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文(精选23篇)

时间:2024-02-23 23:51:03 作者:纸韵

范文范本是写作指导的有效工具,通过指导学生模仿和改写范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写作习惯和思维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讨论文

由于当前我们国家整体的林业资源建设步伐比较缓慢,再加上社会生态环境破坏越来越严重,这也就逐渐激发了相关政府的责任意识,他们开始重视生态经济林的建设,但是由于政策实行的较缓慢,再加上种植技术等诸方面的局限,当前社会整体生态经济林的建设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对于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还存在比较多的偏差,以下我们将针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探讨。1.营林技术差,林业建设生态质量不高中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仅为0.128hm2,是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21.3%;人均占有森林蓄积量为9.048m,为世界人均占有水平的12.5%;森林覆盖率为16.55%,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多(世界平均为25%)。也就是说当前我们国家森林资源的生态环境十分窘迫,它受到了国内政府的重视。而建设生态经济林成为了当前进行森林资源建设的首选。由于生态经济林开展的步伐比较缓慢,所以它的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很难在短时间内改善我们国家的森林资源现状。特别是生态经济林的建设,由于种植技术未能得到推广,所以人们在种植过程中面临很多问题,首要的就是人们经营生态经济林的技术比较差,使得这些树木种植以后成活率比较低,也就使得林业建设的生态质量一直得不到相应的提高。2.资金投入力度不够,难以激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来说,它不仅仅需要的是政府资金的强烈支持,它还需要被群众认识到造林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政府虽然认识到了造林的紧迫性,但是他们在进行资金投入的时候却未能落实到位,这也就使得群众在造林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他们不能因为造林而得到政府相对应的经济补贴,在政府补贴力度较弱的情况下群众就很难继续进行主动造林,这也是导致生态经济林建设进程发展较为缓慢的主要原因,它必须被政府所重视。3.天然林破坏严重,人们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认识片面长期以来,人们对森林资源的功能即价值的认识是十分模糊的,只认识到了生态经济林对于发展经济方面的贡献,而未能认识到森林资源对于维护地球整体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也就出现了人们为了满足自己的经济发展需求而不断的对森林资源进行破坏,人们对于天然林资源无止境的破坏使得生态经济林建设出现问题。人们不去注重生态经济林建设过程中对于生态平衡的维持作用,只是片面的去追求森林资源的数量而忽略了树木种植的质量问题。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来说,它们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经济发展的需求,它们也可以更好的维护地球生态平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森林资源具有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净化空气.降低噪声.防风固沙.调节气候.保护生物,以及提供旅游休闲场所等多种生态价值功能。森林资源对于我们国家整体的经济发展有了铺垫的作用,但是以前由于人们认识的片面性,使得森林资源被破坏的非常严重,而一次又一次的自然灾害让人们逐渐警醒,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

在这里我们所说的生态经济林是指“对特定的地理条件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生长发育良好,并能产生显着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树种”。在对这些树种进行良好的选取和培育以后尽快的让人们进行推广,把这些好的树种种植到各个地区。最重要的是,对于不同地区的树种必须是经过科学的地质探测以后再进行种植,只有这样树木的成活率和覆盖率才能得到提高。对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地区,人们必须合理的根据当地的有利地质条件选用好的生态经济树种营造生态经济林,这样不仅仅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条件,也更好的促进了当地林业经济的发展,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根据调查显示,浙江省是全国经济林生产效益最高的省份,该省在营造生态经济林的时候,选用了经济价值较高的'杨梅.山核桃.山茱萸.香榧等树种,收到了良好的生态和经济效益。当地人们在对其地质条件进行了合理的勘探以后选取了最适合当地种植发展的树种,让它们互相依靠着得到发展,不仅仅提高了经济效益,森林覆盖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这对于该省整体经济规模的提高益处十分大。

(一)科学营林,提高林业生态质量,加强保护管理。

由于当前人们建设生态经济林当中存在的问题是人们不懂得如何更好的去经营生态林,人们在进行选取树种的时候不合理,因此,要满足生态经济林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雇佣有专业护林知识的人,让他们对树木进行合理的经营,从而不断提高林业生态质量,同时也应该让专人对森林进行保护管理,不要让人们不合理开采,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生态经济林建设。

(二)加大资金投入,调动群众进行林业种植的积极性。

对于政府方面来说。他们必须加大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资金投入,对护林群众进行林业补贴,让群众从而可以有利可图,这样群众进行林业种植和看护的积极性就会极大的提高,他们就会更好的保护森林。同时,他们也应该投入资金去购买好的生态经济林树种,增强树木的抗打击能力,让更多的树木可以在严峻的自然环境下生存,通过好的方式让群众在劳动中获取收益。

(三)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保护生态经济林的奖惩制度。

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来说,单方面加大对群众的财政补贴远远是不够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林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尽快建立有关生态保护的补偿机制,对于破坏生态经济林的人予以一定的惩罚,而给予那些对生态经济林建设的人一定的资金奖励,通过加强资金的吸引力,让人们可以更加关注社会整体的生态环境,通过资金的吸引力让整个社会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维护。采取这样的方式就能吸引更多的人对生态经济林的重视程度,就会在各个地方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的氛围,这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林业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我们国家发展经济所必须重视的一点,不管是从政府层面还是从地方层面都应该尽快的完善对于林业发展的策略,这不仅仅是为了当代人能够更好的生存,更是为了让我们的千秋万代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同时,保护生态也是在保护我们的未来,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她体现的是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这就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对于生态经济林的建设是当前世界为了更好的发展林业所提出的重要的策略,它不进能够更好的提高当地居民的经济效益,同时也是对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一种维护,因此它必须受到政府和人民的关注。

参考文献。

浅谈山区林业可持续发展与生态保护论文

林业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我国生态平衡、经济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因此森林资源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我国一直都比较关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从当前林业发展的现状来分析,与以前相比,林业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还存在欠缺。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了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任何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技术的不断创新,林业要想获得可持续发展也是如此,林业技术的创新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前者是后者目标实现的有效保障[1]。兴宁市位于广东省东部,海拔范围100~1017m,年均降水量1600mm左右,季节分布不均,其中超过4成集中在夏季,有丰富的光照及热量资源,年均温约20℃,非常适合农、林、牧、渔、果等的发展。近年来兴宁市重视林业的生态建设,积极依靠科技的力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积极推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林农增收、林业的增效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现结合兴宁市利用林业技术创新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实际,对林业技术的创新及林业的可持续发展作进一步的探讨。

1.1可优化林业的产业结构。

虽然兴宁市政府近年来重视林业的发展,积极进行科技创新,林业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进展,但不少地方在林产品的种植过程中采取的种植方式还是比较落后,不仅造成其对病虫害的整体抵抗能力不强,降低了林产品的品质,而且使林产品的生产周期延长;不仅降低了林木的成材率,还增加了林业的成本投入,最终影响林业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目前经过不断的创新,林业技术整体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品质及产出效率均不断提高,对提高效益、优化升级林业产业结构等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2]。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兴宁市林业的发展较以前越来越完善,但是产出的林产品和我国其他地方一样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存活率不高、光合作用不强、授粉率低、花期过短等,影响了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通过分析,笔者认为林业之所以一直存在以上问题,其最为主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在林产业的经营管理中多采用粗放型的落后模式,科技含量不高,造成无法对林产品生长中的温度、养分、水分等条件进行精准的控制,因此林业发展中亟需改善落后的管理模式。而经过不断的创新,林业技术水平越来越高,林业管理人员可通过一些自动化、数字化的设备实现对林产品养分、温度、水分等生长要素的有效调控,使管理更为科学,更具有针对性,尽可能实现林业效益的最大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林业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发展,不仅可加快林业产业的快速发展,还能够为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的结合创造有利的条件,最终促进林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3]。

2林业科技创新的措施。

2.1不断完善林业科技创新机制。

要解决林业技术的创新问题,首先要从根本上改善森林资源粗放型的模式,只有不断地优化调整林业产业的结构,提高林产品品质,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优势,提高竞争能力。目前我国林业管理粗放,林产品的效益不高,对林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必须在遵循市场发展规律的基础上,重视林业技术的创新工作,不断健全林业技术的.创新机制,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优势[4]。

2.2积极推进林业成果的转化。

目前,我国林业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来源于一些科研单位或者高校等,侧重于基础研发,企业中缺乏创新性的人才,科技成果实际应用起来难度比较大,对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产生了很大的制约作用,加上未建立起完善的奖励机制,科技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的推动力不强。此外,科技成果的转化需要大量的技术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政府部门及相关企业可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激励效果比较好的奖励制度,加大投入,积极鼓励并支持科技人才的发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2.3加强对林业创新人才队伍的建设。

林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有效落实,需要大量的人才,高素质的人才可为技术创新提供持久的动力,因此要加大对林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的力度,不断充实林业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培养林业创新人才、发展现代农业,需要不断地对我国的教育结构进行调整优化,不断提高教育的质量,重视林业产业教育,培育出更多的高素质林业人才;此外,定期对林业工作人员等进行培训,宣传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创造出重视技术创新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周海兰,朱波.创新林业技术推动林业的可持续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27):265.

文档为doc格式。

论文化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1、农业生态环境问题的提出。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2、农业生态环境恶化导致的深层次问题。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

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杨祥禄,郭鹏.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四川农业与农机,2015(6):8-10.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15(15):23-25.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社区讨论论文

内容摘要:

在详细考察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材料和区域特征的基础上,我们在具体的城市设计中,就应该尊重这些当地的地方材料和色彩等。例如,当地的红砂石、青灰色民居小坡屋顶、白色竹编墙等。我们应该能够从当地的地方民居、古老旧城、老街中吸收、提取这样的城市细节,作为我们将来的设计母题,然后转换运用到新城的规划设计上。确实,有许多木材、石头、竹子等材料和类似的城市基本元素,以及它们的饰面装饰形式包含了许多传统的当地自然人文文化格局、技术。它们会给规划以及城市设计带来强烈的地方文化特征,从而为城市带来应该具有的城市可识别性。

总之,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中,如果我们能够多一些如此类似有关地方人文精神的思考,以及尊重当地地方的自然人文景观元素等一系列深层次的思考,如果我们多一些精力来关心和尊重居住在那里的当地地方居民和他们的人文生存环境,在规划设计和城市设计中,保护、保存当地地方自然和人文景观要素,保留在新兴城市的周围,并且使之成为将来城市发展不可替代的一部分。这样,我们便为我们今后的城市以及城市里的当地居民,提供了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的良好基质,为城市的生物多样性发展奠定了相当的基础。然后,这些措施就能够支持我们的城市和规划设计,去为我们的当地居民和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永久性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创造一个多样化的城市空间,将来,各种生物都能够和谐有序地生长在一个谐调的生存环境里。

这,按我的看法,也许就是生态的城市规划和可持续的城市设计发展的一部分。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社区讨论论文

西方对生态系统的研究已发展出了许多分支,如景观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人类生态学、城市生态学、生态伦理学等,而其中每一方面的成果都补充以至改变着生态社区的理论,可归结如下:

(一)绿地系统的设计。

生态社区应具备内部废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生活废水)的基本处理措施,或是能够将废物在就近进行处理,以达到废物在社区内部或最小范围内的转移和消化。例如可以开展垃圾分类回收和加强污水处理,就地回用。

参考文献:

[1]高吉喜、田美荣,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社区”探讨[j],中国发展,,12.

[2]谢守红,杨红霞城市社区可持续发展探讨,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j],,04.

[3]王新军、郑晓兴,生态杜区的规划建设理念,上海建设科技[j],,5期.

[4]谢游,城市生态社区规划设计理念探讨,建筑科学[j],,03.

[5]杨芸,祝龙彪,建设生态社区的若干思考,重庆环境科学,,10.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如何在兼顾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现阶段主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是发展农业经济中应当着重考虑的问题之一,不仅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文章主要对当前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在发展农业经济的同时应当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详细描述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为解决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多的开始关注农业生态环境,传统的农业生产对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农药的使用不仅对土壤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同时也对周围的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严重的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生活,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除此之外,大量化肥的使用也为土壤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化肥使用频繁直接会导致土壤板结,农作物产量减低,降低农民的生产效率,农民生产效率降低,会增加化肥的使用量,直接形成了恶性循环。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利用并不合理,这就直接导致了一系列的农业生态问题,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的水土流失,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逐年增加。同时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对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的威胁,人们的过度开发,对原有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直接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数量成为影响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中国技术发展不均衡,存在地域性的差异,一些技术水平发展较落后的地区,在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并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陷入了恶性循环。近年来,大量的人口涌入城市,导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中产生的垃圾不能够通过自然消解,同时人们不注重对垃圾的处理,大量的垃圾产生导致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制约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数量[1]。

首先,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导致了城乡差距加大,加剧了农民的贫困程度,据统计,目前大量的农村贫困人口生活在生态环境较为恶劣的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直接制约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导致当地农民不能够摆脱贫困,形成恶性循环。贫困导致人口增长和生态环境趋向脆弱;反过来人口增加又使贫困加剧,致使生态环境更加脆弱;脆弱的生态环境使贫困变本加厉,这使得贫困地区陷入了ppe怪圈;其次,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加剧了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压力,由于我国的人口众多,可以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如果生态环境不断恶化下去,会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我国的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直接制约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最后,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也会直接导致大量的自然灾害的产生,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植被减少等,会严重威胁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提升[2]。

可持续发展是指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生产,生产的前提是不能够破坏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发展是协调统一的,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如果在经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同时,人们无限制的对生态环境进行破坏,那么子孙后代就不能够安居乐业。农业作为中国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借助科学技术,在保证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下,将对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是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人们的生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保障,就没有社会的稳定,其他产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

4.1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建立现代农业耕作模式。

按照国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政策,应当加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利用科学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将信息化管理和机械化生产引进农业生产过程中,降低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和对资源的浪费。不断优化生产区域布局,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的内部结构,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鼓励通过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将传统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逐渐转变成集约型的生产形势,在发展农业的同时注重环境生态的`保护,是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不必要的破坏,真正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3]。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应用系统工程方法,把传统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充分利用当地自然和社会资源,因地制宜,实现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之间的统一。在农业发展模式方面,针对不同的地区指定切实可靠的发展措施,不能一味的采用一种发展模式,应当根据当地的特色,扬长避短,实现优势互补。在山区,应大力发展果业、林业、畜牧养殖业。在丘陵地带,应根据其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农业发展方向。

[3]李炜,李刚.夯实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全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工作会议综述[j].农村工作通讯,20xx(15):23-25.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是互为依存、互为促进的。社会的发展必须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同时要注意保护好环境,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但在现实社会生活中,只讲发展而忽视合理的开发和充分利用资源,不重视对环境的保护,不重视生态建设的问题还比较突出,这样的发展必将导致严重的后果。当然,也不能片面地讲生态而不讲发展,把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对立起来。要做到既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求发展,又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实现人与自然的共荣共存。

能否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经济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关键在于各级党政干部是否树立了正确的政绩观。只有树立全面的、科学的、正确的政绩观,才能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自然资源得以长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发展农业的前提和基础,而发展农业必须符合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使农业在良好的生态中发展,生态环境在发展农业中得到保护和优化,心得体会《生态文明建设体会》。我们结合新农村建设,充分发挥安泽良好的生态优势,以发展绿色农业、生态农业、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现代农业为主攻方向,从人、自然、经济的高层循环出发,突出产业化经营,坚持种植--养殖--沼气--种植的循环利用模式,大力发展生态绿色循环农业,全县农业发展逐步走上了生态化、有机化、规模化的良性轨道。

生态文明建设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内在统一的关系。发展循环经济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发展工业经济上,必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必须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使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理念。

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心得体会

生态文明是人类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而付出的努力及其获得的积极成果,表征着人与自然关系的进步状态。我国建设生态文明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人类文明结构和文明进程认识的'拓展和深化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理念。

大自然提供给人类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有限的。就我国来说,我们的家底并不厚,“老本”并不多。面对近二三十年内面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在内的各种资源严重短缺状况,一些人大声疾呼:中国“地大物博”的观念该改改了。必须把合理开发资源和保护环境,作为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树立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的理念,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

树立人与自然协调与和谐的理念。

目前我国面临的日益严峻的生态状况告诉我们:必须摆正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万物是唇齿相依,息息相关的。人不是大自然的“主宰者”或“统治者”,而是大自然家庭中的一员。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走出天人对立的误区,回归和谐。

树立珍爱和善待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

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不能违背经济规律,同样也不能违背自然规律、生态规律。规律都是客观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不管你对它承认与否、认识与否,违背了规律都必然要受到规律的惩罚。一些人更一针见血地指出:环境完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在于,经济危机往往是相对短暂的,影响一时的,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最终将会导致人类与自然难以为继。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心得体会

一是在思想认识上,总书记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空前高度,旗帜鲜明、掷地有声,彰显了党中央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讲话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

二是在工作要求上,总书记强调,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为此,我认为环保队伍要当仁不让,做好攻坚战的主力军,既要当好出谋划策、运筹帷幄的军师,为党委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有力支撑,又要做好冲锋陷阵、敢打敢拼的主将,确保各项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总的来说,就是要坚决贯彻习总书记要求,努力建设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生态环境保护铁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一、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已经有很长时间,但全世界到现在也还没有很好地解决.10年前虽提出了可持续发展,但没有什么时候比现在更需要宣传和实施可持续发展,因为脆弱的生态环境现在还没有明显改变.中国的环境和生态问题也非常严峻.最近中科院分析小组做了一些分析后,感觉在今后25年到半个世纪,这种形势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是我们的人均资源量少,整个环境较脆弱.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并没有改变“局部改善、整体退化”的`总趋势.在这种情形下,实施可持续发展尤为迫切.过去提到“可持续发展”,首先有个认识问题,之所以出现不可持续发展,是因为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被打乱了,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可持续发展包含着深刻的内涵,包括着一些原则和基本关系,比如说,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自力更生与国际合作的关系等等.

作者:李文华liwenha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刊名:学会英文刊名:xuehui年,卷(期):2003“”(3)分类号:f06关键词: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各地相关应用型大学都在努力尝试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对校企合作模式也做出了诸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但由于国家国情的关系以及我国校企合作模式探索的时间不长,经验不足等原因,导致了出现目前我国校企合作模式中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为实现对人才需求、企业需求以及社会需求的终极服务对象,对校企合作模式的可持续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可持续发展。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普及,人才培养模式在逐步趋于合理化,高等教育也正由学校本位向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模式的应用型大学进行过渡。各地在努力推进校企合作模式过程中,对校企合作模式做出了诸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成果,以促进应用型大学的可持续发展。

一、校企合作模式的基本内涵。

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产业通过合作,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生产相结合,以此来提高各自潜能的过程。校企合作模式则是使之理论化、系统化、方法化的研究。校企合作模式的主体包括高校、企业、行业、学生、政府、社会等方面;合作的内容包括技术与资源、课程设置与专业配置、岗前培训与实习实践、师资交流与科学研究、文化育人与就业等。

二、现阶段我国校企合作模式的分类。

1、以校为本模式。“以校为本模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立在学校内的实习工厂。实习工厂一般这是学校的产业之一,它帮助学校学生完成相关的校内实习工作,既要与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又要为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提供实习基地。

2、以企业为本模式。“以企业为本模式”是企业根据企业的专业所需,在于学校协调的情况下开设专业、设置课程。企业派出领导直接担任荣誉顾问或校长来参与该专业的建设之中,培养直接面向企业的人才。

3、校企共同参与模式。

第一,“订单式”模式。往往企业与学校首先建立实习基地,在一定时间内接受一定数量学生参与实习基地的实习,根据用人需要,选拔学生并录用学生。这种校企合作模式是由校企双方共同,企业着重于对学生在实习岗位上的考察考核、录用上岗的办学模式。

第二,企业“冠名班”模式。企业在学校通过一些途径如建立奖学金制度、企业贫困助学等方式参与学校某一领域的事务。企业在这一领域内有一定的决策、计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职能。

第三,“企业引入”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建实习基地或平台,把企业吸引进校园内,形成一个模拟环境。

一方面企业派出技术骨干,配合学校老师教学,充实学校实训教师队伍;

另一方面教师能将自己的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实现从理论认知到实践经验的质的飞跃,提高教学效果。

三、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存在问题。

1、缺乏完备的制度法规。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缺乏一个“紧箍咒”。由于学校与企业有着某种意义上的“情分”,所以双方往往忽略必要的法规制度来规范校企合作中的双方的责、权、利,从而在合作过程中产生的一些问题得不到这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政策法规和细则的指导、帮助和解决,容易使校企合作得不到深入有效的发展。

2、合作范围局限,利益目标考虑的不一致。在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中主体的利益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但也存在分歧。从主体合作的范围来看,高校希望企业在录用学生、科研经费等能给予物质支持;企业希望高校在科研成果转化、学生实习问题等给予智力支持。由于合作主体的合作目标和利益的不同,其是企业方面会更多地站在自身的立场考虑,从而导致合作范围的局限以及其自身努力的减弱。所以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寻求统一和谐的目标更为重要,真正为社会解决各类问题。

3、合作反馈迟缓,后续发展空间动力不足。由于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中缺乏必要的规范制度和评估体系等,导致在合作中当某一方面合作中止或终止后反馈信息迟缓或遗落,不利于审视和总结校企合作的价值。如高校在对校企合作中的成果反馈、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学分的认定等方面尚有困难。高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对培养模式、专业设置、课程开发、实践成果等方面更层次的研究比较缺乏,影响校企合作培养模式的后续开展。

四、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管理理念上,尚处于转型发展期。学校和企业在管理理念上也并不明确顾客导向意识,偏重于自身的利益得失,在合作的诸多方面对服务的对象目的不清,合作很难深入,细节环节做的不尽如人意,导致很多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并很难产生满足人才需求、社会需求的真正的现实意义。

2、管理模式方面,尚还不够成熟。应用型大学不能用企业的模式来管理,企业也不能用跟学校的模式来管理。所以在新的管理运行机制还未形成的时候,寻找双方管理的切入点很重要,是以一方为主体还是委托第三方参与管理等管理模式研究对校企合作模式有重要意义。校企合作模式中的管理首先有管理者,管理者应该更加关注人而不是关注职务。有些时候出现校企合作权责利不清就是没有一个合适的管理者。

3、运作体制方面,还未能合理。高校与企业是两种不同的运行模式。校企合作不能简单的以追求利益为主。所以,在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方面,首先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利益分配机制,而且是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结合。其次要形成反馈机制,不是你研究你的,我操作我的,最后只是一个数字的统计而已。此外,还要遵循以人为本一的原则,校企合作的目的与利益薪酬相比应该更加关注发展,物质与精神两手抓,这样才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五、建立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模式的建议。

1、加强重视并设立专项经费。转变政府在校企合作模式中单一的政策制定者的角色,一方面,从法律法规上进行规范,并建立相关的机构予以引导和帮助,如传媒如何做好宣传服务、相关机构做好策划沟通等工作值。政府要充分把握“顾客导向”理论,全盘考虑校企合作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要设立专项拨款,虽然有财政压力,但专项基金的投入使校企合作各方更有信心,也能吸引企业的参与。

2、改革高校教师评估体制。应用型大学一直很重视对教师的考核评估,但它的评估指标还是停留在知识的传播、学生的教育以及科学的研究,没有延伸到社会服务体系这块内容。所以今后对教师的评估内容是否可以考虑教师对企业、社会提供的咨询服务等,充分体现校企合作模式中所强调的宗旨即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改革高校教师的评估体系也为校企合作模式提供新的途径,例如教师成为企业的独立董事等,势必会激发教师积极性,对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能提出更有建设性的建议,推动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提高企业的长期合作意识。既然是开展校企合租模式,就需要遵循一定的现代企业的方式进行科学管理。企业和高校合作模式的开展也要考量公共管理理论中的由经济、效率、效能和公平的评价指标。企业通常会以所投入的资金、设备等与最终的收益做比较,来决定校企合作的后续问题或模式的选择问题。因此,如何长期开展校企合作吸引企业增加投入程度选择现代化的模式管理是重要的课题内容。

六、对应用型大学校企合作新模式的探索。

1、双考核评定制校企合作模式。在校企合作中,往往企业和学校分工和动机上的不明确,致使学生在培训和实践中没有明确要求,或者有要求但没有合理的考核评定机制,致使服务对象得不到应有的满足需求。使校企合作的初衷减弱,效率降低,这个时候在学校和企业双方均设立考核评定制度,加大管理和激励手段,以此达到合作的要求。

2、中学外工的涉外校企模式。对于部分高新技术的产业,国内并不具备满足服务对象需求的要求。要切实从顾客导向出发,寻求国外的合作企业,采取中方学习——外方实践——中方学习的交替性的合作模式,使人才得到更好的锻炼。

3、引进企业的后勤服务合作模式。应用型大学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社会,我们也会接触一系列的社会问题。要满足学生的需求,切实的服务好学生这个重要的顾客,校企之间需建立长期的连动合作关系,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点,服务好学生为目的。校企双方建立良好的后勤服务体系。

参考文献:

生态经济林与可持续发展策略的探讨论文

就当前冶金工业的生产经营模式而言,还基本停留在传统工业生产模式。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比较多,排放的废弃物较多。同时由于冶金生产工艺和技术不够先进,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比较低。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部分的冶金企业的经营理念发展了重大改变,其生产经营理念逐渐向追求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企业终极发展目标。一些冶金企业盲足地扩大生产规模,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使得矿山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破坏。一些冶金企业的生产原材料虽然不是自己开采的,是通过购买方式获得,但由于冶金生产设备不够先进,矿产资源被大量的浪费,利用率较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不管是在冶金生产技术、工艺,还是生产设备的先进性方面同发达国家相比都存在较大差距。但为了能够实现我国冶金工业的快速发展,同世界冶金工业发展水平接轨,我们必须要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冶金工业发展道路。笔者认为,我国若想实现冶金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从加大对冶金生产新技术的研究力度,比如环保技术、节能技术等,最大限度地减少冶金生产废气、废渣、废水及其他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研究新型冶金生产设备,提高对能源的利用率;就当前冶金生产环保技术而言,主要有烧结机头、机尾烟尘治理技术、高炉煤气净化技术、氧气顶吹转炉烟气的净化及回收技术、炼钢厂、炼铁厂的二次除尘技术等。

4冶金工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的策略。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资源的日益短缺,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为了顺应社会的发展,冶金企业应重视生产过程中的节能降耗工作,结合企业自身发展实际情况,积极采取有效的节能降耗措施。笔者认为冶金企业做好节能降耗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冶金企业应深刻认识到生产过程中采用先进节能降耗技术的重要意义。应将积极引进先进成熟的节能降耗技术,带动原料、燃料和材料节约,是实现冶金企业降低生产投入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思想和手段。

(2)冶金企业应积极掌握世界科技前沿,引进当前先进生产工艺和技术。全面考虑企业的工艺配套问题,保证企业新开发项目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节能降耗方面都在高起点;对于那些落后的工艺和陈旧设备应进行技术改造或者直接更新。逐步实现冶金企业单体设备节能降耗向系统节能降耗转变。

(3)冶金企业应将引进先进技术和本企业的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根据生产和设备能力状况,在应用先进节能降耗技术时,有选择地配套采用先进设备和工艺,避免盲目投资造成新的设备闲置或资源浪费。

(4)加大科技投入,不断研究新企业生产节能降耗问题。将技术引进和二次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本企业特色的自主节能降耗技术体系。

5结语。

总而言之,冶金工业作为推动国民经济总值不断攀升的重要力量,我们在大力发展冶金工业的同时,还需考虑到冶金生产过程中对我们赖以生存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和破坏。随着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日益紧缺,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为了实现冶金工业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加大对冶金生产工艺、技术等的研究和开发,尤其是在环保技术和节能技术方面要下大功夫。

参考文献:

[1]冷明辉.化工企业节能降耗的应对措施[j].石油和化工节能,2009(04):4~5.

文档为doc格式。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1]高敏雪。绿色gdp的认识误区及其辨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4,(3):57.

[2]吴晓青。关于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若干建议[j]。环境保护,2008,(3):23.

[3]王玉庆。科学发展观与生态环境保护[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报,2005,(6):3.

生态文明建设的宝贵实践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巡礼

老师、同学们,你们好!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生产与生活的基本条件。党和政府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伴随着“基本国策”、伴随着新的世纪正迈着希望的脚步,作为地球村的重要成员,草木葱茏,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空气清新是我们梦寐以求的家园。地球是人类居住的地方,人类要在地球上安居乐业,就要爱护地球,爱护大自然。地球是茫茫宇宙间一艘载有生命的航船,我们人类是这艘船上的乘客。当船漏水的时候,谁能说拯救地球与我无关?山不孤独水孤独,所以水绕着山;梦不孤独心孤独,所以梦把心牵住;树不孤独鸟孤独,所以鸟在树上住;我们不能让水孤“独”,不能让心孤独,更不能让鸟孤独,让我们共建绿色家园,让绿色回归自然,我们共同在努力!朋友,新世纪凝望地球:空气污染严重、土地遭到破坏、温室效应威胁着人类、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面积日益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化学污染日益严重、混乱的城市化、海洋生态危机加剧、极地臭氧空洞,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吗?曾记否,我们的前人生活的环境是那样的美好:茂密的森林和青青的绿草覆盖着大地,清新的空气中瓢着阵阵花香,丰腴的土地和清澈的河水哺育着大地上的生物,鸟儿在树上歌唱,鱼儿在蔚蓝的大海中畅游……如今,面对满目疮痍的地球,我们是否应该深深地反思:时代要进步,文明要发展,我们再也不能吃祖宗饭、断路的路子了,人类向大自然一味掠夺式的索取生活方式不可取。我们应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保护生态环境,倡导文明新风。我们应该积极地,自觉地行动起来,快快加入到生态环境保行动中来。保护环境,建设绿色家园,应从身边的事做起:

倡导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家园。就要大力倡导和树立绿色文明理念。将绿色文明当成是人与自然相和谐与共、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文明。将这一文明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认知。从而自觉传播、实践人与自然和谐与共的绿色文明理念。人在自然中生长,绿是自然的颜色。绿色是多么宝贵啊!它是生命、是希望、是快乐,让我们行动起来,为珍惜绿色,创造绿色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随着安康经济社会的发展,随着安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员社会人士履行义务、参与生态建设;架起方便人民群众监督生态环境建设的桥梁;想方设法鼓励社会力量投入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安康山多水多,山青水秀,山多植物种类多,水多工业利用价值大,山青水秀又处南北过渡带,孕育着宜人而鲜有的气侯资源。大可以“水”牵线搭桥,联结北京等五省市构建“同饮一江水,共建新生活”的新认识、新资源,立足资源优势,运作生态资本,把绿色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附加值,以而赋予整个经济以新的活力和竞争力,获得更多的政策和财政的反哺,实现经济跨越势发展。安康气候宜人,以山为雄,以山抒情,以水为灵,以水表情,游者有所依,情有所寄,使生态旅游成为主体。

谢谢大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__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最大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建设生态文明是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经济快速增长中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严峻现实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和把握这一重要精神,把生态文明建设摆上十分突出的战略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寻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共赢的发展模式。环境与经济之间相互影响,反映出事物普遍联系之中的共同性和统一性。恩格斯说过,“劳动与自然界一起才是财富的源泉,自然界为劳动提供材料,劳动把材料变为财富。”处于工业化阶段的国家和地区,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充足的自然资源作保证,自然环境是衡量一个地区“软实力”的重要标志,在区域竞争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谁的环境好,谁就能让更多的生产要素汇聚本地,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能够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同时,经济发展也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物质条件。

联合国发布的《只有一个地球》报告中指出:“贫穷是一切污染中最坏的污染”,因为环境不可能在贫困的条件下得到改善。保护需要资金,资金需要通过发展才能得到;只有合理开发资源才能有效保护生态,尤其是可以通过使用新工艺、新技术尽量减少甚至避免工业化阶段的污染。由此可见,发展方式以人对自然的支配为前提,总量增长取决于对资源的开发以及有效配置,有赖于人类智慧不断地认识、适应、利用、改造自然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讲,环境与经济二者统一于发展,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如鸟之两翼,缺一不可。

绿色发展是经济转型的趋势,生态文明是科学发展的标志。时势所趋,经济欠发达地区迫切需要从“非此即彼”的“对抗性”思维中解脱出来,寻求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共赢”。

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资源丰裕的经济体更愿意通过传统的要素投入获得增长,对技术创新意愿不如资源缺乏的经济体强烈。

总体来看,当前欠发达地区主要依靠资源要素投入驱动发展的模式还没有根本改变。应当看到,造成欠发达地区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经济增长方式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约束,制度安排与推动绿色发展不相匹配,出现了一面是不断加强生态保护设施建设,一面是不断破坏生态环境,且破坏的速度比建设的速度还快。一些欠发达地区为摆脱贫穷,盲目追求增长,许多生态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资源浪费极其严重。这种任由稀缺资源继续免费使用、廉价使用、粗放使用的局面决不能持续下去。

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江西省通过实施战略性新型产业和“六个一工程”战略,大力发展风电能源、高效农业等生态、清洁、循环经济,形成了以矿产资源深加工、劳动密集型产业、现代农业以及生态绿色产业为主导的环保型产业体系,并通过生态市场制度的建立,提供生态市场运行的制度保障。

江西省还积极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等。20xx年以来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仅有力地促进了林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还对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西省的经验表明,科技和制度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的强大支撑。实现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就要根据资源禀赋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制定生态经济规划和相关政策,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建设区域性优质农产品生产等传统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新兴产业,将生态经济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衔接,利用循环经济的理念使生态经济的“涓滴效应”扩散开来,把发展生态经济与发挥传统要素优势相互结合。这样既可以赋予传统要素以新的内涵,也可以让生态经济在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限度地发挥作用。

在制度建设上,要建立健全产权制度和价格机制,因为产权制度有效地促使人们保护稀缺资源,价格机制灵活地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稀缺性的变化。

此外,还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鼓励人们寻找替代资源、节约使用最稀缺的资源,通过推动技术创新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推进绿色发展是转变发展方式的“路线图”。欠发达地区往往蕴藏着较丰富的原生态资源,同时也存在一定比例的贫困人口,面临着加快经济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任务。一方面,我们不能用停止发展的方式来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发展又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重蹈“先污染、再治理、难治理”的覆辙。

新世纪以来,江西依靠区位优势和要素优势,成为新一轮产业转移的承接地之一。但承接的主要是沿海地区产业的低端环节,赚一些微薄的辛苦钱。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人民富裕、社会和谐,必须要有新的发展模式。为此,江西省委、省政府把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作为引领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龙头工程和重大引擎,努力探索经济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做出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部署,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两年多来,全面启动了“十二项重大生态经济工程”建设,包括以生态保护、污染治理为主要内容的6大生态环境建设工程和以保护“一湖清水”为重点、优化能源结构的6大基础设施工程。

再以峡江水利枢纽工程为例,这是江西有史以来投资的水利建设项目,被誉为江西的“三峡工程”,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和航运等重大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该水利工程建成后,将对江西经济核心区域防洪安全起到保障作用,年均防洪效益达7.5亿元。在防洪的同时,每年还可增加电量11.4亿千瓦时清洁电能,有效缓解江西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另外,萍乡、德兴等资源枯竭型城市,也相继通过对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地下”转向“地上”、从“黑色”转向“绿色”。

江西在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质量在巩固提高中保持全国前列。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3.1%,设区城建区绿化覆盖率和绿地率均列全国第一位,林业产值突破千亿,上升为全国第六。

当前,世界范围内产业变革正在蓬勃兴起,与我国的转型发展形成了历史性交汇,为欠发达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难得的重大历史机遇。探索“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路径,形成面向未来的新型产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模式,才能带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才能在扩总量、上水平与转方式、调结构的有机统一中赢得主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一、绿色建筑的内涵。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二、我国的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据统计,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照此计算,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几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从土地、水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处于试点、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在绿色建筑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认识不足。目前对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达到广泛的共识,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将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2、缺乏健全的、强有力的法律法规。我国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3、缺乏发展绿色建筑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而对引导和扶植绿色建筑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

4、相关技术比较落后,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较大差距。

四、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若干建议。

1、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使全民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居住、出行、娱乐、休憩中切勿追求奢侈豪华,倡导节能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绿色建筑体系,才能驱动建筑市场的需求,促使市场各方主体积极营建绿色建筑。

2、重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如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该体系对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在推行绿色建筑时,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有经济力量的驱动。政府应制定有吸引力的经济优惠措施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如采取适当的补贴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为绿色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所以,关于以上的环境的感想,我觉得还是我们要注意我们共同的地球,共同维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绿色建筑要求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从全局考虑问题,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一项“利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英明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生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而提出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城镇化步伐的逐步加快,各种资源、环境的压力变得越来越突出。只有加大对环境保护,树立牢固的生态文明观念,才能使人类文明向着高层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是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标志着我们的国家和我们的党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努力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不断发展。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保护与建设隐患大、矛盾突出,生态文明及环境建设任重而道远。

首先,生态文明体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变化。人与自然作为地球的共同成员,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生态保护意识逐渐成为了大众文化,其价值观从以前征服自然、人定胜天等向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转变。

其次,生态文明的目标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随着环境污染侵害事件的逐年上升,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就显得更加重要。

再者,基于目前世界人口众多,生活物资稀缺的现状,生态文明建设是长期艰巨的任务。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双重任务和巨大压力,一方面要保证人民生活的基本要求,另一方面要坚持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时,不仅提出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而且指出要“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思想。这充分表明并确定了生态环境对于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也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注重环境保护和建设,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努力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我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这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必然选择,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

(一)加强教育和学习,树立科学的自然观和发展观。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平等和谐的统一关系,我们必须把对自然的合理开发和积极保护统一起来,吸取教训,把促进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与保证未来持续发展统一起来。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实践已经证明了其不合理性,将会为子孙后代带来惨痛代价。

(二)支持文化创新,加强生态文化建设。

建设生态文明,要建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化,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森林文化、湿地文化、野生动物文化等生态文化,大力弘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观、道德观,并渗透到社会、经济、法律、政治、伦理等领域,为经济社会的生态化发展给予支持。

(三)发展现代循环经济。

发展现代循环经济就是实现国民绿色经济,解决经济增长和生态破坏之间矛盾的有效出路。现代的循环经济,包括从源头预防污染物产生,从消费降低废物排放,从处理增加利用效率等多个方面。这就要求改变传统工业生产中的“高投入、低产出、高消耗、高污染”,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充分认识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努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的先进适用技术,积极淘汰落后生产技术,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特别是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实现结构节能。大力提倡生态科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树立正确消费观,节能减排。

人们需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杜绝浪费。这要求人类摒弃过度挥霍性消费的享乐主义,而主动以实用节约为原则进行适度消费,崇尚精神和文化的享受。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间的物质交换,使得生产消费的消耗最小。资源的使用和环境的破坏都基于人类的欲望,因此以节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为目标的适度消费必定能够大幅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生态文明是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环境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可持续的社会经济政策为手段、以致力于构造一个人与自然发展为目的的文明形态。它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走向,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是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人与自然、环境与经济、人与社会的和谐。当前,中国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经济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在这个重要阶段,一定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处理好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不同利益群体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增长同资源、环境的关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处理好物质文明建设同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由此可见,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既是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而做出的战略决策,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生态文明,既有利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既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根本大计,具有极其重要和深远的意义。

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要自觉向公众宣传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基本国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科学发展观;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环境、资源意识;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节约资源,爱护社会上的一草一目等。

参考文献:

[1]雷毅。生态伦理学[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摘要:生态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的最基本标志,具体表现为生态原则成为资源配置基本依据,生态生产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内容,绿色消费成为社会主体消费方式,生态法制成为社会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意识成为社会主流观念。

论文关键词:生态社会;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社会是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协调发展、互利共生,人们积极开展生态建设、充分享受生态成果的高度文明的社会形态。作为人类文明进化的最高台阶,生态文明社会(可简称生态社会)是我们人类尚未达到的一种理想的社会境界。积极开展生态社会研究,弄清其特征标志,有助于推进生态社会建设。

总体上说,生态文明社会的基本标志就是生态文明。具体而言,生态社会的基本标志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在工业社会,市场原则被证明是资源配置最有效的手段,但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市场失效的现象日益严重。作为由工业社会进化升华而来的生态文明社会,一方面还须借助等价交换、利润最大化、优胜劣汰等市场资源配置原则,另一方面必须增加生态原则作为资源配置的基本依据,化解市场配置原则下市场失效的问题。

生态文明社会资源配置生态原则的主要内容大致有五项:

1、生态平衡原则。资源配置的生态平衡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运行的稳定状态,至少不剥夺生态系统应对外来干扰进行自我调节恢复原初稳定状态的能力。依据生态平衡原则进行资源配置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巩固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自然生态平衡条件下能够达到生态产出的最优化,但常常不是经济产出的最大化,而最大限度地保持自然生态平衡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

2、环境安全原则。资源配置的环境安全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不破坏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系统的相对稳定与协调,至少不剥夺自然环境系统应对外来干扰冲击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这里的自然环境系统主要是指人工生态系统,也包括与人类生存发展密切相关的部分自然生态系统,如农地、森林、牧场、工厂、村落、城镇等次生环境,涉及土壤环境、水环境、大气环境以及全球气候等,实施环境安全原则有利于经济有效增长、促进经济效率提升、消除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生态恶化与环境退化问题、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3、资源节约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符合节约使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要求,做到不可再生资源的节俭节制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充分开发、合理使用。实行资源节约原则能够最大限度降低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的干扰冲击,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意义的资源节约立足于生态平衡环境安全,经济意义的资源节约追求效率提高效益增加,两者既相契合又有矛盾,生态文明社会强调前者的前提地位。

4、协调进化原则。这一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能够促进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共同进化、互惠共赢。落实协调进化原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社会发展进化的本质要求。

5、永续发展原则。永续发展原则是指社会资源配置既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系统平衡的现实需要,又能符合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长远协调和谐、发展进化的要求。贯彻永续发展原则,有利于解决传统发展模式下日益严重的代际不公平问题,推动生态文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生态生产是指为维护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消除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冲击所进行的生产,其成果即生态产品一般以生态平衡的恢复与维持、自然环境的改善与保护、生态资源的维护与增加、环境污染的治理与消除等形式呈现。在社会生产方面,生态文明社会与工业社会的显著不同,在于除了依然存在规模庞大的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生产以外,生态产品生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的基本内容。这是因为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构成对生态平衡的巨大冲击、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严重威胁,必须通过调整社会生产结构、增加生态产品生产加以补偿。

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生产的发达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生态产品在社会产品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产品可以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物质产品,它通过对物质资料的加工制作形成使用价值,满足人们的物质消费需要;一类是服务产品,它借助物质资料手段提供各类服务,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服务需要;再一类就是生态产品,它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保养形成生态价值,促进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前两类产品生产都建立在人类对大自然索取的基础上,随着索取强度的提高必须要有适当的方式途径进行回馈补偿,生态产品生产正是人类回报补偿大自然的最佳途径,正因此,在生态文明社会,生态产品成为社会产品中具有特殊功能作用、无法替代、不可缺少的基本产品,其规模、种类也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生态环境的更高要求而相应扩张。

2、生态产业成为社会最基础的前提产业。社会产品结构的调整必然要求社会产业结构的相应调整,在生态文明社会除了传统的或经过生态化改造的一、二、三次产业以外,生态产业将成为社会的基础性、前提性和标志性产业。生态产业是以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为产业目标的专门产业,内部又包含污染治理业和生态资源培育维护业两大产业,前者专司污染减排和受污染环境治理之职,后者专指修复、维护和培育生态资源,促进地球村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健康发展的基础性产业。

所谓绿色消费,是指人们在环境友好理念指导下所进行的有利于资源保护和生态平衡的、或者不至于恶化资源供求关系和生态环境的最终消费。绿色消费有以下显著特点:

和极端做法,转而采用适度消费以谋求足够程度的满足和多方面的满足。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强调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量,通过减少浪费、减少资源消耗、循环式消费及废弃物的再消费以及消费排泄物向社会排泄物处理业集中,减少消费过程的废弃物排放量,不让消费排泄物进入自然生态系统。

2、绿色消费是一种综合效用型消费。绿色消费效用由直接效用、间接效用、宏观效用、长期效用等多种效用构成。其中,直接效用包括人们消费产品和服务获得的特定需求满足,因采用循环消费、再消费、减量消费方式节约消费成本获得的收益需求满足,因采用绿色消费方式对生态环境保护有所贡献而获得的心理满足;生态环境因绿色消费方式而直接得到的维护、改善(如人们化废为宝,对废弃物的消费直接减轻了环境压力;人们参与植树种草治沙等体验性休闲、旅游活动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等等。直接效用是人们采用绿色消费方式的主要动力。间接效用主要指绿色消费方式因节约资源、减少排放而最终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平衡所产生的有利影响,它与某一项具体的绿色消费行为并不直接挂钩、对应,具有一定的曲折性、隐蔽性。宏观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积极效用是由众多的绿色消费行为共同作用的结果,某个人、某一次、某一项、某一局部的绿色消费仅产生有限的积极效用,但要取得积极的宏观效用必须从自己、从局部、从现在做起。长期效用是指绿色消费的效用除直接效用以外,其他效用的取得往往要经过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而绿色消费的效用也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绿色消费的综合效用,是人们从理性高度选择绿色消费方式的'原因。

3、绿色消费是一种可持续型消费。一方面,绿色消费为当代人的后续消费预留资源,也为后代的消费预留资源,有利于保持资源利用的持续性;绿色消费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人类生存环境、生活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另一方面,绿色消费对绿色产品的追求,促进了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氛围的营造和生态文化建设,从而促进全社会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们的可持续消费提供生态环境基础。这些特点说明,绿色消费符合生态文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基本要求,能够兼顾人类福利水平提升和生态环境改善的双重要求。也正因此,在生态社会绿色消费能够取代传统消费方式,成为社会的主体消费方式。

工业社会,人们按照市场法则和经济法制行事,经济利益是决定人们言行的内在动力,在经济规律这根看不见的指挥棒的指挥下,人们在经济法制划定的界线内从事生产经营分配消费等经济活动,以及其他社会活动。而在生态文明社会,人们不仅从事物质产品、服务产品的生产消费,还要从事生态产品的生产消费;不仅追求经济利益和经济价值,还要追求生态利益和生态价值。因此,人们的社会活动不仅要遵循经济规律、经济法制,也必须同时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而且应该更加强调遵循生态规律、生态法制。目前人们制订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范,都是立足工业社会,从传统经济社会的视野出发,依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所规定的行为规范,这些法律规范对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严格意义上说,这些环境保护法律规范还无法充分体现生态文明社会生态理念的精神,无法完全适应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更高要求。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如我国),为加快追赶步伐,环境保护往往要向经济发展让步,导致生态法制常常形同虚设。

作为生态社会的基本行为准则,生态法制至少具有如下四方面特征:

1、以巩固、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生态法制建设跳出传统工业社会窠臼,立足生态文明社会来进行,从而遵循全新的指导思想,设定全新的建设目标,确立全新的法制原则,建立相应的内容框架。

2、很好体现生态规律的基本要求。体现生态规律要求是生态法制建设的核心,只有充分体现生态规律要求,生态法制才能很好反映其价值取向和行为导向,发挥促进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3、努力借助经济规律的运行机制。生态文明社会经济规律仍然是社会运行的基本规律之一,指导和左右着人们的行为。生态法制建设不仅不排斥经济规律的作用,还必须努力注意与经济规律的协同契合,借助经济利益的推动促进生态法制的落实。在经济目标与生态目标出现矛盾的情况下,从有利于生态社会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寻求合理的立法司法平衡点。

4、贯彻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原则。生态文明社会的发展目标是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同进化,既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努力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又要贯彻生态和谐原则,确保生态平衡和环境安全,人与自然两者不能偏废。因此在生态法制建设中要防止出现两个偏向,一个是片面的极端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另一个是极端生态主义倾向,做到以人为本,兼顾双方。

生态意识是指人们了解生态规律、尊重生态价值、努力追求生态平衡、积极参与生态建设的认识状态和思想倾向,其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它是人们自觉开展环境友好活动、采取维护生态平衡行动的内在动力。工业社会经济意识是占统治地位的社会观念,人们围绕经济利益这个核心从事经济活动和其他社会活动,经济效益成为衡量经济活动乃至其他社会活动成败得失的主要标准,最终导致工业社会的畸形发展。生态文明社会作为在对工业社会扬弃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全新社会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有与之相适应的全新社会观念,用以指导人们的言行。作为社会主流观念,生态意识不仅受到社会舆论大力推崇,也受到政府、公民、非政府组织等社会各方的充分认可肯定,还是各类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成员的行动指针,落实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成为体现生态社会文化特征的核心理念之一。

生态意识表现为两个层面,一是认识层面,具有对自然生态、生态平衡、环境安全、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理解和把握,对自然生态及其价值的尊重,对生态规律、生态机制的认识和掌握。

二是行动层面,对生态价值及人与自然关系的科学认识内化为推动人们采取环境友好行为的动力,人们将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态环境看作是一种崇高的行为,不惜付出某种代价去付诸实施。高水平的生态意识应该是这两个层面的有机统一,仅有认识没有行动,说明认识难免肤浅;仅有行动没有认识,很难保证行动的自觉和持久。

根据上述五方面标志的全面、显著程度,可以将生态文明社会划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如生态社会初级阶段、生态社会中级阶段、生态社会成熟阶段或高级阶段等。

生态文明建设论文【】

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建设目标。大学的校园文化也是文化中心和培养人才好坏的衡量标准,校园文化也被视为大学的风骨。它包括园林景观、校园建筑、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的内容,也包括学校的学风、校风、心理氛围、集体舆论、传统以及校内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学校人员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和体现出的非明文规定的行为准则。积极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情操、丰富人文内涵,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文化是大学的核心影响力,是大学的血脉,也是大学之根。校园文化建设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高速发展,已经成为高校重视的一个关乎学校发展的战略性问题。兴建绿色、生态大学,推动生态教育的全面开展和符合生态教育理论体系的'建立,成为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自人类迈进二十一世纪以来,开发新能源成为全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共同出路。与化石燃料相比,新能源具有可再生、对环境友好等特点,更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其中,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和潮汐能,是开发较早的新能源,已在实际生产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曾一度被人们看好的核能,有着极高的能量值,可是其高额的研究经费和潜在的巨大危害,令世界大多数国家望而却步。而作为新能源中“排行”靠后的生物能源,却在最近几年内忽然人气锐增,势如破竹,被看作是“新能源家族中可实现度最高的未来能源”。建筑和建筑环境在人类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回顾人类的建筑史,从最初的遮风避雨之所到今天的智能化建筑,人们在享受现代文明带来快乐和舒服的同时,一系列的严重问题也摆在人类的面前:建筑材料的大量使用,不可再生资源和能源的过度开采,建筑活动对空气造成的污染等。人与自然的关系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于是绿色建筑登上了历史舞台。对于我国而言,人口数量巨大,年新增建筑量世界排名第一,被形象地称为“世界最大的建筑工地”,因此发展绿色建筑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人居环境发展现状。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中的用能大户。据统计,每年建筑能耗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27.6%。全国每年城乡新建房屋建筑面积20亿平方米,8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在441亿平方米存量建筑中,95%以上是高能耗建筑。我国单位建筑面积能耗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每年约有1000万以上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照此计算,未来15—20年我国将有几亿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不仅是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也是资源能源消耗量成倍增长的过程。预计到2020年,全国城乡房屋建筑面积还将新增约300亿平方米,如果不采取有力的节能措施,每年建筑用能将消耗1.2万亿度电和4.1亿吨标准煤,几乎是目前全国建筑能耗的3倍。然而,我国的能源、土地、水、原材料等资源又严重短缺。从能源供求看,在我国化石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0%以上是煤炭,人均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人均石油储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天然气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5%。从土地、水资源方面来看,我国人均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的三分之一;水资源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严峻的事实告诉我们,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发展绿色建筑势在必行。

二、绿色建筑的内涵及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绿色建筑作为一种建筑规则和建筑环境性能的衡量标准,是指为人们提供健康、舒适、安全的居住、工作和活动的空间,同时在建筑全生命周期(物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及拆除、回用过程)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也被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带动了建筑节能工作的发展。四是通过国际合作项目,引进了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与此同时,伴随着可持续发展思想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同,绿色建筑理念在中国也逐渐受到了重视,开展了绿色建筑关键技术研究,设立了“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在办公建筑、高等院校图书馆、城市住宅小区、农村住宅等建筑类型进行了绿色建筑的实践活动。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与发达国家相比,绿色建筑在我国起步较晚,还处于试点、初步发展阶段,因此我国在绿色建筑工作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

1、认识不足。目前对绿色建筑的重要意义还没有达到广泛的共识,相当一部分人尚未将绿色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2、缺乏强有力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对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的节约还没有明确规定各方利益主体必须参与,而建设部颁发的《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作为一个部门规章,力度远远不够。此外,关于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

3、行政监管体系薄弱。对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相关的行政管理未给予高度重视,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管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放任自流。

4、缺乏发展绿色建筑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长期以来,国家对能源的管理偏重工业和交通节能,而对引导和扶植绿色建筑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政策。

5、缺乏行之有效的推广交流平台。发展节能与绿色建筑,还缺乏行之有效的新技术、新材料、新配件和新的设计及管理模式的推广交流平台。在西方发达国家,绿色建筑起步较早,有的国家甚至已经取得经济发展和能耗持续下降的突出成就。及时、系统、广泛地引进他们的技术和成功经验,对推动我国节能与绿色建筑的发展尤为重要。

1、加强全社会的生态意识教育。要在全社会普及生态教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提倡绿色消费,使全民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出发,在居住、出行、娱乐、休憩中切勿追求奢侈豪华,倡导节能和减少对环境污染的生活方式。只有全社会接受并追求绿色建筑体系,才能驱动建筑市场的需求,促使市场各方主体积极营建绿色建筑。

2、重视节能、节地、节水和节材。节能重点在于降低长期使用的总能耗。如充分考虑自然通风和天然采光,减少空调使用和照明;通过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和采用高效保温材料以及密封性良好的多层窗,减少建筑运行能耗。

节地关键在于城乡空间的统筹。重点研究城市发展新增建设用地从节约农村建设用地中获取;建筑选址及规划时,要尽量翻新旧建筑,减少道路及服务区域的面积;限制使用和淘汰实心粘土砖,充分利用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料;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绿色高性能混凝土,保护土地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节水应重点考虑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节省水资源,可采取鼓励节水型器具、改变用水习惯和通过水价杠杆调节等措施,从而降低用水量。另外,要加强屋顶雨水的收集和再利用、地面雨水可通过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使雨水能深入地层,保持水体循环。

节材重点是走新型工业化和产业化道路,同时应精心选择高效经济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3、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及评估体系。建立健全发展绿色建筑的政策法规体系;完善绿色建筑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建立严密的行政监管制度体系;建立切实可行的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的综合性的标准体系;制订绿色建筑量化标准和可操作的评估体系。这些体系对指导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规范引导建筑业转向绿色可持续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4、建立有效的经济激励制度。在推行绿色建筑时,仅靠道德的力量是不够的,还要有经济力量的驱动。政府应制定有吸引力的经济优惠措施调动开发商和消费者的积极性,如采取适当的补贴和优惠的税收政策,为绿色开发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使绿色开发沿着良性循环的轨道稳步、健康、持续发展。

5、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由于中国绿色建筑起步较晚,需要学习和引进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因此,政府应采取多种形式建立交流平台,使世界所有国家在绿色建筑上的最新技术能够在中国得到及时应用。

所以,关于以上的环境的感想,我觉得还是我们要注意我们共同的地球,共同维护我们的共同家园。绿色建筑要求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因此,发展绿色建筑是从全局考虑问题,是从人类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的一项“利在当代、利在千秋”的英明举措。

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人们可以长久的生存下来,依靠的就是农业。只有农业能够得到好的发展,国家才能保证更加稳定的粮食储备。另外,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情况需要农业的发展程度来进行衡量的。想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无法不对农业生态保护进行关注,我们需要合理的保护生态环境,对我国的农业生态结构进行科学的调节,实现农业可持续进步。因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最关键的问题,所以,只有对农业生态环境不断的改善,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农业的目标。

农产品种类非常单一。农业区域的重点目标就是保证全国所有地区所需要的农作物的使用用度,当中还要包含喂养牲畜禽类等的粮食用量;而且我国还有很大面积不合理开发使用的山地以及草原。高速发展的农业范围以及农业机械水平的快速发展,就直接给地下水开采量带来了很大的压力,目前,用水量已经超过了标准量,最终造成土地表面出现沙化情况,将盐碱地面积增长了。尤其是还在城市旁边建立大规模的养殖基地,只会直接增加用水量,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更大的负担。

人们过度的对森林滥砍滥伐、荒地开垦,直接造成了地表植被严重受到损害的情形,扩大了出现自然灾害的几率。极有可能出现水土流失灾害,土壤当中微量元素的大量流失,让土壤养分流失,大地变得更加无养分。还可能出现土地沙漠化,让耕地开始被吞没,可耕种土地面积逐渐减少。还会出现全球变暖情况,直接造成旱灾或者洪水泛滥情况。一旦不关心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变,农业受灾范围就会逐渐增大。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促使国家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功能不仅仅具备生态功效,同时能够行之有效的将人们的实际生活品质提升,确保人们的食品安全。想要更好的将生态农业环境改变,就要确保人们群众有非常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深刻到人们群众心中,让群众思想觉悟提高,增强群众法制概念,同时是增大环境保护宣传最根本的目标。保护农业生态环境,要从最根本的导致农业生态环境出现问题的原因着手,彻底的解决这些污染源,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垃圾的出现几率,这些方法,都保护了农业生态环境,增强了保护农业生态保护环境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需要对农业可耕土地面积进行合理使用和开发。国家有关部门要对可耕地进行科学的划分范围和种类,对农业使用土地积极的开展保护措施,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内部使用的耕地面积严格掌控,提升土地农业耕地资源的使用率。要合理开发使用水资源。例如:我国的贵州因为不合理使用肥料造成土壤出现了酸化板结的情况,给农业生产带来了非常大的危害,同时将不合理使用肥料改善同时使用有机肥料,能够将农业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发挥不可估量的效果。

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同时发展农业要关心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工作,确保农业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要积极使用有效方法进行治理。因此,就需要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确保农业进步。保证农业和我国科学技术以及经济水平共进步。农业生态环境的快速进步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建设农业基础设备,通过将基础设备健全来实现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根据我国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状况,我国政府开始颁布了一些有关的环境保护法律。可是跟随者不断发展的社会经济水平,出现了更为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改变完善有关的法律规范已经势在必行。因此,国家要充分了解法律法规健全的重要程度,有关单位要保证做好立法工作,提供了实现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

农业环境安全评价体系当中要使用监测和普查技术,能够更好的将环境质量改善,同时将已经成熟的生物技术以及各种有关技术进行推广使用,将农药、化肥等农业资源合理使用效率提高,降低因为这些导致环境受到损害的几率。加上,推广农业技术管理系统,不断对农业技术管理改善,将综合防治技术建立起来,利用实践经验,科学合理的对使用结果进行技术的选择,从而获得更为有效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技术。

每层政府和领导阶层需要加强生态保护观念,才可以确保农业可持续进步,利用有关会议的展开和有关规章制度的确定,构成健全的法律系统,同时要农业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健全的法律系统当中的规范制度进行,将财务人员的自身素养提高,从而提高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管理水平,促使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提高。总而言之,人类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充分的了解到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关键性,同时农业生态环境的进步能够带给经济快速发展积极效果。只有农业生态环境得以有效保护才能保证农业可以持续发展下去,在比较牢固的生态环境当中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加强基础设备利用、使用科学技术等来帮助农业可持续进步,保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环境发展能够共同进步,保证我国总体经济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1]王新宇。浅析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及治理[j].化工管理,20xx,11:254.

林业生态与营林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论文

3.1依靠科技发展林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根本的策略是科技的发展,因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经济的发展和对资源与环境的再发展能力的保护。那么既要发展经济又要保证资源与环境的发展力,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依靠科技来发展经济,改变传统的以环境和自然资源为代价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因此,在林业发展上,实施科技兴林,不断提高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近代科技的发展是十分迅速,在育林工作中,可有效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学模拟、生物工程、生态学、遗传学等。如以遗传改良造林材料来实施造林,来使人工林符合培育目标,且具有优良遗传成分,是当前内外集约栽培人工林中发展最有效、最为快速的.手段。研究表明,许多树木的有利经济性状是可以完全遗传到下一代的,并以选育为手段,实现性状的进一步加强。通过克隆技术,来获得大量的dna的片段,对基因染色体位置加以测定,分析基因的功能于结构,并以人工方式为手段,来对基因进行合成与改造,从而为实际营林工作的开展提供更为优质的树种,为其持续性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优化林业经济结构。林业经济若要稳步的发展,必须以林业产业优化为主,积极进行林业产生生产与发展,通过实现其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提高林业资源合理利用,首先,要从市场需求入手,明确市场导向,在市场需求下可以构建林业资源开发建设基地,大力推广速生丰产林建设,包括一些周期短的原木林开发,这样可以提供人们日常所需,再次产业化调整过程中,还要重视新产品的研发,通过底层次原料加工,不断向着更要层次的利用,合理构建高层次深加工步伐的转变,这样通过调整生产布局,合理营造新型产业化,通过这些方面的产业优化,通过林业资源的优势,保证开发有度,不断开拓新市场,延伸产业链。通过多种方式解决一些林业资源利用不合理现象,避免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为给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而努力。

3.3完善林业经营监管体系。营林工作方面应该重视森林资源监督的有效性,要与管理部门协调发展,进一步重视监督管理,并且结合一定措施,让工作内容变得更加有效,在具体实施方面,工作单位要重点从实际工作内容方面入手,强化检测,不断构建良好的综合监管体系,针对实际营林内容,可以对先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健全检测体制,实现综合体系的有效构建,进一步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此外,林业工业是一个兼有生态社会效益的资源限制性产业,以提供原材料、粗加工产品为主,与其它产业相比是一个比较效益低下的弱质产业,竞争力不高,但又是国民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产业。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加强宏观调控,建立健全木材及林产品市场体系和支持服务体系。要通过建立统一规范的交易规则和运行方式,完善市场机制,健全市场制度,为林业企业创造良好的竞争条件和公平交易的环境。为林业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3.4加强员工的工作素养。要想实现营林工作可持续发展,需要从工作人员素养出发,强化培养,积极引入专业素养人才,以薪酬标准制定有效的引用机制,并且结合有效发福利与完善的营林人才招聘措施,积极鼓励广大林业方面人才进入到营林工作中,同时,也要对现有员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提高知识的掌握能力,也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通过这样的措施,树立良好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不断为营林的可持续发展尽微薄之力。

4结论。

针对营林造林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工作进行了几方面分析,通过分析也明确了相关发展策略,在实际营林造林工作上,应该重视营林工作,从生态平衡角度分析,重点以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为主,不断深化改革,加快营林建设效率,在营林造林过程中,针对不同问题,要有应对策略,以林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进一步构建科学规范的营林体系,通过工作经验与相关技术措施的使用,加快社会经济发展,也给人们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张万良.试论营林工作的可持续发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10):231.

[3]赵琳.营林工作管理的可持续发展[j].北京农业,2013(21):97.

文档为doc格式。

相关范文推荐
  • 02-23 寒假教师执勤心得体会(通用24篇)
    教师心得体会是教师反思教学过程的重要方式,可以帮助教师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师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 02-23 供热运行分析报告(热门18篇)
    通过报告范文可以将复杂的数据、信息和结论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给读者。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
  • 02-23 沙盘团体活动心得体会范文(14篇)
    通过总结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日常的琐碎经历变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和认识。请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起到一些启发和提升作用。
  • 02-23 医院物业经理工作计划书(精选15篇)
    通过制定医院工作计划,医务人员可以更好地规划各项工作任务,提前做好准备,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医院工作计划的实施经验和心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02-23 自我革命之路党员心得分享(优质20篇)
    熟读范文范本,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总结的结构和篇章的布局,写出更加有逻辑性和条理性的文章。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组织部门是党的重要职
  • 02-23 本人婚假申请书(通用13篇)
    更多申请书可以展示我们的能力、经验和动机,从而提高申请的成功率。看看以下的更多申请书范文,或许能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公司领导:我国法律规定,我国法定婚假为10天
  • 02-23 大学生职业规划书(模板15篇)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目标并制定有效的计划来实现这些目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职业规划,小编特意整理了一些成功人士的职业规划经验,供大家学习和参考。
  • 02-23 警工作新目标和计划(优秀17篇)
    范文范本是一种启发性的资料,通过学习和模仿范文,我们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善于总结和归纳,将这些范文的精华融入到自己的写作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 02-23 师徒结对音乐教育计划(优质19篇)
    通过分析范文范本,我们可以学习到各种写作技巧和方法,拓宽自己的思路,提升自己的表达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一些典型范文范本,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 02-23 评优工作总结报告(汇总18篇)
    通过月工作总结,我们可以发现并总结出工作中的有效方法和经验。如果你正在为如何写一份出色的月工作总结而发愁,不妨先看看下面这些范文。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