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槐花飘香散文(模板8篇)

时间:2023-10-17 13:28:56 作者:QJ墨客 2023年槐花飘香散文(模板8篇)

推动绿色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总结过程中,可以进行调研和实地考察,了解不同地区、不同领域的环保工作情况和经验。看看环保范文中的实践案例,我们会发现保护环境是可以有可行性的。

槐花飘香散文篇一

又到了一年一度槐花盛开的时节,市场里小贩的吆喝声此起彼伏:“卖槐花啦!卖槐花啦!新鲜的槐花……”把我的思绪一次次地拉长、延伸,回到儿时的记忆中。

儿时,家门口有两棵碗口粗的槐树,每年槐花露出一点点白色的时候,我便搬个小凳子,在树下做完了作业,就一次次地踮起脚尖张望,有时候一天会在树下徘徊好几次,盼望槐花早一点盛开,我和弟弟妹妹们好有一顿美食饱腹。

当槐花终于张开了洁白的笑脸,馥郁的香气引得辛勤的小蜜蜂快乐地飞来飞去,那香味隔几条巷子都能闻到;花儿们也竞相表现自己,把最美最香的一面向善良的人们展示。晨曦下,那洁白的花儿在绿叶的掩映下,翩翩起舞,就像古代的白衣秀士。

听母亲说,我就出生在槐花盛开的一天,那时候没有钟表,母亲说我呱呱坠地的一刻,她闻到了谁家蒸槐花的清香。所以,每年的这时节便是我最快乐的时候。

槐花终于盛开了!到了下午放学的时候,勤劳的父亲麻利地爬上树,把磨好的镰刀拿在手中,把那一枝枝洁白的花揽入怀中,再扔到地上来。我们就争抢着捡起来,捋一把填入口里,随之唇齿生香,真是一种享受!

父亲常对我说:远亲不如近邻。所以家里的槐花都是和左邻右舍分享的。我呼朋引伴地叫来左邻右舍,南边的邻居金元大娘端来小筐,北边的邻居金木奶奶提来了小篮,王月嫂子拿了小盆子,高灿嫂子干脆用自己的头巾捋了一兜儿……各家各户都把槐花带回家中,也把父亲无私的情谊带回家去。

槐花的吃法有很多种,把槐花洗净晾干后,拌上金黄的玉米面,或蒸或炒,都是佳肴。我最爱吃的是把蒜苗、香椿的嫩芽捣烂,然后用香油调和,拌着槐花吃。左邻右舍吃饭的时候喜欢端到我家门口的台阶上,吃槐花也是不分你我,邻居们有时我送你一把韭菜,你送我一把香椿,有时你去我家面缸里挖一瓢面……那些画面真的好温馨!

俗话说:年好过,春难熬。那时候家家户户都缺衣少吃,母亲就把槐花晒干,做成槐花饼,偶尔还会用槐花煎鸡蛋,加点韭菜包成饺子,有时候蒸成菜包,我一顿能吃下两三个!那时候觉得世界上的美味也不过如此。母亲换着法子用槐花做成各种食物,让我们姐弟几个开心地吃,熬过了一个个漫长的春天。就这样,两棵槐树伴我度过了难忘的童年,也抵挡了不少饥饿的煎熬。

大概上初中的时候,村子里架电线杆,大队干部说槐树有碍电线,非要我们砍掉。父亲不舍得砍树,说孩子喜欢吃槐花,更喜欢那香味。但谁会在乎一个孩子的感受呢?两棵槐树活生生地被砍去,为此我哭了好几天。记忆中的槐花停留在那时候,香味似乎永远定格。虽然此后也多次吃到或蒸或炒的槐花,但都不是记忆中的那种味道。

当年的金元大娘、金木爷、王月嫂子、高灿嫂子都已作古,而父亲也一天天老去,不再魁梧有力,不再麻利能干,变得老态龙钟了。童年的一切都离我渐行渐远、遥不可及,儿时的一切只能在梦中再见。大地上的生命一代又一代地更替,也许不灭的只是留在历史中的印记吧!

我常常怀念那两棵槐树,还有瓢荡在记忆深处的槐花香,以及父亲那充满了爱的面容。

槐花飘香散文篇二

与槐花有关的记忆星星点点,那是我童年生活的一段难以割舍的回忆。那时,清晨,我会在槐花的清香中醒来,开始我幸福的一天;夜晚,我会坐在飘香的槐树下,数着天上的星星,遥想着未知的未来。

——题记

短短二十多天的春节假期,不知不觉中便匆匆结束,临行前一晚,母亲为我准备着行李,翻箱倒柜地,她为我倒腾出一样样在她看来于我都是必须要带的东西。

“你看这是什么,我专门为你做的,你都带着吧。”

“又是什么好东西?”没有抬头,我轻轻地应了母亲一句。从她亲手做的腊肉,到她腌制的酸菜,从她买回的各类零食,到亲戚家从乡下送来的土鸡蛋,母亲恨不得我把所有能带走的东西都带过来。所以,当她问我话时,我没有在意,因为我知道只要是我说过我喜欢吃的东西,她都一定会为我准备好,当然,也没想到她能准备什么让我想不到的东西。

“快看呀,好多年都见不到这东西了,我从春天收到现在呢。”有些好奇,我停下收拾行李的手,朝母亲手中望去。

刹时,我被母亲手中的东西惊住了。槐花,只见一片片晾晒成淡黄色的槐花静静地躺在母亲手中薄薄的保鲜袋里,思绪恍若被忽然启封的陈年老酒,霎时一股沉香涌入心田。于是,尘封多年的记忆,被这时光里许久未曾有过的痕迹,一点点地开启。

小时候,外婆家村口有一颗又高又大的槐树,枝干粗壮根深叶茂,老槐树根一半深埋泥土,一半裸露于外。听外婆说,那颗树应该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她说她小时候就听长辈们说过那棵树的历史了。经过百年的风霜雪花,槐树的枝干长成了遒劲苍郁之势,它昂扬向上生长,俯首低眉展颜,春去冬来的洗礼下,在它斑驳年轮里,年年岁岁日复一日记录了村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

记忆中外婆家的村里,槐树十分多,每家每户都有几棵,村里村外、沟渠两边、田间地头到处都有。每到春天,槐树叶子上刚长出嫩嫩的小黄芽,还未尽情舒展出椭圆的嫩叶时,我就跟着外婆迫不及待地去采摘槐芽。槐芽采摘下来后,外婆先用冷水将槐芽清洗干净,然后再用开水烫两遍,烫过后,外婆会用手捞起来尝一下,槐芽苦涩味去除后,清香中会略带清淡的苦,如果苦涩味仍没去除,外婆会再烫一次,直到槐芽苦涩味完全去除后,外婆才会把它捏干水切碎放在碗里。外婆说“槐芽性苦,一定要用凉水浸泡,然后用开水多烫几次后才能去除槐芽的苦味。”

槐芽切碎装碗后,外婆会切些细蒜末,然后和盐、辣椒末一起撒进碗里,再将少量的油烧至八九成,泼至配好的槐芽碗里,那清香立刻就会在空气里扩散开来。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烧菜基本上是不放油的,但是,外婆知道我爱吃槐芽,而烫槐芽没油是苦涩的,所以,外婆总是会想方设法地留下些油,等到春天专门留着给我做槐芽用。烧过油的热锅里再倒上醋,等醋烧热了盛起浇在拌好的槐芽碗上,一股更浓郁的香味顿时便会令你垂涎三尺。因为那香味导致这么多年来,我依旧贪恋那槐芽的温馨与香气,还有一直温暖我并将最平常的野菜变成陪伴我长大的美味的那个最亲的人。

快乐的时光总是匆匆的。随着春意的渐浓,一觉醒来,村口的槐树上不知何时又悄悄地结起了一粒粒的槐米,等到槐米探出可爱的小脑袋时,孩子们便欢天喜地跟着大人后面捡起了槐米。因为槐树树身高大,因此采摘槐米便是一件高难度的活计。每年采槐米时,外婆都会找出一条长长的竹竿,然后在竹竿的一头绑上一把镰刀,外婆举起竹竿把镰刀头对准槐米穗子,轻轻拉动竹竿,槐米枝就被割断掉了下来。看着槐树下一地的槐米,我仿佛就已经闻到了槐米茶的香味。

我还记得,那时,勤劳的外婆每天都会早早起床,在我还沉睡在梦乡中时,她就已泡好了诱人的槐米茶,睡意朦胧中醒来,意识还未完全清醒,身体却已循着那弥漫的香气离开了床边,走到了桌边。外婆便倒去已经变得温热的槐米茶,重新帮我倒上开水,然后从锅里端出早已做好的早饭。那时的每一天,我都会在外婆的荼香醒来,又在外婆的笑脸中蹦跳着疯玩着一整天。

采着采着,不经意间,槐米就开花了,一串串洁白的槐花缀满树枝,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素雅的.清香,沁人心脾。春风拂过,白色的花雨簌簌而落,落花在肩,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把一朵朵花儿拾进自己的篮子里。等我把槐花拿回家里,外婆会把槐花洗净沥干,摘下花朵后,把槐花和面粉、盐混合在一起后,搅拌均匀后放入蒸笼,大火蒸二十分钟后取出蒸好的槐花,再拌上蒜泥、辣椒面、葱花,浇上热油再搅拌均匀,一碗金黄喷香的槐花饭常常让我吃得撑着肚皮不敢弯下腰来。槐花泛着苦涩的香味里,外婆甜丝丝的槐花饭,成了我永久的回忆。

春去夏至,槐树渐渐浓茂,槐叶也越来越浓郁,树冠如巨大的华盖,绿影摇曳里,洒下一地清凉。一天农忙结束时,村里大人孩子们都会成堆地坐在槐树下纳凉,大人们坐在树下说着东家的喜事西家的乐事。孩子们却不安分地从村东跑到村西。跑累了,也会在槐树下歇一歇,听外婆给我们讲她年轻时候的故事,听得入迷时连大人们也会停下了手中的活计,于是,槐树下静得就只有外婆的声音。

“那年,我也就七八岁的样子,一天,我正在村外田里拾柴火呢,远远地就看见有东边有一群日本鬼子往村子的方向走来,我丢下柴火,跌跌撞撞地跑到村口,喘着气结结巴巴把刚才看到的情况告诉了村口槐树下正准备下地的三叔。”

“‘鬼子进村了,快跑啊!’三叔大声地喊叫着。左邻右舍听到三叔的喊声后也互相吆喊着,于是,大人孩子们齐齐朝村后各自家的地窖里跑去。那时,恐惧像一口黑锅哐当一下扣在村庄的上空,全村人都慌了手脚。他们顾不上收粮,来不及赶牲口,唉……”说话时外婆眼睛看着前方,仿佛那天的事情就发在眼前。

“然后呢?”

“你们都没被发现了吗?”

“……”

其实这些故事我们都听了无数次了,但每次只要外婆一说起,无论大人还是孩子,还是一样会竖起耳朵认真地听着,并不停地打断外婆的话,急切地问着这样那样的问题。

光阴似箭,时光荏苒。不知不觉外婆离开我已二十多年,槐花的记忆也在脑海中花开花落了二十年有余,那些年槐树下一起玩耍的伙伴们也早已结婚生子,天南地北。不知道他们是否还记得一起在槐树下摘槐花捡槐米的那些快乐日子。

“不想带吗,你不是一直爱吃这个吗?”

“哦哦,不是,我全带着。”望着发呆的我,母亲打断了我的回忆。

“喜欢就好,今年呀,等到开春时,我还去你外婆村里,再多捡些回来,帮你再多晒些带回去。”

“嗯嗯。”回应着母亲,我心里却难过无比,母亲已年迈,但只要是我说过喜欢的东西,她一定会想方设法地为我准备。为了让她觉得在我心里她还是重要的,从来我都不会拒绝她给我的每一件东西,哪怕对我是无用的。只是,我会提醒她,要多注意身体,我要不了那么多,一点点尝尝新鲜就行。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又到一季槐花飘香时,远离故乡的我又想起了临行时母亲为我准备精心晾晒的槐花干时的情景,又让我闻到了童年时外婆为我亲手蒸出的槐花饭香味。

故乡的槐花,是我一生都咀嚼不尽的香甜美味,一如外婆给予我的童年时的快乐还有母亲赋予我的无私的爱。想起外婆,念起母亲,不禁潸然泪下,愿槐花飘香的日子里,远在家乡的母亲,身体健康幸福平安,也愿远在天堂里的外婆一切安好。

打开记忆的闸门,关于童年的记忆大都与外婆有关。心念外婆,梦系外婆。故乡的村口,三月飘香的槐树,槐树下外婆的那年故事,都会常常在脑海中闪烁。

——后记

槐花飘香散文篇三

要说踏春赏花,当然有很多去处,可是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一向是不爱花的。尤其不喜那些娇媚、妖艳、五颜六色的花。然而,春色里田野渠畔、房前屋后、山腰涧旁,那满树满眼芬芳诱人、幽香沁脾的洋槐花却让我情有独钟。洋槐花那奇特的花香和晶莹的色泽,让人忍不住心生浓浓的爱意。

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我和家人约上骊山,穿行土桥,轻叩槐花飘香之门。车子在蜿蜒的山路上盘旋,一幅晶莹剔透的山村画卷顺着汽车前行的视角徐徐舒展开来。路的两边有着零散的槐花树,放下车窗,竟也兜了满满一车的馨香。

离车登上飞檐翘角的观景台纵目四望,只见一树一树的洋槐花,盈盈地掩映在嫩绿之中,一爪一爪,一串一串,一簇一簇,一嘟咙一嘟咙,像别致摇曳的风铃一般旁若无人地绽放着,满山遍野都是洋槐花的清香气,通天彻地都是洋槐花的甜蜜味。微风轻拂而过,推涌着银浪碧海,阵阵花香让人心醉神迷。

下得山来,循着田间小道走近那满树槐花,一股浓郁的甜香扑鼻而来,贪婪地深吸一口,瞬间沉醉不知归路。索性钻进树丛之中,任那高高匝匝的洋槐花花枝将我们密密实实地隐在其中。又或者躺在长满青草的田埂上,晒着太阳,一由思绪和着花香飘向远方。

花枝与我的长发不时缠绵,我小心翼翼地一一与她们作别,不觉已行至河岸。只见新柳如舞着水袖的少女,在春光中尽情摇摆。树上鸟雀双栖,粉蝶翩翩。不远处,农人的茅草屋炊烟袅袅,传来槐花饭的香味,不禁让人顿觉饥肠辘辘,馋虫大发。

夕阳西下,桃花李花掩映的农家院落,不时传来一两声狗吠鸡鸣;路旁的养蜂人割着蜂蜜,转着摇桶,忙得不亦乐乎;聆听着山上人祖庙里传来的钟声,慢慢地合上双目,梦中我将与我的洋槐花神相拥相依,揽花而眠。

槐花飘香散文篇四

这一生,有些东西肯定是不能忘记的了,比如故乡的槐花。

槐花可是有关故乡记忆的一份子,又怎么能忘得了呢?我觉得,童年经历的一些事物,怕是已经渗入了我们的骨缝里、血液中了,将伴我们走完一生的路。无论你是想要忘掉它,还是想永久保留它,它都将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磨灭的印记,伴随我们的一生。无论我们走到哪里,我们的一颦一蹙,一举一动,都将向世人显示我们的出身,显示我们那来自故乡的讯息。我们在各自的人生路上一路走去,也将有意无意地告诉世人,我们故乡有着怎样的美丽,我们是如何的热爱我们的故乡。

家乡人爱吃槐花,槐花也确实有着不可比拟的香甜,而且这样的香甜一年之中又能享受几回呢?和许多美好的事物一样,错过了,再想品味可能就需要漫长的等待了,借用古诗中的话就是“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况那槐花折过,槐树并不受影响的,还能长得更旺实呢!每到槐花轻轻吐蕊,尚未开满的时候,也正是槐香正浓的时候。村人你三我俩地,提了竹篮,掮了挠钩,说着笑着走向槐花正密的树下。伸了挠钩,轻轻挽下一绺一绺的开满洁白小花的槐枝,然后轻轻地,不让沾上一点尘土地捋到竹篮里,将槐花那美丽的形体连同可鼻的花香一起带回家中,拌些白面,做成“麦饭”,上笼一蒸,那个香啊,飘满一个家里是不够的,常常飘得满村都是!况这时节,家家几乎都在蒸着槐花,不飘得满村都是香气,怎么能算是开满槐花的乡村呢?这儿的房前屋后,沟畔地边,可都是长着槐树的,任你到了那块,都可以见到一树两树的`槐花的。

母亲的手是很巧的,能自创性地剪出花样织门帘、纳鞋底,还能变着法儿添些野菜补食粮的。小时记忆里最让我伤痛的事儿之一,就是家里粮食常常不够吃。我曾跟着父亲去队里分粮处背回过三十斤的麦子,而这三十斤的麦子却是我人一家五口人(那时我奶奶还未去世)一个月的口粮;也曾见父亲为了我和弟弟的上学背着一口袋麦子走到集市上粜了,这一口袋麦子可是能供我们家很多天的生活的!就是到了我上高中的时候,还因种种原因而背过三个多月的糜子馍,看着别的同学拿着白白的馍在得意地吃着,心里的酸楚真是难以用语言说清。

可是母亲的手是很巧的,她总是想方设法地自己采些或让父亲地里做活时捎回些灰条条、苦苴儿、剌荆子、小蒜头,当然也少不了在槐花开放的时节折回一些槐花来,或蒸或煮,或热炒或凉拌,让我们兄弟姊妹几个在艰难的岁月里尽可能地填饱肚子,并尽可能地享受到来自乡野之间的那些野花野草特有的馥郁,然后任由我们在乡间的风里土里你打我闹,嬉戏成长。我参加工作已经十年有余,可每到这些花儿草儿开放的时节,总还是不由得想起它们那不可替代的幽香,或打电话让父母托人给我捎来一些,或有时间了亲自跑回家中,看看父母身体是否还健康,陪着父母拉拉家常,慰藉父母思儿想女的心,走时带上些饱含父母爱子之情的野花野草,在日后品尝时,不忘父母那一片永世不能报答得了的恩情,不忘兄弟姊妹间那些打打闹闹、你哭我笑的顽皮与快乐。

槐花不仅可当粮食充饥耐饿,更是一味良药。槐花性凉、味苦,有清热凉血、清肝泻火、愈伤止血的作用。虽没见过村人真的有意用它来治病防病,但却因它而聆听过村中一位老人历经风雨沧桑的人生感悟,启示我在生命旅途中该怎样做人,怎样处世。那年我刚考上大学不久,大约上了一个学期的课,碰到学校放假,我回到家中,吃过早饭,没事消谴,就到邻家老翁处坐坐。老人热情地为我倒水沏茶,还让老伴(按村里的辈份,我叫婶婶的)为我端上刚出锅的槐花麦饭,让我尝尝。我说吃过了,可老人还是要我尝尝,并说:“你婶婶过去老说你读书认真,日后肯定会有出息。村里人也都说你念书能行的,是个大学坯子。这不,你终于是考出去了,这在咱这个小村可是一件不大可也不小的事,也对得起你父母对你的供给了,你大你妈为你念书可是吃尽了苦头的。吃吧,吃吧!吃点家乡的饭,就不会忘了家乡的人。”我嘴里应着,慢慢嚼着这香软筋道的麦饭,品味着老人的话,想着自己在学校时的种种不是(那时,我对自己所在的学校不甚满意,上课不专心,花费上也不知节俭,有些自暴自弃的意思),心中又是惭愧,又是内疚,暗自责备自己再也不要荒唐度日,拿父母和乡亲们的期待不当回事。到学校一定要收心攻读,再不敢给自己的家乡丢脸了。尽管父母乡亲并不知道我在学校的不知好学的样子,可出门在外,皇天后土,身后是父老乡亲的你盼我愿,若是再有种种不是,自己的良心是会受到谴责的。

吃饭的中途,我说:“到外面读书快半年了,还是感觉有点不适应,外面的人有些野,挺乱的。”老人停了停,说:“人到社会上做人难着哩,社会也大了,不能保证人人都是好人,但你记住,别人乱你不能乱,你要有自己的方寸。只要你不乱,就不怕人家乱。”话语朴实,但却句句如铁,敲得我的心铮儿铮儿地响。现在回想,距离老人说这话已好多年了,老人也比以前更老了,可老人这话却让我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活实践中体味更深,时间愈久,愈是觉出这话的深邃老到,这几句话也真的成了我处世为人的标尺,指导着我前行的脚步。每有什么不顺或是有什么看不过去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人的“别人乱你不能乱”的话,从而坚定了自己的步伐,端正了自己的方向,而不是消沉不起或随波逐流。

要逍逝的终归是会消逝的,要远去的终归是要远去的,但我仍愿能更多地闻听到那来自家乡的声音和味道,这浓浓的乡音和味道是多么耐人回味,如同这一次一次开放在我心中,开满我故乡的槐花,虽也会一季一季地凋落,但它开放时的美丽与芳香却让我,以及同我一样离家外出的人常常思随梦起,梦醒之后再也难以入眠,今生再也不会忘却的了。

槐花飘香散文篇五

时光,悄悄的在指尖游走,不经意间,便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

五月,还是如此的美丽,依然如旧时的模样,明朗而博远的天空下,被温暖而柔和的夕阳侵润着的初夏的身姿,依然还是那般的玲珑曼妙。潺潺的溪水旁边,曾经走过的那条槐花缀满的小径,也还是一如初见,夕阳透过槐树的枝桠,轻轻的洒落在我的长发,清眸凝望串串娇艳的花儿时,我,仿佛看到了那一年的旧时光。。。

那一年的夏,你走过我的人生,将我的夏季写满了高山流水的情谊,温暖而贴心的关怀,欢笑了携手的每一个日子!没有约定,我们静静的相伴,一起走过那个槐花盛放的季节,在心花的语录上印满了我们相知的印记;无需言语,我们自然的牵手,你就是我雨中的那把伞,你已是我心头的暖;而我,亦愿做你寒天里的一件衣,做你避风的湾。

于是,我们一起欣赏夏,一起珍藏秋,一起温暖冬。春来了,我们紧握彼此的掌心,让唯美的爱,在脉动的血液里流淌,流淌成了一地花开!那年那月,忘记了尘世的喧嚣,只沉浸在我们的幸福;那年那月,我们摒弃了所有的行程,只为不辜负相处时光,只为相守心中的那份爱!

曾经,一个人走在这条槐花小径上,那时,我是幸福的,因为我知道,你就在身旁,一直静静的望着你爱的我,婉转微笑;而我,也将我们相爱的'故事,放进了朵朵槐花里,让其随之清香!

如今,时光已远去,爱也在转身的瞬间消失殆尽,流年里,只剩那一段不舍的曾经,那一段铭心的痛,还在独自苦苦的守候,守候着已经支离破碎的温暖,守候着已经渐行渐远的幸福。。。

再次,踏上五月的天,踏上故事伊始的季节,以为,故事已远去,心就不会再有疼痛的感觉,可不想,曾经走过的旧时光,还依然存在,在这里,依然可以清晰的听到,昨日我们抚琴轻歌的惬意,对酒把盏的欢愉;天际边,我们为爱写下的文字,也还依然灼灼闪烁着昨日人生的意义。。。到此刻,我才知,才真正领悟了,要放开一段付出了真心的过往,有多坚难,有多心痛!

人世间,有着那么多美好的事物,美好的景致,而我却偏爱独守这一片幽静,偏爱独守这槐花飘香的夕阳。是我,太固执了吗?还是对爱,仍然保留着一份执着?我想,在此时,已无需再去深究。这样也好,爱走了,那是要去寻求更幸福的爱情,你走了,我的爱也会随之而去。红尘里,静静的相望,而不相扰,只要彼此安好就好!

已经,悄悄的去看过你了,知道你过的很好;知道你已经握住了属于自己的另一段幸福;知道你终能微笑着,坦然的面对生活;知道此时的你很安详,很安详,我还有什么放不开的呢?那么,今年的槐花小径,就让我一个人慢慢的走过吧,我会带上我们的曾经,带上我们曾经相依的时光,带上我们的爱情故事,还有,对你深深的爱恋和祝福!

当槐花再次飘香,我已愿意舍弃天真懵懂的面孔,渐渐的在成熟的痕迹里,找寻到了从容与平和的心境。不会再刻意的封藏过去,曾经的一切是那么的美好,曾经的我们又是那么的幸福!这对于现在的我,又何尝不是人生的一次完美的际遇!我想,就让这段往事与我为伴吧,直到,我不会再想起的那一天。。。

就要到小径的岔路口了,我已不会再徘徊,已经懂得了自己想要融入的风景。这一年的夏,我就要开始一个人的旅行,旅途漫长,我会用心去细细体悟生命里的每一处景致,也会好好的照顾我们的爱。

走过了槐荫小径,槐花一路飘香。

槐花飘香散文篇六

时值五月季节,明媚的阳光普照着大地,普照着山城麟游每一个角落。群山叠翠,杜水清澈,街道干净而整洁。所有的人们都洋溢着笑脸。有从全国各地来的四方游客,有出门在外荣归故里的山城游子,更有众多勤劳而朴实的山城人民。大家漫步于鲜花如海,绿意盎然的山城街道,叙说着山城,品味着山城。“呵,真是太美了!没想到麟游这几年发展这么快。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空气新鲜,生活在麟游的人们真是太幸福了!”“是啊,现在人都争着抢着往西安、宝鸡走,往大城市住,依我看,等退休之后,就在麟游买一套房住,消费不高,空气又好,没工业污染,也无噪音干扰,碧山秀水,绿树鲜花,使人感觉不是县城,而是公园。”

此时此刻,麟游县第四届槐花节暨招商引资旅游产品推介会,在县城青莲山广场举行。近年来,麟游县委、县政府以麟北煤田开发为契机,坚持以能源工业带动旅游产业,以文化产业助推经济发展,先后成功举办“九成宫”杯全国书法大赛,第一、二、三届槐花节及招商引资洽谈会等。主力打造“千年九成宫,现代避暑城”这一旅游文化品牌,其旅游人数和收入连年攀升。“九成宫”的享誉度和知名度叫响全国,蜚声海外。

公历五月之季,山区麟游数十万亩刺槐树从东到西,从河川到高原依次开花,持续月余。每逢这个季节,不论你身处麟游的林区、村落、山畔、河沿,及城镇周围,都会被粉嘟嘟的槐花所包围,被浓郁清香的槐花香所浸袭。麟游地处山区,群山之上树木繁多,尤以刺槐最多。走进麟游,举目遥望,整片整片的槐花竞相开放,大山之上,一片尽白。这里不单是花的山,花的海洋,更是花的世界。整片的槐花芳香四溢,引来成千上万的蜜蜂前来采蜜。蜜蜂是勤劳的象征。开车行进在麟游的公路上,每隔数百米,都会碰见从异地来麟游的'放蜂者。这些放蜂者边放蜂便出售最新熬制成的槐花蜜,而这也引来游人的频频光顾,生意蛮好。

核桃、蜂蜜、玉米碜,号称麟游三宝。麟游是核桃之乡,其核桃个大、皮薄、仁饱满,在省内极富盛名。曾多次参加西交会、农高会、西洽会等全国性盛会。麟游核桃不但盛名在外,其产量也相当可观。每年九十月份,全国各地的客商都会蜂拥麟游,收购核桃,时长达一月之久。麟游地大物博,植被丰富,从公历三月到十一月,各种植被及乔木花朵依次开放,从不间断,这给生产蜂蜜提供了先决条件。其蜂蜜源远流长,颇负盛名,不但有产量客观的洋蜂蜜,还有农家自酿的土蜂蜜。土蜂蜜和洋蜂蜜相比,其营养价值和甜度都远远高出许多,且药用价值极高,其价格也差距甚大。像洋蜂蜜市场价每公斤约为三十元左右,而土蜂蜜却在五十元到六十元不等。近几年,随着经济地发着,土蜂蜜也给当地农民增收不少,有许多家庭仅土蜂蜜一项年收入都在一万元左右。玉米碜这一传统食品因其营养价值高,具有软化血管等功效,近几年颇受粗粮爱好者的青睐。麟游因海拔高,昼夜温差大,阳光普照充足,玉米生长周期长,其玉米碜香甜可口,在宝鸡各大卖场大名在外,颇受市民欢迎。

旌旗招展,歌舞助阵。今天,麟游县第四届槐花节暨招商引资旅游产品推介会隆重开幕了。在此盛会之际,作为一个麟游人,我由衷地感到骄傲和自豪。热烈祝贺本次盛会隆重、圆满召开。麟游,欢迎您!

槐花飘香散文篇七

阳光薄碎,细细洒在槐树上。又是一个温柔秀润的四月,不过今年的天气多变,忽冷忽热的,但槐花还是如约绽放了,恰如其分地开满了整个村落,白白的,亮亮的,像一串串凌空挂起的珍珠,年轻了故乡略有些苍老的面容。

不知道从何时起,深深迷恋上了槐花。每年总是盼望着槐花盛开,槐花开了,就能吃到槐花麦饭。记得小时候,在槐花飘香的日子,父亲就忙着从树上摘下一串串的槐花,母亲则把它洗净晾干后做成槐花麦饭。我和村里的.小伙伴也不例外。放学后,我们疯了一样的跑出家门,分散隐没在槐荫深处。槐树叶子是椭圆形,薄薄的,在阳光下如透亮的水晶。我们一边捋着槐花,一边往嘴里填。吃多了,嘴里甜腻腻的香。

往年,总是母亲为我们做槐花麦饭,而今我却是在母亲的指导下做。邻居小弟送了一些槐花过来,我按照母亲说的方法把槐花择静后,用清水反复淘洗。用滚烫的开水一罩,捞出来再用凉水一并,用手团干。然后拌上面粉,摊在屉笼上蒸。不一会,香气飘逸。

出锅的麦饭看着不咋样,吃起来有股清香。调了蒜泥,醋,油泼辣子和其他调料,槐花的香和辣子的辣吃起来满口余香。槐花虽然香,但却少了母亲的味道,如今做饭母亲只能帮我打打下手,而我再也吃不到母亲亲手做的饭菜了。吃着吃着,眼眶湿漉漉的。

似水流年,岁月蒙尘。又是一年槐花飘香时,怀念童年,怀念母亲的味道。

槐花飘香散文篇八

妻总是让我陪着去采撷槐花,两个人骑车上到红旗渠畔,春到山乡,走在林荫大道,花香醉人,感觉走在槐花的世界中,远山望上去,是一层一层的白浪,一波一波的涌动,像海。走近山坳里,那一丛丛的白串串的槐花,象串串玲珑的珍珠,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美丽。花香蝶自来,蜜蜂在槐花间飞舞,我在边上打下手。妻深情地说:“儿子要是在家多好啊,我又能为他做槐花饭了”。我无言,望着妻子手中的槐花,那淡淡的花香,好象就是淡淡的相思,一丝丝飞出来,好象眼中有淡淡的泪花。是啊,孩子大了,到外面上大学了,飘香时节,也是相思时节。

我又上到树上,在花香中,好像又春归少年,是春天的风吹进心田,采撷槐花,把槐枝不时扔给妻子,妻子将串串槐花装进袋里。我想起天仙配里的词,你耕田来,我织布,我们不也是一幅现代版的槐花仙境,浓浓的花香,浓浓的夫妻情。一串串槐花,胜过串串的项链,胜过香车宝马。

远望山恋,淡淡的雾气,在山中飘散,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晚霞西下,山鸟归林,散淡的心,游走在田野间,我们踏上归程,那满满的槐花,也是满满的生活。

生活就是这样,串串花香,飘进心中,淡淡的花香,不就是淡淡的生活吗?

回到家中,妻子也会拿一些槐花分享给邻居,也让邻居分享一下春天的槐花香。妻子洗,蒸,,端上槐花饭,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相关范文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