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绿化环境心得体会 绿化心得体会l(通用5篇)

时间:2023-09-22 20:54:42 作者:雁落霞 最新绿化环境心得体会 绿化心得体会l(通用5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绿化环境心得体会篇一

绿化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因为它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改善空气质量,还可以增加人们的生活乐趣。绿化的有效推广需要我们掌握一些实用的技巧和体验,而在长时间的参与之后,我对于绿化事业的一些感受和意见也同样总结了起来。

第二段:认识绿化的意义

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大多数人生活在高楼大厦之中,对于大自然的接触越来越少。但是绿化给人们带来的各种益处却是不容忽视的。例如,群山环绕的城市可以有效减小污染的影响,有利于大气通风,同时也为城市的植被提供了更好的生长环境。因此,我们有必要加强城市的绿化建设,让每一个人都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

第三段:推广绿化需要建立合作关系

我们可以发现,绿化方面的推广需要建立合作关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各方的优势和特长,更好地推进绿化事业的进展。例如,城市政府需要加强对于绿化建设的监督和管理,同时也需要与企业、社会组织等方面建立好友好合作关系,通过共同努力,推动城市的绿色发展。

第四段:绿化建设需要注重细节

绿化建设应该注重细节方面的处理。具体来说,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从各个角度综合考虑,不仅仅是种植、养护这些方面,还包括绿化建设与城市规划、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协调。例如,在建设新居住区时,不仅要方便入住和交通出行,还要考虑绿化布局和景观设置,以实现生态与建筑的协调。

第五段:结语

总体来说,绿化事业应该始终把生态环境作为核心工作,注重注重公众参与,推动城市绿色持续发展。当然,这需要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发挥每个人的力量。只要我们真正意识到绿化对于我们而言的价值,不断地努力实践,相信城市的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

绿化环境心得体会篇二

龙联学校 马永利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高架桥的功能,知道高架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能凭记忆,想像和运用自己喜欢的工具材料。画出高架桥壮观的造型、川流不息的汽车和其他景物。学习评价词汇:壮观、气势磅礴、优美、节奏、装饰性、层叠、对称。

2、过程与方法:

在记忆活动中,了解高架桥的功能;在比较观察中,学习选择不同视角观察高架桥与景物。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会关心生活,体会现代化交通枢纽的气势磅礴。教学重点:

教学方法:启发谈话法、观察发现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具。板书设计: 壮观的高架桥 造型 视角 感受 教学过程:

一、诗歌猜迷导入:

1、师:同学们,老师读一段诗歌你们猜猜是什么?(出示课件)小结:繁忙的交通导致了城市高架桥的出现。

2、欣赏认识高架桥(仔细观察)

3、小结:引导分析高架桥的功能,现在的高架桥越来越多了,你们说说它有什么功能呢?(增加交通流量,使交通顺畅。)

4、今天,让我们当一名设计师,设计更美更壮观的高架桥。(板书课题:壮观的高架桥)

二、课堂发展:(一)、出示课件,引导学生了解学习任务:

1、比较观察:各种各样的高架桥。(板书:造型、视角、感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图片《壮观的高架桥》,从造型、视角、感受等方面欣赏评价。

2、出示评价词汇: 感受类——壮观、气势磅礴、优美、节奏、装饰性;造型类:层叠、对称。

(二)、1、找一找,高架桥用得最多的是什么形状和什么线条?(圆形、人字形、曲线、直线)

2、从不同角度看高架桥,给你什么感受?

启发了解视角:平视、俯视、仰视。(师生互动,用身体语言表现不同视角的动态。)

3、观察高架桥有什么设施?

局部分析:高架桥的路面、防护栏、桥墩、灯柱、指示牌、周边环境等造型、色彩、花纹特点。(三)、欣赏学习:学生作品。

1、欣赏课本学生作品,了解画面的空间感,物象的遮挡等关系的表现。

2、师简单表现“近大远小”的空间关系。(四)、创作表现:壮观的高架桥。

根据回忆,画出壮观的高架桥。出示作业要求(课件)

1、学生自主学习绘画步骤。(1)、选取高架桥视角。勾出高架桥。(2)、添加车辆。(3)、配画背景。

2、学生自主完成创作。

三、展示与评价:

分享评价:我是最棒的设计师。

1、出示评价点: a、造型壮观,主体突出。b、构图饱满,色彩对比。c、有视角取向,有空间感。

2、自评互评相结合。

3、情感教育:关心生活,爱护环境。

四、课后延伸:手工制作,用生活中不同材质制作一幅高架桥作品。

绿化环境心得体会篇三

——我州造林绿化工作纪实

今春以来,我州各级林业部门以建设美丽甘南为目标,按照“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带、面上绿化成林”的工作思路,以项目为依托,通盘谋划、合理布局,重点突破、整体推进,构建起了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化体系,为我州绿色崛起再添一片绿。

今年,全州各县市共造林绿化16.83万亩,较去年增加0.51万亩;落实投资8663万元,较去年增长572万元;栽植各类苗木2900多万株。其中新一轮退耕还林、天保工程、造林补贴等林业重点工程造林9.17万亩,乡村绿化2.6万亩,义务植树1.4万亩,水土流失生态修复2.37万亩,沙化治理0.13万亩,经济林建设0.87万亩,重点景区及绿色长廊建设0.29万亩。并争取落实省级林果基地建设投资400万元、4000亩。争取落实玛曲县黄河沿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补助项目15万亩,总投资达2000万元。

科学谋划 合理布局

州县市林业主管部门认真分析区域生态状况,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将新一轮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造林补贴、沙化治理等生态建设工程,尽量向符合条件的城区面山、绿色长廊、主要景区及生态脆弱区重点绿化区域安排,并以林场或村为实施单位,实行整山系、整沟系治理规模化造林,整体推进。将天保工程人工造林集中安排在了工程区立地条件差、林地裸露区域、急需修复的天然林林缘区,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任务优先安排向符合政策条件且愿意退耕的贫困村、贫困户实施;在舟曲、迭部、卓尼、临潭等4县水土流失严重、植被大量裸露、山体滑坡地带,以小流域为单元,强化林草植物治理措施。在白龙江、洮河、大夏河等区域发展核桃、花椒、苹果、啤特果等经济林;玛曲县重点开展黄河沿岸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同时,始终坚持示范引领,着力打造绿化精品单元,辐射带动乡村区域绿化发展,持续对今年300个生态文明小康村进行绿化美化,在11个新建生态文明小康村种植花椒、猕猴桃、大果樱桃等经济林果1340亩;多方筹措资金在临潭、夏河两县打造乡村绿化精品造林点858亩。

广泛动员 全民参与

在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中,义务植树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州县市各级绿化办统筹安排,高效运转,认真制定义务植树活动实施方案,层层落实责任,强化目标管理,高起点规划设计好造林绿化的标准和档次,同时发挥监管作用,加强造林绿化种苗使用和造林质量效果的监督管理工作,对重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检查验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确保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在具体实施中,各县市划定造林绿化区域,机关单位主要对城区面山进行绿化,乡镇组织适龄公民开展乡村造林绿化。注重舆论引导作用,积极倡导全民绿化,在全社会营造“爱绿、植绿、护绿”的浓厚氛围,各县市春季义务植树期间民众尽责率达到85%以上。

富绿结合 以绿促旅

深度融合全域旅游发展,按照“生态建设、产业转型、脱贫增收”相结合的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特色亮点,使绿化既有面子,也有里子。

去年以来,州县重点对冶力关大景区实施绿化美化提升工程,规划冶力关大景区海拔2500米以上、25度以上坡耕地区域以生态修复为主,栽植云杉等生态苗木;海拔2200米至2500米的25度以上坡耕地,条件适宜区域以发展经济林为主,主要栽植啤特果、李子、早酥梨等经济林果;宜林荒山荒地突出造景,种植山杏、云杉等混交树种;景区道路两旁及房前屋后栽植具有观赏性的大接杏、探春、山杏等树种,点缀景区。在去年冶力关景区造林绿化2.1万亩的基础上,今年又完成1万亩造林绿化,并完成补植补造4989亩。大力推进国省要道、县乡公路、乡村公路绿化,按照州委、州政府绿色长廊建设要求,坚持宜林则林、宜草则草、宜花则花、乔灌草花结合的原则,全力打造立体复层的绿化带,新建绿色长廊49公里,建设花草景观带180亩,栽植各类苗木37.5万株。

落实措施 强化保障

围绕造林绿化重点目标任务,州林业局在作业审批、合同签订、地块落实、苗木准备、造林整地等各项前期环节提前安排落实,及时分解任务,为整个造林工作赢得了主动。

加强领导,责任落实到位。州县政府层层签订绿化目标责任书,逐级分解落实绿化任务,做到了任务、资金、责任和管护“四落实”,实行三级清单动态管理、月调度报告、季度通报、重点工作推进时限四项抓落实工作制度,形成全州一盘棋开展大规模造林绿化的新格局。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标准管理原则,严把设计关、整地关、苗木关、栽植关以及验收关“五关”,从整地、打坑、苗木、栽植、浇水、管护等方面,全方位提供技术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了春季造林绿化质量。

绿化环境心得体会篇四

南昌城市规划展示馆

南昌城市规划展示馆,它的美和意义不仅仅是建筑的设计形式和室内空间的设计。我认为对于学园林的人来讲它的美在于功能上。为什么说是在功能上呢?简而言之它的灵魂是像参观学习者,展示南昌的规划、历史文化、以及城市的发展。所有的设计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一楼整个空间,用玻璃代替一般的地板,在不大的空间里,达到了展示南昌整体规划的模型。模型做的精巧而又真实。这也是对人类智慧和才能的肯定。

二楼详细的展示南昌各个地方、景点的规划设计图,也就是整个楼的核心部分。包括公共设施规划图、近期规划建设图、绿地规划图、交通规划图、历史文化名城规划图、各湖周边的规划图、以及各个景点的鸟瞰图。琳琅满目的图让我感到很震撼。图原来可以做的如此的真实,如此的美,如此的细心。

我们作为一名园林专业的学生,画图是必不可少的。但又有多少人能够把细节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中呢。比如很不起眼的指北针。园林需要把握细节,需要追求完美的信念,以及锲而不舍的毅力,这样才能创造出更优秀的设计之作品。

这里的效果图处理的相当的完美和真实。从好的设计作品中吸收精华,也是学设计的一个快捷的方法。比如对入口的设计手法,对转角的处理等等。

有人说观秋水一定要晚上才能看得到这里的美景,是目前全国的音乐喷泉群,这里晚上的喷泉、音乐、观光成为南昌的一道风景线。对于学园林的人来说,不仅仅要晚上来欣赏秋水,更要白天来这里观察学习其设计精髓。为什么这么讲呢,晚上来观看喷泉的人比较多,整个广场气氛比较热闹,很难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嗅其精髓。白天相对来说整个广场人比较少,更利于我们调查学习,也可以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在白天体会那种人群云集的热闹场面。今后在设计也会把握一种空间感和功能感。

广场总体平面为月牙形,依江而立,是典型的带状绿地。广场有一个主入口,两个次入口。两个次入口分别采用台阶水镇和缓坡树池的方法。主入口则重点在于体现大气。同时入口前都留有足够的人流集散地。用不同的设计方式,是整个广场在形式上比较多样,赋予变化。也达到了功能上的目的。

在铺装上,赋予变化,色彩搭配合理。通过观察、测量对铺装的材质、色彩、尺寸有了很感性的认识。设计就是在平时的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

临近水面一侧设有设有十二个亲临水面的入口,周边设有一排园灯。在园灯上在入口处的两个园灯比起其他的园灯要矮,同时每个入口前的铺装有十二生肖的浮雕,达到一种变化的美感,同时让人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从这里可以到水边。至于为何要用十二生肖的浮雕,我猜设计者是想展示一种文化理念,十二生肖可以代表人生,代表时间,代表秋水广场的历史。

同时与江南名楼腾王阁隔江相望,“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样的诗句,这样地理环境,更加的升华了秋水广场历史文化意义。

在广场附近还设着了很多服务性设施,包括摄影、饭店、游乐、厕所等等,大大方便了游客

绿化环境心得体会篇五

近年来,城市建设越来越重视绿化工作。城市绿化不仅美化环境,还可以改善空气质量,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等,是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养护好城市的绿化,让它们长盛不衰,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第二段:正文1

想要养护好城市的绿化,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生长要求,如光照、土壤、温度等。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可以避免因生长条件不符合而导致的死亡、萎缩等情况的发生。此外,对于城市的常见问题,如空气污染、夏季高温等,应选用具有适应性能的植物。

第三段:正文2

其次,对绿化进行定期养护非常重要。应按照植物的生长特性,定期浇水、施肥、修剪等,确保其有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以促进其健康生长。另外,在夏季高温和干旱的情况下,应特别注意保持植物的水分,以避免因缺水而导致的病虫害等问题。

第四段:正文3

此外,保持环境整洁也是养护绿化的一个重要环节。随意扔弃垃圾和污水会导致地面腐烂,并引发恶臭,不仅影响绿化美观,还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养护效果。因此,应尽量保持周围环境整洁,减少垃圾和废水的排放。

第五段:总结

总之,养护绿化需要多方面考虑。在选择植物种类方面应选用适应性强的植物,定期保养,控制环境影响,才能让城市的绿化长盛不衰,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景色。养护绿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个人的努力和参与。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