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实用8篇)

时间:2023-10-16 09:10:37 作者:薇儿 最新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实用8篇)

编辑是考虑文章结构、语言表达、逻辑推理等方面的工作,能提高文章的质量和品味。编辑还应该注重保持文本的一致性和风格统一,使整篇文章更加统一和连贯。编辑部特别为大家准备了一系列经典编辑范文,希望能帮助大家提升自己的编辑能力。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一

一、鼓励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

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的积累,还可以通过阅读获得更多的写作素材,让自己的视野更加开阔,让作文更有文采。作为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的任务,而且要注意定量和定向。定量就是要学生每周、每月都要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定向就是给学生一个阅读的方向,像有哲学道理的中外童话故事,也可以是一些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书籍。例如,我常常推荐学生读《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三字经》《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寄小读者》等。当然,阅读了以后,我还让学生摘抄书中好词好句,并写下自己对这些词句的理解,督促他们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并进一步培养他们阅读的兴趣。

二、鼓励学生坚持写日记

写日记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另一有效办法。让学生每天都坚持将自己所见所闻所思都记录下来,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对字词句的组织能力,还督促农村小学生多观察生活,多对生活进行思考,对周围的事物更加关注。日记也可以折射出孩子更多的内心世界,让我们更了解孩子的.心理,同时,学生通过写日记,可以不断调整自己的情绪,让自己的心情更加畅快,让自己以后拥有更多回忆。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日积月累的写日记,记录生活中的点滴,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生活写作素材。

三、重视表达真情实感

作文内容符合社会正确的价值观,才能称为好的作文。小学生年龄小,对于世界的认识是比较模糊的,善恶观念也是没那么清晰。作为老师,应该赋予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引导。怎样让学生不再是依葫芦画瓢,而是在自己的作文中表达自己真正的情感,是我们老师应该关注的。老师首先要关注学生的心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想法的同时,传递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传递正能量,让学生拥有积极的思想,这样学生写出的文章才是符合社会期望的价值取向。一篇文章,只有有了作者的情感在里面,才有真正的灵魂,才能感动读者。同时这样也才能让学生更有兴趣去写作,而不是敷衍性地完成作业。

四、重视课后作文修改

农村小学作文课堂之所以缺乏好的效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老师没有重视作文课后的修改。当作文课结束后,老师对作文的辅导也马上结束了。《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其实一堂作文课,除了课堂的教学外,课后的修改也同样重要。很多老师只是对学生作文给了批阅意见后,就没怎么管了,学生看了老师的评语,就将作文本一扔,根本没想到怎样去完善和修改。“文章不厌千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以下方法:

1.朗读修改法。学生习作后,先大声朗读几遍,针对字词句标点等毛病,进行初次修改;

2.同学互评法。即同桌(或小组)互改互批,学生积极参与,互挑毛病,共同修改;

4.佳作参考法。每次选择几篇佳作,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让学生阅读、欣赏。

五、结语

总之,要提高农村小学作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和学生长时间共同努力,并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训练形式,让学生感受作文的乐趣,才能让作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效。

文档为doc格式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二

中小学写字课大多学校都是由语文教师兼职的,由于对书法知识缺少了解,普片存在一些错误的理解和不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主要有以下四大误区。

误区之一、写字就是书法

写字不等同于书法,写字是一种技能,把“文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强调实用性,要求:规范、美观和书写速度。而书法则是一门艺术,把“文字”作为载体用其创作艺术作品,讲究:艺术渊源、风格和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就像说话与演讲不是同一个层次,但写字是书法的基础是书法学习的启蒙阶段。因此我们不能把书法的某些理论过早用到写字教学中,而应待到具备一定书写能力之后逐步引入书法知识慢慢过渡到书法教育阶段。

误区之二、生字、练字一举两得

一年级的生字多达400多个,按识字教学可以完成,但写字教学进度与之同步是不可能的,一年级只能初步掌握笔画和独体字的写法,而绝大多数的语文教师则是鼓励学生采用市面上的同步字帖,结果学生只是在抄书,根本起不到练字作用,毫无效果。

误区之三、临帖就是抄字帖

“临帖”是千百年来被公认为:“唯一有效的习字方法”,而许多教师对“临帖”的意义和要求认识不足,一味地要求学生每天要练够多少字甚至几篇字,忽略了“字形逼真”的临帖要求,导致学生埋头抄书,只有数量不求质量,烂字重复越练越糟适得其反的结果。

误区之四、练字无捷径

有“字无百日之功、书法无捷径”的说法,其主要含义是任何一种功夫、功底的练就是要有时间来保证的,但也有“事半功倍”的说法,对于练字来说,我们如果懂得汉字结构原理,又有科学的方法,完全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写字课应按照课本进度实施教学活动,严格要求“准确临帖”不可超之过急、拔苗助长。

[写字教学中的四大误区(网友来稿)]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三

1运用体育游戏时教学目标不够明确

1.1为游戏而游戏,体育技能欠缺

有些体育课上运用体育游戏时,重视了“游戏”,忽略了“体育”;注重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忽略了体育技能的学习和运用。这在课程改革的早期表现尤为明显,在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快乐,淡化了体育技能的教学,完全游戏化,将快乐和参与放在第一位,以为只要有了汗水和快乐,就达成了教学目标,就体现了新课标精神的教学体育游戏化,就是成功的体育课。这种体育课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体育课。

1.2为快乐而游戏,运动负荷不够

有些体育课上运用体育游戏时,戏而不游,运动负荷欠缺,有笑声而无汗水,脱离了发展体能这一根本要求。仅仅以快乐为目的,以笑声为评价,淡化或忽视了在体育课中开展体育游戏的本质目的,完全娱乐化,将体育游戏变成了娱乐性游戏。这种游戏难以称得上是真正的体育游戏。

1.3为情景而游戏,教学目标不明

有些体育课上运用体育游戏时,为情景而游戏,与教学目标关联性不够,认为一节课要运用游戏活动,活跃一下课堂气氛,仅此而己。体育课要有目标,要有主题,体育游戏的教学目标要与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协调统一、紧密联系。孤立存在的游戏、脱离或背离教学目标的游戏,对运动技能的形成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这种游戏难以称得上是体育课真正需要的游戏。

2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2.1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与课堂的教学目标不相符合

体育游戏只是体育教学的一种手段,其内容要为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目标服务。在开始阶段进行的体育游戏,其目的是为了集中注意力、充分热身和为达成教学目标做铺垫,宜选择一般身体发展的、集中注意力的、配合基本教村的游戏;在运动技能学炼阶段进行的体育游戏,其目的是为了学习、运用、巩固和强化运动技能,宜选择限制性较强的、服务于基本教村的游戏;如果是技术性较强的运动技能,则不宜过早运用游戏法教学,以免干扰正确动作的动力定型;在体能发展阶段进行的体育游戏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体能的全面发展,采用的体育游戏要与运动技能的学炼形成呼应和互补,要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加强学生的运动参与,同时应科学地控制运动时间和负荷强度;在课的结束阶段进行的体育游戏,其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由运动状态过渡到放松状态,消除学生的过度兴奋的情绪,放松身心,宜选择转移注意力、放松性的游戏。在不同阶段进行的体育游戏其作用虽然不同,但彼此之间不应孤立存在或相互重叠或相悖,应该统筹安排,彼此形成有机的统一,共同为达成教学目标而服务。

2.2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理水平不相符合

不同水平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发展完善程度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时,应根据其生理水平选择适当的体育游戏。水平一阶段是学生发展柔軔性、灵敏性、平衡能力以及身体基本活动能力的重要时期,体育课上运用的体育游戏,应具有简易性、趣味性和养护教育性的特点;水平二阶段是学生发展柔軔性、灵敏性、速度、力量的重要时期,体育课上运用的体育游戏,应具有技巧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合作性的特点;水平三阶段是学生发展灵敏性、速度、力量和心肺耐力的重要时期,体育课上运用的体育游戏,应具有复杂性、速度性、竞争性和创新性的特点。如果体育游戏的内容与学生的生理水平阶段不相符合,则学生会由于游戏太过简单或者难于完成,而对开展的体育游戏会逐渐失去兴趣,在游戏过程中,容易马虎对待,敷衍了事,出工不出力。

2.3体育游戏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心理发展不相符合

水平一、水平二(6?10岁)的+学生大脑皮质神经过程兴奋和抑制不平衡,兴奋占优势,易扩散,抑制能力较差,注意力不专一;水平三(11、12岁)的学生对活动的目的性有所了解,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当控制焦虑和烦躁等负面情绪,但有待加强,初步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追求合理和公平。现在中小学的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智力、思维能力方面有较大的发展,但合作和集体意识淡薄,心理脆弱,抗挫能力较差,人格危机行为日益增多,社会责任感较为欠缺。在体育游戏中往往蕴含着、暗示着某种社会行为准则及社会规范。基于以上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时,要增加正面社会暗示的游戏,要减少负面社会暗示的游戏。例如,“击鼓传花”“丢手绢”等游戏,容易形成推卸责任、幸灾乐祸等负面社会暗示;在一些“击打一躲闪”类、角力类等游戏,具有对手之间激烈对抗特点,容易形成攻击倾向等负面社会暗示;还有一些竞争性的游戏,在追求胜利的过程中,学生容易以自我为中心、不择手段,形成极端的功利主义倾向等负面社会暗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体育游戏时,在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必须慎重,所选择的游戏要尽量与课堂教学目标相统一,要与学生的生理水平相符合,要与学生的心理发展相符合,多选择正面社会暗示的游戏。在进行带有负面社会暗示的游戏时,教师要加强正确地引导,降低和抑制负面社会暗示的影响,向积极的一面转化。

3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不够得当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体育游戏的教学策略不够得当,主要表现在:教师讲解占用时间较长,与学生急于参加游戏的心情产生矛盾;学生对游戏名称、场地、器村布置、队形站位、路线、方法、规则、要求、次数等不够明了,场面容易产生混乱学生运动负荷没有达到,教学目标打了折扣。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和组织时,要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要巧妙运用语言艺术。讲解要简明精炼,将游戏的名称、场地、器村布置、队形站位、路线、方法、规则、要求、次数等尽可能按顺序一次讲清楚;示范要准确到位,选好游戏的领头学生,游戏的相关事宜要使领头学生清晰明白。(2)游戏规则不能太复杂。宜简单,可操作性要强,执行要认真,对违犯规则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培养和促进良好体育道德的形成,赏罚要分明,“罚”切忌简单粗暴,要使学生认识到错误,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3)教师在游戏中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不仅仅只作为游戏的`裁判,而且要适度参与游戏,与生同乐,与生同赛,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达到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4运用体育游戏时教学组织不够严谨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由于教学组织不够严谨,其过程浪费了太多时间,学生参与游戏时间太短,运动负荷达不到教学目标。所以,在进行体育游戏的教学和组织时,要精心考虑,周密准备,做到以下几点。(1)运用体育游戏在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情况,各组人数要均等,每组人数多少要合理,人数不宜过多,组与组之间实力要相当,要考虑到男女差别,要关注到个体差异。(2)场地的布置要注意安全,应远离上课的教室,以免干扰其他班级文化课的学习;班与班之间场地划分要提前规划,和其他上体育课的班级距离要适当;场地的大小要合理,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界限,场地的界线要清晰。(3)器村的运用要根据实际情况,遵循运动规律。一次游戏或一节体育课上,不宜使用过多体育器村,现有器村要充分利用,挖掘其潜在功效,提高器村的利用率、大型器村要提前摆放好,尽量少移动或不移动。(4)队伍的调动要有整体设计,尽可能减少队伍调动的次数,要尽可能让学生尽量多地参与游戏,增加运动的强度和密度。

5体育游戏的教学评价不够准确

5.1教学评价与学生表现不相符合

有些体育课上运用体育游戏过程中,教师运用了很多教学评价,但一味采用“很好”“你真棒”“你太棒了”“你真了不起”“你太了不起了”等赞赏的词汇。笔者认为,过犹不及,赞赏太多了,赞赏也就廉价了。况且这时学生的表现未必与这些评价相对应,也许他这时的表现,只不过是他没有认真就做到的,他需要的只是“老师感觉这不是你的真实水平”这种带有委婉批评的评价;也许他这时的表现,经过了一定程度的努力,但与他人想比,还有一定差距,他需要的只是“老师相信你能够做得更好”这种肯定中带有鼓励性质的评价;也许这时学生的表现仅仅值得一个眼神或者一个点头的肯定与鼓励。游戏中的运动参与,游戏中的角色承担,能够塑造学生的人格道德,能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如果评价与表现不相符合,会让学生丧失了正确的社会参照,没有了清晰的评价标准,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明确的是非观,对人格塑造和责任感培养形成消极的影响。

5.2教学评价与游戏过程不相符合

有些体育课上开展的体育游戏,学生表现得朝气蓬勃、生动活泼,其场面活力四射、热火朝天,但随意性较强,强调了运动,忽略了及时评价。伴随着活力的消退、游戏的完成而结束了这段教学,忽略了适时、适度地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育,美中不足,实为憾事。

评价是一门科学,评价应该是系统的,评价应该贯穿于整个游戏过程,对学生参与游戏的态度进行评价,对学生执行游戏规则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采用游戏的策略进行评价,对学生完成游戏的情况进行评价,对学生游戏过程中的进步与否进行评价,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自评和互评。评价是一门艺术,评价应该是动态的,对于游戏中不同的情况的学生进行不同的评价,对不守规则的学生一定要委婉批评、及时指正;对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鼓励和帮助,发现其值得表扬的地方,并指出需要提高之处,寻找顺利完成的方法;对能顺利完成的学生进行表扬并提出更高要求,激励其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对能主动探究、巧妙运用策略圆满完成游戏的学生重点表扬、树立榜样。但评价一定要适时、适度、适量,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相应地进行不同方式的评价。

6结语

面对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跟随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体育教学不仅要完成体育技能教学,还要完成运动参与、身心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为“终身体育”和“终身健康”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体育游戏承载着不可替代的、相当重要的任务,在+学体育课上采用游戏教学法时,要避免陷入误区,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合理、教学策略得当、教学组织严谨、教学评价准确,充分发挥体育游戏的教育功效,从而顺利达成教学目标。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四

复习是知识巩固的过程,是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过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人说:“平时数学教学是栽活一棵树,复习过程是育好一片林”。这句话,充分说明了复习的重要性。复习课也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数学复习教学中,仍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1.复习与应试挂钩。很多复习课搞的是面面俱到和题海战术,是旧知识的简单再见和机械重复,结果使学生学习负担过重,压力过大,乏味,教师烦恼,起不到发展学生能力的作用。

2.偏重于讲解思考题、难题、怪题,不面向全体学生,使学习困难的学生没有弥补缺陷的机会,失去学习信心,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个性。

3.不注意复习课与练习课的区别,把复习课上成单纯的练习课,没有体现复习课是知识的系统化,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学习过程。

素质教育势在必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全面发展,是新世纪人才的需要。为此,作为小学生数学教师,应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数学复习课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素质教育的三个重要含义:

1、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面向少数学生。

2、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不是单纯应付考试。

3、要培养学生的自觉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而不是让学生被动的、机械的接受知识。

二、明确复习的主要目的

小学数学复习的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沟通联系,“串线结网”

小学数学教学网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编排的,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知识的纵横之间有一根根无形的线把它们有机的串在一起,但数学教材的内容是一个一个断开的课时完成的。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复习,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结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不但能加深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将成块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便于今后运用。

??2、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复习课不只是引导学生认识和重视旧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通过编写提纲、列表等方法,将所学知识的逻辑整理出来,使教材的知识结构在整理过程中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并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不同的却又恰当的方法讲获得的新知识嵌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

3、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

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意识倾向等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上也就存在着差异。“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重要摸底方法之一。教师在上复习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把握较差学生的情况,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陷。通过复习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避短,同时也能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

4、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

复习课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做好两方面的准备,即:为以后的学习做好知识上的准备和加强数学思想和方法的参透。

三、采取有效的复习方法

1、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

首先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复习计划。复习前,教师将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措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如果情况不甚明了,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覆盖面较全,突出重点而又有不同层次。),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这样确定了复习内容,明确了目的要求,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从而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要指定切实可行的复习方案,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1)本堂复习课包括哪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哪些是重点部分,哪些是关键部分。

(2)以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为载体,应如何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数学能力和数学习惯。

(3)对于本节课的复习内容,学生掌握得如何,哪些概念比较模糊,哪些解题方法还不熟练,这些问题中,哪些带有普遍性。

(4)采用何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复习,如何面向全体学生。订好复习计划后,复习课才能有的放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

科学的复习课应是在教师有效的“点拨激趣”下,营造一个让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的复习环境,合理的`选择和安排知识重视的材料,组织学生展开自由的、充分合作交流的活动,通过合作互动与作业操作,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升华,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让全体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复习,这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

3、选择恰当的复习方法

复习的方法很多,有阅读课文、编写提纲、绘制图表、说理、举出例证和一题多解等,到底选择哪些复习方法,要根据复习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学生复习的方法越多,表明学生的思维越灵活,思路越开阔,就越有利于促进其思维的发展,提高创造能力。

4、设计合理的课堂复习模式

要提高复习效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以往知识上的缺陷得意弥补,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应考虑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复习课堂教学模式。

当帮助学生整理和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个知识块上的各个知识点,或者利用所学概念、法则、公式等进行练习时,可采用分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模式。

当需要将各知识点串成线、联成片,或者对学生的练习进行主讲时,可采用班级授课的形式。

5、切实抓好复习课中的练习

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复习课的练习就更是如此。因此,教师要精心安排,切实抓好复习课中的练习。

(1)用好教材各单元和期末的复习,各单元后和全册后都有由易到难、由深入浅的练习。分为两层,即保底练习和不封顶练习。保底练习,这是全体同学达到的共同要求的练习,包括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三部分,这些是精心设计的,在复习课中要充分用好这些习题、发挥好习题的多种功能,尽量不要补充雷同的习题,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不封顶练习,它是供学有余力的学生用的,可利用学习园地或者课外活动等。

(2)适当补充一些针对性练习

复习中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教学目标设计不同层次的习题,把握知识的连接点,做到一道练习题击中多个知识点,起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对号入座”,各取所需,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喜悦,以此来调动各层次学生的积极性。补充一些教材不足的习题,要特别注意补充一些为中差生弥补知识缺漏的习题,使复习落到实处。

小学数学复习课要真正上好、上出实效并不容易,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班实际,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彻底摈弃“应试”观念,走出复习的误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炒冷饭”、“煮夹生饭”,在分析反思中总结,从而促进复习课取得实效。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五

课堂教学评价一直是教师评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是学校教研活动最常见的一种形式,也是评估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乎段,具有导向作用。它把理想的教学目标和实际教学进行比较,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他们学习的过程;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注重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促进教师进一步理解新的教学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形成自己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发挥促进学生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双重功能。但是由于受传统教学评价观念的束缚,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中,有许多教师仍然深陷“泥潭”不能自拔,他们未能从根本上树立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在认识上存在一定的误区,为引领他们走出“泥潭”,发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效性,本人就此现象的存在及对策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存在的认识误区

1、关注“师”多,关注“生”少

有的评课者,往往有这样的要求:一节课必须要“目标明确、结构合理、提问恰当、适时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学法指导到位、重视能力培养、板书恰当美观、教态自然”等,这些评课的内容,更多关注了教师的因素,很少关注到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过程。但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受到了什么训练,获得了什么,却被忽视了,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事实上,这样的课往往是为了迎合评课者的口味而设计的,只不过是在做表面文章而已。

2、教师“设计”,学生“配合”

有的教师把达成教学目标视为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由此导致,在实际教学中忽视了学生情感与态度、数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这样的课,好比教师预先设计好一个“口袋”(教学方案和教学思路),接着设法让学生钻进“口袋”进行课堂教学引导,目的是使学生的思路跟着教师走,始终与教师保持一致,最后扎“口袋”(完成教学在务,达到预期教学日的)。你会发现有的教师上完课之后会很满意地总结:这节课效果不错,学生配合得也很好。如果教学效果不那么妙,则会埋怨学生配合不好。其实,我们只要稍加思考,就会发现这一现象反映了教师的一种角色意识。在这样的课堂里,教师希望能按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案和教学思路进行教学,学生的任务就是处处揣摩教师的意图,配合教师完成教学在务。而学生自己在哪、处于什么状态、需要什么都被教师忽略了。

3、追求形式,缺乏实效

在课改实验深化的进程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学习、数学能力发展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和新的学习方式,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策略,越来越多的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这一方法。但是由于许多教师盲目效仿,缺乏对其实质的认识与思考,导致合作学习流于形式,缺乏合作实质。看似老师提出问题后学生马上在小组内讨论起来,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只有少数人在动手动脑,多数人在等结论中度过合作的时间,合作成为少数学生的“专利”;或是有的学生对此置之不理,有的学生仍然我行我素,做自己的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随便说两句就算大功告成,还有的学生虽然几个人在一起,但说的却是与学习无关的事。

(一)树立生本观

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都是以“教师”为主,着重观察教师的言语表达是否流畅、教师的板书设计是否合理、教师的情感投入是否具有感染力、教师的教学思路是否清晰,以及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结构合理、详略得当等等,主要关注的是教师的课堂表现,表现出“以教为主,学为教服务”的倾向,要想走出“泥潭”,要树立生本观,确定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新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应注重的内容

1、注重学生学习情绪情感的变化

课程改革强调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在具体教学评价过程中,应突出以下关注重点,以考查学生学习数学的情绪情感的变化。数学学习活动环境的创设,是否符合本课堂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的需要;是否营造出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是否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情绪体验和情感交流。活动中,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是否敢于大胆质疑、积极尝试、勇于探索、乐于交流和团结协作。

在整个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是否时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培养他们顽强的学习意志,使其形成持久的学习热情;能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能够主动有效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之中;是否让学生对数学学习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有限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能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能否让所有的学生都能感到自己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人翁地位,意识到学习的责任和义务,并且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能够学好数学的自信。

2、注重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一堂好的数学课,教师应十分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向学生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概念、法则的形成过程,暴露学生学习知识的思维过程。启发学生从原有认知结构中找准新知的生长点,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学习新知识所需要的基础,而且也要充分考虑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已了解多少,从而确定新知学习的起点。

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应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3、注重实效,确保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众所周知,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足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不能光注重形式,还要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借助小组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除了要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培养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外,还要培养学生探究的能力、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小组成员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互助的关系,使之对小组的学习任务富有责任感,以保证小组合作学习不流于形式。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提倡教师当好“导演”,学生当好“演员”,把大量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生充分的思考、交流,使他们有机会进行相互切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4、注重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重要评价标准之一就是教学效果的达成。笔者认为评价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能否使全体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以饱满的热情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和基本能力的发展。

在课堂活动中是否能够真正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育理念,在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中通过知情交融的活动方式,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的发挥和社会性的形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组织引导、现代媒体的使用是否自然合理,能否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体验,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乐趣,体验到创造和成功的喜悦。

总之,随着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小学数学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也应随之发生变化。由传统教学评价只关注教师的课堂表现、教师的教学,以“教师的教”为中心,过度到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使课堂教学评价真正回归到“学”这个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便达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变教师的教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六

期作者/韩云

崔峦老师在全国小语会第八届年会上这样总结:当前一个倾向性的问题是阅读教学往往“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与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静思之,崔峦老师是在真诚地告诫:教学语文首先要突出它的学科性,既要得意,更要得言;既要人文,更要语文。“言”“意”兼得应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在实施阅读教学时的目标追求。下面,笔者就尝试从“言意共生”的角度,对现在阅读教学中“言”“意”关系的误区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误区一:自主沦为自流。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教师把读书的权利完全交给学生。让其自主阅读、自主讨论,最后提出自己的个性化看法。

分析及对策:解读文本,是一种据“言”而得“意”的吸收过程。这一过程表面上是一条直线:“言――意”,其实它伴随着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对于一篇文章来说,学生不可能一看到语言文字就能感悟到文字背后所描绘的形象、饱含的深情。所以,这就需要教师想方设法将课文“还原”到一定的生活情境中,帮助学生建立起符号形式与内容意义之间的联系,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语用状态中,进而更加深刻地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深入作者的思维宿地,与作者一道神游、辩论。新课程特别倡导“自主学习”,但“自主”不是“自流”,一篇文章仅仅靠学生自己去读是绝对不行的。为了使文本的“言”更好地转化为学生心中的“意”,我们要做好以下两点:

教学《二泉映月》,在学生找到描写二泉美丽景色的句子并初步体会之后,将其概括为四组词语:茫茫月夜,如银月光;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引导学生津津有味、人情入境地朗读,继而在脑海中变为一首诗,一幅画……在深刻领悟阿炳的不幸遭遇后,师生共赏《二泉映月》的乐曲,引导学生揣摩阿炳的“琴声”和“心声”,和学生分角色阅读,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此时教师再次引导:在那个年代,谁愿意倾听阿炳的心声?没有人愿意听,他只能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如银月光;(本站)一泓清泉,静影沉璧;流水淙淙,蜿蜒而来;月光照水,水波映月。心声化琴声,人生付月光。回应开头,凄婉、悲伤、同情直抵学生心灵的深处!

实践证明,当学生的情感真正与教师的情感、文中人物的情感融为一体的时候,课文的语言文字就会反复激荡着学生的`心灵,文章所蕴含的思想、精神就会深深地扎根于学生的内心深处。

2.含英咀华,力求语语悟神。“语言所贵者,意也。”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对“文本言语”意义的追寻,并在追寻中学会言语。这就需要教师特别注意抓住文本中关键的词句,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亲历中完全沉醉在文本体验的王国里,潜心领会文本,通过对文本的诵读体味、比较品评,通过“语欲悟其神,字字不宜乎”的细心涵泳,努力用心灵去感应文本对象,并因此而产生共鸣。以下是特级教师孙建锋《最大的麦穗》的精彩片段:

师:大家说得已经非常不错了,但是读文如看山,“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从不同角度静思默想、阅读思考,譬如“苏格拉底教育学生有何独到之处?他的弟子如此学习对你有何启发”这些问题,你们肯定会有更多“美丽”的收获。

[nextpage]

(学生听后,再次兴趣盎然地仔细阅读、静思默想、圈画批注,约5分钟后,师生对话。)

生:苏格拉底要求弟子“只许进,不许退”,实际是告诉他们:时间不会倒流,生命不能重复!我们应把握住每一次机会,因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啊!

师:你理解透彻,语言精当,表达流畅。孙老师非常欣赏你,咱们握握手!

生:苏格拉底教育学生不是直接告诉他们什么,而是让他们在实践中悟出道理。

师:的确,“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也应向苏格拉底学习。

生:课文说“追求应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我想,人既要有远大理想,但也要注重现实。比如,我的理想是考上北大,但是如果南大录取了我,我就上南大,以后还可以再考北大的研究生呀!

生:我想由考北大改为考清华。(台下大笑)

师:我希望六年后,能读到一封来自清华园的信,而这封信正是你写的。

生:(接过竹叶后动情地说)一定会的!

师:我期待着那一天!(师生相拥,台下掌声雷动。)

叶圣陶先生说:“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语文是以字词为载体的,让学生在语言艺术的宝库中寻幽探胜,含英咀华,通过积极的智力活动,通过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去领悟语言的神韵和妙境,养成对语言的强烈兴趣,磨砺敏锐的语感。案例中学生在孙老师的引领下,潜心阅读,静思默想,含英咀华,圈画批注。正因如此学生才多维而深入地领会了苏格拉底的哲理,读出了文字背后的声音,课堂才出现了诗意纵横、激情飞扬的对话场景。

误区二:内容重于形式。课堂教学以言语内容为中心,阅读教学只停留在据言知意的阶段,而至于“意”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即文本的言语形式却很少关注。

分析及对策:阅读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轴心的。而语感的培养着眼于学生对言语形式的直觉,从心理表现来看,是一个由言而意即由言语形式到言语内容的过程,其着眼点在由言而意这个过程上,而不在“意”这个终结点上。因此,我们在重视品评语言文字的同时,更应该关注作品的形式,通过言语形式让学生去体会作品是怎样达到某种效果的。

特级教师陈建先就特别重视引导学生“据意识言”,请看他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时的一个片段:

师:对于这一节,谁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老师,我有个问题,最后一句为什么说“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

师:谁能解决这个问题?

生:“倒抽了一口气”,就是说作者看到扫路人这样不怕危险,不顾劳累地扫石阶,感到很惊讶,很佩服。

师:他的解答你同意吗?

生:我有点同意。

师:就是说还有点不满意?

生:我觉得既然是表示作者的惊讶,那为什么不说“我不禁惊讶起来了”呢?

生:我觉得可以。因为意思都一样嘛,而且又读得通顺。

生:我认为不能换。虽然意思是一样,都是说作者很惊讶,但直接说出来了,反而没有“倒抽了一口气”给人的印象深。

师:为什么“倒抽了一口气”印象就深?

生:因为“倒抽了一口气”让你感觉到自己的呼吸了,就跟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一样!(掌声响起)

师:这就是我们中国语言的无穷魅力!一个意思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达形式,说“惊讶”也可以,但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好体会。说“倒抽了一口气”就形象化了,你就能亲身感受到它。类似的例子很多,比如说表示害怕,还可以说成“倒抽了一口冷气”、“吓得浑身起鸡皮疙瘩”、“脊梁骨发麻”。我们要学习和运用这种形象化的表达方法。

陈老师以强烈的语文意识和高超的实践智慧抓住课堂上学生对“我不禁倒抽了一口气”的质疑,展开了淋漓尽致的导引过程。于是学生在比较品味中感悟到:原来对一个老人的形象感知是因为作者运用了形象的表达方法,是用了侧面描写。从而进一步体会到作者“以言表意”的方式和方法。这样不仅理解了言语作品的意,而且内化了言语作品的言,真正实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的是一种发展之味。语文教师只有将视角瞄准语文本体,坚持言意共生,不仅让学生了解课文说了什么,更关注“言语本身的物质存在”(怎么说、写),才能演绎出课堂和谐自然的崭新境界,使学生的言语智慧在和谐的气氛中自然生成,得到螺旋式的提高。

误区三:为练笔而练笔。学完课文后,许多教师采取的做法是:学习运用课文语言,尝试模仿课文的句式、段式、布局谋篇的方法,练习写作。

分析及对策:好文章是如何写出来的?对此,叶圣陶先生做过经典的阐述:“作文的自然顺序应该是我认识事物,心中有感,感情的波澜冲击着我,我有说话的愿望,便想倾吐,于是文章就诞生了。”叶老的话告诉我们,“言”与“意”之间的关系是:意出言随,言为心声。如果教师让学生仅仅为内化课文的语言、形式而写作,学生是写不出好文章来的。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积累文本语言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想办法充实和激活学生心中的“意”,让“意”统领“言”。因为“意满胸怀”自然“情动而辞发”。我们在平时应采取的做法是:

1.引导学生亲近生活,丰富心中的“意”。“意”从何来?“意”多是在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经过思维而产生的理性认识,“意”来源于“对世界本身的熟悉和了解”(伽达默尔),来源于对生活的思考,来源于对大自然的敏锐感发。生活是“意”得以生发的源头活水,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意”,一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让大自然千姿百态、摇曳生辉的美冲击学生的感官和心灵;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引导学生走进社会,让其与生活环境展开“对话”,充实他们的内心世界。比如,带学生看展览、逛书店、参观、采访、游览,让学生针对某一社会问题策划一项社会活动,使他们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入的体验和感悟。

2.借助学生生活经验,激活心中的“意”。储存在内心深处的“意”只有被激活才能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还是《二泉映月》的教学,在指导学生理解、朗读“整天”一词后安排练笔:是啊,你把“整天”这个词语读成了长长的一段话。来,让我们走进阿炳的生活。闭上眼睛,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烈日炎炎的午后,无锡街头像一个火炉,阿炳还在无奈地拉着胡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中秋节的傍晚,能回家的都回去了,阿炳还没收到一分钱,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也许那是一个积雪成堆的夜晚,阿炳不小心跌倒在雪堆里,你又看到了怎样的画面?请你拿出笔,把你看到的画面用文字写下来。

这样的课堂练笔,使本来相对静止的、凝固的“整天”一词在学生心灵中被激活了,赋予了词语强烈的、深刻的、高妙的生命活力。同时,丰富了学生对阿炳这一人物形象的立体感和对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的认识,使学生进入了“整天”的意象世界,言和意也就得到了双赢。

繁华落尽见真淳,铅华洗却见本真。语文教学要回归本体――学习语言上来。少一点知识的灌输,少一点理性的分析,把教学重点移到指导并帮助学生“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上来,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还阅读教学的本真面貌。改革之路依旧迷雾重重,只要我们瞄准语文本体,坚持言意共生,守住这份“真”,就一定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作者单位:江苏金坛市华城实验小学)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七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计算机多媒体(视频、声音、动画)图片、文字来表述并构成的课堂要件。它可以生动、形象的描述各种教学问题,增加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宽学生的知识视野,是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中小学教学中的手段,是现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我来谈谈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原则、方法、及其误区。

一、语文教学中多媒休教学课件的制作原则:

1、以人为本的制作原则:

课件制作以人为本,就是以教学双方为本,充分考虑到学生和教师的主体和主导作用,既方便教师演示,又方便学生自学。简单说来,让自学类的课件能够在结构方面松散一点,方便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适应课堂演示;让演示类的课件能够更加注重人机交互,能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学。

2、科学性原则:

教学目的明确,内容准确,表述规范,文本、图形、动画、音像、视频等各种媒体使用合理,搭配得当,层次分明,屏幕设计清晰高雅,色调搭配适中,生动活泼而又不失严肃,注意引导式启发,防止简单的书本搬家和呆板的说教,要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特性,不失时机的穿插学与教的信息交流。

3、素材精选原则:

语文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以语感实践为主线,实现由“语言研究型”向“语言学习型”转变,加强语文实践能力的训练,创新思维能力的开发和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的培养。所以语文课件的制作不可能与物理、数学等理科相比,一味地追求动画、形式多样的插图等,而是要精选多媒体制作的素材,注重听、说、读、写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个性、灵气等。不追求不等于说不用,就目前中国的音像市场有许多以中国古典文学蓝本改编的vcd、录像,我们可通过电脑的视频、音频采集,把其中的精彩片段剪辑下来,插入我们的教学课件中。

例如《春》、《济南的冬天》等一类写景抒情的课文。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完全可以勾画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可以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所能带给学生的听觉、视觉等感官上极大享受。这一感官上的享受,能很好地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除了可以听书本课文的朗诵以外,我们还可以把当代一些好的朗诵作品,配上与主题一致的背景音乐、画面,让学生课外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中国语文文字的认识应用能力。又如《斑羚飞渡》、《羚羊木雕》一类情节性很强的文章,若是单让学生朗读,效果不一定好,但若是把简单的文字说明变成一幅幅有趣生动的图片再现于学生面前,学生们的感受将会更加深刻。再如上《马》这篇文章时,我们可以提供许多其它写马的作品。可以演示一些优秀的美术作品、古诗;现代作家关于马的作品:等。

二、语文教学中多媒休教学课件的制作方法

从几年前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到现在的信息整合无不要求教师的计算机素质。一线教师都很清楚:要想跟上飞速发展的计算机技术是何等的困难。年轻教师学学信息技术还马马虎虎,但对大多数有心尝试课改的中年教师又该如何面对呢?如何让一线教师在计算机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快速做出自己的网页课件呢?“偷梁换柱”和“盗亦有道”对我们不无启发。

1、“偷梁换柱”法

大凡有过上网经验的教师都知道,互联网虽然大,内容多但是很多网页给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仔细看看发现他们是非常的相像。其实有点经验的人都知道网页修改很容易,这就给我们提供了发挥的舞台。首先上网搜索,找到你喜欢的或适合你使用的网页然后保存下来,接着用网页编辑工具,如dreamwever打开该网页,你可以看到网页中所有元素(图片,文字,动画等)都变成了一个个可以编辑的单元格。现在要做的`就是换文字,换图片,换链接,换一切你想换的元素。当然最重要的是不要忘了换上你的大名。存盘后再次在浏览器中打开,你可以看到你的最新成果了,不过这可是你“偷梁换柱”的结果。如果你是位高手的话,也可以用高级手段来“偷梁换柱”。找到合适的网页,可以不是一个,根据自己的需要由这些网页生成“模版”、“css式样表”、“html式样”。这样在做网页时,就可以轻松许多。打开页有下面来句感谢的话:感谢××提供帮助!对于原作者来说也是一种安慰。对于有一线教师从你的创意中得到启迪,通过简单的修改而成为自己所适用的课件,并进行新的应用。就如同互联网上的自由软件一样,只要不是商用目的你可以随意使用。交换方式:你可以加密。但有人想索取你的源码时必须提供自己的作品作为交换。互相授权,互相借鉴,共同提高。变相收费方式:说到变相收费即不是真正的收费,有种较为流行的方式可以参考:注册会员,点击广告。想要你源码的教师可以注册成为你的会员,帮你点击广告。你可以从广告商那儿取得你的开发资金。

(3)合作开发的意义:对一个人来说不管技术有多高,创意有多好,但他不可能对所有主题都能有所建树,他都会看到比自己好的作品,都会面临一个借鉴的问题。是“偷”还是“盗”?其实高手也要参考。更何况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呢!任何课件或者素材如果要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被别人不断地引用,不断地在实践中被修改,不断地补充;再不断地发布,不断地应用。只有大家都来使用它,其价值才能真正地体现出来。相信所有的教师在制作完课件后都不是打算让自己欣赏吧!“,*不究”愿合作开发的日子早日到来吧!

三、语文教学中多媒休教学课件的制作误区

1、误区之一:

过重技术,违反认知规律。在多媒体课件开发之初,所谓课件往往是文字、图画的简单拼合,界面与插件过于单调呆板(特别是一些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课件),这很容易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所以追求美观一度成为课件开发者的共识。而目前,一些课件制作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他们的课件画面背景复杂,按钮奇形怪状,并且使用大量的动画和音响,似乎不如此则显示不出“档次”。这些课件的确“花”一点,“好玩”一点,但恰恰是这一点画蛇添足、喧宾夺主,违背了学生在认识事物时一定时间内只能接受其主要信息的认知规律,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了学生对学习重点、难点的关注,最终影响到教学的实际效果。笔者见过一个用flash软件制作的《桃花源记》课件,赏析部分共两分钟,画面上桃花纷飞,图案迭换,文字上下翻腾,赏析内容跳荡出现,诗歌朗诵声情并茂,所配音乐惨惨凄凄。用这样的课件上课,学生似乎接触到许多东西,实则在轰轰烈烈的背后,根本就没有记住、理解任何东西,更谈不上因而去反思、创造了。

2、误区之二:

信息超量,出现“迷航”现象。电脑能够储存大量的信息,这是电脑的一大优势。我们有的老师在制作课件时,惟恐体现不出这一优势,将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所有材料事无巨细尽数罗列,而在使用时,受课时限制,只能加快单位时间传输的信息量。结果是五彩缤纷的多媒体信息包围学生,其琳琅满目的程度令人头昏目眩,无法进行知识的由“同化”到“顺化”的编码,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需内容、意义的检索处理和理解接受。这就是多媒体信息海洋中的“迷航”现象。

3、误区之三:

留白不足,限制学生思维。常规教学中,在内容处理由形象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转换时,有经验的教师总是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想象、理解,师生根据非预见性的互动,最终实现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在一些不良课件中,整个课件的结构和一些问题的“标准答案”。当学生按照预先设定的模式、思路、线索进行人机交互时,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深入地思考,只能顺应设计者的思维方式作一些简单的应答。这种做法限制甚至遏制了学生思维能力尤其是求异思维的发展,不利于鼓励创新,也与素质教育的原则背道而驰。此外,目前的课件制作还存在缺乏通用性、容错性、以视听代替朗读等误区。那么如何走出多媒体制作的误区,真正发挥多媒体的作用?我认为首先我们的课件制作者要树立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课件制作时,我们要给计算机正确定位,将计算机作为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积极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认知工具。

课件设计者不应将精力放在流光溢彩的图片、活泼生动的动画上,而应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超越传统媒体的局限,变抽象为形象,化繁为简,更好地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另外,课件制作应该向积件方向发展。建立积件后,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可以随心所欲地选择需要的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信息呈现方式和适宜的教学策略,还能利用internet的资源优势,为学生创造最优化的学习环境,实现个性化教育。从而取得“最优”的教学效果。

小学教学误区及教学策略探究论文的创新点篇八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不断深入,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老师的重视。特别是长沙作为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学校多媒体软、硬件设施配备较为先进,为多媒体教学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在此基础上,我校语文教研组多次举办了各级各类现代教育技术好课、多媒体软体评比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发现和收集到一大批优秀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从中看到了我校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实力,但也发现了我校在多媒体软件制作中存在的种种误区。一、为表现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多媒体可以通过声音、色彩、图象、动画等各种手段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一点是被多数人认可的。但是一些软件设计者和制作者据此认为一个多媒体软件必须完整地包含多媒体各要素,才能达到全方位刺激学生感官的目的。所以就出现了不管内容是否需要,总要生搬硬凑些声音、影象以体现多媒体的现象。一些让学生自己阅读的部分,硬是配以朗读声音;当一个选择题做错时,呈现一张哭丧的卡通脸并来上好大的一声警告,吓人一跳;讲到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时,画面中出现一段大火熊熊燃烧的录像,是学生无法想象火烧的景象吧?由此可见,我们在设计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时候,不能为了展示多媒体而滥用多媒体。多媒体软件是为教学服务的,其功能是辅助教学,目的是优化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制作多媒体软件时,一定要注意心理策略,遵循教育原则,千万不要弄巧成拙。二、为表现技术水平而使用技术有些教学软件,画面上充斥了复杂的三维动画,让人看了自叹不如。还有一些软件,内容平平,操作不便,但是表现的手段中却含有相当高的技术含量,似有不吐不快的感觉。我认为,技术的运用是为了更好地展现内容,而不是展现技术,显示实力。技术只有为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现,两者才能相得益彰,创造出一流的教学效果。三、盲目追求艺术美感,华而不实。现代人审美观的提升也在多媒体软件的美工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但是,美是要分场合的。我们发现很多教学软件的首页无一例外的是一张雄伟壮观、气势磅礴或秀美柔和、浪漫绝伦的风景照,搭配着鲜明醒目的三维立体动态文字;一些画面上简单的文字说明,甚至是一个选择答案却要费尽心思地photoshop在中制作出带阴影的浮雕效果,再生成高分辨率图片导入到软件中;一些线条柔和的画面边框搭配着一大排色彩绚烂的动态按扭,把教学内容局限在小小屏幕中央。这种类型的多媒体软件可能一上来确实能吸引大多数人的注意力,但在实际应用中,往往会适得其反,把学生的注意力拉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严重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把多媒体软件设计得尽量美一些是必要的,但有一个尺度和场合问题。实际制作中,因从多媒体软件的学科、内容、用途等多方面进行考虑,切忌华而不实。四、根深蒂固的“课”件性教学软件课件化,是一直以来多媒体软件的主要特点,因此,我们常常把它称之为“多媒体课件”。我们发现,一般教师自制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有一个共性。就是几乎所有的软件主菜单上千篇一律的标注着“复习”——“导入”——“讲授”——“巩固练习”等步骤,内容密度也正好掐在45分钟一堂课内。这类教学软件属于量身定做型,一旦制作完毕,只属个人所有,也只有本人用起来效果最好。有时同样一个课题,不同教学方法的老师为了完善地讲授一堂课,都非要按自己意愿再制作一个软件,因而走入了课件通用性不强,制作人员重复开发的误区。因此,我们应尽快摆脱这种窘状,从多媒体软件的课件化走向积件化、模块化的道路上来。以上罗列的一些现象,是目前小学语文课件制作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虽然,多媒体软件拥有信息丰富、技术含量高、艺术特色浓郁的特点和优势,但是,多媒体软件设计和制作的出发点,必须落到更好地体现教学内容,活跃学习气氛、优化学习过程和提高学习效果上。

相关范文推荐
  • 10-16 最新校园伴我成长手抄报(模板6篇)
    环保标语可以呼唤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写一句打动人心的环保标语,并不容易,我们需要用心和创意。下面是一些引人深思的环保标语
  • 10-16 召开消防安全工作会议通知(通用8篇)
    典礼是一种仪式性的活动,通过特定的仪式和流程来展示和传达特定的信息和意义。典礼的成功不仅取决于策划和执行,也离不开参与者的支持和合作,要感谢大家的付出。希望这些
  • 10-16 最新春节期间应急处置方案(优秀8篇)
    在年会策划中,我们需要将公司的发展情况与活动内容相结合,使整个年会更加有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广告策划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学习。春节期间应急处置方案篇一为加
  • 10-16 最新给学校提出的建议书(精选8篇)
    公司宣传语是企业通过言辞、形象等手段向外界传达与宣传的内容之一。宣传语的撰写应该注意突出公司的创新和专业性。小编为大家搜集了一些成功企业的宣传语,希望可以给大家
  • 10-16 2023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总结 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汇总20篇)
    考试总结是对自己学习成果与不足进行梳理的重要方式。最后,以下是一些军训总结的个人心得和体会,供大家参考和借鉴。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总结篇一本次考试采用市中学教研室统
  • 10-16 2023年中班活动教案及反思(优秀9篇)
    教案模板可以帮助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教学经验,提供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在准备高三教案时,可以参考下面的范文,构思出更加精彩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中班活动教案
  • 10-16 2023年宝宝成长语录经典语录短句 宝宝成长语录(模板8篇)
    致辞致谢是一种向他人表达感谢和敬意的文体形式。在写致辞致谢前,可以先进行一些相关资料搜集和背景了解,以便更好地展示出感激的观点和思考。一份真挚的致辞致谢,折射出
  • 10-16 军训第七天心得体会 农村抗疫第七天心得体会(实用16篇)
    培训过程中,我学到了一些实用的工具和技巧,对我工作中的效率提升有很大帮助。下面是一些学习心得范文的推荐,希望能够激发大家写作的灵感和创造力。军训第七天心得体会篇
  • 10-16 2023年语文期末成绩反思 高二语文期末考试总结反思(大全20篇)
    一个好的标语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引起他们的共鸣,让他们对某个事物产生强烈的兴趣。那么我们如何设计一条有吸引力的标语呢?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目标受众是谁,然后根据目标
  • 10-16 最新我爱美丽的校园手抄报(模板10篇)
    梦想是我们前进的动力,它让我们有了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怎样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合作精神,助力于梦想的实现。接下来是一些梦想实现的经验和心得分享,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