1m=10dm。

5、1千米=1000米或1km=1000m。

感受1分米、1毫米、1千米间的实际长度。

1、一张ic卡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

2、1扎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公共汽车两站地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

4、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数学学习方法技巧。

1、数学入门越早越容易。

现在数学在各种选拔以及小学六年级考试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学习一些数学。对于今后希望在小学六年级中选择较好学校的学生,我们的建议是较早的学习相对是较好的。首先较早学习数学,数学的知识体系比较完整,不会存在六年级时还要补习三年级数学知识的情况。其次较早入门有比较充足的时间激发孩子对数学的兴趣,入门难度相对较低。

2、兴趣最重要,起点是关键。

不少四五年级希望开始学习数学的学生,令人惊讶的是,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其实在低年级时曾经学过数学的,但因为当时学习听课效果不好便放弃了,到了高年级,迫于小学六年级形势又不得不学。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数学是有一定阴影的,甚至有些学生抱定了自己不适合学数学的念头,有一定抵触心理。

所以既然家长决定低年级开始学习数学,一定要首先注意兴趣上的培养,帮助他们找到数学中引起他们兴趣的事情,比如数字游戏等等。

同时起点如果没有选好,孩子学得吃力,自然不会有兴趣,所以合适的课程选择也是家长要注意的。

3、一个好老师,一个好习惯。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找一位孩子喜欢的老师就是学习的重中之重。一位好的老师能够让孩子迅速喜欢上课堂,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在课堂上,老师不仅是孩子的是师长,也是孩子的朋友,和孩子们一起探讨问题,一起思考,使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喜欢老师的同时喜欢数学。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充分挖掘教材结合学生实际进行再设计。

教材中对于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探索是两个分散的情景,在第一次的备课时我依据书上的过程设计教学,可试课时发现在探索结合律时,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计算小长方体的块数,但几乎没有用括号的。他们习惯于先算哪一面就把哪两个数字写在前面,教师在引导出书上的算式上也有些牵强,而且我发现学生列出的这些算式中本身就有乘法的交换律。那么何不先探索乘法交换律,把探索交换律的过程作为探索结合律的阶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因此,我大胆改变教材结构,先探索乘法交换律,并利用淘气这个人物把书中分散的情景进行整合,突出整体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注意渗透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于结合律的教学,不应仅仅满足于学生理解、掌握乘法结合律,会运用乘法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重要的是让学生经历一个数学学习的过程,在学习中受到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启蒙教育,本节课我抓住这一教学重点,有意识地设计了“创设情景,发现问题————提出假设,举例验证————概括规律”三个教学环节,使学生经历探究过程,并在此过程中注意渗透“探索与发现”的一般方法,学生学得积极、主动。

3、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当然独立思考是合作的前提,没有独立思考的合作交流是空的,在本教学中也有体现,例如在进行猜想验证的教学环节中,我要求每个学生自己先写一个式子,再四人小组进行交流,最后全班进行交流。为学生搭建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平台,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模板

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

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

(1)(春天到了,光明小学的老师决定带同学们去春游,他们要分发一些食品。而且还给你们带来了礼物)今天老师要分给你们。请小组长来领礼物(12块糖)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而且要求每个同学都满意)。

(2)各小组动手操作。

(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

(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

(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小朋友再说说什么是平均分?

(3)你们用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

(4)学生交流、汇报。

二、实际操作,学习平均分。

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

(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

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

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

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

(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

四、体验成功,回味平均分。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

教学反思:学生初步感知了平均分的含义,并会动手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平均分。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6×8=。

5×4=。

3×4=。

5×3=。

2×6=。

4×6=。

4×(12-8)=。

6×5+24=。

二年级下册数学试卷第一单元人教版二、下面是明明调查本班同学喜欢吃水果的情况。

葡萄男生:5人女生:7人。

西瓜男生:10人女生:6人。

苹果男生:12女生:8人。

菠萝男生:9人女生:5。

喜欢吃()的人数最多。

文档为doc格式。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具体情境中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认识乘号、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熟记2——6的乘法口诀,比较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的运算意义。

(2)让学生经历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在探索口诀的记忆方法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数学的信心。

(3)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思维的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

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碰碰车、水上游船、猴子爬树……。

出示课件中的游乐场。

游乐场中有许多数学问题,你们看到了吗?

生1:看到了过小火车、碰碰车……。

生2:玩过小火车的有20人。

生3:碰碰车上也有8人。

……。

师:你们是怎么知道的?

生2:我是数的。

生3:我是算的。

板书:2+2+2+2=8。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怎么用乘法计算。

2.探究新知。

学习第47页例1(1)。

提出问题: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飞机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3+3+3+3+3=15。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这个问题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很容易看出来,但班内还有个别理解能力较差的学生,所以,任何问题都要从易到难。

汇报: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学习第47页例1(2)。

出示课件中的例题图片。

a同学们,你们都知道小火车上共有多少人?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用数就可以;用加法计算的4+4+4+4+4=20。

c这个算式有什么特点呢?谁能看出来?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汇报:每个加数都是相同的。

学习第47页例1(3)。

根据上面所讲,请同学们自学这个例题。

汇报:2+2+2+2+2+2+2=14。

小结: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乘法算式:2×7=14或7×2=14。

师:我们以前学过加号、减号,这个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

提出要求:谁能把上面的几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谁来挑战?

师:你们知道乘法算式怎么读吗?

指名回答,师生更正。

2×7=14读作:2乘7等于14。7×2=14读作:7乘2等于14。

3.教学“2×7=14”的意义。

小组讨论乘法的意义。

汇报结果。

师总结:“2”表示相同的加数,“7”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4”表示相同加数的和。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讨论:如果更多的2相加,例如8个、12个……又该怎么写呢?

学习第48页例2。

师:同学们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的数字叫什么名字吗?

5+5+5=15。

5×3=15。

3×5=15。

3和5都叫“乘数”,“×”叫乘号,“15”叫积。

4.课堂练习。

把48页做一做独立完成,然会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更正。

5.拓展提升。

加法算式:__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或_____。

b.把练习九的1、2、3独立完成。

课后小结。

提问: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呢?

师生总结:

a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简便。

b左斜右斜的×就叫乘号。

c第一个乘数表示相同的加数,第二个乘数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等号后面的数表示相同加数的和。如:2×7=14,7个2相加可以写成2×7=14,也可以写成7×2=14,这里都表示7个2相加。

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

加数相同的加法,用乘法表示比较简便。

5个33+3+3+3+3=155×3=153×5=15。

7个22+2+2+2+2+2+2=147×2=142×4=14。

2×7=14读作:2乘7等于14。

7×2=14读作:7乘2等于14。

5+5+5=15。

5×3=15。

3×5=15。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一、引入课题。

播放《如果你在野外迷了路》配音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听后谈感受与收获,引出并板书课题:辨认方向。

二、调动原有经验,感知现实中的新方向。

(一)、复习。

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哪四个方向?(东、南、西、北)你能在教室里辨认吗?如果到了一个新环境,你怎样辨认这些方向?(观察太阳、树木、利用指南针……)。

(二)、探究新知。

1、你还听说过哪些方向?(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如果有学生说出南东、北东、南西、北西,教师也应有意识地对应板书。

2、借助人们生活语言习惯,统一对方向的描述性词语。

学生可小组内交流,然后指名汇报,总结:东方与南方的中间,是东南方。

以同样的方法,让学生学会辨认东北、西南、西北三个方向。

(三)、深化体验。

1、活动体验二:坐在自己的座位上,说一说你的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分别是哪位同学。学生先自主找一找,再指名汇报。

2、活动体验三:指名两位同学到讲台前,让其他同学说一说学生甲在学生乙的什么方向?学生乙在学生甲的什么方向?然后思考讨论交流:同是两位同学,但对他们位置的描述却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使学生真切体验到方向的相对性。

二、生活经验升华,探究地图新方向。

(一)、复习。

教师出示方向板(小黑板出示)谁能在老师的方向板上标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指名板演。总结强调:方向板上的方向特点。

(二)、探究新知。

1、借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在方向板上标出其余四个方向。学生可小组交流合作、互相帮助,教师巡视指导,最后汇报总结,展示自己制作的方向板。

完成“认一认”。

3、深化感知。说一说动物园在学校的哪个方向?学校在动物园的哪个方向?

三、拓展应用。

1、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1题。

教师先让学生说一说在地图上看到了什么?这是哪个国家的地图?学生回答后,教师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强调向北的方向标,然后进行辨识方向的训练。

2、指导学生完成第23页“练一练”的第2题。

先让学生小组内互说,再全班交流。

四、全课小结。

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你对自己的表现有什么评价?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有了路线图,还要认识路线图才能不迷路,所以认识路线很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认识路线”。

到了抚顺,笑笑住在十道街的叔叔家里,她想到去劳动公园去玩,应该做几路公交车?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一)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的行驶路线。

(1)从十道街出发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劳动公园。

1、瞧,这里是一张1路车从十道街到新华大街一段的公交路线图。仔细看图,你能按照1路公交车的路线说一说,我们乘车从十道街按照什么方向,怎么走到劳动公园?请你当小司机,手握方向盘自己说一说。

2、小组讨论,在小组里说说自己的想法。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二)从劳动公园到十道街的行驶路线。

1、笑笑游完劳动公园要回到十道街又该怎么走呢?同桌互相说一说。

(2)从劳动公园出发向行驶站到友谊宾馆,再向行驶站到百货大楼,再向行驶站到西一路,再向行驶站到三道街,再向行驶站到十道街。

2、把结果记录在练习卡上。

3、学生汇报,课件演示。

4、对照答案订正错误。

(三)看路线图回答问题。

(1)小明从三道街出发坐了4站,他是在哪站下车的?说说他的行车路线。

(2)小红坐了3站在百货大楼下车,她可能是在哪站上车的?她又是怎样走的呢?让我们来验证一下,课件演示。

(3)你想从哪儿到哪儿去?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行车路线。

(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在小组内交流。

小结:我们在乘车的时候,首先要了解车的行驶方向,然后根据需要,正确的选择乘几路公交车和下车地点。

三、自主参与、拓展练习。

1、这是笑笑的小表妹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图。

说出小红上学和放学的回家的路线,同桌互相说一说,再填在书上。

学生汇报,课件演示。订正错误。

2、笑笑为了感谢同学们为他指路,请你们到“海上乐园“去游玩,但是我们要先弄清它的内部路线图,防止迷路。我想这一定难不倒大家的。(出示”海上乐园“彩图)。

提问:a海底世界,海上乐园,居民区,果树林分别在中心公园的什么方向?

b居民区的居民怎么走可以到山洞?

四、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总结评价。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一张从家到学校的导游路线。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铅笔有多长》(分米、毫米的认识)。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厘米和米的基础上,认识分米和毫米。教科书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借助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引入对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的认识,并关注了对长度单位之间关系的学习。

【教学目标】。

1、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1分米和1毫米有多长,掌握米、分米、厘米和毫米之间的关系,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感受分米、毫米的实际意义,积累测量经验,初步发展空间观念。

2、能根据具体情境恰当选择长度单位,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体会单位的实际意义,初步发展估测意识,并激发学生对测量学习的好奇心和参与测量活动的主动性。

3、通过寻找生活中“1分米”“1毫米”的事物,加强对分米和毫米实际意义的体会,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实际测量,知道1分米、1毫米有多长,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能力。

难点:通过实际测量体会米,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估一估”、

“量一量”等活动,发展学生的估测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

学具:米尺,卡片,吸管,铅笔,剪刀,测量单。

【教学过程】。

一、故事激趣,温故引新。

1、观看数学故事《偷吃红土的小象》。

2、回忆在测量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师:你觉得在测量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周老师带来了现场留下的脚印,谁来测量?

生:测量并汇报,这个脚印的长度是10厘米。

3、揭示“分米”。

师:10厘米还可以用另一个长度来表示,它就是——1分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米的认识。

师:你知道分米用字母怎么表示吗?

二、认识分米。(11:00之前必须结束)。

1、在直尺上找出“分米”,揭示分米和厘米的关系。

师:现在请你拿出直尺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ppt活动一:

在直尺上找一找1分米,并用手指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

生汇报。

师:很好!1分米=10厘米。

2、自主学习,进一步认识分米。

师:现在我们就利用这根吸管来继续研究1分米。请看活动要求!

ppt活动二:

估估一估1分米的长度。

量用直尺量一量,进行调整后剪下1分米长的吸管。

找用1分米长的吸管比一比,量一量长约1分米或几分米的物品。

生汇报。

师小结:在今后的估计中,这些1分米、2分米、7分米(分别拿出吸管、文具袋,指出课桌的高)的长度都可以作为我们估计的标准和依据。

3、发现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上学期我们还认识了米,那米和分米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四人小组合作探究,试着在米尺上找一找,也可以借助吸管来研究。

ppt活动三:

小探究。

1米?分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真棒!我们通过在直尺上找出1分米,用手指来比划1分米,还找到了生活中的1分米,相信同学们对分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和感受!

三、认识毫米。

1、通过“量一量”,揭示毫米。

师:请用直尺在测量单上“量一量”铅笔有多长?

生汇报。

师:不是6厘米吗?铅笔的'长度比6厘米长,但是又不到7厘米,这时候就需要一个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它就是刚刚——毫米,用字母来表示。

2、通过自学,发现毫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才我们一起对分米进行了研究,接下来请同桌之间用研究分米的方法,展开对毫米的独立学习吧!

ppt活动四:

找一找在直尺上找出1毫米。

比一比用手指比划出1毫米。

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或厚度,大约是1毫米或几毫米。

想一想1厘米=?毫米。

生汇报。

师小结:看来同学的收获可真多,通过自学,我们知道了1厘米=10毫米。

3、通过摞卡片,感受毫米、厘米和分米之间的关系。

师:刚刚我们说一张卡片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现在请你将3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3毫米,用手摸一摸,感受一下3毫米,现在把5张卡片放在一起,这时的厚度大约是——5毫米,再用手摸一摸!如果同桌两个人把所有的卡片合在一起,这时候大约是——10毫米,也就是1厘米,用手指感受一下10毫米的长度吧。

师:10厘米也就是——1分米!那看来1分米就是10厘米,也是100毫米!看来1毫米实在是太短了!不细心都注意不到,所以,在测量时一定要认真仔细!

师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并且在老朋友米和厘米的帮助下,发现了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接下来就请你带着这些满满的收获,赶快帮黑猫警长找到偷吃红土的小象吧!

四、实际应用,解决问题。

1、测量脚印。

师:你觉得案发现场的这个脚印是哪只小象留下的?

生独自测量。

师:看来确实是小象嘟嘟偷吃了红土,可是,你知道小象为什么要偷吃红土吗?

师:红土中有小象所需要补充的矿物质铜和盐,但是我们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想要的东西,不劳而获是不对的。

2、修改日记。

师:小马虎最近也学习了长度单位,他已经迫不及待的写了一篇数学日记,一起读一读吧!

今天早晨,我从2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拿起1毫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洗了洗脸,

用70米长的毛巾把脸擦干,吃过早饭去上学。来到学校,我坐在5分米高的凳子上,

拿出7厘米厚的语文书准备开始语文课。

3、选择合适的单位填空。

师:这两个算式请同学们今天回家后想一想,并把自己的想法说给爸爸妈妈听!

1()-9()=1()1()-99()=1()。

4、全课小结。

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收获了很多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其实长度单位不只是我们现在认识的这四个,还有比米更长的单位,也有比毫米更短的单位,这些长度单位都等着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去探索、去发现!

五、板书。

分米、毫米的认识。

1米=10分米分米d。

1分米=10厘米厘米cm。

1厘米=10毫米毫米mm。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

54——55页。

二、教学目标:

1、在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和除法的意义,了解有关0的除法。

2、能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有关0的除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仔细观察画面,说说从图中都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每只猴子平均可以分几个月亮?”

(二)、学习0的除法。

问题:把几个月亮平均分?分给几个猴子呢?

方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交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把想法表达清楚。

列出除法算式:0÷5=0(个)。

引导:分给6个猴子呢?0÷6=0(个)。

分给7个猴子呢?0÷7=0(个)。

得出结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小练习:0÷3=0÷8=0÷9=6×0=0×8=。

(三)、巩固练习。

做自主练习1和2。

(四)、拓展练习。

剪窗花。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教学反思:

大部分同学内容能够掌握有关0的除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不是很熟练,必须多做练习。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能力目标: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知识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灵活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难点:

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策略合作探究。

前置作业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并提出问题尝试解决。

教学内容:

有余数除法的应用。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探究新知。

1.说一说,想一想。

从图中的情境入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2)如果有22个同学去划船,至少要租几条船?

先独立思考:你是怎样想的,如何列式,怎样回答问题。

学生说图。

独立探究,小组交流方法。

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四、总结:2.试一试,有30元,租1条船最多可以划几小时?想一想,说一说。

你能列式解决吗?

1.完成练一练的1、2题。

2.完成练一练的3、4题。

(1)独立完成。

(2)小组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反馈。

学生总结。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教案一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第一课时认识厘米、用厘米测量教学内容:课本第1―3页。

教学目标:

1.理解使用统一的长度单位进行测量的必要性;

2.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3.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数)。

4.培养动手能力和主动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1厘米的实际长度和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具:

刻度尺一把,5厘米的纸条,图钉,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别针,花生。

学具:

刻度尺一把,三角尺,一根绳子,新的铅笔一支,较长的纸条,一角的硬币。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性。

1.情景设置,用不同的测量工具进行估计和测量。

提问:你能说一说你的课桌有多长吗?你知道你的数学课本有多长吗?(提示:左、右小组分开测量。可以用你有的东西比一比,测一测)。

2.提出测量中的矛盾问题。

(1)在刚才的实际测量当中,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5颗别针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4个三角形那么长,有的同学说数学书有2把小刀那么长。

师:为什么我们都是测量的同一边量出的结果不一样呢?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1.介绍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长吗?请你用直尺上表示出来。

首先找到刻度“0”,从刻度0到1,这中间的长度就是1厘米。

2.感知1厘米的实际长度:

三.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方法。

1.学生小组动手测量纸条长度。

(1)这有一张纸条,你知道它有多长吗?小组讨论、操作测量纸条的长度。

(2)小组汇报:你们是怎么测量的?

2.统一测量的方法。

介绍:量物体的时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纸条就长几厘米。

现在纸条的右端正好对着“5”,说明纸条长5厘米。

3.实际测量物体的长。

(1)测量同桌准备的纸条,看一看它们分别长多少厘米?量的结果写在纸条上,同桌检查。

(2)量一量你带来的新铅笔长多少厘米。看练习一的1题中铅笔的长度,笔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长度呢?利用三角板来卡一卡的量。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宽度是()厘米。(取整数)。

一: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间的距离是()厘米。(取整数)。

四.巩固反馈。

五.发展练习。

1.如果有些东西两头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长度呢?例如花生的长度和1角硬币的长度。

2.讨论交流,想办法。可以有很多方法。

六.全课小结。

今天学了什么?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认识米、用米量教学内容:课本第4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初步建立1米的长度概念;

2.根据1厘米和1米的实际长度,知道1米=100厘米;

3.能合作测量出整米长度的物体;

4.培养合作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1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

用米尺量较长物体的长度。

教、学具:

1米的直尺、折尺、卷尺,纸条。学生每人1根较长的绳子,1米的卷尺,刻度尺。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用厘米量物体。

1.提问:昨天学过的长度单位是什么?量物体长度用什么工具?

二年级人教数学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一、判断题(每道小题4分共16分)。

1.别针长5米()。

2.100厘米是1米()。

3.一座楼房高80厘米()。

4.妈妈身高160米()。

二、填空题(1-4每题5分,第5小题6分,第6小题9分,共35分)。

1.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2.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20()。

3.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火柴棒长4()。

4.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5.38米+7米=()米。

53米-9米=()米。

6.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

15厘米+5厘米=()厘米。

1米=()厘米。

三、口算题(每道小题5分共15分)。

65+6=。

6+88=。

65+6=。

6+88=。

3.29+3=。

30+50=。

四、应用题(1-4每题6分,第5小题10分,共34分)。

1.东村要修一条水渠,已经修了68米,还有12米没修,这条水渠长多少米?

口答:这条水渠长()米.

2.有两条绳子,一条长28米,另一条长24米,两条绳子共长多少米?

__________答:两条绳子共长()米。

3.关村要修一条长98米的马路,已经修了54米,还有多少米没修?

____________答:还有()米没修.

4.一块布长98米,先用去25米,又用去30米;这块布短了多少米?

口答:这块布短了()米.

口答:三个组共有()人.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在游戏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知欲,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不确定的。

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会用这些词语表达生活的事件。

课件、球、盒子、硬币、记录表。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点击课件)请看屏幕:迪尼斯乐园举行比赛,米奇和唐老鸭都决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张门票,让谁去呢?最后它们决定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做决定。(板书:抛硬币)。

师:你们认为谁会去呢?

生1:米奇。

生2:唐老鸭。

师:你的任务是老师抛完后要大声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吗?准备好了吗?(师抛硬币遮住,问学生)。

师:同学们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师:大声告诉大家,哪面朝上?

生:正面。

师:正面朝上,这下米奇可高兴了,因为它可以去观看比赛。(猜对的学生很高兴)。

师:如果再抛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吗?

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

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鸭去。

师:你确定吗?你也上来抛一抛。(再指名生抛硬币)。

生:反面朝上。(猜对的学生欢呼)。

师:反面朝上,唐老鸭高兴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抛硬币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生1: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生2:米奇和唐老鸭都有可能去观看比赛。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呀!你们想来试试抛硬币吗?(想)。

师:请听游戏规则:(略)。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游戏我们发现硬币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说正面或反面,这两种可能都有。(板书:可能也可能)。

组织课堂:请组长收好硬币,放回抽屉。

(设计意图:由抛硬币游戏开始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次体会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尝试用“可能”、“也可能”等词汇进行数学表达,在知识、情感上为后面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究。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个摸球游戏,好吗?师生摸球。

师:(出示盒子)看,这是什么?

师:(指盒上标签)对,里面有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玩?

(生踊跃举手,一位学生上台)。

师:我们两人这样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台下同学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地看。师动作夸张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样子,摸出一个球捏在手上)。

生:(白色)。

(师展开手掌正好是。台下同学鼓起掌来,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过程同上,猜中的学生鼓掌,没猜中的有点失望)。

师:你们也想这样摸一摸、猜一猜吗?(想)。

2、学生小组合作摸球。(体验不可能)。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小袋子,每个袋子里装的都是3个白球和3个黄球。摸球之前,请听好游戏规则:

1、小组其他成员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2、每人每次只摸一个球,摸球时眼睛不能看,也别让猜的同学看见,每人连续摸两次。

3、把摸到的球给大家看,不能争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地上,要有团结协作、互相谦让的精神。

4、组长负责把每个同学摸球的情况打钩记录下来。

(1)请组长拿出袋子和表格。

(2)师指导摸球填表格。

3、全班交流。

(1)各小组汇报情况。

(2)老师幻灯出示汇总表,根据组长汇报情况填表。

师:同学们你们每次都猜对了吗?(生:没有)。

师:怎么这么多同学没有全猜对呢?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设计意图:小组内摸球猜球活动,意在使学生体验从袋中摸一个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这种不确定性现象。学生摸得积极,猜得高兴,较好地体会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4、体验不可能。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小问题。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黑球吗?(不可能)齐读。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红球吗?(不可能)。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黄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吗?(不可能)。

为什么?

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黄球)(体验一定)。

师:老师最近学了一样新本领,无论谁从这个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颜色。大家信吗?不信,我们试试。这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6个球。这回我们换一个玩法,我请每个大组里最乖的小朋友来摸球,老师来猜。谁愿意和老师玩?(多次猜黄球)。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满。)。

师:怎么了,你们想说什么?(里面都是黄球)。

师:很多同学都说对了,老师的确知道里面装的都是黄球。所以,摸出一个一定是黄球。

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白球呢?(摸出一个,一定是白球)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红球呢?(一定是红球)。

(板书:一定)。

师小结:刚才通过抛硬币和摸球的游戏,我们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一定发生。

(设计意图:本小节让学生在动脑思考中体验到事件的确定性,在师生的趣味互动中既学新知又交流感情,调节课堂气氛)。

三、促成体悟,拓展延伸。

1、数学书第93页:连一连。

(1)先读题目要求和内容,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生:10个黄球,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

师:那会摸到黑球吗?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师:机灵狗的盒子呢?

生:10个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黄球。

师:那会是什么球?

生:一定是白球。

师: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来的球会是什么?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

师:也可能是什么球?

生:也可能是白球。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2、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

师:接下来,我们来课间休息,再玩个游戏,全体同学请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好吗?我们玩的游戏是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准备好了没?有没有信心?(有)。

(1)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2)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不可能是男同学。

(3)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可能是女同学,也可能是男同学。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请给自己一些掌声鼓励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及时对新课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使学生形成表象。并设计活动应用反馈,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知识理解,形成一种教学互动)。

四、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聪明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在发生。现在,老师又要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你觉得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请看屏幕,这里的题目你会吗?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说,老师注意评价。课堂小结。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习生活数学,要求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通过练习对事情发生的情况进行牢固地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描述,能进一步掌握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事件的可能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文档为doc格式。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2、《草》是(唐)朝的大诗人(白居易)写的,他写这首诗时才(16)岁。《草》这首诗原来的题目是《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描写了(草顽强的生命力),诗中赞美小草顽强生命力的句子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3、《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六)种景物,分别是(篱落、径、树、儿童、黄蝶、菜花)。诗的前两行是(静态)描写,后两行是(动态)描写。描写儿童找不到蝴蝶的原因的诗句是(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4、《笋芽儿》一文中描写美好春光的句子是(桃花笑红了脸,柳树摇着绿色长的辫子,小燕子叽叽喳喳地叫着……)

5、在《小鹿的玫瑰花》中,鹿弟弟说小鹿的玫瑰花没有白栽是因为(他不仅美化了环境,为别人带来了快乐,而且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快乐。)

1、背写第2课《古诗两首》。

2、背写第17页上的“读读背背”及补充的春联。

(1)杨柳绿千里,春风暖万家。 (2)黄莺鸣翠柳,紫燕剪春风。

(3)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4)春风一拂千山绿,南燕双归万户春。

(5) 艳阳照大地,春色满人间。 (6)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

3、背诵第18页上的“宽带网”。

春天里开的花可真不少,有 迎春花、玉兰花、杜鹃花,还有桃花、杏花、梨花、苹果花…… 许多城市或地区都有自己的市花或区花。如洛阳是 牡丹花,北京是 月季花,澳门是 莲花,香港是 紫荆花,郑州是 月季花。

羞(害羞) 俺(俺的) 鹊(喜鹊) 杜(杜鹃) 容(容易)徐(徐徐)蔬(蔬菜)

差(差别) 掩(掩护) 鹃(杜鹃) 牡(牡丹) 荣(光荣) 除(除法) 疏(疏远)

未(未来) 仍(仍然) 冈(山冈) 拐(拐弯) 烧(烧火) 冒(冒险) 度(温度)

末(末尾) 扔(扔掉) 岗(岗位) 别(别人) 浇(浇花) 帽(帽子) 渡(渡过)

列(列车) 绵(绵羊) 探(探听) 摇(摇头) 躲(躲开) 店(商店) 枯(干枯)

烈(热烈) 棉(棉花) 深(深浅) 遥(遥远) 射(照射) 站(车站) 苦(苦难)

芽(发芽) 菜(白菜) 换(交换) 第(第一) 歌(唱歌) 抽(抽水) 净(干净)

讶(惊讶) 彩(彩色) 唤(呼唤) 弟(弟弟) 哥(哥哥) 油(石油) 静(安静)

微(微笑) 才(刚才) 西(西瓜) 大(大家) 安(平安) 本(本来) 呼(呼吸)

薇(蔷薇) 材(木材) 牺(牺牲) 达(到达) 按(按时) 笨(笨重) 乎(胖乎乎)

躲躲藏藏 遮遮掩掩 叽叽喳喳

1、渐渐地:雨渐渐地停了。 ( 我渐渐地长大了。)

2、静静地:小鹿静静地躺在床上养病。(我静静地坐在沙发上听音乐。)

3、惋惜地:妈妈惋惜地对我说:“这次考试,你要是在认真点就好了。”

小明惋惜地对我说:“这次拔河比赛,我们班又输了。”

4、……像……,像……: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像镰刀,又像眉毛。(结合园地一复习)

1、描写春天的古诗及诗句:

《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春思》: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例文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数数活动,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情况。

重点:了解学校生活。

难点:数数活动。

教学准备:2-3页的教学挂图,1-10数字卡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小学生了,要与老师一起学习很多的数学知识。数学知识是很有用的,学会它你就能增长本领,会解决许多生活中的'问题。你们会从1数到10吗?与老师一起一边伸手指一边数数。看图数数。

二、激发兴趣。

2、数图中的数量。

(1)小朋友们认真地数一数,这里有几面国旗?用数字几表示。

(2)生答有一面国旗,一位老师可以用数字“1”表示。

3、认读1-10各数。10个数都数完后,教师让学生读一读这些数。

三、小结:今天我们一起数了美丽的乡村小学里的人呀,红旗呀,花和鸽子等许多东西,还数了我们身边的门窗,铅笔等事物,小朋友们还可以数一数我们校园里的事物。

四、请用火柴棒从1摆到10。

五、作业:开心数数。

六、板书:数一数。

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

1、掌握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灵活运用。

2、对本单元容易写错的生字进行梳理,并正确写在田字格里,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引导学生去发现搜集秋天的词语、句子,感受秋天的美丽。

掌握生字、运用词语

积累词句。

课件

大家昨天已经自己复习过第一单元了,谁来说说第七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呢?谁还知道这几篇课文都和什么季节有关?(指名学生回答)

小朋友们,第一单元藏着许多知识呢,今天我们就来一一复习。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复习的第一站。

小朋友们,睁大眼睛仔细看,左边是本单元会认的字,右边是本单元会写的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我们先来复习会认的字。

(1) 同桌互相纠错

(2) 我会读:

平翘舌音:

层 翠 爽 壮 著 状 苍 炸 察 识 残 橙 支

前后鼻音:

层 尽 染 爽 壮 登 笼 浪 粱 燃 勤 仙 盘 峰

当 形 状 降 纷 苍 蹦 残 橙 径 枫 龙 凡

难读词:

凉爽 翠绿 雄壮 稻谷 登山

胳膊 光盘 名片 旅游团

山峰 巨石 枫树 菊花 风景区

翠鸟 甲鱼 高粱 橘子 降落伞

勤劳 观察 认识 尤其 奇形怪状

小朋友们,我们齐心协力将这个单元会认的字都记住了,那么会写的字掌握得怎么样了呢?

(1) 学生交流易错字

(2) 教师板书易错字

(3) 书空重点笔画

(4) 听写词语:

宜人 山谷 尽力 云层 劳动 站立

尤其 豆苗 认识 于是 首先 枝叶

刘海 已经 花花绿绿 金秋时节

春华秋实 山河壮美 四海为家

著名的近义词 很多的近义词

(5) 校对

3、小朋友们,除了我们刚才听写的词语,这个单元里还有许多非常美的特别值得我们积累的好词呢,你们看!

出示词语:

层林尽染 景色宜人 天高云淡 秋高气爽 五谷丰登 瓜果飘香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天朗气清 春花秋月 枫林如火 秋收冬藏

从小朋友们的口中,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幅秋天的美景,课文中也有许多描写秋天、赞美秋天的句子,快走进第一单元课文中去找找、读读、背背吧!

出示课件:

1“梨树挂起_________的灯笼,苹果露出_________ 的脸颊,稻海翻起______的波浪,高梁举起__________ 的火把。”秋天这幅美丽的图画是____________________ 画出来的。

2.蒲公英靠______________传播种子,苍耳靠___________ 传播种子,豌豆靠____________ 传播种子。

3.《赠刘景文》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描写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诗人对朋友的赠语。

4.《山行》是_____ 朝诗人___________写的。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 季节的美丽景色。从诗中“__________________”看出。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秋姑娘,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领略了秋天的美景,还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一定收获多多吧!

完成第一单元相关练习

易错字:谷 劳 已 经 站 尤 其 首

这节复习课,从字、词、句、课文内容等方面复习了第一单元的相关知识,积累了与秋天有关的词语、句子、古诗,并对易错字进行了听写 ,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教学让学生的基础更加扎实。

二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教案

1.使学生会看钟表上的半时,1.8.2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2.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的良好生活习惯。

整时与半时的区别,半时的两种写法。

多媒体课件、钟表模型、投影仪。

一.创设问题情境。

1.出示明明起床、吃饭、读书、运动的图片。

2.提出问题。

生:明明早晨6点就起来了。

b.他在什么时刻吃早饭呢?这个时刻以前我们没有学过,你知道吗?

生:7时半。

c.那么明明是在什么时刻开始读书的呢?

生:他在8时半读书。

d.下午明明他们有一节体育课,你知道明明踢球是在什么时刻吗?

生:3时半他在踢球。

揭示课题:明明是个很守时的孩子,他每天6时起床,7时半吃饭,8时半读书,3时半踢球。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半时。(板书)。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课件出示3时半钟面。

a.你能说出这是什么时刻吗?请用你的学具钟表,依照图上钟面拨一拨。

b.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四人小组讨论一下。

学生自主汇报:时针指向3和4中间,分针指向6,就表示3时半。

3.依次出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

请小朋友们观察,并动手拨一拨,说一说。

a.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4时半、10时半、7时半它们的分针都指向6,小学数学教案《1.8.2认识半时|人教课标版》。

b.半时和整时分针指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生:整时它的分针都指向12,半时它的分针都指向6。

总结得出:几时半的时候,分针总是指向6,时针总是指在两个数的中间。

4.引导学生观察半时的写法。(讨论)。

整时有几种表示法?想一想半时的电子表表示法应该是怎样的呢?

生归纳:电子表的半时用“30”表示。点左边是几,点右边是“30”,就表示几时半。

三.实践应用。

1.想一想你自己的生活,说一说自己一天的生活中,几时半都在做什么,加深对半时的认识。

完成小英的作息表。

2.游戏活动。

a.教师说出几个时间,让学生用钟表学具拨一拨。

b.同桌合作,一个说时刻,另一个拨出来,相互交换。

四、全课小结。

今天大家都学会了新本领。我们可以一起来帮助小蜜蜂完成它的日记了。

同学们,我们认识了钟表,知道了时间是很宝贵的,希望小朋友们像明明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和珍惜时间的好孩子。

五.拓展创新。

为自己设计一个快乐的星期六。

[让学生通过设计星期六的活动,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认识半时是认识钟表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在前一天认识了钟面也知道了整时的表示法。这节课是上一节课的延伸。我的设计上主要是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去主动的获取知识。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本节课初通过让学生帮明明写日记的'要求,让学生产生帮助别人的意识,有了一定的目标性,因而很快地进入了状态。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积极的。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这节课很多知识的总结都是由学生通过自主的讨论,操作自己得出来的。学生通过观察,以及动手拨一拨、认一认,自己找出半时的时候分针、时针所指位置的特点。在反复操作中强化学生对半时的印象,但又不觉得枯燥。因为即使在练习的设计上,我也力求多变和有趣,通过游戏的形式去巩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三.实践应用,拓展创新。

用实践应用活动巩固知识,更贴近孩子的生活实际,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在课末布置的作业中让孩子为自己设计一个愉快的周末,使所学知识能够真正派上用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自理自主能力。

二年级人教数学第一单元复习试题

一.填一填。

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2.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回形针的长大约是3()。

4.1米=()厘米,操场跑道的长是250()。

5.量一个物体时,米尺的()刻度要对准这物体的左端。

6.一张床的长度大约是2(),手指的宽大约是()厘米。

7.你的尺子上,从0到1是()厘米,从0到8是()厘米,从6到13是()厘米。

10.三角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正方形是由()条线段围成的。

11.一条线段长是100个1厘米,这条线段长()米。

二.正确的在()里画,错误的在()里画。

1、小明今年读二年级了,他的身高是128厘米。()。

2、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绳子长。()。

3、画一条6厘米长的线段,从尺子的刻度1画到6。()。

4、爸爸的身高有178米。()。

三.计算。

5米+8米=()米32厘米+40厘米=()厘米。

35厘米一25厘米=()厘米45厘米+54厘米=()厘米。

39厘米+17厘米=()厘米85厘米一26厘米=()厘米。

1米一15厘米=()厘米36厘米+64厘米=()厘米=()米。

四、比较大小。

20厘米()2米5米()50厘米1米8厘米()180厘米。

99厘米()1米4米()400厘米3米10厘米()400厘米。

5厘米()5米。

五.小小画家。

1.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2.画一条比4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3.先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再画一条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4.画一个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

六.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粉笔的长是7()。2.铅笔盒长是23()。

3.教室宽6()4.一棵树高3()。

5.小明的身高130()6.操场长80()。

7.手掌宽7()8.毛巾宽29()。

9.教学楼高10()10.妈妈的身高165()。

11.铅笔长11()12.教室门高2()。

13.一张床长2()14.茶杯高10()。

15.黑板长3()16.小刀长5()。

17.电视屏幕宽39()18.电视塔高120()。

19.课桌的长大约是80()20.窗户的高大约是2()。

21.图钉的长是1()22.语文书长21()。

23.红领巾最长的边长50()24.筷子长15()。

七、哪种量法是正确的?在下面的()里打。

八、看看下面的物体长度各是多少厘米。

图钉是()厘米。

铁钉是()厘米。

铅笔是()厘米。

相关范文推荐
  • 11-30 自然之道读书心得(通用21篇)
    读书心得是一种对自身理解和反思的过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提高生活和工作中的实际能力。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以下读书心得范文,相信会给写作带来一些启示和灵
  • 11-30 中秋节小学生演讲稿中秋节小学生表演(通用15篇)
    演讲活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对知识和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以下是一些小学生演讲稿的精彩片段,希望能够为大家呈现出不一样的风采和魅力。教师们、同学们:大
  • 11-30 党员表彰通报(优质14篇)
    通报还可以让员工了解整个组织的发展动态,提高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下面的范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行业通报的写作风格和技巧。对于优秀的共产党员,党同样回1对其
  • 11-30 写我的奶奶亲爱的爷爷范文(21篇)
    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以便更好地提高和进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优秀作文范文,它们不仅在表达方式上独具匠心,还有着深刻的
  • 11-30 大学生外联部新学期工作计划(模板19篇)
    学期工作计划是在每个学期开始之前,对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进行计划和安排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时间和任务,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
  • 11-30 市场营销个人英语简历(优质14篇)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经成为参与国际竞争的必备能力。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成功的英语总结写作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学历:大专。工作年限:2-3年。工作地点:
  • 11-30 高一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优质23篇)
    设计教学计划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教育教学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计划是教师进行课程教学的工具和参考,以下范文为你提供了一些样例。根据新课标的精神和要求,我们
  • 11-30 青少年网络安全倡议书(汇总21篇)
    范文范本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它让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更自信,更有信心。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范文范本,希望大家能从中汲取灵感和优点。广大市民朋友们:随着互联网
  • 11-30 个人银行实习总结(汇总18篇)
    个人总结是对自己经历和成长的整理与总结,是进一步认识和完善自己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个人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看吧。“同志们早上好!”“好,
  • 11-30 中层辞职申请书(热门18篇)
    辞职申请书可以帮助申请人整理思绪、理清自己的离职想法和未来规划。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些辞职申请书范例,供大家参考。请注意,这些范例仅供参考,具体撰写时可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