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18篇)

时间:2023-10-30 11:30:12 作者:琉璃 2023年微课程设计方案(模板18篇)

计划书有助于我们迅速掌握要点和重点,避免在工作或学习中迷失方向或走偏。这些计划书范文是在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经过多次修改和优化,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方案

一、开发背景: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教育的倡导,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课程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见决定第14条)。近年来,由于我国实行课程决策权力分配方面的改革,校本课程的研究已逐步引起课程理论工作者的关注,也引起教育实践界人士的重视。校本课程强调的是,在具体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我校认为根据“三级办学、三级管理”的精神要求,有责任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出符合本地本校特色、受师生欢迎的校本课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校本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指导理念:

1、以人的发展为本,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

2、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

3、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

三、开发目标:

紧紧围绕学生所处的生活环境,从学生发展的需要出发,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样本课程,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1、突出爱国教育。扎扎实实地对学生进行了解家乡、热爱家乡的教育,从而提高其对“热爱祖国”的强烈体验。

2、通过对本地自然状况的鲜明了解,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环境教育。

3、通过对本地历史的了解与认识,促进学生继往开来,奋发学习,自主发展。

4、展示本地厚重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

5、讲述本地知名人物事迹,鼓励学生立志成材。

6、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提高干部教师对课程的全面认识,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四、开发过程:

1、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教材改革方面的内容,使大家对课程具有基本的、全面的认识。(3月)。

2、领导班子召开会议,决定从本地出发,为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成立开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陶瑞忠;成员:副校长、教研员、任课教师)(3月)。

3、开展调研。(1)本地情况调研。通过调研,领导小组认为新城子镇是个风景优美、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历史十分悠久且独具特色的名镇。这一切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活教材。(3月)。

(2)学生对家乡了解程度的调研。通过调研,教师们发现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少而肤浅。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缺少必要的传承;二是受交通的影响,信息阻塞。(4月)。

(3)教师态度的调研。本校教师80%以上是当地人,认为开发立足本地的校本课程十分必要。(4月)。

(4)当地干部群众态度的调研。课程开发领导小组将关于校本课程开发的设想征求当地干部群众,得到他们的一致赞同,认为这是一件具有开创性的很有意义的工作。(4月)。

4、设计框架,搜集素材。

(1)设计框架: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经过认真研究,认为课程的开发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同时又要与学校办学思想中“以德立校、以人为本、促进发展”的要求紧密结合,做到开放性、趣味性、教育性、生活化、综合化。将校本课程的框架确定为:

我爱我的家乡(名称)。

概况篇名胜篇传奇篇特色篇创业篇文学篇。

(2)搜集素材:搜集素材的工作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充发动全体教师和学生。学校以“我爱家乡”为主题开展了全校性的素材征集活动,学生们积极参加,上交稿件百余篇。二是深入到镇政府、各村、及群众中去,搜集相关素材。领导小组主要成员走遍了全镇各村,走访古稀老人、访问知名人士、探寻古迹奇观、进行网络搜寻,搜集现有材料、撰写新鲜材料,共得到素材上百份,拍摄照片300余张,得到了全镇干部群众的大力支持。(6-8月)。

6、请专家指导,征求各方面意见,进一步整理材料,结集。(11-12月)。

7、印制成书。

五、课程实施:

依照课程教材改革的精神,遵从上级部门的要求,从我校的实际出发,在2004年上半年对学生实施校本课程教育。

六、课程评价:

根据校本课程的实施目标,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保障校本教育的实效性。

美术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课题界定:

“小学美术课堂”这里指的是按教学常规要求进行的美术课堂教学,即在以40分钟为一节课的单位时间里,以班级为单位在教室里进行的教学活动方式。要求在一节课内要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这种教学形式的特点是地点固定、时间固定、学生集中、内容集中、目标性强、环节紧凑。一节真正意义上的美术课不能照本宣科,还必须根据本地学情、教学设备、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地备课、准备教具、制定教学方法和采用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最终目的教学实践活动。

“学生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长期的学习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行为倾向。

“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某一个目标,首先预先根据可能出现的问题制定的若干对应的方案,并且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制定出新的方案,或者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变化来选择相应的方案,最终实现目标。

理论依据: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取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有国内外相关资料表明: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相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兴趣、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相关,其中学习习惯占有重要的位置。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也说过:“播下一个行为,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可见习惯有一种多么强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为了尽快改变小学美术课堂上学生学习习惯不良的现状,寻求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途径与方法,探讨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养成教育进行研究。

选题背景:

周玉仁教授曾说过“凡是学生能自己探索得出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老师决不暗示”,注重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模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和内容标准之一,而要能有效的实施这种教学模式,必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具有了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去主动的学习,才能探究出问题的原因,教师才能真正做到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才能使课堂教学立于不败之地。同时,对小学生来说,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培养外,很重要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和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因此,小学生课堂学习习惯的培养应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小学生带着问题,带着自己的思想、自己的思维进入课堂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意义:

在美术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这样一种非常严重的不良课堂状态:学生工具准备不够充分,在学习中积极性不够高;学生的参与率低,缺乏足够的思考空间。这种现状的出现归根结底是我们没有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学习的好习惯。俗话说:“好习惯终身受益”。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基础,也是人素质高低的体现。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

由此可见,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美术课堂习惯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于是我决定,就以此为我课题研究的主题,探讨小学生美术课堂养成教育的策略研究。

研究目标:

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构建“主动――探究”式教学模式,本教学模式的研究,从微观领域着实于研究教学策略。旨在探究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突出体现对人的教育,通过审美教育,艺术实践,艺术体验,以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以及独特的个性品质。在交流中架起连接师生情感、传承美术文化和审美思想的桥梁,共同探索未知的领域。在愉悦体会成功的情感中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在实践中形成的并依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构建的教学模式。

(1)掌握小学生学习美术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养成状况。

(2)探讨小学美术教学中养成课堂学习习惯的途径和方法。

(3)构建“主动――探究”的教学模式。

主要内容:

(1)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养成的现状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调查学生课堂学习习惯差的原因,为分析形成原因奠定基础。

(2)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的原因调查与分析。从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角度分析小学生不喜欢美术教学活动的原因,同时也要从教师教学方面寻找原因,并进行认真分析。

(3)制定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模式并付诸实践。

(4)小学生喜欢美术活动的个案研究。

研究过程:

(1)利用“课前预习”,培养学生搜集学习材料的好习惯。课前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搜集有关材料。通过这一过程,学生做好了课前的充分准备,为课中练习奠定了必要的物质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养成了带学习工具的良好习惯,他们逐渐体会了动手操作的快乐。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学会听课,并利用有效地教学手段适时检查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情况,学生课中认真倾听的习惯才能慢慢得到培养。

(3)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思想上产生不同的认识,想法,见解,教师必须提供有效的时间和空间,激活课堂。

(4)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在合作中张扬自己,接受别人,只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不断交流,融会贯通,课堂教学内容才能得到不断地深化和升华。

(5)借鉴别人的做法:建立教师、学生、家长相结合的评价联系卡。

研究方法:

该课题目的是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主要研究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学生求知欲,学生养成课堂学习的习惯。在实验研究过程中,利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去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成为每个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求对学生今后的继续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1)案例研究法。通过学生主动学习与美术学科教学整合案例研究,有针对性的积累实践经验。特别是研究课前预习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问题。

(2)行动研究法。在学习、教育、教学、教研方面不断实践,通过上教研课、主动听别人的课、评课、编写导学案、撰写教学反思、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个案分析等途径来研究。

(3)经验总结法。不断挖掘与课题有关的相关要素,及时总结体会和经验。

(4)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参考相关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寻求理论与实践创新。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xx年12月――xx年2月)进行相关理论的学习,制定课题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xx年3月――xx年4月)严格按照课题的实施计划方案实施本课题的研究。采取阅读学习、听课研讨、实践反思等达到良好行为习惯的基本养成。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xx年5月――xx年6月)整理和分析各种研究资料,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论文;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1.促进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的提升及自身的成长。

2.促进学生美术技能、理论学习、动手能力等方面的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全面发展。

4.形成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主动――探究”模式理论体系。

5.撰写结题报告。

6.撰写一篇《美术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论文。

美术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学校文化是学校师生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学校综合性办学实力的重要因素。学校的育人功能主要表现为,用人类创造的先进文化激励人、鼓舞人、引领人主动健康地发展。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环境文化的简称,主要包括学校的物化硬环境与人际软环境。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体现学校“引领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要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育人功能。

我校作为实验中学所承载的历史性任务,就是要致力于教育改革的实验和研究。即,积极探求中学的教育教学规律,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学;积极探求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遵循中学生发展规律育人。所以,求是文化是我们学校文化的底色。校园文化建设要彰显“引领师生主动健康发展”的办学理念,弘扬“崇实、求是、合作、共赢”的学校精神,使“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的校训深入人心,成为全校师生的行为准则。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要体现出尊重生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活其发展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时代要求。

(一)物化硬环境目标。

(二)人际软环境目标。

学校各级各类人员要在促进学生、教职工与学校主动健康发展过程中,践行“含弘光大,品物咸亨”校训,营造出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相互帮助、共同发展的良好环境氛围。师生间要建设起民主平等、尊师爱生、和谐融洽、为人师表的新型关系;教师间要建设起切磋研讨、探求规律、优势互补、合作成功的新型关系;干群间要建设起尊重事实、坦诚相待、沟通理解、信守承诺的新型关系。

(一)物化硬环境文化建设的措施。

1、校舍共有两座楼,一为主楼,一为实验楼。主楼的主体是教学区,侧面是办公区。实验楼的一、二层是理化实验室,三层是音乐教室,四层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区。学校整体建筑颜色统一协调,突出稳重、明快、多彩、和谐的基调。

2、学校东侧是体育锻炼运动区,建有足球场、篮球场、300米跑道、田径区和联合体育器械运动区,满足学生体育锻炼与健康发展的需要。

3、校园绿化:三季有花,四季见绿。

4、户外宣传展牌文化。

5、主楼楼道环境文化。

一楼:七年级班级特色展示,动态文化展示。

二楼:八年级班级特色展示,动态文化展示。

三楼:九年级班级特色展示,动态文化展示。

6、实验楼楼道环境文化。

一楼:化学学科文化。

二楼:物理学科文化。

三楼:音乐学科文化。

四楼:心理健康教育文化,突出积极心理学特点。

7、班级教室环境文化:小组合作学习文化。

8、网站及现代化设备文化:现代技术服务于课堂教学改革。

(二)人际软环境文化建设措施。

1、师生日常沟通交流文化。

2、学生发展特殊需要辅导文化。

3、课堂教学活动组织文化。

4、学科组研究活动组织文化。

5、科研先导促教改活动文化。

6、教师学习、考察、交流活动组织文化。

7、教代会审议学校重大事项组织文化。

8、校长报告学校工作制度。

(1~3是关于师生关系的,4~6是教师间关系的,7~8是干群间关系的)。

在xx年9月我校迎接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达标检查之际,乘势而上,积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制定xx学年xxx学年北辰实验中学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分步实施,积极推进,为实现我们的教育理想而奋斗。

课程设计方案

健康的生活方式,是人们获得健康的重要保证,要成为健康的人,除了要讲究和注意,衣、食、住、行的科学和卫生外,重要的还要有足够的营养食品供给。然而,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被人们所重视。现在社会上不健康的食品冲击着整个食品市场,特别是在校园门口的各小店中的垃圾食品,数不胜数。那些食品从形状、色彩、口味都特别受小学生的青睐,孩子们往往经不起这些食品的诱惑,一日三餐不好好吃,想尽办法去买那些垃圾食品。小胖墩越来越多,孩子的发育期年龄越来越小。所以食品安全已成为人们倍感关注的问题。所以通过全班交流,同学们一致认为研究“身边的不健康食品”很有意义,为了让学生们亲身体会到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我们班决定开展《我看身边的不健康食品》的综合实践活动。

(二)主题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日常生活中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和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了解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初步了解和掌握辨别食物是否卫生、安全的基本方法;初步掌握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手段、方法。

2、能力目标。

利用网络、媒体等渠道收集相关资料、信息,并能够利用所掌握的信息技术手段完成对资料的处理。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调研和访谈,填写调查表、写倡议书、学会自己动手制作手抄报。

3、情感目标。

通过本主题活动使学生视野开阔,学会关注生活、关爱他人;养成同他人合作的态度和能力;能够正确地看待社会问题并积极地参与,认识到作为社会一员自身应承担的义务和责任。

(三)活动方案设计。

1。总体设计。

本次主题活动的参与人员有:南村中心小学四年(5)班的全体学生共48人;整个活动的时间预计为4月中旬至5月下旬;共计10个课时,其中,学校课程表安排的活动课时为8个课时,课外所需课时为2个课时,课内活动则主要安排在课室内,课外活动主要安排在社区内进行。教师进行会议,成立调研小组,由学生进行小组调研。在调研实践中整理出调查结果,然后进行交流评价活动,最后把学生的成果进行展示,与大家分享小组劳动成果,体现自我的成功感。

2。单元与课型设计。

第一单元:开题活动。用课堂两课时。我们班的学生之前从未参加过综合实践活动,对如何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所以设计课分“开题活动课”和“方案设计课”两课时。开题活动课:主题生成利用多媒体出示一些图片讲解食品安全的相关内容,然后学生通过讨论激起研究的兴趣,生成主题,分解专题,确定研究内容和调查方向。方案设计课:通过展示范例,分步指导,教会学生根据本小组专题的特点设计活动方案。

第二单元: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访问等方法作调查,教会学生做好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学生汇报活动过程,总结成功经验,同时提出活动中遇到的困惑,互相给予意见或建议,老师参与其中,适时给予指导,让学生更好地修改活动方案,完善调查体验活动。

第三单元:交流评价活动。就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收集到的并经过整理的资料,通过小组间的交流与评价,在同学与老师的提议下,把已有的资料进一步的完善,并根据各组活动特点,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活动成果。最后通过小组,个人及教师对活动的评价,让学生回顾活动的过程,初步了解其他各小组的活动的收获,感受活动成功与快乐,根据活动特点设计直观、生动的成果呈现形式,人人动手、各有感悟。

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把各小组的活动成果展示出来,让其他成员欣赏和学习以及提建议,并让同学说说自我心得。利用摄影,手抄报等来展示小组成果,进一步了解身边的食品。

(一)第一单元:开题活动。

1、提出问题。

(1)、师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最喜欢吃什么样的食品呢?

(2)、师:食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天天都不能离开食品,可见食品对我们来讲是多么重要呀!(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多种食品——让同学们鉴别,哪些属于不健康的食品哪些属于健康食品?)。

(3)、利用一些图片讲解身边不健康食品的相关内容。

2、确立主题。

(1)、请学生先说说想了解身边的哪些不健康食品,初步谈谈自己对不健康食品认识。

(2)、开展小组调查活动:上网查找、访问,看新闻、报纸等,了解有关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

(3)、交流汇报:调查活动中你发现了什么?有什么问题?

(4)、通过交流,归纳整理。

3、制定计划。

(1)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想研究的内容,自由组成小组。

(2)引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3)小组长组织同学边讨论,边把小组计划填好。

(二)第二单元:实践活动。

1。教师集中指导,进一步完善各小组活动安排。

2。各小组展开活动。

(1)第一小组主题:了解食品安全的知识。

实践过程:小组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所了解到的食品安全知识,再通过日记、摄影、访问等形式丰富调查研究的结果。

同学们在教室交流讨论有关问题。

(2)第二小组主题:垃圾食品对人体的危害。

实践过程:小组各成员先上网查找资料,对垃圾食品进行初步的了解。接着再到有关的地方进行调查访问,最后通过日记、调查报告等形式丰富调查研究的结果。看,这是学生调查时的访问记录:

(三)第三单元:交流评价。

1.回顾导入。

(1)教师通过展示小组内收集到的资料,回顾与点评,引导学生回忆前期各阶段活动。

(2)各小组进行交流回顾所开展的实践活动,选择合适的人选和方式准备交流。

2、交流:

(1)各小组对本组的活动进行总结并交流。

(2)各小组说说自己进行本次实践活动的心情。

(3)小组之间的活动与交流。

3.评价:

(1)各组互评,说出对他组、他人欣赏的地方,提出更好的改进活动意见或建议。

(2)教师针对困惑进行评价,给予指导。

4.意义建构。

(1)教师小结,肯定同学的成绩和表现,强化收获,形成建构。

(2)给出意见和建议,鼓励学生用自己的形式,把成果表现出来,下节课进行展示。

(四)第四单元:成果展示活动。

1、主持人结合多媒体课件回顾班级进行活动的一些情况,同时简介班级各小组。

2、各小组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成果展示活动。

卖不健康食品的档铺。

3、教师进行活动小结。

(一)我们的倡议书。

通过这次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知道了不健康食品对身体的危害。只有食得安全、食得放心,才能令人有安全感,幸福指数才能进一步提高。在本次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老师只是起指导的作用,我们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不是带着口袋来,装着答案去的简单的知识收获的过程,而是师生精神世界的一次旅游和探索。活动中学生们所迸发出来的求知欲望和合作的精神深深的震撼着我,使我知道学生身上存在的潜能是不可低估的。教师只要在活动中给学生搭建信任的平台、展示的天空,学生们就一定会还给我们一个惊喜。

学校教育课程设计方案

1、学生通过学习日常安全知识,使学生从思想上、意识上对生产生活中的安全重视起来。

2、增强老师和学生对班级和学校安全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3、培养学生树立安全观念,形成自护、自救的意识,从而使学生安全、健康成长。

4、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今后完善安全防范认知。

通过场景模拟,介绍典型安全案例,分组讨论发言等方式引起学生对一些日常安全知识的重视,并能采取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措施。

一课时。

多媒体课件,视频,图片,相关活动准备。

1、强化学生对校园和校外安全的重视。

2、能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自我保护。

围绕学生安全主题,创设主题情景。

一、小品引入:

小品情节:两个男生甲和乙在教室内开玩笑打闹。在追跑的过程中,同学乙模拟被课桌腿绊倒,并且头部碰在讲台上。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同学乙装扮出头缠绷带的样子。由学生代表说出以下引导语。

【引导语】。

同学们,校园安全是个永恒的话题。校园暴力,楼道踩踏、食物中毒、溺水身亡、触电伤亡,马路“杀手”……校园内外的各种安全事故每天都在伤害着我们的同学。据统计,光是由于学生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安全事故,全国每天至少“减少一个教学班”!近几年与学生有关的中毒事件、踩踏事件、暴力事件、交通安全等事件屡被报道,而且每年的伤亡数字呈上升趋势。教育部、公安部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非正常死亡,多么惨痛的数字啊!

【教师发言】。

为了进一步强化“校园安全第一,责任重于泰山”的安全意识,切实做到校内外安全“警钟常鸣,长抓不懈”的目的,今天我们就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学校安全事故案例,让每一位同学都能通过本节班会课对这些案例认真思考,吸取教训,增强做好安全工作的责任心,牢固树立“学校安全无小事”的意识,学会自我保护,自我防范,为更好的完成高中学习打下基础。接下来请班长发言:

二、案例介绍,讨论发言。

学生自主介绍案例(展示多媒体课件中的视频和图片)。

1、用电事故案例。

案例(一)。

2010年6月23日,河北省石家庄市机场路小学两名小学生课间在校园内先后触电,其中一名五年级男孩小鹏(化名)触电身亡,一女孩触电受伤。

据死者的亲属介绍,当天下午第一节课下课后,该校的学生统一做眼保健操,班主任发现小鹏没有认真做操,随即处罚他擦洗教室的课桌。小鹏拿着抹布到洗手池洗抹布,经过洗手池附近的一处金属告示牌时不幸触电。公安部门经过初步调查后认为,该学校教学楼二楼的一根掉落的电线搭在告示牌上,而这可能就是导致小鹏触电身亡的原因。

案例(二)。

2010年3月14日,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镇二小发生一起重大触电伤亡事故,造成在校小学生两死两伤。

据了解,当天晚上8时27分,应县城镇二小住宿部发生学生触电事故,两名分别就读于该校六年级和一年级的男生经抢救后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具体原因初步认定为:学生后排宿舍从东数第三间和第四间宿舍的电线与金属隔断处有磨破搭接现象,导致金属隔断整体带电,第四间学生宿舍铁床又与金属隔断用金属螺栓固定,连带学生铁床带电,从而引发两名学生触电身亡。

案例(三)。

2008年5月5日中央民族大学28号楼6层s0601女生宿舍发生火灾,着火后楼内到处弥漫着浓烟,6层的能见度更是不足10米。着火的宿舍楼可容纳学生3000余人。火灾发生时大部分学生都在楼内,所幸消防员及时赶到将千余名学生紧急疏散,事故才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宿舍最初起火部位为物品摆放架上的接线板部位,当时该接线板插着两台可充电台灯,以及引出的另一接线板。该接线板部位因用电器插头连接不规范,且长时间充电造成电器线路发生短路,火花引燃该接线板附近的布帘等可燃物,火苗蔓延向上造成火灾。事发后校方在该宿舍楼进行检查,发现1300余件违规使用的电器,其中最易引发火灾的“热得快”有30件。

【教师发言】。

【学生分组讨论并选举代表发言】。

(1)认识了解电源总开关,学会在紧急情况下关断电源。

(2)不用湿手触摸电器,不用湿布擦拭电器。

(3)电器使用完毕后应拔掉电源插头。

(4)使用中发现电器有冒烟、冒火花、发出焦糊的异味等情况,应立即关掉电源开关,停止使用。

(5)发现有人触电要设法及时关断电源;或者用干燥的木棍等物将触电者与带电的电器分开,不要用手直接救人。

【教师总结】。

同学们总结的很好,我们必须学会一些基本的用电知识,这样才能在享受科技的同时,让自己处在安全的境地。

【过渡语】。

现在有的学校里学生很多,下课放学难免有些拥挤,这就给校园踩踏事故的出现埋下了隐患,那么我们该怎么在人群拥挤时自我保护呢?先让我们看一些校园踩踏的事故造成的危害吧。

课程设计方案

这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我很用心的去完成,当总原理图绘好的那一刻,心里有说不出的满足感。从这次课程设计中,我真正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拿到课题后,我首先将《数字电子技术》中有关本次设计的内容复习了一遍,比如七段译码显示器、计数器、振荡器等等。然后根据设计要求,我去图书馆查阅了相关的资料,对整体框架做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做完准备工作后就正式开始设计与绘图。先要将没每一功能模块设计出来,再整体排版、连接。

这次设计让我熟练掌握了课本上的一些理论知识,时计数器我选用的是74ls290,我觉得用它来做时计数器比较合适,教材上关于74ls290的内容比较详细,因而设计起来也很顺手。我使用振荡器是由555定时器与rc组成,因为学过555定时器的应用,所以理解起来会容易一些。这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收集资料和充分利用资料的能力,原本想用74ls290或是74161做分秒计数器,结果发现画出来太复杂,连线太多。通过在图书馆查到的资料,在了解了中规模计数器74ls90的功能后,我认为选用它做分、秒计数器设计出来比较简单。还有校时电路的设计,我查到了关于这方面内容的详细资料,通过对资料的理解和分析,弄动其工作原理后,我设计出所须的电路。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另我最有成就感的是整点报时电路的设计。刚开始还真不知道怎么下手,找了一些资料但看不大懂,而且不知道怎样将报时电路与总原理图连接。我和我们组的同学一起讨论分析,仔细研究资料,终于把整点报时电路高清楚了。回过头来一想,其实设计这些电路也并不是很困难,而且还十分有意思。唯一遗憾的是没有将总原理图用protel话出来,因为时间关系只画了几个局部图。

课程设计是一个学习新知识、巩固加深所学课本理论知识的过程,它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仅加深了我对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解,还让我感受到了设计电路的乐趣。在这次设计中,我一点也不怕麻烦,反复设计、绘图与修改,就是希望能把这次课程设计做好。因此对我来说,这次课程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培训课程设计方案

根据课改的精神要求,结合教师教学的实践体验,开展园内多层面、多形式的园本培训,以改变教学方式为突破口,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中,强调活动的价值,注重活动的过程体验,教师要逐渐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发展幼儿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幼儿的人格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题。

通过本课程培训,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接受有针对性的教育理论和方法培训,拓展教师的视野,努力提高全园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形成良好的研讨氛围。

1、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

2、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

3、专家讲授与个性讲授相结合;。

4、个人反思与小组研讨相结合。

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理论学习为先导,以聚焦活动为主线,紧密结合课程改革的实践,提升我园教师适应新课程的整体素质与综合素质。

我们在自己的长期办园实践中,以艺术为特色,积极拓展幼儿艺术的内涵,形成一定的研究基础。经过多年的实践和研究,已形成了有关幼儿艺术特色活动系列活动方案,结累了幼儿艺术活动的教学经验,形成了丰富的艺术研究资料,为实施我园的园本培训进行了充分准备,夯实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本园本培训的方案设置是站在我园整体发展高度,认真分析了本园艺术特色发展定位,总结传承特色和成绩的基础上,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来重新审视教学改革,以儿童整体素质的发展需要来确定我园的园本培训课程,并引进新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来指导幼儿园全方位的改革工作,围绕国内外艺术教学模式的界定、理论价值、方法、本质特点等等进行,通过对相关文献资料的整理、分析与归纳,研究总结幼儿艺术活动的策略、运作机制、组织形式和对教师提出的要求等方面指导策略,提出如何实现师生、环境及家园等有效互动。

对于主题背景下的音乐活动探讨。

幼儿园艺术活动中的师幼互动。

音乐活动游戏化教学。

教师艺术技能的培训项目:如声乐、绘画、手工、钢琴、舞蹈等。

探索手工活动指导策略。

探索奥尔夫音乐活动设计的课例研究。

以转变观念为前提——教育理念内化教学行为。

以幼儿本位为标尺——促进幼儿快乐健康发展。

以撰写个案为基础——寻找理论与实践结合点。

以课例研究为杠杆——落实到教学活动主阵地。

以课题研讨为载体——研训一体化的有效途径。

1、集中授课。组织全体教师集中听专家、经验型老师讲座,进行主题式的分组研讨。

2、现场观摩。组织开展艺术课例研究实践活动,以教研组为单位,向全园展示;向县展示的艺术活动观摩课。

3、专家点评。请专家对现场课例实践活动进行点评、分析,在专家的指导下,大家从不同视角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出现的问题进行研讨,提出自己的观点,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调整自身教育行为和策略。

4、案例分析。针对教育教学中各种问题收集各种案例,积累经验进行总结,并进行分析和梳理,形成案例集。

5、课题引领。我们请专家、科研室、园内外同行等对问题实施针对性辅导,将园本科研成果转化为园本培训的课程资源。

本园教师。

1、按时到位,组长做好考勤记录;缺席2次以上,取消学分;。

2、认真参加每次培训活动,做好相关记录;。

3、积极参加研讨交流,主动发言,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4、及时完成作业,真实反映学习成果。

培训课程设计方案

本单元按照“预习自学课”与和学习结果展示分别设计,分3节课进行。前2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并制作学习汇报材料,第3节课由各组代表在全班做展示。

一、学习目标。

1.了解校本课程研制的产生背景和基本理念;

2.理解校本课程及其研制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3.把握校本课程研制的特点和策略,掌握校本课程研制的操作步骤和基本方法;

二、教学内容:

1.校本课程研制概述;

2.校本课程研制的特点;

3.校本课程研制的策略;

4.校本课程研制的操作步骤和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和重点:

1、校本课程研制的特点;

2、校本课程研制的策略;

3、校本课程研制的操作步骤。

(一)活动形式。

1.学生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和教材进行自学与小组合作学习;

2.小组分工制作学习结果汇报的课件;

3.汇报、聆听与提问;

4.总结、评价。

(二)活动目的。

1.学会在合作中学习;

2.学会选择学习主题;

学会有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4.敢于表达,学会聆听和正确评价自己和同伴。

(三)学习进程。

第一、二节——“预习自学”布置和展开。

第一步:教师展示已制作好的ppt,简要讲解“校本课程研制”的基本原理。主要说明。

本单元的基本教学方式“小组自学基础上的学生代表课堂交流讨论”。(5分钟)第二步:教师讲解“小组自学准备”的要求:(5分钟)。

2、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并确定本组代表的交流提纲;

3、小组代表整理编制出“交流提纲”,并制作成ppt(视情况教学生制作ppt的`技巧),内容包括:

(1)展示和简要介绍案例内容,

(2)展示和简要介绍教材的相关内容,

(3)“我们组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4、各小组交流时间为8分钟以内。

第三步:分组讨论确定本组的重点自学内容、参考文献选择和课外学习计划与分工。(5分钟)。

第四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视并随时提供帮助(持续至第2节课结束)。

第三节课——交流分享学习的体会和收获”(40分钟)。

基本流程如下:

教师引入(2分钟)——根据ppt完成情况和完成质量,选择4个组——各组代表顺序交流,未上台交流的“相同组”准备补充——教师点评与适当补充——最后评选“最佳自学交流小组”。

五、学习准备。

1、本课内容的ppt;

2、提前上传网络学习材料;

3、邀请对校本课程研制有自己看法,并能熟练制作ppt的研究生参加。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美术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展现校长教育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高学校品位的重要平台,也是学校德育体系中亟待加强的重要方面,为全面推动学生、教师和学校三位一体的和谐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特制定本校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

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以全面贯彻党教育方针和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宗旨,突出“为幸福的人奠基,为成功的人铺路”的办学理念,以不放弃每一名学生,培养学生诚信做人,勤奋做事,为学生终生发展负责为目标;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育人环境为重点。立足实际,突出特色,为学生的发展、教师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使学校成为师生身心愉悦、情感陶冶的成长乐园,优美的花园、温馨的家园,从而形成能够充分展示学校个性魅力和办学特色的校园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体现党的领导作用,体现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又要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历史文化,校园文化坚持弘扬时代主旋律,体现发展主题,培育时代精神。

办学理念:为幸福的人奠基,为成功的人铺路。

办学目标:育素质全面特长显著的人才,办质量一流特色鲜明的学校。

校训:团结、务实、创新、高效。

校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突出一个“真”字。真,学做真人,善于创新,和谐发展。

教风:敬业、爱生、严谨、创新。

围绕一个“业”字,敬重事业,热爱学生,严谨治学,勇于创新。

学风:勤学、求真、尊师、守纪。

突出一个“学”字,爱学习,爱老师,掌握真本领,做健康的人。

教师要求:特别爱学生、特别守纪律、特别讲奉献、特别会教书育人。

德育工作原则:小、新、近、实。

“小”,就是瞄准大目标,抓好小事情,用平平常常、点点滴滴的小事教育学生。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己管理自己。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积少成多、积米成箩,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新”,就是用最新发生的事情教育学生,最好让亲临现场的学生或知情者报告。也就是说要最新的内容,最新的形式。比如所在小区里刚刚发生的正反两方面的事例,组织学生自己去评判,哪些是值得弘扬的,哪些是应该批判的,借以增强学生的识别能力。

“近”,就是用学生身边的榜样或事例达到教育的效果,使德育工作贴近现实,贴近生活。

“实”,就是用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例,促进道德品质的内化。

充分挖掘学校资源,加强校园文化、班级文化、走廊文化、楼梯口文化建设,“让校园的每一片树叶,每一块石头,每一个角落都会说话”,不断提高校园文化品位,打造“书香校园”,实现学校有特色、班班有特点、生生有特长,走进校园的每一个人体悟文化魅力。

一)育人基地和综合实践基地。

1、挖掘“古树”文化。

2、草坪,树林净化、绿化、美化。。

3、石头文化。

4、宣传橱窗。

5、楼宇,走廊文化,楼梯口文化。(学生作品展示)。

二)功能室美化。

1、团队活动室:突出党的领导,符合学生特点,体现文化育人功能。

2、办公室文化:美化。

3、班级文化。(凸显班级特点,学生特长)。

4、理化生科学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

1)电子化办公。(计算机)。

2)美化:符合学科特点,彰显艺术性。

5、音美教室、美术展室,小学科学展室:美化,亮化,创意,张扬个性,主题性工作室。

6、广播室建设。

7、心里咨询室,综合实践室,形体室建设。

8、小学书吧。(二楼,三楼)。

三)组织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德育处系:

重大节日系列活动,月主题教育活动、宣传文化,礼仪文化。

教导处:课程文化,科研文化,社团活动展示。

读书节、“五一”运动会、“六一”科技艺术节,校园文化艺术节。

园本课程设计方案

数学教研组有20个教学班,由20位数学教师组成。数学教研组工作有一定特色,教研教学工作力度有所加强,并取得初步成效,新课程的实施,它给我们小学数学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近几年来,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法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也有一些困惑阻碍着我们小学数学健康和谐地发展。

1、学生计算能力不强.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总觉得现在的学生计算能力不强,很简单的计算也要出错。也许,我们还在以以往的标准来衡量现在的学生,《课程标准》早已不在要求学生“迅速而准确地计算”,而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能力,这样显然对学生运算能力的要求降低了。由于要求降低了,数学教材上计算题目也明显少了,很多数学老师在实际教学中就对计算教学不怎么重视了;另外《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开放式思维,我们的老师在课堂上就一味强调、分析、引导多种方法计算,这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强的学生是“喝足了”,但对于一些接受能力弱的学生一下子“这种方法”,一下子“另一种方法”,最后“一点儿也喝不到”。虽然《课程标准》对计算的要求是降低了,对计算的方法是开放了,但并不是对计算没有要求了,还是要求学生掌握必要的运算能力,况且数学是永远也离不开计算的。

2.学生数学练习量减少。新课程实施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上面的练习题比起老教材也相对减少了,供学生练习用的也只有《课堂作业》一本练习本。因此不管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影响着现在学生数学的练习量。我们都知道,数学知识没有经过一定量的练习学生是很难巩固的。

1、结合本学科认真实施新课程标准,用新课改精神和理念指导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加大教研教改力度,鼓励每个教师进行教学、测评、作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和改革,积极撰写各级各类论文。

3、督促教师学习新课程标准理论和新教法的研讨,学习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大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自身综合素质,争做科研型教师。

4、积极搞好数学辅导训练,设计补充一些层次性作业,安排一些数学实践性作业。力争不同层次的学生各有收获,其思维和实践能力有长足的发展。

1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1)继续深入新课程理念的学习,用新的理念来指导自己的实际工作。组织本组成员深钻教材,认真备课,探寻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求合理安排教学过程、教学时间,尽力上好每节课,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四十分钟要质量。

(2)组织年级组集体备课,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

(3)按时按量写好教学反思,并适时组织教学经验的交流。

(4)重视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采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增强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

(5)合理布置课外作业,共同探讨学生作业的布置及批改的新方法,在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也适当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在教学中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同时做好培优、稳中、补差的工作,逐步提高班级平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

(6)相互学习,共同提高。认真完成各自的听课任务,每学期听课的次数教师不少于20节,教研组长不少于25节。

(7)督促和帮助组内人员上好组内研究课、接待课或比赛课。

(8)组织老师们认真评析所上的每一节研究课,使上课老师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2、继续加强教研教改,做到课题研究落实到位。

(1)保证集中学习的时间。规定两周一次业务学习,学习时间为周三下午第三节,根据活动内容,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将结合的形式。教研组长负责记录考勤及活动情况。

(2)要求教研组成员多学习理论知识,多进行探讨实践,多做实验总结。本学期力争做一个课题,进行申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相应课题的论文征集或交流教学经验的活动。

(3)加强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合理整合。

(4)增强教研组的凝聚力,加大集体说课的力度,让教研组成员在“团结、奋进、创新、实干”的氛围中开展工作。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模式,倡导做反思型教师,从认真反思每天的教育教学工作的点滴做起,逐步养成思考的习惯,原则上每周一篇教学反思,并及时发在自己的博客上。

(1)、讨论并制定本教研组计划。

(2)、落实个人研究课内容及时间。

(3)、业务学习:看录像课,并进行交流。

(4)、业务学习:集体备课,

(1)、业务学习:专题探讨“弹性作业的设计与实施”。

(2)、业务学习:集体备课。

(1)校公开课,并进行评课。

(2)、期中检查(二次备课、教学反思、学生作业)。

务学习:主题论坛,观摩录像课,并进行主题。

(1)、讨论并制定期末复习计划。

(2)、分组研讨复习方法与策略。

(3)、各种资料整理归档。(4)、业务学习:集体说课,并进行交流。课题资料交流,并整理。

园本课程设计方案

该微课程用于课前学习,能有效解决本节课重难点。通过视频学习以及任务单的引导,认识三原色和间色。

相关资源:红黄蓝三色颜料、水粉笔、笔洗、白纸。

观看微视频前:准备好学习用具。

观看微视频中:通过听、看故事,认真观察思考三原色调配后的变化。

观看微视频后:发挥想象力,用三原色和间色巧妙搭配,画一幅漂亮的画。

(提示:请将要求学生完成的任务、测验或思考题列在此处)。

1、观察思考:红黄蓝三种颜色,两两相互调和后会变出什么颜色?

2、记住三原色和间色。

3、练习三原色的调配,调出绿色、橙色、紫色、黑色。

(提示:此处由学生填写)。

尝试用三原色和间色的运用,画一幅自己喜欢的画。

小学劳动课程设计方案

5、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并以实际行动,从自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4月22日-5月3日。

劳动光荣,奉献最美。

全体学生。

(一)召开主题班会。

向学生宣传五一节的由来及意义。

(二)举办手抄报比赛。

各班分别制作一期“五一节”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能够体现劳动节的内涵,倡导同学们热爱劳动,从我做起,积极参加劳动。(每班5份)。

(三)征文活动(三―六年级)。

以“劳动光荣,奉献最美”为主题,进行有奖征文比赛,要求:结合自己的亲身参加的劳动,写出真实的体会;用稿纸抄写,不少于500字;5月3日之前上交。(每班5篇)。

美术校本课程设计方案

为了加强本校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激发其艺术灵性,学校结合自身优势,经课程开发小组共同讨论,初步确定我校现阶段校本课程的美术课程目标为:

1.通过艺术教育,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艺术素养和能力,积累深厚的艺术文化底蕴,激发学生对艺术的热爱之情。

2.让每个孩子都学有所长,通过美术教育,努力培养自己的一技之长,为他们的今后提供自我发展的空间。

3.通过艺术教育,塑造学生健全完美的人格,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从而丰富孩子们的人生,使他们健康快乐地生活。

(1)成立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小组,校长是决策者,对校本课程开发进行全面负责。教务主任具体负责课程开发实施评价等工作,成员由各类课程的开发教师担任,具体落实好各门课程实施工作。

(2)制定形成校本课程的实施计划,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工作,起草校本课程开发总体方案。经学校审议通过后,各课程的开发老师根据方案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课程实施计划,目标明确。其次是课程内容的安排,要求重点明确,按从易到难,联系学生的实际及课程资源的情况来安排。涉及到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自编或选编校本课程的教材;怎样组织这些内容,准备哪些教学用具或教学资源;在课程上如何设置等问题,然后是课程实施预设:涉及课程实施方法、如何组织教学,课时安排,场地的安排、人数的要求等内容,最后是课程评价建议:如何对教师自身和学生进行客观合理的评价,涉及评价方式、评价内容等。

(3)加强校本课程的培训。“艺术教育校本化”犹如一颗晶莹剔透的露珠,它柔和温情,附着到每一个发展主体上,延着主体的个性特长润湿、蔓延,甚至深入到主体的骨髓中去,使主体在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不断完善自我……为了将研究细化求得实效,我们把研究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编写教材,付诸实施。把对学生艺术创作、艺术设计、工艺制作等方面要达到的要求与基本途径罗列于上,各开发教师再根据本年级学生的个体差异,细化基本途径,选择合适的教材来充实校本教材,并付诸实施。第二阶段:积累材料鼓励创新,及时交流经验,鉴定经验的可取可行性,鼓励学生在接受艺术教育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第三阶段:完善校本化体系,展示成果。制定完善我校艺术教育校本化体系,整理和分析研究结果,撰写研究报告,汇报观摩课,展示学生才艺各类研究成果展示。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

2.建立校本课程的评价体系。为了确保校本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形成学校特色,我们对校本课程进行评价,主要从几个方面进行:

(1)对教师的课程实施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方面评价,这样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专业的发展。评价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同行、校长对教师的评价,方法有课堂记录、案例评析。

(2)对学生成长的评价。评价时,我们特别注重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关注学生对校本课程的学习过程,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等成为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评价的方法除了观察、调查、考查学习知识、成果展示等外,我们还将建立学生兴趣特长发展的“成长记录长廊”,允许孩子们把自己认为优秀的作品(一张画、一副手抄报、一个小制作……)放到艺术长廊中,可以想象几年之后,当孩子们再去看哪些作品时,会发现自己又长大了,或许这些作品将陪伴他们以后的人生道路。

1、学校将尽力地在经费、人力和物力上给予最大的支持。

2、学校将对参加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工作的教师给予一定的奖励。

3、组织的保障。建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领导组如下:

组长:贾利民。

成员:李占宇、陈连华、赵福民、付德才、张福义。

授课教师:和明明。

课程设计方案

识字、写字,练习朗读。

从读中领悟小鸭和小鹰的妈妈为什么要它们的孩子自己去学会生活的本领。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我是以让学生说说在家里自己会干什么?是怎么学会的导入课题,让学生从自己的实际生活出发,既展示了学生自己学会的本领,给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又直接导入了课题。

在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后,我因势利导把这一热情引入课文的阅读,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读文前引导学生讨论:读课文遇到困难怎么办?引发学生产生问题,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究。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思考的习惯。

新的课程观倡导建构性学习,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因此,第一步让学生自己在课文中自读生字。然后在大屏幕出示带拼音的生字,让学生自主选择领读生字和介绍识字的方法,再向学生了解你认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这样,既使识字教学能有的放矢的进行,又体现了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识字的思想。接着四人小组读没有拼音的生字再反馈。课文分析结束后我又让学生在一段话中和生字再一次见面。这样生字在一次次地复现中牢牢地扎根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同时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在学生初步感知、感悟课文后,我出示第一幅插图,指导学生细读体悟第一段课文:小鸭看到清清的河水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说的?小鸭请妈妈带它去游泳,当妈妈要它自己去时,它是怎么想的?小鸭是怎么学会游泳的?它学会游泳后会怎么想?鸭妈妈为什么要让小鸭自己去吧?当它看到自己的孩子学会游泳后会怎么说?怎么做?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读文看图,看图读文,从多个角度去体验、感悟、想象鸭妈妈的教育有方,小鸭的聪明可爱。想象母子说话时的神态、语气,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形式,读出鸭妈妈慈爱中不失严肃,小鸭子礼貌中略有娇气。读、想、议、说,充分展示自己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整篇文章的教学扣住一个读字,尤其是分角色朗读,要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产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读悟中受到遇事要相信自己,要勇于尝试,不要依赖他人这一积极的人生态度的熏陶与感染。

总之,我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致力于构建开放的、民主的课堂环境,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识字、合作探究方法,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交流,在交流中学会方法。整个教学过程成了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设计方案

为了切实推进课程改革,贯彻落实《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建立校本课程和地方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特制订本方案,具体内容如下:一.课程目标:

1、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和人力资源,加强课程与地方经济、社会、学生生活的联系。

2、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良好的审美情趣。

3、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对地方和社会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

4、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鼓励教师组合校本课程开发团队。

5、通过教师培训,提高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能力,打造系统的校园文化,进而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二、组织保障:

1、成立校本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对新课程作出正确决策和部署,在经费投入、政策支持、办学条件、制度建设、师资培训、舆论宣传等方面提供保障,对实验过程予以指导和调控。

2、成立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开发与实施具有地域特色、适应学校特点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促进学校办学特色。并对教师所实施的校本课程进行督导和评价,适时给出指导性意见。

3、成立课程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各年级的课程计划形成建议并组织反馈;优化整合现有资源,开发建设新型课程资源。

4、学校有完善的教研组、备课组制度,定期交流研讨,全面落实学校各级教学任务。

三、课程设置•校本课程:

(一)开发原则:

1、实效性原则。严格执行国家的课程政策,遵循课程开发的规律。

2、互补性原则。要充分体现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用,发挥其自身优势,使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能相互协调地发挥整体育人功能。

3、针对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开发要从我校的实际和学生的需要出发,强调有利于形成学校的特色,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和需要。

(二)开发目标:

1、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与补充,以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与多样性。

3、培养一批复合型、科研型的教师。

4、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进学习方式,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5、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学生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环境。

(三)开发的内容类别:

1、学科竞赛类:数学思维拓展班、英语思维拓展班、物理思维拓展班、化学思维拓展班等。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与深化培养科学思维及探究精神,为更高层次的学科竞赛等奠定基础,为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同学开发学习的平台。

2、方法类:数理化英等科目的思维培养。为学有不足而希望有所补充的同学提供辅导帮助,以提高学科的学习能力。

3、体艺类:篮球队、足球队、排球队、田径队、健美操、美术、音乐等。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4、兴趣类:影视欣赏、社交应用、演讲辩论、心理健康等。重在引导学生关注自我生活,发展学生的社会生活能力,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5、技能类:网页设计、模型制图、剪纸艺术、摄影录象、设计开发等。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技能。

6、环境类:环境保护、资源开发、旅游地理等。通过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考察参观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7、人文类:美文鉴赏、现代英语、人物传记、诗歌、词曲、历史传奇等。重在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增进对社会、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各位教师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学校资源情况自行设计所开发的课程。

(四)课程设置。

1、每周开设一节地方课程,由专人授课。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以及兴趣、特长参与不同学科、不同形式的校本课程研修。

3、校本课程的设计实施由校本课程领导小组统筹安排,领导小组应在与学校各科室沟通协商的情况下,结合我校实际,依据学生身心发展需要开设课程、设定选修模块。

(三)实施步骤。

1、每学期初,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制订出本学期校本课程教学内容纲要及实施要点,告知授课教师。

2、教导处在授课过程中应予以监管,以保证每课时人员落实、内容落实。

3、教导处结合学校教育需要,可在实施过程中引入视频、讲座、辅导等多种形式。但所有活动应尽量在学期初纳入本学期地方课程授课计划。

4、授课教师结合过程记录(考勤情况、听讲情况、参与情况等)将学生学习情况上报校本课程管理委员会。

5、校本课程领导小组应积极寻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课题进行整合,以节约资源、减轻学生选修负担。

附件1:

组长:朱广川。

成员:赵亮黄中伟陈建业张玉莲黄中安。

附件2:

《畅游数学思想》校本课程纲要。

一、主讲教师。

侯占峰。

二、教学材料。

数学能力的培养(纵深拓展)。

三、课程类型。

拓展能力、思维类。

四、授课时间。

一学年。

五、授课对象2013——2014学年九年级全体学生。

六、课程目标。

1、让学生能对具体问题情境进行分析和综合,在分析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进一步能够把实际问题数学化,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3、让学生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能够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能够利用各种数学思想和方法进行一题多解或者多题一解,并能够不断进行总结和整理、反思各种数学思想的具体运用。

本课程是在九年级学生学习完相应的数学内容之后,对各章节的学习内容进行的有益拓展与归纳,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思想的认识与应用,因为数学思想与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核心与灵魂。

本课程依据学生发展以及目标实施两大方面30学时的内容。

八、课程要求。

1、内容一定要符合学生发展需要。

2、形式上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3、突出实践性,多让学生发现与总结。

4、注重知识、能力、态度之间的联系。

5、授课中多运用激励性语言、多对后进生进行鼓励。

九、课程评价。

每课时学习完结后,由一次相应的学习评价,包括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为学生学习各课时的反响。定量评价是每章节的测试卷。

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

附件3:课程表。

课程设计方案

教学设计指导思想:本课件运用多媒体技术,综合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课堂师生互动的及课堂讨论等多种方式,引导大学生主动求知,积极思考,进入哲学的思维,使原理课的教学能够有一个好的效果。

1、知识方面:

(1)理解和掌握联系的含义;

(2)理解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

(3)理解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

2、能力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初步掌握用联系的观点去观察、分析社会现实问题,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运用等辩证思维能力。

多媒体课件、案例讨论和师生互动相结合。

1、运用达尔文《物种起源中》关于“猫和三叶草”的案例,引入本课件的教学。在社会中,借用最近热映的《同桌的你》电影中主人公提到的著名的“六度分割理论”以及“蝴蝶效应”,让同学们讨论人类社会中普遍联系的生存状态: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它事物联系着。以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著名论断作为本阶段课堂讨论的结束语。

2、以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为导引,引入哲学上对“联系”范畴做出的定义。

3、以对联系范畴的理解引入联系客观性的特点。引入古人对“日食”现象的理解并结合生活中自己的例子加以详解,让同学们举出生活中主观臆造的联系的例子,并展开讨论。“喜鹊报喜”、“乌鸦报丧”;幸运数字等等。得出结论,联系是客观的,不能主观臆造的,恋爱中的情侣切忌捕风捉影,主观臆断。

4、由此引入联系的普遍性的特点。播放视频《十分钟看懂金融危机》,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论证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相互依存的紧密度和普遍性。

5、普遍存在的事物之间的偏西是多种多样的,引入联系的多样性的特点,并举例加以论证。

6、普遍联系的方法论意义。运用纪晓岚祝寿的例子,论证听言务尽,切忌断章取义,主观臆断。“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儿孙个个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尊。”

1、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并结合案列和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课堂讨论,能够增加课堂教学信息的密度和活跃度,增强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也能够增加大学生对哲学原理课的兴趣,加深了对“事物是普遍联系的”理解,哲学本就是生活。

2、通过组织学生讨论和课堂发言,充分发挥了学生作为课堂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学生改变对原理课“死记硬背”、“枯燥乏味”的旧认识,真正认识到源自生活的哲学,本就是生活本身。从而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加深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而不再是“死记硬背”、“背过就忘”。使哲学真正能够融入大学生的生活中。

小学美术课程设计方案

1、认知:学习色彩知识,了解邻近色的画面色彩效果。

2、智能: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审美感受力。

3、情感:感受色彩带来的美感,激发色彩创作的愿望。

了解邻近色的知识。

运用邻近色组织创作色彩和谐的美术作品。

色相环、水粉用具、学生优秀作品。

一、分析色彩。

介绍邻近色:邻近色就是色相接近的颜色。如红与橙、橙与黄、黄与绿、绿与青、青与紫、紫与红。

二、研究体会。

欣赏课本中的作品《红土地》、《顾盼》。

1、小组研究。

数一数,《红土地》用了几种颜色?

《顾盼》用了哪些邻近色?

不同的邻近色带给你哪些不同的感受?

2、小结:以邻近色为主的绘画作品,给人色彩和谐统一的感觉。要想画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其方法之一可多用邻近色,不用或少用对比色。

三、欣赏感受。

1、欣赏优秀的学生色彩作品。

2、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说说自己的创作思路。

四、艺术实践。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五、展示评价。

1、组织小组展示作业。给自己的作品起个名字。

2、组织评价作业。介绍自己的画中最得意之处。

六、课后拓展

和谐色彩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什么地方,什么场合可以应用。

课后记:

选取一组自己喜欢的邻近色,创作一幅色彩和谐的作品。

劳动课程设计方案

2、拓展训练。

1、通过歌唱,表演等活动,在发展学生的艺术能力的同时,并使他们懂得要力所能及地为家庭做贡献,培养关爱家人,热爱劳动的品德。

2、学习多种歌曲的表演方式,为歌曲添彩。

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关爱家人,热爱劳动的品德。

打击乐器、课件、等。

一、导入。

1、组织教学。(歌曲《铃儿响叮当》,学生自由做律动)。

2、师问:同学们听过三只小猪的故事吗?请学生上台来讲故事。

大灰狼为什么没把第三只小猪的房子给推倒?(因为第三只小猪的房子是砖头盖的,说明这个小猪非常勤劳。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几个朋友,大家想认识吗?师介绍打击乐器及演奏方法,(鼓、双响筒、三角铁、串铃、沙槌)。

2、请学生上台表演。

3、你能有节奏的用打击乐器模仿刚才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吗?

4、同学们真棒,不但会模仿小动物们的叫声,还会用打击乐器有节奏的敲打小动物的叫声,大家喜欢这首歌吗?我们在来欣赏一遍,师问:这种幸福的生活从哪里来的呢?(靠劳动来创造的)。

5、按节奏读这句词(师问生答)。

6、出示课件:大家看看大屏幕的这些小朋友都在干吗呢?他们勤劳吗?

7、有的同学刚才在听歌的时候情不自禁地唱了起来,现在,我们就跟着音乐轻声地演唱一遍。

8、师带唱一遍。

三、歌曲拓展。

1、师:同学们唱的可真棒,不过,胡老师觉得如果能配上动作来表演一定会更好的,你们说对不对啊?那胡老师是教还是同学们自己想动作来配上歌曲呢?(全班学生跟着音乐做动作)。

生:可以配上打击乐器。

3、师:那么,今天我也想让大家来当一回小小音乐家,,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回家用日常的生活用品做了些简单的小乐器,老师今天也想唱歌,请一为同学上台来为老师伴奏大家可以开动脑筋想不同的节奏来为歌曲伴奏,自由创编节奏,学生上台表演。

4、跟着音乐一起有节奏的用手上自制的乐器为歌曲伴奏。

四、总结。

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了《劳动最光荣》,胡老师有个小小的要求,请我们班的同学今天回家帮爸爸妈妈做一件家务,下节课告诉胡老师你都帮爸爸妈妈干了些什么?胡老师看看我们班谁会是那个最勤劳的小朋友。

相关范文推荐
  • 10-30 2023年保护母亲河倡议书(通用24篇)
    范文能够帮助我们提高写作水平,了解不同类型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通过参考范本,我们可以拓宽写作思路,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素养。青年朋友们:水是生命之源,人类文明
  • 10-30 优秀广西两纲要一条例心得体会(模板13篇)
    心得体会是通过文字表达对过去的反思和对未来的期许,是一种个人成长的见证和记录。在这里,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例文,希望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和借鉴。
  • 10-30 实用付费心得体会大全(17篇)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种概括性总结。这段时间的总结让我认识到,付出一定会有回报。只要努力不懈,成功就会在不远的将来到来。近年来,平安中国成为了人
  • 10-30 优秀中药实习心得体会(汇总22篇)
    实习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梳理实习经历的脉络,更好地理清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工作路径。接下来是一些实习心得体会的摘录,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医院实习是学生从
  • 10-30 最新学会教学心得体会范文(22篇)
    总结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自己,发现自身的潜能和不足之处。下面是一些富有启示的心得体会案例,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一些思考和思路。——2014年教学工作
  • 10-30 优秀个人评奖申请书(案例18篇)
    申请书的语言应该简练明了,逻辑清晰,避免使用复杂的词汇和长句子。更多申请书范文中的经典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以提升自己的文书写作能力。尊敬的领导:您好!我是
  • 10-30 实用银川心得体会(通用15篇)
    在写心得体会时,要着重突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和感悟,而不仅仅是描述事情的发生和结果。继续往下看,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值得品味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吸引你的注意力。
  • 10-30 优质人民警察学条例心得体会(案例18篇)
    心得体会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历进行反思和总结的一种方式。在这里,我们为您准备了一些值得一读的心得体会篇章,供您参考和学习。人民警察内条例是维护社会稳定、保护人
  • 10-30 最新学生版学习强国心得体会(案例19篇)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汲取经验教训,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的能力。以下是一些小编整理的心得体会样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是文
  • 10-30 优质名师访谈活动心得体会(案例23篇)
    写心得体会可以培养我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使我们能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所学知识。以下是一些经典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访谈是一种互动交流的方
猜你喜欢