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数学小目标手抄报(模板10篇)

时间:2023-09-26 04:30:46 作者:念青松 最新数学小目标手抄报(模板10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一

由于多年来“应试教育”思想的干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四个忽视”,严重地阻碍了小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一是忽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品德教育,以及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渗透;二是重结果、轻过程,忽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三是忽视非智力因素,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心理品质的发展不良;四是忽视“个别差异”教学,不能面向全体学生。

如何从小学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出发,提出具体、切实可行的方案,构建数学学科素质教育的体系,其中包括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实施手段等。对此,我们作了探索和初步尝试。

一、小学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正确的教学导向。《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提出的小学数学教学目的要求,为拟定素质教育培养目标与实现目标的途经提供了依据。只有明确培养目标,才能制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减少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促成“教育、教学、发展”三大任务的落实。由此,我们制定小学生数学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1.思想品德素质。

根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2.心理品质素质。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直接动机和间接动机,促成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情感与探究精神,锻炼学生坚强的学习意志、学习毅力;树立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掌握学习方法。结合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进行初步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对简单的问题进行判断、推理,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

3.文化知识素质。

小学生应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的能力。获得有关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和比例的基础知识,常见的一些数量关系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用字母表示数、简易方程、量与计量,简单几何图形、珠算、统计的一些初步知识。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落实小学数学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双向实施

实施素质教育的根基在课堂,数学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阵地。只有更新教学思想,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识性,增强责任感,改进陈旧的课堂教学方法、方式,才能提高数学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有效性。我们以改进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方式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攻方向,对数学课堂教学作了“六项改进”的探究。

其一,加强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方法的探究,充分发挥数学学科育人功能。

根据数学学科特点,有机地结合数学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了解学好数学的意义,自觉地把今日的学习同将来的社会生活、祖国的四化建设联系起来,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诱发学生学习的.心理动机,形成积极对待学习的心理品质。数学学科内容充满了辩证关系。

我们注意揭示教材中的辩证关系,渗透实践第一的观点;渗透顺逆关系的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互相统一的观点;渗透事物之间所存在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观点;渗透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的观点。例如,我们按照数学教材编排的意图,在教学20以内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表内乘法和相应的除法、分数乘法和除法计算方法、分数乘法和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方法时,就充分挖掘教材编写的方法和思路的顺逆关系,有机地渗透了对立统一的观点。

要使学生学习数学能够同数学本身的精确与逻辑的严密相适应,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严格的技能技巧的训练。如,仔细审题、认真计算、书写整洁、格式规范、自觉检验、按时完成、正视错误、主动改正、不怕挫折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学习精神。

其二,加强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思维过程的探究,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实施素质教育,要使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把教学的重心从“教”向“学”转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条件,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参与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小学数学教学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我们注重三个方面的教法改进:一是加强直观教学和动手操作,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入手,在观察、操作中进行分析、比较、综合,在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训练学生由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思维能力;二是加强思维训练和数学语言训练。注重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启发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形成、巩固和运用的过程中进行思维方法的训练,进行数学语言表达训练,发展学生的良好的思维品质。三是提高学生科学思维的能力。数学教学既要培养学生集中思维的能力,发展归纳、演绎、类化、联想等思维能力,又要利用问题的拓广与转化,培养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考虑问题、解决问题的发散思维能力。使学生逐步认识“问题”可能有几种不同的解释或解决的办法,当问题不能正确解决时,要采取特殊的思考方法,使思维变得开阔、灵活、独特。

其三,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探究,促进学生知识、情感协调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数学教学不单纯是一个认识过程,还是一种情感过程。学生的动机、兴趣、习惯、情感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的素质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分析非智力因素中情感因素占各国素的25%。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布卢姆曾指出:情感并不一定伴随认识效果自然而然地产生和发展,它需要教育者专门地评价和培养。为此,首先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乐学、爱学数学的内驱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创设求知憎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重视探求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通过教学上的艺术性、形象性、鲜明性、趣味性,揭示数学教材的本身魅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第三,教学过程中,教师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生主关系。帮助后进生克服心理障碍,关心他们,使他们有信心学得好,提高克服困难的勇气。第四,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教师以敏锐的洞察力,了解学生的情绪表现,迅速及时地用手势、眼神、语言等手段交流情感,注意捕捉后进生回答中的合理因素,发展他们思维的“闪光点”,有计划地设置一些后进生能够回答的问题,长善救失,维护他们的自尊心,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

其四,加强学生学法的探究,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

进行素质教育既要研究教师的教,又要研究学生的学。让学生在数学知识形成过程中掌握其规律、方法,逐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引导学生由“学会”向“会学”发展。布鲁纳提出:“获得的知识,如果没有完满的结构把它联在一起,那是一种多半会被遗忘的知识。”数学的学法指导十分重要的一项就是引导学生通过知识的联系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此外,结合数学教学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如阅读学习的方法、操作学习的方法、迁移类推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的方法、尝试学习的方法。还要让学生学会分析、综合、对应、转化、假设、比较、还原、逆向等解题时的方法。以指导掌握阅读学习的方法为例,如教“乘法分配律”时,学生经过初读、细读、精读后,还要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如,“乘法分配律”中提到的“两个数”,如果是三个数、四个数也适用吗?“乘法分配律”指“两积的和”,如果是“两积的差”、“两积的商”适用吗?如果是“两商的和”适用吗?接着,让学生举例释疑。这样在引导学生研读定律中,挖掘了数学知识的内在智力因素,学生借助“学法”更好地消化、吸收、应用数学知识,发展了能力。

其五,加强教学信息反馈的探究,优化讲练的序、度、量,适时调控学生的认知心理。

心理学实验证明,教学信息反馈的及时与否影响着教学的效果。数学课堂讲与练注重针对性、层次性、多样性,数学作业力求解决于课内。在某项知识形成过程中,一般进行三、四次的信息反馈,有基础性反愧理解性反愧应用性反愧系统性反愧前馈性反溃针对学生“个别差异”,教师要了解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理解、运用知识的状况,及时输出不同的信息,以调控学生的学习心理和认知的发展水平。

其六,加强数学活动课的探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数学才能。

贯彻《课程方案》,开设数学活动课,对扩大学生视野,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特殊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有着积极的作用。

我们针对教师对开设数学活动课的种种不足认识,引导教师明确数学活动课的实践性、趣味性、综合性等“三性”的特点,掌握数学活动课的指导方法。

“鼓励三动、调动三性”,即“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如,“七桥问题”数学活动课,先教给学生一笔画的初步知识,帮助学生发现“偶数点”的规律,再让学生亲自动手尝试,发现“七桥”不能“一笔画”,进而提出怎样才能“一笔画”?培养了学生敢于求异探索,激发了学习情趣,发展了良好的个性心理。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二

1、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使学生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使学生在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能正确地解答百分数应用题。

4、理解纳税、利息的意义,知道它们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难点:百分数的应用

本单元的课时安排:10课时左右

课题: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上课时间:年月日

教材首先指出百分数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有广泛的'作用,接着通过两个实例引出百分数的概念。教材这里强调的是两个数量的比,并联系比的概念说明,百分数也可以看作是以100为后项的一种比,所以又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最后教学百分数的写法。

学生对于百分数并不陌生,他们有的可能已经认识百分数,并且能够正确读出百分数,但大多数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十分准确,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了百分数表示的是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百分之几,也就是百分率的含义尤为重要。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三

广告学是一门综合性、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其课程体系整合了传播学、营销学、艺术设计学等相关学科。也正因如此,虽然开设此专业的院校办学背景和学科优势不同,但其教学架构都基本是传播学、营销学、艺术设计学三位一体,各占一定课程比例。其培养目标也几乎都是广告运作的“全面手”,侧重于广告行业中的高层次领导者、管理者的定位。

根据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教师张树庭2003广告教育调查数据报告(毕业生卷)中广告学专业毕业生的数据反馈显示,设计课与美术课是毕业生认为获益最多的课程,在所有类别课程中分别排序为第一位和第六位。但即使如此,还有专家认为要学广告设计就应去艺术学院,忽视艺术设计类课程在广告学专业中的作用。同时,由于广告学专业中的艺术设计类课程是完全沿袭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也使得此类课程存在很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该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等存在偏差而引起的。自1983年厦门大学开办中国内地第一个广告学专业以来,对该专业究竟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范畴、经济学范畴还是艺术设计学范畴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止过,也因此影响了该专业的学科定位、课程设置及教学侧重等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对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教学的讨论就无从谈起。

一、明确广告学专业学科定位及培养目标本科高等教育旨在培养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并重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各专业的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应和社会需求接轨。那么社会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广告人才呢?现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像广告这种涵盖了传播媒体、营销公关、消费心理、设计艺术等相关学科的复合型行业,它内部的各部门虽相互联系但分工亦是很明确的,一般来说,广告公司除了人事、市场、行政等基础部门外,划分为三大核心部门:媒介部、创意策略部和设计制作部。与各类高校竞相开设广告学专业的繁荣景象形成巨大反差的是,真正在广告业界工作的广告学专业科班生却并不是很多,而传媒、中文、美术设计等专业的学生更受广告公司欢迎,此三类专业的人才亦多为广告公司三大核心部门的基本组成力量。即便有一些广告学专业的科班生进入广告公司,也很难胜任公司的具体工作,甚至被认为不是适用对路的人才,似乎什么都懂但都流于表面,纸上谈兵。这与广告学专业的定位不清、目标不明有直接关系。

在日本,广告是热门职业,社会上对广告感兴趣的人很多,但日本的高等教育中却没有设置广告学科。对广告人才的培养是通过社会来完成的,主要依靠各类广告公司、协会主办的课程培训以及入社之后各类相关的职业培训和进修。这类培训和进修都需耗费主办公司或协会大量的金钱与精力,对于中国的国情而言这种形式的专业培养不可能像日本一样要求企业来承担。但其课程培训中对学生能力的考核、课程的教学模式等值得我们高校参考,以便调整出更合理及适合社会需求的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例如,全球著名广告公司日本电通公司专门针对大学生开办的广告课堂“电通创意塾”,该课堂每年招收约30名大学三年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培训。从其名称不难看出“创意”是该课堂的主要授课内容,目标是培养广告策划、文案和设计人才。招生工作非常有趣,首先报名者需根据公司公布的主题进行照片拍摄并提交相关作品,如2000年的考题是以“不可思议”为主题,要求拍摄6张照片,需为照片添加说明文字并为这组照片起名。评判的标准则是视觉上有意思、吸引人。然后进入笔试阶段,所有考题都是启发式和思考式的,没有标准答案。比如曾有这样的题目:“请在下面三个哑铃上再画上些东西,使哑铃看起来更轻或更重一些”;“一个路口经常发生卡车撞伤小学生的事件,自从一个牌子出现后,就再没有发生车祸,你觉得牌子上写了什么文字呢?(要写出三个不同的牌子文字)”,最后进行面试,考察学生的个性、毅力及反应能力。

电通创意塾的入学考试主要考察考生的艺术气质、语言表达和视觉表现能力,这也符合我们国家广告学专业所对口的创意策划、设计制作等就业方向的能力培养要求。因此,广告学专业的人才培养就不应再走以往“全方面发展”的老路,而应从“创意”角度出发,找出自身的优势,培养高水平广告传播理论知识、深厚艺术文化内涵及较强应用技能的某方向专才,这个某方向即体现在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两者都是在强调传播营销知识及艺术审美能力培养的基础上,更细化地对学生进行专项实践能力的训练,前者更注重创新思维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锻炼;而后者则更强调视觉表达和设计能力的提高。可以说,这样的培养目标是从“理论全技艺专”的方向出发,不忽视素质文化教育的同时更突出培养学生的执行力。明确了此办学定位及培养目标后,广告学专业中各学科尤其是设计艺术学的课程分配和教学架构才有了依据和方向。

二、广告学专业中艺术设计类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

由于艺术类生源及就业的优势,以往虽然开设广告学专业的院系所属不同,但在招生中都倾向于打擦边球招收艺术考生。随着2009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即专业类代码不是0504的相关专业)按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招生的进行,限制性清理审核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广告学专业的生源结构将发生变化,恢复到文理兼收的状态。

从专业发展来看,势必要求专业中的课程设置及教学模式从新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及新的学生结构出发进行合理化的调整。尤其针对招收非艺术类的学生而言,专业中艺术设计类的相关课程该如何发展和改革?笔者认为应走“三分”的道路一一即分阶段、分方向、分层次。

1.分阶段

分阶段是指在专业教育中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艺术设计素养。广告学是一门复合学科,广告行业从业者的工作也往往是一个复合工程。根据行业工作性质,需要广告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设计素养,尤其是艺术鉴赏和评判能力。现在很多高校广告学专业中充斥着大量的某某学、某某原理课程,内容重复只强调理论的堆积和填充。广告学是辐射式的信息类学科,而不是纵深式的文献性学科。需见多识广、拓展视野、提升境界,但不是在狭窄的范围内钻牛角尖,修养的提高和内涵的丰富更不能靠死记硬背来积累和转化。

艺术设计修养包括对一般艺术理论及艺术史的初步了解,也包括对各艺术门类和体裁的艺术特征、美学特性和艺术语言的熟悉和了解。要想达到非艺术类学生的培养目标,提高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设计修养是第一步。艺术修养提高和文化内涵的丰富应该分阶段逐步进行,例如在课程设置中按学年逐步教授中外艺术史、美学、设计流派与风格、中外广告设计比较、传统文化与民间工艺、中外设计大师及广告作品赏析类的课程。除此之外,更要理论联系实际,分阶段进行艺术实践、论文写作及开展设定主题的实践课题以促进理论的吸收,主题可以为“剪纸艺术与广告设计”、“各大品牌化妆品海报广告设计风格比较”、“建筑设计流派对广告设计的影响”等。艺术修养和文化内涵的培养不在一朝一夕,但在学校教育阶段普及基本的艺术知识,培养学生对艺术领域探求的兴趣,尤其对广告学专业而言应是必须的。

2.分方向

分方向是指根据培养目标的不同而设定不同的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现在许多高校均开设广告学专业,甚至在某些大学中还存在三足鼎立的.现象: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商学院和艺术学院均各自开设广告学专业。培养的学生也因此而变得全而不专,无法和广告公司所需的人才对接。针对笔者提出的广告学专业的策划和设计两个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也应有不同。策划方向的目标不是培养专门的广告设计人才,但策划创意亦需靠设计执行来完成,对于艺术设计类课程的学习可以避免其在今后的工作中闭门造车,让学生熟悉广告运作中的设计制作环节,消除学生对广告设计制作这一环节的陌生感。因此,对于此方向艺术设计类课程的设置可偏重于理解和体验,可以取消或减少造型基础类的艺术课程,对于广告设计类的课程也应偏重于创意与文案方向的教学,广告设计的软件及和培养创意思维相关的例如图形创意等设计课程可安排为选修让学生自主选择。而广告学专业的设计方向则应展开全方位的艺术设计类课程――从造型基础、设计基础到各类别的广告设计及印刷工艺等课程,但在教学中不能走美术设计教育的套路,应注意与广告传播与营销理论的结合,这样才能和美术设计人才相区分。

3.分层次

分层次则是指在教学之初不分专业方向,参考艺术院校进入三年级学习前分方向的模式,前两学年统一教授广告传播及营销的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化艺术素养及创新思维的能力。在分方向时采取能力测试和学生自主双重选择方式。这样可以避免部分非艺术生因设计能力有限而产生自卑感或排斥艺术设计类的课程,根据学生的特点和能力再进行专业方向的培养,可以事半功倍。

相比广告学课程体系中的传播类、营销类课程,艺术设计类课程的探索和教学研究还处于不成熟、不完善的阶段。艺术设计类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完善有利于复合型、实用型广告人才的培养,也有利于广告学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需要。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四

新课程实施期间,我们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遇到了许多问题。近日,我们将这些问题归类,专门采访了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部基础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助理刘兼教授及北京师范大学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学院郭华博士。

如何看待教师的困惑

刘:我觉得还是应该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每次课程改革,总是基于一个国际的背景,基于我们的现状,基于我们的文化传统,基于我们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提出改善的方面。对于已经习惯了在原来那种框架下按部就班工作的老师来说,过去的常规被打破,不知道如何去做,感到困惑和茫然,这很正常,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件好事情。

那么,教师如何尽快摆脱困惑呢?我以为,可以采取如下策略,第一,独立思考;第二,把你的问题、困惑贡献出来,与同行交流、探讨,到底应该怎么办;第三,向书本学习,学习理论,开阔视野,寻找解决的办法;最后,回到课堂。这是真正发生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的地方,是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研究的最前线。尝试着蹲下身子,与你的学生一起平等对话、交流、思索和协商。这本身就是新课程的一部分。

只有当每一个教育(-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工作者能认真反思自己,能独立思考,能将自己的困惑与体会和同伴分享、交流。只有当每一位教师能够与学生平等对话,那么,我们才真正是在走进新课程。

郭:新课程给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自我发展的契机――打破了日常生活的熟视无睹,理所当然,“每天不就这样的吗?备课、上课、改作业”。好多教师在这种简单的重复中有了一种害怕心理:由于没有挑战,“教课教到最后,我们的水平变得和我们的学生差不多”。有的教师长年累月,就在一两个年级循环,重复固定的教学模式,隐入一个非常狭隘的发展空间。课程改革就是要打破这种机械的重复,促使教师对已经做过的和将要做的进行积极的思考。

刘:这次改革不是以更换相对静态的学科教学大纲和教材为目标,而是立足于关注不断变化的人、关注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始终面对着挑战。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广大实验教师必将和数百位新课程研制人员一样,充分感受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空间。

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及其课堂实现方式

刘:几乎所有的人都同意,作为课程目标,确确实实都应该关注这三个方面。而且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对一个人的一生意义更加深远。不是说知识、技能不重要,知识、技能仍然是新课程重要的.目标,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能力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更重要。当然,能力的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都是依附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之中的,是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得以形成和发展的。

[1][2][3]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五

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初一学段目标: 歌唱:

1、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

2、了解变声期嗓音保护的知识,懂得嗓音保护的方法。

3、能够正确演唱课堂所学的歌曲。欣赏:

1、养成关注音乐的习惯,并能判断基本的音乐表现手段。

2、能记住2-3首课堂所欣赏过的主题音乐,并说出曲名。创编:

1、能够为简单的人物或画面选配音乐或创编配乐。

2、能够制作简单的打击乐器

初二学段目标: 歌唱:

1、能用自然放松的状态主动参与到各种演唱活动中。

2、能用正确的换气演唱,并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音乐内容。

3、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

欣赏:

1、主动体验音乐所表达的各种情感,并能根据个人的认识对作品的创作手法进行评价。

2、能够在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了解并评价其音乐表现作用。创编:

1、能够为简单的旋律进行填词。

2、能够试着用各种形式表演歌曲内容。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六

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教学目标的构建很重要。合理的教学目标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对于知识要点的理解吸收,还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及综合数学素养。下面朴新小编给大家带来数学教学方法。

让数学回归生活,让学生对数学有亲近感

我们知道,认知对情感有能动的制约作用,教学内容的可接受性是产生积极情感的重要条件。如果我们总是让学生和人为编造、枯燥乏味而又脱离实际的数学题打交道,势必会使他们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数学课堂教学应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让学生在贴近生活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的内容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这样才能一方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爱学、乐学。另一方面由于课程内容贴近生活的实际,符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学生才有亲近感,才易于理解和接受。学生只要对学习内容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习过程对他们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学生就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

创设开放情境,让学生有探究知识的欲望

学生对学习活动感到有趣、富有挑战性时,他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各种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创造性地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案,给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和自由度,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

适度设置障碍,让学生有克服困难的信心

数学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困难,学生面对不同程度的困难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当困难高不可攀时,易气馁、恐惧,而获取知识过于容易则会使他们盲目自满。这些都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要使每个学生都以积极的情感对待困难。有时教师还要有意识地适度、分层设置障碍,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对其中的一些问题给出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势利导,一方面,要加强学习方法的点拨,为学生思维“铺路架桥”,帮助他们克服认知上的障碍,强化积极的情感;另一方面,要用直接或暗示的方式把期待的信息传递给学生,使他们体验到老师的亲切与信任,逐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从而建立良好的数学情感。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用数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知识技能教学目标的构建

有效的教学目标的构建首先要注重其层次性。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中,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的知识要点,并且在不断的数学训练中逐渐习得各种有效的解题技能,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具备应对各类综合与复杂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在展开关于知识与技能习得的教学目标的构建时,教师要遵循几个重要原则:首先,对于这部分内容展开教学目标的构建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们的知识层面以及实际能力,尤其是在进行新课程的教授时应当采取学生易于理解接受的教学模式,逐步展开,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们对于教学知识点的吸收;其次,数学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针对这个教学点展开教学目标构建时必须有针对性地逐步展开,可以针对学生知识体系中的漏洞以及解题技能中较为薄弱的地方重点突击,这样才能够做到有的放矢,让课堂教学更高效。

以《分数的基本性质》的教学为例,这部分知识是典型的知识与技能的理解记忆,也是学生需要具备的重要的数学基础。这部分知识在分数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约分、通分的理论依据,而约分、通分又是分数四则运算的重要基础。为了夯实学生的基础,让知识技能的教学目标更好地得以实现,我会加强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才能应用四则运算的法则正确、迅速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除法中被除数、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的规律,是学好分数基本性质的基础。

思维能力培养教学目标的构建

这道题目是较为典型的关于百分数的应用与计算题型,这种类型的试题对于小学生而言也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列举类似于这样的有一定思维量与计算量的综合性试题,让学生先自行思考,随后,我会引导学生一起来展开对于题目的探究。部分学生对于题设中给出的“八折”这个重要条件不够敏感,没有意识到这个条件是解题的关键。也有一些学生能够正确列出算式,但是计算量一旦较为复杂就迷糊了。为了帮学生理清思路,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锻炼,我会以这样的题目为例来展开试题的例讲,引导学生如何对题目中的各个条件展开理解与应用,如何列出简单直接的计算式,最后让问题良好地得以解答。这样的讲授过程不仅能够帮学生理清思路,也能够让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与提升。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七

数 和 代 数 大数的认识:

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十亿”“百亿”“千亿”,认识自然数,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2.会根据数级读、写亿以内和亿以上的数,会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计算:

1.会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积在100以内)和几百几十乘一位数,整十数除整十数、整十数除几百几十数。

2.会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以及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3.能够运用所学的乘除法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乘除法知识在生活中的运用。

数:1.能从生活中了解大数,并且会读、写大数,能进行大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以及求近似数。

2.理解小数的意义,认识小数的记数单位,会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的大小;掌握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会进行小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

计算:

1.能进行三位数的乘除法计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以及相应的口算、估算和验算。.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三步式题;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空间和图形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知道它们的区别;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出角的度数,能按指定度数画角。2.认识垂线、平行线,会用直尺、三角板画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1.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并了解常见的角,会度量角、画角; 2.认识垂线和平行线,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逐渐积累认识图形的经验和方形 3.结合生活情境和探索活动学习图形的有关知识,发展空间观念。

4.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统计和概率

1.认识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2.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1.让学生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多方面信息的统计,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较简单的数学问题。3.通过观察、比较、操作、讨论等活动认识折线统计图。4.通过对数据的简单分析,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数学广角:

1.初步了解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2.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能够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两个综合应用活动“1亿有多大”和“你寄过贺卡吗?”,让学生:

1.通过对具体数量的感知和体验,进一步理解数的意义,建立数感。

2.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加强策略问题的研究,使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多样化,而我们要选择最优化。2.通过对植树问题的研究,培养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探索规律,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的能力;让学生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3.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培养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意识,初步培养探索解决问题有效方法的能力,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5.通过实践活动,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培养认真学习的态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学习习惯。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八

建三江管理局七星二中王春萍

一、指导思想

贯彻、落实新的《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精神和各项要求,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学生终生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基础。

二、使用教材

人民教育出版社发行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四年级上册。

三、学情分析(指导思想)

四年级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但音乐欣赏课还是缺乏耐心的倾听,学生最喜欢律动与音乐活动,在这两方面表现非常好,乐谱知识的学习部分学生仍不是很感兴趣。-其中主要原因是性格内向,也不敢表现自己,因此在今后在学习中,应加强对这些学生的培养,利用生动活泼、富于艺术魅力的形式,鼓励他们参与到音乐活动中,以此来激发、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对于五音不全的学生,可多鼓励他们参与用课堂乐器为歌曲伴奏,以此来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分为六至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

五、本学期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继续学习音的高低;认识打击乐器,并能在歌曲中运用;学习认识小节线、小节、终止线;认识换气记号。

(2)认识延音线,学习四三拍的指挥手势,并能在歌曲中运用。

(3)能编创简单的动作为歌曲伴舞。

(4)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5)通过学习歌曲与欣赏,理解歌曲或乐曲所包含的小知识。

2.能力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姿势和呼吸方法,以及自然圆润的发声,清晰的咬字、吐字来进行歌唱。

(2)通过学习本册教材,培养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能力。

(3)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4)通过音乐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能力,以及合作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3.情意目标:

通过音乐教学,突出其学科的特点,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渗透到音乐教育中,启迪智慧,培养合作意识和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新人。

4.质量目标:

基本上能掌握教材规定的简单的音乐技能,认识简单的乐谱,能够完整的演唱歌曲。

六、教材重点难点

四年级:

教学重点:

1.继续提高学生的歌唱能力和表演能力。

2.进一步引导学生勇于参与各项音乐实践,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创造能力,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2.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教学难点:

1.能准确演唱歌曲,并能够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

2.通过唱歌、欣赏、编创等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的音乐表现力。

3.音乐活动的创造性、丰富多样性。

七、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xkb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八、教学内容与进度

四年级:

第一周:歌表演《赶海的小姑娘》

第二周:唱歌《小螺号》

第三周:欣赏《大海啊,故乡》《丰收欢乐而归》

第四周:唱歌《我们的田野》

第五周:欣赏《间奏曲》《小步舞曲》

第六周:唱歌《田野在召唤》

第七周:歌表演《快乐的泼水节》

第八周:欣赏《塔吉克的节日》《火把节之夜》

第九周:唱歌《那达慕之歌》

第十周:唱歌《牧童》

第十一周:欣赏《牧童短笛》《山童》

第十二周:唱歌《在阿维翁大桥上》

第十三周: 欣赏《北京的桥》《桥》

第十四周:唱歌《老鼠和大象》

第十五周:唱歌《听妈妈讲过去的故事》

第十八周:欣赏《啊细跳月》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九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也是教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实施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基础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挑战,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今天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了数学教学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期即将过去,可以说紧张忙碌而收获多多。本学期,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

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希望能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训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为人师表,从师德做起。

本学期我继续以学校的两条“高压线”和师德规范为准绳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贯彻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本学期我通过电话、短信、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沟通,进行友好交往,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和家长的关系相处融洽。孩子进步了,家长也来向我致谢。我对孩子的一片爱心不仅赢得了孩子对我的爱,也赢得了家长的信任、鼓励和支持。

对于学生,在工作中用爱的方式去教育、启发学生,尊重学生,把学生当作与自己地位平等的人来看待,当学生犯错误时,或学习不用心时,耐心教导对学生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激发他们的自尊心,上进的勇气。这样调动了学生进取的积极性。

使其形成良好的学风。因此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都很高。我还配合班主任组织各种集体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内外生活,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全面、自主、健康的发展。

另外,当同事们有困难时尽自己的全力帮助他们因此和同事相处和睦。

二、教学为主,认真钻研。

本学期我担任一年级三班和二年级三班的数学教学工作,为了提高我自身的专业素质,我在教学方面认真钻研努力学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2、向武老师学习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尽量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

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尽量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数学课。有家长和我联系是说感觉到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明显提高,解决问题的思路明显清晰。

3、虚心请教其他老师。在教学上,有疑必问。本学期在学校的关心下,在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的活动中,我与武巧变老师结成了师徒对子。在武老师的指导下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有了一些进步。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武老师的意见,学习她的方法,同时,多听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4、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

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

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本学期我们两个班的后进生的成绩在期末考试中都有很大的进步,大部分孩子都上了90分,我们二年级的武佳伟同学在这次考试中还得了99.5分。

6、本学期我还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活动,我的课题是“关于低年级解决问题教学的思考”围绕这个课题我在教学工作中认真研究,积极实践把我的想法及时应用到我的课堂教学中,并且还积极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课题研究汇报课的展示。

经过一个学期的实践总结了一些方法,并且我所带的两个班的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在这次期末考试中两个班的学生在解决问题上的失分情况明显减少。尤其是一年级只有六个学生在这方面失分,还是由于粗心列对算式算错得数失分。

三、教学成绩总结。

本学期,期末考试 一年级三班平均分xxxx分,优秀率达百分之xxxx以上。二年级三班平均分也有xxxxx分,优秀率达百分之xxxx以上,两班的两个班都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好成绩。

四、认真反思,困惑之处。

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使我产生了以下困惑。

以上是我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惑,也是我的不足之处,更是我下一学期努力的目标。我在教学工作还有其他的不足,希望领导批评指正,也希望能帮我解决这些问题。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本学期,我认真贯彻党的xx大的教育教学方针。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积极向老教师请教,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进步,现对本期数学教学进行工作总结。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总结经验,继往开来,以促进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一、精心准备,认真备课

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并制作各种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有趣教具,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并认真按搜集每课书的知识要点,归纳成集。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

力求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现在学生普遍反映喜欢上语文课,就连以前极讨厌语文的学生都乐于上课了。

三、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

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了做到这点,我常常到各大书店去搜集资料,对各种辅助资料进行筛选,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五、创新评价,激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我把评价作为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也作为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六、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

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

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变课堂教学方法,适应生理和心理特点

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往往直接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因此一定要把学生的学习内在心理调动起来,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和数学的心理特点来确定教学的起点、深度和广度,让个层次的学生都有收获。

为了适应学习注意里不能长时间集中的生理特点,每节课授课不超过25分钟,剩下的时间看书或做练习;练习要精心设计,形式多样,口算、笔算相结合;有时一题目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叫同一张桌子的同学用不同的方法计算;有时叫不同水平的学生上黑板做难易程度不同的练习,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是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自我表现的机会,获得心理平衡。

八、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

九、寓数学思想于课堂教学中

数学观念、思想和方法是数学科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是数学科学的灵魂,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把常用课本中没有专门讲述的推理论证及处理问题的思想方法,适时适度的教给学生,这有益于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有理数这一章特别突出了数型结合的思想,紧扣数轴逐步介绍数a与a的对应关系,启发学生从数与形两方面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练习时引导学生思考一般情形下的结论,从中渗透归纳的思想方法,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形成。

十、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两个班,其中一个班我是班主任,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

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

十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挖掘不深入。

2、教法不灵活,不能吸引学生学习,对学生的引导、启发不足。

3、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学习不深入。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缺乏理论指导.

4、差生末抓在手。由于对学生的了解不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不太清楚。上课和复习时该讲的都讲了,学生掌握的情况怎样,教师心中无数。导致了教学中的盲目性。

5、教学反思不够。

十二、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学习,学习新课标下新的教学思想。

2、学习新课标,挖掘教材,进一步把握知识点和考点。

3、多听课,学习同科目教师先进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理念。

4、加强转差培优力度。

5、加强教学反思,加大教学投入。

本学期,期末考试,两班的优良率都达百分之三十五以上。存在的不足是,学生的知识结构还不是很完整,小学的知识系统还存在很多真空的部分,这些都有待以后改进。

我校的课程改革工作从组织到实施已经半个学期了。在课改实验中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改工作在探索中行进,在理解中发展。

分层教学是素质教育、因材施教思想的延伸。分层分班教学,更有 利于老师课堂教学的操作,有利于根据学生的需求组织教学,有利于激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现就半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实验带来了教师观念的更新:由教师本位转为学生本位,真正树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实验中,教师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此次课程改革中,新课标强调的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进取精神,自主、合作、探索教学模式已逐步深入人心。

新的数学教材是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的基本模式展开的。在每一节课的开始,实验者都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意识的创设愉悦、探究的教学情境,力争做到“课伊始,情趣生”,力争将导言导得新、导得巧、导得趣,导出学生急于探究的心理,力争让学生在良好的问题情境中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

二、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动眼,还要让学生动口、动情,寓情于教、寓情于学,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我们一致认为: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情境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在实验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探索、去发现、去求知,这也是我们实验中要重点研究和深入研究的。

三、新课程,昭示了教师角色发展的一般趋势,教师在每一节课中,应得到生命创造的满足,感受与学生共同成长的欢愉。

在实验者的课堂上,学生不但是“听”者、“答”者,而且是“问”者、“思”者、“说”者,并且从“学”的领域扩展到“教”的领域,部分已成为“教”者。学生在课堂的“风采展示”栏目中成了一个个“小老师”。教学中,实验者是这样做的:新课教学中,把一节课中学生易疲倦、易忽视或重点、难点问题交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讲。

课前教师适当引导、点拨。如在学习《梯形的中位线》时,教材中的方法省略了很多思维过程,不仅抽象,而且难于理解。于是教师让学生当“小老师”,准备这部分知识的讲解,并引导他将梯形问题转化为三角形问题来研究,课上,他采用了两种方法讲解,并让学生多中择优,选择简单的方法,学生俨然是一位“小老师”。

语言也颇有启发性,如“同学们请观察……”,“同学们,你发现了什么……?”,“能说说你的思路吗?”等等。实验结果表明,不仅“小老师”教得认真,获得了成功感,而且学生也听得投入、听得专心,他们瞪大眼睛以便使自己发现别人的毛病,等别人讲完后好争着抢着评价。这样,学生觉得课堂气氛自由、民主、开放,所以能够乐学、爱学、善学、勤学。师生互教互学,实现了教与学方式的初步转变 。

四、通过印发“学习方法指导”,教给学生如何预习。

这也是新教材中没有的;在学《正方形》时学生又提出:正方形、矩形、菱形之间有何关系? 不仅新课学习中,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自己构建知识结构。在复习课中,实验者也同样重视让学生构建一章的知识结构。如在“直角三角形的计算”一章的复习课上,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了知识结构。

将这一章的重点内容基本总结出来了,然后通过互助、补充的方式,学生将此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即“先建骨架,渐丰其体”。通过这一过程,学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对各种观点加以组织和改组,进而提高自主构建的能力。

课程要求的教学改革,应当贯彻“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策略思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让学生更情愿地、自主地、有效地实现数学学习过程”,这也是新的课程标准力争实现的目标,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现在学生课前能够主动预习的占50%,一章结束后能主动复习的占43%,课堂上发言的同学多了,学数学的同学多了。

五、注重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他们动手操作,体验、感受知识。

重过程轻结果,开发潜能,自主编题 :在学习中,实验让学生操作,图形让学生画出,规律让学生发现,结论让学生总结,用学生的活动代替教师的讲、做、说,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表现自我。如结合所学知识自编题,并鼓励编题别树一帜,标新立异,求异创新。注重让学生探索、搜集信息、感受知识。于乐中学,使枯燥乏味的数学变得既有趣又有用,在此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我们高兴地看到,学生喜欢这样的数学。

六、有句话说得好,“你可以把马拉到河边,却无法迫使它饮水。”

我们深深体会到:我们可以把真理奉送给学生,但他们的内驱力、自主性却是我们奉送不了,也“灌输”不了的。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做了知识的代言者,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决定学生学什么、如何学、何时学、何时答等问题,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没有考虑到主体参与学习的程度,我们所教的知识不能内化为学生个人意义的材料,也就更不能外化为能力,被动的、机械式的学习使学生成了学习的奴隶,学生的天性受到了摧残。

新的课程改革赋予了课堂教学以新的涵义:“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地、生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以上这些体会,使我们感觉到我们正在向新课程迈进。

但还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

1、尽管我们重视学生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但是学生仍“不会说话”——不会完整、准确的表词达意;学生动手能力也很差,如不能正确规范的画图,不会使用画图工具等。下一步实验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动口、动手能力的培养。

2、课堂教学中,尽管互换了师生角色,也能够让学生走上讲台分层教学,但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仍过“死”,有些地方总是不相信学生,不能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权。下一步实验中,要彻底转变教学观念变以“教师为本位”为以“学生为本位”。

3、课堂教学中,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思想限制了学生的活动程度和时间,因此重结果轻过程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过于看中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的“果”,没有把学生的交流看作是学生心灵间的沟通。下一步实验中,要放手让学生探究、交流、合作,重结果,更重过程。

4.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要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如分层复式教学法。

改进措施

1.科学的测量、评价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采取的方法。

2.正确有效的处理好层次关系。

3.学生个体存在差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应采取更为行之有效的途径。

数学小目标手抄报篇十

一、数学学科概况

数学起源于人类远古时期生产、获取、分配、交易等活动中的计数、观测、丈量等需求,并很早就成为研究天文、航海、力学的有力工具,17世纪以来,物理学、力学等学科的发展和工业技术的崛起,与数学的迅速发展形成了强有力的相互推动。到19世纪,已形成了分析、几何、数论和代数等分支,概率已成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形式逻辑也逐步数学化。与此同时,在天体力学、弹性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电磁学和统计物理中,数学成为不可缺少的定量描述语言和定量研究工具。

20世纪中,数学科学的迅猛发展进一步确立了它在整个科学技术领域中的基础和主导地位,并形成了当代数学的三个主要特征:数学内部各学科高度发展和相互之间不断交叉、融合的趋势;数学在其他领域中空前广泛的渗透和应用;数学与信息科学技术之间巨大的相互促进作用。

数学与科学技术一直以来的密切联系,在20世纪中叶以后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数学在高速飞行、核武器设计、火炮控制、物资调运、密码破译和军事运筹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并涌现了一批新的应用数学学科。其后,随着电子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和普及,特别是数字化的发展,使数学的应用范围更为广阔,在几乎所有的学科和部门中得到了应用。数学技术已成为高技术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思想库。另一方面,数学在向外渗透的过程中,与其他学科交叉,形成了诸如计算机科学、系统科学、模糊数学、智能计算(其中相当部分也被称为软计算)、智能信息处理、金融数学、生物数学、经济数学、数学生态学等一批新的交叉学科。

随着实验、观测、计算和模拟技术与手段的不断进步,数学作为定量研究的关键基础和有力工具,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社会经济等领域的发展研究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数学学科内涵

数学,是以形式化、严密化的逻辑推理方式,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及其运动、变化,以及更为一般的关系、结构、系统、模式等逻辑上可能的形态及其变化、扩展。数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是逻辑推理,包括演绎推理与归纳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质对特定对象导出特定性质,归纳推理是从若干个别对象的个别性质导出一般性质。

由于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及其变化是许多学科研究对象的基本性质,数学作为这些基本性质的严密表现形式,成为一种精确的科学语言,成为许多学科的基础。20世纪,一方面,出现了一批新的数学学科分支,如泛函分析、拓扑学、数理逻辑等,创造出新的研究手段,扩大了研究对象,使学科呈现出抽象程度越来越高、分化越来越细的特点;另一方面,尤其是近二三十年来,不同分支学科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相互交融渗透,许多高度抽象的概念、结构和理论,不仅成为数学内部联系的纽带,也已越来越多地成为科学技术领域广泛适用的语言。

作为20世纪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科技成就之一,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本身,也已充分展现了数学成果对于人类文明的辉煌贡献。从计算机的发明直到它最新的进展,数学都在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同时,在计算机的设计、制造、改进和使用过程中,也向数学提出了大量带有挑战性的问题,推动着数学本身的发展。计算机和软件技术已成为数学研究的新的强大手段,其飞速进步正在改变传统意义下的数学研究模式,并将为数学的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深刻变化。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和科学实验鼎足而立,已成为当代科学研究的三大支柱。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基础,它的产生和发展在人类文明的进程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数学作为最为严密的一种理性思维方式,对提高理性思维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