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新课程改革演讲(模板20篇)

时间:2023-11-20 05:52:51 作者:书香墨 教师新课程改革演讲(模板20篇)

范文范本的阅读可以让学生们更直观地了解优秀作文的特点和写作思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范文范本,希望能给大家在写作中提供一些启发和帮助。

青年教师课程改革的演讲稿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今天是2014年4月28日,我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是走近五月。

转眼间,我们全校6百多名同学在老师们的陪伴下度过了二月、三月、四月,又一起走近五月,学期也已过了一大半。

5月1日——(国际劳动节)。

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也就是5月13日——(母亲节),那昨天你为你妈妈做了些什么,请你轻轻地告诉你旁边的同学。……哦,也许你给妈妈送上了小小的礼物,也许你为妈妈分担了一些忧愁,也许你昨天忘记了还没来得及去完成,那就利用今天再补上那份情谊吧!

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也就是5月20日,同学们也许不太清楚,那是全国助残日,也就是帮助我们身边有残疾的人的纪念日。

5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这个纪念日的设置是为了倡议大家养成不吸烟的好习惯,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同学们,度过了五月,就将迎来六月一日——国际儿童节,那是我们每个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同学们,这个五月,学校有好多活动,并且有好多同学已经积极地参与其中了。

1.每天清晨和傍晚,操场上总活跃着一批体育健将,他们就是我们学校的手球队和足球队,在钟老师和陈老师的带领下,他们苦练基本功,研究战略战术,积极备战今年暑假进行的苏州市手球比赛和足球比赛。

2.校合唱队、舞蹈队的队员们也在积极排练,编排课本剧的同学更是不甘示弱,精心准备,本周他们就将代表学校参加吴中区艺术节的参赛节目的录制,此外,参加绘画、摄影、篆刻、器乐演奏的同学也都在精心准备中。

在此,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预祝以上同学能取得圆满的成绩,为自己争气,为学校争光,并希望这些同学能抓紧比赛前的日子,刻苦训练,将状态调整到最佳。

同学们,上面说到的是区级比赛,其实五月里,还有很多校级活动,比如同学们已经知道并正在进行的读书节活动,希望同学们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积极阅读课外书,开展古诗文诵读活动,近段时间里,学校德育处还将组织开展班级古诗文诵读活动,希望同学们认真准备,积极参与哦。这段时间里,学校还将开展南苑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英语比赛和信息技术比赛,为庆祝六一,老师们还将带领同学们排练节目、准备游艺活动,帮助同学们度过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国际儿童节。

同学们,你有哪些个人才能,让你的才能在这些活动中充分展示出来吧!

当然,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我想同学们是不会忘记的,那就是认真学好功课,尤其是其中质量调研后,同学们在发现了自己不足的情况下,更要在老师的带领下明确目标,改进方法,刻苦学习,争取进步,尤其是三、六年级的同学,六年级的同学将面临升学,希望你们都能以满意的成绩进入理想的中学,三年级的同学则将面临期末全区质量调研。同学们,希望大家发挥“顽强刻苦,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取得进步。

以上内容,敬请各位班主任老师根据班级情况利用晨会和班会对学生展开进行教育。

青年教师课程改革的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天高云淡金秋爽,春种秋收硕果香。在这个充满喜悦和丰收的季节,我们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教师节。今天,作为城关小学教师队伍中最平凡的一员,能站在这里,我倍感荣幸。请允许我代表城关小学全体老师对一直以来给予我们亲切关怀的领导表示最诚挚的感谢和最衷心的祝福;对奔波在教学一线的老师们致以节日的问候,祝你们节日快乐!

三十载星月曾伴书声;三十年青葱遗下记忆。从第一个教师节至今,三十年的时光匆匆而过,也正是这三十个由鲜花和掌声、关注与期待交织在一起的教师节,使更多的人把热情与尊重,理解与关怀的目光投向了我们,使我们和学生一起渡过的每一个平凡的日子有了不寻常的意义。讲台上,寒来暑往,多少春夏秋冬,撒下心血点点;绿荫下,孜孜不倦,多少风霜雨雪,育出新蕊亭亭。因为有了我们在课堂上播洒智慧的阳光,懵懂的孩子们才听到了知识的声音;因为有了我们在教育的沃野上挥洒耕耘的汗水,城关小学的教育事业才生机勃勃,蒸蒸日上;因为有了我们千千万万个基层教师脚踏实地,开拓创新,几代中国人孜孜以求的强国之梦才熠熠生辉,灿烂辉煌!

记得小时候,“当老师学生”是我最爱玩的游戏;上学后,知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老师是我最崇拜的偶像;中学毕业,志愿表上的“师范”二字是我不悔的选择。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刻起,一个执着而坚定的信念在我心底油然而生,那就是:努力工作,倾我所能,做一个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的好老师。0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走进了城关小学,走进了这个温暖、团结的“大家庭”。在这里,我学会了爱岗敬业,学会了爱生如子。是的,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学校里,我接触过的每一位教师的事迹都可以撰写成一部感人至深的巨著,他们的模范行为都能谱写成一首首动人心魄的爱心史诗!多少个饭时误过他们守班在课堂,多少个静谧的夜晚他们笔耕不辍,多少个节假日他们还奔走在家校之间。为了备好一节课,他们研读教材好多遍;为了准备一份讲稿,他们不辞辛劳,翻阅大量教参;为了完成学校交给的紧急任务,他们牺牲休息时间,熬红了双眼。正是有了他们,这一群可敬可爱的城小人,才造就了城关小学辉煌的今天。

老师们!如今,全社会尊师重教,作为人民教师的我们更应该自尊自励,努力成为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以人民教师特有的人格魅力、学识魅力和卓有成效的工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这里,我想代表全体老师作出几点保证:我们要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我们要刻苦钻研、严谨笃学;我们要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我们要淡泊名利、志存高远。让我们携起手来,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努力的工作和学习,用青春和热血为城小教育开拓新的篇章!最后,再次祝愿同志们节日快乐,幸福安康!

谢谢大家!

新课程改革即兴演讲稿

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从课程改革的年轮中走来了。回首课改路,那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迷茫与苦恼、冲动与理智、辛劳与收获,令我百感交集。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潮头涌来时,我有幸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弄潮儿。回想两年前,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又是无知得措手不及,我就像一株久旱的枯草贪婪地吮吸着课改的甘霖。曾以为颠扑不破的教学真理正被重新审视,未曾听过见过的名词理念却急风骤雨扑面而来,看似异常活跃实则闹哄哄的课堂,备受瞩目却不尽人意的学习成绩,新与旧的交溶,进与退的交锋,机遇与挑战的同存,这一切的一切引人思索,撼人心魄,是固步自封还是乘风破浪?一时之间,竞有些不知所措了。

然而,课改教人深思,实验催人奋进。当我迷惘、困惑时,是研读实验书籍、网上浏览交流、撰写案例反思让我不断更新观念,从容面对实验问题,并竭力寻找解决方法,坚定前行的脚步。而当众人高呼“孤馆闭春寒”“一笔定乾坤”的年代已远去时,是听课研讨、培训交流让我知道自己并非孤家寡人,孤掌难鸣,一同站在课改这条战线上的还有那么多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我们一同奋进,将一起到达成功的彼岸。记得,我非常精心地准备了一堂研讨课,想把我所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让老师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可学生们都“不配合”,孩子们都被我设计的那些热闹的游戏吸引住,只顾自己玩去了,我只好费力的把课文讲完,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领导和老师们的评价是:“你还是老调重弹”;“你没能做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你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在这“出师不利”之时,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特别是王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你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在刘副校长的指导点拨下,在和教研组同事们的讨论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一方面加强学习,一方面努力实践。课堂上,我努力转变教师角色,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我也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尽量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此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便在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进行探索。学生们“活”起来了,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老师,我们最喜欢学习了!”……一句句的话语激励着我和学生们不断地成长。此后我上的几节研讨课,其质量比以前有了提高,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同行的肯定。

如果说领导英明的决策、同事们真诚的关切是课改路上的指明灯,那么来自学生奇妙的童真心声和那真诚的情意则是我不懈探索实验的动力和源泉。“陈老师,你今天穿的裙子真漂亮,讲的故事也好听!”下课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对我这样说,顿时,我的心中装满了满足与甜蜜。“老师,我能编儿歌让大家很快记住‘闯’这个字。小马小马真可爱,蹦蹦跳跳真灵活,闯进人家真厉害,吓得人家跑得快!”这儿歌编得真是绝啊。我不禁在心里暗自赞叹起来!老师们,你有多久没有听到过这天赖般的心语了?你有多久没有聆听过花开的声音了?是新课程,是新课程让我们走进了这片莺飞燕舞的广阔天地,是新课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明天繁花似锦的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教学中我们一起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交流中我们一起用爱编织希望、用心装载歌声。

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将继续投入到课改的伟大实践,接受课改的严峻挑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我,与新课程共成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课改之路漫漫兮,吾辈需努力。我们在探索课改的奥秘,我们在开辟课改的航道,我们在寻找课改的真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新课程标准》走进心灵、撞击心扉。我们在浇灌课改实验之花,我们将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课改共成长》。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年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已经近十年了,回顾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课改让我学会了正视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

刚接触,觉得课改很大是专家们研究的事儿;又觉得课改很小,小到跟自己无关。我甚至都没认真思考过:课改要改什么?为什么要课改?如何改?次数不多的课改精神下的理论学习、公开课教学也都是支差应付,流于形式。随着课改的推进,渐渐知道课改的必要性,但仍是被动的。把自己的不思上进归功于客观环境的不成熟,其实更主要的是没有潜下心来去思考,实践。

当自己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被指出:师生定位不准,教师不敢放手,没有体现学生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与评价;教法与学法陈旧,没有体现课改精神;.....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与浅薄。我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课改,唯有潜下心来切切实实加强理论学习,接受课改的洗礼,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重新给自己定位。

此后的教学中,我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找出与课改要求的差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一次次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明确了课改的要求与方向,领悟了课改的内涵与精神,体验到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魅力,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谦虚审慎的钻研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对照专家的指引,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点滴的进步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看着一只只举得直直的小手,一张张渴求展示自我、稚气而自信的脸,听着一个个出人意料、富有个性的见解,感受着一次次惊喜与欣慰。我真正体会到是课改给课堂注入了生机,给学生注入了活力。当我与孩子们,我的同事们与孩子们,沉浸在课改的快乐中,沐浴着课改的阳光成长时,我终于明白了:课改气氛与环境的形成,不是靠学校与领导的指挥棒,而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一线教师才是课改实施的关键。

改变固步自封、陈规陋习不是件一帆风顺的事,但是做事就怕你用了心,只要用心去探索,主动去尝试,就一定会有成效。课改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成长不是一时的冲动与激情,而是一种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去坚持。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正视课改,坚持课改,让课堂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我们与学生共成长的舞台。让我们高扬课改的风帆,与孩子们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一同体验创新的乐趣,一起用爱编织理想和希望,共同迎接并享受课改带来的和睦、蓬勃的春天!

新课程改革即兴演讲稿

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也悄悄地走进了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心房;当新课程改革从理念变为行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时候,我们在行动中。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关于新课程改革即兴。

演讲稿。

欢迎借鉴参考。

带着岁月的痕迹,带着收获的喜悦,我从课程改革的年轮中走来了。回首课改路,那600多个日日夜夜的迷茫与苦恼、冲动与理智、辛劳与收获,令我百感交集。

当新一轮课程改革实验的潮头涌来时,我有幸成了学校的第一批弄潮儿。回想两年前,当自己带着贫乏的知识和经验真正置身于课改大潮,一切都感到新鲜,同时又是无知得措手不及,我就像一株久旱的枯草贪婪地吮吸着课改的甘霖。曾以为颠扑不破的教学真理正被重新审视,未曾听过见过的名词理念却急风骤雨扑面而来,看似异常活跃实则闹哄哄的课堂,备受瞩目却不尽人意的学习成绩,新与旧的交溶,进与退的交锋,机遇与挑战的同存,这一切的一切引人思索,撼人心魄,是固步自封还是乘风破浪?一时之间,竞有些不知所措了。

然而,课改教人深思,实验催人奋进。当我迷惘、困惑时,是研读实验书籍、网上浏览交流、撰写案例反思让我不断更新观念,从容面对实验问题,并竭力寻找解决方法,坚定前行的脚步。而当众人高呼“孤馆闭春寒”“一笔定乾坤”的年代已远去时,是听课研讨、培训交流让我知道自己并非孤家寡人,孤掌难鸣,一同站在课改这条战线上的还有那么多可敬的领导、可爱的同事,我们一同奋进,将一起到达成功的彼岸。记得,我非常精心地准备了一堂研讨课,想把我所学到的新观念、新方法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想让老师们都投来羡慕的目光。可学生们都“不配合”,孩子们都被我设计的那些热闹的游戏吸引住,只顾自己玩去了,我只好费力的把课文讲完,根本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领导和老师们的评价是:“你还是老调重弹”;“你没能做到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你眼中只有教材,没有学生”……在这“出师不利”之时,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和鼓励,特别是王校长的一句话让我如梦初醒:“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你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在刘副校长的指导点拨下,在和教研组同事们的讨论交流中,认识到自己知识的不足,我一方面加强学习,一方面努力实践。课堂上,我努力转变教师角色,蹲下身来,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发现学生;我也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尽量做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此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便在如何为每个学生提供课堂主动学习的条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上进行探索。学生们“活”起来了,课堂里充满着浓浓的学习气氛:他们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把学习当成是一件快乐的事。“孩子们,你们是最棒的!”“老师,我们最喜欢学习了!”……一句句的话语激励着我和学生们不断地成长。此后我上的几节研讨课,其质量比以前有了提高,得到了有关领导和同行的肯定。

如果说领导英明的决策、同事们真诚的关切是课改路上的指明灯,那么来自学生奇妙的童真心声和那真诚的情意则是我不懈探索实验的动力和源泉。“陈老师,你今天穿的裙子真漂亮,讲的故事也好听!”下课后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对我这样说,顿时,我的心中装满了满足与甜蜜。“老师,我能编儿歌让大家很快记住‘闯’这个字。小马小马真可爱,蹦蹦跳跳真灵活,闯进人家真厉害,吓得人家跑得快!”这儿歌编得真是绝啊。我不禁在心里暗自赞叹起来!老师们,你有多久没有听到过这天赖般的心语了?你有多久没有聆听过花开的声音了?是新课程,是新课程让我们走进了这片莺飞燕舞的广阔天地,是新课程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明天繁花似锦的希望。我和我的学生一起成长!教学中我们一起体验着创新的快乐,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交流中我们一起用爱编织希望、用心装载歌声。

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将继续投入到课改的伟大实践,接受课改的严峻挑战,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不断完善自我,超越自我,丰富自我,与新课程共成长。“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课改之路漫漫兮,吾辈需努力。我们在探索课改的奥秘,我们在开辟课改的航道,我们在寻找课改的真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让《新课程标准》走进心灵、撞击心扉。我们在浇灌课改实验之花,我们将迈向成功教育的彼岸!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与课改共成长》。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教师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年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也已经近十年了,回顾我与课改共同成长的历程,有艰辛与挫折,也有欢笑与成功。课改让我学会了正视自我,反思自我,实践自我。

刚接触,觉得课改很大是专家们研究的事儿;又觉得课改很小,小到跟自己无关。我甚至都没认真思考过:课改要改什么?为什么要课改?如何改?次数不多的课改精神下的理论学习、公开课教学也都是支差应付,流于形式。随着课改的推进,渐渐知道课改的必要性,但仍是被动的。把自己的不思上进归功于客观环境的不成熟,其实更主要的是没有潜下心来去思考,实践。

当自己精心准备的公开课被指出:师生定位不准,教师不敢放手,没有体现学生为主;缺乏对学生的关注与评价;教法与学法陈旧,没有体现课改精神;.....一系列问题摆在眼前,我才深切感受到自己知识的贫乏与浅薄。我必须正视自己的不足,正视课改,唯有潜下心来切切实实加强理论学习,接受课改的洗礼,转变思想观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才能重新给自己定位。

此后的教学中,我进行经常性的反思,找出与课改要求的差距,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一次次把新课程的理念融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更加明确了课改的要求与方向,领悟了课改的内涵与精神,体验到了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的魅力,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富有实效的教学方法、谦虚审慎的钻研态度,为我树立了榜样。对照专家的指引,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点滴的进步给了我前进的动力。看着一只只举得直直的小手,一张张渴求展示自我、稚气而自信的脸,听着一个个出人意料、富有个性的见解,感受着一次次惊喜与欣慰。我真正体会到是课改给课堂注入了生机,给学生注入了活力。当我与孩子们,我的同事们与孩子们,沉浸在课改的快乐中,沐浴着课改的阳光成长时,我终于明白了:课改气氛与环境的形成,不是靠学校与领导的指挥棒,而要靠我们自己的实践,我们一线教师才是课改实施的关键。

改变固步自封、陈规陋习不是件一帆风顺的事,但是做事就怕你用了心,只要用心去探索,主动去尝试,就一定会有成效。课改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斗,成长不是一时的冲动与激情,而是一种不懈的努力,需要我们去坚持。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正视课改,坚持课改,让课堂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成为我们与学生共成长的舞台。让我们高扬课改的风帆,与孩子们一起畅游知识的海洋,一同体验创新的乐趣,一起用爱编织理想和希望,共同迎接并享受课改带来的和睦、蓬勃的春天!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篇演讲稿来说,写好开头和结尾尤为重要。因为听众专心听的首先便是第一段,所以一篇演讲要想紧紧抓住听众的耳朵,让听众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开头就要有亮点。更多优秀的演讲稿开头、结尾范文尽在本站。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享有知识的游乐场。看,我们的小朋友正在和拼音宝宝交朋友呢,开小火车送字宝宝回家,到知识果园里采摘苹果,去登数学大山抢红旗,做拼字游戏时,大家拼出一句句有趣的话语,拼出了一个个神奇的童话。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灵动啊,他们正全身心的感悟着知识的无穷魅力!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饿展现才艺小舞台。听,小百灵唱歌了,娓娓动听;小播音员朗诵了,字正腔圆;小诗人呤诗了,摇头晃脑;小音乐家谱曲了,有模有样的;还有一群小评论家们正振振有辞的表述他们看法呢。课堂上多热闹啊,孩子们是那么的跃跃欲试,他们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喜悦!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发挥想象的五彩池。记得有一次外面正下着小雨,我让小家伙们闭上眼睛感受斜织细雨的静缢,听听外面是什么声音?这时一双双小手拉住我的衣服,有的笑咪咪的说:“那是秋姐姐撒花瓣的声音。”有的甜甜地告诉我:‘那是彩虹庆祝丰收的声音’有的欢快的说:“那是天使在唱歌的声音”还有的轻轻的说:“那是蝴蝶跳舞的声音”是怕跑美丽的蝴蝶吧?我告诉孩子们我听到的是他们诗一样的声音,孩子们可乐坏了。他们正用自己指挥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

课改驱走旧陈俗,教育迎来艳阳春。遥望今后的课改之路,或许我们扔象刚走路的孩子一样步履蹒跚;或许我们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亲爱的老师们,请别忘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一份份惊喜与感动吧!他正和我们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它正和我们一道描绘多彩的画卷;它正和我一同谱写壮丽的诗篇。让我们再一次感谢课改,祝福课改!我们满怀信心、满怀激情、满怀憧憬,将课改进行到底!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在新课程改革中,知识观、学生观以及评价观的变革呼唤语文角色的转变,教师的任务不再局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且要“启智、陶情、冶性、锤志”。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知识上,而应转向扮演教学中的对话者、合作者和激励者等多重角色。教师角色的转向是为了改善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促进下,能力得以提高,经验得以积累,学业得以发展,人格得以完善。

一由知识的灌溉者转向教育的对话者。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角色。为了完成这个转变,语文教师要确立两种意识。一是确立民主意识。二是要创设民主的课堂氛围来保护学生的主体性,即确立人本意识。学生不是被动地容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当以全面发展其能力要素和智力要素为课堂目标,即从新课程标准所强调由传统的注重知识传输向“三个维度”目标转变,即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由“教师中心论、学生中心论”向“教师、学生双主体论”的转变;“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到“教师应怎么教,学生应怎么去学”的教法与学法融合的转变,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不应总是居高临下,而应主动地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打成一片,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成长经历和情感体验,因此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有声有色的独特个体。作为教师,践行“人本意识”的重要举措就是尊重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因势利导。

这样,个体的精神境界、个性品德和语文水准将得到完整的提升,个体以志趣为动力、以自主学习为习惯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得到可靠的保证,生命就超越了单纯的知识和技能训练而获得抵达人性深处的灵魂之优化,语文教育才会成为真正的生命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说:“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就可能蜕变为‘驯兽式’的活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由学生读、说、演,把课堂交给学生。老师在课堂上认同或标新立异,教师和学生一起读书、思考、辩论、探究,于是,有了各抒己见,讨论辨析,有了发现质疑……从而带着更多的疑问迈向新的台阶。让学生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教师要成为“平等中的首席”。

二由课堂的管理者转向教学的合作者。

新课程改革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与参与者,这些都表明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过程,将逐渐代替师生互教互学,彼此之间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也就是说,新课程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平等对话、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

新课程理念语文教学注重教育对象的个性特征,要求培养学生的健康个性,把学生培养成创新型人才。由于受教育者个体的知识水平、认知能力、兴趣爱好、思维习惯、审美情趣、价值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教学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凸显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的兴趣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因此,老师应对学生报以朋友般的热情,而不应以教授者的身份去面对学生,要去鼓励和表扬学生的创造能力,放下绝对权威走进学生之中,你才会发现学生有很多天马行空的想法。帮助学生去抓住其自己的思维方式、思考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样才能向一个合作者转变。

三由成绩的裁判者转向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

新课改要求语文教师从关注“人”的发展着眼,重视课程评价的教育发展功能,从而促进教师评价角色转向课堂学习和发展的激励者。首先,语文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超然于对象的情感之外,应与之共同介入,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就情感取向而言,应以肯定和表扬为主,对于学生不成熟却经过自己大脑思索的独特判断,尤其重视其中独特性和创新性的.价值意蕴,摒弃求全责备。就运用而言,要多用寄寓真切期待的鼓励语,使学生为满足教师心灵期待而努力发挥出潜在的智慧和情意能量。其次,语文学习具有显著的内隐性特征,从对优质言语作品鉴赏和玩味到对语感素质的积淀和过程,其细微的进步需语文教师以博大的情怀去精心发现和呵护,关注每一个细微的变化,对每一个细小的进步都给予表扬和赞美,并以饱满的信心去保护其成长所必备的和谐健康的氛围。再次,在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要从课程始点、过程和终端多方面地去关注学生,通过纵向比较去评估每个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承认并尊重课程学习中个体的差异,承认并尊重个体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给学生提供合脚的鞋!”强调师生角色分工的重新定位,是为了引导学生认识自己以及认识自己后做出的自我调节、自我选择,制定自我发展的目标,通过教师的积极影响,培养学生的主动发展精神,逐步形成认识自我、策划自我、发展自我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让学生在学习中的弱势得以转换。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中学数学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教育学生,陶冶学生,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等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数学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新课程改革的实施,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汲取了诸如人本主义教育的理念,教育民主的理念,教育公平的理念,主体性教育的理念,个性发展理念等。但中学数学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在数学教师,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念能否真正转变。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新课程的教学观,才能使中学数学课程改革能够深入下去,使新的中学数学课程标准能够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的目的。

课程改革的深入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育观念,教师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建立完全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的作用特别要体现在引导学生思考,寻找当前问题与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营造一个激励探索和理解的气氛,为学生提供有启发性的讨论模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表达,并在加深理解的基础上对不同的答案展开讨论。要引导学生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重新审视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善于抓住学生的想法,不断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重要方面,及时揭示那些出现在学生中的新颖的、有意义的交流实例。

首先,教师思想观念的更新,认识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要摆脱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质量观和学生观。其次,教师知识结构的更新,从课程改革来看,新的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增加了很多新的知识内容。有些内容是教师学过的,也有内容是教师没有学过。为了适应教学,中学数学教师首先应通过自学,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或一些培训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数学文化课的开设,综合课程的开设,要求中学数学教师要了解数学史,了解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了解数学在其它相关学科的应用等。也就是说数学教师不仅精通自己的专业知识,还要扩大知识面,对跨学科的知识有所了解。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会更加复杂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论来支撑自己的教学工作。

三、教师施教能力的提高。

课程中新内容的增设,也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新课程中,增设了“数学建模,探究性问题,数学文化”这三个模块式的内容。这些内容的增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质。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教学,教学不仅是为了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经历求知的过程。教学的目的不只是掌握现存的知识结论,其最重要的目的是将习得的知识迁移到新情境中,也就是要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英国哲学家认为,人类大脑中的知识分为明确知识和意会知识。明确知识是指能言传的,可以用文字来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指不能言传的,不能系统表述的知识,意会知识是镶嵌于实践活动中的,是情境性和个体化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例如,无论你掌握了多么丰富的游泳的明确知识,但从来没有在水中折腾过,那么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因为你脑中缺乏游泳的意会知识,游泳是在游泳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的。这就要求数学教师放弃以前的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让学生获得一种与具体知识相对应的稳定的产生式,即一看到条件信息,相关的活动就会自动产生。所以新课程特别强调过程教学,让学生参与并体验。

[1][2]。

新课程改革即兴演讲稿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对于一篇演讲稿来说,写好开头和结尾尤为重要。因为听众专心听的首先便是第一段,所以一篇演讲要想紧紧抓住听众的耳朵,让听众不由自主的随着你的思路走。开头就要有亮点。更多优秀的演讲稿开头、结尾范文尽在本网。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享有知识的游乐场。看,我们的小朋友正在和拼音宝宝交朋友呢,开小火车送字宝宝回家,到知识果园里采摘苹果,去登数学大山抢红旗,做拼字游戏时,大家拼出一句句有趣的话语,拼出了一个个神奇的童话。我们的孩子是多么灵动啊,他们正全身心的感悟着知识的无穷魅力!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饿展现才艺小舞台。听,小百灵唱歌了,娓娓动听;小播音员朗诵了,字正腔圆;小诗人呤诗了,摇头晃脑;小音乐家谱曲了,有模有样的;还有一群小评论家们正振振有辞的表述他们看法呢。课堂上多热闹啊,孩子们是那么的跃跃欲试,他们的眼里充满了自信和喜悦!

感谢课改给孩子一个发挥想象的五彩池。记得有一次外面正下着小雨,我让小家伙们闭上眼睛感受斜织细雨的静缢,听听外面是什么声音?这时一双双小手拉住我的衣服,有的笑咪咪的说:“那是秋姐姐撒花瓣的声音。”有的甜甜地告诉我:‘那是彩虹庆祝丰收的声音’有的欢快的说:“那是天使在唱歌的声音”还有的轻轻的说:“那是蝴蝶跳舞的声音”是怕跑美丽的蝴蝶吧?我告诉孩子们我听到的是他们诗一样的声音,孩子们可乐坏了。他们正用自己指挥给我们描绘出一个丰富多姿的世界!

课改驱走旧陈俗,教育迎来艳阳春。遥望今后的课改之路,或许我们扔象刚走路的孩子一样步履蹒跚;或许我们仍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意想不到的困难,但亲爱的老师们,请别忘记课改给我们带来的一份份惊喜与感动吧!他正和我们一起奏响动听的乐章;它正和我们一道描绘多彩的画卷;它正和我一同谱写壮丽的诗篇。让我们再一次感谢课改,祝福课改!我们满怀信心、满怀激情、满怀憧憬,将课改进行到底!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古往今来,人们称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文明的培育者;人类灵魂的设计者;把教师比作春蚕、蜡烛、园丁,铺路石……这种种比喻概括出教师职业的伟大,也形象地揭示了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今天,在新课程的背景下,这种种比喻似乎已经不能恰如其分地说明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了,因此,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很有必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角色定位,同时十分明确不同角色中的具体要求,才能更好地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

1.从教学中的主角转向课堂的引导者。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控制者、成绩的评判者,是学生学习的绝对权威。而新课程理念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在给学生留有较大空间的前提下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在准备充分的前提下组织学生积极地合作学习;在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学教材的基础上,使学生开放地自主学习;在教师精心准备出色的主持下,学生能尽情扮演各自的角色,使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

2.由教育关系的“独奏者”转向“伴奏者”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口号,但是现今我们所看到的课堂大多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学生聚精会神地听,生怕漏掉一句话,究竟谁是课堂的主人?谁是学习的主人?反观我们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不难发现,由于长期以来过多地注重接受式学习,教师注重的是如何把结论准确地给学生讲清楚,要求所有的学生倾听、记忆,再现,使教师成为了课堂的主人、“独奏者”。这显然与新课程的理念是相悖的。那么怎样才能使教师由原来的“独奏者”转向“伴奏者”?这就要求教师:一是在教学中发挥探究性学习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去发现、去探究知识,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二是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把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不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放到现实情境中去学。如政治学科中的民族与宗教的内容,通过情境教学,创设以深入海南黎苗族地区采访写生的情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三是以辩论赛和知识竞答的形式进行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持人的角色,把课堂教学的内容交给学生,使课堂上出现的不是“教”而是“学”的'场景,是一个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生机勃勃的学习场面。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了质的飞跃,也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

新课程背景下的素质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为了真正实现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和谐地发展的目的,就必须调整好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本,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自身学习和成长的主人,主动地,生动活泼地成长。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过程,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坚持时时处处把“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当作自己的一切行为的准则,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努力扮演好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教学管理中的指导者、服务者和教育关系中的伴奏者的角色。

3.由只注重知识的传播转向知识与能力并举。

传统教学是以课本为中心,也即以“知识为中心”的。这种以知识为本位的教育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人类社会的教育从一次学校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的背景下,已不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一个人重要的已不是他已记住了多少知识,而是当他需要知识时知道用什么手段,到哪里去获得知识。美国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教育改革,实行了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的转变。他们所需要的能力指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那么现在我国的课程改革更需要教师树立以能力为中心的观念,明确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4.由传统课堂的演员转向现代课堂的导演。

传统教学是以课堂为中心,这种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有利于对学生在班级教学中大量传授知识,但却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落实和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不利于学生活泼健康的发展。所以我们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研究性学习,就是力图通过学生活动来实现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体现生命的活力和丰富的个性,活动教学有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

教师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是为了教师教学方法和行为的转变,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结合的。新课程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要求的变革是深刻的,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

新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论文

新课程的开发,意味着教育的手段自由、开放、活泼、创新。教育已摆脱了传统说教的教学模式,分数唯上的教育目的,现在是要求广大教师大胆创新,不拘一格教人才。所以教师的角色必须转变,必须与时俱进,学习课程,深入生活,专心教研,及时反思,认识差异,开拓创新,继承发展,也就是要努力求索,适应时代的呼唤,课改的潮流,真正成为育人的合格教师。现在的教师,挑战与压力并存。一方面,课程改革需要重新学习,重新定位;另一方面,科技的发展,使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丰富,即使在小学,师不如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所以教师必须不断学习,通过各种途径学习,包括向学生学习,和学生共同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促进自身的成长。一、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备课备课,从来都是教师的事,一篇教材在手,找资料。翻教参,写教案,把教材琢磨透了再教给学生。教师就像觅食的大鸟,学生只要张嘴就行了。长此以往,教师累,学生厌。教师辛苦的劳动却剥夺了学生自己寻找知识,解决问题的快乐,剥夺了他们自己思考、求证、体验的过程。违背了新课程自主、探究的精神。因此,我在教学中尝试让学生参与老师的备课,请学生来帮助自己备课,搜集资料,提出想法。如《北京的春节》我就布置学生回去查找相关资料。学生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找到老舍的资料,描写各民族的风俗人情,一些风俗的由来。有摘抄的,有打印的,有从网上下载的。形形色色,简直可以举办一个民风民俗专集了。我经过精心选择,引导学生读文,品文,又延伸拓展,学生们在老舍酒菜的香味和人们的忙碌中体会北京春节的热闹,和老舍同感春节的爆竹声声,知道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知道许多少数民族和我们汉族一样也过春节,了解到了傣族的泼水节、白族和布朗族的火把节,欣赏到了孩子们带来的节日图片,教学效果十分理想,对这一单元的学习都大有助益。教师因为放手而轻松,学生因为动手而兴味黯然,何乐不为呢?二、和学生一起探究学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今天,学生学得知识已不全依赖教师。所以,教学中要善于和学生一起探究,不要怕丢面子。在学《两小儿辩斗》时,有学生问太阳到底什么时候离我们比较近,我还真说不清楚,于是我叫他查找资料,请教教地理的老师,我也去找,我不能留给学生一个“?”。后来他果然找到了,欢天喜地地告诉我,我就仍装作不知,让他告诉全班同学,看着学生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有点小得意的样子,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乐趣。三、和学生一起合作作文对于作文,学生向来头疼,我讲尽技巧,他们交上来还是该空洞的空洞,该凌乱的凌乱,我说作文很容易,学生说我是老师,不知作文之苦。于是我和他们一起写作文。我写开头,讲开头的方法,学生练开头;我写结尾,讲结尾的技巧,他们就练结尾;我写好开头、结尾,学生补出故事情节;我写短文,他们补充,另写结局。在合作中,学生的作文水平普遍提高了,学生知道作文怎么写,我也知道教作文,光说不练,口说无凭,学生很难信服和接受。就像教女儿滑冰,必先自己滑滑,去试试滑轮的方向掌控。身体力行才行。四、和学生一起享受成功的喜悦教师的价值,全在于学生的成绩。所以,学生的成功,也就是教师的成功。学生在课堂上会思考,会提问,我感到欣喜;学生能自己主动阅读,写笔记,我为他高兴;学生在运动会上获奖,我为他欢呼;我学着做一个伯乐,为学生的每一点滴进步喝彩;我学会欣赏学生在作业本上的漫画和打油诗,而不再声色俱厉地指责;我试着和他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压力,成功的喜悦。在新课程自由、全新的天空下,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着改变,改变教学与学习的方式,改变思维的方式。为此,我愿意学习,汲取,探索,在学习中成长,在合作中成长,在实践中成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教师如何迎接基础课程改革的挑战

摘要: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的改革离不开大数据。高等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大数据来做好计算机初级课程,也要在初级课程中加入大数据。这样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的改革距离成功又迈进了一大步。

关键词:大数据;计算机;分析;改革。

大数据就藏在我们的生活中,而一些网络交易平台的客户很大一部分是高等学校的学生。高等学校一般都有计算机最根本的学科。为了跟上计算机的光速发展,高等学校计算机最根本的学科也进行着蜕变。随着大数据大范围的应用,高等学校计算机最根本的学科也迎来了新的春天。

一、利用大数据学好计算机初级课程。

(一)老师利用大数据。

老师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来武装自己,让自己可以制作优秀的视频教程,懂得更多的知识。曾经老师上课就是按照课本上的知识来教,但是教得很费劲,一方面是因为学生们的计算机初级知识有的懂得多,有的懂得少。另一方面是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和学生现在正在用的计算机实际操作不一样。开学初期,每个学生都会填写一张基本信息登记表,这就是大数据。老师可以根据大数据去了解学生掌握的计算机初级知识到底有多少。根据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去准备上课要讲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会的上课期间就简单讲讲。不过老师也要把这部分内容专门做一个视频教程,上传到网上,然后发给那些没有掌握的同学。老师这边可以看到学生的观看记录,这也是大数据。老师利用大数据宏观地关注学生计算机初级知识的学习进度。因为基础没有掌握好的同学后面学习就像在盖一座危楼,随时都有可能倒塌。只有计算机基础学好了,后面不管是学习软件还是硬件都会很容易地理解。[1]计算机的发展速度像光速一样快,而高等学校的计算机初级课程的课本还是和两年前的一样。老师要利用大数据做好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课本内容的更替。

(二)学生利用大数据。

有些学生上计算机基础课感觉是费力的。那是因为自己的基础不过关,而老师在课堂上又没有细讲,所以感觉很费力。这时就需要学生自己利用大数据去学习。现在网上有许多学习的平台,还有许多老师在线讲解,学生都可以用来给自己充电。人只要活着,就要学习。在课堂上学的,已经掌握的同学可以在网络上查找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继续学习。毕竟老师只是领着学生进了计算机这个行业,至于今后的发展还是要靠自己。学生利用大数据去充实自己,为自己将来幸福的生活打好基础。由于是互联网大数据时期,网上的消息有真的,也有广告。学生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找出自己需要的,摒弃广告。如果自己做不好,可以找同学、老师帮忙,一定不要掉入别人的陷阱。

二、计算机初级课程中大数据的应用。

(一)在书本上加入大数据的知识。

我们生活中处处都有大数据,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中也要加入大数据的知识。让非科班的学生了解什么是大数据,大数据有什么作用。而科班的学生就要深入了解大数据。例如如何进行大数据的分析。大数据分析的基础是可视化剖析、数据挖掘算法、预测性剖析、语义引擎、数据高质量和有效的数据管理。[2]可视化剖析也就是说剖析完了就能让看的人知道是什么意思。数据挖掘算法是根据真理快速发掘大家都认同的价值。预测性剖析也是大数据最后要应用的结果之一,也就是通过模型带入新数据,预测未来。语义引擎就需要给力的人工智能才能读到价值。数据高质量和有效的数据管理关系着分析结果的`实用性。

(二)在课程中加入大数据的分析。

大数据不仅仅是异常多的数据,最重要的是通过剖析得到的信息。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中要加入大数据的分析。老师在讲解大数据的时候可以联系实际情况中的大数据,让学生们分析与处理。比如让学生分析自己网购消费了多少,以后可以在哪方面减少开销。老师也可以找大数据的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分析,老师在旁边协助。在课程中加入大数据的分析,不是老师一个人的工作,也需要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大数据案例的分析。只有引起学生攻读大数据的兴趣,他们才会好好攻读大数据,分析大数据。每个孩子出生都会有出生记录,出生记录就是大数据,它被存储在电脑里。以后孩子打预防针、上学等等都会继续加到大数据里。医院根据大数据分析知道每个孩子的健康状况,然后打电话提供给帮助。[3]某网上交易平台上店铺页面的浏览数量、点击数量等等都会存入大数据,店铺老板根据大数据分析产品的销售形势,以后是该上架还是下架,还要不要有库存。

(三)在实践中运用大数据。

在学校里学习大数据,也是为了能在毕业之后运用大数据。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本身是乏味的,而且目前大部分都是理论课,很少有实践课。要想在实践中运用大数据,那计算机初级课程在上电脑操作的时候必须要过关的。所以高等学校老师要增加学生们计算机初级课程去机房操作的次数。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完成作业。只有计算机初级课程实践没有问题,大数据才可能在实践中运用。可是在学校里接触的大数据毕竟少,所以老师可以与拥有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公司谈合作,带学生们去他们公司实习。让学生们提前了解大数据的工作环境,以及如何工作。这样学生们以后的学习目标会更明确。在学校里学习的大数据,只有经过实践,学生才能真正掌握。华尔街抛售股票是根据民众情绪大数据的。银行推断就业率是根据求职网站的岗位数量。生活中处处都有大数据,只是看你有没有发现大数据的眼睛。不管是自己创业还是给别人打工,大数据都是这个时代最具有价值的。通过在实践中运用大数据进行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改革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三、结语。

现在是大数据的时代,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的改革离不开大数据。高等学校要尽可能地利用大数据来做好计算机初级课程,也要在初级课程中加入大数据。这样高等学校计算机初级课程的改革距离成功又迈进了一大步。

参考文献:。

[1]任燕.大数据在教学中的应用[j].新校园(上旬),20xx(03):14.。

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推动课程改革

深圳市罗湖区教育局自1993年秋季起在市人民小学开展音乐教学试验,以一(4)班为试点班。经过三年的改革试验,学生的音乐素质有超常的发展。

1.宏观目标: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一条适合深圳特区小学音乐教育改革的新路,提高学生素质。2.微观目标:通过对试验班学生六年的教学试验,要求学生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各项要求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音乐语言能力和识谱能力,掌握科学的唱歌方法,掌握一般儿童歌曲的写作方法。

二、试验的措施。

1.生源状况。该班共有54人,其中男生23人,女生31人。刚入学时,任科教师对其音乐能力进行初步测试,能听准音占74%,不能听准音占26%;节奏感较强占78%,节奏感一般占22%。2.教师配备。挑选合适人选担任班主任、音乐教师和唱游教师。3.选择教材。良好的教材是促成试验成功的重要一环。

我校把沿海版音乐教材作为试验班的主要教材。其次,我校选用了奥尔夫教材,通过朗读、声势和动作进行节奏训练,让学生亲自体验音乐;选择奥尔夫器乐,为唱歌、律动、朗诵等作伴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选择奥尔夫器乐,为唱歌、律动、朗诵等作伴奏,以达到提高合奏水平的目的。4.课程设置。音乐试验班的音乐课按国家教委规定每周三节,根据实际开设常规音乐课、唱游课或器乐课。

另外,利用第二课堂活动的时间,对学生进行音乐素质的培训。

三、探索音乐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要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必须不断改革教学方法。

1.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特征,教学上必须重视形象化和直观化。在教学上,充分运用投影、幻灯、挂图、磁性卡片、实物、电视、录像等形象直观的教具和教学手段,去丰富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我们在讲授小学第一册(沿海版)第六课《国旗,国旗真美丽》时,将歌曲中的旋律以高低不同的`位置通过绘制挂图表示出来,使难于形容、不好捉摸的听觉音高感受以视觉容易感受的空间表示出来。学生就容易理解和掌握。三年来,我们共制作了投影片52张,自绘挂图36幅,各种卡片200余件。其次,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和富于表情的眼神、手势、体态去解释音乐作品,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针对儿童“好动”的特点,教学上必须重视律动性。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做生动形象的模仿动作,把“动”引导到音乐课堂上来,彻底改变传统的、学生坐着不动上音乐课的单一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授欣赏课《我是人民的小骑兵》时,结合图片、幻灯演示,让学生自由模仿他们曾在电影、电视上看到的小骑兵的骑马律动,再结合音乐特点的分析,引导学生用不同的体态、不同的速度去做律动,去表现小骑兵的勇敢、顽强的品德。

3.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上必须重视启发性。

4.抓好音乐创作教学,开发儿童智力。小学的音乐创作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好奇心转化为学习动机,通过研究、探索、发现和创造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所以,试验班一开始就把创作教学列为重点试验内容。(1)制定各年级音乐创作要求。根据学生水平实际及试验目标要求,制定如下分级创作要求。

一、二年级:通过各种游戏、律动、歌表演等教学活动,渗透创作意识;三、四年级:开始口头创作,学会记谱,并逐步从口头创作过渡到书面记谱作曲,掌握单乐段2一4小节作曲方法;五、六年级:学习“启、承、转、合”及其他基本的创作曲调方法,能为歌词谱曲配乐,了解二声部作曲方法,学习和理解二段体与三段体曲式的写法。(2)循序渐进,开展音乐创作教学。自一年级开始至三年级,根据学生的实际,开展“唱名填空”、“节奏变唱名”、“曲调问答”、“填空接龙”、“曲调变唱法”、“为歌词谱曲”、从口头即兴创作到书面歌曲创作等教学方法。到三年级下半年,试验班学生基本达到人人会创作歌曲。

5.教书育人,寓思想品德教育于教学之中,根据音乐教学的特点,任课教师很注意对歌曲主题的分析,并用最饱满的感情去教唱,用艺术的形象去感染学生。

课程改革教师诚信的承诺书

保证本单位严格按照“公开、展示、考核、评议、监督”的程序进行申报,保证本单位每个申报人的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如发现本单位没有按规定程序推荐,申报人有弄虚作假现象或单位有关人员为申报人弄虚作假提供帮助,停止本单位三年的骨干教师评选工作。

单位行政公章单位。

审核人签名:xxx。

法人代表签名:

xxxx年xx月xx日。

注:1、所有申报评选骨干教师的人员均要填写此承诺书,否则不予受理申报材料。

2、签名必须是申报人、审核人、法人代表本人,不得代签或加盖印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提高音乐教师素质推动课程改革

涪陵城区第五小学是重庆市远郊区一所薄弱小学。在贯彻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实行音乐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学校针对现有的办学环境和薄弱条件,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在执行国家规定的音乐课程外,开发了“新乐教”校本课程。

“新乐教”源于古代春秋孔子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孔子的“六艺”课程包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乐”指以音乐为代表的艺术教育。涪陵城区五校的领导、教师们学习认识到,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着优良成分和巨大现代价值,对于我国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培育民族精神具有重大意义。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课程管理,把学校和教师定位在遵循、执行课程的角色上,形成了教师固守知识和教材与课程,使课程内容、形态、结构静止、封闭,教师一直采用单一化的学科课程教学模式。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涪陵城区五校教师发挥课程开发的主动性,自主创新,汲取孔子教育思想的有益内核,改造传统的“旧乐教”教材,构建了适应当代学校的“新乐教”校本课程。

“新乐教”课程将器乐教学作为音乐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器乐教学达到育人的目标: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学生审美素质和音乐素养,提高音乐兴趣,培养音乐实践能力,促进学生音乐素养与个性协调发展。

二、“新乐教”的基本理念。

1、提高认识,实现音乐教育的独特作用。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教育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音乐乃是一种使人迷恋善良和人道精神的最奇妙、最精细的手段。”以上表述明确说明了基础音乐教育不是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不以造就音乐家为己任(但尊重每个孩子都有成为音乐家的可能)。“新乐教”校本课程的开发,以普及器乐教学,推动学校音乐教育课程的改革,以实现构建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陶冶学生心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独特艺术教育作用。

2、利用本校音乐教育优势,开发“新乐教”。

涪陵城区五校校园艺术氛围浓厚,音乐专业教师有6人,爱好乐器的教师较多,,学校组建了教师小型管乐队,经常开展器乐演奏活动,在辖区内有较广泛的影响。学校教育条件差、底子薄,多年生源只有三、四百人。学生中,工人子女占约20%,纯居民子女约29%,农民工子女(棒棒军)占50%,同辈群体留守儿童、外地流动儿童就读多,性格孤独,学生生源不占任何优势,学生家庭条件也较差。新课程改革初期,家长和学生都期望学校能将少数人参与的音乐兴趣活动小组变为全体学生都能参加的器乐学习活动。为此,涪陵城区五校领导和教师转变观念,抓住本校音乐学科的强项优势春,学校积极探索器乐教学课程开发思路,确立课题,制定方案,变音乐兴趣课程为“新乐教”校本课程,变学校、教师、学生适应课程为课程适应学校师生,打破了音乐学习的神秘论,开创了在校学生人人爱音乐,人人学乐器的新局面。

3、以“启智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实施“新乐教”。

法国教育家雨果说:“开启人类智慧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一把是音乐。”这种表述说明音乐具有启迪智慧,对人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有巨大价值、作用。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在《智力的结构》中宣称:“任何一个发育正常并经常接触音乐的人都能巧妙地处理音调、节奏和音色,并能以某些技巧参与到包括作曲、唱歌或演奏乐器在内的音乐活动中去。”涪陵城区五校教师崇尚理论,遵循音乐教育规律,贯彻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坚持“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开发研究“新乐教”课程内容,丰富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音乐素质发展,创建“新乐教”特色学校。

三、“新乐教”课程的架构与准备。

1、“新乐教”课程目标的构建。

“新乐教”的课程目标是根据国家课程改革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而设置的。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和基本要求是对学生实施“三会教育”,即:会一种器乐演奏;会正确演唱歌曲;会欣赏音乐作品。

2、“新乐教”课程内容的设计。

构建器乐教学课程计划,实施有目的、有系统的“新乐教”课程。学生分年级编班,轮流使用乐器,每种乐器有两个不同年级班的学生学习,资源使用率达100%。在3-6年级开设民乐类(琵琶、扬琴、、古筝、二胡等)、管乐类(长号、小号、萨克斯等),以及竖笛、口琴共计18种乐器的课程,如琵琶演奏《金蛇狂舞》,二胡演奏《彩云追月》,古筝演奏《高山流水》,管乐演奏《迎宾曲》等各类乐器演奏作品共三十余首。3-4年级学生首先学习古筝、琵琶、扬琴、二胡等,5-6年级除了学习民乐器,还增加了长号、小号、萨克斯等管乐类器乐的学习。每周下午两节课的器乐学习,使学校的平民儿童、农民工子女不交纳任何费用,自主选择喜欢的.乐器参与学习。

3、“新乐教”教师的培养与提高。

学校根据“新乐教”课程的需要,立足校本培养适应教学的师资。首先,加强教师行动研究,包括音乐学科、文化学科在内的所有教师,把“新乐教”活动和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不断反思教学行为,分析、总结教学中的经验教训、探究乐器的表现功能、演奏性能、音色特点,找出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和风格。其次,学校要求各学科教师人人学会一种乐器,分期分批派教师外出轮训,利用无限的教学时间,如:早晨、中午、下午预备课时间练习,业余自主学习,自我提升。再次,教师之间结队学乐器,同伴互助,彼此沟通与合作,分享经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第四,依托高等艺术院校,借助专业团体力量,实行专业引领,听取专题学术报告,专家到教学现场指导,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提高其教学研究能力。

4、“新乐教”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改善学校音乐教育条件,为实施“新乐教”课程奠定物质基础。为实施“新乐教”,学校在资金匮乏的条件下,求得社会各界、社区赞助,购置了二胡、琵琶、扬琴、竖笛、小提琴、铜管乐等18类480多件器乐,设置器乐教学室12间。

充分开发和利用社区有利条件,拓展“新乐教”社区资源。如:社区定时为“新乐教”展演提供场地;居委会办事处提供资金购置部分乐器;社区“新乐教”指导老师支援课程(师院音乐系教师)进入学校执教;歌舞团退休人员进校执教;学生家长赞助音响设备等。

挖掘乡土音乐素材,充实“新乐教”内容。如歌曲《五里滩》、《捎坛榨菜表情怀》等乡土教材的开发与应用,给“新乐教”课程的后期实施,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源。

四、“新乐教”的实践探索与效果。

“新乐教”课程融入师生的知识、兴趣、爱好、情感、态度、教学特色,将学生和教师某些直接经验列入课程资源,与学生的间接经验进行合理的碰撞与交汇,学生学器乐不仅丰富了课程的内容,还给学生在文化学习和生活上增添了信心和乐趣,在器乐演奏获得成功的欢乐和美的享受,着力突出音乐教育特征,体现了新乐教课程鲜明的人文内涵。

“新乐教”课程开发方向其一是器乐进课堂,以器乐教学为龙头推动艺术教育;其二,自制简单器乐(动手实践);其三,积累“口袋课程”和挖掘本土文化精华(巴国文化、白鹤梁世界第一古代水文站、易文化、榨菜文化),突出“新乐教”校本课程开发的科学性、实效性、创新性。

在“新乐教”实践中,教师面临种种困难,尤其是器乐基础知识技能的教学,教师既要教学生识谱,又要演示奏法技巧。教师苦苦探索器乐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新乐教”效率。如:3、4年级学扬琴,乐曲中出现复杂的节奏:xxxx・x,教师首先重点提出讲解、试奏,学生反复体会时值长短,然后自己体验试奏,教师给学生分别指导,甚至对少数学生手把手地教。教师针对学生因材施教,改变了过去传统的“你奏一句,我学一句”的方法,在“新乐教”中设计了:讲解与示范结合法、学生自主练习法、个别指导法、小组合作练习、表演等多种方法。演奏曲目与国家审定的湘版课标教材内容结合,如选用:《小乐器讲故事》等音乐作品,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既注重学生的音乐经验积累,又有力地推动学校音乐课程改革。

2、“新乐教”为学生发展架起理想的桥梁。

“新乐教”校本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学生音乐素养和技能普遍提高,例如:从5-6年级琵琶组中期音乐素质与演奏技能检测表中得知,18位学生“乐理知识”a等7人,b等7人,c等4人;“演奏技能”a等7人,b等9人,c等2人;“综合评价”a等7人,b等9人,c等2人,与初期检测结果比较,学生音乐素质与演奏技能提高30%。学生乐学爱校,学习音乐的兴趣普遍高涨,如:五年级54位学生中期非智力因素问卷调查表中,设计的问题“你认为实施‘新乐教’对你的成长有帮助吗?”,作答“有”a等54人;“你有学习器乐方面的兴趣和爱好吗?”,作答“有”a等53人。全体学生学习器乐演奏与欣赏,普及率达100%;70%的学生能随时出场演奏表演;增进了学生对音乐艺术热爱的感情,情操得到陶冶,音乐智能得到发展。如:3-6年级部分学生能创编简单儿歌《快乐校园》、《小羊》等并自己演奏;自制简单打击乐器双响筒等。

3、“新乐教”为教师发展搭建广阔的平台。

“新乐教”校本课程经过三年的实践研究,教师的音乐技能、教学能力得到提高。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对薄弱学校的教师而言,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问题。五校的教师树立新观念,在音乐教学技能教学研究水平上下了工夫,成为学生学习器乐是促进者,器乐教学的研究者,成为能融通组合各种教育要素的开放型教师。学会尊重、赞赏、帮助引导、反思、合作养成自主学习,自我提升、自觉践履的习惯和品质,将内化的观点表现为乐教活动中的创新行为,用专业眼光去审视,用专业素养去实践。“新乐教”是在以新人文教育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下的实践与研究,五校教师尊重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注重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自觉学习吸收先进教学理论,并运用于反思和互动的乐教活动之中。人人会演奏一件以上的乐器,提高了音乐素养,完善了教师自身的人格塑造,逐步实现从一般教师――教书匠――研究者――教育家的专业化发展。

4、“新乐教”为校本课程实施与管理提供了宝贵的操作经验。

“新乐教”把学校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教育主动纳入自己的视野,三者形成合力,把乐教与学生日常音乐课堂、校外生活有机联系在一起,在内容选择、教学要求、教材编排、过程、环节等方面不过分追求系统、全面、整齐划一,为乐器教学留有足够的接口和创造余地,引导学生了解民乐类、管乐类乐器的相互联系,如民乐中的弹拨类、管乐中的吹管类,同类乐器采用探究、交互式和多种形式交叉、融合的开放式教学模式,共享实践成果。

在课程管理上,“新乐教”校本课程纳入国家课程计划,艺术课类训练学习、时间排入课表,学生根据喜爱的乐器类别,自主选择一件乐器,针对不同年龄、年级层次和个性差异编班,轮流使用乐器进行训练,达到物劲其用,人尽其才。在评价机制上,期末有学生发展性评价,如自奏、自演、互评、师生评、家长评等。教师评价,包括音乐专业素养,器乐演奏水平,“新乐教“教学效果考评及奖惩等。

五、研究结论与讨论。

1、“新乐教”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学校带来了蓬勃发展的生机,使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升,在校生源由三年前的三百多人扩涨到了一千多人,学生人数成倍增长,社会、家长评价满意度高,实验成绩显著,推动了薄弱学校课程改革,使学校更具有生机和活力,更有效率。

2、“新乐教”课程实施有利于教师专业结构的充实。“新乐教”课程,涉及18类器乐,学校各学科教师均能独立承担一件以上器乐教学,教师管乐队能随时出场展演。“新乐教”带动了各个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激发了教师教育科研热情,增强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

3、音乐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了音乐教育的公平化和学生发展的均衡性。器乐教学走向每位学生是可能的。实施“新乐教”校本课程,有力地开发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潜能,使每个学生都享受到良好的音乐学习机会,并都得到有效地发展。

“新乐教”校本课程在一所薄弱学校初步获得理想的研究效果,这来源于学校领导和教师服务学生,服务社区的教育理念,来源于教师的无私奉献和进取精神,来源于教师不断学习与勇于实践的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我们希望更多的“薄弱”学校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和路子,在音乐教育的路上越走越宽,越走越长。

4、问题讨论:对不同程度、不同发展水平的大群体学生的器乐教学,选择的教学内容与适应个性化学生的发展研究,还不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挖掘不够深;“新乐教”教师的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2.《校本课程论》钟启泉、王斌华著上海教育出版社月出版。

3.《音乐课程标准》国家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7月出版。

教师新课程改革心得感想

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在世界课程史上,科学与人文在分离、整和、对峙与结盟中,达成共识,形成统一,形成科学人文主义。用科学人文主义观点设计的新课程,既重视科学知识,又重视人文知识,以科学知识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价值为目的,把各个学科和人的现实紧密结合起来。本次课改,在教育目标设计上体现了以人为本,在科学性的基础上弘扬了人文精神,体现自我,彰显个性,是本次课改的一个主题。这不仅仅是对以往的教育形式的挑战,更是对中国几千年文化传统的再认识,再取舍。从教育的角度提倡尊重人的主体性,实际上是对人的个性解放,从而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

通过一年来奋战在课改的第一线,我深深地体会到:面对新课改,一定要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开放型教师。这样才能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也许,成长为一名开放型教师已成为新课改每一名教师的最高理想,当然,课改之初,也会有许多疑问,那么,怎样才能成长为一名开放型教师呢?我想谈谈我的拙见,供各位同行侃谈。

一、具有先进明晰的教学思想。

作为开放型需要具有反映时代要求、体现教改方向的先进教学思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音乐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对学生进行音乐基本素养的综合性训练,体现民主、和谐、真诚和温馨的心理氛围,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创造新型的师生情感关系。

要实现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得在教学中切实转变过去的一些做法,如:重知识轻情感,重教书轻育人,重理解轻感悟等等。要做到:问题,让学生提出;目标,让学生明确;理解,让学生参与;疑难,让学生讲座;学法,让学生迁移;评价,让学生操作。

要创设民主和谐的师生合作的课堂教学情境,把教学当作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作为教师要充满真情、激情,让自己的一切活动都能真正地为学生服务。

二、具有娴熟高超的驾驭教材能力。

[1][2][3]。

教师如何迎接基础课程改革的挑战

《基础英语》是高校英语专业本科一、二年级基础必修课中的核心课程。它的合理性和与时俱进为高年级的专业课教学乃至整个英语本科专业教学起着奠基作用。而该课程受到教材、教学设施、教师教学理念的制约一直停留于上世纪末的教学模式,这与后现代课程观存在着距离。按照后现代课程观的理解,课程不应再局限于大纲、教材、考试及各种科目等概念,而应是一种社会活动,是发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语言现象。英语教学也可看作是一种社会活动,如何使这门课跟上时代步伐,符合现代教育理念,满足国际人才培养需求,了解学什么、怎么学,这是摆在每―位外语教育工作者面前的巨大课题。

一、现状分析。

目前高等院校英语专业在《基础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存在几个问题:

1、教材结构与内容。

专业教材不能满足新的教学发展,与现实生活发展脱节,学生对学习没有新鲜感,失去学习动力,学生的文化意识得不到发展,文化学习成为纸上谈兵。

2、教学方式。

将发挥学生主体性等同于“满堂问”,盲目追求课堂教学中提问题的数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课堂教学参与度的分析。没有区分学生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参与,是实质性参与还是形式上参与。

3、课程教学中“人”与“知识”关系。

知识或知识的掌握是为人或人的发展服务的,在两者关系上,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被置换后,则后者是目的,前者是手段。现代知识尽管仍然是课程内容的基础,其地位是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但对人的发展的贡献已不再具有充分、绝对的合理性,不应是课程内容的全部和中心。

4、教师的观念与能力。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试图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但又常被头脑中的“教案”所束缚,处于想放又放不开的矛盾状态,这一直是普遍存在的困惑问题。对这种观念与行为相悖――观念上认识到课堂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目的,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和发现,让学生经历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但教学行为上仍是由教师控制和设计,表现出教师很强的控制欲。究其原因,既有观念层面问题,也有对教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把握问题,还有对教学评估结果的担心。

5、评价方式。

传统评价方式已制约和影响了《基础英语》课程和学生的发展。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传统评价方式的目标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体系,评价指标唯一,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忽视学生的思想态度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评价主体唯一,教师是评价主体,学生是被评价对象,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评价功能单一,只注重评价的选拔和甄别功能,注重结果,忽视过程,注重高分数,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评价方法单一,注重对单纯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多采用笔试,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

二、改革思考。

《基础英语》课程改革涉及因素较多,如师资、教学条件、社会需求、学习者需求、教材、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应从学生的发展需求出发,确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信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2、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学生是认知主体,是学习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者,因而我们强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但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容忽视,高校教师从原来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应有效地组织以学生为中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要展示给学生语言学习的规律和方法,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在课堂教学目标价值取向上,从过去强调“双基”到现代课堂教学目标多种价值取向并存。从“学习知识”到“学会学习”,这正是在观念层面上的超越。

3、调整课程教材结构,不断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教材应以话题式出现,结合现代研究性教学观中的任务式,给学生设计出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任务,要求他们合作完成。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话题式教学在内容上对同一种信息以不同的方式出现,对同一内容反复加强,确保长期记忆的有效性。这种结构不但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输入一吸收一输出的机会,也给教师更自由的教学空间。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环境、内容、手段等情况的需要自主整合,也可有选择地对教材内容与课外材料进行配合使用,使相同话题常讲常新。

4、采用多元教学手段。

新的教学观念和课程结构与内容要求教师除了采用传统的学练形式,应更多的采用发挥学生想象力和主动创造才能的形式多样的课内外教学手段,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环境与运用机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灵活采用小组讨论、辩论、情景表演、课堂演示、分组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也可以将团队建设理念应用于语言教学,鼓励学生合作式学习。同时强化课外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内容向课外延伸,形成课堂内外教学内容的立体交叉。教师根据课内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指导学生课外按计划练习,并鼓励学生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信息。教师还可通过建立博客达到与学生充分互动的效果。通过定期播发英语电影、录像,举办英语讲座、英语晚会,鼓励学生参加英语角等手段丰富学生的`课外语言学习。

5、改革评价方式新的评价方式应坚持四个原则:

(1)发展性原则:以“促进学生发展”、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教师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建立促进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2)主体性原则:把评价权利还给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可成为评价主体。评价不等于考试,考试只是评价手段之一。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发展状态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素质和教学行为的评价,还包括对学校办学状况的评价,同时应积极组织学生参与评价活动,对学习进行自评、互评,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3)过程性原则:评价应注重教育教学发展和人的发展过程的价值判断,注重通过形成性评价考查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过程,同时把评价过程作为改进教学、推进教学发展和学生发展的过程。

(4)多元化原则:评价的标准和方法应是多元的。学生是有差别的,应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不能只用笔试,而应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

三、结语。

《基础英语》课程改革应是一个不断总结、探索、创新的过程。我们提倡创造性的教育教学,这不但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极大的可能和空间,同时对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和挑战。

教师如何迎接基础课程改革的挑战

现在,国家正在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的基本建设,对培养21世纪人才是有战略意义。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有所突破。所谓“突破”也就是进步,即深化改革的具体表现。我以为,新的一轮课程的调整和改革应在整体性、多元性、民主化和科学化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

第一、整体性。

新课程设置必须在小、中、大学外语课程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开设哪些语种?在哪个学段开始教学外语?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通盘考虑,否则会造成重复劳动,浪费资源。从实际出发,区别要求,讲求实效,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好原则。小学开设英语目前呈急骤上升的态势。小学生学外语固然有许多优赴的条件,但如果学校不具备合格的师资、教材和设备,与中学衔接有国难,小学开了外语效果不会好,肯定会造成浪费。历史上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不可忘记。因此,我主张有条件的地区或小学经领导部门批准可开设英语,一般地区可从初中开设条件困难的地区可以允许从高中开设或不设外语课。从小学开设外语,以及外国语学校和特色学校的外语课程应纳入整体规划,因为这些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大部分可能成为专业人才,应给予重视。

外语课程设置应在中小学整套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发挥课程设置的整合优势。孤立地研究单科课程难以改变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模式,难以纠正以知识为本、突出智育的倾向,还可能更加加重学生的负担。历次课程设计时,各学科均想争课时,为的是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教授那越来越澎涨的知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能力发展、观念态度和知识技能三项。而知识技能目标提出理解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逐步理解知识的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并且注重综合化的知识学习,提高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课完全可以渗透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外语为媒介教其它学科。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和外国史、地、文学等,也可渗透外语知识。发挥学科之间的并联性,互相渗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新课程的目标要求的整体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保证。现行的初、高中英语教学大纲不仅提出了语言教学的要求,而且对思想教育、文化素养、智力开发也提出了要求,这使外语教学向素质教育方向迈出了一大步。新课程还要重视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不只要有语言知识,而且要有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要有中外文化知识、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国际理解,还要有良好的道德品格、思想情蕊和热爱社会主义租国、为祖国尽责、弘扬民族文化的意识。新课程还应在强调智力因素(观察、注意、记忆、思维、想象等)的同时强调非智力因素,如态动、动机、性格、自信心、兴趣、意志、毅力等,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独立学习,自我要求、控制、监督、调节与评估,与人合作等)。

课程、教材、教法、教师培训、教学设备、教学测试与评估等方面需要整体考虑。因为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这些环节紧密联系,一环套一环,互相制约,仅仅对外语课的教学目标、原则、要求和内容等采取改革的措施,测试方法改革不配套,教师培训跟不上,教材很难多样化。上一轮课程改革步履维艰,就是因为长期形成的应试教育的阴影笼罩着教学,学生为考而学,教师为考而教。“穿新鞋走老路”,仍然是重知识轻能力,片面追求高分,过分强调选拔性考试,造成课业负担过重,影响了学生德、体、美等方面的发展。新一轮课程必须对教材编写、教法研究、教师培训、教学设备、测试与评估做出相应的规定,以保证这项系统工程的顺利实施。

第二、多元性。

我国是一个地域宽广、多民族的国家,各地发展极不平衡,即使在同一个省城乡差异也很大。各地对外语的需求程度不同。事实证明,单一的课程设置是很不通的。国家将以法规的形式规定国家标准,并确定大多数学校和学生可以达到的基本标准,允许各地、不同种类的学校,特别是外语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的同时,设置地方和学校课程,实现课程的多元化:起点不同、语种多样、目标各异。由于目标不同,要求区分层次,可制订出多级水平要求,做为评估教与学的水准,也可以成为就业部门选拔人才的依据。这样,学生毕业以后即使不能上大学,但他们所学的外语达到了任何一级水平就是成功,就可派上用处。外语课程多元化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力。大部分学生可以达到基本要求,优秀者可提前达到大学外语水平,甚至有时间攻读第二外语或其它学科。到那时,我国大学外语入学水平将显著提高,可望相当多的大学生一入学便可免学这种外语,腾出精力去学习专业和其它语种。

外语课程设置本身也应多元化,要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为达到大纲基本要求所设的为必修课程,超大纲基本要求的课程由学生选修。除去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外,也可为培养学生特长设选修课,如泛读、听力、翻译等。可为一种外语已经过关的学生开设第二外语选修课。除去课堂教学,还应开设活动课,如外语会话、歌咏、演剧、口译等。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性。

课程多元化必然导致教材的多样化。教育现代化的特点之一也正是教学内容和教材的个性化。小学、初中、高中起点的学生应有不同的教材。发达程度不同的地区和不同类型的学校需要有不同特色的.教材。外语课程制订了多级水平要求,就会有分级考试,学校教师就有可能针对实际的需求选用不同的教材。丰富多采的选修课程和活动课也需要多种教材。

教材指的应是课堂教学或自学所需要的各种教学材料,其中包括印刷品和非印刷品(音像教材、多媒体软件等)。新课程应改变教材单一化的问题。要让学生能够“量体裁衣”,穿得合身合适;要让教师有宽松的选材空间,犹如手艺高超的裁缝,挑选各色高质量的面料,缝制出各式各样适合各种身材的漂亮服装,成功的教学必需要有多套高质量教材的支撑,成功的教师也需要多种教材的辅助,边教边充实自己。

考试也要多元化。

首先,由强调常模参照性测试终结型测试转向强调标准参照性测试形成型测试。在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进行分级考试。根据不同的课程标准制订出多级水平要求。每年组织国家外语等级考试,改变一考定终身的做法。通过等级考试可以测量出多种层次的外语人才,以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外语就业要求和对高级外语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要进行多角度的测试,不只局限于语言知识、技能、更重要的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应考查思想情感、文化素养、学习能力等。不仅要看统考的成绩,也要注意学校成绩,学科竞赛成绩、课外活动及特长等。考试不仅有笔试,还应设口试和听力测试。考题应主、客观结合,单项与综合相结合。

第三、民主化。

中小学课程涉及千家万户,关系到21世纪人才的培养,影响深远。制订新课程的过程,就是充分地、广泛地听取意见、调查研究、探索实验的过程。要了解社会各界,大、中、小学师生、领导和家长,以及教科人员的意见和要求,还要为制定标准做多项测量。课程方案制定及反复征求意见,进行修改。审查通过及还要开展试点,分层推进,分步到位。这样慎重的作法可以保证新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和学习者的需要,符合教学的实际。

(刘道义)。

小学教师课程改革培训工作总结

本学期,小学课改核心校第一小组在县教体局教研室的领导下,各成员学校积极参与,通力合作,各项工作初见成效。

一、培训助力教师业务能力提升。

本学期,重点开展了“教材解读”和“新教育晨诵”的培训,第一小组邀请滑县数学名师刘文晖老师和滑县语文学科带头人邵传红老师对成员校的全体语文、数学老师进行培训,参训人数达到460人。通过培训,全体老师对教材的理解和把握能力普遍提升,促进了课堂教学,提高了业务水平。

我组各成员校积极参加教研室牵头组织的新教育晨诵课的培训,观摩了党玲芬和李艳老师的晨诵课,聆听了党老师的报告。通过培训,语文老师对晨诵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各校晨诵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比赛推动学校教研活动开展。

为加强交流,共同提高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授课水平,以赛代培,以赛促研,在广泛征求各校意见的基础上,报请教研室同意,我小组于11月9日举行教材研读和晨诵课比赛。

各成员校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经过激烈竞争,推选出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等老师参加县级比赛。比赛同时又是一次区域教研,广大老师通过参与和观摩比赛,提升了自己的水平。

三、送课(培)加强了区内交流。

在教研室的正确引领和各乡镇的积极组织下,我小组组织优秀教师李瑞君、杨自勤、邵传红、魏玲分别到小铺、枣村、四间房、八里营学校送课送培,不断扩大核心校的引领带动和影响力。通过区域内的交流,由一个学校引领一个乡镇,一个小组带动一个区域,实现了资源共享,协同发展。

作者|滑县小学课改核心校第一小组。

教师的数学课程改革思考与例子

编者按:教师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路上,作者作为教研室的老师写出了自己的课改心得,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课改推进的阶梯与抓手》这篇文章吧!

身为教师。

我们的事业是那么平凡又何等高尚。

我们不是保姆。

却日夜为别人家的孩子奔忙。

我们不是医生。

却守护着每一名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健康。

我们不是法官。

却承接了一起又一起大大小小的纠纷与碰撞。

我们的工作繁重而琐碎收获却不能立刻显现。

只能在无尽的岁月里加倍延长。

我们的工作是一曲没有休止符的赞歌。

在或偏远或贫瘠的校园里飘扬。

上班时不舍分秒。

一束束黎明将张张倦容映满霞光。

假期里只争朝夕。

滚滚车轮丈量着培训、充电、取经的日常。

不论被承认与否。

我们终会象金子一样在平凡的岗位上持续发光。

不论社会如何评价。

我们终会象火一样燃烧自己释放能量。

丢下一家老小。

放下个人责任担当。

我们来学习了。

我们一直坚定地行走在教研教改的路上……。

国家教育部指出:“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作业”;“新课改”中也明确指出:要改进学生的训练方式,构建学生的训练体系,要大力开发习题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开放性问题和建模求解等纳入新编习题作业的范围。因此,加强作业设计研究,开展作业改革是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实践。

数学作业作为教与学的交汇点,它的设计与运用是影响教学实效的关键技术。

课改十多年来,每年全国、省市两会,新学期开学,中小学生作业减负都是大家热议的话题。国家教育部拟定的“十条规定”中对于作业量也作出了严格的要求:小学不留书面式家庭作业,可布置一些适合小学生特点的体验式作业。积极与家长、社会资源单位联动,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地安排学生参观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社会设施,组织参加力所能及的手工劳动、农业劳动。

2、很多幼儿园和小学生的开放性或操作性作业都是布置给家长的。作为一名幼儿家长,对这点我深有体会,每周的手工作业孩子根本就做不了,不会做,总是由家长在那儿摆弄半天。象那些。

手抄报。

需要制作的ppt为孩子批改作业写反思感悟等家长们不免怨声载道。

3、做作业时间普遍超标。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xx年-20xx年间,近六成中小学生睡眠不足国家规定的9小时。按照国家统计局20xx年全国中小学生在校人数超过1.5亿人计算,睡眠不足的中小学生近1亿人。学生日睡眠时间不足9小时的“00后”高达57.0%,,分别较“90后”增加了6.2个百分点。

教育专家孙云晓认为:中小学生的压力呈现逐渐内化趋势,从原来学校施加的外在压力转变为家长、学生内心的焦虑。即使没有晚自习和作业量,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这也是导致减负之后学生反而更累的原因。

4、“00后”休息日上课外辅导班的时间是“90后”的3倍。

中国青少年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表示:从十年来调研的数据看,“00后”休息日上课外辅导班的时间为2.1小时,是学习日的2.6倍多;不论是学习日还是休息日,少年儿童上课外班的时间逐步增加,学习时间正从校内向校外转移。

5、网上“作业帮”、“小猿搜题”等各种作业神器铺天盖地,代写作业还团购。

暑假已过去十多天了,网上不少广告帖称可代写中小学生暑假作业,明码标价还包邮。如:暑假作业(62页1~3年级)12元,(62页4~6年级)14元……”要能凑齐5个人就能团购了,8.5折,还包邮。有很多网友对中小学生表示了同情,有网友感慨“暑假作业在一定程度上毁了孩子的假期”。有中学生站出来喊累:“你们知道我们作业有多少吗?而且很多根本都是体力活,比如摘抄。

名人名言。

”于是网友建议,中小学老师布置作业应“质量高点、数量少点”,“布置一些有趣又有益身心的作业。”

“学校布置的作业太多,这是普遍现象”,五一期间,曾有孩子拿到21张试卷。有孩子说最怕星期三,因为这天作业最多,都没有时间吃饭。“近年来国家、省市教育部门三令五申减负,但实际是学生负担越减越重。

以上由作业带来的种种怪现象,究其原因总结有以下几点:1、作业内容乏味,机械重复较多;2、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3、作业量分布不均,随意性较大;4、忽视学生潜能,缺乏自主性的问题;5、过于注重独立完成的作业,忽视合作交流完成的作业;6、教育体制的原因。学生对这样的作业非常反感。作业众生相花样百出,恶性循环,抑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发展,不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同时也加重了我们自己的负担。

所以分析作业设计问题,构建以生为本的中小学数学作业模式,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因此,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改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作业的开放性,是有效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

日本数学家小平邦彦说:数学的初等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式的思考力与感性,而不是给他们强塞各种领域的片段知识。

经过多数一线老师的调研总结得出我们设计作业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实践性2、开放性3、层次性4、合作性5、趣味性6、创新性。

是指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课内外作业。其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解决学用结合的问题,体现人人学有用的数学的新理念。但在实际调研中发现,学生感觉最难以把握的就是这一类作业,由实际问题不会抽象建模,中考中这一类题也是失分率较高的题目。

试画出你家附近的地图。

设计意图:本题的设计,能让学生从制作中了解比例尺,方位,方位角,线段图等知识点的应用,也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发展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及空间想象力。

设计意图:此题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思考:可以通过全校男、女生人数来求解;也可以通过每班人数、每个年级人数或其他一些数据来解答。这道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并给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真实的参照。这类题可以给学生最大的思维空间,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探究数量间的相互关系,并能从不同的解法中找出一些简捷的方法,提高学生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这是今年中考数学第19题,一道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题。题目难度系数中等,但我县考生得分情况并不好,并且呈两极分化式,要么得满分,要么得0分。究其原因,是一部分学生把知识学死了,不会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甚至不会审题,题目文字长,数形结合不起来。这就需要我们数学老师思考平时的作业设计中怎样补缺?在数学作业设计中有意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人文素养。

数学开放题被认为是当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最富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加大数学开放题在中考命题中的力度,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要体现,对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极好材料。

什么是开放性作业,个人理解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题设(或条件)开放;。

2、结论(或答案)开放;3、解题策略开放.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灵活性等。它是面向全体学生而设计的,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提出难易程度不同的条件、问题和策略,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策略开放)策划一个人的一日游。

通过此题,提高学生做好预设,规划好路线图、应急和社会适应的能力。

:(结论开放)辅导妹妹(或同学)20分钟的作业。

此题能使学生巩固已有的知识经验,锻炼语言表达,学会换位思考,增加责任意识和成就感。

(答案开放)在小学三年级数学《长方形的周长》这节课中,可设计“用6个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

设计意图:此题设计一方面要求学生实际地去拼一拼,去探索和发现;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多角度地观察和思考。在多种拼法的实践中,加深对长方形长和宽的认识,巩固周长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培养了他们多角度深刻思维的习惯,提高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多项式4x2+1中添加一个条件,使其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则添加的单项式是。(只写出一个即可)分析:要使多项式4x2+1成为一个完全平方式,可添加一次项,也可添加二次项,还可添加常数项。

解:(1)添加4x可得完全平方式(2x+1)2。

(2)添加-4x可得完全平方式(2x-1)2。

(3)添加-1可得完全平方式(2x)2。

(4)添加-4x2可得完全平方式12。

(5)添加4x4可得完全平方式(2x2+1)2。

(答案开放):已知一元二次方程有一个根为1,那么这个方程可以是。(只需写出一个方程)。

设计意图:如果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则有两个解,题目给出方程有一个根为1,我们可以将此一元二次方程写成(x-1)(x+a)=0的形式,则问题可以解决。

:(解题策略开放)在下列函数中(1)y=2x+1(2)y=x2+2x(3)(4)y=-3x中,与众不同的一个是_____,你的理由是____。

设计意图:本题为九年级函数专题总复习而设计,目的是通过这样的开放设计,复习初中所学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进一步加强对其概念、图像和性质的理解,从数量和图形两个侧面及其相互联系中揭示函数的本质特征。

作业设计要具有层次性:作业分层及学生分层。

作业的设计要有层次性,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完成作业,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作业得到不同的发展。

示例:怎样的两数和等于它们的积?

设计意图:本题针对不同学生的层次考查的知识点完全不同,所涉及到的知识包括一次方程、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间的关系等。

如学完《统计与调查》这一章,可给学生布置:以小组为单位调查七、八、九年级60名学生对数学作业的评价:(1)制定调查方案,利用课余时间实施调查;(2)根据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每个年级同学看待作业的情况,并用统计图表示出来。(3)每组安排一位代表向全班介绍本组完成情况,并进行比较评议。(4)给出作业设计建议。

浙江杭高中学尚可校长讲的一则故事让我弥久愈新。有一个人病了,昏睡了很多年。醒来后发现外面车水马龙,到处是高楼大厦,一切都变得和以前不一样了。但当他走进了一个园子,看到一间间的房屋,一个人在一块黑板前站着讲话,下面有几十个孩子端坐倾听,他立即明白过来“哦,这是学校,老师在上课。”这个故事一方面说明了教育具有长时性几十年如一日,另一方面说明课改的脚步没有跟上时代变革的步伐。我们总说课改课改,改了十多年,课堂教学涛声依旧:接力问答式的课堂,以讲代教;自言自语式的课堂,以听代学;媒体广场式的课堂,以练补学。所谓的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导学案运用,多媒体辅助等等都是评比优质课时的道具,没有人也没功夫每节课都那么费事。

所以总结起来改进作业设计有以下几方面阻力:

学校只热衷于给教研组布置任务,安排集体备课、公开课、示范课、作业评比等教研活动,而很少关心整个研究过程,也不管活动是否有效,形式单一,枯燥无味,劳心费时,肤浅浮躁,流于形式。严重挫伤老师深入研究的积极性。

常听有老师说:“搞高效课堂,新教育,教材解读,作业设计等等,哪里还有时间创设作业的事?新课都教不完呢!”事实也是这样,大多数老师的周课时总量都在十五六节以上,再加上一些教学琐事,根本无法致力于教学创新。再加上这两年新入职的教师太多,教学经验匮乏,因此使得作业创新活动缺乏积极性。

有的学校只看重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而认为教研活动可有可无,重视不够,支持不力。

一些学校将教师的教学质量、各种表彰与教师的职称评聘挂钩,致使教师之间不乐于相互学习,而是相互防范,各自保留。致使此项教研教改活动形成单打独斗的局面,孤军奋战,很难常态化。

基于以上种种问题,在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及所有学科的作业设计方面,建议:1、各学校领导要多关注,把它当成一项重要的校本教研活动来抓,认真务实。2、老师们也要认识到我们一线教师的“教研”,虽然是一种“草根式”的教研,无论是教材研读还是作业设计都是我们身为教师的本分,这种教研活动,更能“研以致用”,切实提高课堂效果。3、提倡教师间的合作共长。一个人可能会暂时走得快,但一群人一定会走得远。我们每一位老师皆需更新教育理念,树立危机意识、竟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寻找个人不足,加强团队合作,发挥集体智慧,助力个人成长。

针对实际需求来说,教研,从来不需要那种理论上的高大上,而是融入日常教学的点点滴滴中,从课标与教材解读、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业布置与批改、学生学习诊断到听评课、学生的学业辅导、考试命题研究等等,都是教研的入口点。

因这瞬息万变的世界,教研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永远在路上。

作者|滑县教研室杨艳敏。

教师如何迎接基础课程改革的挑战

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改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此次“课改”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1)、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

(2)、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的自主权。新课程标准重视对不同阶段目标的刻划,以及对实施过程的建议,对达到目标的内容与方法,特别是知识的前后顺序,不做硬性规定。这是《标准》和《大纲》的一个重要区别,教材的多样性为教师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

(3)、强调学习方式的改善。各学科课程标准通过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以及对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指导,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评价建议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标准力图提出有效的策略和具体的评价手段,使评价的重心更多地指向学生的学习过程,从而促使学生和谐发展。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能否成功,改革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教师。就教师而言,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通过继续教育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的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首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讨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如我们经常讲教育,教师天天搞教育,但到底什么是教育?我们究竟根据什么将“教育”与摧残、奴役、愚弄、欺骗、蒙蔽、操纵、控制、禁锢、贬抑、束缚、、教唆、误导等等区别开来?显然,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就很容易导致教育的异化。以我们熟悉的考试升学率为例,它本来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但在现实中,人们常常对其本质意义严重忽略,而经常将其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和办学效力的一项重要指标(有的甚至作为唯一标准)很不恰当地夸大和强化了。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这样给学生讲:“这是重点,考试经常考到…”这样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成为会“考试”的高才生。老师和学生都成了考试的“奴隶”,从何来谈“创新”呢?、这种观念和认识上的误区,必然使评价导向发生偏差。这也是实际工作中素质教育很落后,“应试教育”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由此看来,我们在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等教育思想方面恐怕都有重新认识和认真反思的必要。

其次,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要由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的传授者和学生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帮助者;由简单的教书匠转变为实践的研究者或研究的实践者;由教学活动的主角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配合者。在教育方式上,也要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唤起学生成长的渴望;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运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实际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激发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学习的灵感,发现和挖掘学生发展的潜能和个性。

新课程实际上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这就是教师要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照此要求,我们任重道远,确需努力。

教师如何迎接基础课程改革的挑战

现在,国家正在调整、改革课程体系和更新教学内容的机制。这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基本建设,对培养21世纪人才是有战略意义。要做好这项工作,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有所突破。所谓“突破”也就是进步,即深化改革的具体表现。我以为,新的一轮课程的调整和改革应在整体性、多元性、民主化和科学化等方面有进一步发展,扎扎实实地推进素质教育(-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

第一、整体性。

新课程设置必须在小、中、大学外语课程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建立。开设哪些语种?在哪个学段开始教学外语?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要通盘考虑,否则会造成重复劳动,浪费资源。从实际出发,区别要求,讲求实效,是处理这类问题的好原则。小学开设英语目前呈急骤上升的态势。小学生学外语固然有许多优赴的条件,但如果学校不具备合格的师资、教材和设备,与中学衔接有国难,小学开了外语效果不会好,肯定会造成浪费。历史上有过这方面的教训,不可忘记。因此,我主张有条件的地区或小学经领导部门批准可开设英语,一般地区可从初中开设条件困难的地区可以允许从高中开设或不设外语课。从小学开设外语,以及外国语学校和特色学校的外语课程应纳入整体规划,因为这些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大部分可能成为专业人才,应给予重视。

外语课程设置应在中小学整套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发挥课程设置的整合优势。孤立地研究单科课程难以改变过去单一的学科课程为主的模式,难以纠正以知识为本、突出智育的倾向,还可能更加加重学生的负担。历次课程设计时,各学科均想争课时,为的是保证有足够的时间教授那越来越澎涨的知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包括能力发展、观念态度和知识技能三项。而知识技能目标提出理解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逐步理解知识的发展和创新的过程,并且注重综合化的知识学习,提高各门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外语课完全可以渗透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外语为媒介教其它学科。其他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和外国史、地、文学等,也可渗透外语知识。发挥学科之间的并联性,互相渗透,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

[1][2][3]。

相关范文推荐
  • 11-20 大学开学典礼学生演讲稿大全(20篇)
    学生演讲稿的写作过程中,学生们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主题,通过精心选择材料和言辞,以及合适的表达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选的学生演讲稿范文,供大
  • 11-20 个人国有土地买卖合同范文(23篇)
    买卖不仅涉及到商品的交换,还涉及到买卖双方的信任,这是一种社会关系的体现。6.下面是一些成功买卖策略和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经各方友好协商,本着平等、自愿、
  • 11-20 大学生个人社会实践总结报告大全(18篇)
    社会实践报告的撰写要求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语言精炼,能够准确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感想。下面是一些同学们撰写的社会实践报告,希望可以给大家一些写作方向和参考。
  • 11-20 苹果树上的外婆读书心得体会大全(19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它可以帮助我们不断进步和成长。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些精彩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灵感和思考。《苹果树上的外
  • 11-20 我身边的共产党员演讲范文(16篇)
    范文范本是一个参考的起点,我们可以在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改写和扩展,使文章更具个人特色。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范文范本,希望对大家在写作方面有所帮助。
  • 11-20 化工厂班长年终个人总结大全(17篇)
    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定期总结的习惯,这样可以促使我们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工作能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一些个人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写作思路。
  • 11-20 公司员工培训计划(专业22篇)
    一个良好的培训计划可以帮助我们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脱颖而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培训计划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执行能力薄
  • 11-20 外一科心得体会范文(17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将日常的琐碎经历转化为有意义的思考和成长。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欢迎指正和补充。作为医护人员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11-20 小学生组长发言稿(优秀20篇)
    优秀学生善于总结和归纳知识,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解决。以下是一些优秀学生总结的精彩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并从中汲取经验和灵感。各位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
  • 11-20 大班环保教育教案(热门12篇)
    大班教案应当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来制定,充分考虑幼儿的兴趣和能力。以下是一些精选的大班教案,希望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路。1、培养幼儿的爱心和环保意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